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趣味識字公開課教案(精選3篇)
幼兒園大班趣味識字公開課教案 篇1
目標:
1、背誦兒歌《蹺蹺板》。
2、認字:高、低。讀詞:蹺蹺板、瞇瞇笑。
3、認識標點:省略號(……)
4、通過游戲復習學過的詞語和生字。(走,跑,跳,青蛙,小兔,花貓,山羊,小魚,蘿卜,蟲子,青草,青菜,黃瓜,茄子。
準備:
1、兒歌掛圖,配樂磁帶。
2、字卡。
3、教師可根據游戲準備本節課所需教具。
4、參考教具:教師用硬紙板涂色制作(蹺蹺板)玩具。兩個小孩紙偶(表情快樂)。字卡,字卡掛件。繪有各種蔬菜的黑板一面。
5、蹺蹺板圖片背面寫字蹺蹺板。小孩頭像(表情瞇瞇笑)背面 寫字瞇瞇笑。高和低的圖片。(背面寫生字)
過程:
一、木偶表演兒歌內容。
教師:"我請來了兩位小寶寶來玩蹺蹺板,他們還編了一個好聽的兒歌。教師放兒歌磁帶〈蹺蹺板〉。(教師用手中教具根據兒歌內容用紙偶表演兒歌。)
二、認讀生詞:蹺蹺板,瞇瞇笑。學習生字:高、低。
教師:小朋友你們想玩游戲嗎?要想玩這個游戲必須學會幾個動作。教師說幼兒做動作。(教師說;蹺蹺板——幼兒做玩蹺蹺板動作。瞇瞇笑——幼兒做笑的表情。低——幼兒蹲下。高——幼兒站起來。)通過教師說的詞或字,過渡到教師出示圖片幼兒做動作,再到教師說字或詞出示生字卡片,最后教師直接出示字卡幼兒做動作。
三、幼兒看掛圖找出所學的生字,朗讀兒歌。
教師:這首兒歌是小朋友在玩的時候寫出來的,我們看看這首兒歌里有我們認識的字嗎?(教師出示兒歌掛圖)教師一邊帶讀兒歌一邊逐句出示字條讓幼兒認讀。幼兒再次欣賞兒歌,教師根據兒歌磁帶播放速度手指兒歌掛圖上的生字。幼兒看兒歌掛圖簡單講講圖片內容,教師提問:這是什么符號?代表什么意思?(幼兒隨意回答)。
教師總結:還有很多你高我低的過程,還有很多你對我笑,我對你笑的過程用六個小點點表示省略,這個符號叫《省略號》。教師:這么多字寶寶,我們上識字課經常見面,這些穿紅衣服的字寶寶都是我們的老朋友,我們跟它們打個招呼吧。大家齊讀一遍。(幼兒找出兒歌中認識的生字)請它們去休息一下,讓我們來認識一些新朋友。教師說兒歌,請個別幼兒表演兒歌。或幼兒說兒歌教師表演(幼兒能經教師提醒完整說兒歌內容。)在幼兒都熟悉了生字后一邊看著掛圖念一邊表演。
四、復習詞語及生字。
教師:呦!我聽見有聲音在說話呢!原來是一些好朋友,它們也想和小朋友們一起做游戲呢!我們能一起叫出它們的名字嗎?(復習詞語青蛙,小兔,花貓,山羊,小魚,蘿卜,蟲子,青草)
游戲:《小動物最愛吃什么 》請幼兒在百寶箱中自由選取小動物,讓大家看看自己拿的是什么小動物字卡。然后老師扮演動物園的管理員,幼兒扮演各種動物。
交待游戲規則:一個小動物只許找一種食物的字卡。老師:“小動物們,你們餓了吧?趕快出來找吃的吧!”音樂起,幼兒開始找自己喜歡吃的食物的字卡,找到后回到自己的座位。然后按找到食物的先后順序,舉起字卡說給大家聽。比如:“我是花貓,花貓愛吃小魚”。 教師:大家都找到了自己喜歡吃的食物而且都吃的飽飽的!下面我們就來運動運動。請這樣運動的小動物到老師身邊來。(出示跑,跳,走等字卡,幼兒進行復習)教師問小兔,你有什么事嗎?哦,原來是你家有客人來,兔媽媽讓你去買一些菜。你想請小朋友幫忙嗎?現在我們一起到菜場看看有些什么菜好嗎?”
1.出示畫有蔬菜的黑板,引導幼兒逐一認識蔬菜:青菜、黃瓜、蘿卜、茄子、蘑菇
2.出示字卡和蔬菜一一對應,讓幼兒逐一認讀。
3、買菜游戲
“這些菜都很有營養,小朋友愛不愛吃?我們幫小兔子把這些菜都買回去吧。但是,賣菜的阿姨有個要求,每人只能買一種“菜”(字卡),而且要說清楚你要買什么菜。如:我要買青菜、我要買黃瓜……”(幼兒分組進行)
幼兒到貨架前隨意買“菜”(字卡),老師注意幼兒的發音。
游戲:炒小菜
1.教師:“小朋友都幫小兔子買到菜了。告訴大家誰買了青菜?”有青菜字卡的幼兒把字卡舉起來,其他類推,待全部蔬菜點完后,老師說:“現在,我們來當小廚師,幫小兔子燒菜好嗎?”
2、教師說:什么菜到鍋里來,手里有這種菜(字卡)的小朋友可以上來。老師依次和手持“青菜”、“黃瓜”、“蘿卜”、“茄子”、“蘑菇”字卡的幼兒做炒菜的游戲:“炒青菜、炒青菜,青菜快到鍋里來。”手持“青菜”卡片的幼兒一起上來,邊模仿炒菜邊說:“炒青菜,炒青菜,炒了一盤嫩青菜。”老師注意查看每次幼兒上來時手里的字卡是否對。
幼兒園大班趣味識字公開課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能認識“荷、珠、搖、籃、晶、停、機、坪”等幾個生字,會寫“葉、我”,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知道荷葉是小水珠的.搖籃。
2、過程和方法:能根據生活實際,運用多種方式初步了解文中詞句的意思,在朗讀中體會荷葉的美,并適當的積累語言。
3、情感、態度、價值觀: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喜歡朗讀散文詩一般的《荷葉圓圓》,對荷葉、小水珠、蜻蜓等生物充滿興趣,初步感受夏天的美好,激發學生對大自然和美的向往。
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并了解課文內容,認識文中的生字,理解文中的詞句意思。有主動學習的愿望,喜歡文中詩一般優美的語言,能感受到夏的美好。
設計意圖:
1、通過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的合理運用,拉近文本和學生之間的認知距離,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的欲望。
2、及時地捕捉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入情入境地進行閱讀,適當的積累語言。
3、充分利用兒童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有效地促進學生對生字新詞的學習,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課前準備:
1、小朋友們觀察夏天,看看美麗的夏天有了哪些變化,我們又可以看到哪些其他季節里看不到的動植物。
2、多媒體課件一份
3、生字卡若干
教學流程:
◎課前談話:
老師想送給大家一份禮物,猜猜會是什么?小朋友們紛紛猜測老師會送給大家什么,在孩子們的好奇心被充分調起,教室里氣氛非常活躍時,教師出示大屏幕投影:“開開心心學習”!喜歡這禮物嗎?希望我們在這40分鐘里都是開開心心的,能達到這要求的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登上開心小火車,開始快樂的學習旅途。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這節課,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去一個美麗的地方,欣賞一幅美麗的圖畫,開心小火車現在出發!(出示多媒體課件:一池微風吹拂下的輕輕搖曳的碧綠荷葉的美景圖畫)。欣賞完了,現在最想告訴小伙伴們什么?
2、交流:你能說出他們的名字嗎?
3、識字:這么美麗的名字,如果能記住它,會寫它,該多好呀!有誰會?教學“荷葉”兩字,并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書寫“葉”字。
4、現在小朋友們猜到今天我們要學習什么課文了吧?揭題課題“荷葉圓圓”,(誰能美美地讀一讀)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進入新課的學習;同時,“荷葉”兩字的識、寫指導在前,分散了本課識字、寫字教學的重點難點,使學生學習效果更明顯。)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入情:欣賞滿池荷葉的美景,一邊美美地讀課文第一段:“荷葉圓圓的,綠綠的。”
2、這圓圓的綠綠的荷葉會吸引來哪些小伙伴呢?它們在荷葉那兒會干些什么呢?請小朋友們借助著拼音,自己先讀讀課文吧!
3、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困難自己先解決,解決不了找同學老師幫助。
4、指名讀課文。隨機正音、指導、評價。
5、交流:讀了課文以后,你知道來了哪些小伙伴,他們怎么樣呀?
6、反饋,隨機貼板書: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搖籃、停機坪、歌臺、涼傘(自由讀、指名讀,正音)
7、學習生字:珠、搖籃、停機坪(圖片展示停機坪)
8、根據板書練習說話。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文的朗讀,生字的教學也要請學生成為主動的參與者。教師提供形象的材料,由學生自己想出方法記憶生字,學生易于接受,記憶也深刻。)
三、研讀課文,感悟表達
1、這圓圓的綠綠的荷葉讓小水珠快樂極了,小水珠高興地說:“荷葉是我的搖籃”。想一想:它為什么會這樣說呀?
2、想象畫面:媽媽用手輕輕地搖著搖籃,小寶寶在搖籃里甜甜地睡了。指名說說。
3、感悟。(播放課件)你們看:快樂的小水珠在荷葉上滾來滾去,多舒服呀。
4、識字:“晶”,說說你是用什么好辦法記住它的。
5、表達。閉眼想象,情境朗讀小水珠的話。如果你是小水珠,會怎么樣做?怎么樣說呢?用朗讀來表達你的感情。
(情境中朗讀體會,感受自然的美好,小水珠的快樂,把教與學都形象化進行,盡可能給學生直觀的感受,來與形象交流,把學生領進一個觸目可及的童話世界中,豐富學生的心靈體驗。)
四、課中操
1、快樂的小水珠把自己編成一首動聽的兒歌,邀請我們一起來讀讀、唱唱、跳跳,你愿意嗎?示兒歌:水珠寶寶
荷葉圓圓,像個搖籃。
水珠寶寶,睡在里面。
風兒輕輕,親著小臉。
鳥兒唱唱,做夢甜甜。
2、讓我們隨著水珠寶寶到荷葉上去躺一躺吧!播放歌曲《水珠寶寶》。學生隨音樂自由表達。
(課中操文字材料的出現是本課生字的再現,進一步加深了印象,鞏固生字。同時生動的畫面,活潑的韻律,讓學生的身心得到放松,為下半堂課的更好地投入學習創設條件。)
五、拓展學習
1、池塘里有著這么漂亮的荷葉,除了小水珠快樂地生活著,還有許多小伙伴呢,你想去看一看它們嗎?感受一下它們的快樂嗎?
2、播放課件,激發學生朗讀興趣(課件:課文的3-5自然段動畫)
3、回顧全文,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小動物,再細細地讀讀課文。
(生動的畫面,美妙的音樂,真實的情境,獨特的感受,讓學生深深融入其中,這樣的學習就不再枯燥,而是一次有趣的體驗過程,富有情感的朗讀過程。)
六、作業:鞏固字詞、書寫生字、拓展閱讀
1、拿出自己準備的生字卡片,在四人小組里檢查學習。
(1)我會讀生字。
( 2 )我會讀詞語
2、猜字謎
(1)人在小亭邊
(2)一天一天又一天,每天都有紅太陽
(3)月亮在旁邊
(4)看動作猜字:搖、蹲
3、書寫指導:我
4、延伸閱讀:蜻蜓
你這架小飛機
真可愛
一片片的荷葉
是你的機場。
你從這個機場
起飛
降落在另一個
綠色的機場
幼兒園大班趣味識字公開課教案 篇3
一、文本解讀:
《趣味識字》是一篇以拍手歌的形式出現的韻文識字教學課文,共十小節,字數相同,讀音押韻、節奏感強,適于朗讀,可以讓孩子從演唱拍手歌的活動中輕松地學會生字,同時體會到——地球是人類和動物共同的家園,動物與人類相互依存。拍手歌的形式也為課堂活動的組織提供了很好的載體。
二、學情分析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第一學段的識字與寫字教學要能夠引導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低年級的教學中,識字教學是重點。通過一年多的學習,大部分學生能認識1000個左右的常用漢字,能識記字的基本筆畫、筆順和偏旁部首。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非常強烈,但由于識字量的不斷增加,音近字、形近字的大量出現,學生經常會出現混淆,識字的準確性不夠。
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應采用多種形式,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已掌握的識字方法,營造愉悅、歡快的學習氛圍,在輕松的氛圍中夯實識字,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三、學習目標
根據課程要求,結合課文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定這堂課在識字方面的學習目標是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1、會用多種方法認識“鷹、孔、雀、靈、鸝、錦、叢、牢、嬉、護”10個生字,正確書寫“叢、牢、拍、護、保、物、雞、貓”8個字。
2、準確、熟練地朗讀拍手歌,讀出節奏感。
3、激發孩子們喜歡動物的情感,產生保護動物的愿望。
四、教學重難點
1、多種方法識字、正確規范地寫字。
2、領悟動物與人互相依存的關系,有保護動物的意愿。
五、教學策略:
為了能順利地落實學習目標,突出教學重點。這節課我準備運用以“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模式為主線,把時間、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在活動中學習,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低年級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為貼近學生實際,我采用圖片展示、動作演示等手段,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依據新課標的精神,我運用談話法、演示法、實踐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能告訴老師你最喜歡的小動物是什么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動物朋友。
2.出示動物圖片課件,學生欣賞感受。
師:動物們有的在空中自由飛翔,有的在地上快活地奔跑,有的在水里無憂無慮地玩耍。他們生活的可真幸福啊!今天,老師從美麗的大自然中邀請了8位美麗的客人來咱們班做客,和我們交朋友,你們愿意嗎?(出示課題:識字7,學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詞語中識字
1、 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請課文下面的小桃子和小樹葉上幫忙。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a、課件出示帶拼音詞語。
叢林 保護 牢記 雄鷹 百靈 黃鸝 錦雞 嬉戲 孔雀
學生自由讀、指名領讀、齊讀
b、去掉拼音讀詞語。
同桌互讀,并說說你是怎么記住的?
指名讀、開火車讀。教師引導學生說識記方法。
熟字加偏旁:牢、叢、護、(交流“護”字的記法。形聲字,保護要用手,提手旁是形旁,右邊的戶是聲旁。合起來還念護
誰能用護組詞?還能說“保護”什么?
組詞:保護 愛護 護送 護士 幫護
保護動物、保護植物、保護環境、保護地球、保護家園、保護弱者、嬉(交流“嬉”字的記法。
出示熊貓嬉戲的圖片。熊貓在干什么?生:玩耍。誰能用“嬉戲”說一句話?)
鸝(引導觀察,不僅鳥旁的字與鳥有關,引出“雀”、 鷹:
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對,這兩個字都有一個共同字“隹”,看,這個隹與什么有關系?古人根據鳥的樣子造出了“隹”。(出示“隹”的象形字,讓學生感知“隹”由鳥的樣子造出的。)兩個字都帶有“隹”說明雀和鷹與哪類動物有關系?
雀,(出示雀的象形字)在隹上加了一個什么字就是雀,那雀指的是( )鳥。對,雀指得是體型較小的鳥類。你知道哪些動物的名字帶這兩個字?(老鷹、雄鷹、蒼鷹、貓頭鷹,麻雀、孔雀、金絲雀)。
雀字為象形字,演示雀字的漢字演變過程,叢(簡筆畫理解字義)
熟字換偏旁:錦
生活識記:孔 師:摸摸自己的鼻孔
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認識:護、叢、嬉、鸝
三、出示句子,隨文識字。
1、出示句子:你拍一,我拍一,保護動物要牢記
你拍一,我拍一,保護動物要記住。
2、交流“牢”字的記法。
師:你覺得那句話更好?大家看,我們祖先造字的時候,“牢”是這樣寫的,房子里關著一頭牛,多形象啊。在古代“牢”就是指關牲口的地方,而關牲口的地方就要建得堅固結實,用很久很久也不容易壞,所以就有了“牢固”這個詞。后來人們說一件事過了很久很久都不會忘記,這個詞就是──“牢記”。保護動物是大事,現在要牢記,以后要牢記,永遠永遠都要牢記。
四、鞏固生字:
1、過渡:同學們識的字真多,農民伯伯想請你們幫忙把果子摘下來呢。游戲識字:摘果子。
2、過渡:這些生字我們不僅在課文中學到,生活中也隨處可見。
課件出示生活中的圖片,學生找本課中學過的生字。
五、指導寫字。
1、出示“叢”、“牢”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寫法。抓結構特點。
3.教師范寫難點字。如:“叢”字下面的橫一定要拉長,把上面的“從”字拖住、“叢”第一個人的“捺”改成“點”。
4.學生先描紅,然后自由練寫。師巡視指導。
過渡:同學們,生字詞都掌握得很好了,那兒歌掌握得怎么樣了呢?會不會背呢?俗話說得好,熟讀成誦,請同學們多讀幾遍。
六、拍手游戲,理解兒歌
1、把詞語送進課文再讀讀, 想想文中向我們介紹了哪幾種動物,用橫線畫出它們的名字。(學生畫后交流,相機出示課件)
2、同學們課前都查找了動物的資料,你們愿意向大家介紹介紹嗎?假如你就是這種小動物,也可以向大家展示一下自己,好嗎?
3、聽了大家的介紹,你有什么感受?你們喜歡這些動物嗎?請帶著自己的情感再讀讀課文。
4、指名讀你喜歡的句子。
5、你發現這篇課文有什么特點嗎?(拍手歌)
課文以拍手歌的形式出現,讀起來朗朗上口。老師想請同學和我一起邊拍手邊讀兒歌
6、教師范讀,學生拍手輕輕跟讀,感悟朗讀流利、富有節奏感。
7、同桌互讀。
8、男女生接力讀,感悟“拍手歌”字數相同,讀音押韻,節奏感強。
9、說說讀了拍手歌,你知道了什么?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懂得了人與動物是朋友,我們要保護動物。)
五、實踐活動
根據課后學習伙伴的話,說說講衛生的拍手歌,也可以自編拍手歌,在全班展示。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鞏固識字
1、猜謎語
兩人擠過獨木橋( )房屋底下拴頭牛( )女孩歡歡喜喜( )手拿戶口本( )美麗的鳥兒( ) 白毛巾鑲金邊( )
2、開火車讀詞語。
二、我會背。
1、自由讀課文、背課文。
2、同桌拍手背課文。過渡:這首兒歌多有趣啊!我們也來學著編一編吧。
三、我會編
1、指名編。
2、預設:學生不能很好地說出來時,可以引導仿照書上說。出示課文中的兩句兒歌,學生讀一讀,學著編。看!課文中是怎么編的?叢林深處有老虎。這句話寫了什么?(哪里有什么)竹林熊貓在嬉戲。(哪里誰在干什么)學生說一說。
3、編兒歌。剛才這幾個同學都說得很好,我相信還有同學有更好的句子,現在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寫下來。學生寫,老師巡視。選出幾篇好的進行講評。
4、把學生編的兒歌拍手讀一讀。
四、指導寫字。
1、動物們為了感謝你們給他們編了這么好的兒歌,特意給你們寫來了一封感謝信。學生齊讀。親愛的小朋友們:
你們好!
“人和動wù是朋友,bǎo hù 動wù是大事。”聽說你們láo láo地記住了這個道理,我們真高興。你們看,叢林里的錦ji、熊mao在等著和你們一起嬉戲,唱pai手歌呢!
五、總結全文,作業布置。
1、學習了《識字》,我們認識了很多動物朋友,學會了很多生字,我們還牢牢記住了――保護動物是大事。(補充板書)
2、自編拍手歌,說給家人、同學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