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精選《秦兵馬俑》優秀教案(精選13篇)

精選《秦兵馬俑》優秀教案

發布時間:2023-11-26

精選《秦兵馬俑》優秀教案(精選13篇)

精選《秦兵馬俑》優秀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狀物類的散文,課文從兩方面詳盡而生動地描繪了秦兵馬俑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形象鮮明的特點,反映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表達了作者對光輝燦爛的中華民族藝術的熱愛。文中既有說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豐富的聯想與想象,使我們如臨其境,而且深深地體會到字里行間洋溢著的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學情分析。

  編者選編這篇課文,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秦兵馬俑,感受其宏偉氣勢,激發民族自豪感,培養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通過閱讀課文,想象秦兵馬俑宏偉的氣勢和鮮明而豐富多樣的神態,激發民族自豪感,是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教學中如果想僅僅通過課文的語言材料讓學生來感受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和古代人民的無窮智慧,似乎有點難度。因為,雖然學生對秦兵馬俑本身非常感興趣,但它畢竟是離我們兩千多年前秦王朝的產物,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太遠太遠,這除了給秦兵馬俑本身罩上了一層神秘感之外,也讓學生對于它的理解與想象產生了很大的難度。采用課件能拉近了時間與空間的距離,讓秦兵馬俑似乎一下子處在觸手可及的地方。因此本課的教學我就充分運用了課件來組織學生學習課文,感悟語言,進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學目標。

  本篇課文共分兩教時教學,我所執教的是第二課時。根據本篇課文的類型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次教學的目標確定如下:

  1、知識與技能。精讀課文第311小節,理解秦兵馬俑類型眾多、形象鮮明的特點,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

  2、過程與方法。利用課件資料,結合課文內容,組織、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味、解讀,理解秦兵馬俑類型眾多、形象鮮明的特點,感受中華民族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的智慧。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課文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學重難點。

  學習課文第二段,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理解舉世無雙的含義,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激發民族自豪感。

精選《秦兵馬俑》優秀教案 篇2

  設計理念:

  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新課標精神。本課課文較長,但思路清晰,在教學時,可以抓住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這個綱,幫助學生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并由此前后推導,整體教學。綱舉則目張,這樣可以讓學生明確學習思路,理清課文結構,也可以從整體上去感受秦兵馬俑的氣勢磅礴,避免把文章講讀的支離破碎。又因為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時,應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自主感悟上,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產生心靈的碰撞。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是他們主動探究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對于一篇文章有其獨特的感受,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的獨特感受。充分的讀會使學生的情感找到突破口,從而激發出豐富的感情。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8個生字,并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聯系課文內容領會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在文中的作用,進一步掌握過渡句在文中的運用。

  3、在理解的基礎上,想象兵馬俑的神態與氣勢,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想象秦兵馬俑宏偉的氣勢和鮮明而豐富多樣的神態,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準備:

  1、課前搜集有關秦兵馬俑的資料,為理解課文內容做好準備。

  2、預習課文,讀準字音,遇到不理解的詞語,通過或聯系上下文的方式解決。

  教學時間:

  1課時

  一、激趣導入,明確目標:

  1、教師講述秦兵馬俑是怎么發現的,激起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

  今天,老師和同學們組成秦兵馬俑考古學習小組,到這神奇的地下王國去探究。(板書課題)

  2、學生交流秦兵馬俑的有關資料。

  二、粗讀課文,感知大意:

  1、自由讀課文: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爭取把課文讀通,并想一想秦兵馬俑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交流反饋,引出句子: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板書: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三、自讀自悟,賞析重點:

  1、感悟兵馬俑的規模宏大

  過渡:第八奇跡,這可是一個了不起的稱呼,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看看是否名副其實。

  (1)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畫出最能體現兵馬俑規模宏大的句子。

  (2)交流反饋。

  句子1:以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場那么大,坑內有兵馬俑近八千個。

  a、自由度,你從哪里體會到兵馬俑的規模宏大,初步感知列數字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b、引導學生想象兵馬俑的規模宏大。

  c、指導朗讀。

  句子2、走進大廳,站在高處鳥瞰,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

  a、出示一號坑的視頻,直觀感受。

  b、師生合作讀,體會兵馬俑的陣容巨大和氣勢宏偉,體會規模宏大。

  師:秦兵馬俑的規模如此宏大,怪不得全國政協主席胡繩參觀后題詞:

  中華第一帝,世界第八奇

  2、感悟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過渡:如果只是規模宏大,你覺得這第八奇的稱呼是不是來的太容易些呢?它還有什么可以稱之為奇跡的特點?

  (1)快速默讀課文第4-7小節,看看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類型的兵馬俑?

  (2)這么多類型的兵馬俑有什么鮮明的個性呢?自由讀課文,邊讀邊體會兵馬俑的個性。

  生讀課文

  (3)交流感悟:你想向大家介紹哪種兵馬俑?為什么?

  將軍俑:威武、神態自若

  A、威武的將軍你從課文的那些詞語中體會到的?能讀出將軍的威武嗎?

  B、神態自若的將軍神態自若什么意思?想一下,這位將軍會有怎樣的經歷?

  武士傭:高大威猛騎兵俑:能騎善射馬傭:惟妙惟肖躍躍欲試

  在學生匯報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方式體會各種兵馬俑鮮明的個性。

  (4)補充資料:兵馬俑的其他類型

  3、學習神態各異

  (1)師引讀:仔細端詳,神態各異:似乎能感受到輕微的呼吸聲。

  (2)為什么能感受到輕微的呼吸聲?學生自由表達。

  (3)這是一個個或頷首低眉,或目光炯炯,或緊握雙拳,或凝視遠方的兵馬俑,好像從我們面前一一閃過。請同學們靜下心來,想象兵馬俑的各種神態,選擇一種你感受最深的神態讀一讀。

  (4)指導朗讀,讀出文字背后的感情。

  (5)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神態各異、個性鮮明的兵馬俑。(出示視頻)

  四、總結提升,遷移運用:

  師:秦兵馬俑,這國之瑰寶,一朝醒來,震驚世界。走進秦兵馬俑博物館,人們無不為它的恢弘氣勢和高超的制作工藝所折服,許多杰出人物紛紛題詞。

  (1)出示各國元首、杰出人物的題詞,生讀題詞,并交流感想。

  (2)總結:課下搜集有關我國的世界遺產的有關資料,感受它的魅力。

精選《秦兵馬俑》優秀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8個字只要認識不要求會寫。認識一個多音字乘。能夠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秦兵馬俑教案教學設計優秀精品

  3、 聯系課文內容領會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在文中的作用。4 、在理解的基礎上,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在理解的基礎上,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幾年前,比利時的《列日報》,登載了一則消息,用充滿激情的語言,向讀者呼吁:親愛的讀者,快去美術宮看看,當我們還在漫長的黑夜里時,中國人在干什么?這是指的什么呢?原來指的是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馬俑。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走一走(板書課題)、

  讓學生說說對課題可以怎樣理解,特別是俑

  2、怎樣去學習這篇課文,/請同學們閱讀學習提示,然后根據學習提示自由的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

  2、讀了課文,你一定有很多的感受要說?

  3、簡單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整體把握課文些什么?并從學情出發,讓學生上黑板寫出一些概括的詞語:比如:舉世無雙,享譽世界、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世界第八大奇跡等,從整體上基本把握教材。

  三、再次默讀讀課文,領略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秦兵馬俑

  1、老師在學生暢談的基礎上因勢利導:抓住享譽世界、世界第八大奇跡等詞語切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2、以讀為焦點,展示教學

  3、哪些地方是你的感觸最深,請你自由選擇,盡情誦讀。

  4、交流:

  第二自然段,主要是讀出兵馬俑的宏大氣勢

  第三第八自然段主要各種俑不同的威風,敏捷和勇猛。第七自然段主要抓住幾個排比句,入境的想象,/sjbwz/并讀出韻味。首位要讀出驚嘆和贊美

  四、積累運用:

  一是讀背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句子,也可以進行摘抄

  二是根據課文的內容(取一部分)改成解說詞。向大家簡說,也可以是導游的形式。

  五、延伸拓展:

  世界的奇跡,民族的驕傲。李光耀

  中華第一帝,世界第八奇。胡繩

  這一激動人心印象深刻的秦俑,是具有創造性的人民和偉大未來的證明。 基辛格

  閱讀鏈接:

  陜西省關中平原一帶,曾是中國古代帝王將相的政治舞臺,又是他們最后歸宿之地。從公元前11世紀起,就有周、秦、漢、隋、唐等11個封建王朝,在關中平原上的長安(今西安)建都,是我國六大古都之一。歷史上有名有姓的封建帝王就有27個埋葬在這一帶。其中最為龐大的、令人觸目的陵墓,就是位于臨潼縣東5公里下河村附近的秦始皇贏政的陵墓。據歷史記載,秦始皇即位時(公元前247年)便開始建造皇陵,征調7萬多勞動力,耗費金銀錢財無計其數,/article/化費36年之久,終于在臨潼驪山腳下,建造起一座龐大的皇陵。陵墓夯土堆高達150米,那四面坡的冢形,氣勢如山,簡直就是一座巨形的中國金字塔。

  秦始皇陵墓,冢高55米,周長20xx米;經過鉆探、調查,其陵園基地分為內外兩城,內城周長為2525米,外城周長為6264米,占地面積達25萬平方米。其陵墓奢侈至極,墓頂以珠玉綴出星宿,墓底以玉石堆砌山岳,以水銀造江河湖海,以魚骨油為燈燭;上有金制鳧雁,下面銅鑄的棺槨,珍奇珠寶不計其數。在其陵墓東側1500米處,發現了三個兵馬俑坑,坑內葬有大量的與真人真馬大小等同的陶制彩繪兵馬俑,以及當時實戰使用的各種兵器,出土文物達1萬多件,實為世界罕見。后來在陵墓西500米處,又發掘大量的胥役墓坑,每坑2~4人不等,大都為屈肢埋葬。

  根據現在已經發掘的.秦陵兵馬俑坑,可編成一號坑、二號坑、三號坑三部分。其中以一號坑規模最為龐大,它東西長230米,寬62米,深5米,占地面積1.4萬平方米;內有與真人真馬大小相同的武士俑和拖戰車的陶馬等6000多件,排成了一個長方形的、以士兵為主的混合戰車的軍陣,陣容龐大,氣勢宏偉。二號坑在一號坑的北側前面,占地約6000平方米,是由陶制士兵、駿馬、戰車、騎士,組成步、弩、車、騎等四個兵種,手中各持弓、箭、弩和戈、矛、戟、劍等實戰兵器,形成一支龐大的特殊軍隊的陣勢。三號坑在一號坑的后面北側,占地面積約520平方米,坑內前端甬道口有一輛統帥乘坐的彩繪戰車,有上百名武士手執戈、矛、戟、劍等,森嚴環衛,軍威凜然,好像一號、二號坑軍陣的指揮部。現在一號坑上面已建起一座長200米,跨度寬約70多米的拱形展覽大廳,并于1979年落成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供中外人士游覽參觀。秦始皇陵墓發掘的這些千軍萬馬,守護秦陵有20xx多年,終于面世,這是本世紀中最壯觀的考古發現,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跡。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秦兵馬俑,秦兵馬俑教案教學設計優秀精品,希望對你有幫助!

精選《秦兵馬俑》優秀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系課文內容領會“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3、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1、掌握課文是從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這兩方面描繪秦兵馬俑特點的。

  2、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

  教學方法

  1、朗讀體會激情法。

  2、讀課文,析詞句,抓特點。

  3、抓過渡句把握主要內容法。

  4、小組合作探究法。

  5、一條線索貫穿法。(以“人們無不為兵馬俑的恢弘氣勢和高超的制作工藝所折服”為主線。)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巧引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3課《秦兵馬俑》(板書課題:指導“秦”的寫法)。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生字,理解了文中大量的四字詞,下面聽寫兩組詞語:

  (1)恢宏氣勢    排列整齊    雄兵百萬    戰車千乘

  (2)神態各異    昂首挺胸    躍躍欲試    目光炯炯

  2、(出示兩組詞語)請同學們對照大屏幕自改。

  3、觀察這兩組詞語,它們分別體現了兵馬俑的什么特點?(規模大,神態各異)

  過渡:課文是否就是從這兩方面來描繪秦兵馬俑的呢?

  二、瀏覽全文抓重點

  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文中能概括全文內容的一個自然段。

  (找到過渡句,大屏幕出示)

  2、這句話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這個過渡句告訴我們上文寫的是兵馬俑              ,下文寫兵馬俑       ,       。

  (相機板書:規模宏大    類型眾多    個性鮮明)

  3、哪一對詞語把這兩個方面連接起來了?(不僅……而且……)

  小結:孩子們,找到過渡句,我們就抓住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是一種最簡便的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

  三、讀文感受規模大

  1、課文怎樣表現兵馬俑“規模宏大”這一特點的?齊讀第二自然段。

  2、哪些詞句讓你具體感受到了兵馬俑的“規模宏大”?

  (自讀,圈劃相關詞句作批注)

  3、匯報交流:俑坑面積      兵馬俑數量

  一號坑面積    兵馬俑數量

  小結:作者采用了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的方法具體真切地表現出兵馬俑“規模宏大”的特點,讓我們讀起來猶如身臨其境。

  4、“站在高處鳥瞰”一句讓你感受到了什么?

  5、(大屏幕出示一號兵馬俑鳥瞰圖)讓我們走進一號俑坑,親身感受一下這恢宏的氣勢。(引讀)整齊的隊伍,巨大的方陣,看上去真像       

  小結:氣勢恢宏的秦兵馬俑,惟妙惟肖地模擬軍陣排列,生動地再現了秦軍百萬,戰車千乘的宏偉氣勢,令人嘆為觀止!

  6、看到這一切,游人的反應如何?(出示“人們無不為兵馬俑的恢宏氣勢和高超的制作工藝所折服”)齊讀這句話。

  “折服”是什么意思?從“折”字上感受一下佩服到什么程度才叫“折服”?(五體投地)

  7、指導朗讀。

  指名讀這句話,讀出你的折服。(雙重否定句,強調“折服”)

  全體讀這句話,讀出所有人的折服!

  四、析句品味姿態多

  過渡:秦兵馬俑令人折服的不僅是規模宏大,還有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

  1、請同學們掃讀4-9自然段,劃出課文中介紹了哪些類型的兵馬俑。

  2、這些兵馬俑都有怎樣鮮明的個性呢?先來看“將軍俑”。

  3、指名讀第4自然段,同學們想象它的造型、神態。(模仿總結)

  再讀本段,通過作者對將軍俑細致的描寫來感受它的個性特點。

  4、這是一位怎樣的將軍?(久經沙場、沉著鎮定、威風凜凜……)

  你是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的?(外形、衣著、動作、神態)

  5、朗讀指導:讀出他的威風凜凜、沉著鎮定。

  小結學法:朗讀課文    想象畫面

  品讀文字    感受特點

  6、請同學們運用這種學法,小組合作學習5-9自然段中喜歡的兵馬俑。

  7、匯報交流

  提供句式:我們喜歡       ,我們從       這些語句中感受到它的個性特點是       。

  小結:正是由于作者對兵馬俑外形、動作、神態的細致描寫,加上我們認真分析品味了語言文字,才能深切地感受到兵馬俑鮮明的個性特點。

  8、(畫面再現,加深印象)會讀書的孩子,能透過文字看到畫面,大家頭腦中的兵馬俑形象到底準確不準確呢?(大屏幕出示相應兵馬俑,學生指認)

  過渡:孩子們,如此眾多的秦兵馬俑千人千面,無一雷同。我們不得不贊嘆:每一件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仔細端詳,它們神態各異。

  (引讀第10自然段)

  9、(自讀第10自然段)用心讀,你能讀懂什么?

  匯報交流,各抒己見。

  10、讓我們近距離地端詳這些兵馬俑,觀察他們還有哪些神態。(大屏幕出示不同神態的秦兵馬俑特寫。)

  指導用“有的……好像……”這一句式接著說下去。

  小結:同學們,既會觀察又會想象、描述,真棒!把他們幾個說的句子合起來也是一個排比句。

  11、走進已埋在地下兩千多年的兵馬俑,眾多的類型,鮮明的個性,這么逼真,如此傳神。我們似乎能聽到他們輕細的呼吸聲。這是多么高超的制作工藝,多么非凡的藝術創造力呀。怎么能不令人折服呢?

  (齊讀“折服”一句)

  五、首尾呼應顯主旨

  1、請同學們帶著折服的語氣讀最后一段。(齊讀)

  讀得這么有氣勢。不僅有折服之意,還有一種強烈的感情。什么樣的感情?(自豪)

  2、因什么而自豪?

  (生答,老師相機指導理解“絕無僅有”)

  3、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朗讀指導:帶著自豪之情再讀本段。

  5、從你們的朗讀中,老師感受到了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課文中有一個詞和“絕無僅有”意思相同?(舉世無雙)齊讀第1自然段。

  6、你們都強調了哪些詞語?為什么?

  小結:顯然,課文首尾呼應,一再強調秦兵馬俑的獨一無二,飽含自豪之情。

  (齊讀1、11自然段)

  六、總結拓展巧練筆

  總結:今天這節課,我們不僅讀懂了語言文字的意思,把握了課文內容,而且還讀出了文字背后含著的思想感情,真了不起。

  拓展:孩子們,假如此時此刻你就站在秦兵馬俑俑坑邊,你最想說什么?(大屏幕出示鳥瞰圖)

  練筆:課下,請以《秦兵馬俑,我想對你說》為題寫一段話,可以采用總-分結構,也可以用上過渡句把你想說的兩方面的內容連接起來。

  板書設計

  規模宏大

  13、秦兵馬俑

  (舉世無雙)                      (絕無僅有)

  類型眾多

  個性鮮明 

精選《秦兵馬俑》優秀教案 篇5

  一、解題。

  指名讀題,俑是什么呢?(古代殯葬的偶像。)

  秦始皇自十三歲稱王開始,便著手修建秦始皇陵,一直到他四十九歲去世,秦兵馬俑就在距秦始皇陵東一千五百米左右的陜西省西安市臨潼縣。(地圖,幻燈片。)

  1974年幾位農民在挖進時,偶然發現了這一秘密,相隔二千二百多年秦藝術家的作品終于重見天日。(全景 幻燈片。)

  今天就讓我們借助語言這種神奇的工具來走近秦兵馬俑。

  二、精讀。

  (一)學習課文第一段。1978年,法國前總統希拉克參觀過秦兵馬俑后,說:“秦兵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跡。到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埃及,,到中國不看秦兵馬俑不算真正到中國。”作為一名中國人,讓我們帶著自豪的心情齊讀。(第一自然段幻燈片。)

  (二)學習第三段。平時我們在學習的時候,除了可以利用字典這一工具外,其實還要注意“課后練習”這一工具,它也會對我們理解課文有幫助的。(課后問題。幻燈)

  1.讀問題,試答。

  2.課文是用哪一句話連接起來的呢?(第三段 幻燈。)適時板書。讀。

  (三)學習第二段。

  1.咱們首先來看一看秦兵馬俑的規模宏大。畫出本段的中心句。

  2.默讀,用筆畫出體現“規模宏大”的語句。

  3、交流,通過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4、走進規模如此宏大的大廳,人們會有何感受呢?

  5、什么是折服呢?如果此時站在兵馬俑面前的是一位對兵馬俑耳聞已久的外國友人,他會說些什么呢?如果此時站在兵馬俑面前的是一位對兵馬俑仰慕已久的中國朋友,他又會說些什么?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領他的大軍,滅六國,統一中國,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強有力的軍隊是他得天下的重要法寶。

  (四)學習第四——十段。

  俗話說得好,“千人千面”就是在同一棵樹上也很難找到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每一件兵馬俑更是被藝術家雕塑得栩栩如生。

  出示“將軍”幻燈片。一號坑共6件,平均身高1.9米。

  1、看到將軍俑后,你想到了哪些詞?

  2、看課文又是怎樣描繪將軍俑的?指名讀出將軍俑的威風。

  3、擺一擺將軍的加工,這就是文中所說的惟妙惟肖。(看群圖。)說一說。

  4、看彩圖。秦兵馬俑是彩塑,剛出土的時候,還可以看到大紅,大綠,粉紫。但是出土后很快顏色就會發生變化。所以,國家對秦兵馬俑就不再進行發掘,讓它們長眠于地下。我們河南省殷墟去年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許多的文物也采用了地下保薦的形式。

  (五)正如文中所說,每一件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

  三、總結。

  當然,我們知道這些歷史文物都是古代勞動人民留給我們的藝術瑰寶,還有待我們這些炎黃子孫把這些文化遺產繼承下去,得以發揚光大,出示幻燈片:

  古都有先人留藝術瑰寶,華夏待來者繪錦繡宏圖。

  ————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簫克。

  讓我們永遠銘記自己身上肩負的歷史史命。

精選《秦兵馬俑》優秀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憑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加深對課文的思想內容的理解、思考和發現。

  2.初步對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和本表達特點進行體會、進行揣摩。

  3.領會秦兵馬俑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體會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激發學生對光輝燦爛的中華民族藝術的熱愛。

  一、導入課題,激發情感

  1.同學們,祖國60華誕國慶大閱兵大家觀看了吧,那真可以稱為雄壯之師、威武之師。你們見過一支地下的軍隊嗎?這是一支“舉世無雙”的軍隊,它在地下沉睡了2000多年,于1974年蘇醒了,它就是秦始皇陵墓的陪葬。見過它的人,都好似穿越了時空隧道,將人們帶到了秦朝的古戰場。它一出世,就被譽為“世界的第八大奇跡”。

  2.板書課題。

  “俑”就是古代殉葬用的人形或獸形物,多為木制或陶制。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是從哪兩個方面介紹兵馬俑的?

  會讀書的孩子,總是善于發現。文中有一句話概括了全文,找一找,劃下來。

  ●“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這個句子一方面介紹了規模宏大,另一方面介紹了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是的,兵馬俑大到整體的軍陣陣容,小到個性鮮明的各類型兵馬俑,都是舉世無雙、絕無僅有的。)

  三、學習“規模宏大”部分

  1.自由讀課文第2自然段,從哪些字眼能體會到規模宏大?抓住它,想象氣勢,然后讀出來。

  2.匯報:“宏大”就是宏偉壯觀,氣勢磅礴。作者是怎么介紹的?

  ●預設一:抓住數字體會宏大。

  ⑴面積大:“20000平方米,相當于50個籃球場那么大。”

  如果對籃球場還有些陌生的話,與我們的教室相比照,教室約50平方米,那么相當于多少個?(約400個教室)

  數量多:“近8000個”“6000多個”組成巨大的長方形軍陣。

  (同學們,用數字來說明是說明文中常見的,但我們讀的時候,別讓它一晃而過,也應該讓它和我們熟知的事物比照一下,就更能體會到它的宏大了)

  ⑵請同學們強調著數字來讀一讀,讀出氣勢來。

  ●預設二:巨大的拱形大廳整體的陣容

  (1)通過“巨大”這個詞語,可以體會到規模宏大。

  ⑵出示圖片,身臨其境。

  隨機了解:什么感受?(浩浩蕩蕩威風凜凜震撼)

  ⑶出示文字,指導朗讀:

  “走進大廳,站在高處鳥瞰……真像是當年秦始皇統帥的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

  (似有千軍萬馬鋪天蓋地而來之勢。)

  四、學習“類型眾多,個性鮮明”部分

  1.課文介紹了幾種俑?

  補充:據資料介紹,光軍吏俑就分為高級軍吏俑、中級軍吏俑和下級軍吏俑;士兵俑又分為騎兵、步兵俑、車兵俑等,書上的插圖叫跪射俑,還有叫立射俑,真是“種類眾多”。

  小結:同學們,查閱資料,掌握更多的資料對于我們學習課文、深入理解會有更大的幫助。

  2.秦兵馬俑的魅力不僅僅是數量上的取勝,更在于它那“千人千面”的雕塑藝術。課文中說他們“個性鮮明”。

  ●“個性鮮明”,“個性”是指性格、氣質。這些俑不能動有不能說,你怎么能感覺到他們不同的個性?(通過他們的神態可以感覺到)

  ●出示課文第8自然段。

  邊讀邊想象兵馬俑的神態、動作,選擇一個讀給大家聽。

  ●出示句子,去掉“好像”的后半句,進行比較。體會在描寫時聯想的作用。

  ●師生合作讀,師讀前半句,生讀后半句。感受聯想的表達效果。

  這一段有個表達方面的特點,即:先寫了作者的所見,之后又加入了作者的聯想,正因為有了聯想才讓我們讀課文時,覺得兵馬俑像活了一樣惟妙惟肖,似乎有了盔甲之寒,有了肌膚之溫,有了一顆砰然跳動的心臟,有了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神。

  五、引讀最后一段升華感情

  1.以引讀的方式:

  怪不得,秦兵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是因為(文章最后一段)。

  怪不得,它舉世無雙,是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

  是因為(文章最后一段)。

  秦兵馬俑的經久魅力在于它雄渾博大的宏觀場面,在于它栩栩如生的精雕細刻,讓我們共同贊頌:(文章最后一段)。

  2.小結:推薦大家看一本書,名為《蘇醒的地下軍團》,你會了解更多的秦兵馬俑的情況。

精選《秦兵馬俑》優秀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認識3個綠線內的字,掌握多音字“乘”的讀音。理解并積累“舉世無雙、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神態自若、躍躍欲試、若有所思、惟妙惟肖、絕無僅有”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交流課文主要內容,理清課文層次。

  3.能聯系課文內容領會“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在文中的作用。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識記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交流課文主要內容,理清課文層次。

  難點:能聯系課文內容領會“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在文中的作用。

  三、前置性學習活動

  預習課文,自學生字

  四、教學過程

  環節一、認識——自主閱讀整體把握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通過課前預習我們知道本單元的主題為“世界各地”,在本單元,有中國西安的“秦兵馬俑”,“埃及的金字塔”和被稱為“音樂之都”的維也納。你最想去哪里?

  2.作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我想先去中國西安的“秦兵馬俑”,有沒有和我站在一

  邊的?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咱們先來了解一下它。它一出世,就被譽為“世界的第八大奇跡”,它是舉世無雙、享譽世界的秦兵馬俑。

  (1)課件展示秦兵馬俑圖片。

  它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相機引導學生積累成語:規模宏大、氣勢恢宏、神態各異、個性鮮明、惟妙惟肖)

  (2)1979年,法國前總統希拉克在參觀秦兵馬俑后,感嘆道:“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跡,秦俑的發現,可以說是第八大奇跡。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埃及;不看秦兵馬俑,不算真

  正到中國。”秦兵馬俑到底有著怎樣的魅力,讓人們發出這樣的贊美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近秦兵馬俑,一起去感受它,一起去贊美它!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解釋課題。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的或是陶制的偶像,多為人形或獸形。

  秦兵馬俑:是給秦始皇陪葬用的,制成隊伍官兵、戰刀、戰馬的陶俑。

精選《秦兵馬俑》優秀教案 篇8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⒈憑借課文的語文材料,感受中國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激發民族自豪感。

  ⒉聯系課文內容領會過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⒈出示圖,師問:這是什么?教師板書課題:秦兵馬俑。

  ⒉把你知道的秦兵馬俑的有關情況向大家介紹一下。

  二、學習第四九自然段。

  ⒈兵馬俑有哪些類型?他們各有什么特點呢?出示自學要求,學生自學。

  自學要求:

  ①讀一讀,圈出表示外貌、神態、動作的詞。

  ②議一議,你喜歡哪一類兵馬俑,為什么?小組交流。

  ③演一演,根據書上的描寫做一個動作,其他同學猜猜演的是什么俑。

  ⒉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參與小組學習。

  ⒊交流。

  三、學習第十自然段。

  ⒈學生默讀,用橫線畫出表示神態的詞。

  ⒉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四、導讀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

  五、總結全文,體會、過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六、作業:

  ⒈依照文中的過渡段練寫片斷。

  ⒉搜集秦兵馬俑相關的課外資料。

  板書:

  秦兵馬俑

  規模宏大類型眾多

  (恢弘氣勢)(惟妙惟肖)

  舉世無雙享譽世界

精選《秦兵馬俑》優秀教案 篇9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8個字只要認識不要求會寫。認識一個多音字乘。能夠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系課文內容領會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在文中的作用。

  4.在理解的基礎上,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激發民族自豪感。

  課時安排

  1課時

  一、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學生自認生字,相互交流。從讀音上看:瞰、弩、頷、髻、鎧五個字的音容易發錯。同學們要看準拼音,多讀幾遍,尤其是nǔ的鼻音要讀好。多音字乘的不同讀法,可以借助字典看看在什么情況下該讀哪種音。

  二、學生根據自讀提示,再次閱讀課文

  (一)閱讀提示。

  1.秦兵馬俑是什么樣的呢?有什么特點呢?作者又是怎么介紹兵馬俑的呢?同學們,讀一讀課文就能明白的。

  2.文章分為幾個部分來講兵馬俑的?每個部分講的什么?各個部分是用哪句話連接起來的?

  3.文章著重對哪個部分進行了描寫?重點讀一讀。

  (二)學生回答,討論。

  三、精讀選段

  1.第二自然段

  具體描繪了兵馬俑的規模宏大。從哪些語句說明兵馬俑的確規模宏大的呢?

  ①數據中體會規模宏大。你可以勾畫出有關數據讀一讀,體會它面積之大、數量之多。

  ②單舉開掘的一號坑里兵馬俑的數量進一步說明規模宏大。

  ③兵馬俑的陣容巨大和氣勢恢弘、制作工藝精湛,體會到規模宏大。

  2.文章又是怎樣介紹兵馬俑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呢?

  學生勾畫書中具體描寫的樣子及神態的詞語,體會到個性特點

  將軍傭身材魁梧頭戴軍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昂首挺胸,站在前列神態自若久經沙場肩負重任沉毅多謀武士俑體格健壯穿著裝扮目光炯炯威武凝重剛烈豪爽

  騎兵傭上身著短甲左手持弓箭勇猛善戰堅毅頑強

  車兵傭分為馭手和軍士分工明確各司其責

  馬傭形體健壯肌肉豐滿躍躍欲試神氣活現斗志昂揚

  3.第三至第十自然段,會真正體會到:每一件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從而,由衷地熱愛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歷史,贊美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深切感受到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

  4.第11自然段

  ①橫線的句子是這部分的中心句。它既對上文作了小結,又對下文的學習作了提引。極為放在精美的前面,更加突出了兵馬俑的舉世無雙,絕無僅有的地位。

  ②端詳就是仔細地看、細致地打量。這些兵馬俑乍一看,似乎一樣,但只有精心端詳時,才會發現它的細微差異。

  ③加底紋的部分,具體介紹了兵馬俑的不同神態。作者運用打比方、排比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加以細描,仿佛讓我們看到,那一個個神武的勇士威武不屈的拼死沙場的高大形象;仿佛讓我們傾聽到,那一個個威猛將士思鄉念親的凄婉心聲;仿佛讓我們感受到,那一個個兵馬俑背后的血淚與辛酸正是作者的獨巨匠心選擇了恰當的觀察視角,運用這樣的表達方式,讓我們讀出中華民族的偉大,悟出中國人民智慧的偉大。

  ④省去了什么呢?作者留給我們的是思考,是回味,是創造當你與作者一道思緒馳騁,神游兵馬俑,就會用想象的翅膀觸摸到兵馬俑的神韻,品嘗創造的快樂。

精選《秦兵馬俑》優秀教案 篇10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狀物類散文,生動地描繪了秦兵馬俑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反映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再現了中華民族一段強盛輝煌的歷史。

  二、教學目標

  1、憑借課文的語言資料,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感知兵馬俑的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

  2、在學習中培養探究 “世界遺產”---秦兵馬俑的興趣,激發民族自豪感。

  三、教學重點: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感知兵馬俑的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

  教學難點: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激發興趣。

  1、(板書:兵馬)

  師:“兵馬”是指什么?(板書:秦兵馬)說說“秦兵馬”又是指什么?(板書:俑)

  師:“俑”什么意思?秦兵馬俑與秦兵馬有什么關系?

  生:秦兵馬俑是模擬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雕刻成的。 (齊讀課題)

  師:秦兵馬俑在哪里?(西安臨潼)它是我國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

  【二】快速瀏覽,抓住特點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誰能用文中的一句話概括兵馬俑的特點。 (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2、(齊讀第三自然段)

  3、這句話不僅概括了秦兵馬俑的特點,還是一個過渡句,在文中起著承接上文,引領下文的作用。這就叫“承上啟下“。這一段的上文就是寫-------兵馬俑規模宏大 。(板書:規模宏大)

  【三】、探究學習,領略奇跡風采

  (一)、學習規模宏大的特點。

  (1)請同學們自由輕讀第2節,想一想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兵馬俑的“規模宏大”的?圈畫出相關詞句,在書上作批注。

  (2)交流:你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兵馬俑的規模宏大?

  (3)指導朗讀。把你的感受放進去讀一讀這句話。(重讀突出這些詞語)①數字②站在高處鳥瞰,……一行行,一列列,…… 你還從哪些地方讀出了兵馬俑的規模宏大?③是啊,兵馬俑坑面積之大,兵馬俑數量之多,要想看到他們的全貌,我們就必須站在高處----鳥瞰。

  (4)出示視頻,感受兵馬俑規模宏大。

  品析:通過朗讀、觀看,你有什么感受?

  生:這些秦兵馬俑真像是秦始皇統率的大軍,規模宏大,氣勢恢宏。是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

  (二)、學習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

  教師引語:我們從整體上感受到了兵馬俑的規模宏大,那么走近一個個兵馬俑。你還會發現他們有什么特點? (板書:類型眾多 個性鮮明 )

  1)、兵馬俑有哪些類型?他們各有什么特點呢?出示自學要求

  4人小組學習,填表格。 自學要求:

  ①讀一讀,圈出表示外貌、神態、動作的詞。

  ②請同學們挑選自己最喜歡的一種兵馬俑,仔細地讀一讀,用一兩個詞概括它留給你的印象,待會兒向大家介紹。

  2)、指導學習將軍俑

  (1)指名讀第四自然段,指出將軍俑的外貌、神態、動作。 外貌:身材魁梧 頭戴金冠 身披鎧甲 神態:昂首挺胸 動作:站在隊伍前面 (出示幻燈1)

  (2)將軍俑

  你能不能用一個詞來概括一下,在你的眼前,這是一位怎樣的將軍? (威武,你從哪些詞句中讀出了他的威武?請你來讀一讀,把將軍威武的形象讀出來)

  (神態自若,你是怎樣體會到的?)(師:將軍面前是吶喊著沖殺上來的敵人,自若的神態,給敵人以震懾、膽怯;后面是軍吏和士兵,自若的神態,能穩定軍心,給人以力量和信心。)你能讀出將軍神態自若的樣子嗎?

  難怪,作者會認為這是一位久經沙場、肩負重任的將軍。誰還能把這位威風凜凜、神態自若的將軍形象讀出來?

  (3)指名讀,齊讀。

  3)小組分組合作學習

  (1)武士俑 小導游的形式匯報

  能不能說說它給你留下的印象?(威武凝重、英勇無畏)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師:大敵當前,武士俑們嚴陣以待,蓄勢待發,做好了為國捐軀的準備。你能讀出武士俑們的這種精神嗎?

  (2)騎兵俑

  (騎兵俑勇猛善戰)是的,騎兵俑能騎善射,是馬背上的勇士。

  (3)弓nu手 演一演匯報

  張弓搭箭,眼盯前方,準備就緒,訓練有素。

  (4)車兵俑:分工合作,各司其職。

  (5)馬俑:躍躍欲試

  4)、仔細比較,區分兵馬俑不同類型的不同個性。

  5)出示幻燈,認一認,并讀一讀每個俑的特點。 品析:通過朗讀,透過這些兵馬俑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秦始皇所率領的大軍有將軍、有武士、有騎兵……他們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個個英勇善戰彰顯出英雄本色。

  6)學習第10節。

  教師引語:兵馬俑不僅類型眾多,個性鮮明,而且每一件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仔細端詳,它們神態各異……

  1、放聲朗讀第十自然段,想想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2、在學生談完自己的感受后,再次讀一讀這一段,看看兵馬俑都有著什么

  樣的神態,然后師生配合讀。

  3、扣省略號,“……”省去了什么呢?還有的兵馬俑會是什么樣子,它們又在想著什么?請同學們用“有的……好像……”來說一段話。(出示一組畫面)

  師:同學們,看到這近8000個雕刻的秦兵馬俑,各有各的神態,竟然找不到相同的兩個,你有什么想說的?

  生:“古代的勞動人民真是太了不起了。

  師:我也不禁佩服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三)、總結全文內容 落實人文教育

  師:的確,秦兵馬俑惟妙惟肖是模擬軍陣的排列,生動地再現了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恢弘氣勢,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這在古今中外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1、 請同學說一說什么是絕無僅有的。

  2、 生自由回答

  生:秦兵馬俑雕刻的惟妙惟肖是絕無僅有的。

  生:秦兵馬俑規模宏大是絕無僅有的

  生:我覺得秦始皇統率的大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宏偉氣勢是絕無僅有的

  生:我認為秦兵馬俑展示出六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這是覺悟僅有的。

  師:與“絕無僅有”意思相近的,文中還有一個詞是-----舉世無雙。因此,舉世無雙的秦兵馬俑是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被人們稱為世界的第八大奇跡。

  師:面對這些寶貴的歷史文物,我們應該怎么做呢?(精心保護)。

  五、作業:自選題

  請你觀察書上的插圖(或上網尋找有關圖片資料),展開想象,描述你感興趣的一個兵馬俑。

  做小導游,將課文內容改編成導游詞,向大家介紹秦兵馬俑。

  六、附板書設計

  13、秦兵馬俑

  規模宏大

  珍貴的歷史文物

  類型眾多 精心保護

  個性鮮明

精選《秦兵馬俑》優秀教案 篇11

  設計意圖:

  本篇課文以其緊湊鮮明的結構、生動形象的語言、細致入微的描述,充滿深情地展現了秦兵馬俑光輝燦爛的形象,表現了中華民族悠久深遠的文化藝術。整篇課文涌動著一種濃濃的真情——一種對于中華民族無窮智慧的贊嘆之情。可以說,它不僅是一篇狀物類散文,更像是一首動人心魄的中華歷史文化的贊美詩。教學本篇課文,可在學生讀熟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以“情”字為切入口,讓學生在情境中,在課文生動凝練、細膩傳神的語言材料中,在師生、生生間的情感交流與碰撞中,受到心靈的熏陶,使自身情感脈搏與歷史文化的脈搏、與文本語言的脈搏、與作者情感的脈搏形成強烈共振,從而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和語文素養。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感受秦兵馬俑的規模宏大。

  1、上一節課,我們已初步領略了世界第八大奇跡秦兵馬俑,請你用一個詞語說說它給你留下的印象。

  生:規模宏大、氣勢磅礴、氣勢恢弘、舉世無雙……

  2、秦兵馬俑之所以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是因為它——

  出示: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形象鮮明。

  指導朗讀。

  3、同學們,在出土的近8000多個栩栩如生的兵馬俑中,竟找不到兩個一模一樣的,真是太不可思議了,這節課,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一起走近兵馬俑。

  二、品詞析句,在文本語言中動情

  1、學習4——9小節。

  (1)請同學們快速默讀第4——9小節,思考: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類型的兵馬俑?

  將軍俑、武士俑、騎兵俑、車兵俑、弓弩手、馬俑。

  師:的確,大廳里的兵馬俑類型眾多,每一件都是極為精湛的藝術珍品。板書:類型眾多

  (2)出示第4小節

  出示:將軍俑身材魁梧,頭戴金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昂首挺胸,站在隊伍前列,像是在指揮身后的軍吏和士兵行進。那神態自若的樣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經沙場、肩負重任的高級將領。

  師:每一種類型的兵馬俑都有不同的穿著打扮,也有著不同的動作神態,而這些恰恰反映了他們不同的個性特點。我們一起來看看描寫將軍俑的這段文字。

  學生自由讀,邊讀邊想象將軍俑的樣子,并思考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將軍俑。。

  學生交流:

  威風凜凜、神態自若、沉著鎮定、英姿颯爽、氣宇軒昂……

  師:你能通過朗讀把你心目中的將軍形象表現出來嗎?

  指導朗讀

  (3)自學5——9小節

  剛才我們通過將軍俑神態、動作的研究,了解了將軍俑的威風凜凜,久經沙場的個性特點。那么,武士俑、騎兵俑等等又有什么個性特點呢?請你仔細品讀5——9小節中其中的一節,細細體會。

  學生自由讀。交流,

  師:誰來說好所武士俑有什么個性特點?

  出示第五小節:武士傭高1.8米左右,體格健壯,套著鎧甲,腳上蹬著前端向上翹起的戰靴,頭發一律挽成了偏向左側的發髻。他們有的握著銅戈,有的擎著利劍,有的拿著盾牌。個個目光炯炯,雙唇緊閉,神態嚴峻,好像一場大戰就在眼前。

  生:威武凝重、訓練有素、體格健壯、蓄勢待發、整裝待發……

  師:能抓住武士俑的神態、動作描寫。

  師:從武士俑的神態中感受到了緊張的氣氛,他們個個蓄勢待發。這樣的軍隊一定無往不盛。

  (4)武士俑威武凝重、高大威猛、英勇善戰,那么其他的呢?請同學們各抒己見。

  學生交流

  師:聽了你們的交流,讓老師對秦兵馬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請你挑選你最喜歡的有關段落讀給同桌聽,把你的理解,感受通過朗讀讓對方感受到。

  學生互讀

  (5)學習第10小節。

  師:聽了你們的朗讀,老師眼前仿佛出現了秦朝大軍浩浩蕩蕩,所向披靡,滅六國,一統天下的博大場面。我們邁過靜靜流淌的時間之河,從這些兵馬俑身上,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歷史,我們再靠近一點,近距離地去欣賞他們各自的不同神態。

  a、出示一組神態不同的兵俑圖片。

  b、出示:有的頷首低垂,若有所思,有的眼如銅鈴,神態莊重,有的緊握雙拳,勇武干練,有的凝視遠方。引讀

  c、課文中,是怎樣用生動的筆墨來細致描述兵馬俑各自不同神態的呢?

  再出示聯想的句子:好像在考慮如何相互配合,戰勝敵手;好像在暗下決心,誓為秦國統一天下作殊死拼搏;好像隨時準備出征;好像在思念家鄉的親人……

  師:你認為這樣寫有什么妙處?

  生:這樣寫,把兵馬俑寫活了。

  生:兵馬俑是雕塑,這樣寫,賦予了它生命。

  生:課文這樣寫向我展示了一個活生生的戰士。……

  師:作者豐富的聯想,把兵馬俑寫活了,使他們富有了感情。

  d、說話練習

  神態各異的兵馬俑是寫也寫不完的,請你仔細觀察,展開聯想,學著文中的句式,繼續寫下去。

  出示:有的                   ,好象                     。

  學生交流

  e、正如文中所說,每一件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讓我們再次感受它們精湛的制作工藝,學習作者細致的描寫,感受他豐富的想象。齊讀第10小節。

  f、正因為兵馬俑不僅——而且——引讀,(再次出示過渡句)所以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板書:形象鮮明

  三、主題升華,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

  秦兵馬俑,這沉醉了幾千年的瑰寶,一朝腥來,震撼了全世界。作為炎黃子孫,華夏兒女,我們為這雄心萬丈的祖先感到驕傲,更為他們創造的燦爛文化而自豪!我們又仿佛看見那疾馳而來發軍陣,聽見戰馬的嘶鳴,讓我們滿懷,朗讀最后一節。

  四、課外延伸

  課后請同學們上網瀏覽有關秦兵馬俑的網站,更全面地了解秦兵馬俑。:81/yanzhan/index.asp

精選《秦兵馬俑》優秀教案 篇12

  《秦兵馬俑》

  教學設計:

  四、教學過程:

  一、 師導入:在這個單元里,我們游覽了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北京的長城、頤和園,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是秦始皇主持修建的,這位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還創造了另一項奇跡,那就是兵馬俑。(板書課題)(出示幻燈片了解兵馬俑)理解“秦兵馬俑”的意思。

  二、 生練習讀生字生詞

  快速瀏覽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僻的詞語勾畫出來,多讀幾遍。

  三、 生觀看視頻——全景

  師:作者觀看了秦兵馬俑后,用了幾個詞對“秦兵馬俑”作出了高度評價和贊美——舉世無雙、享譽世界、絕無僅有,知道它們的意思嗎?秦兵馬俑到底有什么奇特之處,竟配得上用這樣的詞了來形容?,請同學們快速瀏覽2-8自然段,看這幾個自然段是圍繞著哪一段話來寫的。

  秦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四、 學習第2節:

  1. 師:第2自然段寫秦兵馬俑規模宏大,認真讀讀這一段,找一找從哪些句子中可以體會到秦兵馬俑規模的宏大。

  2. 生自己讀

  3. 指名交流

  排列如此整齊、規模宏大、生動形象的雕刻作品出自于中國人之手,作為中國人,心里有什么感受?帶著這種感受讀(1,9自然段)

  師過渡:秦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他們有哪些類型,各有什么特點呢?

  四、學習第4——7自然段:

  1.課文描寫了哪幾種俑?首先看看將軍俑是什么樣子的?(出示第4自然段)指名讀。

  2.這一個自然段一共有幾句話?把第一個句號改成逗號可以嗎?為什么?

  3、這段話不僅從外形、神態兩方面描寫了將軍俑,而且在語言表達上也有顯著的特色。(使用了很多的四字詞語,這種語言簡短有力,莊重鼓舞,與將軍俑古老、剛毅的外形相得宜彰,并且讀起來瑯瑯上口)生讀。

  電視上見過說書人說書嗎?用上表情動作表演出人物的神態動作。(生嘗試表演讀。)

  4、喜歡這種朗讀方式嗎?那運用這種方式自己去表演讀課文中描寫其他三種俑的自然段。(生自讀、交流讀)

  5、師小結:同學們,這一支支金戈鐵馬,這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陶俑,生動形象地再現了秦朝兵強馬壯、橫掃六國、一統天下、威震四海的壯觀場面,讓我們再次自豪地讀。(生讀1、9自然段)

  五、學習第八自然段。

  1、過渡:即使是同一類型的兵馬俑,也沒有哪兩個俑是完全相同的。每一個兵馬俑都有自己的特點。請同學們默讀第八自然段,思考:這個自然段抓住了兵馬俑的什么來寫?

  2、指名讀。

  兵馬俑是20xx多年前的雕塑作品,當時的科學技術非常落后,我們的祖先能夠生動地雕刻出兵馬俑的外形就很不簡單了,而他們還能表現出兵馬俑的神態,這就需要高超的制作工藝,達到相當的藝術境界,所以,每個(生齊讀第一句話)

  3、是啊,20xx多年前制作的兵馬俑形神兼備,真是讓人嘆為觀止看著這一個個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的兵馬俑,怎能不讓我們為擁有這舉世無雙的藝術珍品而自豪呢?(齊讀1、9自然段。)

  4、現在,請同學們靜下心來,再仔細端詳這神態各異的兵馬俑,品味這段話在語言上的特點。

  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使句式排列整齊,把兵馬俑的神態刻畫得細致入微。

  有的好像有的好像有的好像

  (前半句描寫的神態,是作者看到的,后半句是作者想象的,正是這種“看”和“想”的完美結合,才使得這兵馬俑栩栩如生地展現在我們面前。)生讀。

  六、仿寫訓練 。

  第八自然段的省略號兵馬俑還有很多種神態呢,省去了什么呢?作者留給我們的是思考,是回味,是創造。當你與作者一道思緒馳騁,神游兵馬俑,就會用想象的翅膀觸摸到兵馬俑的神韻,品嘗創造的快樂。請你們模仿書上的格式,用“有的好像”來說一句話。(放幻燈)

  教學反思:語文課堂致力于一種文化場的建構,將課堂視為一張文化的網、一扇文化的窗、一口文化的井。本案的設計,致力于重現“秦兵馬俑”這一世界歷史奇跡。通過抓住貫穿全文的中心句“秦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把全文分成了兩大部分來學習。第一部分抓住作者為了體現規模宏大運用了一些列的說明方法,讓學生通過朗讀,在字里行間去感受這一歷史奇跡的偉大之處。第二部分用演和寫的方式體會秦兵馬俑的類型眾多和個性鮮明。讓孩子們通過演繹各種兵馬俑的神態,徜徉在兵馬俑之間,并動腦動筆,對兵馬俑的神態進行更多的揣摩補白,再通過朗讀提升學生對這一世界歷史奇跡的贊嘆,從心底為中國有這一偉大奇跡迸發自豪之感。

  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一般要求是一課時完成,所以每個環節的施展時間是有限的,有些環節還沒落到實處時,就一閃而過。

精選《秦兵馬俑》優秀教案 篇13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狀物類散文,生動地描繪了秦兵馬俑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反映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再現了中華民族一段強盛輝煌的歷史。

  二、教學目標

  1、憑借課文的語言資料,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感知兵馬俑的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

  2、在學習中培養探究 “世界遺產”---秦兵馬俑的興趣,激發民族自豪感。

  三、教學重點: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感知兵馬俑的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

  教學難點: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激發興趣。

  1、(板書:兵馬)師:“兵馬”是指什么?(板書:秦兵馬)說說“秦兵馬”又是指什么?(板書:俑)師:“俑”什么意思?秦兵馬俑與秦兵馬有什么關系?

  生:秦兵馬俑是模擬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雕刻成的。

  (齊讀課題)

  師:秦兵馬俑在哪里?(西安臨潼)它是我國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

  【二】快速瀏覽,抓住特點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誰能用文中的一句話概括兵馬俑的特點。

  (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2、(齊讀第三自然段)

  3、這句話不僅概括了秦兵馬俑的特點,還是一個過渡句,在文中起著承接上文,引領下文的作用。這就叫“承上啟下“。這一段的上文就是寫-------兵馬俑規模宏大 。(板書:規模宏大)

  【三】、探究學習,領略奇跡風采

  (一)、學習規模宏大的特點。

  (1)請同學們自由輕讀第2節,想一想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兵馬俑的“規模宏大”的?圈畫出相關詞句,在書上作批注。

  (2)交流:你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兵馬俑的規模宏大?

  (3)指導朗讀。把你的感受放進去讀一讀這句話。(重讀突出這些詞語)①數字②站在高處鳥瞰,……一行行,一列列,……

  你還從哪些地方讀出了兵馬俑的規模宏大?

  ③是啊,兵馬俑坑面積之大,兵馬俑數量之多,要想看到他們的全貌,我們就必須站在高處----鳥瞰。

  (4)出示視頻,感受兵馬俑規模宏大。

  品析:通過朗讀、觀看,你有什么感受?

  生:這些秦兵馬俑真像是秦始皇統率的大軍,規模宏大,氣勢恢宏。是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

  (二)、學習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

  教師引語:我們從整體上感受到了兵馬俑的規模宏大,那么走近一個個兵馬俑。你還會發現他們有什么特點?

  (板書:類型眾多  個性鮮明  )

  1)、兵馬俑有哪些類型?他們各有什么特點呢?出示自學要求,4人小組學習,填表格。

  自學要求:

  ①讀一讀,圈出表示外貌、神態、動作的詞。

  ②請同學們挑選自己最喜歡的一種兵馬俑,仔細地讀一讀,用一兩個詞概括它留給你的印象,待會兒向大家介紹。

  2)、指導學習將軍俑

  (1)指名讀第四自然段,指出將軍俑的外貌、神態、動作。

  外貌:身材魁梧   頭戴金冠 身披鎧甲

  神態:昂首挺胸

  動作:站在隊伍前面

  (出示幻燈1)

  (2)將軍俑

  你能不能用一個詞來概括一下,在你的眼前,這是一位怎樣的將軍?

  (威武,你從哪些詞句中讀出了他的威武?請你來讀一讀,把將軍威武的形象讀出來)

  (神態自若,你是怎樣體會到的?)(師:將軍面前是吶喊著沖殺上來的敵人,自若的神態,給敵人以震懾、膽怯;后面是軍吏和士兵,自若的神態,能穩定軍心,給人以力量和信心。)你能讀出將軍神態自若的樣子嗎?

  難怪,作者會認為這是一位久經沙場、肩負重任的將軍。誰還能把這位威風凜凜、神態自若的將軍形象讀出來?

  (3)指名讀,齊讀。

  3)小組分組合作學習

  (1)武士俑   小導游的形式匯報

  能不能說說它給你留下的印象?(威武凝重、英勇無畏)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師:大敵當前,武士俑們嚴陣以待,蓄勢待發,做好了為國捐軀的準備。你能讀出武士俑們的這種精神嗎?

  (2)騎兵俑

  (騎兵俑勇猛善戰)是的,騎兵俑能騎善射,是馬背上的勇士。

  (3)弓弩手   演一演匯報

  張弓搭箭,眼盯前方,準備就緒,訓練有素。

  (4)車兵俑:分工合作,各司其職。

  (5)馬俑:躍躍欲試

  4)、仔細比較,區分兵馬俑不同類型的不同個性。

  5)出示幻燈,認一認,并讀一讀每個俑的特點。

  品析:通過朗讀,透過這些兵馬俑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秦始皇所率領的大軍有將軍、有武士、有騎兵……他們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個個英勇善戰彰顯出英雄本色。

  6)學習第10節。

  教師引語:兵馬俑不僅類型眾多,個性鮮明,而且每一件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仔細端詳,它們神態各異……

  1、放聲朗讀第十自然段,想想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2、在學生談完自己的感受后,再次讀一讀這一段,看看兵馬俑都有著什么樣的神態,然后師生配合讀。

  3、扣省略號,“……”省去了什么呢?還有的兵馬俑會是什么樣子,它們又在想著什么?請同學們用“有的……好像……”來說一段話。(出示一組畫面)

  師:同學們,看到這近8000個雕刻的秦兵馬俑,各有各的神態,竟然找不到相同的兩個,你有什么想說的?

  生:“古代的勞動人民真是太了不起了。

  師:我也不禁佩服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三)、總結全文內容  落實人文教育

  師:的確,秦兵馬俑惟妙惟肖是模擬軍陣的排列,生動地再現了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恢弘氣勢,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這在古今中外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1、請同學說一說什么是絕無僅有的。

  2、生自由回答

  生:秦兵馬俑雕刻的惟妙惟肖是絕無僅有的。

  生:秦兵馬俑規模宏大是絕無僅有的

  生:我覺得秦始皇統率的大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宏偉氣勢是絕無僅有的

  生:我認為秦兵馬俑展示出六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這是覺悟僅有的。

  師:與“絕無僅有”意思相近的,文中還有一個詞是-----舉世無雙。

  因此,舉世無雙的秦兵馬俑是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被人們稱為世界的第八大奇跡。

  師:面對這些寶貴的歷史文物,我們應該怎么做呢?(精心保護)。

  五、作業:自選題

  n請你觀察書上的插圖(或上網尋找有關圖片資料),展開想象,描述你感興趣的一個兵馬俑。

  n做小導游,將課文內容改編成導游詞,向大家介紹秦兵馬俑。

  六、附板書設計 

  規模宏大

  珍貴的歷史文物

  13、秦兵馬俑

  類型眾多         精心保護

  個性鮮明

精選《秦兵馬俑》優秀教案(精選13篇) 相關內容:
  • 《秦兵馬俑》教案(通用14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轉載點擊數:239《秦兵馬俑》教案設計意圖:本篇課文以其緊湊鮮明的結構、生動形象的語言、細致入微的描述,充滿深情地展現了秦兵馬俑光輝燦爛的形象,表現了中華民族悠久深遠的文化藝術。...

  • 《19 秦兵馬俑》教案(通用12篇)

    一,引導質疑1,師:古人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今天,我們共同學習《秦兵馬俑》這一課,學習一些質疑的本領.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為了提高質疑的質量和課堂學習效率,老師建議大家圍繞課題,課題前的導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質疑.請大家...

  • 《秦兵馬俑》教案(精選23篇)

    一,引導質疑1,師:古人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今天,我們共同學習《秦兵馬俑》這一課,學習一些質疑的本領.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為了提高質疑的質量和課堂學習效率,老師建議大家圍繞課題,課題前的導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質疑.請大家...

  • 《秦兵馬俑》教案(精選19篇)

    設計意圖:本篇課文以其緊湊鮮明的結構、生動形象的語言、細致入微的描述,充滿深情地展現了秦兵馬俑光輝燦爛的形象,表現了中華民族悠久深遠的文化藝術。整篇課文涌動著一種濃濃的真情——一種對于中華民族無窮智慧的贊嘆之情。...

  • 《秦兵馬俑》教案(通用21篇)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聯系課文內容領會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3、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 《秦兵馬俑》教案(通用15篇)

    一、教材分析這是一篇狀物類散文,生動地描繪了秦兵馬俑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反映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再現了中華民族一段強盛輝煌的歷史。...

  • 秦兵馬俑教案(精選11篇)

    一、教材分析這是一篇狀物類散文,生動地描繪了秦兵馬俑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反映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再現了中華民族一段強盛輝煌的歷史。...

  • 《秦兵馬俑》教案

    設計意圖:本篇課文以其緊湊鮮明的結構、生動形象的語言、細致入微的描述,充滿深情地展現了秦兵馬俑光輝燦爛的形象,表現了中華民族悠久深遠的文化藝術。整篇課文涌動著一種濃濃的真情——一種對于中華民族無窮智慧的贊嘆之情。...

  • 《秦兵馬俑》教案

    教學要求: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憑借課文的語文材料,感受中國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激發民族自豪感。教學準備:秦兵馬俑的課件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整體感知1、讀題2、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課文從哪...

  • 秦兵馬俑教案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憑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加深對課文的思想內容的理解、思考和發現。2.初步對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和本表達特點進行體會、進行揣摩。...

  • 秦兵馬俑教案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聯系課文內容領會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3、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 《秦兵馬俑》教案

    一,引導質疑1,師:古人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今天,我們共同學習《秦兵馬俑》這一課,學習一些質疑的本領.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為了提高質疑的質量和課堂學習效率,老師建議大家圍繞課題,課題前的導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質疑.請大家...

  • 《秦兵馬俑》教案

    一、教材分析這是一篇狀物類散文,生動地描繪了秦兵馬俑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反映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再現了中華民族一段強盛輝煌的歷史。...

  • 秦兵馬俑教學反思(精選17篇)

    秦兵馬俑,主要講的兵馬俑的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形象鮮明的特點。教學目標有兩個,1、我能正確認讀8個生字。2、我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概括課文資料,能說出秦兵馬俑的特點。...

  • 《秦兵馬俑》同步練習題(通用12篇)

    一、拼一拼,寫一寫:下面的生字你能會寫嗎?gǒng l xuē gu ku fn( )形;軍( );戰( );下;輪( );( )墓二、讀一讀,選一選:下面生字的讀音你能拿得準嗎?金冠(guān gun)勻稱( chn chng)千乘( chng chng)之國著( z...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策勒县| 福清市| 左权县| 昔阳县| 辽宁省| 五台县| 闵行区| 六盘水市| 香港 | 平乡县| 隆回县| 桐柏县| 都匀市| 普兰店市| 沂南县| 奎屯市| 永兴县| 宝鸡市| 肃南| 溧阳市| 榆社县| 大厂| 连山| 且末县| 车险| 浑源县| 瓦房店市| 绥德县| 乡城县| 喜德县| 台南县| 米泉市| 长垣县| 莱西市| 阜南县| 漠河县| 深泽县| 大埔区| 巫山县| 海阳市| 虎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