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一年級上冊教案:《司馬光》(精選12篇)

一年級上冊教案:《司馬光》

發布時間:2023-11-30

一年級上冊教案:《司馬光》(精選12篇)

一年級上冊教案:《司馬光》 篇1

  一、談話引入、揭題激趣:

  1、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他是誰呢?板書:司馬光

  2、認讀司它是平舌音,是哪個字少了一筆?同

  3、齊讀課題兩遍。

  4、簡介司馬光。司馬是姓(復姓)光是他的名。司馬光是900多年前北宋時期有名的文學家和歷史學家。他小時候非常聰明,好學。遇事善于動腦筋,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講的就是他小時候發生的一件事,一件什么事呢?我們一起看大屏幕,聽故事。

  二、整體感知,認讀生字:

  1、課件出示(1)(看動畫、聽朗讀)

  2、我們也來讀讀這個故事好嗎?自由讀課文一遍,邊讀邊畫出與生字有關的詞,多讀幾遍,用我們學過的識字方法識記生字。

  3、下面老師考考大家,看誰認的字、詞多,課件出示(2)下列詞,給生字著色,放大。學生說出讀音、結構、讀出詞。(指名開火車認讀之后,全班齊讀一遍)。

  假山水缸別人慌忙嚇哭

  叫喊一塊使勁砸破得救

  假(假山、假話)(放假、請假、假期)

  4、出示卡片,認讀生字。(指名領讀、齊讀,以開火車方式進行)。

  5、擴詞訓練(開火車:每人說一個詞)

  使使用、使勁、大使;

  慌慌忙、慌張、心慌、慌亂;

  司司機、公司、司法、官司;

  假假山、假話、假貨、放假、請假、假期

  6、大幕出示詞語,學生齊讀。

  7、找數量詞:一座假山、一口大水缸、幾個小朋友、一塊石頭。

  三、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1、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司馬光在花園里遇到了什么事?

  讀后回答:根據回答完成板書。

  2、真是虛驚了一場。我們來看看當時的情景,課件圖示3(文字:有個掉進。)

  ①、指名讀第3小節:有個小朋友假如自己在場會是什么心情?(緊張、害怕)要讀出害怕的語氣來。怎么讀?誰會讀?指名讀。

  ②、在這緊急的時刻,別的小伙伴都怎么了?課件圖4(文字:別的小朋友有的有的有的)叫什么?喊什么?(假如是你,你會怎么叫、怎么喊?)

  指名學生邊喊邊做動作,指導讀出慌張、急切的語氣來。

  ③、司馬光的表現怎樣呢?他在做什么?看圖,課件圖5(文字:司馬光沒有慌、舉、砸)。在課文里畫出描寫司馬光表現的詞,用-------畫出寫司馬光救小伙伴時的動作的詞(舉、砸)試著做一做司馬光的動作。

  ④、為什么不是一下子就砸破了?幾下子,使勁說明了什么?

  ⑤、想一想,議一議:司馬光當時是怎么想的?(用沉穩、鎮定的語氣讀)

  ⑥、用高興的語氣讀第6小節。(課件6)

  3、如果你當時也在場,你想對司馬光說些什么呢?

  4、在這個故事里,你最佩服司馬光什么?(課件7)

  四:拓展、討論:(課件8)

  1、司馬光是用砸缸的辦法救了小朋友,你還能想出別的辦法救小朋友嗎?比一比,看誰的辦法最好?

  2、如果是一件玩具或別的什么東西掉進缸里了,用不用砸缸?

  3、總結:同學們平時玩的時候,要注意安全,危險的地方不要去,危險的游戲不要玩,如果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要沉著、冷靜,才能想出好辦法。

  五、用講故事的口吻自由朗讀課文

  六、創新故事會:(可以加上動作、語言、表情和想象)(課件9)

  1、指名講故事。

  2、把自己當作司馬光來給大家講這個故事。

一年級上冊教案:《司馬光》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別、到、那、都、嚇、叫”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課文。

  3、感受司馬光遇到緊急情況,冷靜、勇敢、果斷救人的品質。

  4、培養學生發明性的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圖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流程:

  一、指導看圖,從圖中質疑。

  1、出示插圖,從圖中你看出了什么?

  2、你還有什么看不懂得嗎?

  3、學生質疑,教師歸納問題:

  (1)爬出來的小朋友是怎樣掉進缸里的?當時的情況怎樣?

  (2)是誰救了他,他是怎么救的?

  二、揭題釋題。

  1、板書課題,讀題。

  (1)知道“司馬”是復姓。

  (2)識記司,組詞。

  2、簡介司馬光。(學生或教師)

  三、初讀感知,合作初步解疑。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識記生字。自主選擇生字識記,組內推薦,全班反饋。(采用各種形式認讀生字,隨機選擇生字擴詞或選擇句子指導朗讀。)

  3、指名分段讀課文。考慮問題(1)(2)。

  4、小組討論推薦讀懂的問題。

  四、再讀感悟。

  1、學習1~3段,解決問題(1)。

  (1)借助插圖了解大水缸的位置和這是怎樣的一口缸。

  (2)讀文后討論,理解:不小心。

  啟發想象:掉進缸里的小朋友會怎樣?

  (3)朗讀指導。

  2、學習4~6段,解決問題(2)。

  (1)看圖讀文了解別的小朋友的表示,板書:哭喊叫找。

  小組討論這些小朋友當時是怎么想的?

  (2)討論司馬光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他是個怎樣的人?

  劃出司馬光的動作。理解:使勁砸。

  (3)質疑釋疑。(針對課文內容提問,自由解答,教師引導)

  4、你喜歡司馬光嗎?用一句話夸夸他吧!

  5、朗讀指導。

  五、學會背誦技巧。

  教師引導,讓學生悟出背誦的方法:看圖背誦、想情節背誦、看板書背誦。

  六、指導書寫。注意偏旁在左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七、拓展訓練。

  假如你是當時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員,你會怎么做呢?

  要求:大膽想象。

  八、作業安排。

  把故事講給家人聽。

  九、板書設計。

一年級上冊教案:《司馬光》 篇3

  【教學目的】

  1、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培養學生的自主識字的能力。會寫別、到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運用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的方法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能從課文插圖中學習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

  【課前準備】

  1、學生:

  ⑴搜集有關司馬光的資料。

  ⑵認讀字卡片。

  2、教師:

  ⑴吹塑紙剪成假山、水缸。

  ⑵課文插圖,第4、5自然段的文字。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出示司馬光的圖片)師: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一位古時候的人,他的名字叫司馬光。他是一位有名的人。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寫的就是他小時侯的事。

  (板書課題20、司馬光)

  (從圖入手,引出課題,激起學生對司馬光了解的愿望。)

  二、自主識字,初讀感知

  1、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認字,讀通課文:

  ⑴借助拼音。

  ⑵問別人。

  ⑶聯系上下文猜字。

  ⑷聽別人讀。

  2、同桌互讀正音:

  3、指名讀課文。其他小朋友認真聽,評一評讀得怎么樣。

  (學生評價訂正讀音,教師隨機利用卡片指導學生鞏固認讀字。)

  4、運用游戲,檢查學生識字情況。

  師:現在我們要把生字朋友從課文中請到我的生字卡片上,看大家還認不認識?

  出示生字卡片,用摘字的游戲識字。

  (方法:把字貼在黑板上認識哪個字就摘哪個字來讀,其他學生跟讀。)

  讓學生在小組里摘字,說說用什么方法認識這些字的。

  師:誰來說一說哪幾個生字用換偏旁的方法來記住的?

  叫──收球──救

  師用開火車的游戲檢查學生識字情況。

  5、把生字朋友送回課文的家中,全班齊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司馬光干什么?用簡短的話說一說。

  (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是識字,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重要的是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在出示了四種識字方法,這樣既復習鞏固了原有的知識,又培養了學生運用已有知識的能力。同時為了讓學生識起字來饒有興趣,在教學中引入游戲。這樣能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提高識字效率,鞏固識字效果。)

  6、四人一小組讀課文,可以齊讀、分段讀、表演讀。講講自己讀懂了什么?

  7、小組匯報交流。

  三、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學習到、別兩個生字:

  1、讓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記憶字形。找一找兩個字的相同點。

  2、教師范寫,生描寫

  3、請寫的好的學生說一說怎樣才能寫好。

  4、生練寫,同桌互評。寫的滿意的畫一個。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境,復習識字

  師:我們繼續學習《司馬光》。這節課我要先考考同學們,看看誰這些字都認識了。

  師:(出示一幅花園的圖)將認讀字藏在花芯中,找一組學生摘花,讀字,同桌組詞。

  二、細讀課文,朗讀感悟

  1、看插圖,找一找哪幾個自然段寫的圖上的內容。(第3、4、5、6自然段)

  出示這幾段讀一讀,說一說發生什么事了?

  (一個小孩掉到水缸里了。)

  2、讀一讀,讓學生想一想假如自己在場會是什么心情?讀出緊張的語氣。

  3、別的小朋友都怎樣做的?看插圖,說一說。

  (發揮插圖的用處,理解課文)

  4、司馬光是怎么做的?讀課文第5段,自己演一演。

  5、議一議他是怎么想的?

  (小組討論,匯報交流。)

  四、背誦課文,掌握方法

  1、為什么要寫第1、2自然段?

  師小結:事情的發展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有起因、經過、結果。

  2、試著按照這種方法,背誦課文。

  (生背課文。)

  3、指名背誦,怎樣才能背下來?

  五、擴展沿伸

  師:學習了這篇課文,你覺得司馬光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板書機智勇敢)

  出示:遇到困難怎么辦?動動腦筋,一定會有解決的辦法。

  師:請同學們也向司馬光來學,幫助這位同學。

  (小紅的沙包掛在了樹杈上,怎么辦呢?)

  或介紹司馬光的資料。

  六、書寫生字

  1、出示嚇、叫、那、都。

  2、說一說你的發現

  (可以說識字方法、也可以說兩組同部首的字)

  3、重點指導那,其他字自學。

  4、生描寫,同桌互評。

一年級上冊教案:《司馬光》 篇4

  【教材分析】

  本課講的是司馬光小時候的一個故事。司馬光和小伙伴在花園里玩,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里,司馬光舉石砸缸救出了小伙伴。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了解司馬光的沉著機智,并從中受到啟發。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教學是學生、教師與文本的對話過程,本節課的設計讓學生在想象中走進救人的情境,在再現的情境體會中,感受到孩子落水的危險,體會時間的緊迫,知道司馬光砸得正是時候。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珍視學生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發揮學生在閱讀中的自主性、積極性。拓展整合教材,在多元的材料中走近司馬光。

  【教學過程】

  一、學習鞏固,導入新課:

  1、開火車認讀生字卡片。

  (注意做到有針對性,容易出錯的字多讀,生字掌握不好的同學多讀。)

  2、讀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讓學生自主選擇,在感興趣的基礎上讀。)

  (上課一開始,讓學生感受本課的愉悅,尊重他們的主體選擇,給他們一個輕松的環境,為他們的學習營造一個自由空間 。)

  二、學習課文3~5自然段:

  1、學習第三自然段:

  導言:上一節課我們學到了司馬光和小朋友一起在花園里玩,他們玩得很開心,可你們知道嗎?玩著玩著竟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⑴ 學生聽師范讀第三自然段。

  ⑵ 讓學生說說發生了什么事?

  學生交流,指出事情是:小朋友不小心掉進缸里。

  ⑶ 請你們認真的再讀課文,告訴老師和小朋友這個孩子掉進水缸有什么危險?

  重在引導學生通過結合水缸的大和水很滿來得出小孩子的處境很危險。

  ⑷ 指導朗讀。師:從你們的回答當中老師知道了小孩子的處境的確很危險,老師也感到了你們很擔心缸里孩子的安全,請你結合自己此時的心情,把這段課文讀一讀。(指導讀出擔心的語氣)

  這是一個緩緩牽引的環節,讓學生在初步的理解中在略帶憂愁的感覺中,知道這個孩子落入水中的危險,這個環節的設計是為了下面更好的體驗緊張情緒的環節做鋪墊。同時,本環節尊重學生的朗讀感悟,注重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心理體驗來學習課文。

  2、學習第四自然段:

  導言:從你們的朗讀中老師聽出了你們的擔心,你們是一群心地善良的孩子,急他人之急,很想幫助缸里的孩子。他的朋友也很想幫他,可事情發生的太突然,他們慌了。

  ⑴ 讓學生感受本段文字。師:請你們自由讀第4自然段。

  ⑵ 請學生說出別的小朋友的行為。師:請同學們說說別的小朋友都是怎么做的。

  ⑶ 引導學生體驗當時慌亂的情景。師:老師聽了你們的發言知道了別的小朋友都慌了。現在請你們同桌討論:他們慌了,叫著喊著,可能叫些什么,喊些什么?先在位子上演一演,而后上臺來表演。

  ⑷ 學生表演,全班師生對表演做評價。

  (表演再現了當時慌亂的情景,讓學生再次感受緊張的情緒)

  ⑸ 引導學生說自己的獨特體會。師:同學們,事情發生的這么突然,別的小朋友又都慌了,此時讀這一段,你們的心情怎么樣?

  ⑹ 指導朗讀。師:你們真是富有愛心的朋友。有的擔心,有的難過,有的感到緊張,有的感到害怕,怕缸里的孩子有危險。現在就請你們帶著自己的感受讀一讀本段。(作好朗讀評價)

  如果說上一個環節學生對于緊張的體驗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話,這個環節的設計則是讓學生的這種感覺浮出水面,通過情景的創設,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情勢的緊張與危險,讓學生走進了當時的現場,現在學生的心情已被緊緊的提了起來,對人物的擔心程度也越來越深。表演的使用讓學生更好的走進了課文,理解了文中的語言,并內化了文中的語言文字,很好的體現了文本對話。

  3、學習第五自然段:

  導言:怎么辦?我們都在心中為那個孩子繃緊了一根弦,現在越來越危險了,別的小朋友的慌亂幫不了他,得有人救救他。在這個時候事情出現了怎樣的變化呢?

  ⑴ (感受文字,找出砸缸動作)師:請你們仔細讀本段課文,用筆畫出司馬光砸缸的動作。

  ⑵ 出示卡片,檢查問題1完成的情況:司馬光沒有慌,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砸破了。(卡片上把動作標出來)

  ⑶ 引導想象司馬光砸缸情形。師:再 讀讀本句話,請你們認真想想:為什么司馬光使勁砸那口缸?而且砸了好幾下?當時可能是一種怎樣的情形?

  ⑷ 學生說自己想象的當時的情形,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⑸ 展示課件補充學生的想象。師:讓我們回到現場,看看司馬光是怎樣救出孩子的。

  (出示司馬光砸缸的課件,讓學生觀察,再次感受砸缸情景)

  ⑹ 發展求異思維,引導想象。師|:司馬光急中生智,用自己的辦法救出了缸里的孩子,假如司馬光當時不在現場,是你們在那,聰明的小朋友們,你們有沒有別的辦法救缸里的孩子?

  ⑺ 學生交流自己的方法。

  ⑻ 引導方法比較。師:你們都很有自己的見地,在這么快的時間里就想出了辦法,現在請你們把自己的辦法和司馬光的辦法比,看看在當時的情況下哪種辦法更好一些?

  ⑼ 引導得出結論:方法是可以,但時間不允許,情勢緊張,容不得時間耽誤,在特定的情形下,舉石砸缸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司馬光急中生智,舉石砸缸,救出了孩子,他砸得正是時候。

  ⑽ 指導朗讀本自然段。

  (師:你們都明白了司馬光砸缸的妙,砸得恰是時候,現在請讀讀本段課文,注意讀出司馬光的果斷與機智,把自己對司馬光的感受也讀出來 。)

  在想象中讓學生體驗了當時救人的緊張情形,讓學生有了自己的獨特體會,關注了學生學習的個性。在學生感受到情形危險后,把救人的任務交給學生,使得他們自然而然的在心中升騰起要救人的正義感。在此情況下,讓學生說說你還有什么辦法自然是水到渠成。在情境中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在想象中又補充了對原文的理解。

  4、學習第六自然段:

  導言:司馬光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救了缸里的孩子,避免了一場事故的發生。大家到此都松了一口氣,我們一起懷著高興的心情讀讀本自然段吧!

  ⑴ 讀第六自然段

  ⑵ (說話練習)師:假如你當時也在場,你是那個被救的孩子或是旁邊的人你會跟司馬光說些什么)?

  ⑶ 一人扮演在場的人,一人扮演司馬光,互相交換角色說話。

  歷經了緊張救人階段,此時心情總算能徐徐平緩,輕輕松口氣了,由救人的高潮到得救的平緩放松,學生經歷了又一個情感體驗,交換角色說話很恰當的讓學生找到了心理宣泄口,同時也是對全文的一個總結,不管學生會說些什么,那都是他們在這一節課上的情感體驗所得。

  三、拓展練習

  導言:

  師:生活中我們有的時候難免遇到危險,這個時候我們自己要沉著冷靜,我們不能等著別人來救自己,要學會自救。

  1、講述斷臂自救的故事。

  2、出示游泳溺水自救的常識,讓學生自己讀。

  思維角度的轉換讓學生由救人的意識轉成自救,這是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設計的一個環節,讓學生在所學中得到另一種生成。

  四、課后延伸

  課文中的司馬光的沉著冷靜只是我們了解到他的性格的一個方面,要想更好的了解他,課后可以和家里人一起看看《司馬光教子儉樸》、司馬光簡介, 《資治通鑒與司馬光》等文章,而后寫上一句話的司馬光。

  課后的延伸既拓展了學生的閱讀面,也讓學生更全面的了解司馬光,由面到點,引導學生豐富司馬光的人物個性。

  附:《斷臂自救的故事》

  拉斯頓是美國(時代)周刊選出的本年一季度最出色的人材。他自己的和關于他的事跡的網站在短短3天就被點擊近百萬次。從生存的勇氣到斷臂自救的方式,他給人類的啟示是多方面的……

  2003年4月25日,一向愛好登山探險的美國阿斯彭市27歲的青年亞倫.拉斯頓一個人來到猶他州藍約翰峽谷登山。藍約翰峽谷位于猶他州東南部,風景絕美但人跡罕至。

  拉斯頓在攀過一道3英尺寬的狹縫時,一塊巨大的石頭擋住了去路。拉斯頓試圖將這塊巨石推開。巨石搖晃了一下,猛地向下一滑,將拉斯頓的右手和前臂壓在了旁邊的石壁上。

  忍著鉆心的劇痛,拉斯頓使勁用左手推巨石.希望能將手臂抽出來,然而石頭仿佛生了根一般紋絲不動,在做了無數次次努力之后,精皮力竭的拉斯頓終于知道.單憑自己一人絕不可能推動巨石.只能保存精力等待救援了。

  然而,在接下來的數天里,別說是人,就連鳥也沒見飛過一只,他就這樣吊在懸崖上。沒有事物,拉斯頓每天只能喝水,到了4月29日,壺中的最后一滴水也被他喝光了。

  5月1日早晨,饑腸轆轆、渾身無力的拉斯頓從睡夢中醒來時終于明白,他所在的地方太過偏僻,即使有人知道他失蹤報譬,救援人員也不可能找到這個地方。

  再等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條,想活命的話只能靠自己了。拉斯頓心里清楚,把自己從巨石下解放出來的惟一辦法就是斷臂。而除了筒單的急救包扎,他并不知道如何進行外科自救。

  拉斯頓清理了一下手頭的工具──一把8厘摩長的折疊刀和一個急救包,沒有麻醉劑,沒有止痛片.沒有止血藥,超常的疼痛和所冒的風險可想而知,不過拉斯頓已經別無選擇了。

  由于稻子過鈍,在難以形容的疼痛和失血的半昏迷中,拉斯頓先折斷了前臂靠近手腕處的撓骨,幾分鐘后又折斷了手腕處的尺骨…—整個過程大約持續了一個小時。

  之后拉斯頓用登山錨將一根繩子固定在巖壁上,用左手抓住繩子,順著巖壁滑了下去。之后跌跌撞撞的做了大約7英里路,兩名旅游者發現了他,報了警,他得救了。他是憑著自己堅強的意志,自己拯救了自己。

一年級上冊教案:《司馬光》 篇5

  佚名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認識3個偏旁部首;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朗讀課文,體會司馬光遇事沉著、機智救人的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1、能認識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看圖展開合理的想象,培養學生的思維。

  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書寫。

  教具準備: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

  一、 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2、“司馬”是個復姓,“光”是名。

  簡介司馬光。

  二、 范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范讀課文。

  2、思考討論:主要寫了司馬光小時候的一件什么事?

  三、 看圖回答,出示生字詞

  1、圖上畫的是什么時候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古時候)

  2、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花園是個什么樣兒的?(出示:一口水缸)

  3、圖上畫了哪些人?他們在干什么?這時候發生了什么事?(出示:都找大人砸那口缸)

  四、 教學生字詞

  1、自學生字詞。要求:看出示的詞卡,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想想詞義。

  2、檢查乍學情況。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評析:字音是否主導準,句子是否讀通。

  五、指導寫字

  1、鞏固字音。

  2、你用哪些方法記住了這些生字?

  3、指導書寫。

  4、師范寫,生描紅、仿寫。

  第一課時作業 設計

  一、比一比、組詞。

  找候司園

  劃后絲圓

  掉流使爬

  桌留是爪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教育學生要像司馬光那樣,遇事不慌,積極開動腦筋,解決問題。

  教具準備:教學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

  一、看圖,學習第1自然段

  1、有一天,司馬光和小朋友來到了什么地方?干什么?

  2、自讀第1節。用自己的話說說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關鍵人物。

  3、再指名說說假山、水缸的位置。

  4、指導朗讀。

  二、學習2~3自然段

  1、這時發生了什么事?自讀第2節。

  2、出示句子。有個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里。

  (1)這時情況怎么樣?誰來讀?

  (2)語匯議:是否讀出了危險的語氣。

  (3)指導詩詞:“一不小心”。

  (4)指讀,個別讀,章讀。

  3、在這危險緊急關頭,小朋友和司馬光他們的表現和做法一樣嗎?用“—”畫出有關句子。自讀2~3節。

  4、反饋、交流、討論。

  (1)出示句子:別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還有的跑去找大人。

  ①理解“都慌了”,指導讀詞。

  ②引讀,別的小朋友都慌了,他們有的,有的還有的。

  ③誰來學他們喊一喊?怎么喊?喊些什么?

  ④表演讀這句話。

  ⑤且擴“有的……有的……還有的……”來說話嗎?

  (2)誰畫了司馬光怎么做的句子?

  ① 指導讀詞:“沒有慌”、“使勁”。指導讀句子,表演朗讀。

  ② 司馬光為什么會這樣做?他當時是怎么想的?你覺得他是個怎樣的孩子?

  ③ 結果呢?小孩得救了,大家高興嗎?指導朗讀最后一句話。

  ④ 如果這時大人趕來了,會對司馬光說些什么?

  5、小結。

  6、有感情朗讀課文。

  三、表演課文:

  板書設計 : 21·司馬光

  沒有慌 使勁砸缸

  遇事沉著 有主張

  第二課時作業 設計

  一、看拼音寫詞語。

  Shi jian shi hou men kou shi jin

  ( ) ( ) ( ) ( )

  hua yuan diao xia pa shan liu shui

  ( ) ( ) ( ) ( )

  二、搭配詞語。

  一座 水缸 找 石頭

  一口 石頭 砸 大人

  一塊 假山 搬 水缸

一年級上冊教案:《司馬光》 篇6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認識3個偏旁部首;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朗讀課文,體會司馬光遇事沉著、機智救人的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1、能認識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看圖展開合理的想象,培養學生的思維。

  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書寫。

  教具準備: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 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2、“司馬”是個復姓,“光”是名。

  簡介司馬光。

  二、 范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范讀課文。

  2、思考討論:主要寫了司馬光小時候的一件什么事?

  三、 看圖回答,出示生字詞

  1、圖上畫的是什么時候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古時候)

  2、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花園是個什么樣兒的?(出示:一口水缸)

  3、圖上畫了哪些人?他們在干什么?這時候發生了什么事?(出示:都找大人砸那口缸)

  四、 教學生字詞

  1、自學生字詞。要求:看出示的詞卡,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想想詞義。

  2、檢查乍學情況。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評析:字音是否主導準,句子是否讀通。

  五、指導寫字

  1、鞏固字音。

  2、你用哪些方法記住了這些生字?

  3、指導書寫。

  4、師范寫,生描紅、仿寫。

  第一課時作業設計

  一、比一比、組詞。

  找候司園

  劃后絲圓

  掉流使爬

  桌留是爪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教育學生要像司馬光那樣,遇事不慌,積極開動腦筋,解決問題。

  教具準備:教學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看圖,學習第1自然段

  1、有一天,司馬光和小朋友來到了什么地方?干什么?

  2、自讀第1節。用自己的話說說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關鍵人物。

  3、再指名說說假山、水缸的位置。

  4、指導朗讀。

  二、學習2~3自然段

  1、這時發生了什么事?自讀第2節。

  2、出示句子。有個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里。

  (1)這時情況怎么樣?誰來讀?

  (2)語匯議:是否讀出了危險的語氣。

  (3)指導詩詞:“一不小心”。

  (4)指讀,個別讀,章讀。

  3、在這危險緊急關頭,小朋友和司馬光他們的表現和做法一樣嗎?用“—”畫出有關句子。自讀2~3節。

  4、反饋、交流、討論。

  (1)出示句子:別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還有的跑去找大人。

  ①理解“都慌了”,指導讀詞。

  ②引讀,別的小朋友都慌了,他們有的,有的還有的。

  ③誰來學他們喊一喊?怎么喊?喊些什么?

  ④表演讀這句話。

  ⑤且擴“有的……有的……還有的……”來說話嗎?

  (2)誰畫了司馬光怎么做的句子?

  ① 指導讀詞:“沒有慌”、“使勁”。指導讀句子,表演朗讀。

  ② 司馬光為什么會這樣做?他當時是怎么想的?你覺得他是個怎樣的孩子?

  ③ 結果呢?小孩得救了,大家高興嗎?指導朗讀最后一句話。

  ④ 如果這時大人趕來了,會對司馬光說些什么?

  5、小結。

  6、有感情朗讀課文。

  三、表演課文:

  板書設計:      21·司馬光

  沒有慌  使勁砸缸

  遇事沉著 有主張

  第二課時作業設計

  一、看拼音寫詞語。

  shi jian shi hou men kou shi jin

  ( ) ( ) ( ) ( )

  hua yuan diao xia pa shan liu shui

  ( ) ( ) ( ) ( )

  二、搭配詞語。

  一座  水缸    找  石頭

  一口  石頭    砸  大人

  一塊  假山    搬  水缸

一年級上冊教案:《司馬光》 篇7

  孫劍蓉

  小學語文新大綱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強調學生進行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要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教學中要充滿著有個性和積極思維的語文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i吾文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長才干、學做人。

  小學語文新教材第二冊<司馬光》是一篇傳統教材,教學時怎樣才能體現新大綱的精神呢?重點部分的教學我做了如下的思考:

  一、讀讀、看看、議議。

  讓我們來看看司馬光為什么“砸缸”救小朋友。

  1.自由讀讀課文,看看那口水缸在哪里?是口什么樣的水缸?用“——”畫出有關句子。(第二自然段)

  2.認真讀第二自然段,觀察插圖。(有條件的學校可用投影儀將課本中的插圖放大,集體現察。) 小組討論:一個小朋友掉進那口水缸里,司馬光為什么要“砸破”缸救那個小朋友?(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插圖,認真讀第二自然段理解:和圖上的孩子相比,文中寫的“大水缸”是相比孩子們的個子還高。而且體積大,能裝許多水。”1上學生在讀讀、看看、議議中弄明白,那樣“大”的水缸,又是牥裝滿”了水,說明小朋友掉進缸以后,整個兒會被淹沒,會有生命危險,所以司馬光要“砸破”那口缸,讓水流出來,才能救小朋友。)

  二、讀讀、演演、問問。

  司馬光是怎樣救掉進缸里的小朋友的呢?

  1.找出有關“怎樣救”的段落。(第五自然段)讀讀,畫出”怎樣救”的句子,點出重點詞語。(“司馬光沒有慌,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砸破了。”)

  2.表演體會司馬光“怎樣救”小朋友,看誰把司馬光的表情、動作演得像。(表演、評議)

  3.再讀第5自然段,對司馬光“怎樣救”小朋友的表現提出問題,想想、議議。(教師可從學生實際出發,啟發引導學生通過再讀第5自然段后提出:司馬光為什么“沒有慌”?當時他會怎么想?他怎么會知道“舉起一決石頭,使勁砸那口缸”?石頭是哪里來的?為什么要“幾下子”把缸砸破?——使學生在讀的基礎—亡,有充分思考的余地,培養學生逐漸養成會獨立思考的習慣,同時對司馬光在小朋友遇到生命危險時“沒有慌”,沉著冷靜,急中生智,動腦筋、想辦法,化險為夷會有更進一歲的理解。)

  4.引讀第5自然段,說說你從司馬光的表現中明白了什么?你會對司馬光說些什么?(讓學生從事情本身以及事情所說明的道理等等角度各抒己見。)

  5.引讀第4自然段:當看到一個小朋友掉進大水缸里。別的小朋友是怎么辦的?

  6.大組對比讀第4、5自然段。分角色表演(司馬光、掉進缸的小朋友、眾小朋友)看誰演得最像。再說說“都慌了’和“沒有慌”的不同結果。

  三、思考、想象、設計。

  你認為還有什么辦法能救掉進缸里的小朋友?(可讓學生充分地想象,允許學生設計出不同的辦法如——大家都伸手去拉;找樹枝伸下去讓掉進缸里的小朋友拉住樹枝眾小朋友再一起拖;甚至說一齊把缸推倒等等。只要理內充分,想象合理,就要給予充分肯定,也鼓勵有爭論。) 四、擴展活動。在學生已充分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可安排一些“難題”讓學生想一想,如:家里炒菜時油鍋突然燃起來了怎么辦?一不小心把乒乓球踩凹了怎么辦?熱鬧的大街上和父母走散了怎么辦…讓學生進一步明白遇事不慌張,要積極動腦筋自己想辦法解決的道理。在說的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把句子說通順,把意思表達得更清楚一些。

一年級上冊教案:《司馬光》 篇8

  【教學目的】

  1、會認13個生字和要求掌握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教育同學遇事要像司馬光一樣冷靜機智。

  4、學會一些機智處置問題的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幅畫像,想看嗎?看著這幅畫像,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他是誰?

  生:我想知道他是哪個年代的人?

  師:這個人啊,是北宋時期的一位著名歷史學家和文學家。是誰呢?老師把他的名字寫下來:司馬光。(板書)誰來讀一下?

  生讀。

  師:你知道司馬光姓什么嗎?

  生:姓“司”。

  師:他姓司馬,這是個復姓。誰來說說你對司馬光有哪些了解呢?

  生:我聽過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師:關于司馬光的故事很多很多,今天,我們就來讀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請大家翻開課本85頁,以自身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認識字詞:

  師:讀完課文了嗎?課文里調皮的字嬰幼兒們要出來和我們見面了。瞧!

  (出示投影片)認識他們嗎?假如你覺得哪個字嬰幼兒難記,可以問問周圍的同學有沒有好方法。好趕緊讀一讀,等會老師可要去掉拼音了!

  生自主讀生字。

  師:去掉了拼音,你還認識嗎?誰愿意當小老師領讀。

  小老師讀。

  師:還有誰愿意?這么多同學呀!我們來做個擊鼓傳花的游戲,花傳到誰那,誰就來當小老師,好嗎?

  (擊鼓傳花)

  師:認識了生字,我們來猜字謎好嗎?(出示投影片)。

  這個同學真馬虎,“同”字丟掉一小豎。(同)

  一個三框面朝東,一塊石頭背后撐,一條毛巾藏肚中。(砸)

  師:還想猜嗎?好,出示課件,這里有三個字,假、缸、破,老師來指,一個同學背過臉去猜老師指的是哪個字?你們可以舉手給他提示,好嗎?

  (做猜字游戲)

  師:還想做識字游戲嗎?下面,我們來個組詞競賽,出示字:別、慌、嚇、叫、塊、使、勁、救,這里有8個字,按順序每排一個字來組詞,看哪排給這個字組的詞多,哪排就贏了!先自身準備一下。

  (做組詞游戲)

  師:認識了字,同學們再讀課文,肯定會有更多收獲。

  生讀課文。

  三、入情入境,深入體會

  師:同學們讀課文讀得很投入。下面,我們來看一幅畫。

  課件出示圖片。

  誰來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一口大缸。

  生:我看到裝滿了水的大缸。

  師:大缸在哪兒?

  生:在假山下。

  師:一口很大的裝滿了水的缸,放在假山下面,而且有小朋友在假山上玩,這就有可能出危險。下面,請同學們讀一下課文的第2自然段,想想哪些詞該重讀。

  生讀。

  師:誰來讀一下這段?

  師:誰聽出來他哪些詞重讀了?

  生:“大”和“裝滿”重讀了。

  師:你能說說你為什么重讀嗎?

  生:……

  師:正是因為大缸里裝滿了水,所以才可能發生后面的事情,所以,這里應把這兩個詞重點強調一下。我們一起試著再讀一下這一段。

  (集體讀)

  師:接下來,發生了什么危險的事呢?請同學們找一找。誰來說?

  生: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掉進大缸里了。

  師:掉進缸里的小朋友會怎樣?

  生:他會大聲喊“救命”。

  生:他會在水里掙扎。

  師:假如你看到了,心情怎樣?

  生:害怕、緊張。

  師:你們緊張嗎?請同學們讀課文的第3自然段,讀出你緊張的心情來。

  (指名2—3個同學讀)

  師:你覺得誰讀得最好?哪個地方讀得好?

  生:我覺得謝培同學讀得好。她讀得聲音響亮、有感情。

  生:我覺得她“一不小心”讀得很好。

  師:因為事情發生的很突然,所以,“一不小心”要讀得略微快些。哪位同學再想試著讀一下?假如是你看到了,這時你會怎么辦?

  生:我會跑去找大人。

  師:小朋友們是怎么做的呢?請大家看圖,誰來說說。

  生:有一個小朋友嚇哭了,有一個小朋友在喊大人,還有一個小朋友跑了。

  師:小朋友們原本玩得那么高興,突然發生這種事情都慌了,害怕極了。請同學們讀一下課文的第4自然段,讀出小朋友們的慌張、急切。

  師:誰來讀?

  指名2—3名同學讀。

  師:司馬光是怎么做的呢?請同學們讀讀課文。

  師:誰來說說司馬光當時是怎么想的?

  生:他想我要救他,否則他就沒命了。

  生:他想我要想個方法。

  生:他想跑去找大人來不和了,要趕快救出他。

  師:他是怎么做的?誰來給大家讀一下第5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畫出描寫司馬光救小伙伴的表示的'詞。

  師:你們畫出了哪些動詞呢?

  生:我畫的是“舉起”“使勁砸”。

  師:從這兩個詞你看出了什么?

  生:我看出石頭很重,司馬光很著急。

  師:現在,請同學們把自身當成司馬光,用鎮定的語氣來讀一下這一段。

  指名讀。集體讀。

  師:缸砸破了,水就流出來了,小朋友就得救了。司馬光用自身的機智化險為夷了!還緊張嗎?不緊張就是什么?用一個詞來表達?

  生:放松。

  生:輕松。

  師:請同學們帶著輕松的語氣來讀一下課文的最后一段。

  師:請同學們帶著輕松的語氣來讀一下課文的最后一段。

  師:想一想,得救的小朋友會對司馬光說什么?司馬光又會說什么?請同桌倆練習扮演一下。

  生扮演。

  師:你們喜歡司馬光嗎?用一句話夸夸司馬光。

  生:司馬光你真勇敢。

  生:司馬光你真聰明。

  生:司馬光我佩服你!

  師:還想對司馬光說什么?

  生:我以后要向你學習。

  生:遇到危險,要像司馬光那樣動腦筋。

  師:喜歡這個故事嗎?想不想把它講給別的小朋友聽?下面,我們先來聽叔叔講一講這個故事,自身可以跟著小聲講。

  (播放flash《司馬光》)

  師:課后請同學們把這篇課文背下來,然后講給爸爸、媽媽聽聽。喜歡這樣的小故事嗎?請同學們搜集一下,我們開個小小故事會。

一年級上冊教案:《司馬光》 篇9

  康康

  教材簡析:

  本課講的是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他和幾個小伙伴在花園里玩,一個小伙伴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遇到這樣的突發情況,司馬光急中生智,舉起大石頭,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朗讀課文,我們能體會到:遇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著機智才會想出好辦法。

  導學目標:

  1、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等6 個生字。

  2、課文插圖中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

  能力素養點:

  1、理解課文的內容,感悟到遇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著機智才能想出好辦法。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背誦課文,體會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質。

  導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

  2、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

  3、學會觀察書中插圖中人物的動作、表情、神態。

  導學設計理念:

  本文的學習重點是認識本課的生字和新詞,并且學會觀察人物的動作、表情、神態,所以在設計本課的教案時,在關注到這方面。指導學生識字時,讓學生邊讀文,一邊記認生字,通過給黑板上的生字著色,加強色彩化,讓學生整體感知生字,再讓學生自主識字,小組合作交流識字方法,找到漢字規律,然后采用問答和對唱的方式鞏固生字,效果會更好。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時,教師先示范,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后,試著朗讀,再在小組間進行評價,抓住司馬光不同表現的詞語進行感情朗讀。通過引導學生收集關于司馬光的故事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也加深了對課文的了解。

  導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了解人物

  1、導言:同學們,在距今九百年前,也就是在我國北宋時期有一位歷史學家,他就是司馬光,這篇講述的就是司馬光小時候的事。

  2、哪個同學對司馬光有了解呢?請你說一說。

  二、借助圖畫,初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1、請你輕聲讀讀課文,邊讀邊標畫出本課的生、新詞。

  2、出示本課的生字卡片,請同學們認讀。

  紅色卡片:(會認的字)

  黃色卡片:(會寫的字)

  3、指導學生看圖。

  (1)通過初讀課文,看看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這個地方有什么?圖上有個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知道哪個孩子是司馬光?

  (2)學生簡述畫面的內容。

  三、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讀文,說說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讀了這段,你讀懂了什么?

  (2)“古時候”是指什么時候?

  3、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深入地思考:你讀懂了什么?

  (2)再次看圖,假山和水缸在什么位置?請你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3)結合書上的內容和圖上的畫面,請你說說:這是一口什么樣的水缸?

  (4)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這段文字,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

  4、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這段,思考:正當孩子們玩得高興時,發生了什么事情呢?“不小心”是什么意思?

  (2)展開想像:這個小朋友掉進水缸里,小伙伴們的心情怎樣?情你細想想,把自己當作其中的一個人物,說說此時此刻,你的心情如何?

  (3)為什么著急呢?掉進缸里的小孩子面臨著什么危險呢?

  (4)用著急的心情練讀。

  (5)小組內練讀后,全班交流。

  (6)在這么危險的情況下,小司馬光是怎么做的?請你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5、學習課文第上自然段。

  (1)思考:小朋友們為什么這么驚慌?

  (2)練習朗讀,讀出驚慌,害怕的語氣。

  (3)小組內練讀。

  (4)個別學生展示讀。其他們學進行評價。

  (5)在這萬分緊急的情況下,一個小朋友去叫大人,大人來了能不能救出孩子呢?他的方法好嗎?小組討論。

  (6)司馬光是怎么做的呢?

  6、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1)自由讀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馬光的表現與其他人一們嗎?為什么?

  (2)試著做司光砸自由缸的動作。說說:誰表演得好?為什么好?練習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

  (3)討論司馬光的做法好在哪。

  (4)小組討論:司馬光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呢?

  (5)再讀這一段,思考“花園里為什么要一口大缸呢?有什么用?]

  (6)這口缸有它的自身價值,可是卻被司馬光砸碎了,聳不怕大人批評他嗎?

  (7)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這一段。

  7、學習課文第六自然段。

  (1)自己讀讀這段。思考: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這段?

  (2)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四、發散思維訓練。

  還有別的方法救出小孩嗎?

  五、總結全文。

  讀完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呢?遇到緊急情況時應如何去做呢?

  第二課時

  一、復習課文。

  1、練習背誦課文。

  2、同學們相互評議。

  二、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練習書寫。

  1、學習生字“我會認”

  2、合作學習:討論如何記住本課的生字、新詞?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3、學生交流學習。

  4、匯報學習體會。

  5、學生反復認讀生字。做游戲。

  3、學習“我會寫”,指導書寫本課的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學習“我會認”

  (2)仔細觀察本課在寫的生字,說出規律:均為左右結構的字。

  (3)指導書寫“別、到”兩個字,這兩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

  (4)學生仿寫、描紅,教師相機指導。

  (5)教師進行評價,并及時鼓勵。

  三、課堂練習。

  1、比一比,再組詞。

  救勁司

  球徑同

  2、擴詞。

  司假

  使別

  四、課堂總結。

一年級上冊教案:《司馬光》 篇10

  佚名

  教學目標 :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9個生字,綠線內的11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教育學生要像司馬光那樣遇事不慌,積極開動腦筋,想辦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識寫生字、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具準備和輔助活動: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書:

  20.司馬光

  沒有慌 —→ 搬石砸缸 —→ 缸破人出

  遇事不慌 —→ 積極動腦 —→ 決問題

  作業 安排和設計:

  課內:抄寫字詞、填空、看拼音寫漢字、組詞、練習說話。

  課外: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 揭示課題

  1. 板書課題:司馬光

  2. 告訴學生“司馬”是復姓,“光”是名。司馬光是我國古代的一個大文學家,大史學家。本課介紹的是他小時候的一個故事。

  二. 范讀課文,了解大致內容

  1. 范讀課文。

  2. 思考:本課寫的是司馬光小時侯的什么事?

  三.看圖答問,出示生字新詞

  1. 圖上畫的是什么時候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古時候)

  2. 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花園是個什么樣兒?(出示:有座、一口、水缸)

  3. 圖上畫了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這時候發生了什么事?

  4. 那個小孩掉進缸里,其他的孩子和司馬光各有什么表現?(出示:都、找大人、砸、那口缸、哭、喊、使勁、救)

  四. 教學生字詞

  1. 自學生字詞。要求看板書,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想想詞義。

  2. 檢查自學情況。

  (1) 檢查讀音。

  a. 指名讀,讀后討論:哪些字音容易讀錯。

  b. 去拼音讀。

  c. 開火車讀卡片上的生字。

  (2) 檢查字形。

  a. 指名說說哪些字可以用數筆畫的方法記憶。

  b. 指名說說哪些字可以用熟部件的方法記憶。

  c. 師生共同分析“候、都”的字形。

  (3)要求學生找出帶有生字的句子讀讀,想想詞義。

  五. 作業 

  1. 抄寫生字。

  2. 練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 試讀課文

  1. 指名分段讀課文。

  2. 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

  二. 講讀課文

  1. 講讀第一段

  (1) 自由輕聲讀課文。

  (2) 指名說說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3) 用自己的話說說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有關人物。

  (4) 指名看圖說說水缸,假山的位置。

  (5) 再指名說說水缸的樣子。

  (6) 指名朗讀。敘述的語氣。

  2. 講讀第二自然段。

  (1) 指名讀。

  (2) 那個小朋友怎么會掉進缸里的?他會遇到哪些危險?為什么?

  (3) 看圖說說“別的小朋友”指的是哪些小朋友。從哪里看出他們慌了,他們可能會喊什么?

  (4) 指導朗讀。

  要用緊張的語氣讀、指名讀、齊讀。

  3. 講讀第三段。

  (1) 看圖。

  掉進水缸里的小朋友非常危險,其他的孩子都慌了,司馬光這時候會怎么想?(啟發想象,練習說話)

  (2) 指名讀課文。

  (3) 用“——”把寫司馬光的句子畫下來,再讀一讀。

  (4) 從哪些地方看出司馬光沒有慌?

  (5) 比較句子。

  a. 他搬起一塊大石頭。

  b. 他搬起一塊石頭。

  指名讀句子,說說有什么不同。司馬光為什么要搬“大”石頭?從這里你可以看出司馬光怎么樣?

  a. 司馬光雜那口缸。

  b. 司馬光使勁砸那口缸。

  指名讀句子。你覺得哪句話好?“使勁”寫出了什么?表現了司馬光怎么樣?

  (6) 司馬光的方法行嗎?從哪句話可以看出來?

  (7) 指導朗讀。

  速度稍慢,第一句要有力,第二句要放松。

  三. 總結課文

  1.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說說司馬光是個怎么樣的孩子,我們應該向他學習什么。

  四. 作業 

  填空:

  別的( )( )( )都慌了,( )( )哭,( )( )喊,( )( )( )跑去( )( )( )。( )( )( )沒有慌,他搬起一塊( )( )( )使勁砸( )( )( )。

  第三課時

  一. 復習檢查

  1. 抽讀生字。

  2. 在正確的讀音下畫“——”。

  時(si shi) 找(zhao zao) 座(zhuo zuo) 砸(za zha)

  二. 練詞說話

  1. 看圖復述故事。

  同桌練說,小組練說,各組選一個代表到前面來說。

  2. 用詞練習說話。

  (1) 不小心

  (2) 有的……有的……有的……

  三. 課堂練習

  1. 看拼音寫詞語。

  Gu shi hou yi hou jin dou lai le zhao da ren

  2.組詞區別。

  古( ) 時( ) 候( )

  石( ) 村( ) 后( )

  那( ) 缸( ) 找( )

  都( ) 紅( ) 我( )

一年級上冊教案:《司馬光》 篇11

  教材簡析:

  《 司馬光救友》是一篇文言文,選自元朝的《宋史》通過司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贊頌了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聰明機智,肯動腦筋等品質。篇幅短小精悍,內容顯現易懂,敘述形象生動,寓意深刻。

  設計理念:

  以“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讀通文言文,在具體語境中,通過多層次、多元化朗讀,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借助注釋、工具書插圖、動作等方法,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掌握文言文學法;以讀促悟,以演促情,以議促心,拉近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感悟文中人物形象。

  教學目標:

  學會文言文的朗讀。

  借助注釋、工具書或動作等多種方法理解課文內容。

  感受文中人物形象,激勵學生形成沉著冷靜、機智勇敢、愛動腦筋的品質。

  教學重點:

  感受古文的特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課文。結合注釋,自己嘗試理解文章內容。

  教學難點:

  借助注釋能用自己的話把古文的內容表達出來。

  教學手段: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導入課題

  1、 同學們,我們站起來轉過身去看看,坐在后面的就是來自鄰水各個學校的領導和老師們,請大家以熱烈的掌聲對他們的親臨指導表示歡迎。常言說得好“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大家還會說這樣的句子嗎?我們所說的這些都是文言,用這樣的語言寫成的文言叫做文言文,又稱為古文,其特點是語言簡練。

  2、 我們一起來學習29古文兩篇中的第一篇,請同學們認真看老師書寫課題,教師板書課題:司馬光救友

  3、 學生齊讀課題兩遍,說說課題的意思。(司馬光救朋友)這篇課文出自于元朝的《宋史》。

  二、 出示目標

  師:那請同學們熟記學習目標,記住就舉手。(大屏幕顯示)

  1、 學會文言文的朗讀。

  2、 理解課文內容。

  師:我們6(4)班的學生有沒有信心完成目標呢?(有 )

  三、 第一次“先學后教”(一讀課文,掃除生字詞)

  師:教師念自學指導

  (一) 大屏幕出示:

  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課文,2分鐘后比比誰讀音準確,聲音響亮,吐字清晰。

一年級上冊教案:《司馬光》 篇12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38

  《司馬光》教學一得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網!請在站內輸入課題關鍵字搜索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網)網址是www.letgol.com】

  《司馬光》一文講述司馬光小時候砸破水缸救出落水小朋友的故事,表現了司馬光遇事沉著、機智救人的優秀品質。引導學生從故事內容中體會司馬光這一優秀品質成為一大教學重點。在教學過程中,我抓住這一重點,尋找幾個切入口,引導學生思辯、發散想像。⑴教學第二自然段時,在感知小朋友落水后別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還有的跑去找大人”之表現后,我讓學生討論:這些表現對解決問題有用嗎?得出結論:哭一點也沒用,喊比哭好,但周圍沒有人在的話也沒用,跑去找大人需要一定的時間,即使有人來也怕晚了,總之,都不是可行之法。在此基礎上感知司馬光是怎樣做的,從而使學生感受司馬光的聰明。⑵在感知司馬光的表現之后,我讓學生發散想像:假如當時你在場,會想什么辦法來救人?學生有的說:“把水缸扳倒過來, 讓水流出來,讓小朋友爬出來。“有的說:“伸手去拉,把小朋友給拉出來。”我讓學生討論這兩種方法是否可行,得出結論:都不如司馬光的辦法好。從而使學生再次感受司馬光的聰明。⑶在教到課文結尾處,我讓學生發散想像:“假如你是那個落水小朋友,脫險后會對司馬光說些什么?”學生首先想到的是說些感謝之類的話,我再問:“假如你是邊上的小朋友之一,看到司馬光救出了小伙伴,肯定很高興,那會對司馬光說些什么?”學生這是就會想到說些夸獎之類的話,我再發問:“假如你是那個落水小朋友的父母,知道是司馬光救出了自己的孩子,會對司馬光說些什么?”學生就會說出一些感謝兼夸獎的話。這樣層層深入,就再次深化了文章的中心,達到了文以載道的教學目的。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網!請在站內輸入課題關鍵字搜索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網)網址是www.letgol.com】

  常麗萍

  轉載

一年級上冊教案:《司馬光》(精選12篇) 相關內容:
  • 一年級上冊《小猴子》導學案蘇教版(通用4篇)

    教材分析:《小猴子》是一首很風趣的兒童歌曲,歌曲表現了小動物伶俐可愛的形象,歌曲中兩處小間奏一個級進下行,一個級進上行,更加生動地表現了小猴子活潑可愛又淘氣的形象。...

  • 一年級上冊《連加連減》教案分析(精選13篇)

    一、設計思想長期以來,計算教學忽視了教學本身的人文因素,脫離了學生個體。因此,計算教學總是與單調、枯燥連在一起。新課程的實施,給計算教學注入了新的血液。...

  • 一年級上冊《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說課設計(通用2篇)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1~5的認識和加減法”中的《分與合》。接下來的時間,我會從教材內容、學習目標、教法學法、學習過程等幾個方面來闡述這節課。...

  • 語文S版一年級上冊《樹葉》公開課教案(精選17篇)

    【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認識“長、它、落、到、河、真、高、興、當”9個生字。會寫“長、興、蟲、當”4個字。2、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教學重點】重點是指導學生識字寫字和讀背訓練。...

  • 一年級上冊《北風和小魚》教學設計(通用17篇)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到北風的妄自尊大,學習小魚兒面對強大的北風毫不畏懼的精神。...

  • 一年級上冊《大還是小》教案(精選17篇)

    [教材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第一冊教材17頁[教材分析及思考]比較兩個數的大小,是在前面學過的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多少的基礎上進行的。...

  • 蘇教版一年級上冊:《北風和小魚》同步練習(精選12篇)

    【自(z) 主(zhǔ)研(yn)學(xu)我(wǒ)能(nng)行(xng)】1.找(zhǎo)帽(mo)子(zi),填(tin)序(x)號(ho)。...

  • 一年級上冊 認識鐘表,(通用4篇)

    周菊明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84~85頁。教材分析《認識鐘表》這一課的主要內容是認識鐘表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

  • 蘇教版國標本一年級上冊《大海睡了》教學設計(精選16篇)

    教材簡析【課題】大海又不是人,怎么會睡了呢?一個睡字使大海擬人化了,大海有了人的特點,讓人覺得更可親可愛了。【結構分析】這是一首兒童詩,寫喧鬧了一天的大海在夜晚漸趨寧靜,表現了大海的溫柔和可愛。...

  • 一年級上冊《對韻歌》教案(精選15篇)

    教學目標:1.通過聽讀、看圖聯想、字理識字等方法,認識“對、云、雨、風、花、鳥、蟲”7 個生字。2.會寫“蟲、云、山”3 個生字和提、撇折、豎折3 個基本筆畫。3.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 語文出版社一年級上冊教案(精選3篇)

    教學內容1.復習課文所學的的新詞,在圖中理解詞義。2.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語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3.寫字。教學過程一、復習深化:1.開火車檢查詞語:師:嗚生:開火車啦!師:火車開到江南去。...

  • 一年級上冊《8、7加幾》導學案(精選2篇)

    教學內容::一年級上冊95頁例4和"做一做"。教學目標:1.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5、4、3、2加幾的20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正確熟練地進行口算.2.培養學生利用9、8、7、6加幾的計算方法學習5、4、6、2加幾的遷移能力.3.滲透統計思想,培養...

  • 一年級上冊《烏鴉喝水》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教學目的:《烏鴉喝水》講述了一只烏鴉通過動“手”動腦喝到水的故事。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懂得動手動腦的重要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精神,培養學生思考和實踐的精神,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 一年級上冊《牧童》導學案(精選14篇)

    牧童導學案教學目標:1、正確掌握旋律、節奏,培養學生演唱二聲部合唱的能力。2、感受切分節奏,并在教師的指導下,把這種節奏所表達的快樂情緒用歌聲表達出來。3、通過學唱歌曲,感受體驗并用自己自然的歌聲表現歌曲活潑的情緒。...

  • 一年級上冊《小小的船》優秀教案(精選17篇)

    全日制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而語文素養的核心是語文能力,語文能力的培養靠的是長期的、扎扎實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池市| 大同县| 简阳市| 景德镇市| 延庆县| 益阳市| 会宁县| 怀来县| 梓潼县| 兰考县| 邵武市| 德令哈市| 曲周县| 大埔区| 永仁县| 双峰县| 司法| 桦甸市| 皋兰县| 乌苏市| 平山县| 林甸县| 高唐县| 华宁县| 沾益县| 西峡县| 上饶市| 崇文区| 贵溪市| 上饶县| 七台河市| 新巴尔虎右旗| 江西省| 阳朔县| 广东省| 昭苏县| 木里| 宣汉县| 永胜县| 托克逊县| 汉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