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術教案《小鳥回家》(精選13篇)
小班美術教案《小鳥回家》 篇1
教材分析
語言活動《送小鳥回家》,由三幅圖構成,圖片內容以三只小鳥從鳥窩里掉下來為線索,小動物想辦法幫小鳥回家的故事情節簡單,角色鮮明。圖片內容符合中班幼兒開始思考問題并能大膽講述的特點。本活動通過幼兒認真仔細的觀察三幅圖片,引導幼兒積極大膽的交流自己所觀察到的圖片內容,學習從整體到局部進行觀察的方法,指導幼兒獲得語言經驗的積累,激發幼兒樂于助人、關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活動目標:
1.能較連貫的講述送小鳥回家的故事情節和對話。
2.嘗試用“可是”、“接著”等連接詞和傷心、開心、高興、快樂等形容詞講述角色心理活動.
3.喜歡參與看圖講述活動,體驗樂于助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講述圖片PPT,幼兒每人一份圖片。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頻“小鳥叫聲”,請幼兒傾聽猜想,引出活動主題。提問: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請來一位小客人,請小朋友仔細聽是誰來了?
二、逐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講述圖片內容,并用“可是”、
“接著”等連接詞和傷心、開心、高興、快樂等形容詞講述角色心理活動。
1.出示圖一,引導幼兒觀察并簡單講述單幅圖片的內容。
提問:圖片上有誰?在什么地方?它們的心情怎樣?它們為什么哭呀?它們回不了家我們可以怎樣幫助它們?
2.出示第二、第三幅圖片,指導幼兒觀察圖片內容。
提問:誰來幫助小鳥?它們是怎樣幫助小鳥的?長頸鹿是怎樣幫小鳥回家的?
3.幼兒分組講述,引導幼兒學習按圖片順序觀察、連貫的講述三張圖片的主要內容。
(1)幼兒兩人一組,自由講述。
請幼兒兩人一組按圖片順序用完整語句連貫講述三張圖片內容。
(2)每組派代表講述,其他幼兒挑選出好的句子和詞語進行分享,豐富幼兒講述經驗。
提問:請小朋友聽一聽,每組派的代表是否按照圖片的順序完整講述圖片內容?聽聽他的故事里用到了那些好聽的詞?
(3)教師講述故事內容,引導幼兒學習運用“可是”、“接著”等連接詞比較連貫的講述圖片內容。
老師也有一個好聽的故事,請小朋友注意聽老師用了哪些好聽的詞語把故事完整的講述的?
三、引導幼兒討論,感受關心他人、樂于助人的快樂。
提問:
1.小鳥從樹上掉下來,它們心里是怎樣想的呢?
2.小羊、小兔看到小鳥傷心的哭了,它們會對小鳥說什么呢?小鳥會怎么說?
3.長頸鹿會對小鳥說什么?小鳥聽后心情怎樣?
4.小鳥回家了小動物們是怎樣的心情?
活動延伸:把圖片投放在語言區讓幼兒大膽的發揮想象去創編新的故事。
附
送小鳥回家
一天早上,三只小鳥不小心從鳥窩里掉了下來。小鳥們很傷
心,它們想回家可是回不去。
接著,小兔和小羊走了過來。它們抱起小鳥,想把小鳥送回家,小鳥們很開心。可是,小兔和小羊太矮了,不能把小鳥送回家。
接著,長頸鹿來了。長頸鹿脖子一伸,輕輕松松地把小鳥送回了家。小兔、小羊和小鳥們高興地說:"謝謝你,長頸鹿!"小鳥們回家了,小動物們快樂地在草地上唱歌、跳舞。
小班美術教案《小鳥回家》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撕紙塊,用膠棒粘貼的技能。
2、知道小鳥是人類的好朋友,要關心照顧它們。
3、萌發關愛環境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紅、黃、綠色彩紙,膠棒、小筐等。
2、小鳥圖片若干,大樹樹干圖。
3、游戲背景音樂《快樂的小鳥》。
活動過程:
1、聽音樂教師帶領幼兒做小鳥飛的動作進活動室,教師與幼兒聽音樂一起做手指游戲,活動手關節。
2、教師創設情境,通過談話,激發幼兒產生幫助小鳥的愿望,指導幼兒撕貼樹葉。
教師與幼兒停在沒有樹葉的大樹邊談話:“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大樹)你們知道大樹怎么了嗎?”(哭了)(沒有樹葉了)“這里原來是小鳥的家,可是現在,大樹媽媽一片樹葉都沒有了,小鳥們都不愿意回來了,大樹媽媽真傷心呀!小朋友你們能想辦法讓小鳥快點回家嗎?想不想幫小鳥造一個家呢?”
“小朋友們剛才說的都很好,也幫大樹媽媽想了許多辦法,現在我們就用撕樹葉、粘貼樹葉的方法來幫助大樹媽媽好不好?幫小鳥造一個家。”
3、教師出示綠色彩紙,用食指和拇指捏住輕輕撕成塊狀做“樹葉”。然后用膠棒涂在“樹葉”的一面,輕輕的貼到大樹上。
4、教師將紅、黃、綠色彩紙、膠棒放到小筐里,引導幼兒自由的選擇彩紙進行撕樹葉、粘貼大樹的活動。教師提醒每個小朋友撕完樹葉后要把廢紙、還有膠棒都要放到小筐里面,不能亂扔垃圾,知道愛護活動室的環境。
5、教師出示已畫好的樹干圖,請幼兒為小鳥做一個美麗的家。幼兒自由撕紙,粘貼樹葉,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要將樹葉粘貼在輪廓內。(活動時伴有輕音樂)教師可增加點難度,讓幼兒學習撕各種各樣的樹葉。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6、出示“小鳥”,引導幼兒送“小鳥”回家。
教師:“小朋友,小鳥聽說大樹媽媽又長出了許多樹葉,都高興的飛來了。讓我們一起送小鳥回家好不好?”教師和個別幼兒一起將小鳥圖片粘貼到大樹上。
7、教師小結:為了給小鳥一個安全的家,請小朋友們要愛護、保護我們身邊的環境,關愛小動物。請小朋友們把垃圾撿起來放到紙簍里。
活動延伸:
教師:“小鳥們都回來了,大樹媽媽非常開心,也非常感謝你們幫助了它,它希望我們再幫它一個忙,讓我們去告訴所有的人們,以后不能隨便摘樹葉,要愛護我們的大樹,愛護小鳥,現在我們就一起去告訴幼兒園里所有的小朋友好不好?”活動結束,教師帶領幼兒聽音樂《小鳥飛》出活動室。
反思:
這節課主要是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通過撕紙讓小班幼兒的手臂和手一起動起來,也比較適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孩子們都知道大樹是小鳥的家,通過幫助大樹粘貼樹葉以及送小鳥回家,來讓幼兒知道愛護大樹愛護小鳥,并教育幼兒愛護身邊的環境。
小班美術教案《小鳥回家》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大膽運用圖形組合的方法,表現不同動態的小鳥。
2.激勵幼兒大膽用各種顏色裝飾小鳥。
3.樂于探究、溝通與共享。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活動重難點:
重點:引導幼兒大膽運用圖形組合的方法,表現不同動態的小鳥。
難點:激勵幼兒大膽用各種顏色裝飾小鳥。
活動打算:
畫有樹林的背景圖、記號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幼兒的學習愛好。
(出示一只哭泣的小鳥)嗚——嗚——看,小鳥怎么了?它為什么哭呀?
二、共同探討溝通,了解小鳥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動態。
1.我們怎么給小鳥建一個舒適的家呢?
2.小鳥們真喜愛,它們從不同的地方飛回來了。
看,這只小鳥怎么飛的?老師引導幼兒視察不同動態小鳥的姿態。
3.它有哪幾個圖形組合起來的?
三、老師示范,幼兒視察了解不同動態小鳥的畫法。
四、幼兒作畫,老師巡回指導。
五、展示與宣揚。
將幼兒制作的宣揚畫展示到一樓走廊,并引導幼兒向同伴們講解并描述自己的宣揚畫,激發幼兒愛護動物的情感。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體現了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理念,使學習美術成為一種樂趣。幼兒能主動參加整個活動,在整個活動中我都是強調以幼兒自主參加活動為中心,寓教于樂,培育了幼兒的愛好,充分發展了幼兒的理解智力和接受智力。
小班美術教案《小鳥回家》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可是"、"接著"等連接詞和傷心、開心、高興、快樂等形容詞,能比較連貫地講述圖片內容。
2.學習從整體到局部進行觀察的方法。
3.喜歡參與看圖講述活動,體驗樂于助人的快樂。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活動準備:
1.講述圖片PPT。
2.每人一份圖片。
活動過程:
1.播放音頻"小鳥的叫聲",引出活動主題。
2.出示圖一,引導幼兒學習觀察、并簡單講述單張圖片的基本內容提問:圖上有誰?在什么地方?發生了什么事情?它的心情怎么樣?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觀察人物表情和周圍環境,提醒幼兒用完整句講述圖一的基本內容。
3.幼兒分組講述,引導幼兒學習按圖片順序觀察、連貫地講述三張圖片的主要內容。
(1)幼兒兩人一組,自由講述。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按圖片順序用完整語句連貫講述三張圖片內容。想象小動物們的內心和神情,并學習運用:傷心、開心、高興、快樂等形容詞,描述故事。
(2)每組派代表講述。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初步學會傾聽同伴講述,并挑選出好的句子和詞語讓幼兒學習,豐富幼兒講述經驗。
4.教師示范講述,引導幼兒學習運用"可是"、"接著"等連接詞比較連貫地講述圖片內容。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按圖片順序,學習"可是""接著"的連接詞連貫講述圖片內容。
5.幼兒分組講述,手偶表演,引導幼兒運用"可是""接著"的連接詞連貫講述圖片內容。
(1)幼兒四人一組,操作手偶自由講述。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操作手偶,學習運用"可是""接著"的連接詞,邊表演邊連貫完整的講述圖片內容。
(2)每組派代表講述、表演。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傾聽同伴講述,學習新的句子和詞語,豐富幼兒新的講述經驗。
活動延伸:
把圖片投放在語言區讓幼兒大膽的發揮想象去創編新的故事。
附故事:
一天早上,三只小鳥不小心從鳥窩里掉了下來。小鳥們很傷心,它們想回家可是回不去。
接著,小兔和小羊走了過來。它們抱起小鳥,想把小鳥送回家,小鳥們很開心。可是,小兔和小羊太矮了,不能把小鳥送回家。
接著,長頸鹿來了。長頸鹿脖子一伸,輕輕松松地把小鳥送回了家。小兔、小羊和小鳥們高興地說:"謝謝你,長頸鹿!"小鳥們回家了,小動物們快樂地在草地上唱歌、跳舞。
小百科:飛禽的總稱,是適應于陸地和空中生活的高等脊椎動物。長羽毛,能維持身體的恒溫;胸部有突起的龍骨突,全身骨骼多空隙,內充氣體,故身體輕便;前肢成翼,后肢行走,多數能飛行,活動范圍廣泛,也有的翼退化,而不能飛行,活動區域相對較小,如鴕鳥、企鵝及多數家禽等。
小班美術教案《小鳥回家》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撕貼的方法裝扮大樹媽媽。(重點)
2、能沿針孔或輪廓線撕出樹葉的大致輪廓,并粘貼到大樹上。(難點)
3、體驗幫助大樹媽媽讓小鳥回家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材料:紅、黃、綠色打孔紙和畫出樹葉輪廓線的彩紙若干、膠棒、小筐等。
2、課件、背景音樂。
3、作品展板、三棵沒有樹葉的大樹。
4、了解小鳥在大樹上的快樂生活。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幫助大樹媽媽讓小鳥回家的愿望。
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小鳥的家在哪里嗎?小鳥喜歡什么樣的大樹?這棵大樹怎么了?
小結:原來大樹媽媽沒有了葉子,小鳥都不愿意回家了,大樹媽媽好傷心呀!
2、觀察操作材料,師幼共同探索撕貼樹葉的方法。
(1)出示打孔彩紙,引導幼兒探索撕出樹葉的方法。
提問:你發現彩紙上的小秘密了嗎?怎樣把小樹葉從彩紙上取下來?啟發幼兒交流自己的撕紙方法。
(2)巧妙運用兒歌,提升沿著輪廓撕樹葉的方法。
“拇指食指碰碰頭,一前一后扭一扭,扭一扭走一走,沿著洞洞轉一圈,樹葉寶寶變出來。”
3、播放輕音樂,幼兒自主選擇材料打扮大樹,掌握撕貼的方法。
(1)幼兒分三組,為大樹媽媽變出樹葉。
(2)啟發幼兒發現彩紙上樹葉輪廓的不同(打孔和線描),引導幼兒自主選擇操作材料撕出樹葉,并將樹葉粘到大樹的樹冠上。
(3)提醒幼兒將撕下的紙片放到小筐子里。
4、分享交流,體驗送小鳥回家的快樂。
(1)提問:大樹媽媽現在變得怎樣了?引導幼兒從樹葉的色彩、高矮、樹葉的完整性等方面進行交流,使幼兒體驗進行撕貼活動的樂趣。
(2)討論:小鳥回到自己的家里,什么心情?它們會怎么玩?伴隨《大樹媽媽》的音樂,和小鳥一起快樂地舞蹈、歌唱、做游戲,感受小鳥在大樹上生活的快樂。
小班美術教案《小鳥回家》 篇6
活動意圖:
春天的腳步慢慢的近了,植樹節也悄悄的來臨。通過本次礁讓孩子們了解植樹節是哪一天,讓孩子記住這個時間,記住植樹節的意義,也希望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勞動為小鳥建一個自己的“家”。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植樹節。
2、幼兒樂于自己動手操作。
3、培養幼兒對自然的熱愛,對小動物關愛的情感。
4、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5、參與節日游戲。
活動準備:
1、紙盒裝的土壤
2、樹枝若干
3、卡紙制作的樹葉
4、小動物的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小朋友看一看,今天我們的幼兒園里來了哪些好朋友
教師出示小狗、小蝴蝶、小魚兒、小鳥等動物
2、呀,來了那么多的好朋友,我們和伙伴兒們跳起來吧
播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和小動物一起游戲
3、教師做打“哈欠”動作。太陽下坡了,可真累啊,我們把小動物送回家吧
把小動物送回相對應的家。
1海是小魚兒的家。
2花朵是蜜蜂的家。
3小房子史狗的家。
4咦小鳥怎么沒有家呀我們一起去找一找吧
二、觀察光禿禿的土壤,深入主題
1、原來呀,小鳥的家在樹上,可殊禿禿的土壤上沒有樹,我們怎么辦呢
小朋友舉手回答,教師引出我們家一起植樹、送小鳥回家
2、樹應該什么時候種為什么要種樹
教師引出植樹節的時間和植樹節的意義:每年的3月12是植樹節,我們可以一起去種樹,為小鳥造一個溫暖的家,你們想不想去為小鳥造房子那我們一起去種樹吧
三、老師講解,把樹葉粘貼在樹枝上,制作樹
1、把幼兒分成五個組,教師仔細講解粘貼要點
1教師指導幼兒學習粘貼、撕下雙面膠。
2指導幼兒把樹葉的葉尖朝上貼在樹干上。
3還可以為小樹戴上美麗的花朵。家一起動起來吧
2、給每個組的幼兒發材料,樹葉、樹枝、雙面膠等
3、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制作樹
1引導幼兒輕輕的的,不要把我們的小樹苗弄傷了。
2樹光禿禿的,我們一起給樹穿上綠油油的衣服,戴上紅紅的花吧
四、小朋友的樹可真漂亮啊,我們一起把它種在土壤里吧
教師帶領幼兒將“樹”種在土壤里
五、帶動周圍的老師一起參加,送小鳥回家
1、小朋友們,我們牽著來看我們種樹的老師一起把小鳥送回家吧
帶動聽課的老師一起把小鳥送回“家”
2、播放舒緩音樂,念《我是一只小小鳥》
六、結束
附、《我是一只小小鳥》
我是一煮唧喳喳的小小鳥
就這樣隨風飄搖
我是多想做只快樂地小鳥
享受陽光的照耀
可是樹的臂膀,田野的美好漸漸的不見了
誰能給我一顆樹
讓我可以在那里筑我溫暖的巢
誰能給我一顆樹
讓我可以在那里筑我溫暖的巢
我是那只想家的小小鳥
小班美術教案《小鳥回家》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撕紙塊,用膠棒粘貼的技能。
2、萌發幼兒關愛環境的情感。
重、難點:
幼兒學習撕紙塊,并用膠棒粘貼的技能。
活動準備:
1、紅、黃、綠色彩紙,膠棒、小筐等。
2、小鳥圖片若干,大樹背景圖。
3、背景音樂《快樂的小鳥》。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通過談話,激發幼兒產生幫助小鳥的`愿望。
聽音樂教師帶領幼兒做小鳥飛的動作進活動室,停在大樹圖邊:“小朋友看這是什么?你們知道這是誰的家嗎?”(幼兒回答)“這里原來是小鳥的家,可是為什么大樹上面一只小鳥也沒有?”(幼兒回答)“大樹媽媽一片樹葉都沒有了,小鳥們都不愿意回來了,大樹媽媽真傷心呀!小朋友你們能想辦法讓小鳥快點回家嗎?” (幼兒回答)“小朋友們剛才說的都很好,也幫大樹媽媽想了許多辦法,現在我們就用撕樹葉、粘貼樹葉的方法來幫助大樹媽媽好不好?(幼兒回答)”
評析:以游戲形式導入課題,激發幼兒積極動腦想辦法,調動幼兒參與的愿望。
二、教師示范方法步驟。
教師出示綠色彩紙,用食指和拇指捏住輕輕撕成塊狀做“樹葉”。然后用膠棒涂在“樹葉”的一面,輕輕的貼到大樹上。”教師再次示范一遍。
評析:教師清楚細致的講解示范,為幼兒的操作起到引領作用。教師可增加點難度,讓幼兒學習撕各種各樣的樹葉。
三、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將紅、黃、綠色彩紙、膠棒放到小筐里,引導幼兒自由的選擇彩紙進行撕樹葉、粘貼大樹的活動。教師提醒每個小朋友撕完樹葉后要把廢紙、還有膠棒都要放到小筐里面,不能亂扔垃圾。
評析:幼兒積極動手操作,很快完成作品,個別幼兒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
四、出示小鳥,送小鳥回家。
教師:“小朋友,小鳥聽說大樹媽媽又長出了許多樹葉,都高興的飛來了。讓我們一起送小鳥回家好不好?”教師和個別幼兒一起將小鳥圖片粘貼到大樹上。
五、結合情景向幼兒進行教育。
教師“小鳥們都回來了,大樹媽媽非常開心,也非常感謝你們幫助了它,它希望我們再幫它一個忙,讓我們去告訴所有的人們,以后不能隨便摘樹葉,要愛護我們的大樹愛護小鳥,現在我們就一起去告訴幼兒園里所有的小朋友好不好?”活動結束,教師帶領幼兒出活動室。
評析:幼兒積極參與送小鳥回家,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教師適時的引導,起到重要作用。
小班美術教案《小鳥回家》 篇8
設計意圖
由于小班幼兒年齡小,對手工活動比較感愛好,它們又都很喜愛小動物,對小動物的關愛產生深厚愛好。所以我設計了《小鳥回家》這節活動。通過讓幼兒學習撕紙,粘貼活動,培育幼兒的手工技能,讓幼兒自覺萌發愛惜、愛護環境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學習撕紙塊,用固體膠粘貼的技能。
2、知道小鳥是人類的好摯友,要關切照看它們。
3、萌發關愛環境的情感。
活動打算
1、黃、綠色調紙,固體膠、小筐等。
2、小鳥圖片若干,大樹樹干圖。(卡紙)
3、輕音樂。
活動重難點
重點:讓幼兒學習撕紙塊。
難點:撕紙的方法。
活動過程
1、老師與幼兒一起做課前嬉戲,活動關節。
2、老師創設情境,通過談話,激發幼兒產生幫助小鳥的愿望,指導幼兒撕貼樹葉。
老師與幼兒停在沒有樹葉的大樹邊談話:“小摯友看這是什么?(大樹)你們知道大樹怎么了嗎?”(哭了)“大樹為什么哭呢?”(沒有樹葉了)
“這里原來是小鳥的家,可是現在,大樹媽媽一片樹葉都沒有了,小鳥們都不情愿回來了,大樹媽媽真難過呀!小摯友你們能想方法讓小鳥快點回家嗎?想不想幫小鳥造一個家呢?”
“小摯友們剛才說的都很好,也幫大樹媽媽想了很多方法,現在我們就用撕樹葉、粘貼樹葉的方法來幫助大樹媽媽,也幫小鳥造一個家。”
3、老師出示綠色調紙,用食指和拇指捏住輕輕撕成塊狀做“樹葉”。然后用固體膠涂在大樹上,然后輕輕把“樹葉”貼上去。
4、老師將黃、綠色調紙、膠棒放到小筐里,引導幼兒自由的選擇彩紙進行撕樹葉、粘貼大樹的活動。老師提示每個小摯友撕完樹葉后要把廢紙、還有膠棒都要放到小筐里面,不能亂扔垃圾,知道愛惜教室的環境。
5、老師出示已畫好的樹干圖,請幼兒為小鳥做一個漂亮的家。幼兒自由撕紙,粘貼樹葉,老師巡回指導,提示幼兒要將樹葉粘貼在輪廓內。(活動時伴有輕音樂)
老師可增加點難度,讓幼兒學習撕各種各樣的樹葉。幼兒進行操作,老師個別指導。
6、出示“小鳥”,引導幼兒送“小鳥”回家。
老師:“小摯友,小鳥聽說大樹媽媽又長出了很多樹葉,都興奮的飛來了。讓我們一起送小鳥回家吧!”老師和個別幼兒一起將小鳥圖片粘貼到大樹上。
7、老師小結:為了給小鳥一個平安的家,請小摯友們要愛惜、愛護我們身邊的環境,關愛小動物。請小摯友們把垃圾撿起來放到紙簍里。
活動延長
老師:“小鳥們都回來了,大樹媽媽特別快樂,也特別感謝你們幫助了它,它希望我們再幫它一個忙,讓我們去告知全部的人們,以后不能隨意摘樹葉,要愛惜我們的大樹,愛惜小鳥,現在我們就一起去告知幼兒園里全部的小摯友好不好?”活動結束,老師帶領幼兒把大樹放到畫袋里。
教學反思
這個活動中小摯友們都很寧靜,總能夠跟著老師的思路和節奏,有一些平常比較好動的孩子我發覺也特殊仔細,很專注的在”撕”、貼。一些動手實力比較差的孩子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作品,這一點讓我感到很欣慰,也覺得很快樂,因為我發覺這樣的活動可以讓一些好動淘氣的孩子寧靜下來,同時也可以培育孩子的耐性。
小班美術教案《小鳥回家》 篇9
活動目標
1.練習撕紙塊、用膠棒(漿糊)粘貼的技術。
2.喜歡參加集體創作活動,愿意與同伴分享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各色彩紙若干,白乳膠,小筐等。
2.小鳥圖片若干,畫有大樹樹干的圖畫紙。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指導幼兒撕貼大樹。
(1)激發幼兒產生幫助小鳥的愿望。
出示畫有大樹樹干的圖畫紙,和幼兒討論:“這里是小鳥的家,可是現在,大樹媽媽一片樹葉都沒有了,小鳥們都不愿意回來了,大樹媽媽真傷心啊,小朋友,咱們一起想辦法讓大樹媽媽長出樹葉來好嗎?”
(2)教師向幼兒示范將綠色彩紙撕成紙塊,撕好后放在小筐中當樹葉,然后用白乳膠將樹葉粘貼在樹干上。
(3)教師將彩紙、小筐、白乳膠等材料擺放在合適的位置,引導幼兒自由地選取材料進行撕樹葉、粘貼大樹的活動,提醒幼兒粘貼時注意避免互相碰撞。
(4)教師注意對個別幼兒的輔導,并提醒幼兒不要隨地亂扔紙,知道愛護環境。
2.欣賞作品,和同伴一起分享成功的快樂。
(1)教師和幼兒一起欣賞大樹上美麗的樹葉。
“小朋友們,你們看,大樹媽媽又長出了這么多樹葉,你們開心嗎?讓我們一起把小鳥送回家吧。”
(2)出示小鳥圖片,引導幼兒送“小鳥”回家,教師和幼兒一起將小鳥圖片粘貼在大樹上。
小班美術教案《小鳥回家》 篇10
【活動目標】
1、傾聽音樂的快慢變化,做出相應的小鳥動作。
2、喜歡玩音樂游戲。
3、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征。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活動準備】
鳥媽媽的頭飾。
【活動過程】
1、聽音樂走路:
幼兒聽"走路"的音樂,按著節奏走路,音樂停止,幼兒站立不動。
游戲反復數遍。
2、聽音樂找座位:
幼兒聽"走路"的音樂,按著節奏走路,音樂停止,幼兒迅速找到任意一個座位坐下。
游戲反復數遍。
3、幼兒學做音樂游戲:
教師戴頭飾扮演鳥媽媽,幼兒扮演小鳥,媽媽帶娃娃出去玩。
幼兒聽"鳥飛"音樂,做鳥飛動作,音樂停止,提醒有熱找到家(座位)。
教師變化音樂的快慢速度:
"音樂有什么變化?音樂快的時候,小鳥可以干什么?(小鳥很快樂,自由自在地在飛翔)"音樂慢的時候,小鳥可以干什么?"(小鳥在捉蟲、休息)"音樂停止了,小鳥就干什么?"(找家)游戲反復數遍。
【活動建議】
在學會做"小鳥找家"游戲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其他小動物的音樂,如小兔、小貓等,讓幼兒聽音樂做"小兔找家"、"小貓找家"的游戲。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小班美術教案《小鳥回家》 篇11
雛鷹園小班 張老師
《小鳥回家》是一節小班的美工活動,其目的一是讓幼兒通過撕貼紙片,鍛煉手指的靈活性,二是萌發幼兒關心動物的愛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活動前我想了很多方案,如何把把孩子們關心小動物的情感融入這樣一節極其普通的粘貼活動呢?又怎樣引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呢?我想一般的教學設計很難更好的實現這一目標,而且也沒有什么新意,于是我想現在正值冬季,天氣寒冷。不如利用天氣的變化,編一則“小鳥失去家”的小故事,這樣既會引發孩子們的興趣,而且還能讓孩子們體驗小鳥失去家的感受,從而萌發他們的愛心,產生幫助小鳥回家的想法。果然教學活動一開始,孩子們就對我的小故事很感興趣,每個人都很認真的在聽小鳥的遭遇,接著創設了去樹林觀察小鳥的家的情境,孩子們更是情緒高漲。
接下來就是想辦法幫小鳥建家的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我讓幼兒觀察了各種各樣樹葉的形狀,擴展了幼兒有關樹葉形狀的經驗,接下來向幼兒示范了樹葉的幾種撕法。在這一環節我感覺缺少了讓幼兒自己想辦法的過程,沒有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孩子們顯得似乎有些被動, 沒有給孩子留有思考的空間。
動手粘貼的部分,孩子們表現的都非常好,最讓我感到欣慰的是,在我提醒孩子們要保護環境垃圾入筐的時候,每個人愛護環境的意識都很強烈,桌面地面的衛生保持的很好。
最后是一部分是送小鳥回家的環節,原本是讓小朋友們自己慢慢尋找早已“飛”入教室的小鳥們,一只一只的送回家,搭班的老師把我事先藏好的小鳥摘下來送給了個別孩子,這樣一來就失去了原本應有的神秘感。
這節活動在孩子們送小鳥回家后的愉快心情中結束了,孩子們體驗到了幫助他人的快樂,萌發了愛護小動物的情感,不過作為教師一個教學活動的主導者,應該以幼兒為主體,充分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習慣,這才是教育的根本。
小班美術教案《小鳥回家》 篇12
設計意圖
由于小班幼兒年齡小,對手工活動比較感興趣,它們又都很喜歡小動物,對小動物的關愛產生濃厚興趣。所以我設計了《小鳥回家》這節活動。通過讓幼兒學習撕紙,粘貼活動,培養幼兒的手工技能,讓幼兒自覺萌發愛護、保護環境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學習撕紙塊,用膠棒粘貼的技能。
2、知道小鳥是人類的好朋友,要關心照顧它們。
3、萌發關愛環境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紅、黃、綠色彩紙,膠棒、小筐等。
2、小鳥圖片若干,大樹樹干圖。
3、游戲背景音樂《快樂的小鳥》。
活動重難點
重點是讓幼兒學習撕紙塊,難點是撕紙的方法。
活動過程:
聽音樂教師帶領幼兒做小鳥飛的動作進活動室,教師與幼兒聽音樂一起做手指游戲,活動手關節。
教師創設情境,通過談話,激發幼兒產生幫助小鳥的愿望,指導幼兒撕貼樹葉。
教師與幼兒停在沒有樹葉的大樹邊談話:“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大樹)你們知道大樹怎么了嗎?”(哭了)“大樹為什么哭呢?”(沒有樹葉了)
“這里原來是小鳥的家,可是現在,大樹媽媽一片樹葉都沒有了,小鳥們都不愿意回來了,大樹媽媽真傷心呀!小朋友你們能想辦法讓小鳥快點回家嗎?想不想幫小鳥造一個家呢?”
“小朋友們剛才說的都很好,也幫大樹媽媽想了許多辦法,現在我們就用撕樹葉、粘貼樹葉的方法來幫助大樹媽媽好不好?幫小鳥造一個家。”
教師出示綠色彩紙,用食指和拇指捏住輕輕撕成塊狀做“樹葉”。然后用膠棒涂在“樹葉”的一面,輕輕的貼到大樹上。
教師將紅、黃、綠色彩紙、膠棒放到小筐里,引導幼兒自由的選擇彩紙進行撕樹葉、粘貼大樹的活動。教師提醒每個小朋友撕完樹葉后要把廢紙、還有膠棒都要放到小筐里面,不能亂扔垃圾,知道愛護活動室的環境。
教師出示已畫好的樹干圖,請幼兒為小鳥做一個美麗的家。幼兒自由撕紙,粘貼樹葉,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要將樹葉粘貼在輪廓內。(活動時伴有輕音樂)
教師可增加點難度,讓幼兒學習撕各種各樣的樹葉。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出示“小鳥”,引導幼兒送“小鳥”回家。
教師:“小朋友,小鳥聽說大樹媽媽又長出了許多樹葉,都高興的飛來了。讓我們一起送小鳥回家好不好?”教師和個別幼兒一起將小鳥圖片粘貼到大樹上。
教師和幼兒一起將小鳥圖片粘貼在大樹上。
教師小結:為了給小鳥一個安全的家,請小朋友們要愛護、保護我們身邊的環境,關愛小動物。請小朋友們把垃圾撿起來放到紙簍里。
活動延伸
教師:“小鳥們都回來了,大樹媽媽非常開心,也非常感謝你們幫助了它,它希望我們再幫它一個忙,讓我們去告訴所有的人們,以后不能隨便摘樹葉,要愛護我們的大樹,愛護小鳥,現在我們就一起去告訴幼兒園里所有的小朋友好不好?”活動結束,教師帶領幼兒聽音樂《小鳥飛》出活動室。
小班美術教案《小鳥回家》 篇13
活動目標:
1、學習撕紙塊,用膠棒粘貼的技能。
2、知道小鳥是人類的好朋友,要關心照顧它們。
3、萌發關愛環境的情感。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感知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
1、紅、黃、綠色彩紙,膠棒、小筐等。
2、小鳥圖片若干,大樹樹干圖。
3、游戲背景音樂《快樂的小鳥》。
活動過程:
1、聽音樂教師帶領幼兒做小鳥飛的動作進活動室,教師與幼兒聽音樂一起做手指游戲,活動手關節。
2、教師創設情境,通過談話,激發幼兒產生幫助小鳥的愿望,指導幼兒撕貼樹葉。
教師與幼兒停在沒有樹葉的大樹邊談話:“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大樹)你們知道大樹怎么了嗎?”(哭了)(沒有樹葉了)
“這里原來是小鳥的家,可是現在,大樹媽媽一片樹葉都沒有了,小鳥們都不愿意回來了,大樹媽媽真傷心呀!小朋友你們能想辦法讓小鳥快點回家嗎?想不想幫小鳥造一個家呢?”
“小朋友們剛才說的都很好,也幫大樹媽媽想了許多辦法,現在我們就用撕樹葉、粘貼樹葉的方法來幫助大樹媽媽好不好?幫小鳥造一個家。”
3、教師出示綠色彩紙,用食指和拇指捏住輕輕撕成塊狀做“樹葉”。然后用膠棒涂在“樹葉”的一面,輕輕的貼到大樹上。
4、教師將紅、黃、綠色彩紙、膠棒放到小筐里,引導幼兒自由的選擇彩紙進行撕樹葉、粘貼大樹的活動。教師提醒每個小朋友撕完樹葉后要把廢紙、還有膠棒都要放到小筐里面,不能亂扔垃圾,知道愛護活動室的環境。
5、教師出示已畫好的樹干圖,請幼兒為小鳥做一個美麗的家。幼兒自由撕紙,粘貼樹葉,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要將樹葉粘貼在輪廓內。(活動時伴有輕音樂)
教師可增加點難度,讓幼兒學習撕各種各樣的樹葉。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6、出示“小鳥”,引導幼兒送“小鳥”回家。
教師:“小朋友,小鳥聽說大樹媽媽又長出了許多樹葉,都高興的飛來了。讓我們一起送小鳥回家好不好?”教師和個別幼兒一起將小鳥圖片粘貼到大樹上。
7、教師小結:為了給小鳥一個安全的家,請小朋友們要愛護、保護我們身邊的環境,關愛小動物。請小朋友們把垃圾撿起來放到紙簍里。
活動延伸:
教師:“小鳥們都回來了,大樹媽媽非常開心,也非常感謝你們幫助了它,它希望我們再幫它一個忙,讓我們去告訴所有的人們,以后不能隨便摘樹葉,要愛護我們的大樹,愛護小鳥,現在我們就一起去告訴幼兒園里所有的小朋友好不好?”活動結束,教師帶領幼兒聽音樂《小鳥飛》出活動室。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特別高,因為這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只是個別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欠缺,但是在活動中,他們能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來參與活動,我個人認為,這節課還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