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直線傳播教案(通用2篇)
光的直線傳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并掌握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
(2)了解光的直線傳播規律在社會生活與生產中的一些應用。
(3)了解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3×10(8 次方)m/s。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與實驗,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設計實驗的能力;
(2)經歷“光是怎樣傳播的”探究過程,培養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能領略色彩斑斕的光之美,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
(2)認識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
(3)引導學生應用“光沿直線傳播的規律”解釋一些簡單的自然現象,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讓學生意識到光的世界既神奇美麗,又有規律可循,而且利用這些規律能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自然,改善生活質量,提高工作效率。
教學重點
通過實驗,探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的傳播特點。教學難點
探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的傳播。
【教學資源】(材料、工具)
激光源、果凍一個、軟橡皮管一根、帶形狀不同孔的紙板兩張、蠟燭、大頭針幾枚、平面鏡一面、白屏一張、水、玻璃杯等。
【教學過程】(過程、結構)
一、新課引入
①我們為什么可以看見物體?物體有光線射入我們的眼睛。例如:陽光、日光燈、電視等。
②學生 探討 :光線是如何傳播的?
二、新課教學
1.光源
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例如:學生舉例上面的光源能分成幾種類型?(可以有多種分類方法)例如:自然與人造光源,熱與冷光源等
2.探究光的傳播
①引導學生應用桌面上的器材,通過開放性實驗探究得出:光在空氣、水、以及果凍這些介質中沿直線傳播,但在兩種介質的界面上要發生偏折。
[問題一]同學們剛才看到了許多光沿直線傳播現象,但是光總是沿直線傳播嗎?
(先開放性分組實驗,然后小組間交流實驗結果)
方法一:用激光筆發出光束向滴了少量墨水的水中投射,可以看到光在水中沿直線傳播。
方法二:用激光筆發出光直接照射果凍,發現光在果凍中沿直線傳播。
方法三:將激光射過拉直了的橡皮管,但橡皮管彎曲就無法射過。
方法四:將幾枚大頭針插在一條直線上,眼睛沿這條直線看去只能看到第一根針。
方法五:將激光沿白屏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可以看到光在空氣和水中的路徑都是直線,在空氣和水的`界面上發生了偏折。
組織學生歸納得出:光在空氣、水、果凍、玻璃中沿直線傳播;但在兩種介質的界面上發生了偏折。
②教師演示光在非均勻糖水中傳播的實驗。得出光在同種非均勻介質中路徑發生彎曲。
[問題二]這兩個現象說明光必須在同種介質中才沿直線傳播,但光在同種介質中光就一定沿直線傳播嗎?
用多媒體播放日出景象,引導學生歸納出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介紹光線的概念
表示光的傳播方向的帶箭頭的叫做光線。強調:光是真實存在的,光線是人們用來表示光的傳播路線的一種方法。因此畫光線時必須用箭頭標明光的傳播方向。
3.應用:解釋自然現象
①激光準直
列舉:站隊,瞄靶,掘進機指引方向等。
②影子的形成
光在傳播的過程中,遇到了不透光的障礙物,在障礙物后邊會影。日食和月食也是影。
③小孔成像
演示:點燃蠟燭置于紙板前,用白紙在后面能找到蠟燭倒立的像,換一個不同形狀孔的紙板重做還能找到蠟燭倒立的像。
4.光的傳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299792458m/s,近似等于3×108m/s。3×108m/s到底有多快呢?參考科學世界了解光速的快。
三、小結
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四、課后活動:
1、完成資源與評價。
2、課后結合數學知識利用光的直線傳播知識來測學校旗桿的高度?
3、試一試,制作一架小孔照相機,并用它來觀察蠟燭所成的像,看一看,在什么情況下,蠟燭所成的像放大,在什么情況下所成的像較小?并試著解釋為什么?
4、對日食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上網查詢。
五、課后反思:
(1)學生學會了如何學習, 這節課的內容,在以往的教學中常常只是簡單介紹了事,但是筆者改變了舊的教學方式,提供大量器材,給學生適當的時間,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經歷實驗過程,并在其中去想,去說,去做,去表達,去感悟,去探索物理實驗反映的物理本質。“發現”了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的傳播特點。通過探究光的直線傳播規律,學生初步體會到了“提出問題──實驗探究──得出結論──解釋現象(產生問題的現象)──應用結論”的科學研究方法。這種探究方法,將對今后的實驗研究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2)充分挖掘了學生的創新潛能, 整節課,學生始終處于積極參與探究的狀態之中,他們在思考之后,自己能去選取儀器,設計實驗,想到了一些非常有創意的方法。說明學生能獨立地去探索、去實踐。只要給他們充分發揮的時間和空間,就會激發起他們的創新潛能。
光的直線傳播教案 篇2
一、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光在同種物質中沿直線傳播,并能用來解釋簡單現象;
2、知道光線是表示光的傳播方向的直線;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過程與方法
1、探究光在幾種不同的介質中的傳播的實驗現象。
2、了解實驗是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方法。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感
1、通過本節日食、月食成因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反對迷信、崇尚科學的科學史觀教育。
2、通過介紹我國古代科學家在光學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3、通過探究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在探究性的物理活動中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樂于參與物理學習活動。
4、結合光速測定的介紹,向學生感受科學家的探索精神。
二、說學情分析:
生活中,學生對光的各種現象都已經見到過,在教學中請起來學生理解起來可能較容易。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光的直線傳播原理;光的傳播速度
難點:運用光的直線傳播的知識解釋實際現象。的玻璃磚、果凍、水、蚊香、可樂瓶。
四、說引入新課
師:請同學們打開窗簾,我們看到明媚的陽光照進了教室,老師看到了大家一張張的笑臉。試想,如果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我們還能看見東西嗎?這是為什么呢?
生:夜晚沒有光,我們就什么也看不見。
師:白天,如果我們緊閉雙眼,仍什么也看不見,又是因為什么?
生:光沒有進入我們的眼睛。
師:對!實際上我們的周圍就是一個光的世界,同學們一定都想知道光的奧秘,從本章開始,老師將帶領大家一起走進光的世界!(板書)
五、說教學過程(一學時)
1、光源
師:生產生活中那些物體能發光呢?
生:電燈、火把、手電筒等能發光的物體。
師:物理中我們把能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板書光源的概念)
自然界中有很多能發光的物體,它們都是光源,誰能給大家舉幾個例子呢?
生:太陽、閃電、螢火蟲、蠟燭。
師:夜晚看到的月亮是光源嗎?
生:它本身不能發光,所以它不是光源。
師:為了使用的方便,人們又研究了人造光源,如:原始人用篝火照明,后來又出現了火把、油燈、蠟燭、現在又有了更方便的各種電燈。人造光源還在發展和改造。
2、研究光的直線傳播的條件
師:請看老師手中的小激光器,它發出的光在遠處會打一個亮點(演示),請大家猜測一下,光源發出的光是怎樣傳播的呢?
生:可能是沿直線傳播的。
師:他的猜想正確嗎?生活中,你們見過光沿直線傳播的實例嗎?
生:見過,比如穿過樹林的陽光就是直的,探照燈的光也是直的。
師:回答的很好,但要想確切了解光的直線傳播的規律,同學們必須用實驗自己去研究,實驗中要注意思考以下幾個問題:(多媒體)
(1)光可以在哪些物質中傳播?這些物質有什么共同特點?
(2)光在這些物質中是沿什么路線傳播的?
(3)光總是沿著這樣的路線傳播嗎?有沒有條件限制呢?
(學生利用已準備好的小激光器、水、牛奶等器材進行實驗,教師指導、點撥)
師:光可以在哪些物質中傳播?能否上來給大家通過實驗來說明一下?(學生踴躍上前表演)
生1:光可以在空氣中傳播。(演示激光通過有煙霧的空氣)
生2、光可以在水中傳播。(演示激光穿過燒杯中的水)
生3、光可以在牛奶中傳播。(演示激光在果凍中傳播)
師:這些物質有什么共同特點?
生:它們都是透明的。
師:我們把空氣、水、玻璃、牛奶等這些透明物質也叫光的傳播介質。
師:光在這些介質中傳播時有什么規律?
生:都是沿直線傳播。
師:這說明我們剛才的猜想是正確的。
(板書:光在……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師:為了形象表示光的傳播,我們可以沿光的傳播路線畫一條直線,并在直線上畫上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這種表示光的傳播方向的直線叫做光線。(板書示范光線的畫法)
注意,光線是人們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直線傳播而畫出的帶箭頭的直線,是表示光的傳播的一種方法,實際上是不存在的。(理想模型法)
師:光在空氣這一種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在水中也沿直線傳播,如果光從空氣進入水中,它還沿直線傳播嗎?
(利用實物投影儀演示光從空氣進入水中的折射現象)
師:這說明光必須在同種介質中才沿直線傳播。但光在同種介質一定沿直線傳播嗎?
這是我們生活的地球,它周圍的這層大氣并不均勻,請看射向地面的陽光還是沿直線傳播嗎?
(增加板書: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3、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和解釋現象
師:老師這里準備了三張帶孔的紙板,中間還栓有細線,下面找一位同學來觀察一下燈光,我們看看他看見燈光時細線處于什么狀態!
(師生配合演示)
師: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
生: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師:光的這種直線傳播的特性在實際生活中有什么應用呢?
生:檢查排直隊,路旁電桿是否直,打靶瞄準時要"三點一線"等等。
師:有一個問題請大家討論,鑿火車隧道時最怕鑿出的隧道不直,用今天的所學的知識有辦法解決嗎?
(學生討論方法,教師點撥鼓勵,師生共同做小游戲:,教師模擬激光準直來鑿隧道。)
師:(演示手影)請看,這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光學現象,誰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解釋一下?
(學生討論,教師總結:光在直線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后面光不能達到的區域,便形成了影子。)
師:哪位同學能給大家做幾個漂亮的手影呢?
(學生積極表演,演示狗、鷹、大雁等手影。)
師:也就是說光在傳播過程中有兩種可能:如果在均勻介質中將沿直線傳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體,物體后面便會形成影子。
(板書:影子的形成,)
師:你相信月亮真是被狗吃了嗎?
生:不相信。是月食。
師:古人由于知識有限,所以迷信的說法是天狗吃月亮。而實際上用今天所學的光的直線傳播完全可以解釋,誰能來給大家解釋一下?
(學生踴躍上前嘗試。)
師:下面老師通過多媒體形象地展示一下發生日食、月食時太陽、月亮、地球它們三者的位置關系。
(分析日食、月食的成因。)
4、光的傳播速度
師:光的傳播速度到底有多大呢,打雷時閃電和雷聲實際是同時發生的,我們先聽到雷聲還是先看到閃電?
生:先看到閃電。
師:這說明了什么?
生: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的傳播速快。
師:光的傳播速度很大,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米/秒。(板書)
光在空氣中的速度比真空中略小,但也近似認為是3×108米/秒,光在水中、玻璃中的傳播速度比空氣中小,關系是:v水=3/4c;v玻璃=2/3c。
三、小結與練習
師:誰能把這節課給大家總結一下?
(學生總結,教師補充。)
練習:同學們都在路燈下走過,會發現什么有趣的現象?
生:人的影子會發生長短變化。
師:誰能用學過的知識解釋一下,為什么人的影子會長短變化呢?
(學生回答,教師鼓勵,微機輔助。)
六、布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