艾滋病的特點班會課教案(通用2篇)
艾滋病的特點班會課教案 篇1
一、活動背景
現在全社會都在關注艾滋病,艾滋病的危害及傳播速度讓人震驚,據統計目前艾滋病感染者在青少年中的比例也逐年增加,為讓同學了解并遠離艾滋病,我們班以班會的形式開展預防艾滋病宣傳普及活動
二、活動目的
1、了解什么是艾滋病;
2、掌握預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識;
3、感染艾滋病病毒會有哪些表現;
4、掌握艾滋病傳播的主要途徑,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三、主辦單位
數學與計算科學系20xx級數學與應用數學3班班委會
四、活動對象:
預防艾滋病主題班會數學與計算科學系20xx級3班全體學生
五、活動主題
對艾滋病的了解與預防艾滋病的知識宣傳
六、活動時間及地點
時間:50xx年12月3日
地點:數學樓211
七、活動內容
1、前期準備
宣傳委員在班上對本次活動的主題進行大力宣傳,讓同學們提前大概去了解一下有關艾滋病的知識。
2、中期階段
(1)主持人介紹什么是艾滋病及艾滋病的流行狀況,讓同學們對艾滋病有一個基本的認識。
(2)學生代表發言,主要是告訴同學們艾滋病的一些傳播途徑以及如何去預防艾滋病。
(3)學生代表乙發言,講解艾滋病患者在急性感染期、潛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的主要癥狀。
(4)學生代表發言,就艾滋病對社會的嚴重危害進行分析。
(5)同學們自由上臺發言,就你個人對艾滋病的了解和看法進行描述。
(6)班長對本次以預防艾滋病的知識宣傳為主題的班會進行總結,主持人宣布此次主題班會圓滿結束。
(7)整場班會過程由相關人員進行視頻的錄取與照片的拍攝。
八、活動總結
此次以預防艾滋病的'知識宣傳為主題的班級活動取得了圓滿的成功。雖說這次班會的準備有點倉促,但班委的各項分工合作中仍是有序的進行,同學們也非常積極的配合,這些無疑是本次班會的成功之處,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如仍有一小部分同學沒有積極參與進來,還處在氛圍之外,這樣問題還是需要我們去解決的。
艾滋病的特點班會課教案 篇2
一、活動意義:
1、認知目標:幫助學生了解艾滋病的由來、傳播途徑,預防艾滋病的方法、措施與技能、艾滋病的危害等有關知識;
2、技能目標:使學生能夠學會判斷艾滋病毒傳播的相關行為和方法;
3、情感目標: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培養對自己、他人及社會的責任感;關愛病毒感染者及病人,與他們和諧相處,共同參與艾滋病的防治宣傳。
二、教學方法:
講解式教學、分組活動。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艾滋病主要傳播途徑、不可能傳播的途徑和主要預防措施。
四、教學過程:
板書“預防艾滋病,你我共參與”的主題。
(一)導入:公益短片《愛在陽光下》
各個小組進行快速聯想,聯想的題目如下:
(1)看到“艾滋病”,你都聯想到了什么?
(2)關于預防艾滋病,你知道有多少?
(3)當有一位艾滋病人就在你身邊時,你會怎么樣?
(4)如果你不慎感染了艾滋病,你會采取什么行動?
請把聯想到的盡可能地列出來
(二)在各小組闡述聯想并了解:
1、艾滋病傳播的速度之快、范圍之廣超出人們的想象,許多人并不了解自己所面臨的危險。
2、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全稱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英文縮寫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hiv)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中樞細胞,致使人體喪失抵抗力,感染其它疾病而導致死亡的一種嚴重傳染病,目前無藥可治。
3、什么是艾滋病病毒?
4、艾滋病的傳染源及潛伏期:
(1)目前艾滋病的傳染源是人;(最早的傳染源可能是非洲的猴子或猩猩)
(2)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平均經過7~10年的潛伏期,才發展為艾滋病病人;
(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體液中(血液、陰道分泌液、乳汁、傷口滲出液)含有大量病毒;
思考:hiv感染就是艾滋病嗎?
活動2:猜一猜:他是誰,他做了什么?
材料:魔術師約翰遜與艾滋病抗爭的歷程。
活動3:調查hiv的傳播途徑,并了解:
5、艾滋病病毒的傳播途徑:
(1)性接觸傳播:
目前全球主要的艾滋病病毒傳播途徑;
艾滋病可通過性交在男性之間、男女之間傳播;
性接觸者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險越大。
(2)血液傳播:
與他人共用注射器或醫療器械,共用注射器吸毒是感染艾滋病的重要危險行為;
接受未經血液篩查的輸血;
接受未經篩查的器官或組織移植。
(3)母嬰傳播:
母嬰傳播的概率在25%~40%之間;
感染的母親可通過胎盤、分娩將病毒傳播給嬰兒;
感染的母親也可通過哺乳將病毒傳播給嬰兒。
活動4、討論:青少年如何預防艾滋病
在同學們充分發表意見的基礎上小結;
(1)潔身自愛,遵守性道德,杜絕婚前、婚外性行為。
(2)正確使用安全套。
(3)遠離,珍愛生命。
(4)關愛下代,受病毒感染的女性應避免懷孕。
課后活動:
(1)思考:我們應如何對待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2)收集材料:紅絲帶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