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安全教育蕩秋千要小心教案(精選3篇)
中班安全教育蕩秋千要小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建立平面位置對應的概念。
2.依照圖上的線索提示找出下圖中相應的空間位置。
3.培養探索和操作的興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紅、黃、綠三種不同卡紙各一張,四種小動物卡片各一張。
2.形狀不相同的枳木四塊,教師和幼兒每人一份。
3.小兔、青蛙、小貓、小熊的頭飾,幼兒每人一個。
4.在教室的地上并排用彩色紙條圈出紅、黃、藍、綠四個圓圈。
5.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導入:
1. 各位小魔術師你們準備好了嗎?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師一起來變一個魔術吧。
2. 兒歌“一只手指變變變,變成一只毛毛蟲,上爬爬、下爬爬、左爬爬、右爬爬。兩個手指手變變變,變成一把大剪刀,上剪剪、下剪剪、左剪剪、右剪剪……”幼兒和教師一起邊說兒歌邊做相應的動作。
二、集體練習,幫助幼兒建立平面位置對應的概念。
1. 操作游戲:“分枳木”。
(1) 在黑板上貼出上下兩張圖片,上邊的圖片上有三個相同的盤子,里邊分別放有紅色、黃色、綠色的枳木,下邊的圖片上也有三個相同的盤子,盤子里沒有枳木。
(2) 小朋友們請你們仔細看一看上邊這幅圖,找一找我手中的這三個枳木應該放在下邊哪一個盤子里?(出示紅、黃、綠三種顏色的枳木,引導幼兒自由發言,并請三位幼兒分別上前將這三個枳木放在相應的盤子里。)
2. 拼圖游戲:“搭枳木”。
(1) 看,老師擺出了企么造型?用了哪些形狀的圖形呢?
(2) 想一想、擺一擺,讓你的枳木也變成這種造型吧。(引導幼兒在桌面上擺出相同的造型。)
3. 動作游戲:“跳圈”。
(1) 在黑板上貼出一張圖片,圖片上有紅、黃、藍、綠,四個圓圈并排排列;老師估地上并排用彩色紙圈出紅、黃、藍、綠四個圓圈,但顏色的順序與圖片上不同;幼兒分別帶著頭飾,教師手中拿著這四種小動物的卡片。
(2) 小動物們來玩跳圈游戲,(教師把四個小動物的卡片分別貼入四個圓圈里),看一看你們應該跳入哪個顏色的圈中呢?試一試,跳一跳吧!(引導幼兒根據小動物中圓圈的顏色提示,跳進相應的圓圈內。)
4.引導幼兒操作幼兒用書,完成上面的練習。
中班安全教育蕩秋千要小心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六習作的訓練點是通過想象續寫故事。為了走近學生童心世界,找尋學生興奮點的訓練素材,本人就借繪本引路。讓學生在興致盎然的課堂氛圍中,放飛想象的翅膀走進語言學習的實踐地,從“讀故事”、“說故事”和“寫故事”中感悟為人處事的道理。
《鼠小弟蕩秋千》從兒童的小視角來描繪精彩的大世界,以簡單重復的句子為孩子提供最佳語言學習機會,以出人意料的情節激發孩子無限的想象力,又以簡潔明了的圖畫讓孩子獲得純粹的美感體驗。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讀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故事結局奇妙而且充滿濃濃的父母之愛,用來讓學生想象續寫故事的結局,從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在語言能力發展的同時又得到人文教育,這篇繪本無疑就是較為理想的范本。
【教學目標】
1、同讀繪本《鼠小弟蕩秋千》,引導學生從中懂得做人要禮貌謙讓,不要蠻橫霸道等待人處事道理。
2、指導學生把繪本中的故事情節寫清楚,并展開想象編寫故事的結局。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把繪本中的故事情節寫清楚,并展開想象編寫故事的結局。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練筆方格紙
【教學過程】
一、點擊想象,激趣導入
(一)出示圖片,引導觀察想象。
(二)牽入繪本,激趣引入新課。
二、點燃想象,擴寫補白
(一)感悟“禮謙”,提煉情節。
讀繪本1-17頁。
爸爸媽媽給我做的秋千!
我也要蕩秋千!
大象先生,你太重了,蕩不了。
我也要蕩秋千!
馬先生,你太重了,蕩不了。
我也要蕩秋千!
獅子先生,你太重了,蕩不了。
我也要蕩秋千!
海獅先生,你太重了,蕩不了。
我也要蕩秋千!
豬先生,你太重了,蕩不了。
我也要蕩秋千!
鼠小弟,你很輕,也許能行。
哦,蕩起來了!蕩起來了!
1、讀后復述。
引導學生體會大象等動物的禮貌謙讓,為老貓的出現做鋪墊和對比。
2、概括提煉。
引導學生整理思路,把剛才的故事情節簡練概括表述出來,并寫下來。
(二)觀察“霸道”,填寫留白。
讀繪本18-25頁。
喂!我也要蕩秋千!
呀!是霸道的老貓。
老貓,你太重了,蕩不了。
說什么呢?臭美的家伙!快下來!
咚!
誰說我蕩不了?
喂,讓開,讓開!
小鳥的爸爸會生氣的。
那又怎樣?沒事!
1、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對老貓行為的看法。
2、指導學生觀察畫面,并結合書中這三句話寫一段話。
喂!我也要蕩秋千!
呀!是霸道的老貓。
老貓,你太重了,蕩不了。
(點撥:從動作、表情、神態、心理描寫等方面引導逐漸寫具體。)
(三)想象“秋千”,暢寫結局。
1、想象故事的結局。
2、把想象的內容寫下來。
3、交流、評議。
4、揭示書中故事的結局:讀繪本26-31頁。
哎喲喲!
怎么大家都變小了呢?
救命!
讓我下去!我再也不欺負人了!
好吧,那就讓你下去吧。
我不是告訴過你嘛。
咚!
三、點贊想象,落實提升
(一)整理,修改。
(二)完整小練筆的展示、評議。
(三)回顧寫法,總結提升。
中班安全教育蕩秋千要小心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讓幼兒了解秋千的來歷。
2.培養幼兒的勇敢精神,增進其身心健康;鍛煉幼兒的平衡能力。
3.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4.參與節日游戲。
活動準備:
在幼兒園內用木頭、繩子、踏板架一牢固的秋千,“熊貓蕩秋千”的掛圖。
活動過程:
1.出示“熊貓蕩秋千”的掛圖,引出課題。教師邊出示掛圖邊問:“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節日嗎?”( 清明節)“節日里,動物園里的小熊貓也玩起了有趣的游戲,它們在干什么?”(蕩秋千)
2.介紹秋千的來歷。
讓幼兒知道秋千是我們的祖先借以攀樹取食和避獸宿息的一種工具。后來演化為秋千活動。
3.介紹秋千的玩法,引起幼兒的興趣。組織幼兒蕩秋千。
①兩手握繩,坐或站在兩繩之間的橫板上。
②當站著蕩時,兩腿并攏,并屈膝前蕩;坐著蕩時可有人在后邊將秋千上的人往前推。
③要求幼兒排成一路縱隊站在一旁,每人蕩2—3分鐘,蕩過的小朋友站至隊尾。教師邊指導邊表揚表現勇敢的小朋友,鼓勵膽小的幼兒。
4.命題畫:“小猴蕩秋千”。畫出小猴蕩秋千的各種姿態。
小百科:秋千是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創造的一種運動。春秋時期傳入中原地區,因其設備簡單,容易學習,故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快在各地流行起來。漢代以后,秋千逐漸成為清明、端午等節日進行的民間習俗活動并流傳至今。新中國成立后,隨著各種現代體育項目的興起,秋千運動除在少數地區仍廣為流行外,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已成為兒童的專項活動。1986年2月,國家體委制訂了《秋千競賽規則》(草案),同年,秋千被列為全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到1999年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秋千已發展為包括6個單項的較大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