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秋游大班教案(精選2篇)
最新秋游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秋天艷麗的色彩和果園豐收的景象。
2、探索學習用多種方法表現樹冠,嘗試用紅黃和黃綠色系表現秋天的樹林色彩。
3、學會與同伴合作作畫,感知集體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實物展示儀一臺。
2、吹塑紙、筆、顏料
活動過程:
1、音樂活動:小樹葉
教師帶領幼兒有表情的隨音樂演唱歌曲《小樹葉》感知秋天的氛圍。
2、欣賞《秋天的樹林》,感知秋天的色彩。
引導幼兒觀察用實物展示儀放大范畫《秋天的樹林》畫面。
教師:你知道這是什么季節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畫面上有什么?樹林是什么顏色的?
3、重點引導幼兒觀察感知樹木的形象和結構。
樹是什么樣子?它有哪幾部分組成?你看到的樹冠是什么樣子?教師在黑板上畫出樹干,請個別幼兒上來畫出不同的樹冠。(圓圓的、高高的、三角狀、花瓣形的、多個三角形狀)啟發有二想一想:還可以怎樣畫樹冠?
4、探索用紅黃色系和黃綠色系表現秋天的色彩。
你看見的秋天的樹林是什么顏色的?教師在黑板上用紅、橙、黃三種顏色給大樹涂色。涂色方法:先用筆畫出一個涂色的區域,然后,一筆一筆來回涂色,幫助幼兒把握均勻涂色的要領。
秋天的樹林里還有那些顏色?啟發幼兒用黃綠色系表現樹林里的色彩。
5、引導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商量在紙上畫出大地和樹林,教師巡回觀察每一個小組操作活動的情況,并給予適當的語言提示和幫助。
6、將每組創作的《秋天的樹林》展示在墻面上,讓幼兒相互觀摩,并在集體面前介紹,何干之秋天美麗的色彩和豐收的氣息。
最新秋游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受秋天給人們帶來的豐收喜悅。
(2)發展幼兒對文學作品的理解感受能力,培養幼兒初步的仿編能力。
(3)引導幼兒學會兒歌,并在掌握兒歌基本句式的基礎上,結合生活經驗進行簡單的仿編。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邀請家長和孩子一起尋找秋天的變化及秋天豐收的景象。認識一些常見的秋天成熟的農作物。交流有關秋天的感受。
2、物質材料:
水果:蘋果、梨、石榴、葡萄、香蕉、山楂、大棗、橘子
蔬菜:白菜、蘿卜、辣椒、花菜、芹菜、韭菜
農作物:花生、大豆、玉米、芋頭、地瓜、菊花(落葉)
其它:課件、筐子、分類牌、音樂《秋天多么美》、
3、環境創設:活動室的三面(兩側、后面)用桌子圍起,布置成了一個“農產品超市”,桌子、窗臺、墻上擺放著各種幼兒自帶的各種與秋天有關的景物和農產品,整個活動室呈現的是一個秋天豐收的景象。
活動過程
(一)音樂欣賞《秋天多么美》導入秋天的主題。
。ù谁h節主要起到穩定情緒、烘托氣氛、導入活動的作用,讓幼兒在美妙的音樂中,感受秋天的氛圍,引起經驗的共鳴。)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關于秋天的歌曲,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仔細聽聽歌曲里都唱到了什么?(播放歌曲,師可以引導幼兒根據歌曲做一些簡單的表演動作,以表現秋天的景象。)
師:歌曲里唱到了秋天是什么樣子?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秋天嗎?秋天不僅有美麗的景色,而且秋天也是很多農作物豐收的季節,那小朋友知道哪些在秋天豐收的農產品呢?(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交流所認識的秋天農產品。)
師:剛才小朋友說得真好!為了讓小朋友認識更多秋天的農產品,今天老師把我們的活動室就布置成了一個農產品超市,我們一起去超市里看看都有哪些農產品好嗎?(師為幼兒參觀超市提幾點建議:1、不能擁擠,保持安靜;2、可以用眼睛仔細觀察、也可以用小手輕輕的摸一摸;3、注意超市物品的規整。)
(二)參觀農產品:組織幼兒參觀“農產品超市”,自由交流農產品的名稱、外形、味道及喜歡吃的原因。
(超市中的農產品由幼兒和老師一起搜集整理,搜集整理的過程也是豐富幼兒生活經驗、增長見識的過程。以組織幼兒參觀超市的方式來進行,比較直觀、形象的向幼兒展示了各種各樣豐富多樣的秋季農產品,為后期的交流討論奠定了實物基礎。)
師:剛才我們參觀了農產品超市,你從超市里都發現了哪些秋天的農產品?你吃過它嗎?它是什么味道的?你喜歡吃嗎?為什么?(此環節在引導幼兒起來介紹的時候,可以請幼兒上前將所介紹的農產品拿出來給大家看看,或者就他的介紹大家猜猜是什么東西?然后就幼兒的簡單介紹,教師可以將相關的知識進行擴充,以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
(此環節主要為幼兒提供交流的機會,充分調動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視覺、嗅覺、觸覺、味覺等多種感官,組織幼兒交流各種農產品的外形、名稱)
。ㄈ┯懻摻涣鳎M行分類,感受秋天豐收的喜悅。
(此環節引導幼兒在感知交流農產品的基礎上,進而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分析理解,對農產品進行分類,進一步感受秋天豐收的喜悅。)
師:哇,這么多農產品放在超市里一點規律都沒有,我們能不能給它們分分類,讓它們按照區域擺放?你想怎么分?(請幼兒交流分類的方法,教師引導幼兒按照水果、蔬菜、糧食作物進行分類)
(四)結合課件引導幼兒欣賞、學習兒歌《秋姑娘》,體會詩歌用擬人手法描寫秋天的豐收喜悅及景色的美好。
(此環節在教師整體朗誦詩歌后,引導幼兒想象詩歌的畫面內容,通過播放課件、輪讀等多種方式,教幼兒學說兒歌,進一步體會詩歌用擬人手法描寫秋天的美好景色和豐收的喜悅。)
師:秋天不僅有美麗的景色、豐收的農產品,而且秋天就像個美麗的秋姑娘一樣,悄悄來到我們身邊。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秋姑娘》的兒歌,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聽完后,我要請小朋友來說一說,這位秋姑娘長什么樣子呢?
(1)(教師有感情的朗誦兒歌后,引導幼兒根據兒歌的結構進行提問,幫助幼兒熟悉兒歌內容)
。2)(展示課件,給幼兒一直觀形象的展示,結合課件畫面,教師引導幼兒一起朗誦兒歌或者分組分段朗誦。)
(五)豐富經驗,引導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農產品進行簡單的仿編。
師:除了葡萄、石榴、橘子、蘋果可以給秋姑娘當眼珠、牙齒、嘴唇、臉蛋以外,我們超市里的這些東西還可以是秋姑娘的什么?比如:芹菜可以當秋姑娘的什么?用兒歌里面的話,那可以怎么說?
。ù谁h節主要是通過教師的引導,幼兒自己選擇喜歡的農產品進行簡單的仿編。在此環節中,教師的引導非常重要,不能語言發展情況的誘餌,引導的方面要有所側重,能力強的幼兒可以讓他們自己選擇自己仿編,能力弱的幼兒,老師可以為其推薦實物,引導幼兒進行仿編,無論幼兒仿編得是否準確,教師都應及時給予肯定,并給予恰當的引導,例如:“你剛才說得很好,你如果這樣說,肯定會更好,你和大家一起說一遍。”這樣不僅給予了孩子肯定的鼓勵,而且還不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也便于建立幼兒積極表達的自信。)
(六)分享品嘗“秋姑娘的禮物”,交流感受。
。ù谁h節主要體會分享秋天豐收的喜悅,通過分享食物,可以建立幼兒的分享意識,并對幼兒進行良好的衛生習慣的引導教育。讓幼兒在分享中得到快樂、收獲喜悅。)
師:小朋友給秋姑娘編了這么多好聽的兒歌,為了獎勵小朋友,秋姑娘還給小朋友送來了禮物,請老師端上來看看,是什么東西好嗎?原來,秋姑娘給小朋友帶來了秋天的水果,小朋友們想不想品嘗一下?
活動結束
幼兒在品嘗中分享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