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籃球運球教案范文(通用4篇)
學生籃球運球教案范文 篇1
一、指導思想
根據《體育(1-6年級)課程標準》理念,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不同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啟發學生自創、自學、自練、合作練習,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合作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與生活態度。
二、達成目標
1、體驗籃球的運球動作,感受籃球活動的樂趣。
2、發展學生靈敏性和協調能力。
3、培養學生不懼困難、敢于展示自我,學會與他人合作的良好社會適應能力,提高自信,培養創新意識。
三、本課特點
1、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各種運球活動中,比個人或小組“玩”的花樣多,鼓勵學生創出多種多樣的練習方法的同時,達到體驗籃球的運球動作,感受籃球活動樂趣的目標。
2、練習手段的改造與創新。將傳統的“運球繞障礙”改為“運球沖過封鎖線”,形成一攻一搶的“運球穿梭”練習,利用傳統的 “我變,我變,我變變變”、“石頭,剪刀,布”、“老鷹抓小雞”、“捉尾巴”等游戲進行運球練習,增加練習的興趣和難度,提高運球能力,發展靈敏和協調性,培養學生的競爭、合作、集體精神和克服困難的良好心理品質,增強自信心。
3、學習方式的轉變。在各種活動中,充分體現“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發展學習的學習能力。
4、器材改造。將標準的籃球架高度降低,適合小學生的身高特點,讓學生體驗扣籃和投籃的成功樂趣。
四、教學過程
1、誘導性練習。
(1)手部玩球——看誰的方法多。
(2)你能將球拍起來嗎?
2、單人運球。比一比誰的方法最多(從原地到行進間)。
3、“我變,我變,我變變變”運球游戲。
4、“石頭,剪刀,布”運球游戲。
5、“老鷹抓小雞”運球游戲。
6、對抗游戲----“捉尾巴”運球游戲。
7、沖過封鎖線后扣籃或投籃游戲。
8、放松舞蹈----“茉莉花”。
五、運動負荷預計
練習密度:50—60%
平均心率:130—140次/分
強度指數:1.4—1.6
學生籃球運球教案范文 篇2
一、指導思想:
遵循新課程的理念,體現體育課程的性質,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傳授運動技能為載體,培養學生身心健康為目的。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結合學校的場地設施,選擇教材,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說教材:
行進間運球在初中籃球的教材中是一個重要的教學內容,是學好籃球的一項必備技術,特別是可以提高學生參與籃球比賽能力,從而能真正激發學生對籃球的興趣起到基礎性的作用。并對發展學生速度、協調、耐力等身體素質有著重要的功能。
三、說學情:
籃球運動是深受學生喜愛,在各校開展較為普遍的一個項目。我校的籃球器材,場地比較充足,為開展籃球教學提供了有利條件。在我擔任的初三班級,把籃球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內容。上一學期,我主要教授了原地運球、胸前雙手傳接球和投籃三項基礎技術,開展籃球比賽,培養了學生學習籃球的興趣。本學期,主要在這鞏固和提高三項技術的基礎之上,提高學生參與比賽的能力,激發學生對籃球的間接興趣,體驗籃球比賽的激情和魅力,讓班上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喜愛籃球,積極地參與籃球運動。但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在參與比賽的過程中,一拿到球就不會“走路”,即不會運球,幾乎是站著打球,從而限制了他參與比賽的能力。這種情況在女生中更為普遍,因此,在這個階段,對于學生掌握行進間運球技術顯得尤為必要。
上周我在本班開展了行進間運球第1課時的教學,因此,學生對教學內容有了初步的掌握,在本課的第2課時中,主要是進一步鞏固提高運球的技術和能力。
四、說目標:
1、認知目標:學生懂得行進間運球的基本要領和方法。
2、技能目標:學生基本掌握行進間運球的技術動作,90%以上學生慢速運球時做到運球的后上方,落球于體側前方,運球與步伐相協調、有節奏,70%以上學生快速運球時表現出較好的控球能力;發展學生速度、協調、靈敏等身體素質。
3、情感目標:學生能積極參與,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精神。
五、說重難點:
重點:運球部位、落點及對球的控制能力
難點:運球與腳步相協調、人球同速
六、說教學流程
針對本課的目標及重、難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流程:
導入和熱身部分:通過球操和熟悉球性練習,起到愉悅身心,充分熱身的目的。
原地運球練習主要為接下來的行進間運球技術的學習做鋪墊。因為,行進間運球是在原地運球技術上的拓展,是行進間運球的基礎。
鞏固提高部分:通過抓住技術的重點出發,主要采用了沿邊線運球,控制好運球的落點,從走——慢跑的運球,充分體會觸球部位,逐步增強學生的控制球的能力,達到基本掌握技術的目的。
本課的重心還在于提高學生快速運球的技術和能力,通過直線快速運球,學生展示、小組比賽等手段,使得學生運球技術得到強化。
從本課的教學結果來看,較好的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但又有許多值得反思的地方,為今后的教學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敬請各位專家和同仁提出寶貴建議!
謝謝大家!
學生籃球運球教案范文 篇3
一、設計理念
本課采用籃球游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以此來代替枯燥的基本動作練習,滿足了不同學生運動需求,保護了學生對籃球的興趣。從設計到評價各個環節,始終把學生的發展放在中心地位,激發每個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增強集體意識。在教學中設計了不同層次的練習,使每個學生都能受益,體驗成功的樂趣。教學中還設計了多處空間讓學生通過想象學練,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的潛能,從而提高課堂的效果。
二、教材分析
籃球是小學生非常喜愛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而原地運球更是籃球運動中的基礎技術。籃球運動的趣味性,不僅能讓學生在和諧平等友愛的運動環境中感受到體育活動能減緩學習壓力消除不良情緒,帶來情感的愉悅,還能發展學生的協調能力,提高靈敏性,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道德的集體主義精神。本課教學內容《籃球—原地運球》練習針對水平二學生的身心特點,旨在讓學生通過游戲嘗試籃球的玩法,來達到激發學生興趣的目的,提高學生對籃球的興趣,從而真正掌握籃球的基本技術。
三、學生分析
四年級學生體育的運動技能雖然有差異,但學生總體身體素質比較好,模仿動作的能力較強,好奇肯學,組織紀律性和集體榮譽感很
強,有較強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
四、教學目標
1、通過籃球——熟悉球性及原地運球的學習,初步熟悉球性,掌握手指分開、掌心空出的運球手法。
2、體驗、鞏固原地運球的正確技術動作,感受籃球活動的樂趣。
3、激發學生對籃球的愛好,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合作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提高自信,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與生活態度。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原地運球的動作要領。
難點:控球能力。
六、教學方法和手段
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結合講解,示范、啟發、模仿、創新、競賽等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在能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促進學生努力達到學習目標;學生學習主要采用嘗試學習法、對比學習法、小組合作學習法。首先讓學生在嘗試練習中
七、教學流程
課堂常規→自編籃球操→熟悉球性→原地運球→花樣接力→放松與評價
學生籃球運球教案范文 篇4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新課程標準為理論依據,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結合教材特點,以及現階段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本課著重突出了合作學習、分層學習、探究學習等教學思想。通過多種體育教學活動,讓學生掌握動作技能,以此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二、教材分析
籃球是深受學生喜愛的一項運動,具有關注度高,普及廣泛,集體性強以及強調攻守轉換等特點,是現階段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事籃球運動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力量、速度、協調性等身體素質,同時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機智果敢、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質。本課所學的行進間運球,是籃球運球技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籃球原地運球基礎上的進一步學習,能夠對學生今后學習行進間投籃以及其他籃球技術打下良好基礎。本教材的重點是手按壓球的后側上方,難點是行進間運球時手腳的協調配合。籃球運球單元我共設置4課時,本節課為第二課時,籃球行進間運球技術。
三、學情分析
本節課教學對象為水平三,六年級的學生共計40名,本班學生男女比例相當,身體素質普遍較好,但也存在個別差異。現階段學生處于生長發育的高峰期,學生學習本身缺乏穩定性、持久性和連續性。但這一時期的學生想象力較為豐富。因此,為充分有效地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教師應通過多種教學活動,以游戲、競賽為主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學習和掌握動作技能,同時,教師應在組織小組性的活動時應照顧到身體素質稍差的同學。
四、教學目標
1、通過示范和講解,學生了解行進間運球的動作結構,理解行進間運球在籃球運球技術中的重要性。
2、通過教學活動和實踐練習學生掌握用手指按壓球的`后上方的動作要領。
3、發展學生的.力量,速度,協調等身體素質。
4、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機智果敢,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質。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正確手型,按壓球的后側上方。
難點:行進間運球時手腳的協調配合。
六、教學方法
講解示范法、分組練習法、游戲競賽法、分層練習法。
七、教學過程
(一)收心熱身
體委整隊師生問好之后宣布本節課的內容。為提高學生對本課教學內容的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向學生提出問題:相信大家都看過籃球比賽,也都有自己喜歡的球星,那大家想不想像球星一樣在球場上熟練的運球?宣布課程內容之后檢查著裝,安排見習生。
在隊列隊形練習中我安排了齊步行進與立定,增強課堂紀律性,提高學生集體榮譽感。
(二)愉悅身心
圖形跑,徒手操,拉伸
(三)增智促技
1、榜樣力量大
老師結合圖示做籃球的行進間運球的動作示范,在示范的同時提醒學生注意老師運球時手的動作,拍球的部位以及球的落點。示范結束后向學生進行提問,并讓學生積極回答,培養學生主動思考以及觀察學習的能力。
2、說說更清楚
在學生回答完相應問題之后,教師結合“以肩為軸腕放松,五指分開把球控,上引下按指用力,球似粘手好運動”的口訣對動作結構和動作要領進行講解,有助于學生對動作結構的理解和動作要領的記憶,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動作表象。
3、練練提高快(四個環節)
①走動式運球
學生分為人數相等的4組,在10米內以走的形式做往返運球。折返一次換手一次,完成折返后,另一名同學接球做練習。通過練習學生學習和掌握運球時眼看前方,用力排球后上方的動作要領。
②慢跑運球
在走的形式運球練習結束之后,安排學生在原有的分組上,做10米內跑動形式的往返運球。要求學生在跑動的過程中,后腳蹬地運球前進,求得落點在同側腳的側前方,通過本練習,加深學生對動作技術的理解和對動作要領的掌握。
③迎面擊掌接力
經過之前的練習,學生在慢跑運球已經較為熟練,安排學生做迎面擊掌接力的行簡介運球比賽,在比賽中讓學生體會跑的步伐與球彈起的節奏一致的感覺。用時最多的一組成員必須每人說出一項奧運會比賽名稱。通過接力賽既提高了學生的動作水平,又能拓展學生的奧林匹克體育知識。
④山羊、斑馬、長頸鹿游戲
學生進行分組,成橫隊在底線站立,在底線至中線進行行進間運球,教師下扣了,山羊、斑馬、長頸鹿學生模仿,并進行相應中、高運球,運球時掉球同學在該組同學完成運球后需說出掉球時動物的特征。所有同學完成后,按原有的順序由中線向底線運球。通過本游戲,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掌握不同高度下進行行進間運球,另一方面學生在體育活動中不僅鍛煉了身體,還拓展了知識,充分發揮體育存進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作用。
4、分層來提高
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分層練習,掌握較好的同學做繞標志桶練習;一般的同學做行進間告訴運球練習;學習情況需提高的同學在教師指導下進行鞏固練習。通過分層教學,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和提高。
5、一起展風采
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4組,成縱隊站立與底線后,在中線位置放置標志桶,讓學生進行繞標志桶接力賽。要求學生在比賽過程中不得掉球,從標志桶繞回時必須換手,用時少的組獲勝。
6、輔教材:書寫快樂
在原有分組的基礎上,學生兩兩相對成縱隊,以仰臥傳接球姿勢準備,最后一名同學持球頭后觸地后進行仰臥傳球,將球傳到第一位同學時雙手抱球身前書寫快字,然后將球傳回,最后一名同學做同樣向前傳球至第一位同學,書寫樂字。先完成為獲勝。通過游戲,一是可以發展學生的腰腹力量,使學生可以更好的全身協調發展;二是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和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良好行為。
(四)放松身心
拍打并于老師一起說出拍打部分的肌肉名稱,發展學生的正確健康體育鍛煉的知識,拍打后進行完美拉伸。安排進行抓手指的小游戲。
常規下課總結回顧,表揚。
師生再見,手環器材
八、課后說明
場地器材:籃球40個,標志桶4組
密度30%—35%
負荷:130—140次/分
創新與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