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字母表示數》教案(精選15篇)
《用字母表示數》教案 篇1
學情分析:
借助符號表示數和數量關系,是代數的一個基本特征,同時也是學生由算術思維飛躍到代數思維一個新開端。本節課字母表示數,首次為學生開啟了代數知識這一新的學習領域,是以后進一步學習代數知識的重要基石,其作用與地位不言而喻。教學中首先讓學生通過讀兒歌逐步發現其中的規律,充分感受到永遠也讀不完從而產生探究新方法的需求,然后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通過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真正經歷用字母表示數這種方法形成的過程,感受用字母表示數的必要性和優越性,發現用字母表示數,能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在體驗探究的樂趣的同時,培養了學生觀察、比較、分析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目的:
1、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
2、在探索用字母表示數的過程中,建立字母式子的模型,充分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作用和優越性。
3、在學習過程中逐步感受符號化思想,發展學生的數感,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4、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體驗數學的簡潔美,增強學生的數學情感。
教學重點:
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掌握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經歷抽象概括(即符號化)的過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同學們,老師今天遇到了一個難題,有一首兒歌,我怎么也說不完,你們來幫我好嗎?(出示PPT主題圖及兒歌)
二、探究新知
1、用字母表示數
學生齊讀兒歌《數青蛙》,師:你們能把兒歌說完嗎?那大家能不能想辦法用一句話把兒歌說完呢?指名回答:生1:幾只青蛙幾張嘴。生2:無數只青蛙無數張嘴,那大家能不能用簡潔的語言來概括一下這首兒歌呢?同桌討論,(教師巡視指導,適當說出可以用字母表示數)。指名匯報:a只青蛙a張嘴大家真厲害。一句話就幫我把難題解決了。這里的字母都表示了什么?對:這里的字母都用來表示數,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用字母表示數。(板書:用字母表示數)。那么這里前面的a表示什么(青蛙的只數)后面的一個a表示什么(青蛙嘴的數量)。前面的a和后面的a一樣嗎?(在同一個問題中一個字母表示的是相同的數)。
《用字母表示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第九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能夠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感受用字母表示數的優越性。
2、知道用字母表示數時省略乘號和平方的書寫方法及習慣。
3、通過引導使學生感悟初步的代數,發展學生的數感。
教學方法:以學生自學為主
教學重點: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活動一:解密碼,揭題。體驗字母可以表示不知道的數
師: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一個百寶箱,它里面裝著一些幫助我們這節課學習的寶貝,想得到這些寶貝嗎?
生:想
師:可是想打開百寶箱,必須知道百寶箱的密碼,密碼是由三個數字組成的,你來猜一猜。
生1:可能是123生2:可能是578生3:987
師:大家的猜測不一樣,我們來看看這里是用什么來表示密碼的?
生:用字母anm表示的。
師:在數學的學習中,我們經常用字母來表示數,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用字母表示數(板書課題)
師:這里的字母代表什么數?
生:表示我們不知道的數。
師板書:不知道的數。
師:密碼究竟是什么呢?我們一大屏幕上的提示。字母anm各表示幾呢?
生:a表示5,n表示3,m表示8。
師:你一口氣把三個字母表示的數都說出來了,能說說你是怎樣知道a是5的。
生:我是根據前面的兩個三角形中,上面的數減右邊的數等于左邊的數,所以我就用上面的15減去右邊的數10得到5,a就是5。
師:真好,這里的a能表示別的數嗎?
生:不能。
師:對,在這些規律和式子中,一個字母只表示一個數,那么密碼能確定嗎?
生:能。
師:我們打開百寶箱來看。(點擊百寶箱上的按鈕,百寶箱打開,出來一個正方形),百寶箱里裝著什么?
生:一張白紙。
師:是什么形狀的。
生:正方形
活動二:擺正方形,體驗字母可以表示不確定的數。
師:現在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一個擺正方形的活動:先聽清老師的要求再擺。擺正方形時一個一個的單獨擺,在老師數到5時,大家停下,看那個組擺得又快又好。開始擺。
(學生分組擺正方形)
師:時間到,假如我擺1個正方形,用幾根小棒。(4根小棒)算式怎樣寫?
生:1×4
師:好,你們組擺了幾個正方形,用了幾根小棒?
生1:我們組擺了3個正方形,用了12根小棒,算式是3×4。
生2:我們組擺了4個正方形,用了16根小棒,算式是4×4。
生3:我們組擺了5個正方形,用了20根小棒,算式是4×5。
(學生邊匯報,教師邊板書)
師:假如我們繼續擺下去,可以擺多少個正方形?
生1:9個
生2:無數個
師:你能不能把這位同學想像的無數個表示出來呢?
生:用字母n來表示。
師:還可以用別的字母嗎?
生:a、b、c、d
師:26個字母都可以。
師:擺n個正方形用幾根小棒,怎樣寫式子呢?
生:n×4(老師板書)
師:當我們擺1個正方形時,n就是幾?
生:就是1
師:擺5個正方形呢?
生:n就是5。
師:想像一下這里的字母n還可以是哪些數。
生:這里的n可以是12、20、100,還可以表示更多的數。
師:字母能表示一個不確定的數。(教師板書:不確定的數)
師:n×4可以怎樣簡寫。
生1:n?4(教師板書)
師: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號可以用圓點表示,還可以省略不寫
生2:4n(教師板書)
師: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號可以省略不寫,省略乘號時把數放在字母的前面,你能舉個這樣的例子嗎?
生:5m
師:好
活動三: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體驗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數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了字母可以表示不知道的數,還可以表示不確定的數,那么你能不能用字母表示出我們學過的一些計算公式呢?生:能
師:在數學中,我們習慣用a來表示正方形的邊長,用S來表示面積,用C來表示周長,你能不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呢?
生:能。
師:下面請同學們用這些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寫在紙上。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樣用字母來表示正方形的面積和周長的計算公式的?(學生邊匯報教師邊板書)
生:正方形的面積S=a×a正方形的周長C=a×4
=a?a=a?4
=a2=4a
師:a×4還可以怎樣簡寫。
生:a?4或者4a
師:好,a×a怎樣簡寫呢?
生1:a?a
生2:a2
師:請你把a2寫在黑板上。
師:你能帶著大家讀幾遍嗎?
生2:能
師:請你教大家讀兩遍。
師:a2表示什么呢?
生:表示兩個a相乘。
師:老師這里還有a2的幾個伙伴,你能讀一讀嗎?
(舉起卡片)師:你會讀嗎?
生:b的平方。
師:很好,它表示什么呢?
生:表示兩個b相乘。
師:這個怎樣讀。
生:3的平方。表示兩個3相乘。
師:結果是多少?
生:3乘3得9。
師:老師這里還有一對好朋友。(舉起a2和2a)它們有區別嗎?
生:有
師:有什么區別呢?
生:a2表示兩個a相乘,2a表示兩個a相加。
師:很好。我們用字母表示出了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計算公式,假如要算正方形的面積必須要知道什么?
生:邊長。
師:下面請同學們用尺子量出所擺的正方形的邊長,并計算出它的面積。
師:你擺的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面積是多少?
生1:我擺的正方形的邊長是2.5厘米,面積是6.25平方厘米。生2:我們組擺的正方形的邊長是4厘米,面積是16平方厘米。
......
(學生邊說,教師邊板書)
師:正方形的邊長a可以是你們剛才測量出的2.5、4、6、8,還可以表示其他數嗎?
生1:可以,我認為還可以是9、25
生2:整數、小數、分數數可以。
師:這里的字母a可以表示大于0的任何數。
活動四: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體驗字母表示數的優越性。
師:同學們,其實,在以前的學習中我們也見過用字母表示數的例子,你還記得嗎?
生: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
師:你能用字母表示出這些運算定律嗎?
生:能。
師:請你們在卡片上用字母表示出我們學過的運算定律。
展示學生的卡片。
師:看來同學們對以前所學的知識掌握很好。我們任選一條定律重點研究一下。誰來選?
生:我選乘法分配律。
師:好,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用文字怎樣解釋呢?
生: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這兩個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相加。
師:我幫你記錄下來(貼卡片)。
師:一條定律可以用字母來表示,也可以用文字來敘述。這兩種方法哪種方法更好呢?
生1:我認為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簡單,容易記。
生2:我認為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不麻煩。
生3: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不懂漢語的外國小朋友也能看得懂。
師:說得好。你知道最先使用字母表示數的人是誰嗎?
生:不知道。
師: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一看。(韋達簡介)
師:同學們,你們和數學家韋達有著同樣的發現,你們真了不起。
,鞏固練習
同學們,你們知道了字母可以表示數,會用字母來表示數啦,下面我想考考大家。(練習十中的第一、二題)
拓展練習
師:百寶箱還為我們了什么學習寶貝呢?(打開百寶箱出現古詩)這首詩大家讀過嗎?
生:讀過。
師:我們再小聲讀一遍,讀的時候找出古詩中表示數的詞語。
生:這首古詩中有四個表示數的詞:千、一、兩、萬。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想一想這些表示數的詞中哪些詞可以換成字母,并且換成字母后不改變詩句原來的意思。
生1:我認為“一”可以用字母來表示。
師:為什么?
生1:a可以表示“1”
師:a只能表示“1”嗎?
生1:不是。
師:誰有不同的想法。
生2:我認為這四個表示數的詞中“一”和“兩”不能換成字母,因為李白在寫這首詩時是被唐皇流放途中收到詔書回來的時候途經三峽,當時心情很愉快,再遠的路,一天也能趕到,所以“一”不能換,時間長了,不能表達當時愉快的心情。“兩”更不能換,長江本來就只有兩岸。“千”和“萬”能換,在詩中是表示很遠的路和很多重山,所以能換成字母。
師:你覺得這里的“千”和“萬”可以用什么字母來表示。
生3:我覺得“千”可以換成字母x,“萬”可以換成字母a。
師:我們就用x來表示詩句中的“千”,用a來表示詩句中的“萬”。再來朗讀一遍。
《用字母表示數》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規律并用代數式表示規律的過程。能用字母和代數式表示規律。
2、體會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形成初步的符號感。
3、通過學生具體操作、實踐、歸納,以促進學生的自我創造,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提高學生觀察圖形和分析,歸納能力,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認識規律。
4、創設問題情境,充分讓學生自主地進行操作,思考歸納和互相討論,使規律、符號感得到成為學生研究的必然結果,從中使學生體會合作與成功的快樂,由此激發其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和勇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通過操作思考,由特殊歸納一般規律,并用字母表示規律.
2、理解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建立符號感.
教學難點:多角度認識搭建的正方形圖形。
三、教學準備:
1、投影儀、投影片。
2、每個學生準備一盒火柴棒。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
師:同學們,我們都知道8年奧運會將在我國舉行,為了迎接8年奧運會,我設想(用投影顯示)以這種形式從左往右搭8個正方形,誰能在10秒鐘內告訴老師需要多少根火柴棒?(學生思考一會,不能迅速作答)這時教師趁機告訴學生數學的一個基本:由簡單入手,深入淺出解決問題!
在這一教學環節中,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和探索勇氣。
(二)探索規律并用字母表示。
先讓學生用火柴棒搭一搭,數一數,并填寫下表:(預先給學生)
搭正方形個數 1、2、3、10、100。
用火柴棒根數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積極動手,教師巡視,發現學生都能很快寫出前四格的正確答案,但有不少學生最后一格空著,不知如何是好,這時教師沒有立即講解。
問:表格中哪幾格可以直接通過搭拼后數出來?
生:前四格。
教師趁機問:搭100個正方形的火柴棒根數不能數出來,那該怎么辦呢?我放手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后再回答。教室里一下子熱鬧起來,同學們展開了熱烈討論,并搶著說出了答案,教師要求說出理由。
生1:因為第一個正方形用4根,每增加一個正方形增加3根,所以搭100個正方形所需火柴棒根數為4+3×99=301(根)。
生2:先搭一根,然后每一個正方形需三根,按這樣搭100個正方形就需要火柴棒1+3×100=301(根)
生3:把每一個正方形都看成用4根搭成的,然后再減去多算的99根,共用了:4×100-99=301(根)
生4:上面一排和下面一排各用了100根火柴,中間豎直方向用了101根,共用了火柴棒100+100+101=301(根)。
(對于每一種算法教師不作評判,都由學生評判)
正當同學們為自己努力所獲得的成果慶幸時,我又提出:(投影顯示)如果用X表示所搭正方形的個數,那么搭X個這樣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與同伴進行交流。
(學生積極討論,氣氛活躍,不到兩分鐘,同學們陸續舉手)其中一組:根據搭100個正方形所需火柴棒的計算方法,得到了四個答案:
①[4+3(X-1)]根 ②(3X+1)根
③[4X-(X-1)]根 ④[X+X+(X+1)]根
教師加以肯定后提出,有沒有向第五種挑戰的呢?(同學們思考片刻)
生6:搭第1根、第3根、第5根……分別看作每個正方形需4根火柴棒,那么第2個、第4個、第6個……分別需要2根,這樣共需火柴棒(4× +2× +1)根。
師:請選擇其中一種方法算一算搭8個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生:6025根。
師:你們是怎樣算的呢?請一個同學說一說。
生:把8代替式子(3X+1)中的X,得3×8+1=6025。
師:很對。大家的答案一致,說明剛才從不同的思考角度得到的不同形式的答案都是正確的,以后學了“去括號,合并同類項”之后就知道結果是一樣的。(鼓勵的口氣)你們以后要多注意對一個問題從多角度,多層次去思考,對一個事物能采用多種方法去表達,對一道題能想出不同的解法,善于歸納,你們在知識上就能成為最富有的人。
(點評: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使學生自己完成由特例歸納一般規律,并用字母表示一般規律的過程,培養學生分析,歸納能力,初步形成符號感,并體會到探索一般規律的必要性。)
(三)進一步探討字母表示數
師:在4+3(X+1)、X+X+(X+1)、1+3X,4X-(X-1)中的X表示什么?
學生:(暢所欲言)“正方形的個數”,“整數”、“正整數”
師:撇開搭火柴棒問題呢?
學生:(搶著說)“有X個商場”、“長方形的長是X厘米”、“班級中有X個學生”、“氣溫是X℃”……
師:同學們已舉出了很多例子,說明字母能代表任意數,長度,個數等。寫出你所知道的用字母表示的圖形的周長或面積公式、及字母表示的運算律(投影顯示)。并指出字母所表示的數(各寫兩個)。
(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板演,其余在組內交流進行評議)
(點評:通過談一談,寫一寫,對字母的意義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過程,形成符號感)
(四)歸納:
師:(投影顯示)回顧本節課的內容,思考下列問題并說一說,
1、 你是怎樣得到表示規律的代數式的?
2、 字母能表示什么?
3、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對規律、字母表示數有何看法?(點評:通過反思,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出特殊到一般的認識規律,理解字母表示數的重要意義,加深符號感。)
(五)鞏固練習:
書:P142
(六)作業
(七)課后反思:
本堂課始終以學生為中心,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為了轉變過去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模仿的學習方法,體現“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一,教學中為學生創造大量的操作、思考和交流的機會,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過程,鼓勵學生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從多個角度進行考慮,注重學生間相互方式的運用,培養學生主動探索,敢于實踐,善于發現的科學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創新意識。
《用字母表示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學會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簡寫、略寫方法。
2.初步學會根據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在探索用字母表示數的過程中,建立字母式子的模型,充分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作用和優越性。
3.在學習中逐步感受符號化思想,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新知。
出示黃河邊上一個小村莊的圖畫,村子旁邊有一個池塘,課件出示兒歌: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兩只青蛙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
師生做游戲:兒歌接龍: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兩只青蛙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
老師問:誰能用我們上節課學過的知識,找出規律,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來。
(a只青蛙a張嘴,2a只眼睛4a條腿)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的方式喚起學生的激情和學習的樂趣。
二、走進村莊進行鞏固練習。
談話:想去這個美麗的村子嗎?在去的路上還要先解決一些數學問題,你們有信心嗎?
1.過河:
村子旁的一條大河,大壩高154米,水面到壩頂的高度是x米。水面以下的大壩高度是( )米。
集體分析問題,然后再讓學生獨立做。
2.參觀果園:
談話:剛才我們輕輕松松的過了河,繼續往前走吧。(課件出示一個果園)看,你發現了什么?。
課件出示第9題:
一籃香蕉:m千克
一籃蘋果:n千克
你能說出每個式子表示的意思嗎?
①m-n ② m+n ③ 4m ④m+2n
小組交流,集體訂正
3.走進學校:
(1)學校操場上正在進行一場籃球賽,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出示第7題:
每投中一個得2分。小云投中了a個,小華投中了b個。
①小云得了( )分。
②小華得了( )分。
③小云比小華多得( )分。
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2)我們再到教室去看看吧,就參觀4年級吧,看,黑板上的題你會做嗎?
出示第8題:
磁懸浮列車的速度可達到432千米/時,進站前,平均每分鐘減速a千米。6分鐘后,速度減少了( )千米;9分鐘后,速度為( )千米。
第二問可以先小組內討論,然后再讓學生做。
4.穿過樹林:
師:學校前面出現了一片樹林(課件出示第10題)
速生楊的樹徑每年大約增長3厘米。
①如果栽種時的樹徑魏5厘米,x年后這棵樹的樹徑是多少厘米?
②當x=6時,這棵樹的樹徑是多少厘米?
第二步求式子的值。由于題目的內容離學生的生活較遠 , 學生對題中所說的事情比較陌生。練習時 , 可先給學生講清題目說的是什么事情 ,待學生弄明白題意后 , 再進行練習。
課件繼續顯示:
速生楊的面積是100公頃,松樹的面積比速生楊多了x公頃。當x=80時,松樹有多少公頃?
讓學生獨立做,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參觀地點的轉移呈現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練習的實效,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同步發展。同時讓他們再次感受到通過自己的努力換來成功的喜悅,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延伸了下去。
三、評價鼓勵,全課總結
談話:這節課,我們參觀了黃河邊的村莊,解決了有關的問題。每一個同學都開動了腦筋,通過與周圍同學的密切合作和自己的主動探索獲得了許多知識。誰想說一說在這節課上我們連習了哪些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用字母表示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一、討論學習紀律
二、制定學習計劃
三、建立互助對子
四、認識學習伙伴(智慧老人、淘氣、笑笑、機靈狗)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
收集學生心聲,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
確立學習目標,明確努力方向
建立良好的班集體,同學間形成良好的互相幫助的風氣
教學過程:
一、新年祝福創設良好的師生關系
二、討論學習主題(討論學習紀律制定學習計劃建立互助對子)
三、討論活動,匯報形成文章
四、認識學習伙伴(智慧老人、淘氣、笑笑、機靈狗)
《調查表》
課前
下列事項中,你認為應作好哪幾項,請打“√”。
□上好衛生間。
□檢查課本和文具的準備工作。
□有一個愉快的心情。
□預習新課。
你的補充:
課中
下列事項中,你認為應作好哪幾項,請打“√”。
□注意力要集中
□發言要先舉手
□同學有不專心的要幫助提醒
□要相互合作,一起完成共同的任務
你的補充:
課后
下列事項中,你認為應作好哪幾項,請打“√”
□及時復習想想學到了什么,怎么學的。
□有不懂的內容及時記入問題銀行,并請教同學和老師
□有新想法和同學、老師一起交流
你的補充:
作業
下列事項中,你認為應作好哪幾項,請打“√”。
□先完成作業再活動
□幫助同學完成作業
□出題檢查周圍同學
你的補充:
本學期的比賽:
比一比誰的書本保存最好
比一比誰的作業設計最漂亮
比一比誰的問題最多
比一比誰的字最漂亮
比一比誰是最棒的小老師
你的補充:
我的`學習計劃:(學生自擬)
認識四大學習伙伴(智慧老人、淘氣、笑笑、機靈狗)
晚上和四個伙伴討論一下,看他們對你說了些什么,設計一文章。
《用字母表示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并學會用字母表示數,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簡單的數量、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會根據字母所取的值口頭求簡單的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經歷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簡單的數量、數量關系及計算公式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數學的抽象性與概括性、發展符號感。
3、培養用字母表示數的意識和興趣,從而進一步產生對數學學習的好奇心。
教學重點:
經歷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簡單的數量、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的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即可以表示數量,又可以表示數量關系。
教具準備:
撲克牌4張,卡片,課件一套
教學流程:
課前音樂欣賞:《字母歌》。
一、導入新課
師:這是我們學過的加法交換律,用兩種方式進行了表達,一種是文字表達,一種是用字母表達,如果選擇其中的一種,你會選擇哪一種呢?為什么?
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數學上如何用字母表示。
二、用字母表示數
談話:同學們,會算24點嗎?
出示撲克牌:A 8 5 2
師:這里的A表示什么?
出示卡片:2、4、6、m、10、12……
這里的m表示多少?有可能是其它的數嗎?
小結:在數學上可以用字母表示一些特定的數。
三、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
1、猜數游戲
師:老師有個姐姐,比老師大2歲,老師5歲時,姐姐幾歲?
師:老師的年齡是變化的,當老師6歲的時候,姐姐幾歲?老師20歲的時候呢?師生報數并板書。
提問:當老師為n歲時,姐姐多少歲?這里的n可能是哪些數?可以是1000嗎?
小結:用字母還可以表示一些變化的數,在實際問題中,這些字母的取值是有一定的范圍的。
2、教學例1
課件出示情境圖。
①擺1個這樣的三角形需要幾根小棒?
②擺2個這樣的三角形呢?可以怎樣列式?
③你能接著往下說嗎?
④擺1000個呢?擺10000個呢?
師:照這樣說下去,能說完嗎?請你們觀察這些算式,能不能想出一個表示方法來概括所有的情況?同桌互相討論。
師:式子中的a表示什么意思?3表示什么意思?a×3呢?
介紹:式子a×3不僅表示出了a個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數,還表示出了三角形的個數與小棒根數之間的關系。(板書:數量關系)也就是說不管擺幾個三角形,小棒根數總是三角形個數的3倍。
師:這里的a可以是哪些數呢?除了用字母a表示三角形的個數,還可以用哪些字母的表示三角形的個數?
師:對,同一個數量,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字母表示。剛才的1×3, 2×3……等等,這么多的算式,只用一個a×3就表示清楚了,你有什么感受?
小結:我們不僅可以字母來表示一個變化的數,還可以用一個含有字母的式子簡潔地概括出兩個數量之間的數量關系!其實數學中還有很多地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來表示一定的數量關系。我們一起來看看。
師:如果要用小棒擺a個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呢?
四、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
課件出示情境圖。(正方形邊長為a)
師:這里也有一個正方形,圖上也有一個a,這里的a與剛才的a有什么區別呢?
師:所以,同一個字母在不同的問題中表示的意思也是不一樣的。
師;誰來說說看,正方形的周長怎么計算?面積呢?
如果正方形的邊長用a表示,周長用C表示,面積用S表示。你能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公式嗎?
根據學生口述,板書計算公式。
師:在正方形的周長公式里,用了幾個字母?分別表示什么?面積公式呢?
小結:我們還可以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在同一個問題中,不同的數量要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師:你知道嗎?黑板上的這些含有字母的式子,還有更簡便的寫法呢?想知道嗎?請同學們把課本打開到第106頁,閱讀第106頁最后三行,把你認為重要的句子用筆劃一劃。
師:你能用剛剛學到的知識,將上面的計算公式簡寫嗎?
師生共同完成公式的簡寫。
師:在簡寫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時,需要注意幾點,請同學們一起看電視屏幕。
師生回顧簡寫規則。
四、鞏固練習
1,完成第107頁第1題。
講解2x和x2的區別,補充對比練習:
X 3 5 8
X2
2X
2、判斷對錯。
課件出示判斷題。
3、出示教材第107頁第3題路線圖,看圖口答:
小華家到學校的路程是多少米?
從圖中還能得到哪些信息呢?
4、數學日記:周末,亮亮陪媽媽逛了趟超市,想看看亮亮寫的數學日記嗎?
五、課堂總結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呢?
2、你知道用字母表示數的歷史嗎?
《用字母表示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5~96頁的內容,完成第95頁“做一做”和練習二十三中的題目。
教學目的:通過教學使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對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的認識;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知道一個數的平方的含義及讀、寫法;學會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號的簡寫和略寫法。
教具準備:小黑板、投影片若干塊。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教師用投影片出示復習題。
1、在下面的□里填上適當的數,在○里填上適當的運算符號。
(33+24)+12=33+(□+□)
50×□=6×□
(5+3.5)×□=□×□○□×4
□+270=□+360
(1.2×0.5)×□=1.2×(□×6)
2、用字母分別表示上面4道小題所根據的運算定律(寫在每小題的后面)
二、新課。
1、教學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
問:剛才我們所做的復習,是根據哪些運算定律來做,你能把這些運算定律用自己的話說出來嗎?
板書: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問:把文字敘述和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比較,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教師指名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啟發學生明確,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比用文字敘述運算定律更簡明、易懂、易記,也便于應用。
2、教學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
教師用投影片出示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圖(如教科書第95頁)。
讓學生在堂上練習本上自己寫出這四種圖形的面積的計算公式。然后指名學生讀自己寫的公式,同時教師在黑板上板書:S=a·a;S=a·h;S=a·h÷2;S=(a+b)·h÷2
師:S=a·a可以寫成表示兩個a相乘,讀作:a的平方。所以正方形的面積公式一般寫成S=
練習:
1、讀出下面各數,并說出各表示什么意思,等于多少?
、
2、求邊長是4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積。
指名學生先口頭說出用字母表示的計算公式,再說計算過程和得數。
將題目改為:求出邊長是4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長。
問:正方形的周長用c表示,邊長用a表示,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應怎樣表示?
師:正方形的周長公式是:c=a·4。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數字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也可以省略不寫。但是要注意,在省略乘號的時候,應當把數字寫在字母前面。所以,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可以寫成:c=4a。誰會用這個公式求出上面這一題中正方形的周長。(指名學生做)
3、堂上練習。
(1)課本P96頁“做一做”
提醒注意: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加號、減號、除號都不能省略,如a+b不能寫成ab,S÷12不能寫成12S,數目與數目之間的乘號,不能省略不寫。
(2)做練習二十三的第2題。
4、教學例1。
師:我們知道了一個圖形的面積或周長的計算公式,當我們要計算出這個圖形的面積或周長時,實際上是把數代入有關的公式算出結果來。
出示例1。請一位學生讀題。指名學生說出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問:在這個公式里,每一個字母表示什么?
在這里的每一個字母表示的實際數值是多少?
說明:我們在利用公式進行計算時,先寫出所用的公式,然后把字母表示的靈敏值代入公式進行計算。計算出的結果不必寫單位名稱,只在答話中注名就行了。
教師板書過程。
三、鞏固練習。
1、做教科書第96頁下面的“做一做”
2、做練習二十三的第4題。
提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在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中每一個字母表示的是什么?
每一個字母表示的實際數值是多少?
把這些數值代入公式計算出的結果是多少?
三角形的面積是多少?
四、作業。
練習二十三第1、3、5題。
課后小結:
《用字母表示數》教案 篇8
教學內容:九年制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九冊P88用字母表示數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情境,學會用字母表示數,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關系。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2、通過探索用字母表示數的過程,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索意識和創新精神及應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用字母表示數,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通過探索用字母表示數的過程,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板書:“CCTV”,問:在哪兒見過?表示什么意思?
在生活中,人們常常用字母表示一些特定的含義,你能不能舉出幾個例子呢?(課件出示例子)
導入:是呀,字母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廣泛的應用,有的表示事物的標志,有的是拼音縮寫,有的表示單位,有的表示型號,有的表示地區,有的表示人物……同樣,在我們的數學中也常常用字母來表示數,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怎樣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板書課題:用字母表示數)
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或數量關系。
師:老師手中有幾張撲克牌,9代表9,J代表11,Q代表12,K代表13,。分別代表你們的年齡。
請學生選牌表示學生的年齡
師:想知道老師的年齡嗎?請學生猜測
師:先不告訴大家,告訴一個信息:老師比小一大20歲。不急,先跟著老師穿越時空,回到過去,回到了小一1歲的時候,那時候老師幾歲呢?
生:14,1+13=14
師:當小一2歲的時候,老師幾歲,2+13=15 (板書)誰能接著往下說,當小一幾歲,老師幾歲?
生講
師:自己都覺得煩了是嗎?可是求老師歲數的問題寫完了嗎?加省略號表示。 這里有一個數字始終沒變,是哪個呢?
生:年齡差
師:數學有時就是研究變與不變的規律,里每一個式子都只能表示一個年齡,能用一個式子表示所有的年齡嗎?
小組討論
師:說說你怎樣表示的?
生:用n表示小一的年齡,老師的年齡就是n+13
師:覺得他這樣表示好嗎,把掌聲送給他,她這樣表示好在哪里?
生:比較簡便
師:一個含有字母的式子就能表示所有情況。還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嗎?
用簡明的式子解決了復雜的問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關系。N+13除了表示老師的年齡,還能反映出什么信息?
生:老師比小一大13歲,小一比老師小13歲。
師:這張牌是誰的年齡?這張牌是10.就是當n=10時,n+13=?當n變成具體數量的時候,n+13也變成了具體數量。穿越時空,小一18歲的時候,老師幾歲?搜搜繼續穿越,小一60歲的時候,老師幾歲了?當n=1000的時候,老師幾歲?——1013歲,同學們都笑了。老師給大家看個信息,你們覺得n是怎樣的。
生答
師: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用字母表示數的范圍也是有限的。若用b表示老師的年齡,怎樣表示小一的年齡呢?
生:b-13,用你自己喜歡的字母表示自己的年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爸爸的年齡。爸爸比我大( )歲,用( )表示我的年齡,用( )表示爸爸的年齡。
生回答
師:老師有個夢想,駕著飛船遨游太空,月球上有什么秘密呢?想知道嗎?
地球引力是月球引力的6倍,因此在月球上人能舉起的質量是地球上的6倍。
如果我們都上了月球,你能舉起多少千克?
生答 地球上14千克,月球上舉起84千克。怎樣計算的?14*6
問學生的體重具象化 能舉起大約三個學生的質量。
師:如果每個同學舉起的質量不一樣,根據表格中顯示的數量關系,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所有情況。
生答
師:能說說字母表示的是什么?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 · ”,也可以省略不寫。省略乘號時,一般把數字寫在字母前面。所以我們可以簡寫為6a
一個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了任何人在月球上舉起的質量,能用其他字母表示嗎?字母表示數在實際情況下是有范圍的,給大家看一個信息,這里的n可以表示哪些數?人能舉起的質量是有限的,字母的范圍是有限的,比如這個同學在地球上只能舉起15千克,當n=15kg,在月球上能舉起多少?
師:看書有什么疑問?老師考考大家,如果人能在月球上舉起物體k千克,地球上能舉起多少呢?——k/6
師:現在來輕松一下。拍拍手唱唱歌,一只青蛙1張嘴,2只眼睛4條腿……
沒寫出來你也能讀下去啊,是不是發現了什么規律?
生:眼睛的只數是青蛙只數的2倍,腿的條數是青蛙只數的四倍。
師: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這首兒歌嗎?
這就充分體現了用字母含有的式子的優點。
師:看來我們都掌握了,現在來看看小紅的數學日記。
下面我們就用剛剛學的本領,一起幫小紅陪媽媽到商場去買衣服吧!
1.數學日記。
陪媽媽買衣服
周末上午,小紅與媽媽乘33路公交車到一百商場買衣服。上車時小紅數了一下,共有25人,到了海濱公園站下去x人,又上來y人,現在車上有( )人。到了一百商場,小紅看到商場門前停放著2排自行車,每排大約a輛,現在商場門前約停放著( )自行車。在服裝柜臺前媽媽看中了一件c元的上衣,打折后比原價少了12元,最后媽媽只花了( )元就買到了一件非常滿意的衣服,她開心得笑了。
2.陪媽媽買好衣服,我們陪小紅去看體育用品。
如果我們用A表示排球的單價,用下面的式子分別表示籃球、足球、乒乓球的單價,你能看得出排球單價與這幾種球的單價之間有什么關系嗎?
出示:A-7.5 1.5×A A÷20
當A=40時,籃球、足球、乒乓球的單價分別是多少元?
3.逛完商場,我們一起來到聯通公司:
聯通網手機每月繳交費用規定如下:每月固定月租費10.00元,每分鐘通話費0.20元。小紅媽媽這個月手機通話時間為a分鐘,他這個月應繳交手機費多少元?
三、課堂總結
看來同學們已經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不僅知道字母可以固定數,也可以表示任意數或一定的取值范圍;而且我們也知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數量關系,還可以表示某個數量。
分享學到的知識:字母可以表示數和數量關系,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用字母表示數很簡便。
用字母表示數是有范圍的。
平均每天解決n個問題,10天呢,100天呢?請與思考勇于探索
用字母表示數
1、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所有年齡?
2、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舉起的質量嗎?
3、( )只青蛙( )張嘴,( )只眼睛 ( )條腿。
4、數學日記
1.陪媽媽買衣服
周末上午,小紅與媽媽乘33路公交車到一百商場買衣服。上車時小紅數了一下,共有25人,到了海濱公園站下去x人,又上來y人,現在車上有( )人。到了一百商場,小紅看到商場門前停放著2排自行車,每排大約a輛,現在商場門前約停放著( )自行車。在服裝柜臺前媽媽看中了一件c元的上衣,打折后比原價少了12元,最后媽媽只花了( )元就買到了一件非常滿意的衣服,她開心得笑了。
2.陪媽媽買好衣服,我們陪小紅去看體育用品。
如果我們用A表示排球的單價,用下面的式子分別表示籃球、足球、乒乓球的單價,你能看得出排球單價與這幾種球的單價之間有什么關系嗎?
出示:A-8 2×A A÷20
當A=40時,籃球、足球、乒乓球的單價分別是多少元?
3.逛完商場,我們一起來到聯通公司:
聯通網手機每月繳交費用規定如下:每月固定月租費10.00元,每分鐘通話費0.20元。小紅媽媽這個月手機通話時間為a分鐘,他這個月應繳交手機費多少元?
《用字母表示數》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五年級上冊第52~53頁例1、例2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并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簡單的數量關系。
2.在具體情境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數的必要性和優越性,滲透符號化思想。
3.在解決問題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代數符號表示的簡潔性,從而進一步感受學習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學會用字母表示數。
教學難點:
理解字母表示數既可表示數量,也可表示數量關系。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當你的媽媽又在你的耳邊嘮叨時,你是否有過這樣的回答:“媽,你這都說過n遍了!”還有,你跟你的同學炫耀時說過這樣的話嗎?“這游戲我n年前就已經玩過了!”
那這里的n表示多少呢?
它是一個不能確定的數。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用字母表示數。(板書課題:用字母表示數)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己熟悉的生活經歷,使他們感受到字母在我們的生活中是比較常用的,并且它還可以來表示一個不確定的數。同時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將學生立即引入到課堂中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此為基礎揭示出本課的課題。
二、展示情境,引導探究
(一)出示教材例1的情境圖。
講講從情境圖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二)出示表格。
小紅的年齡/歲爸爸的年齡/歲
1
5
10
…………
1.將表格補充完整(列出算式和求出結果)。
2.表格中的省略號表示什么意思?
3.你能通過一個簡明的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齡嗎(用字母表示小紅的年齡)?
4.交流式子,進行比較。
5.想一想,可以是哪些數?可以是200嗎?
【設計意圖】通過表格內容的完成,使學生能體會到隨著小紅年齡的變化,爸爸的年齡也在發生變化,而且它們之間始終存在一定的數量關系。讓學生通過一個簡明的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齡,培養了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通過詢問學生"可以是200嗎?”,使學生明白,在實際問題中,字母的取值范圍是由實際情況來決定的。
(三)代入解題
設問:當小紅的年齡時,爸爸的年齡是多少?
【設計意圖】通過代入解題的練習,使學生掌握代入解題的方法。同時通過年齡的計算,讓學生也能體會到當他(她)為人父母的時候,自己的父母已經是年過半百的老人了,進而滲透尊老愛幼思想教育。
三、自主學習,獲取新知
(一)出示教材例2的情境圖。
(二)出示問題。
1.將表格補充完整。
在地球上能舉起
物體的質量/kg在月球上能舉起
物體的質量/kg
1
5
10
…………
2.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舉起的質量嗎?
3.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數?
(1)出示如下情境圖。
從圖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請將你的式子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來。
(2)求出例2情境圖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舉起的質量是多少?
(3)完成例2“做一做”。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學習例1的經驗,并結合例2情境圖和設計問題的提示,讓學生自主解決例2的問題,掌握新的知識。這樣的設計,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應用新知,鞏固拓展
(一)看圖填一填。
(二)算一算。
小紅買了9本筆記本,每本元,共需要多少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如果每本筆記本8元,小紅付錢后找回了28元,那她總共付了多少元?
如果她付出相同的錢,卻只找回了1元,那么筆記本一本多少元呢?
(三)解決問題。
客車的速度是 千米/時,貨車的速度是65千米/時,兩車同時從甲、乙兩地相對開出,3小時后相遇。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甲、乙兩地之間的距離;
(2)當 時,甲、乙兩地之間的距離是多少千米?
【設計意圖】練習的內容設計密切聯系新學知識,同時在編排上體現著由易到難的層次性。練習的材料還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對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熟悉性和易操作性。
五、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嗎?
《用字母表示數》教案 篇10
教學內容:
九年制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九冊P88用字母表示數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情境,學會用字母表示數,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關系。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2、通過探索用字母表示數的過程,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索意識和創新精神及應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用字母表示數,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通過探索用字母表示數的過程,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板書:“CCTV”,問:在哪兒見過?表示什么意思?
在生活中,人們常常用字母表示一些特定的含義,你能不能舉出幾個例子呢?(課件出示例子)
導入:是呀,字母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廣泛的應用,有的表示事物的標志,有的`是拼音縮寫,有的表示單位,有的表示型號,有的表示地區,有的表示人物……同樣,在我們的數學中也常常用字母來表示數,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怎樣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板書課題:用字母表示數)
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或數量關系。
師:老師手中有幾張撲克牌,9代表9,J代表11,Q代表12,K代表13,。分別代表你們的年齡。
請學生選牌表示學生的年齡
師:想知道老師的年齡嗎?請學生猜測
師:先不告訴大家,告訴一個信息:老師比小一大20歲。不急,先跟著老師穿越時空,回到過去,回到了小一1歲的時候,那時候老師幾歲呢?
生:14,1+13=14
師:當小一2歲的時候,老師幾歲,2+13=15 (板書)誰能接著往下說,當小一幾歲,老師幾歲?
生講
師:自己都覺得煩了是嗎?可是求老師歲數的問題寫完了嗎?加省略號表示。 這里有一個數字始終沒變,是哪個呢?
生:年齡差
師:數學有時就是研究變與不變的規律,里每一個式子都只能表示一個年齡,能用一個式子表示所有的年齡嗎?
小組討論
師:說說你怎樣表示的?
生:用n表示小一的年齡,老師的年齡就是n+13
師:覺得他這樣表示好嗎,把掌聲送給他,她這樣表示好在哪里?
生:比較簡便
師:一個含有字母的式子就能表示所有情況。還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嗎?
用簡明的式子解決了復雜的問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關系。N+13除了表示老師的年齡,還能反映出什么信息?
生:老師比小一大13歲,小一比老師小13歲。
師:這張牌是誰的年齡?這張牌是10.就是當n=10時,n+13=?當n變成具體數量的時候,n+13也變成了具體數量。穿越時空,小一18歲的時候,老師幾歲?搜搜繼續穿越,小一60歲的時候,老師幾歲了?當n=1000的時候,老師幾歲?——1013歲,同學們都笑了。老師給大家看個信息,你們覺得n是怎樣的。
生答
師: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用字母表示數的范圍也是有限的。若用b表示老師的年齡,怎樣表示小一的年齡呢?
生:b-13,用你自己喜歡的字母表示自己的年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爸爸的年齡。爸爸比我大( )歲,用( )表示我的年齡,用( )表示爸爸的年齡。
生回答
師:老師有個夢想,駕著飛船遨游太空,月球上有什么秘密呢?想知道嗎?
地球引力是月球引力的6倍,因此在月球上人能舉起的質量是地球上的6倍。
如果我們都上了月球,你能舉起多少千克?
生答 地球上14千克,月球上舉起84千克。怎樣計算的?14*6
問學生的體重具象化 能舉起大約三個學生的質量。
師:如果每個同學舉起的質量不一樣,根據表格中顯示的數量關系,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所有情況。
生答
師:能說說字母表示的是什么?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 · ”,也可以省略不寫。省略乘號時,一般把數字寫在字母前面。所以我們可以簡寫為6a
一個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了任何人在月球上舉起的質量,能用其他字母表示嗎?字母表示數在實際情況下是有范圍的,給大家看一個信息,這里的n可以表示哪些數?人能舉起的質量是有限的,字母的范圍是有限的,比如這個同學在地球上只能舉起15千克,當n=15kg,在月球上能舉起多少?
師:看書有什么疑問?老師考考大家,如果人能在月球上舉起物體k千克,地球上能舉起多少呢?——k/6
師:現在來輕松一下。拍拍手唱唱歌,一只青蛙1張嘴,2只眼睛4條腿……
沒寫出來你也能讀下去啊,是不是發現了什么規律?
生:眼睛的只數是青蛙只數的2倍,腿的條數是青蛙只數的四倍。
師: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這首兒歌嗎?
這就充分體現了用字母含有的式子的優點。
師:看來我們都掌握了,現在來看看小紅的數學日記。
下面我們就用剛剛學的本領,一起幫小紅陪媽媽到商場去買衣服吧!
1、數學日記。
陪媽媽買衣服
周末上午,小紅與媽媽乘33路公交車到一百商場買衣服。上車時小紅數了一下,共有25人,到了海濱公園站下去x人,又上來y人,現在車上有( )人。到了一百商場,小紅看到商場門前停放著2排自行車,每排大約a輛,現在商場門前約停放著( )自行車。在服裝柜臺前媽媽看中了一件c元的上衣,打折后比原價少了12元,最后媽媽只花了( )元就買到了一件非常滿意的衣服,她開心得笑了。
2、陪媽媽買好衣服,我們陪小紅去看體育用品。
如果我們用A表示排球的單價,用下面的式子分別表示籃球、足球、乒乓球的單價,你能看得出排球單價與這幾種球的單價之間有什么關系嗎?
出示:A-7.5 1.5×A A÷20
當A=40時,籃球、足球、乒乓球的單價分別是多少元?
3、逛完商場,我們一起來到聯通公司:
聯通網手機每月繳交費用規定如下:每月固定月租費10.00元,每分鐘通話費0.20元。小紅媽媽這個月手機通話時間為a分鐘,他這個月應繳交手機費多少元?
《用字母表示數》教案 篇11
教學內容:
1唱《春游》
2聽《春野》
3拓展:班得瑞樂隊與輕音樂
教學目標:
1通過歌唱春游和欣賞春野,感受春天的美好景象,體驗不同音樂體裁所描繪的春景,感受不同的音樂表現手法和風格特點。
2能用明朗、愉悅的情緒,純美的歌聲演唱《春游》,感受歌曲所描繪的春的詩情畫意,并能完整熟練演唱。
3通過欣賞班得瑞樂隊演奏的作品,了解當代音樂這種音樂體裁的表現方式,拓展音樂文化視野。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春天到了,我們常說一年之計在于春,春是四季之首,是充滿希望的季節,在這個風和日麗、充滿花香的季節里,你最想做什么?(踏青、春游)
那今天我們就尋著花香,一起去踏青春游,感受撲面而來的春的氣息吧!
二、欣賞《春野》
1、在《春野》的背景音樂中,讓學生閉上眼睛靜靜地聆聽。聽前設問:聽到了什么?仿佛來到了哪里?感覺怎樣?
2、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精美的畫面,簡介輕音樂和班得瑞樂隊。
3、用《春野》的主旋律練聲。
三、學習歌曲《春游》
1聽范唱
師:“春天美不美?從歌詞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學生說完,師重點解說最后一句的含義:傍晚,游春的人在鶯啼聲的伴奏中,踏在郊外的小路上歸返,而晚鐘正好悠悠地敲響,一時花簇、鐘聲、夕陽融為一體,真不知能勾起多少游人的感慨與遐想)
2、學習歌曲
師:“這首歌曲的作者,他是清朝的一位藝術全才李叔同作詞作曲的學堂樂歌,歌曲旋律優美動聽,呈現出歌中有畫、畫中有歌的美景。”
3、介紹李叔同和學堂樂歌。
4、出示七言律詩《春游》,有表情地齊讀。
5唱譜
6、學習歌曲(分句學唱、師領唱、接唱、分析力度記號、升音4,隨音樂完整演唱)
7、處理歌曲,有感情地演唱。
三、拓展延伸
播放李叔同《送別》
出示歌詞唱一唱。
四師總結,下課。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我們學習了歌曲《春游》,欣賞了樂曲《春野》,領略到了不同國度不同表現形式的音樂作品,深深感受到了春天大自然的美麗。請你們課后繼續搜集一些表現春的音樂作品,下節課我們一起來交流。”
《用字母表示數》教案 篇12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教科書44-46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數。
2、使學生在具體情景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數的必要性,向學生滲透符號化思想。
3、通過數學活動來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會用字母表示數
教學難點:
用字母表示數時省略乘號的簡便寫法。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學。
1、師:你想知道將來長多高嗎?這個公式能幫助你(課件出示)a=(b+c)21.08
師:你想說什么嗎?今天我們從一首兒歌開始吧。青蛙兒歌(課件出示)學生齊說
1只青蛙1張嘴,2只青蛙2張嘴,3只青蛙3張嘴,4只青蛙4張嘴,5只青蛙5張嘴
師:能說完嗎?能用簡單的話來說一說。
生1:多少只青蛙多少張嘴。
生2:可以用一個字母表示。
生3:a只青蛙a張嘴。
師:你覺得這兒a可以表示什么數?(任何數)
師:可以是1.5嗎?(學生都笑了,它不能表示1個半)
師:你能說一說下面這些字母或符號表示的數是多少嗎?
課件出示例1
2、揭示課題并板書。
(二)、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1、師:在數學中,我們經常能見到用字母表示數,除了上面的例子外,你還見過哪些用字母表示數的例子嗎?(課件出示生活中的例子)
2、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對用字母表示數有了一定的認識,那么,你們還知道用字母還可以表示什么嗎?
匯報:(課件出示)學生的匯報結果。
師:你們認為哪一種能更簡潔、方便的表示乘法交換律?為什么? 把你們的想法在小組里說說!
師小結: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簡明易記,便于應用。板書:簡明易記
師:還有其它的寫法嗎?請同學們自學課本第45頁的內容。
師: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也可以省略不寫,注意,只是乘號可以省略不寫,其它的運算符號不能省略。
匯報板書: ab = ba (ab)c=a(bc) (a+b)c=ac+bc
反饋練習:(課件)ax by mn
4、師:字母可以表示運算定律,還可以表示計算公式。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自學課本第46頁的內容。(課件出示問題)
(1)正方形面積公式用字母怎樣表示?
(2)正方形周長公式用字母怎樣表示?
(3)數字與字母相乘時,一般把什么寫在前面?
(4)怎樣用字母公式計算正方形的面積?它的格式是怎樣的?
匯報,板書:S=aa=aa= a2 S=c4=c4=4c
師:那我們來練習一下。課件出示
bb=( ) 1010=( ) 2.82.8=( )
5、總結簡便寫法規則
師:通過剛才的自學,關于簡便寫法我們總結出2條規則,一起讀一讀。(課件出示)
(1)字母與字母相乘時,可省略乘號,或記作, 但還讀作乘
(2)字母與數字相乘時,省略乘號后,數字寫在字母的前面。
師:b1=b對不對?學生回答:對
快速回答:4d s8 Tf ac 1k
(三)、拓展應用,培養能力。
1、判斷練習。
mn=mn
k7=k7
cc=2c
x+x=x
2 f1=1f
2、省略符號,連線
x.2 2a
2x
4a 4+a
7+7 x+x
2a 72
3、用字母表示出長方形的面積和周長。
4、數青蛙歌。
1只青蛙1張嘴,2只眼睛,4條腿
2只青蛙2張嘴,( )只眼睛,( )條腿
3只青蛙3張嘴,( )只眼睛,( )條腿
10只青蛙10張嘴,( )只眼睛,( )條腿
50只青蛙50張嘴,( )只眼睛,( )條腿
( n )只青蛙( n )張嘴,( 2n )只眼睛,( 4n )條腿
5、回到字母公式。a=(b+c)21.08
師:同學們你知道bc這兩個字母分別表示什么嗎?老師告訴你b表示父親的身高,c表示母親的身高。當然了,人的身高和許多因素有關,將來你長多高還不能確定噢。
師:女生的身高計算公式是這樣的,僅供大家參考。a=(b0.923+c)2
6、小知識:
師:你知道最早有意識地使用字母來表示數的人嗎?(不知道)那我們就來看一下大屏幕吧。(你知道最早有意識地系統使用字母來表示數的人是誰嗎?他就是法國數學家韋達。韋達一生致力于對數學的研究,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成為那個時代最偉大的數學家。他是第一個有意識地、有系統地在代數中使用字母的數學家,被譽為 代數學之父。自從韋達系統使用字母表示數后,引出了大量的數學發現,解決了很多古代的復雜問題。)
(四)、小結。
師:同學們,在今天的學習中,你喜歡用字母表示數嗎?(喜歡)如果教師對你們今天的表現打一個分A你認為屬于你的A應該表示多少?說說原因。
師:老師認為你們今天的表現都應在90分以上,數學王國的寶箱里還有一個寶貝,同學們看。(課件)出示 A=X+Y+Z
A表示成功 X表示艱苦的勞動
Y表示正確的方法 Z表示少說空話
(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說空話)
評析:
這節課的內容是今后進一步學習代數知識的基礎,用字母表示數對小學生來說比較抽象,針對本節課知識與學生的特點,宗老師主要設計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來學習,充分體現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的理念。縱觀整節課體現以下幾方面:
一、情境激趣、導入設計關注學生巳有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
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關注學生、找準認知起點,使教學有的放矢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制地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老師的導入設計建立在本班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基礎上,以數青蛙的嘴導出用字母表示數,找尋熟悉的例子,讓學生感覺字母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同時,教師能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教法,例1是師生合作完成,學習字母表示一個數;例2、例3讓學生小組交流合作學習以及自學課本獨立完成形式,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導入設計的另一體現是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預測身高公式,師提出學生很好奇,將來的身高還會與a、b、c有什么關系?這樣學生自然而然就對本節課的學習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興趣是獲得知識和發展能力的最大動力,也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最實際、最直接的內驅力。
二、關注學生反思、內化的習慣
反思、內化與提升是引領學生經歷探究過程的核心,本節課有三處環節設計體現了這一特點。
1、體現字母表示數的優越性環節,教師不是灌輸,而是讓學生小組交流選擇表示運算定律的方法,在交流中感情字母表示比文字表述簡明、易記。
2、省略字母之間的乘號,教師讓學生在自學中內化、運用再進行反思,強調代替,不代替+、-、。
3、教師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讓學生自學課本給學生自主嘗試探索問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高年級教學注意培養學生一定的自學能力,也是新課標倡導的。
三、關注學生的人文情懷
確定科學與人文融合的新教育價值觀,是新課程改革的價值趨向。因此,數學教學也應該關注學生數學學習與社會生活與人的聯系,引導學生用心去關注人、事物、拓展練習中設計成功秘訣是什么?,老師別具匠心,把字母與人聯系運用,學生既感興趣,又為下一節課學習用字母的式子來表示數量關系和一個量,做好鋪墊,同時又能自然地滲透德育,學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四、鞏固練習的設計
新課標提出練習的設計要關注不同的學生體現一定的層次性,老師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一堂課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收獲,達到不同目標。
《用字母表示數》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在舊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理解一個數的平方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能夠用語言表達運算定律和字母公式,能夠將數字代入字母公式中進行計算,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向學生滲透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公式的簡單美。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公式,并能根據字母公式求值。
教學難點:理解一個數的平方的含義。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由練習引導學生回憶:我們已經學過哪些運算定律?并讓學生分別用語言敘述一下對應的運算定律的具體內容。
2.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進行整理:學過的運算定律有: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乘法分配律。
3.根據學生的回答完成表格。
4.師引導思考:在敘述時有什么感受?
(比較麻煩,有時表達不清楚。)
結合學過的知識想一想怎樣能變簡單些?
學生會想到用字母表示數。
5.揭題:那么今天我們就來繼續研究用字母表示數的相關知識。
二、互動新授
(一)教學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
1.你能像上節課那樣,用字母把這些運算定律表示出來嗎?(出示運算定律表格)
為了教學統一,可以規定學生用字母a、b、c來表示數字。
先自主思考,再嘗試表示。將答案寫在教材第54頁的表上。集體訂正。
出示根據學生的回答完成的表格:
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乘號的簡寫。
先讓學生自己看教材學習,再進行交流匯報。
明確: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也可以省略不寫。如a×b=b×a,可以寫成a.b=b.a或ab=ba。
3.引導觀察比較:用文字敘述和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有什么不同?
先讓學生自己說一說,再啟發學生小結: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一目了然,簡明易記,也便于應用。
質疑: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數?
通過交流,引導學生明白:這三個字母可以分別表示我們學過的任何數。
(二)教學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
1.出示正方形的形狀,問:這是什么?(正方形)
讓學生先說一說正方形的面積及周長的計算公式:面積=長×邊長;周長=長×4。
引導:正方形的面積和周長也可以用字母表示,一般情況下,用S表示面積,用c表示周長,a表示邊長。試著寫一寫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計算公式。
讓學生自己嘗試寫出用字母表示的公式,然后再翻書看課本是怎樣表示的。
S= a?
C=4a
2.提問:你有什么疑問?(學生可能對平方的表示不理解)
明確:S=a.a可以寫成,a?表示2個a相乘,讀作“a的平方”,所以正方形的面積公式一般寫成S= a?。
出示:3?,b?,5?,指名讓學生讀一讀,并說出各表示什么意思。
(3?讀作3的平方,表示2個3相乘,等于9;b?讀作b平方,表示2個b乘;5?讀作5的平方,表示2個5相乘,等于25。)
出示:邊長6厘米的正方形,你能計算出這個正方形的.面積和周長嗎?
引導學生先說出用字母表示的計算公式,再計算:正方形面積的公式是S=a?,當a=6時,S=6=?6×6=36(平方厘米)。
正方形周長的公式是C=4a,當a=6時,C=4×6=24(厘米)。
三、鞏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56頁“練習十二”第4題。
先讓學生分析信息,說一說“今天賣出多少個足球”怎么表示?(48+m)
再讓學生獨立計算第(2)、(3)小題,集體訂正。
2.完成教材第56頁“練習十二”第6題。
此題有兩個容易迷惑學生的地方:a? 6?及6×2、a×2。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正確區分“平方”與“2倍”:a?表示2個a相乘,即a×a;2a表示2個a相加,即a+a。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知識?有哪些收獲?
引導歸納:
1.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簡明易記、便于應用。
2.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 ”,也可以省略不寫。
3.a?讀作:a的平方,表示2個n相乘。
作業:教材第56~57頁練習十二第5第10題。
板書設計:
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
a×b=b×a,可以寫成a.b=b.a或ab=ba。
a?讀作:a的平方,表示2個a相乘。
《用字母表示數》教案 篇14
【學習目標】
1.理解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數,在不同的問題中,根據具體情況字母限定為一些特殊的數。
2.用字母表示以前學過的運算律和計算公式。
3.探索規律并用字母表示規律。
【學習重難點】
分析理解字母在哪些問題中可以表示任何數,在哪些問題中只能表示限定的數。
【學習方法】
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相結合.
【學習過程】
模塊一預習反饋
一.學習準備
1.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數
如字母a可以代表0或-3或2,只要是學習過的數,都可以表示.
2.字母可表示公式和法則
如:(1)在行程問題中,路程=時間×速度.
如果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時間,那么這個路程公式就可寫成:
(2)如果用a表示長方形的長,b表示長方形的寬,S表示長方形的'面積,l表示長方形的周長,那么,它的周長.
(3)如果用r表示圓的半徑,S表示圓的面積,l表示圓的周長,那么,
(4)如果用S表示面積,用a表示三角形的底,用h表示三角形的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可以表示為
3、用字母表示運算律
如果用a、b、c分別表示有理數,那么
加法交換律可以表示成:;加法結合律可以表示成:;
乘法交換律可以表示成:;乘法結合律可以表示成:;
乘法分配律可以表示成:.
聯想發散:用字母還可以簡明地表示一些數學規律,如“互為相反數的兩數之和等于0”可表示為a+(-a)=0;用字母還可簡明地表達未知數以及問題中的數量關系.
4、閱讀教材:第一節《字母表示數》
二、教材精讀
5、理解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數
如圖,搭一個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按圖中方式,動手做一做,完成下表:
想一想:如果用x來表示所搭正方形的個數,那么搭x個這樣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與同伴交流你的做法。
歸納: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數.用字母表示數可以簡明地表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也可以表達數字規律和公式.這樣給我們研究問題帶來很大方便.
實踐練習:
(1)明明步行上學,速度為vm/s;亮亮騎自行車上學,速度是明明的3倍,則亮亮的速度可以表示為( )m/s.
(2)今年李華m歲,去年李華( )歲,5年后李華( )歲。
(3)某商店上月收入為a元,本月的收入比上月的2倍還多10元,本月的收入是( )元。
(4)如果正方體的棱長是a-1,那么正方體的體積是( ),表面積是( )。
注意: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數.用字母表示數是初中數學的一個重要特點.用字母表示數時需注意:
(1)在同一問題中,同一字母只能表示同一數量,不同的數量要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2)用字母表示實際問題中某一數量時,字母的取值必須使這個問題有意義,并且符合實際;
(3)只要是學過的公式、法則,都可以用字母表示;
(4)字母“π”一般來說只表示一種量:圓周率;
(5)對于用字母表示的數,如果沒有特別說明,就應理解為它可以是任何一個數.
《用字母表示數》教案 篇15
復習目標:
使學生加深對字母表示數的理解,進一步提高字母表示實際問題里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的能力,進一步發展符號感。
復習過程:
一、歸納
1、用字母表示數的基本規律:
如果正方形的邊長用a表示,周長用C表示,面積用S表示。那么:正方形的周長:C=a×4正方形的面積:S=a×a。
a×4或4×a通常可以寫成4·a或4a;a×a可以寫成a·a,也可以寫成a2,讀作“a的平方”。如果是a與1相乘,就可以直接寫成a。
二、練習
1、化簡:
4X+5X4A-3AB+BB×B
9X-6X-26Y+Y5A×3B8X-X
學生獨立完成,口答,集體訂正。說說B+B和B×B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2、完成第4題:
(1)張大媽上集市買苗雞和苗鴨。每只苗雞a元,每只苗鴨b元,苗雞、苗鴨各買了12只。張大媽一共用去元。
怎樣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他們之間有什么聯系?
(2)王大伯上集市賣西瓜,已經賣掉6筐,每筐x千克,還剩千克。先用式子表示王大伯一共要賣西瓜的千克數,再計算當x=45時,王大伯一共要賣多少千克西瓜?
分析數量關系,怎樣求“一共要賣西瓜的千克數?”學生獨立完成,板演。注意書寫格式,不加單位名稱,要寫答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