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來了教案(精選4篇)
好朋友來了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隨著科技的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身邊的新鮮事物層出不窮,為了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身邊各種事物、人與人、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系,我選擇了童話《好朋友》來作為幼兒學習的對象,希望通過童話這一充滿童趣、充滿活力、充滿動感的畫面,培養幼兒熱愛自由、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鍛煉幼兒想象力和語言表達力,發展幼兒觀察力。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聽聽、說說、比比等多種手段,理解故事內容掌握一問一答的對話形式,初步學會復述故事。
2、在配對游戲、語言情境中,鍛煉幼兒想象力,發展幼兒語言表達力及擴散性思維。
3、激發幼兒愛護鳥類,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4、培養幼兒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事先和幼兒交談了解生活中各種物品之間的關系。
物質準備:故事中涉及的事物圖片及頭飾若干;音樂錄音“找朋友”、錄音機;磁性黑板一塊、磁鐵若干。
動態準備:幼兒分四組成八字為坐,教師坐中間,即便于交流,又便于幼兒動手操作。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活動興趣,談話導入主題。
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好朋友?你和誰是一對好朋友?為什么?”
二、引導幼兒操作,進行童話教學。
1.幼兒操作活動“給圖片配對”,教師觀察了解幼兒操作情況。
師:“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老師今天就要考考小朋友,我們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東西有沒有好朋友?請小朋友看看你們桌上有哪些東西,和你們組的小朋友商量商量,誰和誰是一對好朋友?”
2.組織幼兒交流討論,提問幫助幼兒初步理解事物與事物之間好朋友的含義,激發幼兒愛護鳥類、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師:“誰來告訴老師,你們組的小朋友是怎么為圖片配對的?為什么?”(幼兒講述時,教師貼上相應圖片)
(1)提問:茶壺和水杯為什么是好朋友?桌子和椅子為什么是好朋友?鑰匙為什么和鎖在一起?雨傘和雨鞋為什么是一對好朋友?
(啟發幼兒小結:它們都是好朋友,它們在一起很快樂)
(2)討論:為什么小鳥不愿意和鳥籠在一起?它的好朋友是誰?
你想不想作小鳥的好朋友?那你怎么才能作一個愛鳥的孩子?(激發幼兒愛護鳥類,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教師小結,欣賞故事。
(1)師:“小朋友講的真棒!現在老師把小朋友講的話,編成一個童話好不好?”
提問:它們是怎么對話的?誰來表演一下?誰來給我們的童話起個好聽的名字?
(2)集體看圖講述故事一遍。
4.討論: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是好朋友?
三、音樂游戲“找朋友”,結束活動。
師:“生活中除了小朋友剛剛配對的東西是好朋友,還有許多東西也是好朋友,請你們看看你的小椅子下藏了什么東西,讓我們帶上它們,在音樂聲中找朋友吧!”“小朋友,讓我們和好朋友一起到戶外去作游戲吧!”
活動延伸
觀察日常生活中還有那些東西息息相關。
好朋友來了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互動性的游戲,為孩子提供相互交往的機會,助孩子掌握與人交往的方法和手段。
2、鼓勵幼兒關注好朋友、了解好朋友并膽表述。
3、在活動中,體驗到與人交往的快樂。
活動準備:
樹干一棵,小樹葉印章若干,幼兒自己的小照片。一盒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和老師之間成為朋友。
1、師:小朋友你們好,剛才看到你們有那么多的好朋友在一起聊天,游戲偶老師好羨慕,因為偶老師是一位丹陽的來的老師,到了這里之后我還沒有交到一個朋友,感覺非常孤單,小朋友你們愿意成為偶老師的朋友嗎?你們都愿意呀?我真的好高興哦,那我這個朋友可以為你們做些什么呢?
2、教師和幼兒一起活動、游戲。讓孩子在游戲中體驗和老師成為朋友的快樂。
二、和好朋友互相交流(高興的、難忘的、有趣的事或者小秘密,學會關注并了解好朋友。
1、師:和我這個朋友在一起玩游戲開心嗎?其實好朋友在一起不但可以玩游戲,還可以互相說說心里話呢!那小朋友你們有自己特別想說的事嗎?你們愿意把自己高興的、有趣的、難忘的或者心理的小秘密告訴給你的好朋友聽聽嗎?行!那就請你去找一個好朋友去說一說吧!
2、好朋友之間互相交流。
3、個別小朋友在集體面前表述“自己說的”和“聽到好朋友說的”
教師可以這樣提問(分兩個層次):
(1)你把自己什么事情告訴給好朋友聽的?
(2)你聽到好朋友對你說了些什么?
4、教師揭示自己的.秘密,讓幼兒進一步和好朋友體驗互相交流的快樂師:好朋友有那么多的秘密,偶老師是你們的朋友,我也有秘密呢?我也要讓你們知道我的秘密。
三、引導幼兒主動交往,在好朋友面前膽推薦自己,使更多的人成為自己的朋友。
1、師:偶老師的小手能干嗎?偶老師能把自己最得意的事和好朋友一起分享也覺得非常快樂。瞧!(出示樹葉)這是誰?對了,這些小樹葉看到我們這兒好朋友在一起那么開心也忍不住來和你們一起玩啦!你們喜歡這些樹葉嗎?好,那么就請你們每人去拿一片自己最喜歡的樹葉,把自己口袋里的心愛的照片貼在樹葉上吧!
2、引導幼兒介紹自己,向好朋友膽宣傳自己最棒的表現。
師:小樹葉貼上了你的照片,你就成了樹葉的主人,哪位小主人能勇敢的上來介紹一下自己呢?(幼兒個別說)
師:看,小樹葉上只有你一個人的照片,多孤單呀,你想有很多的朋友跟你做伴嗎?那你得說說自己都有那些最棒的地方,這樣你的朋友才會越來越多!(幼兒說說自己最好的表現)師:看來這真是一個非常棒的好孩子,我們一起表揚他,那現在都有哪些人愿意成為他的朋友呢?(請愿意的舉手)好,請上來在他的樹葉上蓋上你的小印章吧!(好朋友留印章)(再請一名幼兒上來說一說)師;偶老師知道我們班上所有的孩子都非常能干、非常出色,我也知道你們都想有很多的朋友,是不是?看,偶老師為你們準備了許多印章,現在就請你們拿著自己的小樹葉,向你的朋友好好介紹自己,說說你最棒的表現,讓好朋友為你蓋上印章吧!
(幼兒操作)
四、教師小結。
師:快來看呀!這兒有一棵朋友樹呢!不過朋友樹上一片樹葉也沒有,你們一起用自己的小樹掖為它打扮一下吧!(幼兒把小樹葉粘到樹干上)師:看朋友樹上有了這么多樹葉多漂亮呀!我來看看誰的朋友最多?(教師和孩子一起點一點,鼓勵朋友不多的孩子不要氣餒)師:小朋友,你們的朋友有那么多,快樂嗎?那就讓我們一起到外面去和好朋友玩一玩吧!(讓我們一起來唱一首《朋友越多越快樂》怎么樣?(教師和幼兒一起表演唱,出活動室)
好朋友來了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樂曲《空山鳥語》、《蔭中鳥》,演唱歌曲《頑皮的杜鵑》、《柳樹姑娘》,感受人們崇尚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
2、能用活潑歡快的聲音演唱《頑皮的杜鵑》,學習頓(跳)音記號,并能在歌曲中表現頓(跳)音的效果。
3、學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柳樹姑娘》,做到聲音優美、音高準確、富有力度變化,初步體驗感受二聲部合作。
教學重點:
1、能用活潑歡快的聲音演唱《頑皮的杜鵑》,學習頓(跳)音記號,并能在歌曲中表現頓(跳)音的效果。
2、學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柳樹姑娘》,做到聲音優美、音高準確、富有力度變化,初步體驗感受二聲部合作。
教學準備:教學光盤
第一課時演唱《頑皮的杜鵑》
教學目標:
1.表演《頑皮的杜鵑》,聽辨兩音填入括號內;聆聽《森林深處的杜鵑》;創作4小節曲調。
2.杜鵑是可愛的動物,在感受、體驗以“杜鵑”為題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礎上,進行即興創作表演活動,以表達我們對動物的一片愛心。教學過程:
一、激興導入
1、練習
1=C2/41-|3-|2-|4-|3-|5-|4-|6-|5-|7-|6-|1-|7-|2-|1-||
2、老師來唱一種叫聲,你們猜猜這是什么小動物?
師唱:咕咕|咕咕||學生回答
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唱:0gugugu|gu-00||,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和杜鵑有關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頑皮的杜鵑”。
二、寓教于樂
1、完整聆聽歌曲,初步感知全曲。
請大家完整的聽一遍這首歌,邊聽邊想,為什么說這只小杜鵑非常頑皮?(學生回答)
2、復聽歌曲,數一數頑皮的杜鵑叫了幾聲?它的叫聲是怎樣的?(頑皮的杜鵑一共叫了7聲,最后兩聲是連續叫的)(它的叫聲很小,很輕柔),同學們想不想用輕柔的歌聲唱唱杜鵑的叫聲?請大家翻開書第八頁,唱歌姿勢準備
3、理解歌詞,,多么頑皮的小杜鵑,它都飛到過哪里?請大家在歌詞中找答案。學生回答,同學們找得非常準確。(教師板書:樹叢——小河旁——飛向遠方)
4、教唱曲譜并填詞
1)教唱歌曲前兩句,啟發學生前兩句的曲調完全相同。再次演唱鞏固音準。
2)第三句的曲調變化了嗎?曲調為什么在這里變化了?(啟發學生說出第三句唱小朋友發現杜鵑的叫聲后,去樹叢尋找杜鵑的蹤跡。)如果你是這位小朋友,你會怎樣找杜鵑?第三句歌詞應該怎樣演唱?反復演唱歌曲第三句,注意指導學生唱好refa小二度的音準。
3)發現小杜鵑了嗎?但是,繼續演唱第四句。此時你的心情怎樣?唱出你此時的心情。
4)當再次聽到杜鵑的叫聲后,因為著急所以都跑起來了,把著急的心情唱出來。
5)找到小杜鵑了嗎?一起唱,“但它飛向遠方。”
6)回頭看看34句56句的無論從曲調還是演唱情緒,都非常相似,一起把3—6句連起來演唱一次。
5、完整地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6、教師質疑講解難點。請教同學們一個問題:此時的杜鵑飛遠了,歌曲最后兩次咕咕的叫聲,應該怎樣唱?為什么?(應該越唱聲音越小,因為杜鵑飛遠了聲音會漸漸的變小)
三、創造表現
1、再次有感情的演唱全曲進行即興表演。
2、教育學生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熱愛它們,歌曲大家已經學會了,此時,我想請你和這只頑皮的.杜鵑說句話。(可愛、喜歡、保護)
3、教師范唱創編歌詞,同學們都是愛護小動物的好孩子,老師最喜歡小貓,我給大家唱一唱,大家想聽嗎?
1)教師范唱
2)你還喜歡哪些其他的小動物,也編到歌詞里唱一唱好嗎?小組為單位
3)小組匯報,其它組用樂器為他們配伴奏。
4)師生評價。
四、課堂小結
總結本課學習情況并提出鼓勵,師生再見!
第二課時聆聽《空山鳥語》
教學目標:
1、感受題目中的“空山”與“鳥語”的意境。
2、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了解二胡,并對笛子的音色及奏法有個初步的了解。
3、培養學生對民族藝術的熱愛,發展學生的記憶能力和想象力。激發學生對自然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復習歌曲《一只鳥仔》
二、欣賞〈空山鳥語〉
1、引入。
“空山”是出自唐代王維的詩“空山不見人”的意思。整個曲子的意境是幽靜、深遠,猶如山林的召喚,空谷回聲。
2、先整體聽一遍曲子,
能說一說聽完后的感覺。
A、是不是一直都很安靜?還是有對比的?
B、能否聽到鳥的叫聲,模仿一下。
3、再復聽一遍,分段欣賞,能感受樂曲的引子部分表現空山的已經以及后面模仿鳥叫的部分和人的形象。
補充:
(樂曲結構屬于多段體,共五段,另有引子和尾聲。引子猶如山林召喚,空谷回聲,簡單幾筆就描繪出題意幽邃、深遠、靜穆的意境,接著,以非常活躍的旋律進行,作為“人”的形象出現,在全曲貫穿始終,時而單獨出現,時而與鳥鳴相結合,宛若自然景色給予“人”的清新愉悅心情,與自由自在的鳥語交融相織。作者創造性地運用三弦拉戲式的模擬手法,將鳥語音樂化,使樂曲的造型性和抒情性有機結合,因而音樂優美生動,富有情趣。)
4、提問,樂曲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
5、對比欣賞,聆聽笛子曲〈蔭中鳥〉,感受不同的樂器模仿鳥叫的效果。體驗音樂與自然結合的效果。
能夠加深對民族器樂的熱愛。
補充:
(欣賞曲目《蔭中鳥》是一首笛子獨奏曲,劉管樂作曲,創作于五十年代。樂曲取材于河北民間音調,通過對一群在樹蔭中嬉戲逗樂的鳥兒的描寫,表現出作者樂觀豪放的情緒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加之運用了民間流行的滑音、吐音、花舌音等竹笛吹奏技巧,更加生動地表
好朋友來了教案 篇4
一、活動課題:
《我們都是好朋友》
二、設計意圖:
《綱要》中明確指出:要教育幼兒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并具有初步的的環保意識。結合我市創建生態城市的工作要求,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實際情況,從幼兒最感興趣的動物朋友入手,設計了本次音樂活動。
三、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學唱歌曲。
2、探索看圖理解記憶歌詞,并模仿創編部分歌詞。
3、感受歌曲和諧快樂的情緒,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四、活動準備:
1、動物圖片、背景圖、音樂。
2、幼兒已有初步的環保意識,知道動物和我們人類是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
五、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我運用圖片直觀地向幼兒展示,引導幼兒認真觀察,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從而引發他們積極地思考。
2、探究法: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開放的探究環境,鼓勵幼兒主動參與討論、大膽進行猜測。
3、多元激勵法:我注重每個孩子的想法,善于運用多種激勵的方法,如語言贊美、發笑臉娃娃、摸摸孩子的頭等,讓孩子在心理上獲得滿足感。
六、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出主題。
1、師:小朋友,你們喜歡自己的家嗎?可是有一群小動物卻急急忙忙想要離開它們的家,這是為什么呢?
2、教師出示《小動物搬家》圖片,幼兒觀察交流。
3、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因為環境受到了污染,所以小動物的家園遭到了破壞,小動物們就會變得無家可歸。
(二)熟悉旋律,理解歌詞。
1、師:小動物看到自己的家園變成了這樣,心里非常難過。聽,它們在說什么呢?
2、教師用小動物的語氣說歌詞,并逐一出示小動物的圖片。小兔說:“請留一片綠草給我”;小鳥說:“請留一片藍天給我”;小魚說:“請留一片清泉給我”;大熊貓說:“請留一片森林給我”。它們齊聲說:“我們都是好朋友,世界變得更美妙。”
3、師:聽到了嗎?小動物們說的多好呀!它們多么希望自己擁有一個舒適、美好的生活空間啊!老師也把小動物的話編成了一首歌,歌名叫《我們都是好朋友》,老師把小動物希望的家園唱到了歌曲里。你們聽……教師清唱歌曲。
4、師:你聽到什么了呢?(幼兒自由回答)5、師:老師用歌聲把小動物們的家園唱出來了,你們看,這些美麗的地方是誰的家呢?(教師出示綠綠的小草、藍藍的天空、密密的森林、清清的河水背景圖)現在請小朋友再來聽一聽這首歌曲,然后把小動物送回它們的家園,好嗎?
6、教師邊彈琴邊唱第二遍歌曲。
7、師:誰愿意來送小動物回家?請個別幼兒上前,集體念歌詞把動物圖片送到相應的位置。
8、師:剛才小朋友把小動物們送回家送得對不對呢?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唱一唱。教師放音樂,幼兒集體學習歌曲。
9、師:我們小朋友真棒!都把小動物送回到自己的家園了,那它們現在的心情怎么樣呢?就讓我們來唱一唱這首歌為它們慶祝一下吧!幼兒再次集體歌唱。
10、師:真好聽,小動物還想聽小朋友唱這首歌呢,我們再來一遍,怎么樣?幼兒集體歌唱。
11、師:我們也是動物的好朋友,小動物們找到自己的家園了,那我們的心情怎么樣呢?(快樂的)現在我們就用快樂的歌聲把小動物的喜悅唱出來吧!
12、分角色表演歌曲。師:現在我們來玩個游戲,請第一組小朋友唱小兔,第二組小朋友唱小鳥,第三組小朋友唱小魚,第四組小朋友唱大熊貓,最后兩句集體唱。
(三)創編歌詞,拓展思維。
1、師:在這些美麗的家園里,除了歌里唱的這些小動物,還有很多的動物朋友呢!看,又來了一群小動物!教師出示動物圖片。
2、師:現在我們能不能將這些小動物編到歌曲里來唱一唱呢?幼兒看圖完整地演唱歌曲一遍,體驗成功后的快樂。
3、師:老師還給小朋友準備了一些小動物,現在請小朋友也把它們唱到歌曲里去好嗎?幼兒自由創編。
4、請個別幼兒上前創編歌曲。
(四)延伸:
師:在自然界中,不但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還有其他的,像花草呀、樹木呀、山水呀、微生物呀也都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都要保護它們,保護身邊的環境,保護居住的地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相親相愛生活在一起,我們的家園才會變得更美好!
七、教學效果:
這是一首環保歌曲,因為現在正在創建生態城市,所以我們平時有關環保方面的活動很多,如:組織幼兒進行“綠色”繪畫、制作綠色展板、利用晨間談話加強幼兒的環保意識等,因此幼兒對這方面的知識掌握得也比較多。在備課時,我就在想:如何將這節普通的音樂課上得跟人家不一樣呢?最后我決定從情感入手,因為小動物是很受幼兒喜愛的,但是歌中的小動物卻因為環境污染而失去了家園,所以活動中我決定要把孩子們對小動物的那種同情激發出來。事實證明,孩子們也是深深地沉浸在我創造的那種情感氛圍之中,歌曲中小動物們的遭遇引起了孩子們的共鳴,從而進一步激發了其要保護小動物的情感,很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