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會教案夏天教案(精選2篇)
中班社會教案夏天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歌曲《夏天到》旋律活潑歡快、內容形象生動,問答式的歌詞描繪了一幅極富童趣的夏天場景。歌詞內容淺顯易懂,音樂情緒活潑歡快,非常適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
中班幼兒的思維方式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音樂形象與情緒的感知必須借助于多種感官進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動我采用多通道感知、情境對唱等方式,引導幼兒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情緒,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歌唱活動,并能夠傾聽同伴的歌聲、協調一致地演唱。
活動目標: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強弱節奏,學會用愉快的情緒演唱歌曲并初步學習對唱。
2.進一步感知夏天的有關特征,懂得夏季衛生的重要。
3.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歌唱活動,體驗歌唱活動的快樂。
4.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開展《快樂的夏天》主題活動,了解夏天的主要特征。
2.物質準備:關于歌曲的圖片、歌曲磁帶。
教學方法:
1.根據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占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我采用視聽唱法,引導幼兒在觀察生動形象的圖片,充分地刺激幼兒的視覺,用語言和音樂熏陶幫助他們輕松地理解歌曲內容,熟悉歌曲旋律。
2.根據“先行組織者理論”,采用難點前置的方法,引導幼兒感知歌曲的強弱節奏,并分段學唱。從幼兒熟悉的雷聲、蛙聲入手,引導幼兒感受三拍子的強弱節奏,同時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
3.根據幼兒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采用游戲對唱的方式,引導幼兒傾聽同伴的歌聲,學習協調一致地進行演唱。
教學活動是老師和幼兒共同表演的`舞臺,而幼兒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的“表演”以及活動中所呈現的一切都必須為孩子自然的學習服務。因此,我在本次活動中注重幼兒自身的學習和體驗,采用體驗學習法和多種感官參與法,引導幼兒在體驗中學習,通過想一想、說一說、看一看、聽一聽、學一學、唱一唱等多種感官的活動,學習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一)引入活動,激發興趣。
出示課件一,引導幼兒談話。(圖片內容:夏天的風景──雷雨過后,青蛙呱呱叫)教師:什么季節到了?
幼兒:夏天到了。
教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幼互動的關鍵是為幼兒提供寬松和諧的環境,激發幼兒積極回應老師的提問,開放性的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思維,主動回憶日常生活中積累的有關夏天的知識。在這個問題中,隱含了前半段歌詞的內容,巧妙地借助圖片所展示的圖像,幫助幼兒理解并熟悉前半段歌詞。同時,也為幼兒熟悉歌曲節奏做了鋪墊,自然地引出了本活動的重點內容:通過模仿雷聲和蛙聲感知三拍子的節奏強弱。
(二)欣賞感知歌曲前半段
1.教師以清唱的方式提問:“夏天到了怎么知道?”(即歌曲第一句)展示雷聲和蛙聲的節奏圖譜,鼓勵幼兒按圖示有節奏地念出后半句歌詞,并用動作區分強弱的節奏。
2.欣賞歌曲前半段,教師清唱提問:夏天到了,你心里覺得怎么樣?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感受都有所不同,回答可能多種多樣。如何提升幼兒對夏天的認識,使他們的學習變得主動而且有意義,需要老師靈活機智的引導。歌曲的前半段與后半段節奏相同,但歌詞內容、歌曲旋律有明顯的區別,所以我先讓幼兒熟悉前半段。
提問:你最喜歡歌曲中的哪一句?請你來唱一唱。
一首歌曲一下子學會有點困難,但讓孩子在熟悉音樂后,唱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句并不難。并且,中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表現欲望了,讓他們當個小老師,他們會爭先恐后,使以往枯燥的學唱環節生動起來。當然,孩子如果唱得不是很準確,教師要及時引導,并努力引導他們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此環節要特別注意面向全體,尤其是能力較差、膽子較小的幼兒更應給予積極的鼓勵和機會。
3.教師與幼兒用問答的方式練習歌曲前半段
(三)整體學唱歌曲
1.教師清唱歌曲后半段,提問:歌曲里還唱了些什么?
出示圖片,提示幼兒學念后半段歌詞。后半段歌詞比較多,幼兒記憶時相對要困難一些,因此,除了圖片的提示之外,我還采用教師語言暗示、動作暗示等方式幫助幼兒熟記。
2.用幾種不同的演唱方式激發幼兒學唱的興趣。如:教師領唱幼兒用單音字哼唱旋律;教師和幼兒互相接唱;邊做動作邊唱等等。
孩子對一種表現方式的興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們可以嘗試讓孩子用不同唱的形式來學唱歌曲。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這樣變化的方式很受孩子歡迎。同時,幼兒在學習前半段歌曲的基礎上,對歌曲的旋律和節奏已經有一定的感知,很快就能跟上老師的領唱。
3.分組對唱歌曲(問答式對唱前半段、集體合唱后半段)問答式的前半段歌曲非常適合孩子們進行對唱。在這環節中,我先采用老師與幼兒問答對唱的方式,再請幼兒自由分組進行對唱,隨后請個別幼兒與集體對唱……盡可能多地為幼兒提供表現的機會,讓幼兒在不同的演唱過程中體驗歌曲愉快的情緒,以及三拍子的強弱節奏。《綱要》中指出,老師要培養幼兒大膽的表現自己情感和體驗的能力、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所以我采用多種對唱的方式鼓勵幼兒表演歌曲,這是孩子領會歌曲的一種升華,也是孩子們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
(四)活動延伸
夏天到了,小朋友們特別高興,因為夏天有許多與春天不一樣的地方,我們去找找看,把夏天的這些特別的地方編進歌詞里,唱給大家聽。
活動的延伸是為了孩子再一次鞏固所學到的本領,并給每個孩子都有表現表達的機會,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孩子們在夏天的主題活動中積累了很多有關夏天的知識,也一定能夠創編出很多新的歌詞,我鼓勵他們相互做小老師,學學別人編的新詞,既滿足了幼兒充分表現自己的需要,也為孩子們鞏固歌曲旋律、節奏提供了反復的練習機會。
中班社會教案夏天教案 篇2
主題背景分析
春姑娘慢慢地遠離了我們。在春天這一主題時,幼兒對事物的每樣特征都十分感興趣,如天氣的變化,動植物的變化,春天里的各種食物等等。平時他們經常會收集一些春天的東西帶到學校里來。幼兒喜歡觀察,喜歡問一些他們眼力比較奇特的事物。最近天氣變的越來越熱,孩子們總是玩的滿頭大汗,在場地上做運動時,大家都愛在紫藤長廊下玩,因為那里很陰涼,很舒服,還有很多孩子在休息時,總愛觀察一些季節性的小蟲。顯然這一階段孩子的興趣點都在季節的變化上面,他們有著很多對季節變化的感受和經驗,這為主題的開展在材料上提供了保障。主題《火辣辣的夏天》其中的活動內容為幼兒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幼兒了解了夏天一些特有的特征,幼兒懂得各種防暑降溫的方法。使得幼兒親近大自然,能觀察、探索周圍事物與現象變化與發展,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
活動目標
1、觀察夏季的各種自然現象,體驗夏季是一個十分炎熱的季節。
2、知道夏季衛生知識,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
3、了解動植物如何適應季節的變化積極人們常用的防暑降溫的方法。
4、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5、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環境創設
墻面環境
1、墻面布置《夏天防暑降溫的辦法》,讓幼兒知道在炎熱的夏天里可以采取的防暑降溫的措施,讓自己變得涼快
2、墻面布置——折扇,幼兒先在彩紙上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再把彩紙折成扇子,并呈現在墻面中
3、墻面布置《清涼一夏》,幼兒將夏天需要用到的物品及夏天吃的事物畫下來,裝飾墻面
家園共育
1、天氣轉熱,早晚溫差較大,注意孩子的穿著,以免著涼。
2、請幫助孩子一起養成勤洗頭、洗澡,勤洗手等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3、請家長和你的孩子在網上或者報紙上收集有關防暑降溫,找陰涼的各種好方法,帶來與同伴交流、分享經驗。
4、知道夏天不能亂吃東西,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5、紙藝展示區域
剪紙:夏日的荷花
編紙:涼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