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鯉魚跳龍門大班教案(精選2篇)
小鯉魚跳龍門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練習立定跳高跳過20~30厘米高度的障礙物,發展下肢彈跳能力。
2.在探索立定跳高的高度的過程中,了解自己的彈跳能力,勇于挑戰自我。
3.體驗于同伴共同游戲中自我的重要,增進團隊榮譽感。
活動準備:
每人一塊泡沫墊、溜溜布、花球若干、背景音樂、錄音機。
活動過程:
1.幼兒集體跑步進場。
2.準備操:泡沫墊操。
3.游戲:"跳龍門"。
(1)幼兒單獨練習跳龍門。
的游戲方法。
(2)幼兒嘗試兩人搭龍門、跳龍門的方法。
(3)請幼兒示范自己的跳躍方法:站在龍門前,雙腳同時用力蹬地,跳過龍門,兩腳同時輕輕落地。
(4)幼兒在次結伴練習跳龍門。
(5)請幼兒結隊再次自由練習:兩人結隊練習、黃隊和紅隊分組練習。
(6)游戲:小鯉魚跳龍門。
幼兒兩人一組,分成兩隊,搭龍門。排尾的兩名幼兒依次鉆進龍門,并跳過第一個龍門,在雙手瘩龍門。大家依次進行,直到對面,再依次排隊完成。
4.集體游戲:"小鯉魚傳花"。
(1)在跳龍門的基礎上,排尾幼兒傳花到排頭。幼兒選擇一種過龍門的方法游戲一次。
(2)競賽游戲一次。
5.放松。
聽音樂,自由放松,拉伸、呼吸。
小鯉魚跳龍門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在幼兒熟悉《鯉魚跳龍門》的故事以后,為了讓幼兒體驗小鯉魚跳過龍門以后的快樂之情,通過此游戲的訓練,練習幼兒的雙腳跳躍一定高度的`能力,發展幼兒的彈跳力,從而讓幼兒體驗到游戲的快樂,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及合作能力。
活動目標
1、幼兒練習進行雙腳跳越和助跑跨跳。發展幼兒的下肢彈跳能力。
2.在幼兒跳過一定高度的過程中,發展幼兒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3.讓幼兒體驗游戲中的快樂,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及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鯉魚頭飾、泡沫墊、呼啦圈、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教師帶幼兒進入場地隨音樂進行熱身運動。
2、玩法:全體幼兒當小鯉魚,教師當鯉魚媽媽。
3、幼兒成六路縱隊站好,原地擺放呼啦圈、泡沫墊
4、老師示范助跑跨跳龍門的動作。
5、幼兒戴頭飾練習動作。
游戲開始;
幼兒戴小鯉魚頭飾跟在老師后面做小鯉魚游水動作,邊游邊說兒歌:“鯉魚,鯉魚,水里游,搖搖尾巴點點頭,游來游去真高興,我們都是好朋友。”
“鯉魚媽媽”說:“鉆到河底找一找。”幼兒彎腰做找食的樣子。“媽媽”又說:“伸出頭來瞧一瞧。”幼兒踮起腳做向上游的動作。“媽媽”說:“龍門到了,跳過去!”幼兒跑到泡沫墊設置的龍門或呼啦圈設置的龍門前,依次雙腳跳過去。然后,幼兒自由做小鯉魚游水動作。
6、鼓勵幼兒在守規則的前提下,爭取小組第一名。
7、放松整理:聽音樂,自由放松。
活動延伸:幼兒回家后與爸爸媽媽合作練習鯉魚跳龍門的游戲。
活動反思:小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用兒歌的形式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可是對于幼兒來說要跳過一定的高度則需要進行下肢彈跳力的訓練,在游戲過程中注重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及合作能力,從而讓幼兒體驗游戲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