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教案設計(通用13篇)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篇1
學習目標 1.指導學生認讀9 個生字,1 個多音字,會寫6 個字,繼續培養學生借助拼音認讀生字
和分析合體字字形的能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同時培養學生注意傾聽和評價朗讀的能力。
3.通過成語故事的學習,使學生懂得不要存有僥幸心理,如果不主動努力做事,而寄希
望于意外,結果只能是一事無成。
學習重點 1.會認讀9 個生字,1 個多音字,會寫6 個字。
2.在教學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過 程 與 方 法
(一)看圖激趣,故事導入。
1.(出示本課的三幅圖)同學們,你們都愛聽故事吧?故事的種類可多了,有民間故事、
歷史故事、童話故事、神話故事等等。今天我們一同來學習成語故事。請你看看圖中有誰?
他在干什么?結果怎樣?
2.誰能用簡短的句子或詞語給這個故事起個名字?
3.借助學生的回答板書課題:守株待兔。
4.誰來給大家講一講“守株待兔”這個詞語的意思?
5.你們看圖后的猜想和給故事起的名字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讀課文吧!瞧,這是三顆不同顏色的星星(出示星)想不想得到?這是需要經過努力的。只要把字讀正確,把句子
。ǘ┏踝x課文,整體感知。
1.爭奪綠星開始。
請大家一邊看課文,一邊聽錄音。要求聽清字音。
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圓圈畫出來,再借助拼音多讀幾遍,把字
音讀準。(4)小結:同學們真不簡單哪!只用了短短的幾分鐘時間就順利地得到了第一顆綠星,
請大家夸夸自己吧!
2.現在我們要奪取第二顆黃星。
。2)通過讀文你知道了什么?兔子是怎么死的?農夫是怎么想的?
。3)引導學生朗讀“他想,這可是白撿來的便宜,不費一點力就能吃上美味的兔肉”。
。ㄒx出農夫強烈的僥幸心理。)
。4)板書:撿
。5)看第二幅圖,進行發散想象。農夫越想越高興,請你根據課文的內容想想,他心
里在想什么?又在為什么高興?(農夫為白撿了兔子而感到高興。他認為自己占了大便宜,
以后還會有更多的兔子撞死在樹樁上。)
。6)請你帶著這樣的心情讀第一自然段的最后兩句話。
(7)小結:大家真了不起!我們不光讀通順了句子,還讀出了語氣,得到了第二顆黃
星。
3.摘取紅星,現在開始!
讓學生看投影讀一讀:
第二天,他又來到田里。他想,說不定還會有兔子撞到樹樁上,要是再得到一只就好了。
他干脆不干活了,整天守在樹樁旁邊,等著兔子來撞樹樁。(還可以怎樣讀呢?)
②農夫的`做法對嗎?為什么?
、墼俅芜\用讀書的方法使學生感悟到成語的意義。
師:一天過去了,農夫整天守在樹樁旁邊
師:兩天過去了,農夫整天守在樹樁旁邊
師:日子一天天過去了,農夫整天守在樹樁旁邊
。4)揭示成語含義:這就叫僥幸心理。板書:等僥幸心理師:結果怎么樣呢?
板書:田荒
。ㄈ├首x全文,感悟成語意義。
2.教師通過手勢和板書點撥意義。并板書“一事無成”。
。ㄋ模┛偨Y: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講述這個故事,為學習課本的規范語言做準
備。
以此種方法了解學生對故事的主
題把握的情況,從而發現學習的小骨干。
讀通順,把課文讀流利,就可以分別得到綠、黃、紅三顆星。咱們比一比,看誰最先得到三顆星。
。3)出示詞語卡片,進行認讀。這些字是我們讀書的障礙,要想得到綠星就要先把它們清除
shǒu zhūdàitùɡǔ dàihuānɡ mánɡtáozǒu
守株待兔古代慌忙逃走
zhuànɡ duànjiǎnqǐtù ròudédàopánɡ biān
撞斷撿起兔 肉(得)到旁邊
、僦该x字詞,同學間互相正音。注意“撿”是前鼻音,“慌、撞、旁”是后鼻音。
、谌サ粼~卡上的拼音再讀詞。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聽一聽。
③全班齊讀生字詞。(教師要采用先按順序讀,再打亂順序讀,抽卡片讀等多種形式練
習。)
(1)請小朋友們自己輕聲讀課文,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你覺得哪句話難讀就多讀
幾遍,讀通順后再接著往下讀。
。1)指名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2)回答問題:什么叫“守株待兔”?成語中的“株”指什么?“待”是什么意思?
。3)師生邊讀邊討論進行探究性學習。
①農夫是怎么做的?
生:等著兔子來撞樹樁。
生:等著兔子來撞樹樁。
生:等著兔子來撞樹樁。
生:他的田荒了。
1.學生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29 守株待兔
兔子撞死 農夫待兔
錯看成
偶然 必然
不要存僥幸心理
不要幻想不勞而獲
課題 29 守株待兔 教時 八、2 94
學習目標 1、正確規范地書寫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注意傾聽和評價讀的能力。
3、鞏固復習,總結全文。
學習重點 規范地書寫6個字。
自主積累詞語。
過 程 與 方 法
。ㄒ唬⿵土暀z查。
1.出示詞語,讀一讀。
守株待兔干活跑過來放下兔肉
2.提取要寫字再讀一讀。
兔活跑過放肉
3.你還能給帶點字組成什么詞語。
(二)識字寫字。
1.分析字形。
(1)“兔”容易與今后要學的“免”字混,可以用歌訣的方法強化記憶:小兔,小兔,白又白,短短的尾巴真可愛。(教師用粉筆把點描成紅色)
。2)左右結構的字:活跑過放
。3)“肉”容易與“內”字混,要強調里邊還有一個人。
2.指導寫字。
(2)在本上試寫一個請同學評評寫得如何。
。3)老師進行巡視,對同學寫字的情況進行適時的表揚。
。ㄈ╈柟叹毩。
1.摘蘋果游戲:從蘋果樹上摘下蘋果,讀一讀寫在蘋果后面的詞語中。
2.我的詞語庫:把你喜歡的詞語抄寫在書上。
兔:小兔白兔兔寶寶
活:生活干活活動活命活潑
跑:跑步長跑跑動逃跑
過:過橋過來過去對過過年過節
放:放心放學放假放下放炮
肉:豬肉肌肉雞肉烤肉臘肉
先啟發學生找到以上的4 個字,再依次說一說怎樣記字形。
。1)學生拿出寫字本,先進行描寫,初步感受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學生練習寫字。
板書設計
29 守株待兔
兔 活 跑
過 放 肉
守株待兔 古代 慌忙 撞斷 撿起 兔肉 得到 旁邊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篇2
教學要求:
1、認讀10個生字,掌握多音字“得”。會寫6 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理解寓意。
重難點、關鍵:
1、識字、寫字。
2、理解寓意。
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讀14個生字,掌握多音字“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理解寓意。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教師:小朋友們,爸爸、媽媽一定給你們講過不少的寓言故事吧,寓言故事短但有趣,都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今天我們來學一則寓言,看看這則寓言告訴了我們什么?
2、板書課題,引導學生就題目質疑。
3、教師小結,歸納問題(誰?為什么守株待兔?結果怎樣?)
二、自瀆課文,讀準字音,整體感知
1、學生自瀆課文,讀準字音,遇到生字多讀幾次。
2、大家一起讀課文。
3、學生讀文,找出要求認讀的生字。
4、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生字。
5、學生用生字詞組詞說句。
6、再讀課文,再讀文中鞏固繩子的認讀,整體感知。
7、指名反饋:這則寓言講誰的一個什么故事?
三、圖文結合,理解寓意
1、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內容。
2、教師引導學生想象:農夫守在樹樁旁,心理想寫什么?
3、這個農夫為什么要坐著等兔子撞到樹樁上來呢?
4、討論:種田人的夢想能實現嗎?為什么?
5、集體反饋:教師小結寓意:野兔是不會常常撞死在樹樁的,上次是偶然,我們怎么能把偶然當必然呢?農夫懷著這種僥幸的心理在那等呀等,等到的結果是什么呢?
6、如果一天,你經過那里,你會怎么勸他?
7、教師小節:我們可不能象農夫那樣,將偶然的事當成經常發生的事,總是夢想著不勞而獲。
四、朗讀課文,讀中加深理解。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6 個生字。
2、朗讀課文。
3、鞏固復習,總結全文。
教學過程:
一、鞏固復習
1、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
2、學生朗讀課文。
3、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拓展延伸,講故事
1、總結全文:小朋友們,你們讀了寓言后知道了什么道理?
2、說一說身邊存在的這種現象,發表自己的意見。
3、拿出收集的寓言故事與同學交流。
4、講故事,說說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5、推薦學生閱讀《伊索寓言》。
三、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指名認讀。
2、啟發學生觀察,說說你的發現。
3、指名反饋,教師強調。
4、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寓言《守株待兔》,學會8個生字。
2、讀懂寓言故事的內容,理解寓意。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抄寫最后一個自然段。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系學習、生活實際,有一點感想。
教具準備:
錄音磁帶、圖片、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寓言常對壞人、壞事、壞思想進行辛辣的諷刺,讓讀者在笑聲中受到教育。而夸張手法的運用,可以加強諷刺的力量,可以突出作者想要強調的東西,使寓言的主題更加鮮明。今天,我們再學習一則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二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出示生字卡片)
1、讀準字音。
2、記憶字形。
。1)借助熟字和偏旁部首學習生字。
株、待、竄、撞、樁、撿、鋤
。2)重點分析生字。
滋
三讀寓言故事,理解課文內容(出示圖片)
1、讀課文,標段落,看看每段的意思是什么?請學生自由發言。
學生說。
教師引導:我們在想一想,野兔為什么沒有再來,田里的莊稼為什么全完了?找出重點詞語。
學生說。
教師講:對。那個種田人把偶然的事情當成能天天發生的事是錯誤的。他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兔子,兔子沒來,莊稼不去種也全完了。
2、請大家說說這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先聽錄音,再說寓意)
學生說。
教師講:不勞而獲的思想是錯誤的。成功要靠誠實的勞動,只有老老實實地做事,才能獲得成功。
3、看課文插圖,說圖意。
學生說。
四板書設計
守株待兔
古時候種田人看見撞死的野兔
急忙跑白撿樂滋滋心里想
丟下鋤頭整天坐長滿野草莊稼全完
五作業設計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按要求寫詞語
abb:
abab:
3、積累來自寓言的成語。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篇4
學習目標:
1、了解寓言兩則的寓意。
2、正確、流利地朗讀文言文,明白文言文的意思。
教學重點:
了解寓言兩則的寓意。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文言文,明白文言文的意思。
教學課型:
新授課
教學方法:
自主、啟發
教學用具準備:
寓言的文言文材料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課件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寓言、焦急、喘氣、截斷、流竄、撞見、樹樁,從此、鋤頭、丟失、收費、 巴望、計算、化肥、直截了當、揠苗助長、守株待兔
二、讀文言文《揠苗助長》,借助注釋理解文本寓意。
揠苗助長
宋人有閔(1)其苗之不長(2)而揠(3)之者,芒芒然(4)歸,謂(5)其人(6)曰:“今日。7)矣(y)!予(8)助苗長矣(y)!”其子趨(qù)(9)而往(10)視之,苗則槁(11)矣。
注釋:
1、閔(mn)——同“憫”,擔心,憂慮。
2、長(zhng)——生長,成長。
3、揠(yà)——拔。
4、芒芒然——露出疲憊但十分滿足的樣子。
5、謂:對…說
6、其人——他家里的人。
7、病——疲勞,困苦,精疲力盡,文中是引申義
8、予——我,第一人稱代詞。
9、趨——快步走。
10、往——去,到...去。
11、槁(go)——草木干枯,枯萎。
師生總結學習方法:
1、借助注釋或工具書讀通文本
2、借助注釋理解文本內容
三、讀文言文《守株待兔》,借助注釋理解文本寓意。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注釋:
株——樹樁。
走——跑,逃跑。
耒(li)——古代的一種農具,形狀象木叉。
冀——希望。
而身為宋國笑——而他自己卻被宋國人恥笑。
學生借助注釋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四、拓展練習
1、讀了《揠苗助長》這則寓言,我想對這個人說:你費了那么大的力氣,但禾苗卻全都枯死了。因為你做事太了,違反禾苗的生長規律。
2、讀了《守株待兔》這則寓言,我想對種田人說:你要辛勤勞動才行,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
板書設計:
揠苗助長 急于求成
守株待兔 僥幸心理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篇5
《守株待兔》教學反思
上完這一課后,我感覺自己對寓意的揭示安排得較為巧妙,水到渠成,學生揭示的教好。主要原因是我在前文的鋪墊做得較好,突出表現在:
(1)學生質疑問難后,我便請學生帶著“為什么要守在樹樁旁邊等野兔”這一問題讀課文從文中找到答案,不一會兒學生便匯報所劃的句子。我根據學生所找的內容出示了這句話“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話一點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弊寣W生談一談自己的體會,隨著學生的回答,隨即啟發引導學生,像種田人這樣白白的撿了一只野兔這叫什么?學生回答后及時板書:不勞而獲
而后再請學生從他的想法上談一談這種不勞而獲的高興心理,隨即揭示出他的想法對不對?繼而讓學生得出種田人撿到野兔是碰巧的事。
。2)請學生細讀第一段劃出有關野兔撞死在樹樁上是碰巧的句子,引導學生抓住“忽然”“竄”“撞”這幾個詞來引導學生想象一下造成野兔驚慌失措的原因,繼而得出野兔一定是遇到了危險的事,碰死在樹樁上純屬一件巧合的事,“巧合”換個詞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偶然!苯又阕寣W生談他們對這個詞的理解,得出偶然的事件是不能經常發生的,但種田人不知道,卻執迷不悟,不知是偶然發生的事。順理成章再讓學生劃出表現他不知是偶然發生的有關語句。
。3)正因為前文為學生揭示種田人錯在哪兒做好了鋪墊,所以當我提出那個人錯在哪兒時,學生紛紛舉手,回答的十分精彩!在此基礎上,我進一步引導學生體會這個人的悲慘下場一無所有,接著讓學生入情于境發揮自己的想象:請同學們看圖,你看這個人還在那兒呆呆地、傻傻地等著,假如這時你是他鄰居,從他身邊走過,你會對他說些什么?
有的學生說:“你真傻呀!你撿到一只撞死的兔子,那只是偶然發生的一件事,怎么能天天想好事呢?”有的學生說:“你趕快醒悟吧!快快起來好好種莊稼吧!要不然你明年吃什么呢?”還有的學生說:“你可要老老實實地勞動,只有這樣才能有好的收獲,才能過上好日子。”總之,寓言所內含的深刻的寓意就這樣從學生的口中以不同的語言表達效果揭示出來。
由此可見,寓意的揭示貴在做好鋪墊。教學中只有真正地把課堂的自主權還給學生才能得到好的教學效果。興趣的激發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與差。在語文教學中“讀中悟”是語文學習的基礎,也是很不錯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多動口,多動腦,能提高對文章內容的加深、理解。讓學生適時地、大膽地發揮想象,能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更能點燃學生“創新的火花”。
《守株待兔》教學反思
《守株待兔》是一則寓言故事。課文通過種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棄農活整天守著樹樁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向學生介紹了“想不勞而獲是不行的”這一比較深奧的道理。
教學《守株待兔》這則寓言故事時,揭題伊始,我首先引導學生解題:“守株”、“待兔”,讓學生讀文,理清文章的脈絡;然后讓學生自讀自悟,說說這則寓言的意思;接著出示設計的表格讓學生自己再次讀文,自己想,自己填;最后全班討論歸納出寓意。這樣就克服了傳統教學繁瑣的分析和空洞的說教。學生掌握了學習寓言的方法。
教學中我還努力地為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感受,談談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怎樣避免“守株待兔”的現象發生。這樣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讀懂寓言故事,體會寓意,受到教育。
《守株待兔》教學反思
《守株待兔》是一則寓言故事。課文通過種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機會拾到一只撞死在樹樁上的兔子,從此,他就放棄農活,整天守著樹樁等待撞死的兔子,結果什么也得不到的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向學生介紹了“偶然得到意外好處就產生僥幸心理,不再努力,想不勞而獲,結果什么也得不到!边@一道理。
教學《守株待兔》這則寓言故事時,我以新課程教育理念為指導,主要通過在教本課知識的同時,也教給學生學習這類知識的學習方法。首先通過解題:“守株”、 “待兔”,讓學生很快地把握了這則寓言的主要內容,并巧妙地根據題目“守株”和“待兔”,讓學生快速又準確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這種做法不僅化難為易,而且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同時也獲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積極主動的發展。然后再通過師生互動、對話、引導和啟發,最后歸納出寓意。
教學中我還努力地為學生架設生活與語文聯系的橋梁,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感受,談談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并力求通過讀作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主動、民主的氛圍中學習,體會寓意,受到教育。
《守株待兔》教學反思
《守株待兔》是一則寓言故事,告訴學生:不要有不勞而獲的僥幸心理。但怎樣才能讓孩子真正去理解所蘊含的道理呢?
我打破常規教學,提前一周讓學生先讀文,并告訴學生通過課本劇的形式來展現。趙修賢扮演哥哥,惠玉闖扮演弟弟,還有的女生扮演小禾苗,還有扮演兔子的。學生在準備之前,相信一定會對課文反復閱讀,并且還會找有關的資料,也可能會向大人請教,通過多種途徑,相信孩子們一定會準備的很充分
上課了,我先讓孩子們來演,孩子們的表現比我想象的還要好!趙修賢表現的哥哥形象,除了文中的等著兔子意外,還加上了自己的理解,真正表現了哥哥的懶惰;而惠玉闖扮演的弟弟更是形象,時刻在提醒、叮囑哥哥: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才能有一切勞動成果!小禾苗和小兔子,通過舞蹈來展現。每一個動作都凝聚著孩子們的心血,他們的表演也贏得孩子們的陣陣掌聲!
我知道孩子們在課下一定做了充分的準備,因為他們10幾分鐘的表演已經遠遠超過了課堂40分鐘的效果,以后的課堂能還給學生的就還給學生,這樣的教學才有時效性!
《守株待兔》教學反思
緊張而激烈的大比武終于結束了,我的心里松了一口氣。整個比賽中上課這一關對教師的要求最高,半天的備課時間,自己獨立完成。
我上的是低年級第二冊第四單元《守株待兔》這一課,是根據同名寓言故事創編的,讓學生唱一唱,演一演。通過這個活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表現力、創造力,幫助學生加深對歌曲的理解和體驗。現在就自己的備課、上課的情況進行總結:
我備課時教學設想是讓學生首先學會這首歌曲,然后進行歌表演。表演時爭取人人參與到歌曲表演中,從而培養學生的表現力及創造力。
然而對學生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不了解,這給上課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當我上課時發現學生已經會唱這首歌了,我的心理就更緊張了,心想:如果再上一遍學生肯定是沒有興趣的,那重點只能讓學生進行歌表演了。于是我讓學生把歌曲唱了一遍,把學生在歌曲中存在的休止符問題解決了,把歌曲復習演唱后就讓學生分組表演。當第一組學生表演歌曲時,其他組的小朋友就參與這組小朋友的表演活動,幫助他們思考需要哪些角色,然后幫他們演唱并且參與點評,盡量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近來了。
這次大比武給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通過這次比賽我發現了自己存在很多的不足,這也督促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斷反思,我想只有在平時扎實認真的對待每一節課,在關鍵時刻才能把自己的才能展現出來。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篇6
一、說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27課《寓言兩則》中的第二則寓言!妒刂甏谩分v的是古時候一個種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在樹樁上的野兔,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守在樹樁旁邊等著,結果再也沒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過學習要讓學生感知兔子撞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那個種田人“白撿”到野兔后“樂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撿到野兔的心理,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發生的事情,看成是會不斷發生的事情,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悟出他“不勞而獲,心存僥幸”的錯誤。
二、說課時目標:
1.認識《守株待兔》里的6個生字。會寫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看圖復述故事。
3、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悟出他“不勞而獲,心存僥幸”的錯誤,懂得不能把一件偶然發生的事情,看成是會不斷發生的事情,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懂得不勞而獲是一種幻想。
三、說教學想法:
在本課教學中我努力體現四點想法:字詞教學扎實有效;情境對話領會寓意;復述故事內化語言;拓展閱讀激發興趣。先說說字詞教學扎實有效。本課中要認識只有的6個生字,且字形都較簡單,很好記,讀音上只有“竄”“撞”“樁”相對難讀一些,因此我采用了隨文識字的辦法。在檢查學生通讀課文的情況時隨機融進字詞教學。詞語的理解根據各詞語的特點采用看動畫說話理解(如:竄出來守株待兔),情境理解(如:樂滋滋、從此),看圖理解(如:鋤頭)等多種方法幫助理解。寓意的領會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我主要采用讓學生討論種田人的希望能不能實現來體會事件發生的偶然性,再創設交際情境,師生模擬對話。師演種田人,引導學生說出希望對種田人說的話,以此來達到對寓意的領會理解。為了降低復述的難度,我為學生提供了故事中的一些關鍵詞語、插圖和句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選擇一種幫助進行復述練習,體現了“不同學生不同要求”。最后是拓展了解其他的寓言故事,激發學生閱讀寓言故事的興趣,實現“教學不應局限在課堂”。
四、說教學程序:
第一、動畫導入,初步感知
1、播放動畫,要求:仔細看,認真聽,等會兒要出題考大家的。
2、故事的題目是什么?板書課題:守株待兔。教學生字:“守”,范寫“守”
3、猜一猜題目意思。隨機引導理解“株”,教學“樹樁”
【動畫導入既能在最短的時間有效地集中注意力,同時又能幫助學生最快的了解故事大意,還能幫助初步理解“守株待兔”的表面意思!
第二、通讀課文,讀懂讀好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努力把課文讀通順。
2、分節讀課文,隨機指導理解
(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學習詞語:竄出來撞
重點理解“竄出來”:
(1)“竄”是什么偏旁?穴字頭表示跟洞穴有關。“竄”愿意是指老鼠受到驚嚇逃竄到洞里。
(2)課文中說野兔從樹林里竄出來,是什么樣子呀?我們跟著種田人一起去看一看。(課件演示野兔從樹林里竄出來的動畫)你們注意看
A這只野兔怎么樣的從樹林里跑出來?出示句式:一只野兔地從樹林里跑出來。
B猜一猜:當時可能發生什么事了?
C小結:像剛才大家說的那樣,飛快地、很緊張、很慌亂地跑就是“竄”。
D讀好詞語
【讓學生在看動畫的過程中,理解詞語,在語言的表達訓練中,內化語言。同時在朗讀中,在說話中,在情境中學字詞是最有生命力的,也是最有效的!
2、自由讀
3、齊讀
(二)第二自然段
1、課件出示句子:“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又肥又大的野兔!
(1)引導抓“急忙白撿又肥又大”讀好句子。
重點理解:“白撿”從這句話中的哪兒也可以看出是白撿(板書:白撿)(沒花一點兒力氣不費吹灰之力。
小結:沒花一點力氣,就得到了又肥又大的野兔,就叫——白撿,也叫——板書:“不勞而獲”)
(2)指導朗讀:面對這樣意外的收獲,面對這不勞而獲,種田人的心情怎樣?誰能用課文中的一個詞來形容?(樂滋滋。)“樂滋滋”是什么樣的表情?我們帶著高興的神情一起樂滋滋的讀一讀這句話吧。
【在朗讀中感受詞語的意思,在表演中體會的詞語的情趣。溝通課內外拓展積累語言。】
2、這個樂滋滋的種田人還有一個更美的想法呢。課件出示句子:“要是每天能撿到一只野兔,那該多好啊!
(1)指導朗讀。(讀時強調‘每天’)
(2)引導感悟:你覺得種田人的希望能實現嗎?(不會)也許幾十天以后會再次發生,也許幾十年以后會再發生,也許永遠都不會再發生。就算會發生,也不可能都在同一個地點。像這樣不經常的,很少發生的事情,我們可以用一個什么詞形容?(意外、偶爾、偶然。)板書:偶然認讀該詞
【在討論中,在點撥中體會事件發生的“偶然性”,為寓意的領會做好鋪墊!
(三)第三自然段。
1、這是一件偶然發生的事,可是那個種田人是怎么做的?請大家默讀課文,讀完之后劃出有關語句。注意默讀要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2、課件出示句子: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在樹樁上。
(1)齊讀句子。學習詞語:從此鋤頭
理解“從此”:是指從什么時候起,他就丟下了鋤頭?
看圖理解“鋤頭”
(2)從此,他丟下了鋤頭再也不干活了。誰再來讀這句話?體會“整天”。齊讀句子。
3、同學們,你們瞧!種田人丟下了鋤頭,他呀,不干活了。當別人在地里澆水施肥時,他在守株待兔;別人在地里拔草捉蟲時,他在守株待兔;當別人的莊稼大豐收的時候,他還在——?(生接:守株待兔。)
【通過教師的語言描述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種田人的希望不勞而獲的僥幸心理!
4、他守株待兔的結果怎么樣呢?我們一起讀一讀課文的最后一句話。
(1)這個種田人野兔沒有等著,莊稼卻全完了,也就是說什么也沒有“獲”,用一個詞來說,這就叫——出示詞語,認讀:一無所獲,一無所得
(2)如果說連毫毛這樣細小輕微的東西都沒有收獲,這又可以叫做——出示詞語,認讀:毫無所獲、毫無所得
【引導從事件的結果中體會想要不勞而獲,最終的結果只能是一無所獲。】
第三、齊讀全文,總結寓意
1、齊讀全文
2、想象說話:課文學完了,你想對那個種田人說些什么?出示句式:我想對種田人說:
(創設交際情境,師生模擬對話。師演種田人)
3、小結:同學們你們這么一說我知道了,這件事情是偶然發生的,要想有收獲,不能*運氣。我呀,現在就扛起鋤頭,下地干活去。同學們,謝謝你們對我的幫助。也希望你們把我的事講給別人聽,讓他們可千萬別學我呀!
【在情境表演中,引導學生把領會到的寓意以勸告種田人的形式表達出來。由于是給別人以勸告,學生說的欲望被調動起來了,效果較好!
第四、復述故事,積累語言
1、可以借助課件上的三幅插圖和關鍵詞語復述,也可以根據課件上的句式簡要復述。
2、學生自由準備
3、指名復述
4、同桌復述。
【為學生提供故事中的一些關鍵詞語、插圖和句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選擇一種形式幫助進行復述練習,體現了“不同學生不同要求”,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積累內化了語言!
第五、拓展延伸,激發興趣
1、像守株待兔這樣通過一個故事說明道理的文章,我們稱它為——寓言。(板書:寓言)我們中國流傳著許多寓言故事。(課件出示圖片)你們瞧,這是什么故事?(課件出示,認讀:刻舟求劍、亡羊補牢、拔苗助長、掩耳盜鈴……)
2、推薦閱讀《伊索寓言》《中華寓言故事》等書,準備召開寓言故事會。
【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幫助學生拓展了解其他寓言故事,激發學生閱讀寓言故事的興趣,實現了“教學不局限在課堂”!
第六、觀察分析,指導書寫
1、出示“丟、此、樁、肥”,組織學生進行觀察。
2、教師示范書寫:此。
3、學生練寫,師生評議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篇7
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一文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27課《寓言兩則》中的第二則寓言!妒刂甏谩分v的是古時候一個種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樹樁上的野兔,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守在樹樁旁邊等著,結果再也沒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過學習要讓學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發生的事情,看成是會不斷發生的事情,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知識與能力目標:認識7個生字。會寫5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過程與方法目標:繼續練習默讀課文的方法,在讀的過程中感知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那個種田人“白撿”到野兔后“樂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撿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勞而獲,心存僥幸”的錯誤。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懂得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教學重點:
1.認識7個生字。會寫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學難點:
懂得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解題
師: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地方,我們一起到田地里去看一看。好不好?
生:好!
師:(課件出示田地圖)你們瞧,春天來了,田里已經長出了綠油油的小苗。在田邊曾發生過一個有趣的故事。想知道嗎?
生:想!
師:故事的名字就在老師的板書中。拿出小手來跟老師一起寫一寫課題。(板書課題)
生:跟著老師一起書空寫課題。
師:(指著‘守’)這個字怎么讀?
生:讀做“守”。
師:誰能給它組個詞?
生:防守。
生:守護。
師:“守”在這里指的“守侯”。(板書:守侯)
師:誰能用“待”來組詞?
生:看待。
生:等待。
師:“待”在這里指的是“等待”。(板書:等待)
師:“株”指什么?
二、范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課件演示課文錄像)伴隨著老師的朗讀請大家來欣賞課文錄像。
師:誰記得我剛才提出的問題?“株”在文中指的什么?
生:“株”指的是樹樁。
師:你們同意嗎?大家看看老師在畫什么呢?(板畫:樹樁)。樹樁是露出地面的大樹的一部分。(出示詞卡:樹樁)這個詞誰會讀?
生(齊):樹樁。
師:“樁”為什么是“木”字旁?哪位同學能說一說?
生:因為樹樁是樹木的一部分,所以是“木”字旁。
師:弄清楚了“株”的意思,我們再來看課題,“守株待兔”就是?
生(齊):守著樹樁等待兔子。
三、初讀課文,質疑課題
師:讀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誰守株待兔?
生:守株待兔的目的是什么?
生:守株待兔的結果怎樣?
師:同學們,答案就藏在我們的書里面。打開書,請大家讀課文。老師想問一問你們,初讀課文你想給自己提個什么要求呀?
生: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看書下面的拼音讀。
生: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教老師。
生:不認識的字還可以問一問同桌。
師:下面請大家按照自己提出的要求自由朗讀課文。
生:自由朗讀課文。
四、深讀課文,明白寓意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師:課文讀完了, 老師要檢驗一下你們的讀書成果。你們知道誰守株待兔嗎?
生:種田人。
師:(板書:種田人)大家讀書真認真。種田人守株待兔的起因是什么?
生:有一天他在田里干活,一只野兔忽然從樹林里竄出來,撞到田邊的樹樁上死了。
師:(出示野兔圖片)同學們,瞧!這只野兔不知怎么的,它一頭撞在田邊的樹樁上死了。想一想,“撞”會發出
什么樣的聲音?
生:嗵。
師:(出示字片:撞)跟老師讀。
生:撞。
師:你們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個字嗎?
生:一個兒童伸出手,就是“撞”。
生:“兒童”的“童”加上提手旁,就是“撞”。
師:這只野兔怎么會一頭撞死在樹樁上呢?請大家拿起書來,帶著這個問題,齊讀第一自然段。
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師:老師剛才聽你們在讀中,有一個字有個別人讀錯了。(出示字卡:竄)他讀成了“chuan”,對嗎?誰來糾正?
生:這個字讀“cuan”。
師:誰能領著大家讀一讀?
生:領讀“竄”字。
師:這個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
生:有一串糖葫蘆頭頂戴了一個小帽子。
生:山洞里有一串香噴噴的烤肉。
師:“串”加穴寶蓋念“竄”。你知道老師用的是什么識字方法嗎?
生:“加一加”的識字方法。
師:“竄”是什么樣子呀?我們跟著種田人一起去看一看。(課件演示野兔從樹林里竄出來的動畫)你們注意看
這只野兔怎么樣的從樹林里跑出來?
生:野兔飛快地從樹林里跑出來。
生:野兔向閃電一樣從樹林里跑出來。
生:野兔慌慌張張地從樹林里跑出來。
師:同學們,像剛才大家說的那樣,飛快地、慌亂地跑就是“竄”。
師:什么原因,野兔會這么慌張地從樹林里竄出來撞在樹樁上呢?大家猜一猜?
生:也許是一只老虎在追它。它就從樹林里竄出來,不小心撞到了樹樁上。
生:可能是一只頑皮的猴子爬上樹,他看見了兔子,拿了一塊石頭向兔子扔去。本來兔子的膽子就很小,他一扔,兔子就很慌亂地從樹林里竄出來,撞到了樹樁上。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想一想這段我們該怎么讀呢?誰來試著讀一讀?
生:朗讀第一自然段。
師:聲音真洪亮,讀得很流利。老師也想讀一讀行嗎?
生:行!
師:范讀第一自然段。誰能評價一下我的朗讀?
生:老師把“忽然”讀得很快,讓我感覺想不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生:老師把“竄”讀的很重很快,讓我感覺野兔真的從樹林里飛快地跑了出來。
師:大家聽得真仔細。同學們,你們愿意讀一讀嗎?還可以把你自己的體會也融入到朗讀中。
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ǘ⿲W習第二自然段。
師:(課件出示句子: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
野兔。)師范讀!鞍讚臁笔遣皇前滋鞊煅?
生:不是。
師:那“白撿”指什么?(板書:白撿)
生:沒花一點兒力氣就撿了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生:不費吹灰之力。
師:面對這樣意外的收獲,種田人的心情怎樣?誰能用課文中的一個詞來形容?
生:樂滋滋。
師:我們一起樂滋滋的讀一讀這句話吧!皹纷套獭笔鞘裁礃拥谋砬?
生:很高興。(露出高興的神情)
生(齊):讀句子。
師:(拿出一只玩具兔子)誰愿意拎著這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來樂滋滋地說上兩句?
生:(手拎野兔)哎呀,你看我今天運氣真好!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今天回去得好好吃一頓。
生:(手拎野兔)我今天沒想到能撿到這么肥的野兔,讓我把它拿到集市上賣了,買兩斤酒喝。
師:你可真是個小酒鬼呀!(全班同學都笑了)同學們,這個樂滋滋的種田人還有一個更美的想法,想不想知道?
生:想!
生:(課件出示句子:要是每天能撿到一只野兔,那該多好啊。)讀句子。(讀時強調了‘每天’)
師:從你的讀中我感受到這個種田人希望天天能撿到一只野兔。誰還能帶著自己的理解讀一讀這句話?
生:讀句子。(讀時強調了‘一只’)
師:從你的讀中我感覺這個種田人希望每天不多撿,只撿一只野兔他就滿足了。
師:同學們,能不能帶著你自己的理解,再來讀讀這句話?
生:個性化朗讀句子。
師:兔子撞死在樹樁上,這樣的好事情會不會每天都發生?
生:不會!
師:也許幾十天以后會再次發生,也許幾十年以后會再發生,也許永遠都不會再發生。像這樣不經常的,很少發生的事情,你能不能用一個詞來形容?
生:偶爾。
生:偶然。
師:這兩個同學說得非常好!我們把不經常,很少發生的事情,用“偶然”、“偶爾”來形容。今天我們又學到了一個新詞,跟老師讀一讀。(板書:偶然)
生:(齊讀)偶然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種田人他知不知道這是一件偶然發生的事情呢?
生:不知道。
師:他是怎么做的?請大家默讀課文,讀完之后劃出有關語句。注意我有要求,默讀要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生:默讀課文后劃出有關語句。
師:誰來讀一讀你劃出的語句?
生: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師:(課件出示:從此句)大家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吧。
生(齊):讀句子。
師:(出示詞卡:從此)同學們這里有一個詞,誰來讀一讀?
生:從此。
師:從什么時候起,他就丟下了鋤頭?
生:從他撿到野兔以后,他就丟下了鋤頭。
師:(出示鋤頭圖片及“鋤”字)你們看,這就是鋤頭,知道鋤頭是干什么的嗎?
生:除草的。
生:挖土的。
師:老師來告訴你們吧。鋤頭是除草的、弄松土地的勞動工具。(手指‘鋤’)這個字誰認識?
生:鋤。
師:你們來領著我讀,好嗎?
生(齊):鋤,鋤,我領讀。
師:鋤,鋤,我會讀。謝謝你們!颁z”為什么是“金”字旁?
生:因為鋤頭前面那部分是金屬做的,所以它是“金”字旁。
師:對。他丟下了鋤頭說明了什么?(板書:丟下)
生:他以后不再干活了。
師:種田的人,他不干活。那他能干什么呢?老師這里有兩句話。(課件出示句1:種田人丟下了鋤頭,坐在樹樁旁邊等著。句2:種田人丟下了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我請男同學讀第一句,女同學讀第二句。讀完以后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生:讀句子。
師: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了第一個句子沒有“整天”,第二個句子有“整天”。
師:這個同學觀察得非常細致。(板書:整天)有“整天”和沒有“整天”的句子,意思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誰來說說怎么不一樣了?
生:第一句沒有“整天”,不知道他什么時候在等。第二個句子有“整天”,就是不管刮風下雨,他都在那里等著不離開。
師:想一想第二句話該怎么讀呢?
生:讀第二句話。
師:誰來評價一下她的朗讀?
生:我感覺他把“整天”讀得很響亮,讓我覺得種田人不管白天黑夜他都在那里等著,不離開。
師: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吧。
生(齊):讀句子。
師:種田人為什么“守株待兔”?現在你們明白了嗎?(課件出示:因為這個種田人看見,他想,所以他。)誰能用上這樣的句式,說說原因?
生:因為這個種田人看見一只兔子撞死在樹樁上,他想要是每天能撿到一只野兔,所以他種田坐在樹樁旁邊等著。
師:誰還愿意再來說一說?
生:因為這個種田人看見一只野兔撞死在樹樁上,他想這樣的好事會天天發生,所以他就守株待兔。
師:(課件出示:課文插圖)同學們,你們瞧!種田人丟下了鋤頭,他呀,不干活了。當別人在地里澆水施肥時,他在守株待兔;別人在地里拔草捉蟲時,他在守株待兔;當別人的莊稼大豐收的時候,他還在?
生(齊):守株待兔。
師:他守株待兔的結果怎么樣呢?我們一起讀一讀課文的最后一句話。
生(齊):讀課文最后一句話。
師:他守株待兔的結果就是?
生:莊稼全完了。(板書:莊稼全完了)
五、深化明理,拓展延伸
師:現在假如你從種田人的身邊走過,你想對他說些什么?老師現在就是種田人,我在這里傻等兔子呢。哎呀,我都等了一年了,這兔子怎么還不來呀!
生:種田人,你好!
師:你好!
生:兔子是不會再來的,你趕緊把田里的野草除掉,種莊稼去吧。
師:還有哪個過路人,給我這個種田人說一說?
生:老鄉你好!你在干嗎呢?
師:我等兔子呢。
生:你別再等了,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偶然發生的,你應該好好干活去。
師:哦,同學們你們這么一說我知道了,這件事情是偶然發生的,要想有收獲,不能靠運氣。我呀,現在就扛起鋤頭,下地干活去。同學們,謝謝你們對我的幫助
生:不用謝。
師:課文就學到這里。像守株待兔這樣通過一個故事說明道理的文章,我們稱它為?
生:寓言。
師:(板書:寓言)我們中國流傳著許多寓言故事。(課件出示圖片)你們瞧,這是什么故事?
生:刻舟求劍。
師:(課件出示圖片)那這個呢?
生:亡羊補牢。
師:(課件出示圖片)這個是什么故事?
生:拔苗助長。
師:也叫“揠苗助長”。這是我們下一課要學習的一則寓言。
師:(課件出示圖片)這個故事呢?
生:掩耳盜鈴。
師:大家知道得寓言故事可真不少!課后有時間同學們可以讀一讀更多的寓言故事,有機會開一個寓言故事會,好不好?
生:好!
六、觀察分析,練習書寫
師:認讀了生字,學習了課文了。你們想不想寫寫字?
生:想。
師:拿出小手來,我們一起來寫一寫“丟”字。(教師范寫)“丟”是上下結構的字,我們先寫一短撇,再寫“來去”的“去”。
生:跟著老師一起書空。
師:同學們,寫這個字要注意些什么,誰來提醒大家?
生:“丟”字中間的那一豎不能和下面的撇折合寫成一筆。
生:“丟”字的第一筆是橫撇。
師:(課件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字)這是我們本課要求會寫的字。你發現還有沒有上下結構的字了?
生:有!
師:哪個字呀?
生:“守”字。
師:寫“守”的時候,怎么才能把它寫漂亮呢?
生:寶蓋頭要寫得稍微寬一點。
生:“寸”的那筆“橫”要寫得短一點。
師:現在我們就來練習寫字,好嗎?
生:好!
師:大家在書上的田字格里來寫一寫這兩個字。注意寫字姿勢。
生:練習寫這兩個生字。
師:誰寫好了,你可以和你的同桌互相評價一下。他的字如果寫得端正,你可以給他的字旁得一面小紅旗。如果他還寫得非常整潔,你可以給他的字旁畫一個笑臉。
生:寫完后和同桌互相評價。
師: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里。課后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家長聽,好不好?
生:好!
板書設計:
《寓言》
(種田人) 守株待兔
↓白 。ㄊ睾睿ǖ却
撿 ↓
竄 撞 野兔圖 樹樁圖
。ㄅ既唬
丟下鋤頭圖→整天等→莊稼完了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篇8
一、說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27課《寓言兩則》中的第二則寓言。《守株待兔》講的是古時候一個種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樹樁上的野兔,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守在樹樁旁邊等著,結果再也沒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過學習要讓學生感知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那個種田人“白撿”到野兔后“樂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撿到野兔的心理,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發生的事情,看成是會不斷發生的事情,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悟出他“不勞而獲,心存僥幸”的錯誤。
二、說課時目標:
1.認識《守株待兔》里的6個生字。會寫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看圖復述故事。
3、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悟出他“不勞而獲,心存僥幸”的錯誤,懂得不能把一件偶然發生的事情,看成是會不斷發生的事情,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懂得不勞而獲是一種幻想。
三、說教學想法:
在本課教學中我努力體現四點想法:字詞教學扎實有效;情境對話領會寓意;復述故事內化語言;拓展閱讀激發興趣。先說說字詞教學扎實有效。本課中要認識只有的6個生字,且字形都較簡單,很好記,讀音上只有“竄”“撞”“樁”相對難讀一些,因此我采用了隨文識字的辦法。在檢查學生通讀課文的情況時隨機融進字詞教學。詞語的理解根據各詞語的特點采用看動畫說話理解(如:竄出來 守株待兔),情境理解(如:樂滋滋、從此),看圖理解(如:鋤頭)等多種方法幫助理解。寓意的領會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我主要采用讓學生討論種田人的希望能不能實現來體會事件發生的偶然性,再創設交際情境,師生模擬對話。師演種田人,引導學生說出希望對種田人說的話,以此來達到對寓意的領會理解。為了降低復述的難度,我為學生提供了故事中的一些關鍵詞語、插圖和句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選擇一種幫助進行復述練習,體現了“不同學生不同要求”。最后是拓展了解其他的寓言故事,激發學生閱讀寓言故事的興趣,實現 “教學不應局限在課堂”。
四、說教學程序:
一、動畫導入,初步感知
1、播放動畫,要求:仔細看,認真聽,等會兒要出題考大家的。
2、故事的題目是什么?板書課題:守株待兔。 教學生字:“守”,范寫“守”
3、猜一猜題目意思。隨機引導理解“株”,教學“樹樁”
【動畫導入既能在最短的時間有效地集中注意力,同時又能幫助學生最快的了解故事大意,還能幫助初步理解“守株待兔”的表面意思!
二、通讀課文,讀懂讀好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努力把課文讀通順。
2、分節讀課文,隨機指導理解
。ㄒ唬┑谝蛔匀欢
1、指名讀 學習詞語:竄出來 撞
重點理解“竄出來”:
(1)“竄”是什么偏旁?穴字頭表示跟洞穴有關。“竄”愿意是指老鼠受到驚嚇逃竄到洞里。
。2)課文中說野兔從樹林里竄出來,是什么樣子呀?我們跟著種田人一起去看一看。(課件演示野兔從樹林里竄出來的動畫)你們注意看
a這只野兔怎么樣的從樹林里跑出來?出示句式:一只野兔 地從樹林里跑出來。
b猜一猜:當時可能發生什么事了?
c小結:像剛才大家說的那樣,飛快地、很緊張、很慌亂地跑就是“竄”。
d讀好詞語
【讓學生在看動畫的過程中,理解詞語,在語言的表達訓練中,內化語言。同時在朗讀中,在說話中,在情境中學字詞是最有生命力的,也是最有效的。】
2、自由讀
3、 齊讀
。ǘ┑诙匀欢
1、課件出示句子: “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又肥又大的野兔!
。1)引導抓“急忙 白撿 又肥又大”讀好句子。
重點理解:“白撿”從這句話中的哪兒也可以看出是白撿(板書:白撿)(沒花一點兒力氣 不費吹灰之力。
小結:沒花一點力氣,就得到了又肥又大的野兔,就叫——白撿 ,也叫——板書:“不勞而獲”)
。2)指導朗讀:面對這樣意外的收獲,面對這不勞而獲,種田人的心情怎樣?誰能用課文中的一個詞來形容?(樂滋滋。)“樂滋滋”是什么樣的表情?我們帶著高興的神情一起樂滋滋的讀一讀這句話吧。
【在朗讀中感受詞語的意思,在表演中體會的詞語的情趣。溝通課內外拓展積累語言!
2、這個樂滋滋的種田人還有一個更美的想法呢。課件出示句子:“要是每天能撿到一只野兔,那該多好啊。”
。1)指導朗讀。(讀時強調‘每天’)
(2)引導感悟:你覺得種田人的希望能實現嗎?(不會)也許幾十天以后會再次發生,也許幾十年以后會再發生,也許永遠都不會再發生。就算會發生,也不可能都在同一個地點。像這樣不經常的,很少發生的事情,我們可以用一個什么詞形容?(意外、偶爾、偶然。)板書:偶然 認讀該詞
【在討論中,在點撥中體會事件發生的“偶然性”,為寓意的領會做好鋪墊!
。ㄈ┑谌匀欢巍
1、這是一件偶然發生的事,可是那個種田人是怎么做的?請大家默讀課文,讀完之后劃出有關語句。注意默讀要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2、課件出示句子: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1)齊讀句子。學習詞語:從此 鋤頭
理解“從此”:是指從什么時候起,他就丟下了鋤頭?
看圖理解“鋤頭”
。2)從此,他丟下了鋤頭再也不干活了。誰再來讀這句話?體會“整天”。齊讀句子。
3、同學們,你們瞧!種田人丟下了鋤頭,他呀,不干活了。當別人在地里澆水施肥時,他在守株待兔;別人在地里拔草捉蟲時,他在守株待兔;當別人的莊稼大豐收的時候,他還在——?(生接:守株待兔。)
【通過教師的語言描述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種田人的希望不勞而獲的僥幸心理!
4、他守株待兔的結果怎么樣呢?我們一起讀一讀課文的最后一句話。
(1)這個種田人野兔沒有等著,莊稼卻全完了,也就是說什么也沒有“獲”,用一個詞來說,這就叫——出示詞語,認讀:一無所獲,一無所得
。2)如果說連毫毛這樣細小輕微的東西都沒有收獲,這又可以叫做——出示詞語,認讀:毫無所獲、毫無所得
【引導從事件的結果中體會想要不勞而獲,最終的結果只能是一無所獲!
三、齊讀全文,總結寓意
1、齊讀全文
2、想象說話:課文學完了,你想對那個種田人說些什么?出示句式:我想對種田人說:
。▌撛O交際情境,師生模擬對話。師演種田人)
3、小結:同學們你們這么一說我知道了,這件事情是偶然發生的,要想有收獲,不能*運氣。我呀,現在就扛起鋤頭,下地干活去。同學們,謝謝你們對我的幫助。也希望你們把我的事講給別人聽,讓他們可千萬別學我呀!
【在情境表演中,引導學生把領會到的寓意以勸告種田人的形式表達出來。由于是給別人以勸告,學生說的欲望被調動起來了,效果較好!
四、復述故事,積累語言
1、可以借助課件上的三幅插圖和關鍵詞語復述,也可以根據課件上的句式簡要復述。
2、學生自由準備
3、指名復述
4、同桌復述。
【為學生提供故事中的一些關鍵詞語、插圖和句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選擇一種形式幫助進行復述練習,體現了“不同學生不同要求”,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積累內化了語言。】
五、拓展延伸,激發興趣
1、像守株待兔這樣通過一個故事說明道理的文章,我們稱它為——寓言。(板書:寓言)我們中國流傳著許多寓言故事。(課件出示圖片)你們瞧,這是什么故事?(課件出示,認讀:刻舟求劍、亡羊補牢、拔苗助長、掩耳盜鈴……)
2、推薦閱讀《伊索寓言》《中華寓言故事》等書,準備召開寓言故事會。
【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幫助學生拓展了解其他寓言故事,激發學生閱讀寓言故事的興趣,實現了“教學不局限在課堂”。】
六、觀察分析,指導書寫
1、出示 “丟、此、樁、肥”,組織學生進行觀察。
2、教師示范書寫: 此。
3、學生練寫,師生評議。
【寫字教學永遠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所以應在課堂上保證寫字時間,保證書寫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借助注釋讀懂課文,說出農夫被宋國人笑話的原因。背誦課文。
3.能說出“閱讀鏈接”《南轅北轍》中乘車人所犯的錯誤。
教學重難點
能借助注釋讀懂課文,說出農夫被宋國人笑話的原因,領悟故事蘊含的道理。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課題
1.大家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從故事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相機評議,補充指導。)
2.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古代就已經出現了寓言故事,那時的寓言是用古人的書面語寫成的,也就是文言文。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文言文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探究初成
1.出示本課生字,讀準字音。
。1)重點指導“耒”。(課件出示“耒”字的漢字演變圖)
。2)學習生字“冀”。
“冀”現在是河北省的簡稱。(與“翼”比較不同之處)
2.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3.再讀課文,注意語速和停頓。
。1)回憶如何朗讀文言文。學生自由練讀,試著劃分朗讀節奏。
。2)教師范讀,學生感知文言文聲斷氣連的讀法。
課件出示: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3)指名朗讀,引導學生讀準停頓。
4.齊讀。
三、細讀課文,了解文意
1.小組合作,借助注釋翻譯句子,并交流探討難理解的句子含義。
2.小組派代表匯報,全班交流。
。1)匯報通過合作學習仍未解決的問題。
(2)學生試著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3)指導朗讀:放緩語速,適當停頓,重讀你想要強調的位置,體現古文的韻味。
(4)師生合作讀,教師讀翻譯,學生讀原文,加深對課文大意的理解。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板書課題。指名用簡潔的語言復述課文內容。
2.指名朗讀課文,集體評議。
二、展開想象,講述故事,感悟寓意
1.讀課文,想想怎樣才能將故事講得更加生動。
2.師引導想象:
(1)“兔走觸株”中的“走”字是什么意思?(跑)兔子當時是怎樣跑的?(特別快)還有哪些詞也表示快的意思?(快如閃電、疾馳、飛奔等)
。2)野兔為什么這樣拼命地跑?(學生猜想:有可能它遇到了猛獸或者獵人,正在逃命。)師小結:正是因為特殊的原因,這只野兔急于逃命才慌不擇路跑到了種田人的地里,撞在樹樁上折斷脖子而死。那么可以知道這只野兔撞死在種田人地里的樹樁上是一種巧合。
。3)種田的人看到撞死的野兔是什么心情?(高興)還有哪些詞也表示高興的意思?(心花怒放、喜出望外、眉開眼笑等)他會怎樣處理這只野兔呢?(他可能會美餐一頓或將兔子賣了換錢。)
師小結:種田人將野兔撿回家后,他又產生了怎樣的想法?他又是怎樣做的?
。4)“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保ㄋ畔罗r具,守在樹樁旁想:萬一有兔子再撞到樹樁上,我就又可以吃到美味的兔肉了。)
。5)對于他的這種想法,你怎么評價呢?(板書:心存僥幸)結果會怎樣呢?(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6)大家想一想:他為什么被宋國人嘲笑?
3.觀察課文插圖,學生展開想象講述故事,鼓勵學生用上自己喜歡的詞語。
指名講故事。(配上圖片,給予提示)
4.師總結:同學們在講故事的時候可以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這樣講出來的故事會更加具體生動。
三、感悟道理
1.讀了這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學生自由發言)(自己不主動努力,懷有僥幸心理,希望能得到意外的收獲是不對的。只有通過自己的勞動,才能有所收獲。)(板書:心存僥幸一無所獲)
師總結:不要幻想不勞而獲,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這是我們學這則寓言獲得的啟示,也是我對你們最大的期望。
2.配樂朗讀,熟讀成誦。
。1)播放古箏曲,學生隨著曲子朗讀課文,讀出古文的韻味和抑揚頓挫的節奏感。
。2)試著背誦。
四、閱讀鏈接
1.學生默讀故事,思考:這則寓言故事講了什么內容呢?(講述了一個人要乘車到楚國去,由于選擇了相反的方向又不聽別人的勸告,最終離楚國越來越遠。)
2.那么這個人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一意孤行,不聽別人勸告)
3.故事中的人由于不聽別人勸告,犯下了錯誤。生活中你們經歷過這樣的事嗎?(學生自由討論,互相說一說)
4.寓言故事往往蘊含著深刻的道理,這則寓言故事講了一個什么道理呢?(課件出示道理)
教學板書
5.守株待兔
起因: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經過:放下農具守株待兔
結果:兔不復得被人嘲笑
心存僥幸一無所獲
教學反思
在學習《守株待兔》這則寓言故事的時候,我先引導學生回憶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借助注釋,理解句子大意。然后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接著在理解課文內容時,引導學生想象,找出種田人“守株待兔”的原因,分析其過程和最終結果。再引導學生自己感悟《守株待兔》背后的真正寓意。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篇10
《守株待兔》是一則寓言故事。課文主要講的是一個種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樹樁上的野兔,從此丟掉鋤頭,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結果再也沒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不勞動不會有收獲,不能靠碰運氣過日子。文章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敘寫了一個饒有趣味的故事,從而闡明一個深刻的道理。
教學《守株待兔》這則寓言故事時,我以讀為本,牢牢抓住朗讀,扣住重點朗讀,讀好、讀懂,加強感受與體驗,力求通過讀作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讀懂寓言故事,體會寓意,受到教育。
揭題伊始,我就呈現學習方法,接著通過解題:“守株”、“待兔”,讓學生很快地把握了這則寓言的主要內容,并巧妙地根據題目“守株”和“待兔”,讓學生既快速又準確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這種做法不僅化難為易,而且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同時也獲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積極主動的發展。然后讓學生自己讀,自己想,自己填,最后歸納出寓意。這樣就克服了傳統教學繁瑣的分析和空洞的說教。學生經歷了這樣獲得新知識的過程,不但對新知識掌握得牢固,而且掌握了學習這類知識的方法程序結構。
本節課在字詞教學方面,它仍然是教學中的重點,教學時通過多種行式的讀法如個別讀、小老師帶讀、男女生賽讀、開火車讀等方式,使他們掌握字詞。在理解課文內容時,通過學生反復品讀課文,找出描寫守株待兔這一成語的內容,從而懂得“株”就是指“樹樁”的意思。在引導學生領會寓意時,也是讓學生從讀中來感悟守株待兔背后的真正寓意。將課堂的自主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充分的說,在說的同時,不忘記對寫話的訓練。
從種田人的身上聯系到自身,使學生明白不勞動不會有收獲,不能靠碰運氣過日子的道理。這樣老師就能在課堂上能游刃有余地教學,學生也不會總是在大門外徘徊,舉足不前;老師可以勝似閑庭信步,學生也能遇事迎刃而解了。
教學中只有真正地把課堂的自主權還給學生才能得到好的教學效果。興趣的激發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與差。在語文教學中“讀中悟”是語文學習的基礎,也是很不錯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多動口,多動腦,能提高對文章內容的加深、理解。讓學生適時地、大膽地發揮想象,能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更能點燃學生“創新的火花”。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篇11
教學片斷1: (學習第一自然段)
師:那只兔子是怎么死的?
生:是撞死的。
師:說得真不錯!能說說哪些詞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不知怎么的”
生: “一頭撞倒”
師:兔子的死你感覺怎樣?
生: 感覺很奇怪。
師:能讀出這個意思來嗎?(學生試讀)
(抓住重點詞語進行品讀和感悟,調動了學生的生活體驗。)
教學片段2:(學習第二自然段)
師:讀了這一段你感覺農夫的心情怎樣?
生:樂滋滋
師:你能仿說幾個這樣的短語嗎?
生:胖乎乎
生:黑漆漆
生:金燦燦
……
師:他為什么這樣樂滋滋的?
生: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揀”
師:他還會想些什么?(啟發想象)能讀出這個種田人此時的心情嗎?(試讀)
(體現了語文綜合素質的培養,特別是abb式短語的積累運用及帶著個性化的想象教活了語文。)
教學片段3:(課件出示句子:要是每天能撿到一只野兔,那該多好啊。生讀句子。(讀時強調了‘每天’)
師:從你的讀中我感受到這個種田人希望天天能撿到一只野兔。誰還能帶著自己的理解讀一讀這句話?
生:讀句子。(讀時強調了‘一只’)
師:從你的讀中我感覺這個種田人希望每天不多撿,只撿一只野兔他就滿足了。
師:同學們,能不能帶著你自己的理解,再來讀讀這句話?
生:個性化朗讀句子。
師:兔子撞死在樹樁上,這樣的好事情會不會每天都發生?
生:不會!
師:也許幾十天以后會再次發生,也許幾十年以后會再發生,也許永遠都不會再發生。像這樣不經常的,很少發生的事情,你能不能用一個詞來形容?
生:偶爾。
生:偶然。
師:這兩個同學說得非常好!我們把不經常,很少發生的事情,用“偶然”、“偶爾”來形容。今天我們又學到了一個新詞,跟老師讀一讀。(板書:偶然)
生:(齊讀)偶然
。ń處熗ㄟ^學生個性化的朗讀體現了語文教學中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偶爾”、“偶然”一詞,加深了學生對詞語的理解。)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篇12
這是我第一次在教研課上選取上寓言故事,以前覺得這樣的教材會無從下手,就那么一瞬間,忽然覺得為什么不嘗試一下?所以當初就那么匆匆決定上《守株待兔》。上了之后,原先敢于嘗試會有那么美麗的收獲!
《守株待兔》,是寓言故事,那么就包括兩部分的組成!霸⒀浴本蛻褪枪适滤N藏的寓意,而這則寓言,我想讓學生記得“要想不勞而獲,最終一無所獲!”而既然是故事,就得讓孩子會說這個故事,能向周邊的人轉述這個故事。怎樣才能讓孩子們會講,而且講清楚,講正確呢?
首先按課題講。
揭示課題后讓學生給“守”擴詞,“看守”“守護”“守衛”……那么《守株待兔》的“守”就是“守候”。之后得出“待”就是“等待”那么“株”指什么?孩子們自由讀課文,劃出中介紹“守株待兔”的句子,出示:“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讀句子,原先“株”就是“樹樁”,穿插學習了“樁”這個生字。這樣題目的意思,學生透過組詞,找句,就那么自主性地理解了。然后引導學生探究“為什么種田人要守著樹樁坐著野兔?結果怎樣樣?”再次跟文本對話,根據學生的回答,一一板書“撞死”“白撿”“坐等”“全完了”。師生看著板書,合作完成“撞死了,白撿了野兔,于是坐等,結果,全完了!”指導學生根據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把故事將具體。而故事要想講生動,則要等全篇課文的學完。
所以接下來的學習主力就是識字讀文。
“為什么野兔會撞死在樹樁上呢?”請一個孩子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其他孩子圈出那關鍵字。于是“竄”被孩子們從課文中揪了出來,字理識字,“竄”本義是老鼠躲藏在了洞穴里,那么發覺危險,老鼠們就會四處竄逃,于是就有了“抱頭鼠竄”“東跑西竄”。那么“竄”表示的是一種怎樣樣的“跑”,孩子們說誰飛快地跑,慌張地跑。追問“猜猜,野兔為什么要如此飛快、慌張地跑出來呢?”孩子們的想象力十分豐富,有的說是因為遇到了獵人,有的說是因為被獅子追趕……而這樣的意外并不是為經常發生的,于是孩子們說“這只是巧合”“這只是偶然!”然后在朗讀中再次領會“竄”的迅速和慌不擇路,所以種田人才得以“白撿”。
在預習新課時,剛好有孩子質疑為什么說“白撿”,在課堂上我適時地表揚了孩子的用于質疑,然后鼓勵其他孩子幫忙解答,于是“沒花一點兒力氣”被會學習的孩子找了出來。創設情境,如果你“白撿”這么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你的情緒會怎樣樣?孩子們說得起勁“開心”“高興”“興奮”……于是“樂滋滋”自然進入了孩子們的視線,不用繁瑣的解釋,孩子們都能“樂滋滋”地讀好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因著“樂滋滋”,種田人“從此丟下了鋤頭……”學習“此”本義“就餐”,延伸義“到位”現指“這,那里。”聯系“此人”“此時”“此處”“此地”明白它的的此刻好處。然后學習“鋤”,為什么是金字旁?右邊的“助”聲旁的作用所在。種田人丟下了“鋤頭”就是丟下了自己的勞動工具,就是放下了種田,那他要干什么?如何理解“整天”?我說:“早上,陽光明媚”孩子們之后說:“種田人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我說:“中午,烈日炎炎”孩子們之后說:“種田人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我說:“傍晚,夕陽西下”孩子們之后說:“種田人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我說:“第二天,第三天……”孩子們之后說:“種田人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我說:“一個星期,兩個星期……”孩子們之后說:“種田人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蹦敲捶N田人這樣的行為,我們用一個詞來概括,該怎樣說呢?“不勞而獲”被我板書了出來。
“種田人這樣做,會有收獲嗎?為什么?”“偶然”“巧合”再一次出此刻孩子們的話語里。而課文的結局就是這樣介紹的:“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再也沒有野兔來過,他的田里已經長滿了野草,莊稼全完了。”鼓勵孩子們“你覺得自己在讀這句話的時候,會強調哪些詞語?”“一天一天”“再也沒有”“長滿”“全完了”孩子們一無遺漏地找了出來,而且讀得有聲有色。然后讓孩子們來勸解種田人,水到渠成,于是“一無所獲”應運而生。
最后留足夠的時間指導孩子們書寫生字,投影評析孩子的寫字,同桌互相給對方的字打星。
孩子們認認真真地寫完了字,然后仔仔細細地尋找對方寫得漂亮的字,每一個孩子都參與,每一個孩子都收獲。
“不要為了一只野兔,放下整塊田地!”也許孩子們此刻不懂,但是相信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會慢慢了解的。
《守株待兔》教案設計 篇13
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一文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27課《寓言兩則》中的第二則寓言!妒刂甏谩分v的是古時候一個種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樹樁上的野兔,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守在樹樁旁邊等著,結果再也沒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過學習要讓學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發生的事情,看成是會不斷發生的事情,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5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2、繼續練習默讀課文的方法,在讀的過程中感知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那個種田人“白撿”到野兔后“樂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撿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勞而獲,心存僥幸”的錯誤。
3、懂得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教學重點:
1.認識6個生字。會寫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學難點:
懂得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的道理。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解題。
師: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地方,我們一起到田地里去看一看。(課件出示田地圖)你們瞧,春天來了,田里已經長出了綠油油的莊稼。在田邊曾發生過一個有趣的故事。
師:故事的名字就在老師的板書中。拿出小手來跟老師一起寫一寫課題。(板書課題)
生:跟著老師一起書空寫課題。
師:(指著‘守’)這個字怎么讀?
生:讀“守”。
師:誰能給它組個詞?
生:防守。
師:“守”在這里指的“守侯”。
師:誰能用“待”來組詞?
生:看待。
生:等待。
師:“待”在這里指的是“等待”。
師:“株”指什么?
二、范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老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
師:“株”在文中指的什么?
生:“株”指的是樹樁。
師:你們同意嗎?你們看這是什么?(圖片:樹樁)。樹樁是露出地面的大樹的一部分。(出示詞卡:樹樁)這個詞誰會讀?
生(齊):樹樁。
師:弄清楚了“株”的意思,我們再來看課題,“守株待兔”就是什么意思?
生(齊):守著樹樁等待兔子。
生:齊讀課題。
三、初讀課文,質疑課題
師:讀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種田人為什么要守株待兔?
生:是怎樣守株待兔的?
生:守株待兔的結果怎樣?
師:同學們,答案就藏在我們的書里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123頁,自由地讀課文。聽清楚老師的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且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師:課文讀完了,老師要檢查一下你們的'讀書情況。
1、這些生字你們認識嗎?誰來叫出它的名字?(課件出示生字)指名讀,齊讀。去掉拼音指名讀。
2、叫3名同學接讀課文。
生:小聲讀課文,用自己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說。
四、深讀課文,明白寓意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種田人守株待兔的起因是什么?
生:有一天他在田里干活,一只野兔忽然從樹林里竄出來,撞到田邊的樹樁上死了。
師:這只野兔不知怎么的,它一頭撞在田邊的樹樁上死了。想一想,“撞”會發什么樣的聲音?板書:撞
師:這只野兔怎么會一頭撞死在樹樁上呢?請大家拿起書來,帶著這個問題,齊讀第一自然段。
生:兔子從樹林里竄出來,撞在樹樁上就死了。
師:“竄”是什么樣子呀?我們跟著種田人一起去看一看。(課件演示野兔從樹林里竄出來的動畫)你們注意看這只野兔怎么樣的從樹林里跑出來?
生:野兔飛快地從樹林里跑出來。
生:野兔向閃電一樣從樹林里跑出來。
生:野兔慌慌張張地從樹林里跑出來。
師:同學們,像剛才大家說的那樣,飛快地、慌亂地跑就是“竄”。板書:竄
師:什么原因,野兔會這么慌張地從樹林里竄出來撞在樹樁上呢?大家猜一猜?
生:也許是一只老虎在追它。它就從樹林里竄出來,不小心撞到了樹樁上。
生:也許是獵人在追它。它跑得太快,就撞到到了樹樁上。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想一想這段我們該怎么讀呢?誰來試著讀一讀?
生:朗讀第一自然段。
師:聲音真洪亮,讀得很流利。老師也想讀一讀行嗎?
生:行!
師:范讀第一自然段。誰能評價一下我的朗讀?
生:老師把“忽然”讀得很快,讓我感覺想不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生:老師把“竄”讀的很重很快,讓我感覺野兔真的從樹林里飛快地跑了出來。
師:大家聽得真仔細。我們一起讀第一自然段。還可以把你自己的體會也融入到朗讀中。
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ǘ⿲W習第二自然段。
師:(課件出示句子: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師范讀!鞍讚臁笔遣皇前滋鞊煅?
生:不是。
師:那“白撿”指什么?(板書:白撿)
生:沒花一點兒力氣就撿了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生:不費吹灰之力。
師:面對這樣意外的收獲,種田人的心情怎樣?誰能用課文中的一個詞來形容?
生:樂滋滋。
師:“樂滋滋”是什么樣的表情?
生:很高興。(露出高興的神情)
師:我們一起樂滋滋的讀一讀這句話吧。
生:讀句子。
師:種田人撿到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心里樂滋滋的,他會自言自語地說些什么呢?
生:哎呀,你看我今天運氣真好!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生:我今天沒想到能撿到這么肥的野兔,真幸運。
師:同學們,這個樂滋滋的種田人還有一個更美的想法。
生:(課件出示句子:要是每天能撿到一只野兔,那該多好啊。)讀句子。(讀時強調了‘每天’)
師:從你的讀中我感受到這個種田人希望天天能撿到一只野兔。誰還能帶著自己的理解讀一讀這句話?
生:讀句子。(讀時強調了‘一只’)
師:從你的讀中我感覺這個種田人希望每天不多撿,只撿一只野兔他就滿足了。
師:同學們,能不能帶著你自己的理解,再來讀讀這句話?
生:自由朗讀句子。
師:兔子撞死在樹樁上,這樣的好事情會不會每天都發生?
生:不會!
師:也許幾十天以后會再次發生,也許幾十年以后會再發生,也許永遠都不會再發生。像這樣不經常的,很少發生的事情,你能不能用一個詞來形容?
生:偶爾。
生:偶然。
生:巧合。
師相機板書:偶合、巧合。
。ㄈ⿲W習第三自然段。
師:種田人他知不知道這是一件偶然發生的事情呢?
生:不知道。
師:他是怎么做的?請大家默讀課文,讀完之后劃出有關語句。注意我有要求,默讀要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生:默讀課文后劃出有關語句。
師:誰來讀一讀你劃出的語句?
生: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師:(課件出示:從此句)大家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吧。
生(齊):讀句子。
師:(出示詞卡:從此)同學們這里有一個詞,誰來讀一讀?
生:從此。
師:從什么時候起,他就丟下了鋤頭?
生:從他撿到野兔以后,他就丟下了鋤頭。
師:(出示鋤頭圖片及“鋤”字)你們看,這就是鋤頭,知道鋤頭是干什么的嗎?
生:除草的。
生:挖土的。
師:老師來告訴你們吧。鋤頭是除草的、弄松土地的勞動工具。他丟下了鋤頭說明了什么?
生:他以后不再干活了。他準備不勞而獲。板書:不勞而獲。
師:種田的人,他不干活。那他能干什么呢?老師這里有兩句話。(課件出示句1:種田人丟下了鋤頭,坐在樹樁旁邊等著。句2:種田人丟下了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我請男同學讀第一句,女同學讀第二句。讀完以后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生:讀句子。
師: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了第一個句子沒有“整天”,第二個句子有“整天”。
師:這個同學觀察得非常細致。(板書:整天)有“整天”和沒有“整天”的句子,意思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誰來說說怎么不一樣了?
生:第一句沒有“整天”,不知道他什么時候在等。第二個句子有“整天”,就是不管刮風下雨,不管白天黑夜他都在那里等著不離開。
師:想一想第二句話該怎么讀呢?哪個詞要重讀?
生(齊):讀句子。
師:種田人為什么“守株待兔”?現在你們明白了嗎?(課件出示:因為這個種田人看見——,他想——,所以他——。)誰能用上這樣的句式,說說原因?
生:因為這個種田人看見一只兔子撞死在樹樁上,他想要是每天能撿到一只野兔,所以他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
師:誰還愿意再來說一說?
生:因為這個種田人看見一只野兔撞死在樹樁上,他想這樣的好事會天天發生,所以他就守株待兔。
師:(看課文插圖)請同學們看到課文中124頁的插圖,你們瞧!種田人丟下了鋤頭,他呀,不干活了。當別人在地里澆水施肥時,他在守株待兔;別人在地里拔草捉蟲時,他在守株待兔;當別人的莊稼大豐收的時候,他還在?
生(齊):守株待兔。
師:他守株待兔的結果怎么樣呢?我們一起讀一讀課文的最后一句話。
生(齊):讀課文最后一句話。
師:他守株待兔的結果就是?
生:莊稼全完了。(板書:莊稼全完了,一無所獲)
五、深化明理,拓展延伸
師:現在假如你從種田人的身邊走過,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師:通過勸告種田人,我們也明白了。(指著板書)有些事情是偶然的,巧合的,不能有不勞而獲的思想,不然最后將一無所獲。
師:像守株待兔這樣通過一個故事說明道理的文章,我們稱它為寓言。像這樣的寓言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課后我們可以讀讀《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這本書,相信你們會有更大的收獲。
六、觀察分析,練習書寫
師:認讀了生字,學習了課文。下面我們一起來寫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