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千米的認識》教案優秀(通用13篇)

《千米的認識》教案優秀

發布時間:2023-11-18

《千米的認識》教案優秀(通用13篇)

《千米的認識》教案優秀 篇1

  一、揭題:

  談話:同學們,五一都去哪兒玩了?今天許老師要帶你們到更遠的地方,到我國的大江南北去欣賞祖國壯美的河山。

  課件出示長城、介紹長城,再問:你知道長城有多長嗎?提示:長城全長6700( )填上合適的單位,說說你為什么這樣填。(結合學生回答進行復習。)

  出示答案:“千米”引出課題。

  二、新課:

  1、了解學生對千米的認識情況

 。1)看到答案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說說你對千米都有哪些了解?

 。2)根據學生的回答,學生千米和米的進率

  1千米等于多少米?1000米又等于多少千米?學會正確地讀法。

  2、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1)你認為一千米實際到底有多么長,你能想得出來嗎?讓學生自由說一說

  (2)從學校大門出發到葉廷鵬鵬紀念館門前大約500米,來回約是一千米。閉眼想一想這一千米的長度。

  讓學生根據已知的長度說一說1千米有多長。例如:學校的大門到最里層教學樓的距離大約是50米,20個這樣的長度就是1千米;旗桿高10米,100根旗桿頭尾相接的長度大約是1千米(課前準備:讓學生先了解學校內各場所有長度。兩幢教學樓之間長約50米;旗桿高10米;籃球場的長約25米;多媒體教室長約15米等等;)

  (3)根據了解的一千米長度,同桌討論:從林步橋十字路囗沿鄉交車往平陽方向出發,大約到什么地方大約是一千米(選擇:練川衛生院;柳洋路囗;上橋路囗;)反饋時說說你的想法。

 。4)小組討論:你有什么辦法知道從你家門口到什么地方大約是一千米?

  對學生先前可能提出的1千米的路進行回顧。(剛才某同學說的距離是一千米嗎?課后,選擇同學們討論的一種方法去驗證。)

  3、千米的應用。

 。1)千米是比較大的長度單位,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很廣,在表示路程、河流的長度或象長城這樣巨大的建筑工程時往往用到千米這個單位。

 。2)課件出示:長江,黃河、我國南北、東西長

 。3)千米也叫公里,用字母km來表示,讀作千米或公里。課件出示:路牌、里程碑等

 。4)課件出示1小時的路程。

  成人1小時約行5千米;

  自行車1小時約行15千米;

  公共汽車1小時約行60千米;

  火車1小時約行90千米;

  飛機1小時約行1200千米。

  4、千米和米的化、聚(在欣賞景色同時展開教學)

  要求講法要準確,并說出你是怎樣想的。

  5、剛才在領略我們祖國壯麗山河的同時你還收獲了什么?

  三、對長度單位知識的系統整合。

  四、綜合練習

  (1)填寫單位

 。2)千米與米的化聚練習

 。3)大數字化聚

 。4)看書質疑:書上給我們介紹了有關千米的一些知識,你們看看,有什么新收獲或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再與同桌或小組內的同學相互探討探討。然后完成書上填空。

  五、你認為還有更大的長度單位嗎?

  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檢閱資料,如果有的話,記錄下這些單位的名稱;用在什么地方;并寫出自己對這些單位的感受好嗎?

《千米的認識》教案優秀 篇2

  教學內容:教材第82頁例2。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認識平方千米的實際含義,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知道平方千米、平方米和公頃之間的進率,能進行單位換算。

  2、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能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培養主動探索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平方千米的.含義,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

  教具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準備:小朋友們,你們好,我叫周登玉,你們可以叫我周老師,很高興來到你們班,這節課就由我和大家一起完成,你們愿意嗎?(愿意)

  1、談話:同學們,上節課,你們已經認識了公頃這個土地面積單位。上節課的學習,你對公頃有了哪些認識?

 。ㄗ寣W生簡單說一說:生,測量和計算土地面積,通常用公頃作單位。公頃可用符號“ha”表示。師:1公頃有多大?生:邊長為100米的正方形面積這么大,1公頃=10000平方米。非常好,我們來看一看這個題你能完成嗎?)

  2、今天這節課,我們還要來學習另外一個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投影出示例2圖片)

  3、學生看圖,并讀一讀其中的數據和文字。

  同學們,圖中計量四川九寨溝,三峽水庫、杭州西湖的面積用的是什么土地面積單位?

 。ń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平方千米。

  二、認識平方千米

  四川九寨溝,三峽水庫、杭州西湖的占地面積都非常大(可稍微介紹一下)

  我們在測量和計算大面積的土地時,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單位。

  板書:平方千米可以用符號“km2”表示。你們知道我們國家的領土面積有多大嗎?介紹:大約是960萬平方千米。

  2、那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

  上節課,我們認識的公頃是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那請大家猜想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邊長多少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

  揭示: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

  1000有多長?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繞1個籃球場跑一圈是56米,大約跑18圈。)

  1平方千米是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大家想像一下,是不是非常大啊。

  3、那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又等于多少公頃呢?你能自己推算一下嗎?(學生計算)

  4、交流反饋。

  指名說一說是怎么推算的。

  1平方千米就是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所以1平方千米=1000×1000=1000000平方米。而10000平方米=1公頃,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頃。

  5、試一試

  學生理解題意。這個梯形松林的上底、下地和高分別是多少?單位是什么?那求出的面積單位是什么?指出:和千米相對應的面積單位就是平方千米。學生完成解答并交流結果。

  三、練習鞏固

  1、練一練第1題

  學生計算,并交流如何把平方米化換算成平方千米。

  2、練一練第2題

  學生讀一讀,并填一填,交流如何把公頃換算成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如何換算成公頃。

  3、練一練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

  4、練習十四第5題 學生理解題意,估計其他四個省的面積。 學生討論并交流。

  5、練習十四第6題 學生討論,互相說一說。 全班交流。

  6、練習十四第7題

  想象物體的實際大小,選擇合適的單位。

  四、全課總結 板書設計:

  公頃與平方千米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1000000平方米

《千米的認識》教案優秀 篇3

  教學內容

  教材第7~8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長度單位千米,也叫公里,知道1000米=1千米。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知一千米的長度,建立一千米的長度概念。并通過觀察、推究等方法明確  1000米=1千米,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教學,培養學生推理能力,并且通過教學內容能夠喜歡體育,培養學生鍛煉身體、積極學習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長度單位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及長度單位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

  使學生親身體驗1000米長度,建立1千米的空間概念。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師:在之前的學習中,咱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呢?能從小到大背出來嗎?并且用手表示每個小單位。

  板書: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

  師:我們一起用手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長度。

  二、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暑假中有沒有觀看一場體育盛事——奧運會,在奧運會中有些什么比賽?

  生:乒乓球 羽毛球 跑步、游泳、

  師:那么跑步比賽中有一些什么項目呢?

  生: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等等

  師:跑步比賽中都是在規定的跑道內完成,你們有沒有試過這些長度的跑步

  鍛煉呢?在跑步運動中最長的跑步運動同學們聽過沒有?——馬拉松小結:對于馬拉松比賽,讓孩子們有一定的`了解,并通過馬拉松的長度展開教學。馬拉松為什么用公里作為單位,而公里又是千米都是比米更大的單位,大多少呢?

  生:1千米=1000米<因為1000g=1kg>通過孩子們已知的知識構架能夠清楚地推出此公式。

  三、體驗1000米的長度

  1、聯系實際,提示咱們學校的操場一圈大約是150米,那么如果我們要跑

  1000米的話需要跑幾圈呢?

  2、估想

  (1)、1000米是多少個100米,那么在操場上會跑多久就是1000米了呢? (學生快速的思考,有的在草稿本上計算,有的自己默默的想)

  3、總結出正確的圈數:150+150+150+150+150+150+100

  4、那么我們親自到操場上去體驗一下1000米的真實長度,跑完后我們一起

  迅速回教室分享一下大家的感受。

  四、分享跑完1000米長度后的感受,繼續探究米和千米的關系。

  1、全班共同分享感受

  生1:1000米真的好長。

  生2:跑到三圈的時候就很累了。

  生3:1000個1米真的好長!

  生4:1公里原來有這么長!、

  2、那么我們再次來從小到大把咱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整理一遍。

  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千米

  總結:在計量比較遠的長度時我們通常用千米(公里)作為單位。

  3、想一想

  師:如果我們要完成3000米,得在我們的操場上跑多少圈?

  生:150米一圈得20圈才能完成3000米

  師:3000米有多少個1000米

  生:3個

  4、換一換

  6000米=千米5千米=米  ( )米=7千米 9000米=千米3500米=千米+(  )米

  5、總結: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五、看書質疑

  看一看書,想一想還有什么地方不懂或是有疑問提出來,我們一起解決。

  六、鞏固練習(多媒體課件展示)

  師:我們一起把今天學過的知識再鞏固一下,看看今天我們班上誰最勤勞,回答的問題有多有正確,我們將給予獎勵哦!

  1、完成課件的題

  2、完成書上的練習

  板書設計:

  千米的認識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千米=1000米

《千米的認識》教案優秀 篇4

  教學目標 :

 。ㄒ唬┲R與技能:

  1、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2、知道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能進行長度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ǘ┻^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實踐、操作和推算,讓學生體驗、聯想,建立1千米長的觀念。

 。ㄈ┣楦信c態度:

  感受千米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體會千米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教學重點:

  1、建立1千米長的觀念。

  2、熟記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并進行初步的應用。

  教學難點:建立1千米長的觀念。

  課前活動:

  1、請學生沿100米跑道走一走,記錄走完100米所需的步數。(一步大約是半米,100米大約走200步)。

  2、以小組為單位測量學校內從哪兒到哪兒的距離大約是100米。

  (從學校操場的東墻一直到西墻之間的距離大約是100米。)

 。◤膶W校大門一直走到學校小操場的南墻大約是100米。)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軟尺。

  教學過程 :

  一、多元復習、 需求導入:

 。ㄒ唬┒嘣獜土

  1、同學們! 你們知道自己的課桌有多高嗎?先估計一下,再用軟尺測量。

  2、咱們上課的教室有多高呀?誰來估計一下

  3、大家在回答問題時,用到了兩個學過的長度單位米和厘米,會用字母表示嗎?

  板書:米m,厘米cm

 。ǘ┬枨髮

  1、(出示圖片) 北京到天津的距離能用米和厘米作單位嗎?用厘米做單位是12000000厘米,用米做單位是120000米。

  2、讀一讀,說說讀這兩個數時的感受。

 。A設:不會讀、數太大了……)

  3、誰能換一個單位表示?讀一讀,說一說感受。

 。120千米,數比較小,讀起來容易。)

 。A設1:能,可以換成千米。出示:120千米 。)

  (預設2:不能,不知道。引導:可以用千米表示。出示:120千米 。)

  二、利用體驗、認識“千米”

  1、認識長度單位—千米

  千米也是國際通用的長度單位,你們知道它還叫什么嗎?會用字母表示嗎?

  板書:千米(公里)km

  2、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應用

 。1)同學們說一說在哪兒見過或聽過千米這個長度單位?

  (2)老師找到了一些用千米作單位的數據,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出示圖片:長城全長大約6700千米;地鐵1號線全長大約30千米;珠穆朗瑪峰大約高9千米;地球的最深點在斐查茲海淵,深度大約為11千米。

  (3)說說測量什么長度時適合用千米作單位 ?

  小結:特別長、特別深、特別高……

  3、猜測1千米有多長

  同學們猜一猜1千米有多長?同學們誰猜的對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它。

  (板書課題:千米的認識)

  三、推算聯想、 感悟“千米”

  1、在手拉手活動中,初步感悟1千米

  (1)同學們知道1米有多長嗎?用手比一比。

  (2)請5個同學手拉手,說說大約有多長?

 。3)10個同學手拉手呢?100 個同學呢?

 。4)1000米有多長,需要幾個同學手拉手?

  1000個同學手拉手的長度大約是1000米。我們全校才有600多學生,還要再來300多個。 說說1000米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000米很長很長……)

  2、通過教室的長度累加,再次感悟1千米

  (1)知道咱們的多媒體教室有多長嗎?咱們手拉手量一量。

  (2)算一算,1000米相當于多少間教室排列在一起的長度?感覺怎么樣?

  3、借助學生的活動體驗,進一步感悟1千米

 。1)(出示圖片)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走完100米跑道,大約走了多少步?

 。2)小組匯報:學校內從哪兒到哪兒的距離是100米?

 。◤膶W校操場的東墻一直到西墻之間的距離大約是100米。)

 。◤膶W校大門一直走到學校小操場的南墻大約是100米。)

  (3) 照這樣計算,1000米要走幾次?大約走多少步?

 。4)走10個100米的距離和走2000步的距離大約都是1000米。

  4、以周圍環境為素材,深入感悟1千米

 。1)以小組為單位說一說:從學校出發到哪兒的距離是大約是1000米?

  (2)展示長度是1000米的路線

  出示圖片:從學校門口到京深海鮮城的距離大約是1000米;

  從學校門口到肖村的火車道距離大約是1000米。

  5、揭示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

 。1) 1000米也可以寫做1千米。不過,1000米和1千米聽起來不太容易區分,誰能想個辦法通過不同的朗讀,把它們區分開。

  出示:1(停頓)千米=1000(停頓)米

 。2)我們之前猜測1千米的長度對嗎?

 。3)千米和米之間有什么關系呢?會用字母表示嗎?

  板書:1千米=1000米 1km=1000m

  小結:1000米也可以寫作1千米。

 。4)填空。

  2千米 =( )米 3000米=( )千米

  6000m =( )km 12km =( )m

  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四、鞏固新知、拓展提高

  1、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1)從學校門口到宋家莊地鐵站口大約2( )。

 。2)一支鉛筆大約長18( )。

 。3)學校的旗桿大約高7( )。

 。4)中國的領土從東到西最遠大約長5500( )。

  2、計算

 。1)一節地下管道的長度是20米,( )節管道的長度是1千米。

 。2)公共汽車1站大約長500米,( )站之間的距離是3千米。

  3、解決問題

  600米

  學校 足球場

  350米 700米 400米

  圖書館 小明家

  650米

  小明從家出發,先到圖書館后再去學校,從學校出來后去過足球場之后才回家,小明一共走了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4、豐富知識

 。1)還有比千米更大的單位,你們知道叫什么嗎?(光年)

 。2)讀一讀: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走的距離,它是由時間和速度計算出來的,光行走一年的時間叫“一光年”。即約九萬四千六百億千米。

  五、暢談體會、課外延伸

  1、請同學們談一談,學習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和感受?

  2、課后用步測法測量:

 。1)從哪兒到哪兒的距離大約是1千米?

 。2)從家到學校的距離大約是多少千米?

  板書

  千米的認識

  千米(公里)km 米m 厘米cm

  1 千米=1000 米

  1 km =1000 m

《千米的認識》教案優秀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已經認識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礎上學習長度單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長度的觀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掌握測量1千米的方法.

  2.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實際測量和估測能力.

  3.滲透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踐的思想,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1千米的長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關系.

  教學難點

  讓學生親自體會生活中測量1千米的方法.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師問:我們都學過什么長度單位?你們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長嗎?1厘米、1米呢?如果測量鉛筆的長度,用什么單位比較合適?測量教室的長度呢?

  2.小組交流,整理資料(課初,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一下課外測量的情況)

  各小組匯報課外測量情況:

 。1)測量一下路邊兩根路燈間的距離為多少米?多遠為1000米?

 。2)測量一下學校運動場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幾圈是1000米?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出示圖片“認識千米”.

  師問:請同學們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說什么?發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師小結:通過畫面我們看到了路旁的里程碑上標有50千米(km)、100千米(km)的字樣,同時板書“千米”.

  3.設疑:計算比較長的路程,為什么通常用“千米”(公里)作單位?

  你們想了解有關千米的什么知識?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長度單位“千米”.

  三、自主探索,研究問題.

  1.各小組匯報課外實際測量情況.學生匯報時,教師及時給予評價,并把有關數量板書.

  2.教師說明:路邊兩根路燈桿間的距離是50米,二十一根路燈桿的距離長1000米;

  運動場跑道的一圈通常是400米(結合本校實際)跑兩圈半是1000米.

  那么,1000米用較大的單位表示就是1千米.

  師問:你們知道1千米和1米之間的關系嗎?(板書; 1千米=1000米)

  3.估想.

 。1)師問:1米有多長?50米有多長?100米有多長?兩個里程碑間1千米的長度?(讓學生閉眼想象)

  (2)師問:從學校門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約是1千米?(小組討論)

 。3)師問:你能說一說你是怎樣猜測的嗎?想一想,你還知道什么物體間的距離大約是1千米,或者是幾千米?

  記憶進率.

  問:還記得手指游戲嗎?現在請你猜一猜“大哥和二哥”之間有什么秘密?

  明確:大拇指代表“千米”、 食指代表“米”;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距離較遠,正好表示它們之間的進率是1000.

  四、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看下圖,從小林家到什么地方有1千米遠,把路線畫出來.

  學生匯報時,說一說想的過程.

  2.把每小時的路程和合適的交通工具用線連接起來.

 。▽W生訂正時,適時加入交通法規教育.)

  五、實踐.

  師問:你們想不想體驗一下走1千米有什么感覺?想不想知道自己走了多少步就是1千米?走了多長時間大約是1千米?(組織學生到操場分小組進行探究活動“走一走”)

  匯報:你們是怎么走的?有什么感覺?

  六、看書質疑,全課總結.

  1.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你們有什么收獲?

  2.齊背“手指游戲歌”,加最后一句話“大哥二哥有秘密,這個秘密是1000.”

  七、課外實踐作業.

  查閱有關“千米”這個長度單位的小資料,和同學們說一說.

《千米的認識》教案優秀 篇6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學第五冊P、45——P、47

  教學目標:

  1、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義,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表象。

  2、 運用遷移的規律,體驗探索千米的過程,進一步培養學生估計、推算和分析能力

  3、初步學會用千米估測日常生活中常見物體的長度,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長度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4、感受千米與實際生活地緊密聯系,體會“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

  感知和認識千米的含義、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引出千米:

  1、同學們!在長度單位家族中,你認識了哪幾個朋友呀?(貼出:毫米、厘米、分米、米)

  你能用手勢表示1米大約有多長嗎?

  2、同學們走1米大約是幾步呢?

  請看錄象:

  (一個小朋友測量,一個小朋友走。)

  提問:再想想,走100米,大約是幾步呢?(200步)

  照這樣計算,走1000米是多少步呢?

  3、談話:我們老學校的跑道一圈是200 米,你們走一圈大約是幾分鐘?走一圈是3 分鐘,那走5圈大約需要幾分鐘?走5圈也就是走了多少米,(1000米)

  1000米也可以寫做1千米。不過,1000米和1千米聽起來不大容易區分,誰能想個辦法通過不同的朗讀,把他們區分開來,使人一聽就明白。

  二、聯系生活,建立表象

  1、千米是長度單位家族中的又一個成員(貼出:千米)

  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公里”,可以用符號“km“來表示(貼出km)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它(出示課題:千米的認識)

  2、誰來說說,你在哪兒見過或聽說過千米?

  大家請看:(出示4張圖片)

  從這些圖片中,你知道了什么?

  請選擇自己最熟悉的一張在組內介紹一下。

  誰愿意把你們組交流的知識介紹給大家。

  3、看來大家對千米已經有所了解,那你們還想了解千米的哪些知識呢?

  學生說一說。

  4、提問:1千米究竟有多長呢?我們先來看看100米的跑道有多長?(錄象:學校中100米的跑道)100米的跑道已經這么長了,那幾個100米才是1千米呢?

  10個100米連起來才是1千米,那該有多長呀?

  我們學校的跑道一圈是300米,大約走幾圈是1000米呢?

  同學們!新梅廣場(出示新梅廣場照片)你們都認識嗎?想一想,從那兒出發,向南走,你覺得到哪兒大約是1千米?

  播放從新梅廣場出發,經過郵局、電影院、小商品市場到新區實驗小學的錄象。好!現在請大家閉上眼睛,跟著老師在腦海里把這段路再走一遍。誰來估計一下,走這段路大約需要幾分鐘?

  5、如果從校門口出發,到哪里大約也是1千米?同桌互說,交流。

  到底誰的意見比較準確呢?假如讓你去驗證,你準備用什么方法去驗證?交流。

  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好辦法,課后就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辦法去驗證一下,好嗎?

  三、加深千米和米之間的聯系:

  1、 現在,我們一起來看這幅圖,這是小明的家,請你們幫小明找找看,從小明家到哪里正好是1千米,先在組內說一說,并且在圖上圈出來。

  想想做做1

  從小明家到哪里正好是1千米?在圖上畫出來。

  再找找看,從哪兒到哪兒也是1千米?

  2、 你們看,小華在干什么呀?

  他每天都要在這個400米一圈的跑道上跑步,今天,他已經跑了5圈了,你知道,他今天跑了多少米了嗎?

  是多少千米呢?

  你是怎么想的.?

 。1000米=1千米,20__米里有2個1000米,就是2千米)

  3、 其實利用1千米=1000米不僅可以將米轉化成千米,還可以把千米轉化成米。請看:

  想想做做3

  說說怎樣想的。

  四、系統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千米,到現在為止你們一共認識了幾個長度單位朋友呀?你能說說他們之間的關系嗎?(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在使用這些單位時,我們一定要注意合理、恰當。

  五、解決問題:

  1、 步行 汽車 飛機 自行車

  每小時 每小時 每小時 每小時

  1800千米 5千米 16千米 40千米

  2、想想做做4

  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單位名稱。

  3、 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最長的河流是哪一條嗎?(長江)對!

  請看這張表格,從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比較他們的長短嗎?

  4想想做做5

  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一幅簡單的鐵路示意圖,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艔奶角鄭u的鐵路長多少千米?快速算一算。

  下面兩個問題請在小組內討論:

 、颇暇┑缴虾5蔫F路大約長300千米,你能估計出南京到濟南的鐵路大約長多少千米嗎?

  ⑶從南京到北京的鐵路大約長多少千米?

  說一說你的理由。

  六、實踐作業:實踐園地

  1、 想辦法測量一下你家到學校大約距離多少千米?

  2、觀察無錫旅游地圖,根據各景點之間的距離,為自己或家人設計一條經濟實惠的旅游路線。

《千米的認識》教案優秀 篇7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p7—8千米的認識

  二,教學準備

  教具學具:米尺一張,學校周圍交通圖每小組一張,多媒體及課件一套.

  課前活動:

  先估一估100米的距離,再量一量,走一走100米的距離,看看需要走多少步 .

  沿學校200米操場走一圈,大約要幾分鐘

  步行的同學了解一下自己從家走到學校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表象,并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2,利用遷移的規律,體驗探索千米的過程,使學生進一步學會估算和分析問題.

  3,感受千米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二)教學策略

  "千米"是一個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在學生的生活中經常會聽到,看到有關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構效果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離學生"可視性"的體悟和感受經驗比較遠,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習過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較困難,是學習的難點.因此,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時,我從教材的設計意圖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改造和組織了教學過程.首先,通過課前,課中,課后三段教學的融合,讓學生在體驗中發現,在發現中建構,在建構中實踐,在實踐中內化和提升.其次,在采集教學素材時,緊緊抓住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實踐感受,環繞著教學重點"千米的認識",組織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研究和發現,讓學生在愉悅的情趣中感受"千米",建構"千米",應用"千米".

  四,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一,交流導入,引出千米

  (一)交流信息

  提問:課前老師帶你們去操場了解相關的信息,誰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和大家一起分享

  學生交流信息后教師板書:

  1,走100米的路大約需要200步.

  2,沿學校200米的操場走一圈大約需要3分鐘.

  (二)揭示課題

  師:剛才同學們匯報的時候用到了一個長度單位——米,如果我們想要測量溫州到杭州的距離,該用什么單位來計量呢 (引出千米)

  師: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長度單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書課題)

  二,聯系生活,建立表象

  (一)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

  1,引導:對于"千米"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 (千米有什么用 1千米到底有多長 什么地方用到千米 )

  2,探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有關千米的這些知識,同學們,在你的印象里,你認為1千米有多長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千米=1000米.

  (二)進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聯系實際: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 你能否具體說說你心目中1千米的長度 可以結合課前了解到的信息來描述它們與1千米之間的關系.

  引導學生根據生活實際進行分析,先自己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說一說.(學生能說幾種就幾種)

  方案一:用米尺要量1000次.

  方案二:走這樣100米的路,要走10次.

  方案三:走100米的路大約200步,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約2000步.

  方案四:繞學校200米的操場要走五圈.

  方案五:繞200米操場走一圈大約3分鐘,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約需要15分鐘.

  ……

  (三)估計1千米的距離

  1,初步估計:從我們學校門口出發到哪里大約是1千米

  學生估計,師生共同評價

  2,引導(播放錄像):讓我們跟著攝像機的鏡頭從學校門口出發到街上走一走,看看1千米究竟有多長

  3,想象:請大家閉上眼睛,跟著老師在腦海里把這段路再走一遍.我們從學校門口出發向東經過十字路口,再向北經過建設銀行,又經過鎮政府門口,一直向北就來到了甌海第三人民醫院門口.這段路程大約是1千米.

  4,體會感受:如果讓我們步行1千米的路,你會有什么感覺

  5,進一步估計:(出示一張學校周圍交通圖)

  師:老師還準備了一張學校周圍的交通圖,你們的桌上也有一張,請你畫一畫,從學校出發走1千米,還可以到哪些地方

  學生獨立操作后交流匯報:(學生能匯報幾種就幾種)

  方案一:從學校門口出發一直向西至蟠鳳路口.

  方案二:從學校門口出發向西經一幼門口,再向北至經梧田高中.

  方案三:從學校門口出發向東經十字路口,再一直向南至溫州中學門口.

  ……

  三,了解用途,體會價值

  (一)引導學生舉例

  師:千米也稱公里,用字母km來表示.(板書:公里,km),它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用途.想想看,你在什么地方見到過千米 (公路上,摩托車表盤上等)

  (二)欣賞生活中的"千米"

  師:同學們真是生活中的細心人,老師也從生活中收集了一些"千米",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電腦出示指路標志)甌海實驗小學距溫州世紀廣場約7000米

  師問:你看到了什么 7000米等于多少千米呢 你是怎么想的 (板書:7000米=7千米)

  2,(電腦出示珠穆朗瑪峰山峰圖)珠穆朗瑪峰,高度約9千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師問:你又看到了什么 9千米是多少米啊 你能說說你思考的過程嗎 (板書:9千米=9000米)

  3,(電腦出示《汽車速度表》)汽車每小時行駛的路程大約是80千米.

  4,(電腦出示自行車行駛圖)自行車每小時行駛的路程大約是15千米.

  5,(電腦出示溫州至杭州高速圖)溫州到杭州高速公路連線全長約410千米.

  6,(電腦出示萬里長城圖)我國的萬里長城,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筑之一,大約長6700千米.

  (三)小結:千米常用來計量比較長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時行駛的路程,還可以表示比較長的物體長度.

  四,實際應用,鞏固新知

  (一)應用練習

  1,孫老師家離學校大約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讓你選擇,你會選擇什么交通工具來學校 為什么 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2,媽媽帶小明坐長途汽車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們早上8時出發,汽車平均每小時行80千米,中午12時能到達嗎

  (二)課外拓展

  1,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每小時不能超過( )千米,磁懸浮列車每小時可行駛( )千米,地球繞太陽每秒運行( )千米.馬拉松長跑比賽全程大約( )千米.(課后可在父母的幫助下到圖書館或網上查找這些資料.)

  2,寫一篇數學日記:《我心目中的千米》

  通過課前活動,即為學生課中研究1000米,認識千米提供了想象,折算,感受和思維的現實背景基礎,又解決了因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的制約而不便操作的實踐體悟問題,為千米的教學提供了有利的認知階梯.

  在"千米"概念的揭示及空間觀念的構建過程中,引導學生把1千米與課前了解到的信息進行聯系,給學生提供一個具體的參照物,增強了學生對1千米距離的感性認識.

  利用多媒體(播放錄像)喚起對行走本地區主要街道實踐活動的回憶,以情激情,既使學生感到身邊處處有數學,又助于抽象的"千米"形成正確的"表象",從而加深對"千米"的認識

  交流活動不僅使學生獲取了有關千米的應用知識,拓展了數學知識視野,而且在實際中進行換算,豐富了學生對原本枯燥的概念"千米"的學習情感,使學生感受了"千米"的數學和生活價值.

  課后延伸探索,拓展"千米"價值,教師在落實了教材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后,課末布置了學生課后實踐調查活動,把學生帶向了研究性學習的行為中,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了環境.

  五,教學片段實錄

  片段一:初步估計

  師:看來我們班同學真不錯,想出那么多好辦法來描述1千米的距離.現在請同學們估計一下,從我們學校門口出發到哪里大約是1千米呢

  生1:從學校門口到美能達照相館那里.

  師:為什么

  生1:因為我家住在梧田街54號,我每天步行回家,不用10分鐘,所以我想1千米肯定比我家還要遠.

  師:恩,你說的有道理,不過從學校門口經梧田街再直到美能達照相館那里還不到1000米,大約800米左右.

  生2:我家住在老殿后,我每天回家大約15分鐘,所以從學校到我家大約1千米.

  師:同學去過他家嗎 (舉手不到一半)他的回答也有道理,不過很多同學沒去過他家.現在就請同學們跟著攝像機的鏡頭,走一走,看看1千米究竟有多長 (播放錄像)

  教師引導:請大家閉上眼睛,跟著老師在腦海里把這熟悉的段路再走一遍.我們從學校門口出發向東經過十字路口,再向北經過建設銀行,又經過鎮政府門口,一直向北就來到了甌海第三人民醫院門口.這段路程大約是1千米.

  ……

  師:我們已經知道1千米的大約路程,如果讓我們步行1千米的路,你會有什么感覺

  生1:挺累的.

  生2:腳也會有點酸.

  ……

  片段二:應用練習

  電腦出示:孫老師家離學校大約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讓你選擇,你會選擇什么交通工具來學校 為什么 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生1:我準備步行,可以鍛煉身體.

  師:步行需要多少時間呢

  生2:1千米15分鐘,4千米有4個15分鐘要60分鐘.

  師:你算的真快.同學們你們同意他的選擇嗎

  生3:步行太費時間了,我選擇自己開車到學校,這樣又快又省力.

  師:你知道自己開車需要幾分鐘嗎 (全班沉默)

  師引導:剛才我們已經知道,汽車每小時大約行駛80千米,估計一下1分鐘大約行駛多少千米

  生4:1千米多一點.

  師:是啊,那開車4千米大約需要幾分鐘呢

  生5:開車大約需要4分鐘.

  師:是啊,你覺得開車怎樣

  生5:很方便.

  生6:我覺得騎自行車也可以,也很方便,還可以鍛煉身體.

  師:騎自行車大約需要幾分鐘呢 請同學們估算一下.

  學生小組討論得出:騎自行車大約需要15分鐘.

  師:剛才同學們的建議都很有道理,還幫孫老師算出了花費的時間,這樣孫老師上班就不會遲到了.

  ……

  六,教學反思

  (一)注重生活經驗

  "千米"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對于學生來說,建立1千米的表象難度很大.所以,在教學時,我力求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從新舊知識的引申,發展處,促成新舊知識的轉化.在課前,我親自帶領學生估一估,走一走100米的路程,并量出繞操場200米走一圈的時間,通過這些實踐性的課前活動,為千米的教學提供了有利的認知階梯.在課中,我又引導學生把1千米與課前了解到的信息進行聯系,給學生提供一個具體的參照物,增強了學生對1千米距離的感性認識.我還選擇學生比較熟悉的地方讓學生估計1千米的路程,使學生對1千米形成一個鮮明的表象,為學生學習"千米"提供了理性思考的依據.

  (二)重視估算

  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本節課中,在建立1千米的表象后,我先讓學生初步估計1千米的路程,再播放錄像,跟著錄像走一走1千米的路段,這樣,學生想象中的1千米和實際的1千米形成了一定的對比,學生對1千米的感知加深了,也初步建立了1千米的觀念.然后我又出示了一張學校周圍交通圖,讓學生進一步估計,學生有了初步的觀念后,在進一步估計中對1千米就有了比較準確的認識.在練習中選擇交通工具時,我又安排了估算時間的環節,鼓勵學生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同時還在不知不覺中獲得數感的培養.

  (三)問題與思考

  我們常常有這樣的體會:放得很開,收得匆匆;看似熱鬧,效果平平.這節課我讓學生"具體說說你心目中1千米的長度",這個環節應該是放得很開的,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充分領會,認識1千米究竟有多長,教師應該在這里著力引導學生從"亂猜"過渡到"有具體的可比事物"上來,如:學校操場的跑道長200米,1千米是在跑道上跑5圈的長度等.所以我在這里讓學生結合課前了解到的信息來描述它們與1千米之間的關系.但是雖然我這樣說了,三年級的學生還是不能馬上從"亂猜"過渡到"有具體的可比事物"上來,以至于浪費了一些時間,我想在我以后的教學中這個問題有待于進一步改進和思考.

  執教: 孫丹

  設計: 孫丹 指導: 黃德杰

  孫丹:溫州市甌海區實驗小學 郵編:325014 電話:357

  黃德杰:溫州市甌海區教師教育與科研中心 郵編:325005 電話:599

《千米的認識》教案優秀 篇8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P7—8千米的認識 。

  二、學情與教材分析

  “千米”是一個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在學生的生活中經常會聽到、看到有關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構效果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離學生“可視性”的體悟和感受經驗比較遠,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習過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較困難,是學習的難點。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日常生活中也有走路上學、乘車旅游、參加運動會等生活經驗,這就使得本節課很容易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考慮到錦江小學校園及學生的特殊情況,在幫助學生建立1千米實際長度概念時選用學生熟悉的學校周圍的一些環境,這樣既能有效化解難點,又能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三、教學目標

  1.認識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會進行長度單位間的換算及簡單的計算。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難點: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會用千米表示實際長度

  四、教學過程:

 。ㄒ唬⿵土晫

  師:到目前為止,你知道的長度單位有哪些?(毫米、厘米、分米、米)

 。ǘ⿲W習新知

  1.認識1千米。

  師:如果我們要量從大慶到哈爾濱的距離,用毫米、厘米、分米、米這4個長度單位合不合適?

  師:你感覺1千米應該有多長?

  2.感受1千米。

  師:1000個1米有多長?你來猜測一下。(400米一圈的操場,走兩圈半就是1千米)

  師:請每個人都在心里默默地想象一下1千米有多長,說給你小組的同學聽一聽。

  師:1千米究竟是不是你想象的那么長,你想不想親自到室外去驗證一下?我們一會兒到外面去驗證一下1千米是不是你想象的那樣長。

  去室外體驗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步要勻,路線要直。

  (2)數步數時可以用手指幫助計數。

 。3)靠路邊行走,注意安全。

 。4)完成學習匯報單

  你們走了多少步?你們感覺走的累不累呀?用多長時間呢?你覺得1千米怎么樣?今后,我們就可以用這種方法來估測一下,從一點到另一點你走的路大約有多長

  回到教室里,說一說走完1千米的感受。

  3.估算1千米。

  從我們學校門口出發到哪里大約是1千米。

  4.單位間的換算

 。ㄈ╈柟叹毩

 。ㄋ模┛偨Y階段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寫一篇數學日記———《感受1千米》。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寫:

  1. 你眼中的1千米有多長。

  2. 走完1千米的路你有何感受。

  3. 你所熟悉的哪段路的長度大約是1千米。

《千米的認識》教案優秀 篇9

  教學內容:千米的認識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義,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

  3、能解決一些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體驗千米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能解決一些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體驗千米的應用價值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課前活動:①走100米,數數大約有幾步。②走200米,看用多長時間。③了解交通工具的一般速度。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談話:小朋友們,聽說過五指山嗎?西游記里如來佛的手掌就叫五指山,在數學王國里,也有一座五指山,住著長度單位五兄弟。

  1、復習已學過的四個長度單位。

 。▽W生比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長;說出表示的符號并板書;說出相鄰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

  2、填入合適的長度單位。

  世界上最小的鳥體長約2( );世界上的建筑高約452( );

  世界上最矮的成人高約8( );世界上最薄的筆記本電腦厚約15( )。

  師:導入:拇指峰上住著誰呢?

  二、認識千米:

  1、生活中的千米

 。1)板書課題:認識千米(公里 km)

  千米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用途,你曾在那里聽過或看過“千米”?

 。2)播放相片:這是付老師在高速公路上拍攝到的一些鏡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僦嘎窐酥荆海ū本┚嗵旖?千米)

 、诨⒎粯蚓鄰V渠門?千米

  (3)千米是一個長度單位,常用來計量比較長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時行駛的路程。

  ①除了汽車,你還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時行駛的路程可以用千米作單位?

 、谀男┪矬w的長度可以用千米作單位?

  (4)小結:學到這兒,你對“千米”這個長度單位產生了什么初步印象?

  2、教學1千米與1000米:

  師:現在大家一定很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長,一起來看:

  播放錄象:(走100米的鏡頭)看,這是我們昨天在操場上活動時拍的錄象,我們數了數,走100米大約要200步

  板書:走200步的路約是100米

  (走200米的鏡頭)現在走了200米,大約花了3分鐘?

  板書:走3分鐘的路約是200米

 。ㄩ]上眼睛想一想100米有多長),下面的“小志愿者”們走的路就更長了,我們一邊看,一邊認真數一數:他們一共走了幾個100米?

 。ㄤ浵罂旆挪糠謱W生走10個100米的鏡頭)

  師:(2)同學們想一想:把這10個100米連起來,該有多長啊!把答案寫在紙上好嗎?

  師:板書:1千米 1000米 這兩種寫法都對嗎?為什么?它們表示的長度雖然是一樣的,可也有不同點,你發現了嗎?

  1千米=1000米,讀來不易區分,你能巧用停頓,把它們區分開嗎?

  生:讀

  (3)小結:1千米是1米的1000倍,所以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是1000。

 。4)師:你能運用所學知識幫助外地游客算一算西客站到*有多少米嗎?

  先自己想一想

  集體訂正

  生:

  3、感知、體會1千米

 。1)咱們學校的跑道一圈長200米,( )圈是1千米。有的學校的跑道一圈長250米,( )圈是一千米,如果是400米一圈,( )是一千米。

  (2)在腦子里猜測想象一下:在你熟悉的路段中,從哪里到哪里可能是1千米?

 。3)讓我們跟著攝像機鏡頭到校門外的大街上去走一走,看看一千米究竟有多長?(播放錄象)

  請學生閉眼在腦海里把這段路走一遍。

 。4)估計:看了錄象,你知道從哪里到哪里大約是1千米呀?你們怎么估計1千米的距離?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組里說一說。(組內討論)

  板書:人走15分鐘的路約是1千米

  人走20xx步的路約是1千米

  汽車行駛1分鐘的路大約是1千米

 。5)建議學生課后用這些方法驗證剛才的猜測想象。

 。6)引導:那我們班哪個同學的家到學校的距離大約是1千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7)付老師家離學校約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付老師,會選擇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簡述理由?

  (8)森林公園

  看了畫面,你知道哪些信息?26千米遠嗎?你會怎么去森林公園?

 。9)小結:學到這兒,大家肯定對千米產生了深刻的印象,能談談你的收獲嗎?

  三、鞏固新知,實際應用:

  師:1、你們的收獲可真多,我來考考你:

  4千米=( )米 3000米=( )米

  9千米=( )米 6000米=( )米

  要求:看清單位名稱 換算

  集體訂正

  2、小朋友們看過國慶50周年的閱兵式嗎?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完成填單位)

  要求:先獨立填出答案,再說說為什么?

  四、總結全課:

  今天,我們認識了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千米”,它就是“公里”,也可以用㏎表示。它住在五指山的拇指峰上。伸出你的左手,掌心向自己,看,你也有一座“五指山”,有了它,你就可以牢牢地掌握長度單位間的關系了。

  板書設計

  千米的認識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千米的認識》教案優秀 篇10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認識千米》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六冊第六單元第一節的教學內容。

  2、千米是較大的長度單位,本課教學前,學生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已經有了較深的認識,并能夠準確的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通過本課教學,讓學生能感知千米的含義,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體驗千米的應用價值,這個僅僅是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為以后學習單位間的化聚打下基礎。

  3、教材的知識結構

  通過學生熟悉的場景,讓學生知道計量路程或測量鐵路、公路、河流的長度,通常用千米作單位,感知千米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然后通過看、算、走等豐富的實踐活動來體會和理解千米的認識,認識1千米=1000米,體驗和感悟千米的實際長度,通過想想做做讓學生進一步感悟1千米的長度,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熟練掌握千米和米的換算。

  4、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義,在豐富的操作活動中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2、提高學生解決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的能力,體驗千米的應用價值。3、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從而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5、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義,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進行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教學難點是:提高學生解決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的能力,體驗千米的應用價值。

  二、說教學程序

  本課的教學我是這樣設想: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我們已經認識了哪些長度單位?學生回答。你知道我們學校跑道一圈多少米?小華跑了5圈大約是多少米?同桌討論后,交流。汽車每小時能行70,你認為可以填上哪個長度單位?請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是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數學思維,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一)認識千米。你在哪些地方見過或聽說過千米?學生交流自己看見過的。出示路標牌的圖,并說明:計量路程或測量鐵路、公路、河流的長度,通常用“千米”做單位。介紹千米的符號---km。

 。ǘ⿲嵺`體驗“1千米”。

  1、猜一猜:1千米大約有多長?學生猜測后回答

  2、觀察:1千米到底有多長?多媒體演示測量公路長度的過程,學生仔細觀察測量公路長度的過程,并記錄。學生回答,你知道了什么?小結:1千米=1000米。

  3、課前已經請大家去操場走了走,一圈大約走了幾分鐘?走1千米大約要幾分鐘呢?學生回答。

  4、你感覺1千米長嗎?學生自由交流。找一找:從學校到附近什么地方大約是1千米?學生小組交流后匯報討論結果。

  設計意圖是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義,在豐富的操作活動中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從而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鞏固深化,實踐應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從小明家到哪里正好是1千米?學生觀察后獨立描出圖上1千米的長度。再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學生獨立計算后交流米與千米的換算方法。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學生獨立計算后交流怎樣思考的。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后小組討論,用什么單位合適。

  5.“想想做做”第5、6題。學生獨立完成后小組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

  設計意圖是:進一步感受并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總結概括,拓展延伸

  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是:既完善了學生的知識體系,又培養了學生對自己所經歷的事情進行總結回顧的習慣和能力。

  總之,本節課的設計根據課程標準的理念,注重讓學生體驗數學。千米是個較大的長度單位,三年級學生缺乏感性認識,是長度單位教學中的難點。所以

  本節課著重讓學生創設體驗過程,引導體驗生成,幫助學生較好地在體驗中構建起千米的概念。

  以上說課僅僅是我對本課的一種教學欲設,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我將努力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及時調控學習過程,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動態生成。

《千米的認識》教案優秀 篇11

  【教學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2.正確運用千米表示長度,知道1千米=1000米。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掌握千米和米的關系。

  【教學難點】

  千米與米的換算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說說我們已學過哪些長度單位?(板書: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

  2.下列測量活動用什么長度單位合適?

  (1)測量鉛筆的長度。

 。2)測量硬幣的厚度。

 。3)測量課桌的高度。

  (4)測量教室的長。

  (5)測量重慶到北京的路程。

  師:如果要測量重慶到北京的路程,我們可以選用哪個長度單位來測量呢?

  3.揭示課題:用米測量太麻煩了。重慶到北京的距離比較遠,我們需要用更大的長度單位來測量,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千米。(邊說邊板書)

  二、探究新知

  1.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1千米到底有多長?

  出示學校操場:這是我們小學的操場,一圈是400米,沿著它跑幾圈是1千米?

  學生回答。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小結:半圈是200米,2圈是800米,2圈半是1000米。

  2.聯系生活,再次建立“千米”觀念。

  到操場上量出100米的距離,走一走,看看有多遠。幾個這樣的長度是1千米?(10個)

  10個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我們可以寫成:1千米=1000米

  全班齊讀一次。(指導學生朗讀:用不同的停頓來區分)

  3.實踐感知。

  我們現在一起去運動場上走去,去感受一下1千米到底有多長。

  圍繞跑道進行教學,體驗1米、50米、100米、1千米的長度。

  從學校門口到什么地方的距離大約是1千米?你能說一說你是怎樣知道的嗎?

  小組交流討論。

  想一想,你還知道什么物體間的距離大約是1千米,或者是幾千米?

  學生回答,引導學生互相判斷其他同學說的是否合理。

  在操場上量出100米的距離,走一走,看看有多遠。幾個這樣的長度是1千米。

  10個100米就是1千米。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第27頁“做一做”。

  2.完成練習八的第1~4題。

  第1題,先說一說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再根據題目作出正確的選擇。

  第2題,先想一想,再連一連。

  第3題,游泳池長50米,游2個這樣的長度就是100米,10個100米才是1千米,所以要游10×2=20個這樣的長度。

  第4題,要學會利用1千米=1000米進行單位換算或簡單的計算。

  四、課外作業

  寫一篇數學日記《我心目中的千米》。

  教學反思

  對學生來說,1千米這一概念的建立難度較大,所以在教學時,從基本的長度單位米開始。在舊知識的引申、發展處加以復習、強化,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系,盡量使學生較快地建立1千米的概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當然,學生也并非一張白紙,在平時生活中對千米已有所認識,所以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充分發展他們的意見,發揮他們的想象,聯系生活實際,用他們的眼光去認識千米,建立1千米的概念。

《千米的認識》教案優秀 篇12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五冊70-71頁。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

  2.使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并適時滲透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千米概念的建立。

  教具學具:米尺、多媒體及課件一套。

  課前活動:

  1、量出100米的實際長度,走一走大約有多少步。

  2、沿操場走一圈大約用幾分鐘?

  3、向家長了解一下從自己家到那里大約是一千米?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1.昨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場上量出了100米的實際長度。

  下面請同學們邊看屏幕,邊想:我們是用哪個長度單位測量100米的?(米)

  我們已經學過哪些計量長度的單位?請按從大到小的順序說一說。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一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誰能比劃一下1米的長度?一起比劃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長度。

  3.說出下列測量活動用什么長度單位合適?

 。1)測量鉛筆的長度。

 。2)測量硬幣的厚度。

 。3)測量課桌的高。

  (4)測量教室的長。

  同學們你們有誰去過唐山嗎?如果要測量樂亭到唐山的距離,可選用我們已經學過的哪個單位來測量呢?

 。▽W生討論,得知用米測量太麻煩了。)

  師:對用米測量太麻煩了。樂亭到唐山的距離比較遠,而米這個單位較短。那用什么單位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長度單位家族的新朋友:千米(板書課題:千米的認識)

  學習千米的認識,你們最想了解千米的什么知識?

  提出學習目標:1.千米的實際長度,并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2.千米的應用。

  [說明:從測量本地兩個城市距離引出新知,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可以幫助人類理解周圍世界,從而增強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自己尋找目標進一步體現學生主體意識,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二、探索新知

 。ㄒ唬┱J識1千米的長度。

  1、 同學們手里都有一把米尺是1米長,用你手中的米尺連續量幾次是1000米?(板書:1000米)

  1000米用我們今天所學的千米單位就是1千米。(板書:1千米)

  板書:用米尺量1000次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2、請看屏幕:上次我們量出了100米的長度,幾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板書:10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3、(屏幕顯示)我們學校的操場一圈是200米

  沿操場(一圈200米)走( )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板書:沿操場(一圈200米)走5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們沿操場走一圈大約用了幾分鐘?(3分鐘)

  那么沿這操場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約要幾分鐘?(15分鐘)

  板書:走15分鐘的路程,長約1千米。

  4、小朋友,金融街你們一定很熟悉吧,請看屏幕:從縣醫院

  到夏日超市的距離大約就是1000米。

  讓學生互相說一說從家長那里了解到,從自己家到那兒大約是一千米。

  小結:1千米=1000米

  [說明:利用多媒體喚起對行走本地區主要街道實踐活動的回憶,以情激情,既使學生感到身邊處處有數學,又助于抽象的“千米”形成正確的“表象”,從而加深對“千米”的認識。]

  1千米等于1000米,聽起來不容易區分,語文課上朗讀講究抑揚頓挫,誰能巧用停頓,把千米和米區分開來,使人一聽就明白。

  1 (停頓)千米=1000(停頓)米

  指導讀:注意在數字和單位之間適當停頓。

  師:千米也稱公里,在上面的權勢書上添上(公里),有時也用km表示。

  5、我們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間怎樣換算呢“下面請同學們自學71頁例1和例2,重點看一看是怎么想的。

  完成71頁做一做1,重點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說明:揭示了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即引導學生自學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活用教材。]

  (二)千米的應用

  現在我們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應用呢?

 。ㄆ聊伙@示)請看老師星期天在樂亭到閆各莊路上拍攝的一些鏡頭,請你仔細觀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1、公路邊的里程碑

  2、指路標志

  3、限速標志

  4、摩托車的速度表

  隨著學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別出示圖片。

  小結:千米常用來比較長的路程。

  [說明:通過觀察里程碑、指路標志、速度表、限速標志,讓學生體會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認識數學的價值。]

  練習:72頁2把每小時行的路程和合適的交通工具用線連起來。

  四、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了解了千米的用途,F在請你估計一下,從校門口出發到什么地方大約是1千米?誰能用比較科學的辦法證實?

  (利用摩托車的里程表測量、走一走是否15分鐘……)

  還可以這樣證實:(結合屏幕)

  ⑴量出1米的距離,走一走,有多少步?(1米有2步)

 、扑阋凰悖1千米有多少步?(1000米有2000步)

  師:1千米,我們大約走2000步。我們可以從校門口出發數出20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與你剛才的估計是否相符?

  五、鞏固練習

  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汽車每小時行40米

  電線桿高6千米

  小李身高135厘米

  飛機每小時飛行1800千米

  教室黑板長3分米

  一支鉛筆長2千米

  2、72頁3、4

  六、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同學們學得很好。學校組織同學秋游,現在想請小朋友們幫助設計一條路線。

  要求:

  1、從學校出發到游玩的最后一處景點之間的路程不超過 10千米;

  游玩的景點要盡可能多,四人小組合作,比一比,哪一組設計得最好。

  [說明:創設設計秋游最佳路線的情景,激活學生思維,再次把課堂教學推向高潮。采用小組學習的形式,有利于培養學生合作交往意識和創新意識。]

《千米的認識》教案優秀 篇13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初步建立1千米的概念,能進行米和千米簡單的化聚;

  2、培養學生估計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千米概念的建立。

  一、復習導入  

  師:小朋友,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長度單位?誰能從小到大說說這些單位?什么時候要用到這些單位?

  米(旗桿)、分米(課桌高)、厘米(書)、毫米(硬幣厚度)

  誰能比劃一下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到底有多長?

  測量這些物體的長度(高度)用什么單位比較合適?

  那如果要測量駱駝到寧波的距離,用哪個單位合適呢?

  今天我們要來認識長度單位家族中的另一個新朋友------千米(板書:千米的認識)

  二、新授

 。ㄒ唬┙1千米的觀念

  1、師:誰知道繞我們學校的跑道跑一圈是多少米?那跑5圈呢?請你把它寫在紙上。

 。▽W生會出現2種答案:1000米、1千米)

  師:你覺得這兩種答案都正確嗎?為什么?

  得出:1千米=1000米

  2、誰來讀一讀:讀時區分1 千米和1000 米

  個別讀、全班讀

  3、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千米也有它自己的表示方法:km

  1千米=1000米還可以怎么表示?(1 km =1000 m)

  4、繞跑道跑5圈是1千米,從我們駱駝小學到堰頭王車站老師測量了一下大概有1千米,閉上眼睛想一想,1千米到底有多長?等會兒老師要請小朋友來說說從哪里到哪里也大概是1千米。

  5、1千米是這么長,那誰來估一估從駱駝到貴駟大概是幾千米?(3千米)

 。ǘ┣着c米的簡單化聚

  1、那3千米=( )米呢,你是怎樣想的?

  (想:1千米是1000米,3千米就是3個1千米,所以是3000米。)

  個別說,看書上的想法,自由讀一遍,全班讀。

  2千米500米=( )米,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想、怎么化的?

 。ㄏ耄2千米是2000米,再加上500米,一共是2500米。)

  個別說,把想法說給同桌聽。

  2、試一試:

  8千米=( )米

  6千米20米=( )米

  做于紙上,投影儀上反饋,指出易錯處,6020米中的“0”容易落下。選一題說說想法。

  3、剛剛是千米化成米,小朋友都化得不錯,那米化成千米呢?老師相信大家肯定能化得更好。

  4000米=( )千米

  (想:1000米是1千米,4000米里面有4個1000米,就是4千米。)

  4350米=( )千米( )米

  (想:4000米是4千米,4350米就是4千米350米。)

  4、試一試:

  6000米=( )千米

  5830米=( )千米( )米

  三、練習

  1、在( )里填上合適的單位:

  小明的作業 本不小心打濕了,有些字看不清楚了,你能用你學過的知識把它補上去嗎?

  冰箱高140( )。

  甬江大橋長約588( )。

  從駱駝到寧波的距離大概是14( )。

  2、真厲害。動物王國里的小動物也在學習“千米的認識”,它們學得怎么樣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1)比一比:小兔在學習長度單位的時候遇到了這樣一些難題,小朋友能幫它解決嗎?

  南京長江大橋長6772米,九江長江大橋長7千米675米。哪座橋長?

  2)判斷題:這是小熊的作業 ,請小朋友當當小老師,給它批一批。

  汽車每小時行60米( )

  30千米和5000米同樣長( )

  6千米57米=657米( )

  3、小熊可真馬虎,小朋友做作業 的時候可別犯馬虎。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知道了多少長的距離大概是1千米,那我們小朋友跑1千米需要幾分鐘,走1千米需要幾分鐘呢?下課或放學后小朋友去跑一跑、走一走,并把你的結果告訴老師或你的同學。

《千米的認識》教案優秀(通用13篇) 相關內容:
  • 《千米的認識》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1、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2、知道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能進行長度單位間的簡單換算。(二)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實踐、操作和推算,讓學生體驗、聯想,建立1千米長的觀念。...

  • 千 米 的 認 識(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已經認識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礎上學習長度單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長度的觀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掌握測量1千米的方法.2.通過教學,培養學...

  • 千米的認識(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2.使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并適時滲透思想教育。...

  • 《千米的認識》說課稿(精選9篇)

    一、說教材1、教材簡析:《認識千米》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六冊第六單元第一節的教學內容。2、千米是較大的長度單位,本課教學前,學生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已經有了較深的認識,并能夠準確的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

  • 《千米的認識》教學設計與評析(精選12篇)

    教學目標:使學生認識“千米”,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使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觀察能力,發展空間想象能力。教學重點:認識千米,建立千米的長度概念。...

  • 《千米的認識》的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五冊7一8頁.教學目的:1.學生認識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2.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3.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并適時滲透思想教育.教...

  • 千米的認識 人教版新課標教案(精選2篇)

    千 米 的 認 識 人教版新課標教案教學內容:教材第七頁至第八頁例三和例四教學目標:1、認識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

  • 千米的認識(精選16篇)

    教學目標:1、 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知道1千米是1000米,并能進行簡單的化聚。2、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發揮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 5.1.2 《千米的認識》教學設計|人教課標版(精選14篇)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學第五冊P、45——P、47教學目標:1、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義,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表象。...

  • 千 米 的 認 識(通用15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已經認識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礎上學習長度單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長度的觀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掌握測量1千米的方法.2.通過教學,培養學...

  • 《千米的認識》的教學設計(通用13篇)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五冊7一8頁.教學目的:1.學生認識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2.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3.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并適時滲透思想教育.教...

  • 千米的認識教學設計(通用6篇)

    教學內容:千米的認識教學目標: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義,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2、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3、能解決一些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體驗千米的應用價值。...

  • “千米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7—8頁。【教學準備】1.學生課前走一走100米或200米的路程。2.課件。...

  • 千米的認識 人教版新課標教案

    千 米 的 認 識 人教版新課標教案教學內容: 教材第七頁至第八頁例三和例四教學目標: 1、認識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

  • 千 米 的 認 識

    千 米 的 認 識教學內容:教材第七頁至第八頁例三和例四教學目標:1、認識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教學重點、難點: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會用千米表示實際長度。...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荣昌县| 南部县| 鞍山市| 东港市| 盈江县| 永康市| 常山县| 谢通门县| 嘉善县| 洱源县| 揭阳市| 巩义市| 河西区| 周口市| 定边县| 承德县| 龙泉市| 桐城市| 德保县| 临潭县| 广平县| 同江市| 长泰县| 竹溪县| 丹江口市| 大方县| 墨脱县| 汉阴县| 凯里市| 祁东县| 长丰县| 汾阳市| 大安市| 巴林左旗| 青冈县| 互助| 恩施市| 新郑市| 乌兰浩特市| 凌云县| 安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