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優秀(精選17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優秀 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魔法玉米粒在瓶子上進行立體紋樣的裝飾。
2.通過觀看課件,初步掌握剪、切、搓、無膠劑粘貼等技能,大膽設計立體紋瓶。
3.體驗用新材料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課件、范例、各種造型的瓶子、魔法玉米粒、海綿、小工具。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感受瓶上立體花紋的美
二、通過觀看課件,討論如何運用魔法玉米粒在瓶子上進行立體紋樣裝飾
1.分析新材料——魔法玉米粒,掌握立體紋樣的制作方法。
出示魔法玉米:“小朋友,這些瓶子上的立體花紋都是用這些小小的魔法玉米粒制作的!
觀看立體紋瓶的制作視頻:“那我們如何用魔法玉米粒來幫助我們實現自己的設計呢?”
“看了制作視頻,魔法玉米?梢匀绾芜M行造型?誰想上來試一試?”
2.觀察范例,引導幼兒討論瓶子的裝飾方法。
(1)通過觀看各種范例與圖片,知道立體紋樣可以分布在瓶口、瓶頸、瓶足等處。
(2)觀察兩個色彩不同而紋樣相同的瓶子,引導幼兒發現不同的色彩搭配后產生的不同視覺效果。
三、交代要求,幼兒創作
“看了這么多立體紋瓶,你們想不想也制作一個呢?那你們大膽地用魔法玉米粒來設計一個吧。”
四、展示作品,欣賞評價
新材料介紹:“魔法玉米!笔且杂衩椎矸蹫樵系男滦铜h保材料,最大的特點是可以制作立體圖案并且無需化學膠劑進行粘貼,只需蘸一點水在需要粘貼處就可以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優秀 篇2
設計意圖
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美德,繼承并發揚這種傳統美德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一部分。而當今的“獨苗苗”沉浸在祖輩們的關愛中,習慣接受愛,不懂得付出愛。怎樣引導孩子關心老人、做老人的“開心果”,是我園教師長期探索的教育問題。對年幼的孩子來說,榜樣的教育力量是無窮的,繪本《第一次》生動地講述了小鼴鼠關心熊爺爺,幫助孤獨老人重新獲得快樂的故事,故事里的小鼴鼠不就是孩子們的好榜樣嗎大班備課組的老師發現這個好教材后,經過多次研討,精心設計了這個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賞析繪本故事,感受幫助老人的快樂,知道周圍的老人需要自己的關愛。
2.通過討論、歌唱等活動,尋找讓老人快樂的好辦法。
3.在生活中努力做老人們的“開心果”。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故事《第一次》PPT(故事內容附后)、歌曲《好娃娃》的音樂。
2.經驗準備:幼兒會唱歌曲《好娃娃》。
活動過程
一、回憶經驗,導入故事
1.回憶自己的“第一次”。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第一次,第一次走路,第一次唱歌,第一次坐車……你記得哪些第一次你第一次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心里有什么感覺
小結:原來第一次會有各種不同的感覺,有的害怕,有的快樂,有的緊張,有的難過……
2.導入小鼴鼠的“第一次”。
出示PPTl,故事封面:有一只可愛的小鼴鼠,它的名字叫阿土,阿土的第一次跟你們都不一樣,它的第一次是要幫助別人。
出示PFl2,熊爺爺圖像:小鼴鼠要幫助誰仔細看一看,認真想一想,熊爺爺需要什么樣的幫助呢(幼兒討論后講述)
阿土會怎樣幫助熊爺爺呢讓我們走進故事去看一看吧!
二、賞析故事,表演、討論
1.教師講述故事(PPT3-6)。
在森林樂園的盡頭,住著一位熊爺爺,他什么都做不動了,……板著臉說:“因為是你的第一次,我才同意的'!
、傩軤敔斅牭角瞄T聲,是什么態度(不耐煩)這樣的態度會用什么聲音說話,誰來學一學(個別幼兒表演)
、谛↓B鼠用什么聲音回答的,你們能學一學小鼴鼠的回答嗎(幼兒集體表演)
③熊爺爺聽了這樣的回答心情怎樣他的聲音有什么變化我們一起學一學熊爺爺的問話。
、芊纸巧硌荨@蠋熀鸵徊糠钟變喊缪菪軤敔敚溆嘤變喊缪莅⑼,表演“阿土請求散步”的對話。
、菪軤敔敶饝⑼寥ド⒉綍r,表情是怎樣的為什么是這樣的表情
2.幼兒觀察圖片(PPT7)。
、侔⑼梁托軤敔數搅四睦锼鼈儠吹绞裁、聽到什么會做些什么
②現在熊爺爺的表情怎樣心情又如何呢
、郯⑼恋摹暗谝淮巍毙那樵鯓訛槭裁磿鞓(理解成語:助人為樂)
3.教師講述故事(PPT8)。
第二天下了一陣小雨,雨后……小路上留下了他們一大一小兩串腳印。
、
三天阿土會怎么做呢
②出示PPT9:仔細看一看、想一想,和同伴說一說,這些是什么特別的第一次(第一次到小溪邊散步、第一次打傘散步、第一次穿紅鞋子散步)
幼兒園大班教案優秀 篇3
【活動目標】
1、體驗在舊鞋子上創作的樂趣,激發幼兒舊鞋再利用的意識。
2、知道生活中有些廢舊物品經過處理可以變成許多有用的東西。
3、養成愛護環境,節約資源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各色顏料、舊鞋(消毒,清洗過)、報紙、繪畫筆、剪刀、彩色即時貼等。
2、網上收集各種利用鞋子進行的創意制作,如玩具、鞋子彩繪、裝飾品等(幻燈片)。
3、《大鞋、小鞋》歌曲、《秋日私語》。
【活動過程】
一、采訪導入,了解生活中離不開鞋子。
1、煥發幼兒生活經驗并總結鞋子的作用。
師:“人人腳上都穿著鞋子,那么鞋子有什么用呢?下面,我想就鞋子問題來采訪一下大家!
師:“小朋友,你覺得鞋子有什么用呀?”
小結:鞋子可以御寒、可以保護我們的腳,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離不開鞋子。
2、說說舊鞋子。
師:“小朋友,你現在穿的是什么鞋?”
師:“你以前還穿過什么鞋?”
師:“原來小朋友們知道這么多鞋子,自己也穿過很多鞋子,那么你們家里一定有很多舊鞋子。你們家里有舊鞋子嗎?你們是怎么處理的?”
師:“鞋子給我們帶來了方便,可鞋子舊了就被我們遺忘。那么,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可以把舊鞋子再利用起來嗎?”
二、演示幻燈片《創意舊鞋子》
1、觀看幻燈片中的創意鞋子:“我們的采訪活動先到此結束。今天,我還帶來了一些有關鞋子的圖片,而且這些鞋子與我們平日所見的鞋子不一樣,咱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2、說說自己的感想:“孩子們,你們看后有什么想法嗎?”
3、出示舊鞋制作的花瓶,激發幼兒對舊鞋創作的興趣。
師:“老師看后,便動手做了一個花瓶!背鍪九f鞋花瓶,介紹所用到的材料。
師:“原來舊鞋子清潔消毒以后有這么好的用處,你們想不想也來動手試試?”
三、自由選擇材料,對舊鞋進行創作(播放《秋日私語》)。
1、提出要求:小朋友在動手之前先要想好用舊鞋子做什么?需要哪些材料?
2、教師給幼兒一些時間商量、討論一下。
3、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想法,以便于其他孩子參考。
4、幼兒分組操作,教師適當予以指導或幫助:“老師這里有些舊鞋子,還有些材料:卡紙、即時貼、報紙、皺紋紙、顏料、筆等等,請小朋友們分組找喜歡的材料干起來吧!
四、展示幼兒作品,布置“舊鞋創意館”。
1、請幼兒介紹自己的創意鞋,說說有什么用途:“沒想到這些舊鞋子在小朋友的手里變了樣:有小魚、有花瓶、有房子、有玩具。我們該怎么布置咱們的佳作呢?”
2、播放《大鞋、小鞋》,布置“舊鞋創意館”。
3、拓展活動內容:在我們的生活中除了鞋子以外,還有很多廢舊物品也可以收集起來做成許多好玩有趣的東西,你們知道還有哪些廢舊物品?可以用來干什么?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收集廢舊材料制作環保玩具。
2、在幼兒園或社區舉行“親子環保玩具制作”展覽會。
幼兒園大班教案優秀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餐巾紙擦畫技巧。
2、在擦畫基礎上進行簡單添畫。
3、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鉛畫紙、餐巾紙、油畫棒、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 出示紙巾
利用餐巾引起幼兒好奇心。
這是什么?(紙巾),平時用它做什么?(擦汗,擦嘴巴…)
今天老師要用它來擦什么?
二、 教師示范
初步了解擦畫
我是怎么擦的?
幼兒說一說我剛才是怎么擦的?
我剛才擦出了什么,像什么?(引導幼兒說說為什么像)還有跟他不一樣的嗎?
三、 在擦畫基礎上引導幼兒簡單添畫。
幼兒嘗試擦畫,感受擦畫的樂趣。
個別幼兒嘗試擦畫
剛才小朋友回答的很好,我請他上來擦擦看,看他會擦出什么來?
你擦的是什么?(引導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用油畫棒和水彩筆擦出自己喜歡的東西。
給擦出來的東西添上輪廓和背景(全體嘗試擦畫及添畫)。
四、交流想象畫內容
發揮自己想象,說出想法。
把你的畫給小朋友看一看,請他們猜一猜,你畫了什么?
活動反思:
想象是孩子的一種創造性表現。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通過讓幼兒使用平時不常接觸的海綿來繪畫,從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幼兒的主動參與意識和繪畫興趣。教師作為引導者,能夠恰當地引導幼兒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借形想象練習,并對幼兒及時給予鼓勵和正面評價。此次活動感到教師為幼兒的想象素材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餐巾紙”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天天接觸的及其普通的物品,引起幼兒的想象展開了幼兒想象的翅膀,用獨特的繪畫語言描繪出富有童趣的繪畫作品。整個活動孩子沉浸在想象的天地中。
幼兒園大班教案優秀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5以內的序數的含義以及它在生活中的應用。
2、啟發幼兒找出數量以及顏色的對應關系,體驗配對游戲的快樂。
3、培養幼兒觀察能力以及抽象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ppt,操作紙,鉛筆、病毒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導部分,引起幼兒興趣
1、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最近有個壞家伙在到處使壞,很多人都被它傷害而且住進了醫院。你們知道它是誰嗎?(幼兒舉手回答)沒錯它就是“新冠肺炎病毒”,(老師舉起病毒的卡片,示意小朋友這就是新冠肺炎病毒)今天我們要進行一場對抗病毒的大賽!看哪位小朋友做的最好,你們有沒有信心?(有)
2、現在就讓我們去看看怎么來對抗病毒吧!PPT展示第一張圖片(一個人戴著口罩的圖片)我們都知道口罩可以預防病毒的侵害,所以出門要戴口罩,F在我們就要進行病毒對抗賽啦!請幼兒觀察第二張內容,情幼兒先說一說自己的看法,怎么進行病毒對抗賽。(上面一行是病毒,毒病的數量從一個到5個不等,下面是口罩,數量也是一個到5個不等,且順序不同)幼兒說出一個病毒對應一個口罩,兩個病毒對應兩個口罩就可以總結教師總結:注意觀察病毒的數量,然后連接相同的口罩數量,全部連接正確就算我們成功的對抗了病毒哦!哪位小朋友想先來試試看?(請一位小朋友上來操作)
二、幼兒操作活動
1、剛剛這位小朋友真是太棒了,這么快就贏了,那其他小朋友有沒有信心打贏病毒呢?(有)好,接下來我們進入下一場病毒對抗賽,這場對抗賽好像又不一樣了,我們先來看一看有什么不一樣?(數量一樣,每組都是3個病毒,但是顏色不一樣,口罩也是)請小朋友們給相同顏色排序的病毒帶上對應的口罩吧!現在對抗賽開始,請小朋友回到座位上開始病毒對抗賽吧!操作好的小朋友可以將你的操作紙拿給老師看哦!打贏的小朋友將會獲得一顆聰明星!
2、操作結束,進行評價(PPT演示正確答案,觀察小朋友們是否正確完成)
3、小朋友們都很厲害,就算病毒變異,有了其他的顏色我們也能把他們都消滅。接下來病毒又發生變化了,這次好像比之前更嚴重,你們有信心打贏他們嗎?好現在讓我們進行最后一場對抗賽吧!請小朋友們回到座位上開始吧!
三、活動評價
1、請小朋友上來講一講這次病毒對抗賽有什么不同(病毒的顏色和數量都不同)并講一講他是怎么對抗病毒的。
2、教師總結病毒雖然厲害,但是我們小朋友也很厲害,不僅能發現病毒數量的變化也能發現病毒顏色的變換,并根據病毒的變化連接相應的口罩來對抗病毒,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所有的病毒都會被我們消滅!
四、結束活動
我們的病毒對抗賽結束了,但是我們對抗病毒的任務還沒有結束哦,小朋友們現在還是要保護好自己,做到勤洗手講衛生,出門戴口罩,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玩哦!現在我們有秩序的去洗洗手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優秀 篇6
教學目標:
1、在與孩子一起閱讀中,提高學生閱讀繪本觀察力和說完整話,讓孩子感受媽媽的辛苦和孩子的孝順。
2、以故事的形式讓學生了解到了家庭的溫暖,家長在面對困境時同心協力,感受父母的愛。
教學準備:PPT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平時都在哪里看電視?和誰?
老師最喜歡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因為又軟又舒服,而且還和媽媽在一起,那樣覺得很溫馨,很甜,像糖果一樣的味道。那今天呢,老師要帶大家認識一位小女孩,她和全家特別想擁有一個沙發。這是為什么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讀繪本《媽媽的紅沙發》
二、出示封面
三、進入繪本
P1:師: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了什么?(餐館、藍色的車、媽媽、小女孩),藍車餐館。
小女孩過來找媽媽干什么?媽媽呢?忙碌的媽媽兩手端著食物,眼睛卻看向外邊的小女孩,面帶笑容,說明她很愛這個小女孩。小女孩放學后踮著腳尖,努力的看媽媽,她在想什么。
P2: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這個大瓶子,想想是用來干什么的?哦,它原來是存錢的,看,里邊還有幾枚硬幣呢!這個瓶子打不打,(掙那么多錢辛苦么?)
P3:看看這幅圖上有誰,他們在干什么?媽媽坐的是什么樣的椅子?舒服么?她們為什么攢錢呢?仔細觀察下媽媽,趴在桌子上就睡著了,為什么呢?
P4:這是什么?沙發,對了,她們為什么要攢錢買沙發,可是為什么呢?她的家里沒有沙發么?為什么沒有呢?
P6:小朋友們,畫面上有什么?為什么會這樣呢?
講述P5、P6的故事,提問小朋友,你的家里著火了,應該怎么辦?
P7:鄰居們在干什么?仔細觀察每一個鄰居,我們鄰居之間要互相幫助。
P8:這個大瓶子有什么變化?瓶子變滿了,那么這些錢夠攢一個沙發么?
好了,咱們今天就講到這里。
教學延伸
如果你家里著火了,你怎么辦?
幼兒園大班教案優秀 篇7
活動領域:
科學活動活動前評析
現在的兒童類藥物多帶有香甜的水果味,易誤導孩子超量服用,孩子們在學會看量尺后,對刻度也很感興趣,有時還會在吃藥時說:“我吃15毫升。”因此我從幼兒的生活中生成了《神秘杯》的活動,通過活動激發幼兒對生活中物品的探索興趣,了解服藥杯的作用并學習使用帶刻度的杯子,讓孩子們在幫助小動物送藥的同時也知道自己要按量服藥。教材難易程度適中,幼兒對此內容也有一定的生活經驗。
刻度的讀取反映了幼兒的分析能力。教學中要提高幼兒的分析能力,必須讓他們有機會實踐自己的想法,然后讓他們帶著問題進行測量活動。測量工具的使用是難點。幼兒不能主動發現測量中刻度與水平面重疊的重要性,所以,在幼兒實踐的基礎上,要組織幼兒討論,教師的示范演示在桌面上讀取結果,引導幼兒發現問題,討論解決的方法,并讓幼兒通過操作達到理解,從而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對于即將進入小學的大班孩子,讓幼兒在探索中培養對科學的興趣,建立客觀實證的科學觀,培養認真仔細的品質是非常重要的。幼兒通過嘗試活動,學習運用帶刻度的杯子測量液體。繼而探索目測結果與杯子的大小的關系,體會一樣多的液體用不同大小的杯子裝,杯子越小液面越高杯子越大液面越低,我們應該以刻度為準的道理。培養幼兒的觀察力、邏輯分析能力及嘗試精神。
活動中主張把自主權交給孩子,使教師真正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使幼兒在操作中不斷探索、發現,獲得真實的經驗,從而達到目標。本次教學中的重點是:學會正確使用讀取服藥杯。
本內容有兩個難點。第一個難點是,雖說幼兒有許多次服藥的經驗,但對于刻在服藥杯上的細小刻度是很難發現的,對于這個難點,首先通過提示問題,引導他們仔細觀察發現這細小之處,依次在放大的圖片上出示刻度的每一部分,通過設問讓幼兒結合生活經驗思考、解答。
第二個難點是理解目測結果與杯子大小的關系。通過對比實驗讓幼兒形成正確的觀念,液體同樣多的情況下,杯子越小液面越高,杯子越大,液面越低。從而進一步體會刻度的作用。
操作難點在于幼兒需要控制好水平面與刻度重疊,并正確地讀出帶刻度的杯子中地刻度。因此操作前教師進行示范,幫助幼兒成功。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帶刻度的杯子進行測量,并體會刻度的作用。
2、教育幼兒正確服藥,提高安全意識。
3、培養幼兒助人為樂,關愛他人的良好情感。
活動準備帶刻度的杯子圖,小動物形象、藥水若干、動物藥量表、常見服藥杯數量與幼兒相同,燒杯若干等。
活動過程實錄
(一)引出課題:冬天到了,動物園里的許多小動物都感冒了,他們早上、中午、晚上都要服藥,醫生阿姨想給他們送藥都忙不過來了,想請小朋友來幫助她,好嗎?幼兒自主為動物倒好藥。
(二)阿姨看了你們給小動物倒的藥很著急,不行不行,這些動物有大、有小可不能隨便給他們倒,你的爸爸媽媽是怎么給你服藥的?
1、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討論如何正確服藥,藥喝多了會怎樣?藥喝少了又會怎樣?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神秘杯上的秘密,根據幼兒回答出示服藥杯上刻度,引導幼兒討論用法及作用。
3、根據教師在圖上的舉例,讀出藥量。
4、教師出示動物藥量表,教師示范根據量杯選擇給動物在桌上倒藥,強調準確性。
大象250毫升
熊貓100毫升
小猴50毫升
小狗30毫升
小兔10毫升
小鳥5毫升
5、提醒幼兒先根據服藥杯選好對象再送藥。
(三)體驗杯子大小與測量結果的關系。
1、小熊貓說發現它的兩杯藥不一樣多,請小朋友幫它檢察一下,是不是有人送錯了?引導幼兒觀察杯子上的刻度,思考為什么都是100毫升的水在兩個杯子里看起來會不一樣多?引導幼兒得出目測結果與杯子的大小有關,一樣多的液體,杯子越小液面越高杯子越大液面越低。我們要以刻度為準。
2、請幼兒2人一組進行實驗,證實結論。
。ㄋ模┬∨笥褳榘⒁探鉀Q了困難,又讓小動物一起學到了本領真開心,謝謝你們。你們還有什么要提醒小動物的?我們祝小動物早日康復。
幼兒園大班教案優秀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觀察和探索等活動,引導幼兒除不感知我們的世界有多種顏色,顏色是有趣、奇妙、會變化的。
2、培養幼兒對顏色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探索能力。
3、培養幼兒初步使用顏色的能力。
4、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5、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問題板塊:
1、利用本班的墻壁,在墻上貼上與顏色有關的相片。
2、引導幼兒利用水粉的繪畫工具,自己調制出的各種顏色。
區域游戲:
1、科學區:準備紅黃藍三種顏色,引導幼兒了解這是三原色,以便幼兒做實驗。
2、輔助材料:調色盤,筆,水等。投放《顏色旅行》的玩具,引大幼兒了解顏色“旅行”的方式等。
3、圖書區:投放有關顏色的圖書。
4、動手操作區:三原顏色的布偶球,引導幼兒利用布偶球進行有規則的排序。
家園合作:
1、請家長與幼兒共同收集與顏色有關的圖片、資料或物品,帶到幼兒園后與其他幼兒工向有關的知識經驗。
2、請家長與幼兒利用家中的材料(紙張、布均可),共同紙做一件彩色服裝,參加班中組織的《顏色旅行》和《模特大賽活動》
資源利用:
1、帶領幼兒到戶外進行活動,比一比誰找出的顏色多。引導幼兒感受五彩繽紛的顏色。
2、請家長和幼兒收集各種顏色的紙或布等。
活動網絡圖主要活動:
1、漂亮的顏色
2、樹媽媽找孩子
3、我的顏色朋友
4、春天的童話
5、五顏六色的泡
活動準備:
1、三原色的顏料、調色盤、毛筆、吸管、抹布。
2、制作的《小熊穿衣》三原色教具。
設計意圖:由于幼兒對顏色非常的感興趣,在區域中總是區操作有關顏色的游戲材料。為了使幼兒對三原色有更深的認識,為此設計了此次教育活動。
活動過程:
1、教師邊講故事便操作教具引起幼兒的興趣:
一大早,小熊和朋友們約好要去春游早上起床后,他挑了一件紅色的外衣穿上了,可是覺得不滿意,又換了一件黃色的,又覺得有些小,最后它穿上了一件藍色的外套,這下他滿意的準備出發了,剛出門,他發現外面正刮著大風呢,于是又把紅色的外衣套在了外面……
2、討論:小熊都穿了那些顏色的衣服,這些衣服有哪些奇妙的地方?都還能變出哪些漂亮的顏色來?你們愿不愿意來試一試?
3、教師出示三原色的顏料,請幼兒利用三原色來調配出新的顏色。
4、幼兒開始操作,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5、講評:引導幼兒了解,這三種顏色是其他顏色的基礎色,有了這三種顏色,其它的顏色都可以調制出,所以人們稱這三種顏色為三原色。
教育反思:
通過此次活動,幼兒對顏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到了自己調制顏色的時候,積極性更高,一邊調制,還結合經驗說調制出的顏色與生活中所見到的哪些事物的顏色是相同的。
小百科:
顏色是通過眼、腦和我們的生活經驗所產生的對光的視覺感受,我們肉眼所見到的光線,是由波長范圍很窄的電磁波產生的,不同波長的電磁波表現為不同的顏色,對色彩的辨認是肉眼受到電磁波輻射能刺激后所引起的視覺神經感覺。
幼兒園大班教案優秀 篇9
活動目標:
1、能靈活使用不同接口來接管子,探究接管子的最佳途徑,懂得省錢省力安裝水管。
2、能與同伴協商,合作進行操作,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活動準備:
1、若干PVC管,直接口和彎接口若干。
2、膠帶、紙制小房子,泡沫板上貼有兩根水管,水,漏斗,管子記錄表格。
3、經驗準備:認識PVC管,知道它是一種水管。
活動過程:
一、導入任務——引導幼兒認識接口,會使用接口。
1、今天我們來學習本領了,老師把你們分成四組,在接下來的活動中,你們每組的四個人做任何事都要互相幫忙哦!
2、認識管子和接口。老師帶來了什么呢?哦,對,這是一種水管。(拿起水管)今天我們來學習接管子哦。兩根管子怎么接起來呢?(拿起兩根水管)介紹接口——直接口和彎接口。
3、現在請你們很快的時間把管子接起來。看看大家接的一樣不一樣,是不是都很牢固哦。等我喊時間到的時候,你們把接好的管子放在桌上,馬上坐到位置上。
4、拿過幼兒作品討論:用什么可以把管子接的這么長?(教師示范)為什么有的管子是彎的?(教師示范)小結:直接口可以把管子變得長長的,彎接口可以使管子拐彎。
5、管子接的牢固嗎?管子接的不牢固會怎樣?怎么接能變得牢固?對了,要接的用力,緊一點。(請一名幼兒示范)
二、探索連接兩個固定管子的方法,懂得節約優化材料的使用。
1、提出任務,交代要求——現在我們接到更難的任務了,(引導孩子觀看地面上的管子)地上的兩根管子是不能動的,你們能不能用其他管子把這兩根管子接起來。管子的外邊要不要接?
2、幼兒分組操作,注意對幼兒連接管子時牢固性的指導。
3、比較討論管子多少的優劣:
4、探討管子多少的原因及糾正。我們看看四組的管子圖,想一想,管子多用的那組哪一部分管子用多了(引導幼兒觀察管子記錄圖)?梢栽趺锤哪?
5、給管子圖找錯.
三、給小區居民接水管,尋找接管子的最佳途徑。
1、布置任務,提出要求,引入三接口——現在咱們培訓結束了,可以接受任務了!小區居民里要重新接水管,請我們幫忙,愿意嗎?恩,這是房子的構造圖。一共有幾間房子?水管從哪里接起?從哪里接出?有一個特別要提醒的是,二樓的洗手間,衛生間和廚房,都是需要用水的,你接的水管一定要經過這三個地方。為了讓你們能節省更多的材料,老師為你們增添了一種新材料,看,這個接口有幾個通口的?對,就叫做三通口。就是說,這個三通口上可以接幾根管子,可以通往幾個方向?想一想,他放在什么位置上,能讓管子用的最少?想一想,接在這里適合么?好,現在你們分組去試一試,看哪組最先完成。
2、幼兒分組,進行操作。提醒幼兒接的時候要經過三個地方。
3、討論:水管接好了嗎?檢驗,是否都經過三個地方,那一組用的管子最少?評比接管小能手。
活動延伸:
在區域中繼續探討如何能最好的節省管子達到接管的目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優秀 篇10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體驗、感受、熟悉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2、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的風俗習慣,進而尊重和熱愛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3、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4、培養學生上網搜集信息、整理資料,調查訪問等綜合能力;
5、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探究意識,協作精神;
6、讓學生獲得情感的體驗;
活動重難點:、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的風俗習慣,進而尊重和熱愛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活動時間: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是中國民俗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于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二、活動過程
1、討論你對元宵節還知道那些內容?
(吃元宵、猜燈謎、逛廟會等)
2、你還想知道有關元宵節的那些內容?
小組討論制定研究課題方案
3、交流課題研究方案
。1)、元宵節的來歷
。2)、元宵節的歷史發展
。3)、各地元宵節的習俗
。4)、有關元宵節的詩詞對聯
4、小組修改自己的研究方案
三、小結
第二三課時
一、導入
通過你們的調查研究,你們一定取得了不小的收獲,我們用兩節課的時間來分享你們的收獲。
二、活動過程
1,交流元宵節的來歷
一說,元宵節是漢文帝為紀念平呂而設,因為平息呂氏之亂是正月十五; 二說,元宵節是人們為慶祝一年中的第一次月圓之夜而設,又稱上元節;
三說,元宵節起源于火把節,漢代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
2,交流元宵節的歷史發展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早在20__多年前在西漢就存在了,元宵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后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日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地區到全國各地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命名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
3、交流元宵節的習俗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春燈節、小正月、元夕節。元宵節是春節后第一個重要節日,由于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于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
。1)、元宵節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由來己久的習俗,元宵即“湯圓”,它的做法成份風味各異,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義卻相同。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俗語有句話叫和氣生財。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團圓對于一個完整的家庭來講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節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元宵節“送花燈”
“送花燈”簡稱為“送燈”,其實質意義就是送孩兒燈。即在元宵節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表示希望女兒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愿女兒孕期平安。
。3)、元宵節耍龍燈
。4)、元宵節舞獅子
(5)、元宵節猜燈謎
(6)、元宵節踩高蹺
。7)、元宵節祭門、祭戶
。8)、元宵節走百病
(9)、迎紫姑
。10)、逐鼠
4、交流元宵節的詩詞
詩詞兩首關于元宵的:
詞之首:《青玉案 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詩之首:《正月十五夜》
。ㄌ疲 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游妓皆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三、完成課本p3表格
第四課時
一、活動內容展示與評價
1、通過這次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2、你在這次活動中的表現
二、完成p4表格
三、總結
幼兒園大班教案優秀 篇11
設計意圖:
五月、盛開的沙棗花散發出濃郁的芳香、在給幼兒園帶來生命力的同時、也帶給大家美的享受、更激發了孩子們觀察探索的愿望。于是、這得天獨厚的園本資源成為了綜合探索活動設計的有效載體。本活動是“綜合探索”領域的一個內容、緊密圍繞“認識沙棗樹”設計一系列主題活動、通過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品嘗、感受等活動形式、使幼兒認識沙棗樹的特點、作用、從而培養他們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入手進行觀察的習慣。通過散文欣賞和繪畫沙棗樹、使幼兒體會到大自然的魅力、培養其愛護樹木、保護“綠色”植物、樹立環保意識、以及熱愛幼兒園、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學會用多種感官對沙棗樹進行觀察、用討論、比較的方法認識沙棗樹、找出沙棗樹的特征。
2、了解樹木與生長環境的關系。
3、了解沙棗樹對人類的作用、養成愛護樹木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沙棗樹的樹形、樹枝、葉、花等的細節照片。
2、沙棗花蜂蜜一瓶、沙棗一盤
3、錄音磁帶:散文欣賞《我愛家鄉的沙棗樹》錄音機
活動過程:
1、導入課題、感知幼兒園的美麗。
。1)提問:“我們幼兒園非常漂亮、種了很多種樹、你們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
(2)出示沙棗樹的照片、問:“這是什么樹?”“它還有更好聽的名字、你知道叫什么嗎?”(銀柳、香柳、桂香柳)
(3)激發幼兒觀察興趣。“現在沙棗樹開花了、幼兒園里香噴噴的、更漂亮了、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好嗎?”
2、認識沙棗樹。(請幼兒搬上椅子到戶外、圍坐在沙棗樹下。)
(1)認識沙棗樹枝干的特點。
請幼兒仔細觀察沙棗樹的枝干、互相討論、講述沙棗樹枝干與旁邊的柳樹、槐樹有什么不同?出示沙棗樹的樹枝細節照片、引導幼兒發現樹枝上的小刺、猜想小刺的作用是什么?(保持吸收水分)
。2)認識沙棗樹葉子的特點。
看一看沙棗樹的葉子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出示沙棗樹的樹葉細節照片、引導幼兒總結出:沙棗樹的葉子是小小的橢圓形、正面是銀綠色、背面是銀白色、非常有特點。
(3)認識沙棗樹的花的特點。
深深地吸一口氣。聞一聞并說一說沙棗花是什么味道的?你聞了以后有什么感覺?出示沙棗花的細節照片、請幼兒觀察并討論沙棗花的特點。(沙棗花很嬌小、是一簇一簇開的;ò暌幻媸倾y色、花蕊的一面卻是淡黃色的。)
“你知道沙棗花有什么作用嗎?”(沙棗花是優良的蜜源)出示沙棗花蜂蜜請幼兒品嘗。
(4)認識沙棗樹的果實的特點。
“你知道沙棗花謝了會變成什么嗎?”出示一盤沙棗、請幼兒觀察并品嘗沙棗。
“沙棗外形是怎樣的?吃在嘴里是什么味道、什么感覺的呢?”(沙棗是金黃色的。吃到嘴里軟軟的、發沙、仿佛含著沙子、皮厚核大、微酸微甜。沙棗有健胃的功效、用沙棗泡茶喝、還能延年益壽。)
3、了解沙棗樹的作用。
(1)討論:為什么沙棗樹是西北特有的樹?(沙棗樹長不高、但它的根系長度超過樹干幾倍甚至十幾倍、能在干旱的沙土深層尋找水、是大西北治沙防沙的“先鋒”、幫助我們人類改善了大西北的環境、因此我們要愛護它。)
(2)你知道沙棗樹還為我們人類做了哪些貢獻嗎?(沙棗樹全身是寶:花是優良的蜜源;葉子是家禽的飼料;果、花、枝可入藥、用于治腹瀉和痢疾;木材是制作高級家具和工藝品的良材。所以沙棗樹又有百寶樹之稱。)
4、欣賞配樂散文《我愛家鄉的沙棗樹》、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5、美工活動《美麗的沙棗樹》。請幼兒用繪畫、粘貼、手工制作等各種方法表現美麗的沙棗樹。
幼兒園大班教案優秀 篇12
活動目的
1、通過本次觀察與體驗活動,讓幼兒對懷孕這一現象有初步的認識;學習表達愛的技能,激發幼兒對他人的愛。
2、為幼兒創設多項交流活動,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在分組活動中,鞏固幼兒有規律的排序,同時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
活動準備
1、四維彩超錄象、圖片。
2、袋子若干,材料紙、筆、珠子等。
活動過程
一、感受愛。
1、情景設置:我來幫助你。
老師提問:"小朋友,你們想一想,(出示想的圖畫)我為什么要幫助朱老師呢?"老師:"你們還沒有出生之前也是在媽媽的肚子里的,那么想知道你在媽媽肚子里的樣子嗎?"2、看四維彩超錄像,讓幼兒了解胎兒在母親懷里的生長過程。幼兒看完后向朱老師提問,朱老師解答,同時請幼兒觸摸、聽她的肚子。
老師提問:
。1)朱老師,你吃飯和睡覺還和以前一樣嗎?
(2)你的寶寶什么時候出生?
。3)你為她準備了什么?
二、體驗愛。
1、體驗母親懷孕的感受,幼兒分別做不同的事。
老師:"朱老師的肚子,她走路和做事時什么樣的感覺呢?那我們把袋子系在腰間來體驗一下吧。"幼兒分成四組體驗:
。1)小朋友在座位上脫鞋、穿鞋。
(2)請幼兒到樓下去取東西。
(3)請幼兒幫助整理衣物、圖書、玩具。
。4)請幼兒掃地。
2、引導幼兒進行多項交流活動。
。1)老師:"那么有什么感覺?做事方便嗎?朱老師你懷孕有多久了?體重增加了多少?"教師與朱老師、幼兒交流體驗后的感受。
。2)幼兒與周圍的老師進行交流,問她們懷孕時的感受。
。3)引導幼兒與"自己的寶寶"對話。
三、表達愛。
1、向媽媽表達愛。
老師:"小朋友的媽媽是很辛苦的,媽媽為了你們的健康成長付出了許多的愛,那你們愛媽媽嗎?你們想對媽媽說句什么話?(出示說的圖畫)表達愛除了可以用嘴巴說,還可以用行動來表達你的愛,你們會在什么時www、com候(出示時鐘的圖畫)為媽媽做什么事呢?"幼兒一邊說一邊進行情境表演。
2、向老師表達愛。
老師:"朱老師你懷孕了,你這么辛苦,可是還堅持來給小朋友上課,為什么呀/小朋友,你們愛朱老師嗎?你們愛我嗎?為什么?"鼓勵幼兒大膽地想老師表達愛。
。1)老師:"還有一位老師說很愛小朋友,很想小朋友,你們猜猜她是誰?"幼兒看錄象:楊老師快生寶寶了。
老師:"你們想楊老師嗎?那你們想怎樣表達對她的愛呢?"(出示手的圖畫)(2)幼兒分組制作禮物:
(a)寶寶的衣服。
。╞)寶寶的拖鞋。
。╟)寶寶的項鏈。
(d)寶寶的小手帕。
幼兒園大班教案優秀 篇13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擬人的手法表現春天的美好景象。
2、嘗試續編散文詩,并能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的想象。
二、活動準備
1、課件-花園里有什么
2、繪畫材料人手一套
三、活動過程
。ㄒ唬┱f一說:花園里有什么
教師:現在已經是春天了,我們的周圍發生了什么變化?花園里有什么不一樣?
。ǘ⿲W習散文詩《花園里有什么?》
1、教師朗誦散文詩,幼兒欣賞。
2、教師:春天的花園里有些什么?他們都在干什么?
教師引導幼兒理解擬人的表現手法:
如,柳樹姑娘長長的辮子在微風里飄來飄去,蚱蜢在草地里學跳高。
3、教師播放散文詩,幼兒學習有感情地朗誦散文詩。
。ㄈ├m編散文詩《春天,花園里有什么?》
1、教師:春天的花園里,還可以看到些什么?聽到些什么?
聞到些什么?
。ㄈ缏牭讲脊萨B的叫聲、
小溪在歡快的歌唱、聞到百合花的清香、泥土的芳香等。)
2、幼兒嘗試根據自己的想法,續編散文詩《春天,花園里有什么?》。
。ㄋ模┊嬕划
1、教師:春天的花園里有那么多好朋友,我們把它們畫出來吧!
2、幼兒操作,畫出自己想象中的春天的花園。
3、交流展示。
附散文詩:
春天,花園里有什么?
春天的花園里有什么?噓--讓我們仔細去尋找。
太陽公公紅紅的臉膛,美麗的花朵張開了笑臉,
青青的草地像綠色的地毯鋪在花園里,
柳樹姑娘長長的辮子在微風里飄來飄去,
勤勞的蜜蜂在采蜜,五彩的蝴蝶翩翩起舞,
蚯蚓在泥土里忙著松土,蚱蜢在草地里學跳高。
幼兒園大班教案優秀 篇14
活動設計背景:
1、現在正值冬季。寒風凜冽,臘月到來,緊接著就要過年了,跟孩子們恣意地想象年景,暢談過年的欣喜。引出許多游子過年“過節”漂流外地的心結。描寫這一景象的詩歌、故事也有很多,《靜夜思》是選自語言教材中的一首比較經典的詩歌,之所以選擇它為教學內容,是因為它不同于一般的抒情敘事詩,它還有著一種引人入勝的情節,刻畫出了季節的蕭瑟、冷清,符合幼兒的欣賞特點,更容易激發幼兒的欣賞愿望、學習興趣,引起美的情感和共鳴。
2、利用本詩激發孩子孝順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關愛長輩。
3、以此談論家中“唯我獨尊”的現象。
4、計劃過年。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古詩內容,感受詩中描寫的景色,感悟詩人的心境。
2、初步學習按古詩節律吟誦。
3、通過積累,感悟和運用古詩,使幼兒充分感受古詩的韻律美、意境美,養成背誦古詩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能入情入境的通順、流利的朗誦詩歌。
2、激發積累古詩的愿望,主動學習、積累古詩。
難點:基本理解詩中意境,體會詩人思鄉情結。
活動準備
1、有關古詩的現代散文及古詩大掛圖。
2、了解冬季植物、天氣特點。
活動過程
1、邊聽音樂《靜夜思》邊進教室,感受歌曲的優美。
——歌曲里描寫了霜、月光等景物,隨著作者思緒飄動著,好美啊!
2、談話活動,引出話題。
——清秋季節,你們和爸爸媽媽出去游玩的時候,有沒有發現秋天給大地帶來的變化呢?
——教師小結:秋天來了,涼風習習,讓人倍感寒意,那么夜幕降臨,李白獨在夜里,從月光中也看到了霜,想到了很多。教師邊朗誦散文邊出示大掛圖。
3、引出古詩。
創設情境:教師模仿古代詩人大聲朗誦古詩《靜夜思》。
剛才老師在朗誦時,你聽到了什么呀?出示古詩大掛圖。
教師再次朗誦。
4、教師朗誦《靜夜思》古詩,并幫助幼兒理解古詩。
——哪一句古詩的意思你不懂呢?請知道的幼兒告訴其中的意思,或教師可根據幼兒提出不懂古詩在現代散文中用不同顏色畫出來讓幼兒進行理解。
和幼兒一起來朗誦古詩。
再次一起來朗誦古詩。提出要求:大聲、慢、要有古代詩人的感受。
教師小結:秋天給我們帶來了寒意,給詩人帶來了憂思。和幼兒一起感悟古詩朗讀。
5、教師與幼兒試著再次朗誦,學會古代朗誦時的神態。配樂
——小朋友可以回憶剛才教師模仿古代詩人朗誦古詩的樣子,一起來模仿著進行朗誦古詩。
附: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注釋】
1、題目:靜靜的夜里,產生的思緒。
2、床:五種說法。
、胖妇_。已經有學者撰文考證過。中國教育家協會理事程實將考證結果寫成論文發表在刊物上,還和好友創作了《詩意圖》。
、浦妇畽。從考古發現來看,中國最早的水井是木結構水井。古代井欄有數米高,成方框形圍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內,這方框形既像四堵墻,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欄又叫銀床,說明井和床有關系,其關系的發生則是由于兩者在形狀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類同。古代井欄專門有一個字來指稱,即“韓”字!墩f文》釋“韓”為“井垣也”,即井墻之意。
、恰按病奔础按啊钡耐僮。
、热”玖x,即坐臥的器具,《詩經·小雅·斯干》有“載寐之牀”,《易·剝牀·王犢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說,講得即是臥具。
、神R未都等認為,床應解釋為胡床。胡床,亦稱“交床”、“交椅”、“繩床”。古時一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馬扎功能類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類似物,兩邊腿可合起來,F代人常為古代文獻中或詩詞中的“胡床”或“床”所誤。至遲在唐時,“床”仍然是“胡床”即馬扎,一種坐具。[4]
3、疑:好像。
4、舉頭:抬頭。
【譯文】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賞析】一個作客他鄉的人,大概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吧:白天倒還罷了,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思鄉的情緒,就難免一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何況是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古詩對幼兒是一種即陌生又熟悉的一種文學活動,但作為一種教學活動進行教學,對孩子來說是枯燥的、不能很好的真正的理解其中古詩的含義。所以在教學中我夾著現在的、比較貼近幼兒生活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幼兒更進一步的理解和記憶。我運用幼兒已經學會的歌曲《靜夜思》進行導入活動,讓幼兒感受古詩很美,可以和著音樂演唱。在記憶古詩時,加上相應的動作,使幼兒能形象的進行記憶,更好的對古詩進行理解記憶。
反思在備課過程中對活動內容、教學理論、幼兒學習方法的認知變化。
幼兒園大班教案優秀 篇15
一、活動目標
1.認識1元內的人民幣,能說出它們的名稱,知道它們的面值是不同的;
2.初步掌握用貨幣購物的基本常識;
3.教育幼兒愛護人民幣,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學具盒,內有元、角、分的人民幣若干。
2.實物投影儀。
三、活動過程
1.以談話方式導入課題,激發幼兒的興趣
教師出示一些學習用品:小朋友你們用的這些東西是誰給你買?你們想不想自己學著到商店里去買呢?想自己去買,就必須認識錢,現在我們來一起認識錢。
2.幼兒分類操作,區分硬幣和紙幣
(1)請小朋友摸摸、捏捏、看看這些錢有什么不一樣?
。2)幼兒操作回答,教師總結:圓圓的、硬硬的叫硬幣。長方形的,像紙一樣的叫紙幣。
(3)請幼兒把紙幣和硬幣分開。
3.認識錢幣的面值
(1)觀察硬幣的不同
請幼兒觀察1元、5角、……的硬幣,說說它們有什么不同?
教師小結:這些硬幣的大小不一樣、顏色不一樣、圖案不一樣、數字不一樣。
(2)認識硬幣的面值
幼兒認識硬幣的面值,每個硬幣上都有一個數字,數字后面有個字。教師取一枚硬幣放在投影儀上,請幼兒觀察。這里有數字“1”,后面有一字“元”,這枚硬幣是1元,用同樣的方法認識其它面值硬幣。
(3)認識紙幣的面值
通過玩《紙幣找朋友》的游戲來認識紙幣的面值。
玩游戲《看誰拿得對》:教師說出1元內的某種人民幣的名稱,幼兒迅速從學具盒中取出相應的`硬幣和紙幣。
4.玩購物游戲,學習基本的購物常識
玩法:一名教師扮銀行工作人員,一名教師扮商店營業員,幼兒扮顧客,幼兒去銀行取錢(不超過1元),再去商店買物品,想好買什么。游戲可變換角色進行?烧埬芰姷挠變喊缪葶y行工作人員和商店營業員。
5.教師講評
(1)請幼兒討論:你用多少錢買了什么東西?
。2)買東西剩的錢該怎么辦?
。3)教育幼兒要愛護人民幣,不要亂花錢。
四、活動延伸
1.教師帶幼兒到超市購物。
2.家長為幼兒提供購買物品的機會,教育幼兒要愛護人民幣。
幼兒園大班教案優秀 篇16
一、從幼兒的興趣入手精心設計活動。
“椅子”
陪伴著大班幼兒走過了三個春秋,是小朋友離不了的好伙伴。
在平時的活動中,幼兒就很喜歡有意無意地玩些椅子游戲,如把椅子當馬騎、當搖椅、當滑梯等,但這些游戲往往因擔心安全問題而被限制。
根據幼兒的這些特點,滿足幼兒好玩的心理,讓他們自由設計椅子玩法。
通過椅子游戲,練習幼兒跨、跳、平衡的動作。
在這個活動中既鍛煉幼兒的四肢協調動作,激發幼兒勇敢嘗試活動的興趣,體驗體育游戲的快樂。
二、抓住重點、難點層層深入。
本次活動主要是以綱要為精神,幼兒的學習情況為主旨,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開展活動。
如游戲法在整個活動中就較為突出。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游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開始部分(準備運動)——“椅子操”。幼兒在場地上坐成3排,前后左右距離80~100厘米,與老師一起借助椅子坐如下活動:
坐在椅子上,做上肢運動;站在椅子前做體測運動;在椅子側面做壓腿、單腿跪等下肢運動;在椅子背后站立,雙手撐椅面做平衡練習;站在椅面上做上舉、下蹲動作等。這是整個活動的開始,是讓幼兒有個好的心情后進行活動的基礎。為下面的活動做了鋪墊工作。
基本部分——騎著馬兒去郊游。
先嘗試玩椅子的多種方法,練習馬術如:
站在椅子上跳下去,單腿站立練習平衡等。
接著鼓勵幼兒相互合作,增強游戲難度,如:把椅子放成一排,從椅子上跨過去、走平衡等。再鼓勵幼兒相互學習,進行多種嘗試。設計椅子玩法的時候,我在尊重幼兒的前提下,適當地進行指導,以游戲伙伴地身份加入進去,以增強游戲地趣味性。
在活動中,跨跳的動作難度較大,我作了重點的示范,讓幼兒反復練習,練習我隨時注意幼兒的安全,另外,讓幼兒兩兩合作可以讓幼兒間相互學習,降低活動的難度,而且安全系數也會相應的提高。
在活動最后,組織幼兒與椅子上聽音樂做游戲,整個活動考慮到幼兒的運動負荷,激緩結合。
三、活動中始終突出幼兒的主體性。
在活動中,我把大部分時間讓給幼兒活動,如給每個幼兒一張椅子,以減少等待,減少不必要的整隊,從而使活動具有一定的運動密度和強度。
讓幼兒在進行搭建、嘗試運動的活躍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
讓幼兒在自己搭建的椅子造型上練習跨、跳、平衡的技能,也體現了活動的趣味性。
幼兒園大班教案優秀 篇17
一、設計意圖
5-6歲的幼兒,個性已經開始發展,他們的各種心理活動已經有了互相的聯系,先前的心理活動和先前形成的態度會影響后來的心理活動和態度。在大班幼兒之間經常會出現搶玩具、動手打人、咬人、亂扔東西等攻擊性行為,引起幼兒攻擊行為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由于家長過分的溺愛孩子,常常把孩子捧為“小皇帝”“小公主”,對于孩子的各種要求一概滿足,從而使孩子的愿望無限膨脹;另一方面,幼兒在家或在幼兒園里長期受到過分的訓斥、責備,心理壓抑,他們常常會用一種方式宣泄郁悶的情緒,從而產生沖動、攻擊性行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個性發展初具雛形,可塑性很大,對于大班的幼兒,我們要認真了解他們的心理特點,及時幫助那些具有攻擊性行為的幼兒進行分析、糾正,使幼兒養成良好的個性,幫助幼兒的心理得到健康發展,因此,特設計本次活動。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攻擊的危害性,幫助幼兒糾正攻擊他人的行為。
2、教育幼兒團結友愛,做個人人喜歡的好孩子。
3、通過判斷誰對誰錯,提高幼兒的判斷能力。
三、活動準備:
1、布置不同行為的圖片展板。
2、“剛剛”在幼兒園與小朋友交往的幾段錄像(a.剛剛與小朋友搶玩具打人的片段;b.在游戲時,剛剛指揮小朋友打人的片段;c.剛剛不排隊洗手,推小朋友的片段;d.剛剛傷心的片段)。
3、多媒體課件(關于人行為對錯的影視片段)
四、活動過程:
。ㄒ唬⿲
帶領幼兒觀看不同行為的圖片展,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人的行為。
。ǘ┱归_
1、引導幼兒討論圖片中人的行為,讓幼兒分辨出什么樣的行為對人們有益,什么樣的行為對人們有害。
2、通過觀看“剛剛”在幼兒園與小朋友交往的幾段錄像,使幼兒進一步感受攻擊的危害性。
請幼兒觀看剛剛在幼兒園的生活片段,引導幼兒討論:剛剛為什么沒有朋友?他是怎樣做的?
教師小結:搶玩具、動手打人、亂扔東西、咬人等給人造成危害的行為都是攻擊性行為,攻擊別人,會給別人的心理造成壞的影響,時間長了,沒有朋友愿意和你在一起。
3、通過與幼兒平等的談話交流,引導幼兒遠離攻擊與小朋友團結友愛,做個人人喜歡的好孩子。
。1)請4—5名幼兒講述自己做過的好事,教師注意喚起幼兒相應的內心體驗,懂得做好事時,會受到別人的夸獎與表揚,心情是愉快的。
。2)請平時常常出現攻擊性行為的幾名幼兒講一講,自己曾經做過哪些攻擊性行為,結果是怎樣的?引導幼兒說出應該如何改正自己的行為。讓幼兒用親身經驗懂得攻擊性行為不但給別人帶來危害,還給自己帶來煩惱,讓幼兒理解要遠離攻擊,做個人人喜歡的好孩子。
教師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當自己的想法與別人發生沖突時,要學會商量,攻擊別人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我們應該想辦法為別人多做好事,做個人人喜歡的好孩子。
4、觀看關于人不同行為的影視片段,讓幼兒判斷出,誰做得對?誰做得不對?為什么?應該怎樣做?通過判斷誰對誰錯,提高幼兒的判斷能力,進一步加深幼兒的行為認識。
。ㄈ┙Y束
為小朋友今天的表現鼓掌,大家在歡快的音樂中狂歡。讓幼兒體驗沒有攻擊的快樂、和小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ㄋ模┭由旎顒
1、通過幼兒的一日生活,給幼兒營造快樂、和諧的環境氛圍,鼓勵幼兒做好事、幼兒之間互相監督,與家庭加強聯系與溝通,及時提醒幼兒避免發生攻擊行為,家園聯手漸漸地培養幼兒良好的個性。
2、通過領域教學活動,讓幼兒畫出“我在做好事”“我是好孩子”等。
3、開設“好孩子咨詢臺”,鼓勵幼兒遇到問題,隨時向老師咨詢,遠離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