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的教案模板(精選3篇)
拼音的教案模板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聲母h的發音部位和方法,學會聲母h的指式。
2、學會用兩拼法拼讀音節,理解音節配圖所表示的意義。
3、會聽看話和看口型,會打手指語。
4、掌握書寫格式,會默寫本課的聲母。
方法與途徑:
1、教法:指導觀察法、演示法、情景創設法、練習法。
2、學法:比較法、演示法、練習法、小組合作式學習法。
在講授h時,我先設計擬聲語練習、“g k h”三個發音器官圖的比較,讓學生初步了解h的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通過創設情境、觀看多媒體圖片來引導學生快樂的拼讀音節、學習h的發音,掌握h 的發音部位和方法;接下來通過多媒體課件、順口溜形式引導學生書寫h,目的充分利用我們學生以形象直觀為主的思維模式來強化他們的識記能力。在拼讀練習環節中,把學生日常所見、所用的一些與h有關的音節與圖片結合起來進行小組合作式強化練習,有效的提高了h的拼讀質量,也發展了語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在快樂中學拼音,在玩中用拼音進行口語交流的意識和習慣,最大限度地調動聾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拼音教學融知識性、趣味性和實踐性于一體。
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
運用多媒體圖片和課件進行教學,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漢語拼音課堂教學氛圍,提高了漢語拼音的教學質量。
【教學重點】:
1、掌握h的發音部位、發音方法和指式,掌握書寫格式。
2、理解配圖音節的意義,會拼讀音節和用所學音節。
【教學難點】:掌握h的發音方法,會拼讀和運用有關h的音節。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掛圖及相關拼音卡片
【教學課時】:1課時(本節課是本課的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堂常規:
1、看話練習:今天是___年___月___日。
昨天是______________。 明天是___________。
2、點名。
3、語技訓練:呼吸訓練、口舌操、唱音練習
設計意圖:因聾生認識事物主要“以目代耳”,他們的發音器官因不能有效利用會僵硬,久而久之不會發音,所以要長期堅持語技訓練。
二、復習:
1、看圖說音節,打指語。
lóu ɡǒu kòu kū ɡuā
三、導入新授:
(一)導入
1、擬聲語訓練:小鴨叫:gā gā gā,爺爺咳嗽:kē kē
kē,寶寶喝水:hē hē hē。
2、課件中出示猴子的圖片,問:這是什么?再出示音節“hóu”,口型顯示“hóu”;出示猴子的掛圖貼在黑板上,問:這是什么?口型顯示,并板書“hóu”,分解“hóu”讀“óu”,引出本節課新授內容“h”,板書:h
(二)新授
1、感知,體驗發音部位:出示“h”的發音器官圖和指式圖,指導學生看圖,教師做講解示范。課件出示“ɡ、k、h”的發音器官圖,互相做一比較,學發“h”。
*教學生領會:發“h”音時,舌根高抬,接近軟顎,,發音時氣流從舌根和軟顎的窄縫中擠出,摩擦成音,聲帶不顫動。(發h音時,可采用口含水,急跑、急蹲后喘粗氣等方法來幫助學生找準發音位置,掌握發音方法。)
2、學習聲母h的讀音:
(1)出示卡片“h”,老師教讀,學生跟讀 (注:師也可引導基礎較好的學生,讓他們教其他學生,強化發音方法。)再指導學生打出正確的指式。
(2) 個別教學,并糾正發音。
(3) 齊讀, 做”找朋友”游戲鞏固三個聲母的發音:老師或學生拿聲母g k h卡片,手背在身后,讓學生猜,左(右)手各拿的是什么卡片,猜對、讀準則獎勵剪紙娃娃或當小老師。然后齊讀。
(4)拼讀音節“he”。
① 板書: h——e→he,② 師范讀,并講解拼讀方法,再指導讀,③ 進行四聲練習。
4、再認讀配圖音節hóu,進行思想教育(教育學生從小要愛護小動物)。
5、學習聲母h的形:指導學生正確書寫“h”(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① 讓學生看“h”像什么?(教室的椅子),課件上的“h”寫在哪一格。(中上格)
② 教師在四線三格中范寫,讓學生注意觀察筆順。
③ 指導學生書空寫。
四、鞏固練習:
1、讓學生拼讀練習。
ɑ ɑi ɑo
h h ei h uo
u ui uɑ
方法:課件出示本部分內容進行拼讀;待學生拼讀后,再出示帶有h的音節和相應圖片進行拓展練習:如李勇叔叔hā hā xiào。
這是lǎo hǔ 。巴運炎正在hē shuǐ。這是黑色的huī tài láng。hǎo péng yǒu手拉手等生活化語言。
2、看(聽)話練習說音節或看圖說音節。
3、發展語言:看圖說拼音詞語和句子:如hú dié: zhè shì hóng hú dié。 huā shàng yǒu hú dié。
五、小結本節課所學內容。
六、布置作業:
1、練習發“h” 和“ he”的四聲。
2、把 “h” 、“hóu ”、 “ hē”各寫4行。
3、互相拼讀課本上的音節。
4、試著互相找一找,說一說生活中與h有關的音節。(李廣超、蔣緒燕、巴運炎、黃家輝、羅佩)
七、看視頻:
設計理念:1、鞏固ɡ、k、h的發音方法和相關音節。
2、活躍課堂氣氛。
拼音的教案模板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復韻母üe的發音。
2、看圖說話。
3、會讀四聲。
4、j、q、x與üe相拼兩點省去。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整體認讀音節yue。
2、掌握與j、q、x相拼省略規則。
教學準備:
音節卡片,課本配圖圖片。
教學過程:
復習檢查,激趣導入ai ei ui ao ou iu
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1、教學üe正確書寫üe
2、發音(先發ü音,很快地向e滑動,ü重e輕,變成了üe)
3、師講故事貪玩的üe忘了回家的路了,急得哭起來,熱心的大y來幫忙了,它對üe說:"快把眼淚擦干凈,我在前邊領你回家。"üe聽了,趕忙擦掉眼淚笑嘻嘻。
4、教師板書yue
小組練習
üe,yue讀音üē üé üě üè yuē yué yuě yuè
我和爸爸一起學。
拼音的教案模板 篇3
活動目標:
1、學會前鼻韻母in讀準音,記清形,正確書寫。
2、會讀in的四聲。
3、能夠看懂圖,會讀兒歌,能夠找出帶in的音節,進一步鞏固in的四聲。
教學活動:
一、課前組織(念兒歌,做動作)
要想發言怎么做?(先舉手)
小手小手放哪里?(放這里)
明亮眼睛看哪里?(看黑板)
二、復習引入
1、小朋友,拼音王國里有很多家族,上學期,我們認識了聲母家族、單韻母家族。這個學期,我們又認識了復韻母家族和前鼻韻母家族。
2、誰能告訴老師9個復韻母的名字。
(生答)
3、誰還知道前幾天我們學過的兩個前鼻韻母的名字。
(生答師相機板書:an en)
4、今天前鼻韻母家族的一個成員想和大家交朋友,大家歡迎嗎?
5、它就是in,相機板書在an en的后面。
過渡:讓學生找an en in的相同之處,回憶an en是如何發音的?
三、教學新知
1、教學in的音、形。
發音要領:由“i”的發音部位向前鼻音“n”的部位滑動,發“印”的第一聲。
教師范讀,學生開火聲讀,齊讀。
in是由i和n組成。
2、學習四聲
小朋友,我們學會了前鼻韻母in,老師分別給它帶上四頂小帽子,大家還認識嗎?(板書in的四聲)
指名讀,單線開火車讀,齊讀。
3、鞏固四聲。認讀卡片上的in的四聲。
課間休息(做韻律操)
四、學習兒歌
1、師:我們來看這幅圖,圖上畫的是什么?(指名回答)看看書中是怎么寫信鴿的。
指名試著讀兒歌
指名讀兒歌
師領讀
齊讀
2、找帶in的字,圈上。
3、再齊讀兒歌
五、教學書寫in
六、總結評價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反思性說課
“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指出: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學前班教學拼音是為了以后打基礎。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或看,或聽,或讀,或想,讓學生在觀察中、在傾聽中去發現前鼻韻母in的形和an、en的相同之處。讓學生的思維迸發出靈動的火花,變被動的學習為主動的發現,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改變以往單調的拼音學習方式,提高了學習的效率。課堂上,我非常注重對學生的鼓勵和評價,讓學生不斷得到肯定,從而培養了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
另外,前鼻韻母的發音是難點,學生發音不到位,經常會與后鼻韻母相混淆。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將教學過程分解成兩步:第一步:探一探,練一練。先讓學生用手指試探鼻和口的氣流,感受氣流的出入。知道前鼻韻母是讓氣流從鼻孔出來。再讓學生自己練習,同桌互練。第二步:看一看,練一練。口型對發音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為了能讓氣流從鼻孔出來,學生往往會閉上嘴巴。所以我讓他們先看老師口形,再自己練習,這樣在課的設計中加強了實踐操作,讓學生在“親歷”中,進行語文的實踐發現。在“親歷”中,理性的、抽象的認識,變成了形象的、直觀的,學生的體驗就很深刻。
教學總會留下一些遺憾:
在導入環節做得不盡人意,如果把前面學過的拼音編成故事導入就更好了,這樣會激發孩子學習拼音的興趣。調動他們的求知欲望。效果會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