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節的餃子美術教案范文(通用4篇)
冬至節的餃子美術教案范文 篇1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冬至過后,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各地皆有慶賀冬至的習俗。北方冬至吃餃子是傳統習俗,我們南方在冬至的傳統習俗是吃湯圓。“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制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
活動主題:
樂享冬至
活動目的:
1.在冬至來臨之際,讓全體師生及家長一起過節,增進大家之間的親密聯系和相互交流,也各自送上節日的問候。在集體的溫暖中度過我國的傳統節日,感受家的溫暖、集體的溫馨。
2.通過親自動手包湯圓、煮湯圓,包餃子、煮餃子,讓全校同學能更真切得去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內涵,了解更多具體的工藝,以輕松的方式進一步鍛煉同學的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
3.感受節日氣氛、發揚傳統文化、繼承傳統習俗。
活動時間:
12月21日 下午3:20——4:40
活動對象:
全體師生及家長
活動過程:
1、講一講
學校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內容《冬至故事》。
(時間:12月19日周一)
2、誦一誦
20+20早誦讀各班誦讀“九九歌”。
3、填一填
各班開始填“九九消寒圖”
注意事項:
1、請配班老師按時到班配合班主任組織活動
2、活動一定要注意安全和清潔衛生
3、請班主任老師注意抓拍精彩瞬間,上傳照片
冬至節的餃子美術教案范文 篇2
一.指導思想:
冬至,在有吃冬至團的習俗,俗話說:“冬至大如年”,每年的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有做冬至團的習慣。xx人忙著磨粉做冬至團,以豆沙、雪菜冬筍豆干、蘿卜絲等為餡,供節日食用或饋贈親友,亦有慶豐收、祝團圓的意思。做為地地道道的xx人,應該將這種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傳承下去。
二.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了解冬至團的基本做法,知道冬至家鄉有吃冬至團的習俗。
2.通過動手制作冬至團,體驗做冬至團的樂趣。
3.一起品嘗冬至團,知道吃了冬至團,又大一歲了。
三.活動時間:
xx年12月xx日上午。
四.活動主題:
快樂冬至
五.活動安排:
(一)參與對象:
大一班全體幼兒、老師和阿姨、何萌奶奶、陸以彥奶奶、吳若妍奶奶、蔣貽婷奶奶、金詩琪奶奶。
(二)活動準備:
1、和廚房溝通好,準備蒸米粉。
2、米粉12斤、豐富的餡料(豆沙餡、蘿卜絲餡、咸菜豆干冬筍餡)。
3、粽葉若干、雙喜紅印兩枚、紗布若干、缸盆一個,小托盤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通過PPT,了解冬至團的基本做法。
1.這是什么?冬至團長得什么樣子的?
2.小結:冬至團長的圓圓的,扁扁的,上面有雙喜的.紅印,有的冬至團上有一個小小的紅印,有的沒有紅印,那是為了區分它的味道。
3.了解冬至團的制作過程:軋稻、軋粉、揉生粉做胚子、在大土灶頭上蒸米粉、起鍋做面皮、將餡放入米粉中、打印。
二.通過奶奶們的示范,知道冬至團的制作方法,激發制作的樂趣。
我們一起看看奶奶是怎么做的?(幼兒觀察)
三.幼兒制作冬至團。
1.我們一起來做吧!
2.幫助有困難的孩子。
3.打印完工。
冬至節的餃子美術教案范文 篇3
一、活動目的
在冬至和新年到來之際,滿天星教室以“我們是一家人”為主題進行聯歡,通過包餃子、做游戲,使學生感受中國農歷節氣的魅力,感受新年的快樂氣氛,感受大家庭的溫暖。
二、活動時間:
12月21日10:00——15:30
三、活動地點:
滿天星教室
四、參加人員:
三三班科任教師、全體同學、家委會成員、部分家長(15名)。
五、活動準備:
1.布置教室,烘托節日氣氛:氣球、彩帶、背景墻、游戲背景音樂、歌曲《新年好》、《家愛我我愛家》。(郝祖曦、牛宇星負責)
2、物品準備:
面粉(謝易庭媽媽);餃子餡 (趙、侯媛媛負責);
電磁爐、電飯鍋、電源插頭、鍋盤、刀、面盆和大湯勺等包餃子工具6套(張老師、家委會及部分家長提供);陀螺盤、積分器、小禮物,證書、小獎品(付煜、李華負責)
3、學生需帶物品:小碗(不燙手、不易碎)、勺子、少許食品(不帶零食);干凈的小圍裙、袖頭等。
4、學生自制新年賀卡。(學生和家長一起)
5.全班學唱《新年好》、《家愛我我愛家》。(許娜老師)
6、主持詞。(趙)
7、制定活動游戲規則、比賽成績表、積分表、猜猜猜比賽詞語、謎語、腦筋急轉彎題。(張琛、張志明、趙輝)
六、活動流程:
主持人:趙
1.張老師致新年賀詞。
2.團體活動一:包餃子,吃餃子。四人為一小組,每組有一名家長帶隊。
3、團體活動二:陀螺比賽
實行淘汰制,每小組出1名同學,決出冠亞季軍。第一名小組積4分,第二名3分,第三名、第四名2分,第五至第八名1分。
4、團體活動三:踢毽子比賽:
規定時間內比一比誰踢得最多,第一名積4分,第二名3分,第3、4名2分,第5至8名1分。
5、團體活動四:猜猜猜
每小組出2名同學,一人比劃一人猜,不能說出其中的詞語,一分鐘猜中最多者為勝。第一名小組積4分,第二名3分,第三名2分,第四名1分。
6、個人活動:智力大闖關。抽出20道猜謎語、腦筋急轉彎題,個人搶答,答對者有獎品。
7、張老師對積分前三小組頒發證書。
8、抽簽送賀卡。將制作好的賀卡(署自己的名)送給同學。
9、師生齊唱《家愛我我愛家》.
七、活動現場分工:
主持:趙
照相:郝祖曦
錄像:牛宇星
播放背景音樂:侯媛媛:
裁判:趙輝、張琛
記分員:張志明
發禮品:付煜、李華
冬至節的餃子美術教案范文 篇4
設計理念:
深入挖掘教材,合理分解教材,資源重組教材,通過教師、學生、文本、媒體四者之間的相互呼應,多元互動,追求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實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教材分析:
本文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肖復興的一篇名作。《花邊餃子》圍繞?媽媽?和?我?兩代人包花邊餃子展開故事,讓我們感到時代在變,但深沉的親情永遠不會變。文章以樸素平和的文筆,娓娓傾訴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親情。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通過抓關鍵詞句進行朗讀,感悟?我?與母親之間深沉的親情,懂得回報親情,學會感恩。
3.學習作者前后呼應,托物寄情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文章蘊涵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所運用的表達方法。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在中國的民俗中,餃子象征著幸福、團圓和喜慶,逢年過節,餐桌必備,人們更是常說,坐著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對其情有獨鐘,而今天這節語文課就讓我們一起去品味著名作家肖復興筆下的花邊餃子。(師板書課題)
師:請同學們齊讀課題生
齊:花邊餃子
【點評】以民俗中餃子的象征意義及人們對其格外喜好為交流話題,直接引出著名作家肖復興筆下的花邊餃子,這樣的導入聯系生活實際,簡潔明快,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
二、初讀梳理,整體感知
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篇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課文圍繞花邊餃子講述了哪些事?
(生自由朗讀課文,師席間巡視)師:同學們讀得很認真,那么在讀這篇課文時,你覺得哪些字音容易讀錯,和同學們交流一下。
生:第三自然段第二行,有一個詞讀挨(ái)到,容易把它讀成挨(āi)到.師:你注意到了嗎?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讀一下
生齊:挨(ái)到
師:還有嗎?
生:在第三自然段有這樣一句話,讓媽媽只好混在一塊煮,我覺得混(hùn)容易讀成混(hǔn)。
師:同學們什么意見啊!你們認為應該讀成混(hùn)嗎?還是
讀成(hǔn)
生:混(hùn)
師:好的,混(hùn)在一起。繼續……
生:第三段,這時候,圓圓的蓋簾上分兩頭碼上不同餡兒的餃子。我覺得這里的碼(mǎ)容易讀成碼(mā)
師:很好!還有嗎?同學們!
生:生活拮據中的?據?是多音字,我們要讀成據(jū)師:同學們注意到沒有啊?應該讀成——
生:拮據(jū)
師:請同學們回想老師剛才提出的問題,課文圍繞花邊餃子講述了哪些事?
生:這篇課文講述了兩件事,第一件事講小時候,媽媽給我們包花邊餃子;第二件事講長大后,我給媽媽包花邊餃子。
師:除了這兩件事,文中還寫了什么呢?請同學們再看看課文的1-2自然段還寫了什么?
生:1-2自然段寫了媽媽一生最愛吃鉸子,還寫了媽媽愛一個人和面、調餡、包鉸子。
師:誰能完整地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內容?
生: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媽媽一生最愛吃鉸子和包餃子,小時候媽媽給我們包花邊餃子,長大后我給媽媽包花邊餃子。
師:兩代人包的花邊餃子到底什么樣呢?文中對其作了具體描述,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到文中對它的描述,生:媽媽把餃子邊兒用手指輕輕一捏一捏,捏出一圈穗狀的花邊,就像小姑娘頭上戴了一圈花環,煞是好看。
師:(課件演示學生所言)讓我們一起讀一下這句話,讀的時候請同學們注意一下這是一個什么句子,從中你能體會到什么?
生:這句話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我從中體會到花邊餃子非常漂亮的。
師:這就是花邊餃子(演示課件)感覺得怎么樣?(生:啊——非常好看)所以文中用了一個怎樣的詞來說的。
生:文中用的是煞是好看!
師:特別好看我們可以說成煞是好看,那要是特別好吃呢? 生:煞是好吃
師:那要是特別好聽呢?
生:煞是好聽
師:你能不能自已說一句煞是什么的話?
生:媽媽把西瓜用刀一切一切,切出一個個橢圓形的小帽子,煞是好看!
師:你的語言表述能力真地很強啊!讓說了一個煞是什么,說出了這么長的一句!
【點評】
此部分教學,老師注重檢測學生的讀文情況,讓學生自主匯報讀文時遇到的易讀錯的字,檢測方法和諧民主,實效性強;在梳理文章內容時,訓練學生先抓主要事件再添加其它內容來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輕松自然,利于學生整體感知文章內容;與此同
時,在文本和媒體的互動中,引導學生感受花邊餃子的煞是好看,并抓住這一詞形,進行煞是什么的語言訓練,可謂匠心獨具。
三、再讀靜思,自主感悟
師:同學們,就是這煞是好看的花邊餃子里卻蘊藏著媽媽和我各耍的一個小花招,大家想弄清是怎么一回事嗎?
生齊:想
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分別找到媽媽和我各自耍的小花招,再找到耍小花招的原因。不動筆墨不讀書,請同學們拿出筆來,邊讀邊畫出相關的詞句,并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下批注,完成后同桌之間可以交流一下。
(師課件演示自主學習要求,學生默讀)
師:同學們的學習習慣很好,特別是對于批注,有的同學在認真的圈畫,有的同學用一個詞或幾個詞把自已的感受寫在了句段的的旁邊,這就是批注
(師席間巡視,指導如何批注)
【點評】這一步讀文,靜中有動,訓練學生捕捉文章重點的能力,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教師針對異地異生教學,及時指導學生如何進行批注,真正走近學生。
四、精讀感悟,體會真情
師:同學們的學習習慣真好,完成了閱讀要求就端端正正地坐好了,誰來匯報一下,小時候媽媽和我各自耍的小花招是什么?
生:媽媽把肉餡兒的餃子都捏上了花邊,讓我和弟弟連看帶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