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個朋友碰一碰》教案(通用4篇)
《找一個朋友碰一碰》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自己的身體部位。
2、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自由創編不同可以碰的地方。
3、喜歡做游戲,能在游戲中體驗和好朋友互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較空曠的場地。
【活動過程】
一、引出游戲。
師:還記得我們做過一個叫做《找一個朋友碰一碰》的游戲嗎?
二、強調一下游戲規則。
一會呢所有的小朋友都站起來,我們一起唱:找一個朋友碰一碰,找一個朋友碰一碰,碰哪里?如果我說碰鼻子,那你們就趕快找一個好朋友碰一碰鼻子。
游戲重復幾遍,老師要求小朋友們碰不同的身體部位。(眼睛、頭發、后腦勺、小手、手臂、膝蓋、臉、肚子、屁股、小腳等等)
三、幼兒自由創編。
師:接下來,請你們自己來說碰哪里……游戲再次進行。
附:碰一碰1=C 2∕4
1 34 ∣5 3 ∣ 6 4 ∣ 2 ﹣∣1 34 ∣ 5 3 ∣ 4 2∣1﹣︳
找一個 朋 友 碰一 碰,找一個 朋友 碰一 碰
4 4 ∣ 6 ﹣∣ ∣(11 33 ∣ 55 33 ∣ 4 2 ∣ 1 ﹣)‖
碰哪里?
《找一個朋友碰一碰》教案 篇2
活動內容:
碰一碰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學會與同伴友好交往。
2、喜歡參與音樂活動,初步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毛絨玩具小熊 音樂碰一碰
活動過程:
一、小熊找朋友
幼兒與小熊做朋友,并與小熊輕輕地抱一抱、親一親、拉拉手。
小熊找了這么多的好朋友,非常開心,現在小熊要回家了,我們一起跟小熊說“再見”。
二、小手找朋友
小朋友把左手伸出來轉一轉,右手伸出來轉一轉,輕輕地拍一拍,讓兩只小手做朋友。
小手和小臉做朋友,輕輕的摸摸臉。
小手和小腳做朋友,輕輕的拍拍腳。
小手和屁股做朋友,輕輕的拍拍屁股。
三、游戲碰一碰
游戲規則:音樂開始,小朋友拍著手去找好朋友,音樂停,兩個好朋友趕緊手拉手,老師說“小臉碰小臉”兩個好朋友的小臉輕輕的碰一碰。游戲反復進行。
《找一個朋友碰一碰》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掌握歌曲的旋律、節奏,并隨音樂合拍地做游戲。
2、能在游戲中探索“碰一碰”的動作。
3、體驗與同伴玩身體觸碰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已經玩過“照鏡子”的游戲,小兔偶一個,音樂CD。
活動過程
一、律動入場
以《碰一碰》作為背景音樂,幼兒跟教師律動進場。
二、玩照鏡子的游戲,復習認識五官
師幼一起邊念“照鏡子,照到我的小鼻子┄┄”邊做動作。(兩手手心向里,合攏放于臉前當鏡子。)
三、學唱歌曲《碰一碰》
1、出示手偶,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大家好!我是愛玩游戲的小兔,我想和大家做一個游戲,你們愿意嗎?
2、欣賞歌曲。
教師出示小兔手偶,一邊唱歌一邊找朋友,唱到鼻子碰鼻子的地方,就用小兔的鼻子碰一位小朋友的鼻子。
3、理解歌曲。
教師:小兔跟你們玩時說了句什么話?
教師:碰你的什么地方了?他碰你時你有什么感覺?
4、幼兒學唱歌曲。
教師:請小兔再來找一個好朋友碰一碰。
四、做游戲“碰一碰”
1、教師講解游戲規則:幼兒在活動區四散站好,音樂起,教師帶領幼兒一邊走一邊合著音樂拍手唱歌;到第二個“碰一碰”時停下,與所找到的朋友面對面站好,幼兒唱“碰哪里”,教師跟著節奏答鼻子碰鼻子“后,幼兒馬上找一個朋友碰一碰鼻子。
2、創編歌詞和動作
教師:除了碰鼻子外,我們的身上還有許多地方可以碰,還可以碰哪里呢?
3、集體自由游戲
幼兒隨著音樂,聽教師的指令,自由地找朋友碰一碰。
活動反思
幼兒都喜歡好動,特別是小班的幼兒,由于年齡特點的關系,他們大動作發展很快,如果很安靜的話,教學活動對他們來說就毫無意義,他們的注意力很快就不能集中了,持續的時間會很短,為讓游戲有互動的音樂活動能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較快的掌握學習內容。
《找一個朋友碰一碰》教案 篇4
活動內容:
音樂游戲—碰一碰
活動目的:
1、激發幼兒喜歡參加音樂游戲的興趣,并在游戲中體驗快樂的情緒。
2、引導幼兒大膽創編動作,能邊唱邊做邊說。
3、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4、感受歌曲柔和、舒緩的旋律,理解歌詞的含義。
活動準備:
磁帶、三用機、活動前已教會幼兒演唱歌曲。
活動過程:
一、律動《合攏放開》進場。
二、復習歌曲,引導幼兒大膽創編動作。
1、師幼共同演唱歌曲《碰一碰》。
2、啟發幼兒探索身體的哪些部位可以與別人碰一碰,并請幼兒試一試。
3、要求幼兒在與同伴碰一碰時要輕輕地,不推不擠。
三、音樂游戲《碰一碰》。
1、請幼兒聽音樂在活動場地自由地找朋友,并能跟隨音樂自由地做動作。
2、當音樂停止時,教師說碰什么地方,幼兒便與自己的朋友輕輕地碰一碰那個地方。
3、游戲中,可請幼兒做詢問者,教師回答,教師用指令不斷地變換“碰”的位置;也可請多數幼兒做詢問者,個別幼兒做回答者。
四、延伸部分。
請家長們也參與到活動中,與自己的孩子玩“碰一碰”的游戲。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為了避免孩子從頭唱到尾,在解決難點四分音符與感情技巧處理部分,我采用了談話的方法,讓孩子稍微休息了一會,使活動能夠動靜結合,孩子們的表現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的目標。當然了,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多加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