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北師大版(通用4篇)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北師大版 篇1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小學生年齡小,好動、易興奮、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剛入學時,40分鐘的課堂學習對于他們來說真的很難。針對這些特點,我得想方設法運用各種手段來激發學生專心聽講的興趣,從而培養好習慣。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及時個別輔導,對于優秀生盡量讓他“吃得飽”。
一年級學生剛進入小學學習,新的學習和生活對孩子們來說充滿了好奇和有趣,對學校的一切都充滿了新鮮感。此時正是對他們進行養成教育的關鍵時刻,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以愛心、恒心來引導學生,指導家長,共同讓孩子們慢慢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情景,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選取學生熟悉的、新穎的、感興趣的內容為素材,目的是有計劃地引導學生認識自己、認識家庭、認識學校、認識社會、了解自然。使學生能觀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體會學習數學的現實意義。
主要包括以下教學內容:
數與代數領域:海底世界——數數
1、快樂的校園——10以內數的認識
2、走進花果山——10以內數的加減法
3、海鷗回來了——11~20各數的認識
4、小小運動會——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空間與圖形:
1、誰的手兒巧——認識圖形
2、有趣的游戲——圖形與位置
統計與概率:
1、媽媽的小幫手——分類和比較
2、我換牙了——統計
實踐與綜合應用:實踐活動——找找周圍的數;實踐活動——大蒜有幾瓣。
教材生活性強,生動有趣。
四、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能熟練地認讀、寫20以內的數,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位置與順序,初步形成數的概念;在概念形成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在比較數的大小的過程,建立初步的符號感和對應思想。
2、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加減法的意義;能熟練地口算20以內數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進行初步的估算,形成估算意識。
3、通過實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辨認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4、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比較和分類;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動中,形成初步的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
5、通過簡單的統計活動,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統計表,并從中知道簡單統計的結果,初步了解一些簡單的數據處理的方法,形成初步的統計觀念。
6、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并提出用20以內數的加減法解決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在探索、交流計算方法的過程中,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形成初步的創新意識。
7、在與同伴交流認數與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合作意識。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產生好奇心和興趣,初步喜歡學習數學,養成觀察并提出問題的習慣。
8、在數學活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能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
1、20以內加減法及應用。
2、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難點:
1、培養學生積極動腦、勇于創新的學習習慣。
2、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讓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六、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北師大版 篇2
教學目標
1、初步經歷從場景圖中抽象出數的過程,初步認識按順序數數的方法;
2、初步經歷運用點子圖表示物體個數的過程,初步建立數感和一一對應的思想;
3、初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事物,滲透應用意識;
4、在他人的幫助下,初步體會數學的意義與樂趣。
教學重、難點
初步經歷從場景圖中抽象出數再用點子圖表示數的過程,初步認識按順序數數的方式。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興趣的產生
談話:小朋友們都愛玩,你們最想到哪兒去玩呢?這節課老師要帶我們班小朋友到兒童樂園。(學生閉上眼后再睜開雙眼的同時,課件出示兒童樂園情境圖)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剛剛升入一年級的學生對于第一節數學課,以兒童樂園游玩作引子,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從上課開始便能全心投入,進入一個學習狀態]。
二、自主探索興趣的維持
1、初步感知
(1)提問:在兒童樂園,你看見了什么?
分小組交流后集體交流
(2)描述:燦爛的陽光下,綠樹成蔭,鮮花怒放,鳥兒歡快的歌唱,蝴蝶快樂的飛舞,小朋友們玩得多開心呀,他們有在騎木馬,有的在蕩秋千,有的在坐小飛機,有的在滑滑梯。
[情感是課堂教學的催化劑,聲情并茂的語言渲染,能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深切體驗教師的可親,課堂的可愛]。
2、數數交流
(1)提問:兒童樂園里有好多東西,你能數出它們各有多少個嗎?
(2)學生先自己數一數,再數給同桌聽。
(3)選幾名學生做向導,帶領其余小朋友按順序數數。
3、總結方法
(1)展開討論:怎樣數數才能又對又快?
分小組討論后集體交流
(2)小結并強調一個一個按順序數。(從左往右,從上往下等)
4、搶答練習
(1)提問:1個……學生接:1個滑梯;2架……,學生接2架秋千……(課件演示,從主題場景中逐個抽取10幅片段圖)
(2)自己看圖說圖意如:3架木馬……
5、點子圖表示數
我們可以用一些最簡單的符號表示物體個數,你想用什么表示?我們就用點子圖表示好嗎?1個滑梯用1個點子表示(演示出現1個點子)怎樣表示秋千的個數?為什么?怎樣表示木馬、飛機的個數?你還有什么想法?(讓學生充分地說)
探索:什么物體的個數用7個點子表示?8個點子表示的是什么?怎樣表示氣球的個數?10個點子表示什么?
三、寓教于樂 興趣的體驗
過渡:小朋友,美麗的校園就是我們的樂園,讓我們一起到兒童樂園中去玩吧!(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校園)找找數娃娃美麗的校園藏著許多數娃娃,你愿意找到它們嗎?找到后與好朋友(包括老師)交流。
練練點子表示數(課前創設好特定場景)
1位白雪公主、2條手帕、3個蘑茹、4朵花、5只籃子、6個蘋果、7個小矮人、8只茶杯、9只梨、10只小碗。
[童話般的美麗場景,學生喜愛的童話人物,學得生動,練得有味]。
四、總結提升 興趣的延伸
談話:數學與我們的生活緊緊相連,每一個數學王國的成員都正眨著智慧的眼睛看著我們,你們想與它們交朋友嗎?你打算今后怎樣做?學生自由談論。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北師大版 篇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數數量是8,9的物體,建立8和9的數感,體會8和9的基數含義。
2、了解8和9在自然數中的排列順序,會比較0~9各數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數含義。
3、通過主題圖的教學,激發學生熱愛勞動,愛護花草樹木的熱情。
教學重點:
知道8和9的含義。
教學難點:
8和9基數和序數的區別。
教具準備:
課件、卡片、計數器等。
一、游戲導入:
1、看數字卡片列加法或減法算式。
2、小游戲:
師:同學們,我們來做個游戲,游戲的名字是“誰是順風耳”,老師拍手請你們仔細聽,并在心里默默的數,待會兒告訴我我敲了幾下。(教師拍手8、9次,讓學生猜一猜。)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8和9。(板書)
二、創設情景:
1、觀察主題圖,點數事物的數量。
師:小朋友們表現得真棒!為了獎勵你們,老師請大家看一幅美麗的圖畫,大家想看嗎?生:(齊)想!(課件出示教材53頁主題圖)
師:你在圖上看到了什么?它們各有多少個?先自己數一數,和同桌說一說。
師:誰愿意和大家說一說?
生:我看見了8棵大樹。
師:你是怎樣數的?
(師生一起從上到下,從左到右數1、2、3、4……教師在黑板上張貼大樹圖片,并板書8。按上面的方法學生繼續數出8個小朋友、8朵鮮花、9個人、9盆花、8個大字、9只蝴蝶,教師在黑板上張貼圖片,寫上數字。說的好的小朋友每人獎給一朵小紅花。)
2、教育學生熱愛勞動、愛護花草樹木
師:圖上的老師和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們在勞動、他們在整理花壇、他們在為學校做貢獻)
師:在他們的努力下,花壇及周圍的環境美嗎?生:(齊)美!
師:是的,環境需要我們大家一起來保護,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積極地為學校做貢獻,那么我們的校園也會越來越漂亮!讓我們一起努力,好嗎?(領讀:“熱愛自然,保護環境”8個大字)
三、探究新知:
1、8和9基數的含義
(1)師:老師這里有兩張點子圖,請小朋友們幫老師數一數,每張點子圖上有幾個圓點子?生:第一張上面有8個點子,第二張上面有9個點子(在點子圖下分別板書8、9)
(2)生活中哪些東西還可以用8或9來表示?(媽媽給我買來8個大蘋果、我有9個好朋友、我攢了9元零花錢————)
2、8和9的順序和大小
(1)8和9的順序
師:小朋友們說得真好!生活中有8和9,我們的計數器上也有8和9。(師拿出計數器)
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老師撥了幾個珠子?(師撥珠子,生輕聲數)
生:老師撥了7個珠子。
師:(神秘地)大家注意了!我要變出8來了!(師又撥了一個珠子)現在是幾個珠子?
生:(齊)現在是8個珠子。
師:8比7多幾?
生:8比7多1。
師:很好,再來觀察,我再撥一個珠子,現在是幾個呢?它比8多幾?
生:現在是9個珠子,9比8多1。
(2)學習直尺圖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我們的一個老朋友已經等不及了,它要求馬上和大家見面,看,它是誰?生(齊)尺子!
師:尺子朋友說話了,請小朋友仔細看看我,你們能填出所缺的數嗎?直尺圖1。
師:直尺圖2:誰很快的在我身上找到數字8?(生到臺前找到8,指給大家看)
師:6在哪里?(6在7的后面,5的前面)
師:我們知道:在尺子上,從0開始,越往后面的數越怎么樣?
生:越往后面的數越大。
師:那你們能把我們到現在認識的這幾個數字按從小到大的順序說出來嗎?
生:(齊說)0、1、2、3、4、5、6、7、8、9。
師:能從大到小再說一遍嗎?
生:9、8、7、6、5、4、3、2、1、0。
師:咱們一起演一演吧!
(3)比較7、8、9的大小
師:尺子朋友對大家的`表現非常滿意,它夸獎你們說:小朋友們真聰明!高興嗎?可是我們這兒又有三位老朋友不服氣了,它們說:小朋友們真的每節課都這么聰明嗎?我們要考考你們!怎么樣?愿意接受挑戰嗎?(愿意)
師:(貼點子圖引導學生比較7、8、9的大小)
3、8、9的序數含義
(1)小猴子吃桃的故事。
師:小猴子今天特別高興,因為他看到我們一(3)班學生坐得那么端正,聽得那么仔細,另外猴媽媽為它準備了好多桃子,你們數一數一共有(9個),小猴子給我們出了個問題:我一下子能夠把9個桃子都吃完,那樣我才會飽飽的,可是媽媽給我吃了第9個桃子,同學們,你們覺得我能吃飽嗎?為什么?
生1:吃不飽,因為第9個只有一個,而9個有好多。
(2)小練習
讓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第54頁的內容
師:請大家打開書本第54頁,拿出水彩筆,給左邊的8只蝴蝶涂上藍色,再給從左邊數起的第九只蝴蝶涂上紅色。
4、8和9的寫法
(1)指導8的書寫
師:你們看,8像一個小葫蘆,9呢,就像是我們吃飯用的小勺子。看來8和9離我們真的好近。教師邊板演邊講解:8字是一筆寫成。從田字格的左半格右上起筆,自上而下,先寫一個S字,接著自下而上過S字腰間,與起筆處連接,一筆而成。最后請學生看著黑板上的“8”字空寫,再讓學生用食指在桌面上練習寫“8”。
(2)指導9的書寫
9字是一筆寫成,它的上部像個0,它的豎像個1,上半部這個0要寫在上邊的小格里面,注意要圓滑,不能右棱角,寫到0的起筆處,再往下方斜豎,一直到下線為止。學生練習在課本54的寫字格里描9。
四、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你認為最有趣的是什么?你還有疑問嗎?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北師大版 篇4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17,第21頁第5~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猴和香蕉比)。
(1)學生操作學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書3>2)。
(2)請學生觀察“>”,教師及時板書簡筆畫,“一條大魚和小魚,大魚在前讀大魚”,學生學說順口溜幫助其進行形象記憶。
3、教學“<”(猴和梨比)方法同2。
“一條小魚和大魚,小魚在前讀小魚。”
4、請學生觀察三道算式,小組討論,看有什么發現。學生回答后,教師用順口溜幫助學生進行記憶:大數在前用大于,小數在前用小于,相同數間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數,尖尖嘴巴朝小數。
5、發散思維。
(1)看看還有誰和誰能比,幾大于幾,幾小于幾?
(2)同學們,你們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時出了什么問題嗎?(培養學生判斷、分析問題的能力)你們說說怎樣分才公平?(培養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
小組討論后讓學生各抒己見。
三、知識運用
(一)教科書第18頁“做一做”第1題
教師讀題,請學生聽清題意。
1、左圖:兩邊各有幾只燈籠,誰多誰少,幾大于幾?
2、右圖:兩邊各有幾只小猴,誰多誰少,幾小于幾?
學生獨立填寫,教師注意巡視,及時批改。
3、請學生讀一讀兩道算式。
(二)做教科書第21頁練習二第5題
1、學習小組的同學互相說圖意,松鼠和松果各有多少,各用數字幾來表示,幾小于幾?
2、花和蜜蜂各有多少,各用數字幾來表示,幾大于幾?
(三)游戲:看誰找得快
1、教師出示數字2和4,問:中間用什么符號連接?請學生快速在學具盒里找出今天學的符號,舉起來,看看誰最快。
2、小組游戲:請學習小組的組長出示兩個數字,其他同學找符號。
3、填第22頁第6題,相互評價。
四、全課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