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的生物膜系統》教案設計(精選3篇)
《細胞的生物膜系統》教案設計 篇1
一、教學目的:
1.能發現生物行為的變化是有規律的。
2.有興趣研究生物晝夜行為變化規律。
3.能自己制定研究計劃,探究一種動物或植物的晝夜變化情況。
4.能夠用二維記錄表連續記錄較長時間的觀察結果。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發現生物行為的變化是有規律的
難點:研究生物晝夜行為變化規律
三、教學準備:
各種生物變化的圖片
四、教學過程:
活動1完成沒有畫完的畫
活動目標:
1.能通過查閱各類資料,舉例說明晝夜變化對動植物有什么影響。
2.會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3.能用繪畫的形式表示自己的分析結果。
實施建議:
1.本活動建議用25~30分鐘的時間完成。
2.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的示意圖,了解圖中的生物行為與晝夜變化的關系。如:一些小鳥、蝴蝶喜歡在白天活動;貓頭鷹、蛾子卻喜歡在夜間活動。以此為基礎,讓學生列舉更多的例子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下來。繪畫時需要注意:一是首先要判斷自己發現的實例屬于喜歡在白天活動的,還是喜歡在夜間活動,分別畫在左欄和右欄中;二是要盡量形象地表現動物或植物的活動或休息狀態。此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繪畫和想像能力。
3.教材中的圖為強調白天和黑夜的對比,顯得過高過窄。教師要允許學生在自備畫紙上繪制,也可用示意圖的上面部分。
4.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畫向同學展示,并用簡練的語言做必要的說明。
活動2對晝夜行為變化的研究
活動目標:
1.能選擇一種動植物,探究其行為變化與晝夜的關系。
2.能嘗試用兩種方法對同一種動植物的行為進行研究。
3.在研究時愿意與同學分工合作。
4.意識到青少年要保證足夠睡眠時間的重要性。
5.關注人類在農業生產中是如何利用生物晝夜節律的。
實施建議:
1.本活動可在課上布置,小組內分工明確后在課下完成,完成后在課上交流總結。
2.本活動重在調動學生的探究興趣,活動要求不宜過高,更不能求全,只要學生略有發現即可。如學生可以只研究貓眼的瞳孔在白天黑夜是怎樣不斷變化的。
3.研究方法、成果形式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鼓勵學生嘗試查找資料、現場觀察或請教咨詢的方法,要求不可過高。
4.鼓勵各小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與老師和同學交流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解決的辦法,新的發現等。
5.“科學在線”相當于對學生探究活動成果的總結和提升。引導學生閱讀“科學在線”,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生命活動與晝夜的關系。同時,引導學生關注人類在農業生產中是如何利用生物晝夜節律的,以及在利用過程中科學技術是如何發揮重要作用的。
拓展活動如果沒有晝夜變化,世界將會是什么樣的呢?
活動目標:
1.能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
2.能作出有一定根據的想像,沒有晝夜變化會對世界產生什么影響
《細胞的生物膜系統》教案設計 篇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
(1)明確生物膜的化學組成和基本結構。
(2)理解細胞的生物膜系統的概念和作用。
2.態度方面
(1)通過細胞內各種生物膜在結構和功能上聯系的學習,進一步明確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以及事物之間存在普遍聯系的觀點。
(2)通過生物膜的研究成果的介紹,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的興趣,激勵他們對生命科學知識要有不斷探索的精神,同時滲透STS思想。
3.能力方面
(1)利用課本插圖、教學掛圖和課件,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讀圖能力。
(2)通過資料的閱讀和設計的問題的引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進而發展綜合的能力。
二、重難點
重點:1.各種生物膜在結構和功能上的聯系。2.細胞的生物膜系統的重要作用。
難點:名種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聯系。
三、教學過程
1.概念:各種共同構成的一個系統。
細胞膜
細胞器膜
核膜
2.成分:成分,主要含和。
3.觀察各種膜之間的結構聯系:是指具有膜結構的膜之間的相連。是指不同膜結構之間通過小泡發生轉化。(將結構關系圖畫在上方)
4.各種膜之間的功能聯系:
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
線粒體
5.生物膜系統在生命活動中的作用
①細胞膜對細胞有、及。
②內質網膜,供酶、核糖體等附著在上面,使各種化學反應有序進行。③將細胞,使各種化學反應能。
6.研究生物膜的重要意義
1.生命基本理論研究
2.實踐上——
3.在工農業生產和醫學實踐上有重要用途,如抗逆性強的農作物新品種和透析型人工腎
資料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與運輸分泌蛋白從合成至分泌到細胞外,經過了哪些細胞器?經過了哪些細胞結構?有哪些細胞器參與了?
練習:
1、組成生物膜系統的生物膜是指:
A、在結構上直接相連的生物膜B、細胞內所有的生物膜
C、具有單層膜的細胞器D、具有雙層膜的細胞器
2、一種細胞器的部分生物膜是怎樣轉移到另一細胞器的:
A、隨著細胞質的流動到達特定部位B、從高爾基體直接到達內質網
C、從內質網直接到達細胞膜D、通過形成具有膜結構的小泡而轉移
3、分泌蛋白在附著于內質網上的核糖體中合成之后,其運輸的方向是
A、內質網→細胞膜→高爾基體B、高爾基體→內質網→細胞膜
C、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D、細胞膜→內質網→高爾基體
4、(多選)生物膜系統在細胞生命活動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
A、在細胞內外物質的運輸過程中起重要作用B、使核內遺傳信息的傳遞不受細胞質的影響
C、廣闊的膜面積為酶提供大量的附著位點D、使細胞的結構與功能區域化
5、在一定的時間內使用某種動物細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標記
的氨基酸,經檢查發現放射性同位素,依次先后出現在圖中
的1、2、3、4、5、6、7部位。請回答。
(1)圖中的[7]是________,[1]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3]是來自。
(2)在圖中[4]________中形成成熟蛋白.
(3)[7]的合成、加工和運輸過程所需的大量能量由[8]______供給。
(4)此動物細胞對[7]具有__________功能。
作業:完成《高效提能測評》課時作業九。
《細胞的生物膜系統》教案設計 篇3
【復習目標】
1.了解水中動物的常見種類,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和特征。
2.理解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
3.概述藻類、苔蘚和蕨 類植物的形態特征和生活環境。
4.說出藻類植物對生物圈的作用和與人類的關系,并樹立生物體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觀點。
【復習提綱】
1.水中常見的動物種類有魚類(如:鯽魚 帶魚)、腔腸動物(如:珊瑚 水母)、節肢 動物(蝦 蟹 蜘蛛 蜈蚣)、軟體動物(如:河蚌 蝸牛 烏賊) 、兩棲動物(如:青蛙)等,其中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的是節肢動物。
2.鯽魚的身體兩側各有一行側線,它是一種特殊的感覺器官,它和神經相連,有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測定方位的作用; 背部深色漸變到腹部白色, 有利于躲避敵害。鯽魚的運動器官是鰭,它游泳時靠尾鰭和軀干的左右擺動產生向前的動力; 胸鰭和腹鰭有平衡身體的作用; 鯽魚的呼吸器官是鰓,鯽魚的身體可分頭、軀干和尾三部分,鰓蓋后緣以前是頭部,中間部分是軀干部,肛門以后是尾部,身體呈紡錘形,體表覆蓋鱗片,鱗片表面有粘液,可以減小游泳時水的阻力,魚體內的鰾, 能夠調節魚體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使魚可以停留在 不同的水層。
3.四大家魚:青魚、草魚 、鳙魚和鰱魚,把它們混養殖在 一個池塘里,可以充分利用水域的立體空間和各種天然餌料多養料,以達到高產的目的。
4.河蚌 用鰓呼吸,以斧足運動等適應水 中生活的結構特點,貝殼是由外套膜分泌物形成的,當河蚌的外套膜受到砂粒或異物刺激時,會分泌大量珍珠質把異物層層包裹起來,便逐漸形成一顆璀璨奪目的珍珠。
5.藻類植物 有單細胞 ,也有多細胞的。藻類植物沒有根、莖、葉,靠體內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釋放氧氣和為魚類、浮游生物提供食物。具體作用是: ① 提供氧氣 ② 提取工業原料 ③ 食用 ④ 凈化污水.
6.水綿是由許多結構相同的長筒狀的細胞相互連接而成的。
【復習檢測】
1.“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江水泛綠是由于下列哪類植物大量繁殖引起的
A.裸子植物 B.苔蘚植物 C.蕨類植物 D.藻類植物
2.大氣中,近90%的氧氣于哪類植物
A.藻類植物 B.苔蘚植物 C.蕨類植物 D.種子植物
3.某類植物提供了空氣中絕大部分的氧氣,沒有根、莖、葉的分化,分布在占地球表面約71%的水域環境中。這類植物是
A.苔蘚植物 B.藻類植物
C.蕨類植物 D.種子植物
4.下列動物真正屬于魚的是
A.甲魚 B.黃鱔 C.鯨魚 D.娃娃魚
5.生活在水里,用鰓呼吸,體表被有鱗片的動物是( )
A.烏龜 B.鯉魚 C.海豚 D.珊瑚蟲
6.“水上大世界,動物添精彩”下列只能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用鰭游泳的動物是( )A.蚯蚓 B.草魚 C.青蛙 D.獵豹
7.你有過捉魚的經歷嗎?下河摸魚時,已經捉到手的魚往往又會讓它掙脫,這是由于其體表有生很滑的黏液。魚體表黏液的主要作用是
A.預防人類捕捉 B.減少運動阻力 C.保持體表濕潤 D.輔助呼吸
8.下列屬于我國特有的水生哺乳動物是 ( )
A.中華鱘 B.海豹 C.揚子鱷 D.白鰭豚
9.魚是適應水中生活的一類動物,其呼吸器官是( )
A.肺 B.皮膚 C.氣管 D.鰓
10.鯽魚游泳時,前進的動力主要來自( )
A.尾鰭的擺動 B.胸鰭和腹鰭 的擺動
C.各種鰭的共同作用 D.軀干部和尾鰭的擺動
11.在探究“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時,某小組同學正在討論探究計劃,他們按甲、乙、丙、丁的順序依次發言。你看,一個人一個主意。請你來分析其中蘊含的科學方法。
(1)丙提出的方法在科學研究中叫做____________,本實驗采用這種方法最主要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與丁提出的實驗方案,可使實驗結果更為可靠的是_________的。因 此,生物科學研究中,在同時有活體和模型可供選用的情況下,應首選___________作為實驗材料。
(3)丁提出的實驗方案中的A、B分別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游泳中的作用,它們是實驗組還是對照組?_____________。
(4)乙認為,幾個鰭同時擺動,不易觀察單個鰭的作用,應對某個鰭的作用單獨進行研究。乙的觀點反映了科學實驗要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則。甲提出的直接觀察的方法不能得出準確的結論,但可以為探究過程中____________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