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文(精選15篇)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文

發布時間:2023-11-26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文(精選15篇)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文 篇1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方法,能熟練地計算圓的周長和面積。

  2、能靈活運用本單元研究得出的知識解答問題。

  3、 進一步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

  教學難點:

  綜合應用。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問:這個單元我們一起學習了哪些知識?師生一起歸納、整理本單元所學內容。

  2.揭示課題。

  二.展開

  1.求圓面積的練習

  先用小黑板出示P27練習1——2再指名板演,

  然后讓板演者說說計算過程。最后再次復習圓面

  積在各種條件下的計算公式:S=πr2=π2

  2.綜合應用。

  投影出示P27練習3~4題,先由4人組成小組

  進行討論,并解答,然后在全班同學面前匯報,

  特別要說清思考過程,最后,教師講解。

  三.總結

  本節課我們復習了什么?

  四.作業

  課后反思:

  教學內容 練習一(2) 課時

  教學目標:1.能靈活運用本單元研究得出的知識解答問題。

  2.通過圖形的組合,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進一步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加深對圓的周長和面積的理解,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空間能力,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復習

  1、什么叫半徑?什么叫直徑?怎樣求圓的周長?

  怎樣求圓的面積?

  二.展開綠色圃中

  1.練習。

  先指名板演,其余同學各自做在草稿紙上,

  然后全體師生共同講評,指出存在的錯誤,

  尤其是做在草稿紙上的同學一定要自己找出

  錯誤的原因和正確的解答過程,小組進行練習。

  2.小結。

  三.鞏固練習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文 篇2

  教學內容:課本P19頁和練習五。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

  2、滲透事物都是普遍聯系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理解倒數的意義和怎樣求倒數。

  教學難點:求倒數方法的敘述。

  教學過程:

  二、引新:開車、步行有前進倒退之分,那么,倒數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今天的內容老師想請同學們自己先來學學。

  三、自學新課:

  自學書本P19。并思考以下問題:

  1)什么叫倒數?

  2)怎么求一個數的倒數?

  3)是不是任何數都有倒數?小數有嗎?帶分數有嗎?

  四、討論辨析:

  1、什么叫倒數?

  2、看下面四道題,你能說一些什么有關“倒數”的話。

  3、存在倒數有那些條件

  1)兩個數。

  2)這兩個數的乘積是1。

  4、能不能說80是倒數,1/80也是倒數?一個數能叫做倒數嗎?

  5、概括:倒數是對兩個數來說的,它們是相互依存的`,必須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倒數,不能孤立地說某一個數是倒數。

  6、總結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

  五、練習

  1、判斷下列各組數是否互為倒數,為什么?

  和和和和

  2、同座同學相互舉出幾組倒數。你怎么知道同學說的對不對?

  1)5的倒數是多少?

  2)所有的自然數都有倒數嗎?1的倒數是幾?

  3)0有沒有倒數?為什么?

  4)怎樣求一個數的倒數?

  4、完成課本P19頁的“做一做” 。

  5、辨析:求3/5的倒數,寫作:3/5=5/3。

  五、思考:0.2的倒數是多少?

  六、小結。

  請學生說一說這節課學習了哪些內容。

  七、作業:練習五3—8。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文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建構,使學生能結合方格紙用數對來確定位置,能依據給定的數對在方格紙上確定位置。

  2、通過課堂的學習活動,增強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應用意識。

  3、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在方格紙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學難點:

  利用方格紙正確表示列與行。

  教學用具:

  動物園示意圖的`方格紙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提出學習目標。

  1、復習:先用數對表示班級某一位同學的位置,再說說數對的第1個數字表示什么?第2個數字表示什么?

  2、揭題,提出學習目標。

  讓學生先說說,再出示學習目標:

  (1)方格紙上什么線表示列,什么線表示行。

  (2)利用方格紙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

  二、展示學習成果

  1、認識方格紙的列與行。豎線是列,橫線是行。

  2、自主學習,小組內展示。

  (1)獨立學習課本3頁例2,并完成問題1和問題2。小組之間互相交流、探討。(教師相機進行指導,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重在讓學生展示不同的思維方法和錯例,特別是引導小組內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探討。)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文 篇4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 數學》六年級上冊第2~3頁。

  【教學目標】

  1.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會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2.通過形式多樣的游戲與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發展其空間觀念,初步體會到數行結合的思想,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會數學的價值,培養對數學的親切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經歷確定位置的'全過程,從而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

  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學過程】

  一、從實際情景入手,引入新知,使學生學會在具體情景中用數對確定位置

  1.談話引入。

  今天有這么多老師和我們一起上課,同學們歡迎嗎?

  老師們都很想認識你們。咱們先來給他們介紹一下我們班的班長,可以嗎?

  2.合作交流,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探究新知。

  (1)出示要求:以小組為單位,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出班長的位置,把你的方法寫或畫在紙上。

  匯報:班長的位置在第4組的第三個,他在從右邊數第二組的第三排…

  哪個小組也用語言描述出了班長的位置?

  請班長起立,他們的描述準確嗎?

  剛才同學們的描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都表示的是班長的位置,有的同學說第幾組,第幾行,第幾排……)

  看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組、排、行、等多種方式,還可以從不同的方位來描述物體的位置。為了我們在確定位置的時候語言達成一致,一般規定:豎排叫列,橫排叫行。

  板書:列 行

  老師左手起第一組就是第一列…,橫排就是第一行…

  班長的位置在第4列、第3行。

  還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嗎?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文 篇5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2、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學重點:

  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

  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正確區分列和行的順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我們全班有53名同學,但大部分的同學老師都不認識,如果我要請你們當中的某一位同學發言,你們能幫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簡單又準確嗎?

  2、學生各抒己見,討論出用“第幾列第幾行”的方法來表述。

  二、新授

  1、教學例1

  (1)如果老師用第二列第三行來表示___同學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這樣的方法來表示其他同學的位置嗎?

  (2)學生練習用這樣的方法來表示其他同學的位置。(注意強調先說列后說行)

  (3)教學寫法:____同學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們可以這樣表示:(2,3)。按照這樣的'方法,你能寫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嗎?(學生把自己的位置寫在練習本上,指名回答)

  2、小結例1:

  (1)確定一個同學的位置,用了幾個數據?(2個)

  (2)我們習慣先說列,后說行,所以第一個數據表示列,第二個數據表示行。如果這兩個數據的順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練習:

  (1)教師念出班上某個同學的名字,同學們在練習本上寫出他的準確位置。

  (2)生活中還有哪里時候需要確定位置,說說它們確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學例2

  (1)我們剛剛已經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學所在的位置。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這樣的一張示意圖上(出示示意圖),如何表示出圖上的場館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討論說出如何表示大門的位置。(3,0)

  (3)同桌討論說出其他場館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學生根據書上所給的數據,在圖上標出“飛禽館”“猩猩館”“獅虎山”的位置。(投影講評)

  三、練習

  1、練習一第4題

  (1)學生獨立找出圖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學生依據所給的數據標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連成圖形,同桌核對。

  2、練習一第3題:引導學生懂得要先看頁碼,在依照數據找出相應的位置

  3、練習一第6題

  (1)獨立寫出圖上各頂點的位置。

  (2)頂點A向右平移5個單位,位置在哪里?哪個數據發生了改變?點A再向上平移5個單位,位置在哪里?哪個數據也發生了改變?

  (3)照點A的方法平移點B和點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觀察平移前后的圖形,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圖形不變,右移時列也就是第一個數據發生改變,上移時行也就是第二個數據發生改變)

  四、總結我們今天學了哪些內容?你覺得自己掌握的情況如何?

  五、作業

  練習一第1、2、5、7、8題。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文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一個數乘分數就是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2、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并能熟練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分數乘分數的乘法意義及算理。

  教學用具

  課件標簽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說一說,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步驟。

  (1)整數與分子相乘的乘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2)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再計算

  二、探索新知

  教學例出示題目:

  (1)你想怎樣列式?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2)分數乘分數怎樣計算?

  (3)畫示意圖分析。

  (4)發現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5)引導學生觀察算式和結果,看一看其中的聯系。

  想一想:虛線框中,應該是怎樣的一個計算過程呢?學生經過思考交流,不難發現其中的計算過程。學生回答,教師板書補充其中的計算過程。

  然后,聯系以上的`算式,讓學生說一說計算方法。

  學生不難發現: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教師可不急于作出歸納,再提出問題,繼續驗證學生自己的發現。

  (1)引導學生列出算式

  (2)你認為計算結果是多少?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3)畫示意圖加以驗證。

  (4)總結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師生共同總結,教師板書:

  分數乘分數,應該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教學例出示教材例題,學生簡要了解蜂鳥。

  2、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課堂了解學生計算情況。完成后,選擇兩位不同計算過程的學生上臺板演。

  3、強調: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再計算。

  (2)5分鐘能飛行多少千米?

  ①學生獨立列式解答,請一位學生上臺板演。

  ②教師出示算式,學生判斷可以不可以。

  ③說明分數和整數相乘時約分的方法。

  強調:整數約分后的結果要寫在整數的上面,并與分子相乘。

  三、鞏固練習完成例題后“做一做”四、課后作業設計完成練習二第3、4題?課后習題完成練習二第3、4題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文 篇7

  教學內容:

  納稅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納稅的含義和重要意義,知道應納稅額和稅率的含義,以根據具體的稅率計算稅款。

  2、在計算稅款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社會現象的理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使學生知道每個公民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4、進行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主要滲透《憲法》第56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4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1條。

  教學重點:

  稅額的計算。

  教學難點:

  稅率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二、新授

  2)50噸的10%是多少?

  (4)50萬元的20%是多少?(

  1、閱讀p122頁有關納稅的內容。說說:什么是納稅?

  進行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滲透《憲法》第56條,《憲法》第56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依照法律納稅的義務。

  2、稅率的認識。

  (1)說明:納稅的種類很多,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也不一樣。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的比率叫做稅率。一般是由國家根據不同納稅種類定出不同的稅率。

  進行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4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四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

  為納稅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2)試說以下稅率表示什么。

  a、商店按營業額的5%繳納個人所得稅。這里的5%表示什么?

  b、某人彩票中獎后,按獎金的20%繳納個人所得稅。這里的20%表示什么?

  3、進行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1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1條規定: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4、稅款計算

  (1)出示例5(課本99頁)

  一家大型飯店十月份的營業額是30萬元。如果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稅,這家飯店十月份應繳納營業稅多少萬元?

  (2)理解:這里的5%表示什么?(應繳納營業稅款占營業額的百分比。)

  (3)要求“應繳納營業稅款多少”就是求什么?

  (4)讓學生獨立完成?

  5、看課本98頁內容。讀一讀,什么是納稅?什么是稅率?

  三、練習

  1、鞏固練習:練習三十二第4題。(要點:5%對應的單位“1”是營業額,7%對應的單位“1”是營業稅。)

  2、依據第5題,學生各自發表意見。

  板書設計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文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組織學生通過畫一畫、折一折、觀察體驗圓的特征,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理解在同一個圓內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能力目標:讓學生了解、掌握畫圓的多種方法,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轉變學生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概括等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德育目標:讓學生養成在交流、合作中獲得新知的習慣。

  教學重點:

  探索出圓各部分的名稱、特征及關系。

  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操作體會圓的特征。

  教具準備:

  硬幣、線繩、圖釘、鉛筆頭、圓規、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運動會嗎?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場緊張而又激烈的塞車運動。看,它們已經來到了起跑線上,一號、二號、三號誰將會成為最后的冠軍,請同學們大膽預測。

  師:讓我們把掌聲獻給冠軍,送給一號車手。同學們預測的很好,那么一號的賽車為什么成為了最后的冠軍呢?

  生:因為一號的賽車,輪子是圓的。

  師:其它的車手為什么會比一號的賽車慢呢?

  生:因為它們的輪子是方形,是三角形,有棱有角的。

  2、聯系生活、舉例說明

  師:你在生活中,哪些物體上還有圓?指名學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含有圓的物體。

  師:圓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汽車作為現代工業化的產物,正是因為裝上了圓形的輪子,不僅極大的'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出行,也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效率;家庭用的圓形套裝餐具,滿足我們審美需求的同時,也更讓我們味口大開,看來圓在我們的生活中的確很重要。下面就讓我們對圓作更進一步的認識吧!

  揭示課題:圓的認識

  二、自主探索,初步體驗:

  1、第一次自主探索畫一畫。

  師:你能創造出一個任意大小的圓嗎?

  生:能。

  師:同學們真有自信,下面就請同學們前后四人小組為單位,可以利用學具袋中老師給大家準備的工具,也可以自己想辦法去創造圓,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想到的方法最多?

  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分工創造圓。

  生:進行小組反饋。

  教師注意將各種方法進行概括分類,學生可能會出現的答案有:

  ①利用硬幣或其它圓形輪廓描圓;

  ②利用圖釘和線畫圓;

  ③用圓規畫圓;

  ④用圓形物體用力在紙上壓印圓;

  ⑤線一頭系上重物旋轉形成圓……

  師:這么多的方法都能創造出圓,那么這些方法有什么缺點嗎?

  學生說一說各種畫法的缺陷:(1、利用圓形輪廓描和印圓,方便但圓的大小固定。2、線畫圓,比較麻煩但可以畫很小的圓也可以畫很大的圓。3、旋轉形成圓不能留下痕跡。4、圓規畫圓,方便且一定大小的圓都能畫)

  師:那你認為這么多方法中用什么畫圓最科學最方便?

  生:用圓規畫圓最方便。

  2、第二次嘗試畫一畫—————用圓規畫圓。

  師:那請同學們用圓規自已嘗試畫一個圓。

  沒有畫成功的同學把圖案展示,我們愿意幫助你尋找原因。

  生:(1、畫移位的,2、重新畫又找不到位置的,)如:問為什么會移位,為什么會找不到原來的位置?

  學生回答問題的原因,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所以畫圓的時候要先確定位置,點上一點,把鋼針戳在點上,用手捏住圓規的頭,岔開圓規兩腳的開口,將圓規略微傾斜一點,旋轉一周,一個圓就畫好了。請大家也一起試試看。(板書:定點、定長、旋轉一周)

  師:學生根據老師的講解獨立畫圓。

  師:大家畫的圓的位置都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為什么會不一樣?

  生:因為剛針戳的位置不一樣,(或點的位置不一樣)

  師:看來這個點能決定圓的位置,(板書:能決定圓的位置)

  師:請同桌再互相比較一下你們剛才畫的圓大小完全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為什么會不一樣?

  生:因為我們圓規的開口大小不一樣。

  生:圓規的兩腳開得越大,所畫的圓也就越大,圓規兩腳間的距離能決定圓的大小。(師板書:能決定圓的大小)

  師:那請同學們把圓規兩腳間的距離定為3厘米,來畫一個圓,并用剪刀將你所畫的圓剪下來。

  三、認識圓各部分名稱及探究其特征:

  ①學生跟老師一起操作:把圓對折、打開,換個方向,再對折,再打開…這樣反復幾次。(也可進行一下小競賽,看誰折得快、折得好。)

  提問:折過若干次后,你發現什么?(在圓內出現了許多折痕。)

  師:仔細觀察一下,這些折痕總在圓的什么地方相交?(圓中心一點)

  教師指出:我們把圓中心的這一點叫做圓心。(貼出紙圓,點出圓心,并板書:圓心)

  師:圓心一般用字母o來表示。(板書:o)

  教師領學生讀字母“o”,說明“o”的寫法,讓學生在自己的圓里標出圓心并用字母“o”來表示。

  游戲過渡:下面讓我們放松一下,玩一個“食指點圓”的游戲,游戲規則:教師說出圓的位置(圓外、圓心、圓內、圓上)讓學生用食指來點,看誰點的快,點的準。尤其強調“圓上”的概念,指圓的邊緣上。

  ②師:強調之后,讓學生說圓上有多少個點?(無數個)現在請同學們用尺子量一量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看一看,可以發現什么?

  通過測量引導學生發現: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

  教師指出:我們把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教師在圓內畫出一條半徑,并板書:半徑)

  提問:誰能說一說什么樣的線段叫做半徑?

  教師說明:半徑一般用字母r來表示。(板書:r)

  教師領學生讀“r”,強調“r”的寫法,讓學生在自己圓里畫出一條半徑并用字母r來表示。

  學生做完后,教師提問:在同一個圓里可以畫出多少條半徑?所有的半徑長度都相等嗎?

  啟發學生說出: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條半徑,所有的半徑長度都相等。(并板書)。

  ③同學們接著觀察,剛才我們把圓對折時,每條折痕都從圓的什么地方通過?兩端都在圓的什么地方?(每條折痕都通過圓心,兩端都在圓上。)

  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我們把這樣的線段叫做直徑。(在圓內畫出一條直徑,并板書:直徑)

  提問:誰能說一說,什么樣的線段叫做直徑?

  啟發學生說出:通過圓心并且兩段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

  教師說明:直徑一般用字母“d”來表示。(板書:d)

  教師領學生讀“d”,強調"d"的寫法,讓學生在自己的圓里畫出一條直徑,并用字母“d”來表示。

  學生做完后,教師提問:在同一個圓里可以畫出多少條直徑?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個圓里的的幾條直徑,看一看可以發現什么?

  引導學生得出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條直徑,所有的直線的長度都相等。

  ④練習:出示課件請觀察下圖中哪些直徑,哪些是半徑。哪些不是,為什么?

  ⑤小結與過渡: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條半徑,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有無數條直徑,所有直徑的長度也都相等。那么,在同一個圓里,直徑與半徑之間又有什么關系呢?(組織學生討論)

  引導學生得出:在同一個圓里,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半徑的長度是直徑的一半。

  師:如何用字母表示這種關系?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d=2rr=d/2。

  師:這就是說,在同一個圓里,知道了半徑的長度,乘以2就可以求出直徑的長度;知道了直徑的長度,乘以1/2就可以求出半徑的長度。(組織學生說半徑或直徑的長度,讓其他學生說直徑或半徑的長度,然后組內互說互評。)

  ⑥練習:出示課件填表。

  ⑦鞏固練習:出示判斷題。

  四、轉回課前問題:

  為什么車輪做成圓形的能得冠軍呢?

  (讓學生結合今天所學知識解決此題。)

  五、課后作業:

  用今天所學知識畫出各種大小、不同顏色的圓,組合出一幅美麗的圖畫。

  六、板書設計:

  略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文 篇9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

  2、滲透事物都是普遍聯系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

  理解倒數的意義和怎樣求倒數。

  教學難點:

  求倒數方法的敘述。

  教學過程:

  一、引新:開車、步行有前進倒退之分,那么,倒數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今天的內容老師想請同學們自己先來學學。

  二、自學新課:

  自學書本P19。并思考以下問題:

  1、什么叫倒數?

  2、怎么求一個數的倒數?

  3、是不是任何數都有倒數?小數有嗎?帶分數有嗎?

  三、討論辨析:

  1、什么叫倒數?

  2、看下面四道題,你能說一些什么有關“倒數”的話。

  3、存在倒數有那些條件

  (1)兩個數。

  (2)這兩個數的乘積是1。

  4、能不能說80是倒數,1/80也是倒數?一個數能叫做倒數嗎?

  5、概括:倒數是對兩個數來說的,它們是相互依存的,必須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倒數,不能孤立地說某一個數是倒數。

  6、總結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

  四、思考:0、2的倒數是多少?

  五、小結:請學生說一說這節課學習了哪些內容。

  六、作業:練習五3—8。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文 篇10

  教學內容:課本第6頁的內容和練習二的第5—11題。

  教學目的:

  1、進一步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并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計算下面各題,并說一說計算方法。

  2、把下面的整數改寫成分數。

  2=5=14=25=

  二、新授。

  1、統一計算法則。

  (1)到目前為止,你學會了哪些分數乘法的`知識?分數乘整數以及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法則分別是什么?分數乘分數的法則適用于分數和整數相乘嗎?為什么?

  (2)請你試算一算:

  (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

  學生邊展示計算過程,邊闡述理由。

  (3)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因為整數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數,所以分數乘分數的法則也適用于分數和整數相乘。因此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可以統一為一條,即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作分母。

  2、書寫形式。

  (1)具體計算時,在碰到整數和分數相乘,可以把整數看成分母是1的分數,直接和分數的分子相乘,不必把整數化成分母是1的分數。

  例如:

  (2)計算時,也可以不把相乘的兩個數改寫成分子、分母分別相乘的形式,直接把整數或分數的分子與另一個數的分母進行約分。

  例如:

  3、做一做。

  完成課本第6頁下面的做一做題目。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二的第6題。

  2、練習二的第8題。

  3、練習二的第10題。

  四、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堂練習。

  練習二的第5、7、9、11題。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文 篇11

  教學內容:一個數乘以分數及其應用題。

  教學目的:在學生初步理解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的基礎上,通過類比的推理方法,形成一個數乘以分數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概念。并掌握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就是用這個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只列式不計算

  1)兩地相距4千米,小明行了4/5千米,還剩多少千米?

  2)大豆每千克含油4/25千克,照這樣計算,20千克大豆含油多少千克?

  二、發展練習

  (1)六(5)班有45位學生,其中男生占3/5,男生有多少人?

  (2)商店有18輛兒童單車,上午賣出了4/9,上午賣出了多少輛?

  (3)重量是足球的49,一個足球重1/4千克,一個排球重幾千克?

  (4)每小時騎車行11千米,這4小時一共行多少千米?

  2、食堂運來24噸的煤,第一次用去1/3,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1/4,第二次用去多少噸?

  3、食堂運來24噸的煤,第一次用去1/3,第二次用去的這批煤的1/4,第二次用去多少噸?

  4、食堂運來24噸的煤,第一次用去1/3,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2倍少3噸,第二次用去多少噸?

  五、作業:練習四第11—15題。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文 篇12

  學習內容

  教科書第55頁例3及課堂活動第3題,練習十五第8~11題。

  育人目標

  1.學會借助線段圖等方法分析較為復雜的現實問題。

  2.能考慮現實情況應用不同的策略解決問題,掌握一些策略性的知識。

  3.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以及團隊協調合作的能力,同時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

  4.在分攤運費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引導學生大膽探索創造。

  5.在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累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經驗,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合理地分配。

  6.經歷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的價值,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學習重難點

  掌握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性的知識。

  學習評價設計

  1.學生在思考、討論中歸納出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方法。

  2.運用歸納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情境引入

  1.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常會出現團隊合作的情況。(讓學生先簡要交流課前了解的信息:人們一起合伙運貨、租房等,如何協調付費的.情況。)

  2.教師用課件呈現:三人需要用同一輛車運送同樣多的貨物共需90元,當車走到路程三分之一處,出現甲卸貨,到路程的三分之二處,出現乙卸貨,到終點是丙卸貨。

  教師提出問題:他們如何分攤運費?請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學生可能會提出:

  ①們運的貨物同樣重,把運費平均分配。

  ②盡管他們的貨物一樣重,但因為他們運的路程不一樣。甲運的路程短應該少付,丙運的路程長應該多付。

  ③按照路程的長短按比例分配的辦法來分攤運貨的錢。

  ④能不能把運費分成每段30元,第一段由三人共同分擔,第二段由乙和丙兩人分擔,第三段只有丙一個人承擔,這樣比較公平。

  ……

  以上方案中你認為哪一種比較公平?

  學生經過討論會認為:平均分的方案不公平,因為甲運的路程短,卻要和路程最長的丙付同樣多的錢,這種方案在現實中不容易被接受。按比例分配或按每段路程來分攤錢的辦法可以讓運貨路程短的付較少的錢,而運貨路程長的付較多的錢,這樣相對比較公平。

  抽生交流課前了解的信息。

  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討論交流哪些方案才是公平的。

  在分攤運費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引導學生大膽探索創造。

  合作探究

  1.請選擇自己認為比較公平的辦法,把解決問題的方案和結果寫出來。

  教師巡視,給予指導。

  2.交流匯報,展示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案,要求匯報時闡明自己的解題思路。

  方法1:按路程比例分攤。把路程平均分成三段,甲行了一段付一份錢,乙行了兩段路程付兩份錢,丙行了三段路程應付三份錢。

  根據各人所行路程的段數,把錢一共分成:1+2+3=6(份)。

  其中甲占90的:90×1/6=15(元)

  乙占90的:90×2/6=30(元)

  丙占90的:90×3/6=45(元)

  答:甲應分攤15元的運費,乙應分攤30元的運費,丙應分攤45元的運費。

  方法2:按路程段數分攤。

  每一段的運費:90×1/3=30(元)

  第一段的運費甲、乙、丙三人分攤:

  30÷3=10(元),每人付10元。

  第二段運費由乙、丙兩人分攤:

  30÷2=15(元),每人付15元。

  第三段運費由丙一人付30元。

  所以三人分攤的運費是:

  甲:10元

  乙:10+15=25(元)

  丙:10+15+30=55(元)

  答:甲應分攤10元的運費,乙應分攤25元的運費,丙應分攤55元的運費。

  3.對方案中存在的疑問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辯論:如果你是甲,你會接受哪種方案?為什么?如果你是丙呢?

  獨立設計公平的分攤方案。

  交流不同的解題思路。

  討論交流,體驗實際意義。

  在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累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經驗,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合理地分配。

  鞏固應用

  1.課件出示情境。

  小強家房子出租給小李、小張、小王三個年輕人,每月房租是630元。6月份,小李只住到10日就搬走了,小張只住到20日也搬家了,小李和小張離開時都留給小王210元的房租。到月底小強的媽媽要去收房租了,如果你是小強,你會建議媽媽怎樣收這三個年輕人的房租比較合理?

  由學生先提出方案,然后自己擬訂方案解答。

  方法1:

  小李應付的房租:630×10/30x1/3=105(元)

  小張應付的房租:630×(10/30x1/3+10/30x1/2=210(元)

  小王應付的房租:630×(10/30x1/3+10/30x1/2+10/30)=315(元)

  方法2:

  630÷3=210

  小李:210÷3=70(元)

  小張:70+210÷2=175(元)

  小王:70+210÷2+210=385(元)

  請學生再思考:如果你是小王,你會怎樣付房租?

  同時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

  2.課件出示:在方格紙上涂色設計圖案(課堂活動第3題)。

  學生讀懂題意后,讓學生自選顏色,設計圖案。然后再算出各種顏色所涂格子數的比,這樣就把問題歸結到按比例分配的問題上來,然后讓學生自己去解決。

  先提出方案,然后自己擬訂方案解答,最后全班交流自己分攤方法。

  討論交流。

  獨立理解題意,自選顏色設計圖案并解答。

  經歷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的價值,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

  課堂小結

  今天你學到了哪些解決問題的辦法?

  談收獲。

  課堂作業

  練習十五第8~11題。

  思考題:參加比賽的人數應該是7的倍數(3+4=7),又因為參加比賽人數在160-170人之間,所以參加比賽的人數可能是161人或168人。

  獨立完成。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文 篇13

  教學內容:課本P15頁例2,及練習四的6—10。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分數乘法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學會應用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解答分數乘法兩步應用題。

  2、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并掌握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兩步計算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正確解答。

  教學難點:

  辨析兩次判斷單位“1”有什么不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先說出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義,再口算出得數。

  2、指出下面每組中的兩個量,應把誰看作單位“1”。

  1)香蕉的筐數是蘋果的`。

  2)香蕉的筐數的和蘋果的筐數相等。

  3)黃牛只數的等于水牛的只數。4)水牛的只數相當于黃牛的。

  二、新課學習。

  1、出示例2。

  2、讀題,分析題意。說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明確這是一道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3、怎樣用線段圖表示已知條件和問題。

  思考:要畫幾條線段?5/6和2/3分別是誰的5/6和2/3?單位“1”分別是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畫圖。

  4、確定每一步的算法,列式計算。

  1)求小華儲蓄的錢數怎樣想?

  思路:根據“小華儲蓄的錢數是小亮的5/6,把小亮的錢數看作單位“1”,就是求18的5/6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計算。列式:

  (元)

  2)求小新儲蓄的錢數怎樣想?思路同上。注意認清單位“1”

  5、指導列綜合算式解答。

  6、總結今天所學內容和昨天的異同。

  7、練習

  1)完成課本P15頁下的“做一做”。

  2)指名說一說是怎樣確定計算方法的。

  三、新課小結。

  1、分數乘法兩步應用題與前一節所學的一步應用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解答這類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怎樣判斷計算方法?

  四、鞏固練習:P16練習四6、7。

  五、作業。

  完成練習四的第8—10題。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文 篇14

  教學內容:課本第4—6頁,例2,例3及“做一做”,練習二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法則。

  (2)學會分數乘分數的簡便計算。

  (3)通過一個數乘以分數應用的廣泛性事例,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推導算理,總結法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計算下列各題并說出計算方法。

  2、上面各題都是分數乘以整數,說一說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

  二、新課。

  引入: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人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板書課題:一個數乘以分數)

  1、理解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

  (1)第一幅圖:一瓶桔汁重千克,3瓶重多少千克?怎樣列式?

  指名列式,板書:

  問: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板書:求3個或求的3倍。

  (2)出示第二幅圖:一瓶桔汁重千克,半瓶重多少千克?怎樣列式?怎樣表示半瓶?

  指名回答:半瓶用表示;式子為:。

  說明:是求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的是多少。板書:求的。

  (3)出示第三幅圖:一瓶桔汁重千克,瓶重多少千克?怎樣列式?

  指名回答,板書:,問: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板書:求的。

  2、引導學生小結。

  ①指出三個算式都是分數乘法,比較三個算式的不同點:

  第一個算式與第二、三個算式中乘數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第一個算式與第二、三個算式中乘法的意義有沒有不同。有什么不同?

  學生齊讀課本的結語。

  練習:

  課本的做一做1、2題。

  說一說下列算式的意義。

  理解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方法。

  (1)出示例3(先出示第一個問題)。

  問:你根據什么列出式子?

  得出:根據“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列出式子:。

  問:如果我們用一個長方形表示1公頃,那么公頃怎樣表示?

  問:公頃的是什么意思?

  要求學生觀察圖

  (2)問:在圖中的對于1公頃來說,是1公頃的幾分之幾?

  引導得出:

  觀察這個式子有什么特點?

  出示例3的第二個問題。

  問:已經求公頃的是公頃,那么公頃的應有這樣的幾份?就是多少公頃?

  板書:公頃)

  (2)引導學生小結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方法。

  觀察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過程,誰能說一說計算方法?

  教師歸納,再看書上結語。

  再說明,為了計算的簡便,也可以先約分,再乘。

  例:

  (3)做一做。

  三、鞏固練習:練習二第1、2題。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是什么?

  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五、作業。

  練習二第3、4題。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文 篇1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分數乘法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學會應用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解答分數乘法的兩步應用題。

  2、發展學生思維,側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根據多幾分之幾或少幾分之幾找出所求量是多少。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1、口答:把什么看作單位“1”的`量,誰是幾分之幾相對應的量?

  (1)一塊布做衣服用去。

  (2)用去一部分錢后,還剩下。

  (3)一條路,已修了。

  (4)水結成冰,體積膨脹。

  (5)甲數比乙數少。

  2、口頭列式:

  (1)32的是多少?

  (2)120頁的是多少?

  (3)綠化造林對可降低噪音,原來80分貝的汽笛噪音,經綠化隔離帶后,降低了,降低了多少分貝?

  (4)綠化造林對可降低噪音,原來80分貝的汽笛噪音,經綠化隔離帶后只剩下原來的,人現在聽到的聲音是多少分貝?

  3、你能把口頭列式計算中的第(3)(4)題合并成一道題嗎?

  4、根據學生回答,出示例4,并指出: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稍復雜的分數乘法應用題”。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文(精選15篇) 相關內容:
  • 六年級上冊數學《圓的認識》教案(精選15篇)

    采用游戲引入的形式,寓教于樂,即感知了圓的形成過程,滲透了集合思想,初步領悟了畫圓的要領,同時密切了師生情感。根據幾何知識的特點和兒童的認知規律,通過看、想、說、畫、議等形式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實踐活動。...

  • 冀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折扣》教案范文(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理解“打折”的含義,會解答有關“打折”的實際問題。2、明確折扣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和“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的數量關系相同,并能正確地解答這一類應用題。...

  • 六年級上冊數學分數除法教案(精選11篇)

    教學目標:1、在學生學習了分數除以整數、整數除以分數、一個數除以分數計算法則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能利用計算法則,正確、迅速地進行分數除法的計算。2、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 六年級上冊數學《百分數的應用》教案(通用15篇)

    學材分析重點:利息和稅款的計算難點:對所涉時關鍵:懂得利率、保險費率和稅率的意義間的理解學情分析學情分析:學生學習了常用百分率、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實際應用作好準備。...

  • 2022年六年級上冊數學寒假作業答案(精選4篇)

    寒假已至,同學們想好要如何安排了嗎?今天六年級的同學有福了,小編提供數學寒假作業答案,供大家參考。一.填空題1. b;a2. 3,5,7;4,6,8,10;93. 2104. 605. (1)1;11;3;9;5;7(2)2;10;4;8;6;6(3)4;8(4)5;76. 36;36=22337. 701(700=1700)8....

  • 冀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折扣》教案范文(精選3篇)

    教學目標:1、理解折扣的意義。2、掌握折扣和百分數的關系,能解答有關折扣的實際問題。教學重點:在理解“折扣”意義的基礎上,懂得求折扣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與“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數量關系是相同的,并能正確計算。...

  • 2019六年級上冊數學寒假作業答案

    寒假已至,同學們想好要如何安排了嗎?今天六年級的同學有福了,小編提供數學寒假作業答案,供大家參考。一.填空題1. b;a2. 3,5,7;4,6,8,10;93. 2104. 605. (1)1;11;3;9;5;7(2)2;10;4;8;6;6(3)4;8(4)5;76. 36;36=22337. 701(700=1700)8....

  • 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位置教學設計

    第一單元 位置教學內容:第2--7頁,例1、例2及做一做練習一1---8題教學目標:1、進行函數初步知識滲透。1.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2. 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 2019年六年級上冊數學寒假作業答案

    小編又來給大家分享寒假作業的答案了,為了減少一點兒寒假作業給各位小朋友帶來的困擾,小編這里為大家整理出了寒假作業的答案。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2019年六年級數學上冊寒假作業的答案。...

  • 2019年六年級上冊數學期末復習(蘇教版)

    (蘇教版)迎接小學XX/XX學年度六年級上冊數學期終復習計劃 一、班級學生數學學習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50人,其中男生22 人,女生28人。從本學期的教學情況看,大部分的學生學都是留守兒童,習態度不端正。...

  • 2019年六年級上冊數學寒假作業答案在線看

    時間過的可真快,有一次的寒假來了。各位同學結束了辛苦的一學期的學習,是不是準備在這個寒假好好的玩玩,好好的和小伙伴在一起?為了給小伙伴一個更加輕松的假期,為了減少一點兒寒假作業給各位童鞋帶來的困擾,小編這里為大家整理出了寒...

  • 蘇教課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認識百分數整理與練習(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進一步感受百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加深對百分數意義以及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方法的理解。2、使學生通過從實際生活中懼數據,動手試驗,計算并比較,體會百分數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

  • 六年級上冊數學按比例分配(2)導學案

    尚美課堂教學模式——數學“五段”教學導學案年級六年級備課教師教學課題按比例分配(2)教學內容教科書第72頁例2及相關練習教學目標1.使學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意義,能合理、靈活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問題。...

  • 六年級上冊數學比的應用教案(通用6篇)

    【教學內容】小學數學實驗教材(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P23-24內容【教學目標】1、在具體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加深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

  • 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優秀(通用11篇)

    教學內容化簡比。(教材第50~51頁例1)教學目標1、能運用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2、理解求比值和化簡比的區別。3、理解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滲透類比思想。重點難點重點:掌握化簡比的方法。難點:理解化簡比與求比值的區別。...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昌市| 英德市| 东乡县| 陈巴尔虎旗| 洛隆县| 淄博市| 蒲江县| 南江县| 合肥市| 崇礼县| 长海县| 辽中县| 溧阳市| 磐石市| 德保县| 太谷县| 新郑市| 雅安市| 旅游| 霍林郭勒市| 高陵县| 彰化市| 敖汉旗| 永修县| 辰溪县| 昌黎县| 图木舒克市| 城步| 突泉县| 余干县| 衡阳市| 长岭县| 广昌县| 松阳县| 景宁| 巴南区| 获嘉县| 洛阳市| 准格尔旗| 基隆市| 桐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