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路上思想品德教案范文(精選3篇)
上學路上思想品德教案范文 篇1
本課教學目標:
1、通過畫上學路線圖和玩交通安全棋,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珍愛自己生命的情感。
2、知道在上學的路上要遵守交通規則,不要在路上玩耍,不要吃地攤上不潔的食物,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上學不遲到的好習慣。
3、掌握一些基本的交通規則。
一、課前準備
1、教師
(1)多媒體課件
(2)實物投影儀
(3)道具:人行橫道
(4)交通安全棋(40份)
2、學生
(1)每人準備一個骰子。
(2)調查和了解自己和周圍同學在上學路上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
二、教學過程
(一)以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副關于上學路上的棋,(課件出示課題:5,上學路上),想玩嗎?(課件出示棋譜)好好看看,應該怎樣下?想想這些問題。(課件出示:(1),哪些地方要進?(2),哪些地方要退?(3),哪些地方要停?)
2、學生觀察。
3、學生交流。
4、你知道這些地方為什么要被罰停和后退嗎?這些做法有什么后果?
5、學生評述這些行為。
6、教師小結:對,不遵守交通規則會威脅我們的人身安全,在路上玩會讓我們遲到,而小攤上的零食不衛生,吃了會生病。小朋友們,在我們平時的上學路上會遇到更多的事情,那么你又該怎么對待呢?
(游戲是小朋友們喜聞樂見的形式,以游戲開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同時,整堂課也可以看成是讓學生完成一個活動任務——下棋,從知道游戲規則到深入地理解游戲內容再到從玩游戲中進行體會,讓學生在“玩中學”。)
(二)與生活聯系,深化感悟
1、說一說
(1)在我們的上學路上,你還見過哪些不恰當的行為?這樣做有什么后果?
(2)學生回答
2、勸一勸
(1)(課件出示三組圖片:路上玩耍、買零食、不遵守交通規則)遇到這些行為,你該怎樣勸他們?選出一組勸一勸。
(2)學生練習
(3)學生發言
3、畫一畫
(1)我們每個同學的家住在不同的地方,從家到學校的路線也不同,那么你家到學校會經過哪些地方呢?能畫下來嗎?你們可以照圖樣畫,也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畫出來,如果你們覺得這些圖示還不全,還可以另外補充。
(2)學生動筆畫,教師巡視幫助。
(3)小組之間說一說(要求:1,說清路線,2,在經過那些地方時要注意些什么。)。
(4)各組推選一名學生上臺在實物投影上指著說。
4、看一看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本鎮的幾個岔道口的錄象(高峰期的景象),提醒學生這兒是事故易發點,要注意安全。(注:這些岔道都沒有設置紅綠燈。)
5、演一演
讓學生演練如何過馬路。
(1)先指名說一說。(要走人行橫道,在馬路的這頭要向左看,走到馬路的那頭要向右看。
(2)布置道具(人行橫道),指名表演。(2-3名)
6、議一議
在上學路上,我們究竟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組討論一下,看哪一組知道得最多。
(1)分小組討論。
(2)小組推薦一位同學交流。
(3)教師簡單點評。
7、學一學
上學路上思想品德教案范文 篇2
一、學生分析
剛入學的孩子剛接觸到緊張而有序的學習生活,對于學校的一日常規還不是非常的了解,對于自己參與學習的目的也不十分明確。然而枯燥無味的說教明顯是不起作用的,只有讓孩子們參加到生活中,在生活中學習生活,在活動中了解常規,才能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融入到正常有序的學習生活中來。
二、教學目標
1知道在上學路上要注意安全,珍惜自己的生命,形成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
2認識常見的交通標志,了解與自己生活有關的交通安全知識,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觀察、動腦、動手及生活實踐能力,培養主動幫助他人的品質
三、教學重難點
1、形成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
2、認識常見的交通標志,了解與自己生活有關的交通安全常識。
四、教學準備
學生:調查和了解自己和周圍的同學在上學路上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并觀察交通標志和設施,了解有關交通規則。
教師:制作“幫助小明安全上學”的課件。
五、教學過程
活動一:真情求助,激發興趣
師:今天,我上班的路上,碰到了小明的媽媽,她有一件事求我幫忙。
(出示課件:小明的媽媽)
(小明的媽媽:今天,我沒時間送小明上學,只好讓他一個人去上學?墒俏倚睦镆恢焙脫模∶髂芷桨、準時地來到學校嗎?)
師:你們愿意幫小明安全到達學校,讓他媽媽放心嗎?
那么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小明一路上要經過的地方,想想媽媽在擔心什么。
活動二:觀察發現,感知危險
(出示課件:小明的上學路線)學生仔細觀看。
師:觀察到了嗎?小明媽媽擔心什么?
生:圍繞媽媽擔心小明過馬路被車撞,爬橋欄桿掉到河里來談。
師:媽媽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請看一段錄像。(課件:兩起交通事故)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兩起交通事故呢?
生:圍繞未看紅綠燈就過馬路,不走天橋翻欄桿被車撞了來談。
師:看來為了不讓媽媽操心,上學路上我們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
活動三:互幫互助,學會避開危險
師:其實你們的家長也和小明的媽媽一樣擔心你們上學路上的安全。經過調查我發現我們班的同學有的是走路上學,有的是乘車上學,有的是家長騎車或開車送來的。下面我們就分步行組、乘車組、家長接送組,想想好辦法來保證上學路上的安全吧!
學生分成三組開展討論
上學路上思想品德教案范文 篇3
(1)、課件出示交通安全兒歌:
小朋友,聽我講:馬路不是游戲場,
走路要走人行道,馬路當中別亂闖。
前后左右注意看,人來車往莫慌張。
小朋友,要知道:走路不能看書報,
不追、不玩、不打鬧,車前車后莫亂跑。
交通規則記在心,安全第一要做到。
(2)、學生學唱兒歌。
(品德課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的主要源泉,只有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才能喚起學生的共鳴,加深學生的理解,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因為農村孩子與城市小孩的不同,所以在教材內容的選擇上,我進行了一定的舍取與更改,更是使用了一些學生生活中的場景對其進行教育,說一說、勸一勸、畫一畫、看一看、演一演、議一議、學一學等方式讓學生在“生活中學”,在“做中學”,相信不光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作用,也會對學生的生活有所幫助。)
(3)、以游戲結束,鞏固升華
1、學生下棋。(可以進行自由組合)
2、下完后,談一談感想。
(此時進行游戲的時候,學生對這些規則和道理已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真正做到了在“玩中學”,提高了活動的實效性。同時,在玩中,能讓學生更為深刻地體會到平安、及時到校的注意點,使知識得以鞏固和升華。)
(四)布置作業
(課件出示)小組合作制作放學路上的棋譜,做完之后小組下棋。
(放學路上與上學路上的注意點基本是一樣的,所以這份作業是對所學知識的復習鞏固,難度不大而又能有所創新,動腦又動手,有較強的實踐性與趣味性,應該是小朋友所喜聞樂見的作業形式。)
一、課件制作和使用的設想
1、課件出示課題:5,上學路上
2、課件出示棋譜
3、在棋譜旁出示這三個問題:
(1)、哪些地方要進?
(2)、哪些地方要退?
(3)、哪些地方要停?
4、學生回答完一個問題后,教師點擊,棋譜上相應的區域便會有不同的底色。(分別是紅、黃、藍)
5、課件出示三組圖片:路上玩耍、買零食、不遵守交通規則(每組有3-4張圖。在路上玩耍:在商場門口玩,在地上玩彈珠,在馬路上追逐小動物,邊走邊玩溜溜球等;買零食:到小攤上或店里買;不遵守交通規則:走在機動車道,走在馬路中央,走在路的左邊,橫穿馬路,追逐車輛等)
6、課件出示本鎮的幾個岔道口的錄象(高峰期的景象)新課標
7、課件出示交通安全兒歌:
小朋友,聽我講:馬路不是游戲場,
走路要走人行道,馬路當中別亂闖。
前后左右注意看,人來車往莫慌張。
小朋友,要知道:走路不能看書報,
不追、不玩、不打鬧,車前車后莫亂跑。
交通規則記在心,安全第一要做到。
8、課件出示作業:小組合作制作放學路上的棋譜,做完之后小組下棋。
二、對本課時教學的簡短提示與建議
1、考慮到農村孩子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我有了一定的取舍,同時,由于我將本課設計成了一個活動內容——下棋,為了保證教學的整體性,切實做到在“玩中學”,我將本課的教學時間設為一課時,因而,教學內容比較豐富,教學環節比較緊湊,教學時,要注意教學節奏的把握。應注意評價語、評價手段的運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爭取教學無死角。
2、由于是一年級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所以在學生說一說、勸一勸、畫一畫、看一看、演一演等活動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及時發現孩子們在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惑,并適時給予引導,同時,還要善于誘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與指點,形成一種良好的團結合作氛圍。
教學總評: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良好品德、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這就是說,品德與生活課要立足于學生的生活,立足于學生的活動,立足于學生的發展。對于剛剛升入小學的一年級學生來說,品德課更是要密切聯系生活,讓他們在學習中體味到快樂。本節課的教學便是立足于兒童,充分激活兒童的生活經驗,激發兒童的活動熱情,在一個個熟悉的生活場景中,喚起了學生的共鳴,加深了學生的認知,而在說一說、勸一勸、畫一畫、看一看、演一演、學一學等環節,以及本節課的一個整體活動——下棋中,充分體現了在“做中學”,“玩中學”,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課后作業也體現了實踐性和趣味性的特點,能為小朋友所接受,使知識得以鞏固。相信本堂課能使學生學有所得,不僅知道了如何去生活,更能做到健康、安全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