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漢語教案(精選4篇)
二年級下冊漢語教案 篇1
重點:
學習生字,理解課文內容,揭示成語寓意。能夠分角色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
1、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大話”“無邊無際”“坐井觀天”等重點詞語的意思。
2、懂得像青蛙那樣坐在井中看天是不對的。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生字卡,小鳥、青蛙圖片,課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出示PPT)復習生字,讀詞語。
二、朗讀感悟、學習課文。
1、自由讀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學習第1自然段。
(1)(出示PPT)指名朗讀第一段:師問:青蛙和小鳥各在什么地方?利用PPT講解井沿的位置(舉一反三:碗沿、河沿)
(2)分段朗讀2—7段,邊讀邊找青蛙和小鳥一共進行了幾次對話?畫出文中不懂的詞語。
3、整體感悟,第2自然段到第7自然段
(1)看課件練讀第一次對話。(出示PPT指名對讀)通過讀文知道了什么?
(2)看課件感悟第二次對話。(出示PPT,男女對讀)
1、通過朗讀第二次對話,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2、師問:小鳥認為天有多大?用文中一個詞來形容(板書:無邊無際)
3、學習“無邊無際”說說哪些地方可以用無邊無際來形容?(PPT展示圖片)指名朗讀小鳥的話(讀出勸告的語氣)
4、青蛙認為天有多大?(板書:井口)所以它認為小鳥在說大話(解釋大話)指名朗讀青蛙的話(讀出不相信的語氣)
5、你們認為青蛙和小鳥誰對?為什么小鳥說的對?(PPT出示小鳥飛過的地方)(板書:見多識廣)
(3)感悟第三次對話。(出示PPT)
1、自由讀第三次對話,邊讀邊找:小鳥和青蛙說話時都有什么特點?
想一想:他倆笑的含義相同嗎?
2、同桌進行討論。講講他們為什么會笑?說明了什么?再幫青蛙找找它還有什么錯呀?(板書:自以為是)
3、同桌分角色朗讀,師指導朗讀對話。
三、理解寓意、擴展活動
1、現在同學們再看題目,“坐井觀天”形容什么樣的人?(目光短淺并且自以為是的人)
2、如果青蛙此時跳出井口,會看到什么,會說些什么?(PPT展示)
四、指導書寫
1、認讀“信”、“蛙”兩個字。(出示PPT)
2、觀察它們的整體結構和要注意的筆畫,指名生說。
3、師范寫,生練寫。
五、總結全文
指名看板書總結,不完整的地方其他同學不補充
二年級下冊漢語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7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通過讀課文,使學生大體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激發學生熱愛漢字、學好漢字的情感。
教學建議:
靈活地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某個生字適合什么方法學習?可以節省哪個步驟?在哪一步應該加強……需要長時期練習,不能企望一蹴而就。
“馬”字的演變,一年級上冊已經展示給學生了。對照圖逐段閱讀,學生能夠大體了解漢字發展的幾個重要階段:甲骨文—小篆—隸書—楷體—簡化字。行書、草書是書法的字體,教材里沒有展示。簡化字也可以寫成隸書、楷書、行書、草書、
漢字的發展與中國的歷史并行。關于漢字的起源,學術界有四千年、五千年、六千年之爭,教材根據多數人的意見,籠統地提“四五千年前”。兩千多年前秦始皇統一中國,也統一了中國的文字,這是個重要的分水嶺,學生應該了解這個新知識。簡化字是新中國推行的所以中國臺灣等地基本沒有用簡化字,學生也應知道。
從集中識字的角度看,這篇課文是用來練習畫生字的。從入學開始,學生就練習畫生字了。但是,隨意性很強,不準確,丟三落四。認字越來越多,回生字也產生并增多了。因此有必要特別練習如何畫生字。
所謂“生字”,是指自己不認識的字,包括已經學過又忘記的回生字,教科書上統計的生字與自己的實際情況并不完全一致。怎么才能把自己不會的字都挑出來呢?一個辦法是自己讀,但默讀不行,默讀時許多生字就滑過去了。另一個辦法是請聽自己讀,別人幫助自己挑,可以把那些自己以為認識、實際并不認識的生字挑出來。聽別人讀最容易遺漏。所以,教學時,一定要讓學生自己讀,自己畫。老師不要急著范讀。
建議本課教學1課時。
拓展習題:
一、 看拼音寫詞語。
hàn zì shòu g xū yào biào zhn
( ) ( ) ( ) ( )
zì xíng fā zhān róng yì jin huà zì
( ) ( ) ( ) ( )
二、給選音節填空。
shì sì
1、他似( )乎了解了這個字意思。
2、古時候,人們用像圖畫似( )的文字來記事。
chéng shèng
3、春天來了,氣候溫暖,花草茂盛( )。
4、這個盤子小,盛( )不了這么多東西。
相關資料:
漢字的演變
漢字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也是自古至今一直當作書面語的形式來使用的惟一的一種文字,世界上其他古老的文字,如埃及的圣書字,都已不再使用。漢字不僅是中國文化的結晶,也是世界文明的標志。
文字是人們用以記錄語言的`符號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是古代勞動人民在勞動生活中逐漸創造出來的。我國的漢字正是由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人們用以記事的符號、圖畫演變、發展而成。最初,人類用圖畫來交流思想,隨著社會的發展,記事性的圖畫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于是人們逐漸把記事圖畫加以簡化、整理和充實,使它成為語言的符號,并有了讀音,于是文字便產生了。大約在5000多年前,我國就開始了原始的文字。到商代,漢字已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記錄和表達漢語的文字符號體系,達到基本成熟的階段。這個時期的文字主要刻在龜甲牛骨上,所以稱之為甲骨文。到西周,漢字字體漸趨方正,表現出線條化,平直化。春秋戰國時,由于諸侯割據,漢字出現異體和一字多形的一現象。秦始皇統一中國后,以泰國的文字為標準,統一了全國的漢字,稱為“小篆”,為現代方塊漢字奠定了基礎。同期還產生了隸書,隸書在漢代成為通行的文字。在隸書草寫的基礎上又出現了隸草,廣泛流行于漢代。漢魏以來。從隸書和隸草演變出一種較規整的“真書”、“正書”,其后發展成唐以后歷代統治者都把楷書作為書寫官方文書和科舉文章的正體文字。
二年級下冊漢語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4個生字,會寫田字格內的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讀好人物對話,理解蝴蝶的發育過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激發探究自然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讀好人物對話;理解蝴蝶的發育過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美麗;激發興趣。
教學準備:
小蝴蝶和毛毛蟲的頭飾、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圖片,導入課文
1、逐次出示蝴蝶和毛毛蟲圖片,讓學生比較認識。
2、小蝴蝶和毛毛蟲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7課《小蝴蝶和毛毛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1、學生自由讀課文,并標出自然段。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畫出生字;
(3)標出自然段。
2、指名朗讀,隨機學習字詞。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及時糾正讀音;
(2)出示并學習生字詞。
二類生字詞:趴在驚訝認識糊涂委屈騙人愛撫產卵孵出脫去一段
一類生字詞:漂亮引起驚訝認真回答認識相信產卵
三、再讀課文,找出小蝴蝶和毛毛蟲的關系(理解蝴蝶的發育過程)
1、兩種小動物到底有什么樣的關系呢?讓我們再讀課文,去找一找。
2、引導發現其發育過程并匯報交流:(板書:卵——毛毛蟲——蛹——蝴蝶)
四、小結
師結:通過讀課文,我們知道了毛毛蟲還真是小蝴蝶的弟弟!看來昆蟲世界里也有許多奇聞怪事。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語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7課《小蝴蝶和毛毛蟲》。春天到了,美麗的小蝴蝶為我們帶來了一些好朋友,看看同學們還認識它們嗎?(用課件逐個出示詞語)。
1、指名讀。
2、齊讀。
二、細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出示自讀要求:邊讀邊用筆勾畫出毛毛蟲和小蝴蝶的對話。
2、指名讀出具體段落,細細品讀。
出示對話部分的第一段:毛毛蟲抬起頭來驚喜的`喊:“媽媽,媽媽!”毛毛蟲說話時的語氣是什么樣的?為什么毛毛蟲會“驚喜”?并讀出毛毛蟲的驚喜。
3、分小組討論找出像“驚喜”這樣表示語氣的詞語,依次體會并讀出句子所表達的情感。
4、了解蝴蝶的發育過程。
(1)糊涂的小蝴蝶和委屈的毛毛蟲都想知道是怎么回事?是蝴蝶媽媽的一番話,揭開了小蝴蝶心中的迷團,也使我們了解了它們的發育過程。
(2)在文中找出蝴蝶媽媽的話。
(3)指名讀、齊讀。
(4)聽了蝴蝶媽媽的話你們明白了什么?
(5)小組討論,選出代表用自己的話說出蝴蝶發育的過程。同時
出示蝴蝶發育變化的過程,板書:卵——毛毛蟲——蛹——蝴蝶
5、在熟讀和有感情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戴上蝴蝶和毛毛蟲的頭飾加上動作,進行朗讀表演,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四、拓展激趣
小蝴蝶小時候和長大了不一樣,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小時候和長大了不一樣嗎?大自然中蘊含著無數秘密,只要你仔細觀察細細去想,就會有更多的收獲。
二年級下冊漢語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16個,會寫其中的8個。
2、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品味大自然的美,引導學生做一個誠實的人。
教學重點:
掌握本課生字的音、形、義。
教學難點:
理解內容。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磁帶、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1、播放大自然美麗風光,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
2、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播放錄音,整體感知。
1、播放課文錄音,說說你聽懂了什么?
2、利用拼音,自由讀課文,標出課文中的生字。
三、認識生字,識記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面,學生試認。
2、教師領認,強調讀音。
3、用自己的方式記住生字讀音。
四、指導書寫,鞏固識字。
1、觀察各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議一議,哪些生字需要注意。
3、教師指導難寫的生字的書寫。
五、學習生字,讀準生字。
1、出示認讀卡片。教師領讀,學生跟讀。
2、學生試讀,齊讀,開火車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
2、懂得大自然的美是要靠大家去保護,要有環保意識。
3、品味大自然的美,引導學生做一個誠實的人。
教學重點:
理解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當著百靈鳥的面……我覺得羞愧”的意思。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磁帶。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檢查,復習舊知
1、聽寫生字。
2、抽查認讀生字。
二、播放錄音,感知課文。
1、聽錄音,說說你聽懂了什么?
2、畫出本課生字新詞。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畫出課文中有多少個自然段。
2、讀第一自然段,說說本文中講了哪兩個人?
3、教師范讀2-4自然段,回答問題。
(1)他們到森林里去玩,帶了什么?
(2)他們聽到了什么?
4、默讀第5-8自然段,理解莉莉說的話。
四、讀讀課文,感悟升華。
1、你從課文中體會到了什么?
2、在今后,我們的行為舉止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鞏固所學知識。
2、品味大自然的美,引導學生做一個誠實的人。
教學重點:
掌握生字詞
教學難點:
理解內容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給下面的詞語注上正確的讀音。
撕碎羞愧
垃圾飲料
二、識字加油站。
自+(心)=(息)-休息
+少=-
+瓦=-
米+=-
三、把下面的詞語歸類。
樹林、小山、休息、唱歌、蛋殼、停止、報紙
名稱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動作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