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常識:蛋寶寶(通用4篇)
小班常識:蛋寶寶 篇1
活動目標:
1、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辨別標記圖。
2、嘗試不同的方式搬運蛋、懂得保護好蛋、體驗探索的快樂。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蛋若干個
2、動物圖片(雞、鴨、鵝、鳥)
3、小標記圖(人手一個)大方位圖一張(幼兒園操場)
4、塑料袋等運蛋的材料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幾張動物圖片,師:來我們和媽媽們問好,幼:雞媽媽好,鴨媽媽好、鵝媽媽好、鳥媽媽好。
2、師:今天,這些媽媽們的寶寶們要和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蛋寶寶們都藏在我們的大操場上,想知道它們藏在大操場的什么地方嗎?這些卡片能告訴我們,卡片上有數字、有蛋寶寶躲的地方,還有蛋寶寶,你們能看懂嗎?
二、尋找蛋寶寶
1、師:現在每人來拿一張卡片,按照上面的位置,把蛋寶寶全部安全地帶回來,放在自己座位的前面,我們出發吧!
2、幼兒到操場上去尋找
三、討論
1、出示大方位圖請幼兒分別舉起自己的卡片告訴大家,我在哪里找到了幾個蛋寶寶。教師根據幼兒所說的位置在方位圖上作上標記。
2、提問:我是怎樣把蛋寶寶運回家的?(用手或者用其他東西幫忙)
四、運蛋
1、討論現在要把我們的蛋寶寶們送到樓上的媽媽那里去,想一想怎么運才能又方便有省力,還能安全地運到蛋寶寶的家中,不壞掉。幼兒討論
2、教師提供一些方便運蛋的材料(如:塑料袋,碗,報紙、筐子等)
3、幼兒運蛋教師在過程中提醒幼兒要保護好蛋寶寶
五、觀察
1、數數我們的蛋寶寶有沒有都回家
2、每人領一個蛋寶寶,做蛋寶寶的媽媽,保護好它,比比誰把寶寶帶得最好。
活動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小班常識:蛋寶寶 篇2
活動目標:
1 在兒歌的提示下學畫小鳥,重點在于表現小鳥張開的翅膀。
2 嘗試表現向不同方向飛行的小鳥。(學習難點)
活動準備:
有簡單背景示意圖的畫紙,彩棒。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 師出示樹:這是誰啊,這是一棵樹,它叫樹爺爺,樹爺爺馬上要過生日了,它希望收到很多的禮物。
2 教師添畫“圓”:這是樹爺爺收到的第一個禮物,猜猜這是什么禮物呢?
3 師:這是一個蛋寶寶,它穿了什么顏色的衣服呢?
二、蛋寶寶變形記
1 師:這個蛋寶寶很喜歡樹爺爺,樹爺爺也很喜歡它,可是啊,有一天蛋寶寶在不停地動啊動,怎么了呢?它想變個魔術給樹爺爺看。
2 師:蛋寶寶想變成什么呢?
兒歌:蛋寶寶,篤篤篤,長出尖尖小嘴巴。
蛋寶寶,眨眨眨,長出圓圓大眼睛。
蛋寶寶,撲棱棱,拍拍翅膀飛起來。
3 師:它變成什么了?(變成了小鳥,先長尖尖小嘴巴,再長圓圓大眼睛,拍拍翅膀飛起來了。)
4 邊念兒歌邊變蛋寶寶,提示幼兒嘴巴方向的不同,眼睛在嘴巴的邊上,往不同的方向飛。(同時可以請孩子上來畫眼睛)
5 小結:你看樹爺爺多開心啊,現在有兩個小鳥朋友了。樹爺爺還想邀請更多的小鳥朋友和它一起過生日,請你們一起來幫忙。
三、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 給蛋寶寶找一個合適的位置。
2 蛋寶寶變形,嘗試變出不同的形狀、顏色。
四、作品展示
小班常識:蛋寶寶 篇3
活動目標:
1、 認識幾種動物的蛋,簡單了解蛋與對應動物之間的關系。
2、 對動物的寶寶感興趣。活動難點:認識幾種動物的蛋,簡單了解蛋與對應動物之間的關系。活動重點:對動物的寶寶感興趣。
活動準備:各位小動物圖片·掛圖
活動流程:
一、出示各種蛋,引導幼兒觀察。
1、 教師逐個出示蛋,引導幼兒正確說出蛋名。
2、 引導幼兒觀察這幾種蛋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大小、顏色、表面進行比較)
3、 你吃過這些蛋嗎?味道有什么不一樣?
4、 這些蛋寶寶是從哪里來的?
二、出示掛圖,介紹動物生蛋的趣一事。
三、送蛋寶寶回家
請幼兒將手中的“蛋”送回“家”。
四、操作練習
使用《小朋友的書.我的動物朋友》。
小班常識:蛋寶寶 篇4
主題名稱:有趣的蛋寶寶
主題目標:
1、觀察發現有關蛋的秘密與特征,體驗探索帶來的樂趣。
2、愿意在討論中認真傾聽并發表自己的想法。
調查方法、幼兒現狀分析、主題導入
蛋是幼兒非常熟悉的,他們經常吃蛋,也對蛋有著濃厚的興趣。圓溜溜的蛋惹人喜愛,會滾、會轉;薄薄的蛋殼一不小心就會碎掉;圓圓的蛋還會孵出小雞、小鴨……一個蛋就是一個秘密,等著孩子們去探索。為此,我們開展了主題活動“有趣的蛋寶寶”。
環境創設
1、師生共同布置“蛋的世界”。
2、有意識地播放音樂《小小蛋兒把門開》,營造主題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