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文《海上日出》教案(通用15篇)
小學課文《海上日出》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能正確寫“范圍”“一剎那”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理解課文,感受海上日出壯觀景象。
教學重難點:
初步理解課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解題釋意,范讀課文
1.在日常生活中,或是電影、電視里我們都看過紅日東升的情景,登高看日出,使人心胸豁達;在草原看日出,令人精神舒暢;那么在浩瀚的大海上看日出,會給人怎樣的感受呢?著名的作家巴金爺爺寫下的“海上日出”回答了這個問題。
2.板書課題,提問:《海上日出》是什么類型的課文?看到題目,你能想到什么?(寫景的課文,日出:是太陽升起來;海上:點明在什么地方看日出,從題目可以看到課文是寫海上日出的景象的)
3.范讀課文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學生生字掌握情況,聽寫生字。
2.輕聲讀課文,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一剎那:形容時間極短。
重圍:層層包圍。
奇觀:指少見的雄偉美麗的景象。觀,景象。
3.想想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是寫海上日出的?引導學生討論各自然段內容并歸納。
第一部分(1)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時天還沒有大亮。
第二部分(2-5)敘述了幾次看到海上日出的景色,具體描寫了日出過程中景色的變化。
第三部分(6)觀看日出的感受。
三、默讀課文,從課文文中找出贊美海上日出的句子
1.提問:“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這是什么句?這句話是什么意思?這真是偉大的奇觀!
2.讓學生思考:尾句中“這”和“奇觀”是指什么,與題目有什么聯系?(“這”和“奇觀”都是指海上日出的景象,題目點明了“奇觀”指的是什么?尾句贊美了“海上日出”)。
3.誰能把題目與尾句合成一句話?(海上日出真是偉大的奇觀。
4.“奇觀”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其他同學思考:這一段交代了些什么?
時間:天還沒有亮 人物:我
地點:海上 事情:看日出
環境:周圍很靜
(2)“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一句中的“常常”說明什么?與下文有什么聯系。(說明“我”曾多次在海上看日出,下文是多次看日出看到的景象。)
。3)小結:海上看日出的偉大奇觀是怎樣的?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5.聽寫詞語:
淺藍 紅霞 范圍 擴大 奪目 光彩 分辨
燦爛 紫色 奇觀 目不轉睛 一剎那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中重點句的含義,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領會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養熱愛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日出的全過程
2.難點:理解全過程的詞句,體會日出過程變化。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引入課文
二、學習課文
1.選取你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哪些地方,畫出不懂的句子。
2.想想,平時讀書時遇到不理解的句子你是怎樣做的?(可以:①先理解重點詞語再理解難句。②查閱資料理解難句。③結合時代背景理解難句。④通過多讀展開想象理解難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聯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的方法來理解句子。小組先討論學習,拿出自學中不懂的地方大家共同研究。
3.重點理解:
(1)“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為什么覺得太陽像負著重擔?為什么是“一縱一縱地?”請你聯系生活中見到的日出情景再聯系上下文想一想,(這句話是寫太陽由露頭兒至跳出海面的上升過程。是動態的。此時作者是在船上,船、人、海都在動,所以使作者產生了這樣的感覺。)
(2)“這不是偉大的奇觀么?”先指名說“奇觀”的意思,再說句子意思。(海上日出是偉大、雄偉美麗而又奇特的景象)先改成陳述句讀一讀,再想想反問句在這里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4.說說你是怎樣理解課文中難句的。(①在難句的上下文,有對這個句子進行解釋說明或提示的文字,讀了這些文字,也就理解了這個句子;也可以根據句子上下文的意思推斷出難句的意思。②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難句,就是聯系生活中相同或相似的情形,通過聯想、想象理解句子。)
三、指導朗讀
了解了海上日出的壯美與綺麗,想象一下作者看到太陽躍出海面時該是怎樣的心情呢?(欣喜)我們該怎樣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四、指導背誦
1.說說你經常用什么方法背誦文章?(①讀背交叉。②抓重點詞語,把要背的內容串連起來;③先部分,后整體,一段一段背誦)
2.選擇你喜歡的方式,在熟讀課文基礎上進行背誦。
小學課文《海上日出》教案 篇2
一、教學要求: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2、掌握本課生字新詞,能辨析光彩、光芒,會用目不轉睛、果然、終于、不僅連也等詞語造句。
3、理解作者運用哪些詞語、句子把日出的過程和景色生動地描述出來。
4、初步了解文章的結構和寫作特點,并能仿照課文寫法寫一篇描寫日出或日落時暈色的短文。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第二、第三段是課文的重點,這兩段寫作者在一般情況下觀察到日出的景象和在特殊情況下(多云)觀察到日出的不同情況。
難點:課文第5自然段是課文教學的難點。教學時,先引導學生讀1~3句,抓住然而、后來這些詞語,理解太陽的動態和云片色彩變化,想象當時天空的美景。然后著重理解這一節的最后一句,這時候,不僅太陽、云和海水,連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想象這時陽光照亮一切的奇景,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方法:
嘗試設疑、突出主線、以讀為主、讀中悟情。
四、學生學習方法:
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五、使用媒體:
小黑板、掛圖、投影、幻燈。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海上日出》。
二、啟發談話:
本文選自中國著名作家巴金的《海行雜記》。這篇《海上日出》是作者在船上幾次看到海上日出時所得的總的印象的具體記縣,海上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樣描繪的?大家讀讀課文就會明白了。
三、指導自學。
1、要求輕聲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
2、畫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詞,不理解的聯系上下文或理解詞義。
3、具體描繪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幾個自然段?,
4、把作者描寫日出時最美的句子畫下來。作者觀察到幾種情況下的海上日出的景色?
四、交流自學情況(讀準字音、理解詞義)。
1、生字新詞:紅霞、范圍、分辨、奇觀,剎那
2、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讀得流利、正確。)
3、討論。
①作者觀察到幾種情況下海上日出的景象?(天氣晴朗時、有云的情況下)
、谡n文共分幾段?(全文分為四段)
五、讀講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思考:這一段文章,作者向我們交代了什么?
2、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說明了什么?
3、這一段與全文關系怎樣?(結構上有提摯全文的作用--全文總起。)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用卡片檢查識字和理解詞語的情況。
二、讀講課文第二段。
1、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太陽還沒有露面之前,天空的顏色有些什么變化?
2、我知道太陽就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目不轉睛地望著那里這句話中知道是什么意思?
3、個別讀第三自然段。思考:課文5句話是按怎樣的順序具體描寫太陽升起的過程的?
4、文章用了哪些詞句分別寫出了太陽升出海面時的顏色、形狀、光亮、動態的?
5、導讀第三自然段。
6、讀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兒向上升。這句話與太陽向上升比較哪句好?為什么?好在哪里?
7、齊讀第二段。
三、講讀第三段。
1、指名讀第4、5自然段。思考:兩個有時候各指什么樣的情況下的日出景象?
2、當云薄時,海邊的臼出是怎樣的景象?
板書:水天一色一片燦爛
3、當云很厚時,日出又是怎樣的奇觀?
4、第5自然段中,你覺得哪幾個詞用得特別好?
5、齊讀第二段。
6、小結:課文二、三兩段描寫了不同天氣里海上日出美麗雄奇的景象。
四、讀第三段
1、練讀第三段。
2、這句話與全文有什么關系?
教學小結:
1、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么,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作者寫這篇《海上日出》有什么特色?
第一、作者觀察得很仔細。
第二,作者運用比喻、擬人等方法,把太陽升出海面的過程描寫得生動、傳神。
第三,課文用詞非常確切、傳神。)
3、練習有表情地朗讀全文,并通過多種形式練習背誦全文。
小學課文《海上日出》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2、掌握本課生字新詞,能辨析"光彩"、"光芒",會用"目不轉睛"、"果然"、"終于"、"不僅……連……也……"等詞語造句。
3、理解作者運用哪些詞語、句子把日出的過程和景色生動地描述出來。
4、初步了解文章的結構和寫作特點,并能仿照課文寫法寫一篇描寫日出或日落時暈色的短文。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第二、第三段是課文的重點,這兩段寫作者在一般情況下觀察到日出的景象和在特殊情況下(多云)觀察到日出的不同情況。
難點:課文第5自然段是課文教學的難點。教學時,先引導學生讀1~3句,抓住"然而"、"后來"這些詞語,理解太陽的動態和云片色彩變化,想象當時天空的美景。然后著重理解這一節的最后一句,"這時候,不僅太陽、云和海水,連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想象這時陽光照亮一切的奇景,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方法:嘗試設疑、突出主線、以讀為主、讀中悟情。
四、學生學習方法:
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五、使用媒體: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大家欣賞過日出的壯美景觀嗎?
那海上日出的景色大家一定沒見過,今天,我們就跟隨巴金老先生一同去欣賞一下海上日出的壯美與神奇。
二、學生交流搜集的有關巴金的資料
教師補充出示課件
作者簡介
巴金,著名作家,原名李芾甘。1904年生,四川成都人。1927年到法國留學,1928年底回國。1927年1月,巴金從上海乘船趕巴黎留學,他把旅程見聞整理成《海行雜記》39篇,《海上日出》是第23篇
三、看視頻聽朗讀,欣賞巴金筆下的海上日出的美景。
四、學生交流看后感受。
五、處理生字詞
1、指生讀,齊讀相結合。
2、指導書寫。
3、重點講解“辨”(結合著辯和辮識記),“鑲”
3、這一段與全文關系怎樣?(結構上有提摯全文的作用--全文總起。)
六、自讀課文,學生質疑
七、梳理問題,精讀釋疑,師生共同解決
1、本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2、作者描繪了幾種情況下的海上日出的景色?
3、日出時的景象是怎樣變化的?
(1、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太陽還沒有露面之前,天空的顏色有些什么變化?
(2、"我知道太陽就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目不轉睛地望著那里"這句話中"知道"是什么意思?
(3、個別讀第三自然段。思考:課文5句話是按怎樣的順序具體描寫太陽升起的過程的?
。4、文章用了哪些詞句分別寫出了太陽升出海面時的顏色、形狀、光亮、動態的?
。5、導讀第三自然段。
。6、讀"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兒向上升"。這句話與"太陽向上升"比較哪句好?為什么?好在哪里?
。7、齊讀第二三自然段。
4、天空有云時日出景色如何 ?
。1、指名讀第4、5自然段。思考:兩個"有時候"各指什么樣的情況下的日出景象?
。2、當云薄時,海邊的臼出是怎樣的景象?
板書:水天一色一片燦爛
。3、當云很厚時,日出又是怎樣的奇觀?
。4、第5自然段中,你覺得哪幾個詞用得特別好?
。5、齊讀第4、5自然段。
5、為什么作者說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
齊讀第6自然段。
仔細閱讀課文最后一段,想一想,哪種表達更好,為什么?
a這不是偉大奇觀嗎?
b這是偉大奇觀。
八、小結
日出是壯美的,人人都見得到,但巴金老先生卻能將它寫的如此神奇壯麗,不僅源于他細心是觀察,還源于他掌握了正確的描寫方法,能按規律,按順序使美麗景色以文字的形式再現眼前,用詞造句十分講究,這同樣是老師對大家的要求,希望大家今后也能做到以下幾點:
1、細致觀察
2、按順序描寫
3、語言要形象生動
九、在不同的地方觀日出會有不同的感受,下面我們共同欣賞一下《黃山觀日出》又給你什么感覺?
十、重溫課文朗讀視頻
十一、布置作業
1、學習第三自然段,將日落、刮風、下雨、葉落等自然現象描寫出來
2、摘抄文章的好詞好句
六、板書設計
7、海上日出
好天氣
偉大的奇觀 有薄云 熱愛大自然
有黑云
小學課文《海上日出》教案 篇4
一、說教材
《海上日出》是S版六年制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是本單元的重點課文,同時也是一篇寫景的優美散文。
《海上日出》是巴金的名作。她以“神奇的自然景觀”為主題,記敘了巴金旅途中在船上多次看日出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光明的追求。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我確定教學目標為:
1.了解海上日出的過程和景色,體會日出時的偉大奇觀及作者對海上日出景色的贊美之情,并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2.通過了解作者具體描寫海上日出的景象,明確學習目的,理清文章結構、表達的順序。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通過了解作者具體描寫海上日出的景象,體會日出的偉大奇觀。
二、說教學方法
本文語言優美,教師可采取以讀帶講法,以讀促悟法,學生則可在民主、平等、愉悅的氛圍中自主學習。
三、說教學準備
⑴學生認真預習課文,觀察一種變化中的自然現象。
、平虒W課件。
四、說教學時間
學生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計劃用一課時講授。
五、說教學過程
(一)預習展示
1.學生交流巴金的資料,了解巴金。
2.課文中有些優美句段,誰愿意展示一下(通過背總結背誦、串聯重點詞語背)。
3.學生展示:通過讀課文,你了解到了什么?
通過展示,學生對巴金有了初步的了解,為學習課文奠定了基礎。另外,通過展示預習成果,學生有了進一步學習的自信心。
(二)精讀感悟,讀說結合
1.通過檢查預習和對預習情況的整理,我和學生梳理出了本課的整體性的大問題:為什么稱“海上日出”為“偉大的奇觀?”
2.順著探究點,深入品讀課文,找出寫作順序。
⑴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天空景象的變化,(板書:日出前時后)想象文字描述的畫面,感受“奇觀”。
3.全班交流學習體會
、徘缣鞎r(板書:晴天):處理2、3自然段。隨著學生的發言,課件上依次點擊出:
“淺藍一道紅霞紅霞擴大越來越亮:看到天空色彩的變化,“我”知道——太陽就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目不轉睛地望著那里”。
從而讓學生體會出作者急切,盼望的心情,并練習讀出這種感情。
作者又是怎樣寫出日出過程的?處理課文第3自然段。
隨著學生的發言,課件依次點擊出:
。ㄩ_始)露處半邊臉紅得很沒有亮光
。ㄗ詈螅┩耆隽撕C婕t得可愛發出奪目的亮光
——太陽向上升。
如何把太陽向上升的過程具體寫出來呢?作者在細致觀察的基礎上,這樣描述:——太陽使勁向上升。
——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使勁向上升。
——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使勁向上升。
——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
這樣反復讀,更有利于說明作者用詞的準確性,寫句的生動形象性。
過渡:睛天日出是種美,有云時更有一翻韻味。
⑵有云時(板書:有云):處理4、5自然段。
①讀“陽光透過云縫直射到水面上,很難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弊x思考。
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
、谧x“然而太陽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給黑云鑲了一道光亮的金邊。后來,太陽慢慢透出重圍,出現在天空,把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
引導學生體會:“鑲、透、染”等詞好在哪里?
想像畫面,體會感情。(總結并板書:奇觀)
(四)拓展延伸,總結全文
為了讓學生能夠學習并運用這種按照自然景物變化順序寫景的寫作方法,引導學生將課前觀察到的自然景物的變化按照第三自然段的寫法寫下來。做到了讀寫結合,學以致用。
總結:《海上日出》是不可多得的名家精品,日出日落其實是很平常的事,為什么作者能把很平常的事寫得細致、傳神、變化萬千呢?
1、觀察仔細。
2、運用比喻、擬人等方法,把太陽升出海面的過程描寫得生動、傳神。
3、用詞非常確切、傳神。
(五)限時作業。
結合本課重、難點,給學生出三道小題:包括文章寫作順序和精美段落的填寫。
小學課文《海上日出》教案 篇5
劉白羽是以一個革命戰士的藝術理想與人格,把追隨時代步伐、配合政治形勢作為自己散文創作的自覺意識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語文上《日出》教案設計,歡迎參考~
【《日出》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本文的作者及寫作背景,理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了解作者抓住色彩、形狀的變化進行景物描寫的特點。
3、了解作者通過細致觀察日出景象的描繪所表達的獨特感受和看法。
教學重點:
反復朗讀,從中學習層層烘托、步歩蓄勢的手法來突出高空日出的奇景。
教學難點:
學習《日出》的象征意義。
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2、作者簡介:
劉白羽(1916—20xx),當代作家,黨員。北京人。作品有長篇小說《第二個太陽》,散文集《紅瑪瑙集》、《芳草集》等。1936年在《文學》月刊上發表短篇小說《冰天》,開始走上文學道路。1937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集《草原上》。翌年春赴延安。抗戰期間投身敵后戰場,寫出《五臺山下》、《太陽》、《幸!返刃≌f。解放戰爭時期轉戰東北,寫有小說《無敵三勇士》、《政治委員》,報告文學《光明照耀著沈陽》等。新中國成立后,在擔任文化領導工作的同時,發表了《日出》、《長江三日》等大量散文通訊。晚年筆耕不輟,寫有四部長篇:報告文學《大海》(朱德的前半生),小說《第二個太陽》(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回憶錄《心靈的歷程》(獲中國傳記文學獎),小說《風風雨雨太平洋》。歷任中國作協副主席、名譽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長,解放軍總政文化部部長。主要作品有:《五臺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員》、《紅瑪瑙集》、《紅色的十月》、《芳草集》、《劉白羽散文集》等。
3、學生預習,初步感知課文:
魅力(mèi)蕭瑟(xiāo sè)陡壁(dǒu)彌漫(mí)緋紅(fēi)朦朧(ménglóng)泛濫(làn)精辟(pì)熾熱(chì)晨曦(xī)窒息(zhì)天穹(qióng)衣襟(jīn)俯瞰(kàn)無羈(jī)簇擁(cù)矗立(chù)迸射(bèng)酣睡(hān)黛色(dài)
4、互動學習
1)學生自讀課文,理清課文思路。
全文共8段,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4)幼時盼望看日出。
第二部分(5—7)痛失兩次看日出的機會。
第三部分(8)不經意在飛機上看到日出。
2)再次默讀課文,完成下列表格:
日出圖觀察角度日出時節描寫景物色彩、形狀變化的句子景物特點
海涅俯視冬季那緋紅的……只有山尖分明出…云霧繚繞
屠格涅夫平視秋季朝陽初升時,……那種暗紫色……
露了露面,……一輪朝日。柔和明麗
劉白羽平視冬季日出前:上空游動……暗紅色長帶
日出時:紅帶在……閃著金光。
日出后:晶光耀眼,……照明了雄偉瑰麗
3)分析課文第一部分,
提問:“我”為什么愛登高看日出?
明確:日出富有魅力,日落雖妙,不免有蕭瑟之感
看日出——看火、熱、生命、光明的誕生
提問:作者無緣看日出,就怎么辦?
明確:只好讀日出:
1、海涅:冬季云霧繚繞中的日出。
2、屠格涅夫:秋季柔和明麗中的日出。
齊讀兩幅日出圖。
4)分析第二部分:
提問:作者特意到什么地方去看日出?有沒有看到?
明確:兩個看日出的勝地
1、在印度的科摩林海角
由于云霧遮住了東方,沒看成
2、在黃山獅子林
由于下雨,只得作罷
5)分析文章的主體部分:
提問:作者的宿愿實現了嗎?
明確:作者終于“看到了一次最雄偉、最瑰麗的日出景象”。
提問:作者對這次的日出是怎樣描寫的?
明確:分三層來描寫:
日出前——上空游動微明,如同一條狹窄的暗紅色長帶,帶子的上面露出了一片清冷的淡藍色的晨曦。
日出時——那條紅帶,卻慢慢在擴大,像一片紅云了,像一片紅海岸了。(突出了景物的動態變化)色彩也由“暗紅”變成“發亮”,“一個奇跡就在這時誕生了”,“紅得透亮”,“閃著金光”,作者連用兩個比喻:“如同沸騰的溶液一下拋濺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沖。”
日出后——“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鮮紅,火一般強烈”,它照亮了一切,照紅了一切。
齊讀有關日出的描寫。
5、歸納寫作特色:
1、映襯、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海涅描寫的、屠格涅夫描寫的日出圖的引用,不管是在色彩上還是在動態描繪上,都為劉白羽描寫的日出圖作了襯托。
2、描寫、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的運用,揭示出日出的象征意義。
日出的象征意義,熱情地贊美了我們偉大的祖國正如朝陽東升,光彩奪目,雄偉瑰麗,正像朝陽那樣年輕,富有巨大的生命力,并進而祝愿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欣欣向榮、無限美好、如花似錦的今天和明天。
5、板書設計
全文共8段,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4)幼時盼望看日出。
第二部分(5—7)痛失兩次看日出的機會。
第三部分(8)不經意在飛機上看到日出。
【教學總結】
《日出》與《長江三日》一樣充分地體現了劉白羽散文境界雄沉宏闊的.特點,是作者以新的審美觀“對新的美的探索的結果”,與某些描寫日出、歌頌自然、禮贊生命的禮品不同,它選取了一個十分獨特的角度——描繪作者從國外出訪歸來,在萬仞高空的飛機上目睹的一次“最雄偉、最瑰麗的日出景象”,并出神入化地將“光彩奪目的黎明”與“新中國瑰麗的景象”相比擬,以一幅氣勢磅礴、雄奇壯闊的日出圖,謳歌新生的、光明的社會主義祖國,表達無產階級戰士的豪情壯懷,反映了劉白羽散文對意境創造的追求及其鮮明的個性色彩。
使濃郁的詩情與深刻的哲理相交融,以造成一種深邃高遠的藝術境界,這也是劉白羽散文追求的目標!度粘觥吩诩氈旅鑼懜呖杖粘銎婢暗幕A上,闡述“革命的哲學”,高唱“戰斗的詩歌”,詮釋“我們是早上六點鐘的太陽”這一句詩那最優美、最深刻的含意,盛贊新生事物強大的生命力與無限光明的前景,從而大大加強了散文的思想內蘊和藝術感染力。
《日出》運用層層烘托、步步蓄勢的手法來突出高空日出奇景。文中有關日出的五幅圖畫,前四幅全是輔墊,全是曲寫,是“楊”前的“抑”,是欲揚幫抑。在作了一次又一次的渲染之后,作者終于推出了雄偉無比的高空日出奇景,并對此進行充分的、細致的、油畫般的描繪——它的色彩,它的形態,它的氣勢,它給人的思索與遐想,筆墨不多卻令讀者無法忘懷。
絢麗、雄放,善于用準確、新鮮而又富于變化的文詞細
小學課文《海上日出》教案 篇6
《海上日出》是四年級下冊的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課文按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的順序重點描繪了晴朗天氣和有云時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這一偉大奇觀。文章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熱愛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抓住關鍵詞句,感受日出的壯麗景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隨文入境、以境促讀,以情怡景。
教學難點:體會日出的變化過程,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觀察的方法。
一、教學效果
圍繞本課重點,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ㄒ唬﹫D片導入,走進文本
在講課之前,我先在課件上顯示了各種風景名勝地的日出美景,激發學生對美景的熱情,然后導入課文,一起看看海上日出是怎樣的景象,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ǘ┳プ£P鍵詞句,感受日出的壯麗,體會作者的觀察順序
先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根據“那時天還沒有大亮——轉眼間天邊出現了一道紅霞——過了一會兒——到了最后”這些詞語,可以看出作者的觀察順序是按照時間順序,另外作者還寫出了有云時的日出和有厚云時的日出,可以看出作者觀察了很多天,幾種日出的情況都觀察細致了。這樣,先在宏觀上把握了文章的脈絡。
其次,我讓學生找到文中的關鍵詞句,重點是找運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讓學生通過朗讀體會日出的壯麗,如“太陽好像負著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終于沖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紅得非常可愛!边@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通過“負著重荷”“努力上升”“沖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這些詞語的描寫體現了太陽非常艱難地升上天空的過程。讓學生繼續發現文中的關鍵語句,并分析關鍵語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課文,感受日出的壯麗景色。
。ㄈ┳龅搅俗x寫結合,以閱讀促寫作
分析了文章的內容,我又著重從寫法上引導學生,寫景文章要有一定的順序,像這篇文章就采用了時間順序,我給學生8分鐘的時間讓學生根據時間順序,練習寫“公園的一角”,以此讓學生學會用時間順序寫景色。
二、成功之處
這節課我覺得成功的地方有兩個:
。ㄒ唬┱w把握文章內容,讓學生掌握了寫景文章的時間順序,讓學生理清了文章的脈絡,學習起來思路清晰。
。ǘ┳龅搅俗x寫結合,我認為這是此次教學的一個亮點。學生練筆寫完了,讓小組推薦優秀作品并在班上朗讀,不僅鼓勵了寫得好的學生,也鞭策了寫得差的學生,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不足之處
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沒有講解課文的生字詞,應該有所講解;其次,沒有補充文章的寫作背景,讓學生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不夠透徹;再次,個別學生沒有參與小組討論,說明上課沒有照顧到個別學生,以后會多鼓勵這樣的學生。
四、改進措施
下次再上課時,在分析文章之前先要對生字詞講解一下,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在講解文章前先介紹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幫助學生分析課文深層含義。個別學生在分析關鍵詞句的環節中沒有參與,說明這一部分學生在分析文章的能力上有所欠缺,下次我要多關注這些學生并給予幫助。
小學課文《海上日出》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擴、荷”等4個字。讀準多音字“荷”,理解“重荷”和“鑲金邊”的意思,會寫“鑲”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
3、了解課文按必須順序寫景的方法
4、感受日出過程的顏色美、光亮奇和太陽上升的艱難,體會日出之奇和作者觀賞日出的欣喜之情。
【教學重難點】
1、了解課文按必須順序寫景的方法。
2、感受日出過程的顏色美、光亮奇和太陽上升的艱難,體會日出之奇和作者的欣喜之情。
【教學準備】
智慧課堂平板、希沃白板5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1、師:同學們見過日出嗎?生發言…
。1)出示圖片:欣賞海上日出景象
海上日出的景觀,誰能用一個詞或一句話說說自己的感受?
是啊,多美的日出呀。有一位老爺爺和我們一樣特別喜歡日出,你們猜猜他是誰?
。2)出示圖片:作者圖片—巴金
我們以往學過他的一篇課文,你還記得嗎?《繁星》
在海上航行的日子里文中作者不僅僅經常在船艙里欣賞半明半昧的星,還常常觀賞美麗的日出,讓我們跟隨巴金先生的腳步一起去欣賞美麗的海上日出吧!
。3)出示課題:16、海上日出(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自瀆課文
下頭我們走進課文,請一位同學讀一下自讀提示。
好,聽清楚要求了嗎?(3分鐘自讀)
2、檢測字詞
。1)課文讀通順了嗎,你能把這些詞語讀準確嗎?先自由朗讀然后請生范讀、小教師帶讀。
。2)學習多音字:荷
文中藏了一個多音字,請你自學微課。微課學完了我要出一道題來考考大家。準備好理解挑戰了嗎?同學們表現得可真棒!
(3)學習詞語:鑲金邊
鑲是什么意思?我給大家帶來兩幅圖片,誰能結合圖片說一說鑲的含義?鑲就是把東西嵌進去或在外圍加邊。
教師給大家帶來一朵云,誰能上來給這朵云的鑲一道邊?看來同學們都理解了鑲的含義。
3、指導書寫
那在寫“鑲”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請同學們先觀察一下,誰來說一說要注意什么?(鑲放大)師范寫生練習書寫,展示點評。
三、瀏覽課文,整體感知
1、學習第一自然段
從第一自然段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從“常!币辉~體會到什么?是啊,巴金先生不僅僅常常早起欣賞日出,并且用文字記錄下了不一樣天氣里的日出美景,
2、默讀課文,想一想:作者描述了哪幾種天氣下海上日出的景色?找到對應的段落。(天氣晴朗時2-3,多云4,天邊有黑云5)
四、共學探究、品讀課文
1、品讀第二自然段:感受太陽的顏色、亮光變化
天氣晴朗時,海上之景一覽無余。讓我們走進日出前的天空,想象太陽即將升起畫面。請自由朗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想一想:日出前天空發生了什么變化?
天空顏色變化。是啊,天空有藍,有紅,顏色真美呀!你真會讀課文,
你還讀出了什么變化?光亮的.變化。你真會發現。
請大家比較這兩個句子,你有什么發現?少了這兩個詞行不行?既然天空顏色變化有快有慢,那我們在朗讀這一句的時候,語速應當是有變化的。請你讀一讀。
天邊的色彩和亮光轉瞬即變,誰能再美美地讀一讀?
如果此刻我們都在海上,我們會不會眼睛緊緊地盯著天邊的那抹紅霞呢?讓我們齊聲來讀一讀。
作者就是抓住顏色和亮光的變化為我們展現了太陽即將噴薄而出的畫面。
巴金先生不轉眼的望著天邊,他在期待什么?——日出。
2、品讀第三自然段
。1)找出顏色、亮光變化的詞
太陽在躍出海面的過程中又會發生什么變化呢?用你喜歡的方式讀第3自然段,用橫線畫出太陽顏色變化的詞語,波浪線畫出太陽亮光變化詞語。讀一讀,說一說。
紅是真紅紅的十分可愛深紅(一個簡單的紅色作者就寫出了紅的變化、紅的層次,可見巴金先生的觀察多么細致。)
沒有亮光奪目的亮光(太陽瞬間就發出萬丈光芒,轉眼間的景致完全不一樣,正如作者說——展示句子,齊讀,讀出變化速度之快)
隨著太陽躍出海面,除了顏色、亮光在變化,還有什么也在變化嗎?
(從太陽露出小半邊臉,到努力上升,最終跳出海面你能體會到太陽的什么在變化?——位置的變化)
巴金先生從太陽的顏色、亮光和位置變化入手,一下就把日出時景象的變化寫活了!教師帶來了日出時太陽處于不一樣位置的圖片,請你將它放到對應的位置。
。2)重點學習太陽負著重荷上升
作者用細膩的文筆為我們描繪了太陽從海平面一步步升起的過程。誰來讀這句話?從這些加點的短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太陽就像一個背著重重的背包爬山的人,盡管吃力,但它卻堅持不懈地往上爬。
看來你已經學會利用關鍵詞來理解課文了。怎樣讀才能讀出太陽上升過程的不易?試著讀一讀。
如果此刻你也在海上,看到太陽肩負重荷好不容易躍出了海面,你會是什么樣的心境?是啊,此刻作者的心境和我們是一樣的,讓我們帶著自己的感受一起讀一讀吧。(齊讀)
聽了同學們的朗讀,日出時的景象如同定格動畫一般浮此刻眼前。
看,我們也來欣賞一下海上日出的美景吧。(播放日出視頻)巴金先生描述得多么傳神呀!男生和女生合作,一起來讀這一段,為海上日出做出禮贊吧!男生讀藍色部分,女生讀黑色部分。(背景音樂)
3、總結課文
海上日出之奇就是奇在日出變化之美,奇在它有越出海面的力量,難怪巴金先生欣賞完日出后不禁感嘆道: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嗎?(齊讀,讀出反問的語氣)
結束語:本節課我們感受到晴朗天氣下海上日出的神奇,下節課我們將繼續感受多云天氣里的日出之奇!
五、布置作業(選做):
1、觀看作業里發送的日出視頻,再次感受日出之奇。
2、有興趣的同學能夠去看看日出,結合自己的體會,說說課文描述日出的精彩之處。
小學課文《海上日出》教案 篇8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5個生字,能正確寫“范圍”“一剎那”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理解課文,感受海上日出壯觀景象。
【學習重難點】
初步理解課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1.注音:
霞光 范圍 縱橫 一剎那 鑲嵌
2.走進作者:巴金,中國著名作家原名李芾甘。代表作:長篇小說《家》、《春》、《秋》等。
3.給下列多音字注音。
( )(剎車) ( )(荷花) ( )(重要)
剎 荷 重
( )(一剎那) ( )(負荷) ( )(重圍)
4.解釋下列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一剎那:( )
鑲:( )
奇觀:( )
果然:( )
二、合作探究
1.快速朗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本文分為幾段?每段講了什么?)
全文共( )自然段:
第一段( )
第二段( )
第三段( )
2.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段文章里作者向我們交待了什么?
時間 地點
環境 事件
“常!闭f明( )
默讀2—5自然段,思考:作者描述了海上日出的哪幾種景象?討論交流回答:
三、課后練習
。ㄒ唬├首x讀第二、三段:
1.思考,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觀察和記敘的?
2.理解“目不轉睛”,“知道”的含義以及在文中說明了什么?
3.再默讀第三自然段,討論太陽升起時的顏色、亮光有何變化?
4.讀描寫太陽躍出海面的兩句話,體會用“負著”、“一縱一縱”、“沖”、“跳”等詞語的好處。
。ǘ├首x第四、五段:
1.在有云的情況下,太陽出來后又是怎樣的景象呢?
2.云層厚時作者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3.讀這段課文,思考看到有云情況下的日出有何感受?這也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感?
4.聯系全文思考:為什么作者感嘆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
小學課文《海上日出》教案 篇9
一、說教材
《海上日出》是巴金的名作,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他記敘的是巴金在船上多次看日出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以及對光明的追求。文章語言平實曉暢,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典范,也是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的范本。此文編在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材第九冊第一組課文的開篇,也是作為小學生進入高年級學習的開篇之作,明顯基于一下考慮:
1、通過此文去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培養對周圍環境的關注,形成良好的審美情趣。
2、訓練學生繁體上學習運用語文的能力。編者在本組課文的導讀中提出“注意在觀察景物上,表達的順序上和用詞造句上的特點;學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3、《海上日出》安排在本冊課文的開篇,是有承上啟下的意義。一方面注意到中年級的銜接,另一方面由結合高年級的特點,更加強調學習的自主性,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二、說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目標:1、訓練用普通話流利的朗讀課文
2、訓練運用圈點批注的方法進行自主學習和方法。
3、學會觀察事物的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
4、對生活的熱愛,留心身邊的事物。
重點:訓練運用圈點批注方法進行自主學習的方法,學會觀察事物的順序。
難點:對生活的熱情,留心身邊的事物。
三、說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運用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但教材又是一個很特殊的例子,它是一個綜合性的復雜的例子,從不同的方面不同的用途,這個例子本身也很重點。因此,一方面,我們要將這一例子用好用得其所,另一方面, 我們還得不能得而忘言,得魚而忘荃;可以說“荃”“忘”為重點。
“整體閱讀,以語言訓練為主”是我這節課的指導思想在教學方法的選用上主要體現這一點,在處理教材時,先讓學生通過聽課、朗讀等方式從繁體上進行充分的感知,并對重要的字詞進行訓練;在對文章大致內容進行梳理,在此基礎上,進行重點文段閱讀訓練,著重訓練詞語的運用和關鍵詞的理解。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采用圈點批注、朗讀、討論、質疑,課堂學習等方式使學生動腦動手。
為了增大課堂教學的容量和提高效率,采用投影,播放錄音等媒體。
四、說學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對于我們的學生來說,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顯得異常重要,這是走向主體學習的最根本途徑。因此,本課十分注重以下兩點
1、用普通話準確朗讀。
2、學習使用圈點批注的方法
五、說教學過程
我擬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計劃同一課時講授這一課。
。ㄒ唬⿲
我相信不少同學看過《家》這本小說,作者巴金是我國著名作家,今天,我們就跟著巴金爺爺到海上看日出,好嗎?(從這一點切入,既鼓勵了學生看書的積極性,又激發了他們對作者的進一步了解)
(二)自主讀書,圈點批注與整體閱讀訓練
1、閱讀全文,用規定符號進行圈點批注
批注要點
1)閱讀:不能理解的用橫線,認為用得好的用框框
2)關鍵閱讀(或寫得好的語句)用波浪線
3)有疑問的地方,有括號加問號
4)用雙豎線和單豎線劃分文章層次
2、要求學生大聲朗讀全文,拿出鉛筆畫出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句子,不懂的詞句。教師巡堂,對部分不會圈點的學生進行指導,收集反饋信息。
。ㄟ@一環節主要用于學習讀書方法,形成不動筆不讀書的習慣,既是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熟悉,又一種發現式的學習過程)
。ㄈz查評價
教師挑出幾本批注做得好的語文本,放在實物投影儀上,指出批注為什么做得好,給學生一個榜樣。
。ㄟ@樣的評價實際上是對這樣的學習方法的一種強化,學生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慢慢形成習慣)
。ㄋ模├首x訓練
經過前面的朗讀,現在進行檢查。
1、分組讀
2、個別讀
3、全班讀
(五)詞匯積累——課堂練習
讓學生堂上抄寫生字詞(寫完后對照課文,找出寫錯的字更改)
詞匯是語言的材料,切實落實,此練習一方面練習詞的意義,一方面練習正確書寫,讓學生不感覺累,一石三鳥。
(l六)閱讀練習
提出問題,進行討論。
1找出哪些段落分別寫出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的景象。
2課文寫了晴朗時和有云時的兩種日出景象,請找出來。
3 哪些段寫得最詳細?圈劃出有關句子。
嘗試把寫得好的段落背下來。
。ㄟ@些問題,都是對課文的進一步理解。這種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方法,比傳統的老師詳細的分析,要好得多,學生也許分析的不夠老師詳細,但不管對或錯,都是培養了學生的自學習慣)
教師巡堂,及時收集反饋信息。一方面,表揚一些做的好的小組,給學生一個模樣,另一個方面,對一些有困難的小組進行了解。幫助做到以學定效。
。ǘ嗄甑慕虒W經驗告訴我們,學生一般比較喜歡小組合作學習,用因此我創設一個平臺,讓學生可以經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其實,學生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培養閱讀的過程。也讓學生社會化的過程當然這種效果不是說一兩節課就能達到,他需要的是教師有意識的訓練。
(七)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的過程,其實就是對課文的分析。
重點檢查第二、第三題。
小學階段非;钌痴b,它是積累語文的最好途徑。為了溵發背誦的興趣,每一篇凡是要求背誦的課文,我都自己背下來,給學生一個榜樣,而且,我非常注重表揚一些背誦做得好的學生,同時,也教他們背誦的方法。
(八)播放海上日出的錄像
壯觀的影像一下子展現在學生眼前,這是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的大好機會。
(九)總結全文
我們今天跟巴金爺爺看了一趟海上日出,真的感受到大自然的胸懷。讓我們多留心身邊的事物,我們也會發現美,感受美,把美寫下來。
小學生的抽象思維仍然未發達,對于這種情感的認同,不是單純的說教可以代替,它需要的是潛移默化的熏陶,在教學,生活的過程中慢慢培養。
(十)板書設計:
日出前淺藍 紅霞海上日出 晴朗時
日出時小半邊臉 紅 亮光 跳
日出后透出重圍 染成光亮
小學課文《海上日出》教案 篇10
本課教材分析:
《海上日出》是四年級下冊第9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選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雜記》。《海上日出》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課文按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的順序重點描繪了晴朗天氣和有云時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這一偉大奇觀。文章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熱愛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課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看日出的時間、地點。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寫了“我”在晴朗的天氣里看到的海上日出。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寫了“我”在有云時看到的海上日出。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用反問的句式總括了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這篇課文的重點是第二、三部分,描寫了晴天里和有云時看到的海上日出。以這兩部分為主,培養學生寫小標題。
學生狀況分析:
學生已初步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和文中的詞語,查找了巴金的.資料,對《海行雜記》有了了解。多數學生去海邊看過日出,對這篇課文覺得很親切,很有興趣。
教學目標:
1、了解學習課文內容,感受不同天氣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趣,領會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2、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課文的重點,描寫了在晴天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和在有云天氣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3、練習給課文段落加小標題。
教學準備:課件(有關海上日出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節課我們學習《海上日出》這篇課文,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
1、請同學們打開書75頁,快速地讀一遍課文,想一想這篇文章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說說你的感受。(學生讀課文)
誰來說說自己的感受?(生自由發言:我覺得課文寫的非常美;我覺得巴金的文章語言很生動;這篇文章用了很多的動詞,把太陽怎么升起來寫得栩栩如生,像親眼看到一樣……。)
。ū頁P學生讀書認真,說得很好。)能不能把你說的這部分內容從文中找出來,讀給大家聽。(讀第3自然段)
2、通過他的讀,你了解到了什么?(生:我從他的讀中感受到晴天時海上日出的情景。)
文中還有哪個自然段也寫了晴天日出時的情景,自己找一找,讀一讀。
誰來讀給大家聽。(學生讀第2自然段)
3、你讀書很認真,這兩個自然段是寫晴天時海上日出的。請你們把這兩個自然段一起默讀一遍,把描寫太陽升起來時的動作,顏色變化的詞找出來,做個標注,談談你的感受。
下面我們來匯報學習的情況。
。1)我們在匯報時,盡量按照課文介紹的順序來說。
學生匯報:
、傥蚁矚g寫太陽快升起來的情景,“天空還是一片淺藍,顏色很淺。轉眼間天邊出現了一道紅霞,慢慢地擴大它的范圍,加強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陽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目不轉睛地望著那里!薄稗D眼間”寫出了太陽升起時的速度很快,“慢慢地”“加強”寫出了太陽升起時的變化。
②我想說說作者為什么目不轉睛地望著,作者天天看日出,知道這時候太陽馬上要出來了。
、邸肮,過了一會兒,在那個地方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真紅,卻沒有亮光!蔽矣X得這句話寫得很好,覺得太陽特別可愛。
師:你能讀出太陽的可愛嗎?(學生讀句子。評議。)
我有個問題,為什么用“果然”一詞,不用行不行?(大家討論、爭議,各抒己見。)
師歸納:“果然”一詞用得很合適,它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上文說知道太陽要從那里出來了,果然,過了一會兒,在那個地方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
師:同學們很用心地讀了課文,才有這些見解。我們繼續往下看,太陽是怎樣一點一點升起來的。
、堋斑@個太陽好像負著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終于沖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顏色紅得非常可愛!薄柏撝睾伞薄耙徊揭徊健薄奥亍薄芭Α薄皼_破了”“跳出了”這些詞語很形象,把太陽擬人化了。板書:負著重荷一步一步跳出海面
師:你來讀讀這幾句話吧。ㄕn件:圖片)
師:怎樣讀好太陽升起來的這段話呢?同桌互相說說哪些詞語要讀得抑揚頓挫,試著讀一讀。(同桌互相讀)指導讀。
、荨耙粍x那間,這個深紅的圓東西,忽然發出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痛,它旁邊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边@句話寫太陽升起來了,“發出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痛,它旁邊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寫出了太陽的強光。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這正是天晴時海上日出的景色。我們剛才用了在文中找重點詞句體會的方式學習了課文。當太陽走進云堆里時又是什么情景呢?繼續往下看。請大家自己默讀第4、5自然段。用概括的詞把這兩段話的內容說出來。
學生自學,小組討論,學生發言。(1)走進云堆。(2)沖出重圍。
。ò鍟鹤哌M云堆沖出重圍)
師:帶著你的感受讀讀這兩個自然段。
(2)體會“這不正是偉大的奇觀嗎?”
4、讀全文,聽音樂。
5、這樣一篇語言精美的文章我們學完了,巴金的作品還有很多,同學們課下去讀一讀。
板書:海上日出
負著重荷走進云堆
晴天時一步一步有云時
跳出海面沖出重圍
偉大的奇觀
小學課文《海上日出》教案 篇11
設計理念:
根據本文特點,我以朗讀和描繪作為貫穿全文的主線,引導學生隨文入境,隨境生情,以境促讀,讓學生既在水天相融、霞光萬道的晨曦畫卷中去朗讀書中語段來流放自己的感情,又在貼切生動的句、線、段、面的語言中感受朝暉霞彩的動靜變化之美。充分發揮以朗讀、描繪代替煩瑣講解的功能,創造性地把讀、想、看、問、思、說聚合交融,使整個教學過程成為學生景中讀文、讀中看景的主體建構活動。 教學目標
1、了解學習課文內容,感受不同天氣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趣,領會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2、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課文的重點,描寫了在晴天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和在有云天氣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教學準備:
課件
重點難點
1、課文的2—5自然段,理解日出的全過程,體會日出過程變化.
2、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趣,領會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嘗試設疑、突出主線、以讀為主、讀中悟情。 學生學習方法: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解題釋意
1、同學們見過海上日出的情景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一道去海邊
觀看太陽從海面升起的樣子,愿意嗎?(板書課題:海上日出,齊讀課題)
2、板書課題——《海上日出》
提問:看看題目交代了什么?(事件:看日出;地點:海上,從題目可以看出課文是寫海上日出的景象的)
二、深入閱讀,感悟理解
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 課文,看作者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做什么?(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
時間:天還沒有亮 人物:我 地點:海上事情:看日出 環境:周圍很靜
2、我為什么早起?“常!闭f明什么?四周清靜說明什么? 指導學習合作探究,學習二、三自然段
1、指名分段朗讀,想想作者按怎樣的順序觀察和記敘的?(事情發展順序)
2、筆勾畫出表示日出前天空景色變化
3、教師課件演示日出前天空景色的變化
圖1:天空還是一片淺藍
圖2:天邊出現紅霞
圖3:在天水相接處出現太陽的小半邊臉,紅紅的。然后太陽一縱一縱的上升。最后定格為本課插圖1呈現的景象。
4、四人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太陽升起時,它的顏色、亮光有何變化?勾畫出重點詞句。
5、指名交流,指導理解
這段文字中,哪句寫得最精彩?——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
設問:簡潔地說,這句寫的是什么?——太陽向上升。 如何把太陽向上升的過程具體寫出來呢?作者在細致觀察的基礎上,這樣描述:
——太陽使勁向上升。
——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使勁向上升。
——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使勁向上升。 ——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
比較著讀一讀,談出自己的感受。
想像著太陽升起來時吃力的樣子,你就一定能讀好,試一試! 合作探究,學寫“四、五”自然段
1、在有云的情況下,太陽出來后又是怎樣的景象呢?出示課件觀察后說一說。
2、學習第四自然段,想象云層薄時日出景象。
3、有黑云且云層很厚時,作者看到了怎樣的畫面?讀第四自然段,注意思考:我為什么分辨不清那里是水?那里是天?
4、觀察畫面分組討論后,指明回答,出示重點句:“太陽走進了云堆中,它的光線從云里射下來,直射到水面上,我眼前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師問:為什么光線直射到水面上后,眼前就是一片燦爛呢?各個小組繼續討論,(書中沒有現成的句子)引發學生思考。
5、這兩個自然段運用了“有時候有時候”的句式,你能體會到什么嗎?
學習第三段,總結全文
1、指名讀第六自然段“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么?”
2、偉大表現在那些方面?為什么說這是一種偉大的奇觀?
3、 分組討論,引導理解為什么說海上日出是一種奇觀?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三、小結擴展,結束全文
1、小結:《海上日出》是不可多得的名家精品,它來自于巴金先生真實的生活經歷,真實的內心體驗。學習巴金先生留心生活、勤于觀察,我們也會在大自然中有驚喜的發現。
2、課后擴展:寫一篇本地日出的文章。
板書設計
7 海上日出
開頭—— 交代時間 、地點、人物、事情
日出之前——淺藍、紅霞、越來越亮
偉大的奇觀日出之時——小半邊臉、慢慢上升、深紅的圓東西
日出之后——云中情景:燦爛的亮光、鑲金邊
結尾——偉大奇觀
小學課文《海上日出》教案 篇12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位于城區邊沿的鄉村小學,雖然沒有城區學校那樣優越的多媒體教學設備,但校內課改氣氛較濃,學生們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初步具備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想象力豐富,樂于參與語文實踐活動。對于大海上日出的情景,孩子只是從電視或圖片中得到過一些相關的信息。所以要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用心捕捉作者的思路,體驗作者的情感,借助圖片充分發揮想像力,邊朗讀邊在腦海里形成畫面,感受海上日出的壯麗。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目不轉睛”造句。
2、熟讀課文,用圖文對照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并給2—5自然段加小標題。
3、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淘冶學生的愛美情趣。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課前準備:
課前一星期布置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觀察日出的情景,摘錄與“日”有關的詞句并做好記錄,命名為“早晨追蹤活動”。
教具準備:課文配樂朗讀錄音、幻燈片、彩色粉筆。
學具準備:圖畫紙,彩色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聯系生活,談話引入
1、師:同學們,你們看,這是誰出來了?(師用紅粉筆板畫太陽)
生:太陽出來了!
師:不錯,它就是我們上個星期“早晨追蹤活動”的主角——太陽。經過一個星期的細心觀察,小情報員們一定搜集了不少情報吧?
2、同學或小組之間交換活動卡互相交流,師巡堂了解情況。
“早晨追蹤”活動卡
追蹤對象:太陽活動目標:觀察日出的情景,感受日出的美麗
時間__________地點__________參加人員__________記錄員__________
。ㄒ唬┯^察記錄
日出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出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出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ǘ┯靡粌蓚詞語或幾句話說說看日出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ㄈ┱浥c“日”有關的詞、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師:咱班的同學可真了不起,個人都是出色的情報員!現在,老師想請情報員們偵察一下這幅圖(師出示課文插圖),看一看,說一說,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的日出景色?跟你們見過的日出情景有什么不同?
生各抒已見。
師:看了這幅海上日出圖你們有什么想法?
生1:我覺得海上日出的景象太美麗了。
生2:我真想親眼看看海上日出的整個過程。
師:是呀,實在是太美了!巴金爺爺年輕的時候多次觀察海上日出的景象,他非常喜歡這幅大自然畫卷,就用文字把這些美麗的畫面描述了出來。今天,我們就走進《海上日出》,一起去看看這些美麗的畫面。(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整知。
1、默讀1—2次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邊聽配樂朗讀錄音,邊看圖想像,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三、自讀課文,學習字詞。
1、讀課文,找出生字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
2、查字典,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義。
3、四人小組互相交流,幫一幫學習慢的同學。
四、檢查自學情況
出示寫有下列句子的幻光片,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到這些句子讀一讀,注意讀準帶點字的音并說說帶橫線的詞語的意思。
1、我知道太陽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目不轉睛地望著那里。
注意引導學生用“目不轉睛”造句。
2、果然,過了一會兒,在那個地方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一剎那間,這個深紅的東西忽然發出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痛。它旁邊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引導學生在課文中找出“剎那間”的近義詞“轉眼間”,并比較說說“果然”與“忽然”、“突然”的意思。
3、這個太陽好像負著重荷似地……
注意引導學生從“好像”一詞推知這是作者的想像。
4、這時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也不容易,因為我就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
相機引導學生回憶“辨”的形近字,比較說說與“分辨”的區別。
5、太陽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過黑云的重圍,替黑云鑲了道發光的金邊。
引導學生聯系生活中見到過的“相片鑲在鏡框里”等現象具體理解“鑲”的意思;指導觀察“鑲”的字形,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識記,并練習書寫。
6、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么?
五、品讀課文,理解內容
1、四人小組練讀課文,想一想,說一說課文哪些自然段是具體描繪海上日出的情景的?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描寫海上日出的?把自己融入到課文中去,邊讀邊想像作者看到畫面。
2、師讀第一自然段。提問:從第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些什么?
3、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1)讓學生說說作者看到了什么?生邊說師邊用彩色粉筆板畫先是“一片淺藍”,接著是“一道紅霞”,最后是“彩霞滿天”的畫面。
(2)引導學生說段意并給畫面加小標題。
。3)提問:作者看到這樣的景象是怎么做的?他的心情怎樣?
。4)指導學生看圖練習背誦。
六、小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生看板圖口述日出前天空的變化。
2、師:太陽出來時和太陽出來后的情景又是怎樣的呢?這節課我們接著學習《海上日出》這篇課文。
二、品讀課文,理解內容
1、全班齊讀第三自然段,劃出描寫太陽顏色和形狀的詞語。同桌說說太陽升起時的顏色和形狀。
(1)師:太陽是怎樣升起來的呢?引導學生完成幻燈片的填空題,說說用上所填詞語的好處,再邊讀邊用動作摸擬太陽上升的動態過程。
這個太陽好像似地,慢慢地努力,到最后,終于了云霞,了海面,顏色。
。2)學生用彩色筆在畫紙上畫下想象到的畫面,并用一兩個詞語概括圖畫的意思。
。3)學生互相評畫,修改,推出代表作貼到黑板。
。4)引導學生看圖口述日出時的情景,再次感受日出時顏色美,光線多變化快的壯觀。
(5)想像說說當時作者會做些什么?說些什么?心情怎樣?再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2、女生齊讀第4自然段。
(1)提問:太陽在哪里?由于太陽的照射,大海和天空有什么變化?引導學生看課文掛圖想像水天一色的畫面,體會“偉大、奇觀”的意思。
。2)概括說說自然段的大意,并從課文中提煉小標題。
(3)想像說說作者看到這水天一色的奇觀時,心情怎樣?有感情地讀一讀,體驗畫面的美麗。
3、男生齊讀第5自然段。
。1)出示幻燈片上的句組讓學生品讀,比較說說哪一段話的描寫更好。
太陽在黑云里發出的光亮,穿過黑云的重圍,替黑云畫了一道發光的金邊。后來太陽才慢慢走出重圍,出現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涂成了紫色或紅色。
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獨特的閱讀感受。
。2)學生討論說說:當作者看到太陽被黑云擋住時,心情會怎樣?太陽沖出重圍時云和周圍的景物有什么變化?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師相機介紹作者當時的社會背景,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追求光明的感情。
。3)說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篩選出小標題。
(4)學生有感情地練讀,邊讀邊想像畫面,體會“偉大、奇觀”的意思。
4、師:看了海上日出的美景,作者有何感受呢?全班齊讀,第6自然段。
。1)提問:這是什么句型?句子中的“這”指的是什么?
(2)師出示句子,生選擇表達這句話正確意思的句子,在括號里打“√”。
、龠@不是很偉大的奇觀。
、谶@就是很偉大的奇觀。
。3)學生說說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師指導學生讀好反問句。
5、師生一起看圖口述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的情景,加深對“海上日出”的印象。
三、劃分段落,概說大意
生獨立完成,互相交流,師不作統一劃分,只要能說出正確的理由,可有多種劃分方法。
四、談話總結,學習寫法。
1、師:今天我們通過品讀課文,想象作畫,充分感受了海上日出的壯觀美景。雖然我們還沒看過真正的海上日出,但讀了巴金爺爺的這篇文章,就如同親眼看見了大自然的這一偉大奇觀。作者為什么能把日出的景象描繪得如此逼真形象呢?
2、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細心觀察,用心感受,用詞準確,抓住特點,發揮想像……)
3、鼓勵學生積累課文中的好詞好句,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把在“早晨追蹤”活動中觀察到的日出景象描寫下來。
五、配樂朗讀,整體感受。
讓我們伴隨著美妙的音樂,美美地朗讀課文,再次感受“海上日出”這一偉大的奇觀!
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設計,我力求體現新課標中“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理念!逗I先粘觥肥且黄Z句優美,描寫生動形象的名作,我沒有花很多的時間去講解,而是讓學生多讀、多說,以“讀”為主,以“讀”代“講”。通過默讀,聽錄音范讀,小組練讀,自由朗讀,指名讀,配樂讀等形式引導學生在讀中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畫面,感悟語言文字的精妙。
此外,我還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搜集資料的能力,在課前一星期布置學生開展以“早晨追蹤”為名的語文實踐活動,并組織學生在課堂中交流,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活動成果,實現資源共享,并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小學課文《海上日出》教案 篇13
教材分析:
《海上日出》是s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選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雜記》。《海上日出》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課文按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的順序重點描繪了晴朗天氣和有云時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這一偉大奇觀。文章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熱愛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課文的第1自然段交代了看日出的時間、地點。第2、3自然段寫了“我”在晴朗的天氣里看到的海上日出。第4、5自然段寫了“我”在有云時看到的海上日出。第6自然段用反問的句式總括了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這篇課文的重點是第2——5自然段,描寫了晴天和有云時看到的海上日出。以這兩部分為主,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觀察事物,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寫。
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的生字詞語。
2、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品讀課文,在腦海里構建“海上日出”美景。
3、通過學習、理解文中“偉大”、“奇觀”的涵義,從而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
1、通過閱讀,感悟海上日出的動靜相宜的描寫。
2、體會作者觀察角度的變化和擬人手法的運用。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隨文入精境、以境促讀,以情怡景。
教學難點:
1、學生能感悟海上日出的壯麗景觀。
2、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題激趣。
1、同學們見過海上日出的情景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一道去海邊觀看太陽從海面升起的樣子,愿意嗎?(板書課題:海上日出。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我們生活在內陸山區,同學們都沒有見過海上日出的景觀,聽說老師帶他們去海邊看日出,自然就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在好心情和好奇心的驅動下,去學習課文,會產生更好的效果。)
2、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作者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做什么?(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
3、檢查學生預習情況。讓二位學生上黑板聽寫生字,其余學生在下面聽寫。
4、指名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思考:我為什么早起?四周清靜說明什么?(指名學生回答問題)
(設計意圖:借助畫面,引入課題,引領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課文的學習中,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激起學生想要看到海上日出的欲望。)
二、隨文品詞析句。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讀第二自然段后注意觀察老師出示的畫面。思考:天是什么顏色?轉眼間又有什么變化?接著又有什么變化?我這時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2、引導理解。
(設計意圖:把指導朗讀與激發想象結合在一起,激起學生讀下文的欲望,這正是學生與文本的對話。)
。ǘ、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三段。思考:“果然”一詞說明了什么?接下來看見什么?我當時是怎么想的?后來的變化又怎么樣?
2、分組討論。
3、本段描寫太陽形狀的詞語有那些?描寫太陽色彩的詞語有那些?用擬人手法描寫太陽動態的詞句有那些?(學生分組合作討論)回答:
描寫太陽形狀的詞語有:小半邊臉、圓東西。
描寫太陽色彩的詞語有:紅、深紅。
用擬人手法描寫太陽動態的詞語有:一縱一縱慢慢地使勁向上升,沖破云霞,跳出海面,發出奪目的亮光。
。ㄔO計意圖:讓學生讀讀、看看、想想、說說,意在引導學生用心去看,指導學生邊讀、邊想、邊看,形成與文本的對話,,學生有獨立思考的空間,有共同討論的機會。這樣培養了學生在閱讀中學會獨立思考,自我檢查、合作探究的能力,這不僅有利于學生讀懂課文,更有益于自主能力的`提高。)
。ㄈ、學習第四自然段。
1、齊讀第四自然段。思考:我為什么分辨不清那里是水?那里是天?
2、觀察畫面,分組討論。
(設計意圖:讓學生如同身臨其景,憑借自己已有的經驗和常見的自然常識,從觀察的角度、方法等方面展開聯想,在閱讀中感悟和體會,促進師生與文本的對話。)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五自然段。思考:“有時”說明了什么?“金邊”指的是什么?為什么說連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2、觀察畫面,分組討論。
。ㄔO計意圖:從教材文本出發,緊緊扣住課文,挖掘學生思維潛能,自由表達自己的所感所想,從而把內在的感受表達為外在的語言,使文本與學生思想產生共鳴。)
。ㄎ澹、指名讀第六自然段:“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么?”
思考:從這句話中你想知道什么?為什么說這是一種偉大的奇觀?分組討論,引導理解。
辨析:“偉大”、“奇觀”。
“偉大”:品格高尚,才識卓越,氣象雄偉,規模宏大,超出尋常,令人景仰或欽佩的。
“奇觀”:雄偉壯麗而又罕見的景象或出奇少見的事情。
引導學生分析課文中的“偉大”和“奇觀”之處。
。ㄔO計意圖:讓學生回歸全文,既為學生完整地欣賞文中意境創造條件,又大大刺激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欲望;既能讓學生全面地理解課文內容,又進一步內化學生知識,使老師、學生和文本之間進行了全面的對話和溝通。)
4、出示課文后面的練習。
①結合課文內容,體會“偉大”、“奇觀”的意思。
指名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文中“偉大”、“奇觀”所在。
、诮o2——5自然段加上小標題。
讓學生自己做,然后根據前面聽寫的內容,提煉出2-5自然小標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再次回顧全文內容,用智慧的金鑰匙打開語言表達和思維想象的大門,將課文創設的意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感受,獲得感性認識。)
5、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三、拓展。
“海上日出”的自然美景永遠留在了我們的記憶中。回去能將這幅美麗的圖畫親自畫下來嗎?你能將自己觀看到的海上日出的經過講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享受一下,好嗎?
板書設計:早起看日出
天:藍紅霞亮光目不轉睛
太陽:半邊臉無光負重荷慢慢升沖跳奪目光彩海上日出躲進云堆光射水面水天一片燦爛
躲進黑云鑲金邊光亮
偉大奇觀
小學課文《海上日出》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贊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學生愛美的情趣。
學習按一定的順序并適當展開想象的觀察方法。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燦爛”“目不轉睛”造句。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培養觀察能力;圖文對照,理解太陽從海上升起的過程。
教學手段
借助圖片、投影、電腦等輔助教學。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板書課題。
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既有清新明麗的又有十分壯觀的。今天,我們學習第一課《海上日出》,隨著作家巴金的描寫,領略海上日出的壯麗景象。(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分別觀察圖畫1和圖畫2,說說圖上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從課文中把描寫太陽升起景象的部分找出來。
指名分段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后全班評議,正音。
小黑板出示生字,檢查讀音。注意“范”、“辨”、“擴”。
三、講讀課文。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想想:“我”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看日出,是看了一次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講讀第二、三自然段。
這天“我”早上起來看日出,看到了這樣一番景象,出示圖1,指導觀察:按從天空到太陽再到海面的順序觀察,然后說說。
圖上畫的是晴朗的天氣里紅日從海面上升起的一剎那間的景象。實際上,日出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動態過程,圖畫沒有也不可能把過程表現出來。那么作者是怎樣描寫海上日出的過程的?指名讀第二、三自然段,全班邊聽邊想象
再看圖,結合圖來自由讀課文,并理解詞語“水天相接”“范圍”“目不轉睛”“一剎那”。
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變化?默讀第三自然段。
太陽是怎樣出來的?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
請具體描述太陽升起的全過程,說說你讀懂了哪句話。
出示練習:按課文填空,想象一下句子描繪的是怎樣的畫面,并說說用上所填詞語的好處。
A太陽像似的,漫漫兒,地,向上升。
B到了最后,它終于云霄,完全,顏色。
朗讀二、三自然段,邊讀邊想象這兩段描寫的景色。這兩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用自己的話說說太陽升起的全過程。
四、作業
朗讀課文。
抄寫課后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二、三自然段。
快速閱讀課文,說說二、三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二、講讀四、五自然段。
在有云的情況下,太陽出來后又是怎樣的景象呢?
出示圖,指導觀察:注意觀察天上的云,太陽在什么地方,由于陽光的作用,云有什么變化。觀察后說說。
云薄時的日出是怎樣的?指名讀第四自然段。這一段講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話說說。
云厚時的日出又是怎樣的?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出示課件,理解天邊有黑云,云還很厚,太陽的光芒給黑云鑲了一道光亮的`金邊的景象,還有太陽從云里出來后,太陽、云和海水呈現的景象。學生看看、讀讀,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一自然段的意思。
三、出示練習:
它的光芒給黑云(鑲了)一道光亮的金邊。后來,太陽(慢慢透出)重圍,出現在填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
換詞比較“鑲”“透”“染”,說說哪個詞用得好,好在哪里。體會作者用詞準確、生動、形象。
朗讀四、五自然段,說說這兩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四、講讀第六自然段。
自由讀,理解“奇觀”的意思。
這偉大的奇觀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前邊講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壯麗的景象。)
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贊美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用“這不是……么”的句式表達有什么好處?(使這種思想感情更加強烈。)
練習朗讀全文,試著背誦課文。
指導用“燦爛”、“目不轉睛”造句。
五、總結:
學了這一課,你有哪些收獲。
六、作業。
背誦課文。
聽寫生字詞,練習用“燦爛”“目不轉睛”書面造句。
做一課一練。
預習《燕子》。
小學課文《海上日出》教案 篇15
之五
佚名
一、教學要求: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2、掌握本課生字新詞,能辨析"光彩"、"光芒",會用"目不轉睛"、"果然"、"終于"、"不僅……連……也……"等詞語造句。
3、理解作者運用哪些詞語、句子把日出的過程和景色生動地描述出來。
4、初步了解文章的結構和寫作特點,并能仿照課文寫法寫一篇描寫日出或日落時暈色的短文。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第二、第三段是課文的重點,這兩段寫作者在一般情況下觀察到日出的景象和在特殊情況下(多云)觀察到日出的不同情況。
難點:課文第5自然段是課文教學的難點。教學時,先引導學生讀1~3句,抓住"然而"、"后來"這些詞語,理解太陽的動態和云片色彩變化,想象當時天空的美景。然后著重理解這一節的最后一句,"這時候,不僅太陽、云和海水,連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想象這時陽光照亮一切的奇景,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方法:
嘗試設疑、突出主線、以讀為主、讀中悟情。
四、學生學習方法:
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五、使用媒體:小黑板、掛圖、投影、幻燈。
六、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海上日出》。
二、啟發談話:
本文選自中國著名作家巴金的《海行雜記》。這篇《海上日出》是作者在船上幾次看到海上日出時所得的總的印象的具體記縣,海上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樣描繪的?大家讀讀課文就會明白了。
三、指導自學。
1、要求輕聲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
2、畫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詞,不理解的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義。
3、具體描繪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幾個自然段?,
4、把作者描寫日出時最美的句子畫下來。作者觀察到幾種情況下的海上日出的景色?
四、交流自學情況(讀準字音、理解詞義)。
1、生字新詞:紅霞、范圍、分辨、奇觀,剎那
2、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讀得流利、正確。)
3、討論。
、僮髡哂^察到幾種情況下海上日出的景象?(天氣晴朗時、有云的情況下)
②課文共分幾段?(全文分為四段)
五、讀講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思考:這一段文章,作者向我們交代了什么?
2、"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說明了什么?
3、這一段與全文關系怎樣?(結構上有提摯全文的作用--全文總起。)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用卡片檢查識字和理解詞語的情況。
二、讀講課文第二段。
1、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太陽還沒有露面之前,天空的顏色有些什么變化?
2、"我知道太陽就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目不轉睛地望著那里"這句話中"知道"是什么意思?
3、個別讀第三自然段。思考:課文5句話是按怎樣的順序具體描寫太陽升起的過程的?
4、文章用了哪些詞句分別寫出了太陽升出海面時的顏色、形狀、光亮、動態的?
5、導讀第三自然段。
6、讀"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兒向上升"。這句話與"太陽向上升"比較哪句好?為什么?好在哪里?
7、齊讀第二段。
三、講讀第三段。
1、指名讀第4、5自然段。思考:兩個"有時候"各指什么樣的情況下的日出景象?
2、當云薄時,海邊的臼出是怎樣的景象?
板書:水天一色一片燦爛
3、當云很厚時,日出又是怎樣的奇觀?
4、第5自然段中,你覺得哪幾個詞用得特別好?
5、齊讀第二段。
6、小結:課文二、三兩段描寫了不同天氣里海上日出美麗雄奇的景象。
四、讀第三段
1、練讀第三段。
2、這句話與全文有什么關系?
▲教學小結:
1、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么,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作者寫這篇《海上日出》有什么特色?
第一、作者觀察得很仔細。
第二,作者運用比喻、擬人等方法,把太陽升出海面的過程描寫得生動、傳神。
第三,課文用詞非常確切、傳神。)
3、練習有表情地朗讀全文,并通過多種形式練習背誦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