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編織教案范文(精選14篇)

編織教案范文

發布時間:2023-11-13

編織教案范文(精選14篇)

編織教案范文 篇1

  【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單腿站立、單腳跳躍的能力。

  2、通過游戲提高孩子們的合作能力,培養他們互相協調、團結友愛的精神。

  3、遵守游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設計意圖】

  編花籃是我們小時候經常玩的游戲,趣味性強,操作簡單,不需要什么器械,它不但能鍛煉幼兒單腿站立、單腳跳躍的能力,還能促進幼兒之間的相互團結,培養他們之間的感情,是孩子們非常喜愛的游戲。

  【活動準備】

  《健康歌》光盤、一塊平坦的場地。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播放《健康歌》,幼兒隨著《健康歌》的音樂在教師的指導下做熱身運動。

  二、游戲指導

  游戲玩法:

  孩子們先手拉手站好,其中一名孩子將自己的一只腿放在旁邊兩孩子的手上,單腿站立,然后,孩子依次將自己的一條腿放在另一小孩的腿上,所有孩子將腿搭好后,最先那個孩子的腿放在最后一名孩子的腿上,開始游戲,邊單腿跳邊唱兒歌:“編、編、編花籃,花籃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花籃”。

  游戲規則:

  1、參加游戲的人數在三人以上。

  2、若有一個小孩的腿掉下來了,游戲必須重新開始。

  三、放松活動

  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活動活動四肢,使身體完全放松。

  【活動延伸】

  回家和小朋友們繼續玩《編花籃》的游戲。

  【活動反思】

  孩子們很喜歡編花籃的游戲,能積極、踴躍的參與到活動中來,活動鍛煉了幼兒單腿站立、單腳跳躍的能力,培養了他們之間的感情,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編織教案范文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線條,了解不同的材料可以編織出的不同效果,運用線條進行簡單的編織,表現裝飾效果。

  方法與過程——教師演示操作幾種編織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寬學生的思路。學生通過欣賞、小組合作討論,實踐練習等方法認識和表現各種線條的編織效果。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受編織與生活的聯系及親手編織的樂趣。

  教學重點:學習認識、繪畫各種線條并組合編織。

  教學難點:線條的排列與裝飾

  教師準備:各種材料的編織圖片,編織實物。

  學生準備:自己收集的編織物品,紙、彩筆等。

  教學建議:本課建議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感受用各種材質編織的不同效果,認識各種線條及給人帶來的各種感受與聯想。第二課時運用線條畫出不同的裝飾效果,并剪出各種生活物品的造型。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引出課題

  1、教師表演編織

  2、揭示課題

  二、欣賞

  1、學生交流自己認識的編織物品及紋理效果

  2、圖片欣賞更多的編織物或教師配合學生的交流出示一部分編織實物

  三、紙條編織的方法探究

  1、出示紙條編織

  2、教師演示

  3、學生討論編織的方法

  4、師生交流總結,如:橫線條和豎線條可以深淺搭配著編織,一條隔一條地編織,或二條隔著一條編等多種方法。

  四、學生作業

  學生練習用紙條編織

  五、評價

  以教師的鼓勵為主

編織教案范文 篇3

  一、教學目標:

  學習短針的織法。

  二、教學準備:

  鉤針一枚;毛線一團

  三、教學過程:

  (一)教師示范拿線的方法。

  (二)教師示范短針的編織方法,學生學習

  (三)學生看著圖解練習編織短針,教師巡視。

編織教案范文 篇4

  一、教學目標:

  學習用短針的織法編制樹葉,激發學生對編織的興趣。

  二、教學準備:

  鉤針一枚;毛線一團

  三、教學過程:

  (一)教師示范拿線的方法。

  教師示范拿線的方法。

  教師展示鉤織好的樹葉,學生欣賞。

  (二)學生看視頻嘗試編織樹葉

  視頻分段展示起針方法和編織方法,學生邊觀看視頻,邊學習鉤織。

  (三)學生邊看邊學,教師示范編織,巡視指導有需要的學生。

編織教案范文 篇5

  活動目標:

  1、運用晴綸毛線編織出小丑的造型。

  2、能大膽想象,積極動手參與活動。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材料:

  乒乓球、晴綸毛線、彩帶、花布(邊角料)、膠水。

  工具:

  剪刀、錐子

  制作:

  1、先用晴綸毛線扎出小丑的身體和大小不同的彩線球,再把花布裱糊在紙上,卷成錐形帽子。

  2、結實

  3、裝飾眼睛、嘴,加工完成。

  做做玩玩----絨線編織《手套娃娃》

  材料:

  白色勞動手套、棉花、毛線(二、三種顏色)、縫紉線(黑、白、紅)、花布(邊角料)。

  制作:

  1、將手套的無名指退進手掌里。再剪下小手指套,把小指套縫在與大拇指套對應的位置上。

  2、向手套內填塞棉花。用毛線在大拇指套的根部扎出脖子的位置、調整好娃娃頭的大小造型,即可將娃娃頭的翻口處縫合;至此,手套娃娃的基本形體就組成了。

  3、在恰當的位置上用紅縫紉線綴上嘴巴、黑縫紉線綴出眼睛、黑毛線縫制頭發。

  4、根據需要制作各種服飾。

  布袋木偶系列

  ★材料與工具

  材料:硬泡沫、毛巾、布、線等。

  工具:美工刀、銼、剪、針、乳膠、大頭針、砂紙。

  ★制作方法

  1、選一塊泡沫用美工刀削去邊角,再鋸成粗胚(圓球形),然后修成小熊的頭,再用木工銼、砂紙打磨平滑加工制成;

  2、在頭上包貼一層布,可用毛巾以及舊針織品,包貼時乳膠要圖勻;

  3、用8cm×20cm的卡紙涂上乳膠,卷成比食指略粗的紙筒,在頭下方挖一個交紙筒略小的圓洞,將紙筒插入固定在里面;

  4、用卡紙或棕色絨布做耳朵,在頭頂開槽口,將耳朵嵌進去;

  5、用紐扣做眼睛,用細鐵絲穿在孔中,做一道小小插腳,醮上乳膠液插在頭胚上,眼睛會顯得水靈靈的,鼻子可以用包扣法做,抹膠粘上;

  6、根據表演者的手形大小,用布縫制布袋;

  7、按布袋的大小設計縫制木偶的服裝,要求穿脫方便,以便更換;

  8、用橡皮筋將布袋的頸部扎牢在頭的頸部上,再穿上衣服,小熊布袋木偶就好了。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通過小丑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小丑的外形。并讓幼兒嘗試描繪自己喜歡的小丑。引起幼兒的興趣。感受小丑夸張的外形,讓幼兒作畫,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夸張、滑稽的小丑。幼兒都能順利完成所要求的滑稽小丑的制作。并且有大部分孩子的作品可稱得上很完美,漂亮。幼兒在了解了小丑的形象特點后,開始大膽想象,積極制作滑稽的小丑。

編織教案范文 篇6

  一、教學目標:

  復習短針的織法,學習中長針的編織方法,培養手工編織興趣。

  二、教學準備:

  鉤針一枚;毛線一團

  三、教學過程:

  (一)教師示范拿線的方法。

  (二)學生看著圖解嘗試編織長針

  (三)學生練習編織長針,教師巡視指導。

編織教案范文 篇7

  [size=16px]課    型:綜合課

  教學方法:欣賞、示范和編織練習相結合民間編織教案

  一、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我國民間編織的特色及風格,民間編織教案增強學生熱愛傳統民間美術的感情。初步掌握民間編織的基本方法,并要求學生按步驟用棕編或紙編做一個編織小動物民間編織教案。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民間編織的特點及制作方法與步驟。

  難點:掌握紙板、紙條的軟硬程序及紙編時折紙的角度與手法。

  三、教具與學具準備

  教    具:竹編、草編、藤編、紙編工藝品各式各樣~2件,繪畫紙,硬紙片,膠水,紅毛線,黃毛線,剪刀,引渡針

  學    具:繪畫紙、硬紙片,膠水,紅毛線,黃毛線,剪彩刀,引渡針。

  四、作業要求

  按照紙編方法紡織一只貓頭鷹,要求圖樣美觀,比例協調,制作精細。

  一、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組織教學。檢查學生課堂常規及學習的準備

  (二)導入新課.

  引言:我們從小就有一個習慣,用彩繩編織花籃,過端午時用粽葉編織花籃、斗笠、水桶等民間編織美術教案,這些都是最簡單的編織。假如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編織出更多的花式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課-----民間編織。

  板書:民間編織

  (三)講授新課。

  1、欣賞民間編織的藝術特色。

  (1)指導、啟發學生認識教材上各圖編織美的特點。

  (2)大家談談最喜愛的作品,以及在生活中所見到的編織品。

  (3)小結:竹編是我國南方傳統的工藝美術品。它發竹篾材料,以造型生動、做工精美著名。請欣賞教材p.21圖片竹編的背簍、果盒。草編裝飾品,取材廣泛,以草為材料、編制成各式作品,以夸張,變形為多。民間編織教案,棕編以棕樹葉為原料,其作品有鄉土氣息和質樸的風格,教材p.22的仙鶴、蜻蜓造型生動、逼真。

  1.  民間編織的實用性與審美性融為一體的事例。民間編織教案

  用廢棄不用的包箱扎帶編織的菜籃、提袋等。

  用紙條、篾絲、毛線、麥稈編織的墊板、薄團、玩具等。民間編織教案

  3、棕編蚱蜢制作步驟。

  (1)  棕葉泡制,在開水中煮3分鐘

  (2)  編織:a.觸須;b.頭;c.背、腹、翅。

  (3)  整形修剪:觸須、腿、翅。

  (4)  用紅毛線點眼。

  由于棕葉材料較困難,我們學習另一種編織------民間紙編,它同樣是人民群眾喜愛的工藝品。

  1、            準備工作。

  (1)做線穗。

  把一根1米的紅毛線裁為三段,其中兩段各15cm,一段70cm,把長段的線毛線纏成8cm的圈,然后用黃毛線(15cm)束緊一端打結,把另一端剪開,再用一根15cm長的紅毛線穿過上端。

  (2)用硬紙片裁剪貓頭鷹頭部。

  頭高7 cm,  眼睛寬14cm,如圖一。

  a.畫圖、裁剪頭部;  b、挖眼洞

  (3)用繪圖紙裁紙條。

  一條3cm×70cm的紙折成1 cm 寬的邊,七條1cm×50cm的紙條。

  (二)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為下節課紙編貓頭鷹作好了準備工作,希望大家把這些紙條及貓頭鷹的頭部保存好,不要搞皺了,因為平滑的紙面做出來的圖形效果更好一些。請同學們下節課帶齊學具。

  第二課時

  (一)檢查學具。

  (二)復習提問

  民間編織的種類有哪些?各有什么特色?

  (三)導入新課。

  引言: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民間編織并做了紙編貓頭鷹的準備工作,這節課我們進行編織。

  板書:民間紙編------貓頭鷹。

  (一)講授新課。

  1、教師先編織好范樣。

  2、教師示范,學生仿做,同步進行。

  3、編織步驟如下:

  外框;先把3cm×70cm的繪圖紙折成三折,做貓頭鷹的外框,身長12cm,身寬11cm,尾部的高度4.5cm,再用膠水在圖中黑點所表示的地方固定。如圖二。

  羽毛:把1cm×50cm的紙條,用膠水粘接,按圖三所示的折法來回編織,并把靠近外框的紙條用膠水粘住。折時,手法要準、穩,紙條不能有多次折痕。

  尾部:把紙條如圖四所示,上下折疊編織。

  上線穗:如圖五所示,在貓頭鷹頭部穿一根15cm的紅毛線,把線頭兩端合在一起打結,再在尾底部中間把線穗裝上。

  整理定型:把外框修正,羽毛擺勻,線穗拉直。

  4、課堂巡視、提示。

  在編織過程中,要注意清潔,不要把紙條搞皺搞臟,編織要均勻,發現普遍的問題及時解決,提示學生按程序進行,牢記操作要領。

  5、課堂總結。

  (1)選出優秀作品掛在黑板上進行講評。

  (2)從實用變為藝術品是我國民間藝術的一大特色,鼓勵學生多看多練多做,為弘揚我國民間藝術作出貢獻

編織教案范文 篇8

  一、生成活動在我園的民族教育活動中,我班的民族工藝展示臺上,展示著許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藝品,其中有各類編織的物品。一天,班上的李元溶小朋友拿著一個竹編的小動物好奇地問:"咦?這是什么做的呀?真好玩。"他的一句話馬上吸引來幾名幼兒。他們又拿起其它的幾件編織的物品,看著、摸著、說著。幾天后,班上的小朋友先后拿來了竹編、草編、布編、繩編等各種編織物。見孩子們的興趣越來越濃,我準備就編織開展幾次活動。

  二、活動目標通過觀察編織物品,激發幼兒參與學習的欲望。培養幼兒多種能力。

  三、活動過程(一)欣賞活動目標:

  ⑴ 觀察編織物的特點,激發幼兒參與的欲望;⑵ 了解幼兒對圖示的理解水平。

  材料:各種編織物品若干,紙編作品若干,彩條若干,說明書一份。

  過程:

  ⑴ 出示展示臺,讓幼兒欣賞,并介紹自己所帶的物品,找異同點,引導幼兒小結用的材料不同,都是編織而成的;⑵ 教師出示紙編作品組成的畫面,讓幼兒欣賞,引起幼兒的興趣;⑶ 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出示作品所用的材料,并出示相關的紙編說明書,提出探索問題上面符號代表什么,和以前看過的折紙圖示有什么不同;⑷ 幼兒熟悉材料,嘗試看圖學習直編。

  分析:幼兒對參與活動,尤其是說明書的投放很感興趣,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熱情,但是說明書的第五步對幼兒較難,需成人指導,所以在說明書的旁邊應投放相應的供幼兒拆編的紙編作品,提高對圖示的理解。

  (二)操作活動(一)小組活動㈠目標:引導幼兒能自己看說明書,進行直線編。

  材料:說明書,彩條及相關成品,教師邊觀察邊幫助小組。

  過程:

  ⑴ 幼兒分組自選編織成品,學習看說明書直線編,發現說明書中圖示的規律;⑵ 幼兒自由編織,教師輔導個別幼兒;⑶ 引導幼兒在仿編后進行變化;⑷ 請幼兒介紹自己作品。

  分析:幼兒基本學會了看說明書,在第五步時,不少幼兒借助旁邊可拆收的作品。但投放的彩條的寬度要有變化,以利于幼兒選擇組畫。幼兒的作品種類少,主要是因為幼兒間的相互模仿和幼兒的感性經驗少所造成的。針對這種情況,應從豐富幼兒的經驗入手。

  操作活動(二)目標:引導幼兒自己看曲線編的說明書。

  材料:說明書,彩條等。

  過程:

  ⑴ 幼兒小組自學曲線編的方法;⑵ 和幼兒共同總結曲線編織的特點,教師輔導個別幼兒;⑶ 組織幼兒賞析幼兒作品。

  分析:幼兒能根據說明書自學曲線編,個別幼兒不再需要教師的輔導,但有十名幼兒需旁邊的輔助說明才可以編。

  操作活動(三)目標:

  ⑴ 鼓勵幼兒利用兩種編織方法編織出自己需要的形 象,⑵ 鼓勵幼兒大膽地創新,并能與同伴協商合作。

  材料:彩條,膠棒,各色彩紙,水彩筆,大白紙等。

  過程:

  ⑴ 請幼兒自由組合,協商所要組合的畫;⑵ 引導幼兒按自己的主題分工;⑶ 引導幼兒自己解決組畫過程中的分歧意見;⑷ 作品展示,引導幼兒自評、互評。

  分析:幼兒經過相互協商,把各自喜愛并想表現出來的作品歸納為三類,并自覺分組,組合出的三幅畫是:海底世界、森林小動物、公園一角。幼兒情緒高,興趣濃厚,當不知道的形象出現時,幼兒會去相關的區域尋找答案。幼兒學會了協商解決問題,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能力。另外,幼兒沖出了紙條的局限,能使用多種材料進行組畫。

編織教案范文 篇9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繞8字花,并嘗試美麗的菊花。

  2、在編織活動中體驗制作成功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鉛絲、皺紙、各色絲帶、雙面膠等

  三、重難點:

  掌握8字繞的技能

  四、活動過程:

  1、上次我們去上海大學參觀了菊花展,你們覺得菊花漂亮嗎?漂亮在哪里?

  2、幼兒交流各自的意見

  3、教師小結:菊花顏色多,形狀比一樣,所以看上去很美很漂亮。

  4、那今天你們想不想做彩色的菊花?

  幼兒嘗試制作菊花:

  1、教師出示各種材料請幼兒看看說說

  2、幼兒嘗試制作,教師指導

  3、幼兒交流

  (1)請個別幼兒演示:“你是怎樣做的?”

  (2)教師結合示意圖講解操作重點。

  關鍵點:毛線在大拇指和食指上繞“8”字花。

  (3)幼兒再次動手制作

  作品展示,活動講評:

  1、作品展示交流,誰做的菊花漂亮?為什么?

  2、教師提議,我們把我們做好的彩色花裝在花瓶里,大家一起來欣賞。

編織教案范文 篇10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彩條穿插編織的方法;

  2、能夠準確地沿線剪紙條,邊緣光滑;

  3、在細致的編織活動中養成有條理有耐心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經能夠較靈活地使用剪刀。

  2、材料準備:繪本PPT《花格子大艾瑪》、花格子大象艾瑪花紋圖片一張、剪刀、大象每人一只、彩色卡紙。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用繪本故事《花格子大象艾瑪》導入,集中幼兒注意,引起幼兒興趣;

  2、提問,引導幼兒探討。

  教師:故事的主要說誰?(花格子大象艾瑪——這時出示艾瑪圖片)

  它身上的花紋是什么樣的?(花格子)

  花格子的排列有什么特點?(間隔排列)

  3、出示操作材料——底板,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今天是大象一年一度的化妝節,有一群剛出生的小象,它也想穿花格子衣服,我們一起來幫幫它吧。

  二、教師示范講解

  1、引導幼兒觀察底板小象上有什么

  教師:老師為每位小朋友準備了剪刀、卡紙、大象

  教師:首先先來看看,大象身上有什么啊?(這是老師用刀劃得線條)

  教師:卡紙上又有什么?(直線)

  教師:好,接下去老師要開始裝扮大象了,小眼睛仔細看。首先將卡紙沿直線用剪刀剪下來,大家一起分享這些顏色。接著我們就用這些彩條進行編織了。先拿一根彩條,將彩條先放在大象的上面,從上往下依次穿,看看老師一次穿過了幾根?

  教師:老師是按照什么規律來穿的?一起來說一說?

  教師:穿好以后老師有個小秘訣,為了能穿更多的彩條,請穿好以后靠靠攏。全部穿好以后請小朋友將多余的彩條剪掉。

  2、教師請個別幼兒嘗試穿彩條。

  3、幫助幼兒加深規則映像。

  教師:接下去老師就要來考考小朋友了,剛剛的本領有沒有學會,線怎么做,然后。最后。

  三、自主操作

  教師提醒幼兒注意:

  1、剪刀不要弄傷其他小朋友

  2、先做好的小朋友可以去給客人老師看看3。聽到鈴鼓聲回到座位做好。

  幼兒自己動手操作編織,教師巡回指導。

  1、提醒幼兒剪開彩條時注意連續,不能剪斷;

  2、建議幼兒穿好一根后向旁邊推緊,彩條與彩條之間不能留縫隙;

  3、提醒幼兒在剪的過程中注意安全,及注意桌面地面的衛生。

  四、化妝舞會

  教師:小象們都化好妝了,接下去我們一起去參加化妝舞會吧!

編織教案范文 篇11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繞8字花,并嘗試美麗的菊花。

  2、在編織活動中體驗制作成功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鉛絲、皺紙、各色絲帶、雙面膠等

  三、重難點:

  掌握8字繞的技能

  四、活動過程:

  1、上次我們去上海大學參觀了菊花展,你們覺得菊花漂亮嗎?漂亮在哪里?

  2、幼兒交流各自的意見

  2、教師小結:菊花顏色多,形狀比一樣,所以看上去很美很漂亮。

  4、那今天你們想不想做彩色的菊花?

  幼兒嘗試制作菊花

  1、教師出示各種材料請幼兒看看說說、幼兒嘗試制作,教師指導

  3、幼兒交流

  請個別幼兒演示:“你是怎樣做的?”

  (2)教師結合示意圖講解操作重點。

  關鍵點:毛線在大拇指和食指上繞“8”字花。

  (3)幼兒再次動手制作

  作品展示活動講評

  1、作品展示交流,誰做的菊花漂亮?為什么?

  2、教師提議,我們把我們做好的彩色花裝在花瓶里,大家一起來欣賞。一、組織教學引出主題

編織教案范文 篇12

  一、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單腿站立、單腳跳躍的能力。

  2、通過游戲提高孩子們的合作能力,培養他們互相協調、團結友愛的精神。

  3、遵守游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二、設計意圖

  編花籃是我們小時候經常玩的游戲,趣味性強,操作簡單,不需要什么器械,它不但能鍛煉幼兒單腿站立、單腳跳躍的能力,還能促進幼兒之間的相互團結,培養他們之間的感情,是孩子們非常喜愛的游戲。

  三、活動準備

  《健康歌》光盤、一塊平坦的場地。

  四、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播放《健康歌》,幼兒隨著《健康歌》的音樂在教師的指導下做熱身運動。

  (二)游戲指導

  游戲玩法:

  孩子們先手拉手站好,其中一名孩子將自己的一只腿放在旁邊兩孩子的手上,單腿站立,然后,孩子依次將自己的一條腿放在另一小孩的腿上,所有孩子將腿搭好后,最先那個孩子的`腿放在最后一名孩子的腿上,開始游戲,邊單腿跳邊唱兒歌:“編、編、編花籃,花籃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花籃”。

  游戲規則:

  1、參加游戲的人數在三人以上。

  2、若有一個小孩的腿掉下來了,游戲必須重新開始。

  (三)放松活動

  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活動活動四肢,使身體完全放松。

  五、活動延伸

  回家和小朋友們繼續玩《編花籃》的游戲。

  六、活動反思

  孩子們很喜歡編花籃的游戲,能積極、踴躍的參與到活動中來,活動鍛煉了幼兒單腿站立、單腳跳躍的能力,培養了他們之間的感情,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編織教案范文 篇13

  第一課時 認識編織工具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與感受鉤織作為一種民間工藝對生活和社會的影響與意義,認識常見的鉤織材料,了解它們的特性。

  2.認識常用的編織工具:鉤針和毛線。

  3.掌握鉤針的握法。

  二、教學準備:

  各種鉤針編織物件;鉤針一枚;毛線一團

  三、教學過程:

  (一)鉤針的起源

  (二)鉤針編織物的欣賞。

  1.請學生說一說你在生活中看見過哪些鉤針的編織物?

  視頻播放編織物的圖片,欣賞漂亮的,有創意的手工小物件

  2.學生說說觀看后的想法

  (三)認識鉤針和線

  1.學生看一看,摸一摸鉤針,并說一說鉤針有哪些特點?和我們平時見過的毛衣針有什么區別?

  2.教師示范鉤針的握法以及用法

  學生模仿教師的手法,體驗鉤針的運針方法

  3.教師示范毛線的拿法,學生模仿體驗毛線的拿法。

  (四)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編織短針

  一、教學目標:學習短針的織法。

  二、教學準備:

  鉤針一枚;毛線一團

  三、教學過程:

  (一)教師示范拿線的方法。

  (二)教師示范短針的編織方法,學生學習

  (三)學生看著圖解練習編織短針,教師巡視。

  第三課時 編織長針

  一、教學目標:復習短針的編織法,學習長針的編織方法。

  二、教學準備:

  鉤針一枚;毛線一團

  三、教學過程:

  (一)在短針的基礎上編制長針

  教師先向學生示范長針的編織方法。

  (二)學生看著圖解嘗試編織長針

  (三)學生練習編織長針,教師巡視指導。

  一、教學目標:

  復習短針的織法,學習中長針的編織方法,培養手工編織興趣。

  二、教學準備:

  鉤針一枚;毛線一團

  三、教學過程:

  (一)教師示范拿線的方法。

  (二)學生看著圖解嘗試編織長針

  (三)學生練習編織長針,教師巡視指導。

  一、教學目標:

  學習用短針的織法編制樹葉,激發學生對編織的興趣。

  二、教學準備:

  鉤針一枚;毛線一團

  三、教學過程:

  (一)教師示范拿線的方法。

  教師示范拿線的方法。

  教師展示鉤織好的樹葉,學生欣賞。

  (二)學生看視頻嘗試編織樹葉

  視頻分段展示起針方法和編織方法,學生邊觀看視頻,邊學習鉤織。

  (三)學生邊看邊學,教師示范編織,巡視指導有需要的學生。

編織教案范文 篇14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繞8字花,并嘗試美麗的菊花。

  2、在編織活動中體驗制作成功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鉛絲、皺紙、各色絲帶、雙面膠等

  三、重難點:

  掌握8字繞的技能

  四、活動過程:

  1、上次我們去上海大學參觀了菊花展,你們覺得菊花漂亮嗎?漂亮在哪里?

  2、幼兒交流各自的意見

  2、教師小結:菊花顏色多,形狀比一樣,所以看上去很美很漂亮。

  4、那今天你們想不想做彩色的菊花?

  幼兒嘗試制作菊花

  1、教師出示各種材料請幼兒看看說說、幼兒嘗試制作,教師指導

  3、幼兒交流

  請個別幼兒演示:“你是怎樣做的?”

  (2)教師結合示意圖講解操作重點。

  關鍵點:毛線在大拇指和食指上繞“8”字花。

  (3)幼兒再次動手制作

  作品展示活動講評

  1、作品展示交流,誰做的菊花漂亮?為什么?

  2、教師提議,我們把我們做好的彩色花裝在花瓶里,大家一起來欣賞。一、組織教學引出主題

  照片:

編織教案范文(精選14篇) 相關內容:
  • 中班美術教案螞蟻教案(精選2篇)

    活動背景:春天到了,萬物復蘇,處處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色,樹木發芽了,小蟲子鉆出來了,小螞蟻成群結隊的運糧食,小蜜蜂和小蝴蝶到處飛舞,有的小朋友還帶來了寵物螞蟻到教室里喂養,大家對螞蟻產生了很高的好奇心!他們天天去看看、照顧...

  • 二年級音樂《童趣》教案教學設計范文(精選14篇)

    教學目標:(一)知識和能力目標:1、初步了解學習文言文的意義和方法。2、積累文言詞語(通假字、一詞多義、成語、省略句)。3、翻譯文言文,把握大意。4、反復朗讀,熟讀背誦。...

  • 中班《王老先生有塊地》教案范文(精選16篇)

    設計意圖:《王老先生有塊地》是一首非常熟悉的童謠歌曲,旋律簡單且多重復,歌詞有趣宜于幼兒記憶,特別是歌曲每一句的后半句都重復演唱“咿呀咿呀喲”更是深受幼兒的喜愛。...

  • 紅櫻桃教案(通用4篇)

    活動目標:了解櫻桃的相關知識。體驗親手制作的成就感。教學過程一、彩色橡皮泥1、用彩色橡皮泥捏櫻桃,引話題。2、討論櫻桃的外形顏色。幼兒:櫻桃小小的、圓圓,有個綠色的細細小尾巴。...

  • 《太空移民不是夢》教案(精選2篇)

    1.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尊崇( ) 駕馭( ) 迄今( ) 隕石( )羈絆( ) 烹飪( ) 桿秤( ) 深邃( )2. 指明下列句子所用的說明方法。(1)幾個世紀后,空間的居民將比住在地球上的人還多。( )(2)它們可容納1萬到1000萬人。...

  • 中班數學公開課教案(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及比較判斷的能力。3、引導幼兒學習比較高矮,知道高矮是通過比較而來的,學習在同一高度平面上比較高矮,并能按高矮給物體排序。...

  • 有關《背影》教案合集(精選15篇)

    【學習目標】:1.整體把握文章內容,體會細節描寫的魅力。2.品味賞析文章樸實飽含深情的語言。3.體味文章所表現的父親深深的愛子之情【學習重難點】:1.了解文章具體描寫父親“背影”的細節,體味作者為之感動落淚的原因。...

  • 幼兒園勞動節教案范文(通用13篇)

    教學活動目標:1、理解歌曲Nei容,學習愛勞動的好品質。2、Yin導幼兒根據歌曲內容繪畫,體驗聽音畫畫的樂Qu。3、啟發幼兒合理安排畫Mian內容,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審美能力。...

  • 點和線教案最新(精選15篇)

    活動目標:1、幼兒樂意探索、尋求蛋寶寶站起來的多種方法。2、鼓勵幼兒大膽交流,表達自己的意見。3、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體驗成功的樂趣。活動準備:每個幼兒一個熟雞蛋、各種物品:沙包、米、泥、瓶蓋、小杯子、布等。...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交市| 通河县| 诸暨市| 鄄城县| 和龙市| 仁布县| 义马市| 六枝特区| 中阳县| 五大连池市| 托里县| 新昌县| 顺平县| 娱乐| 岫岩| SHOW| 陵水| 天津市| 石景山区| 鹤庆县| 兴义市| 屯昌县| 仁化县| 信阳市| 宜黄县| 金堂县| 鄂尔多斯市| 乃东县| 临江市| 沙坪坝区| 永吉县| 三亚市| 元谋县| 腾冲县| 漠河县| 三明市| 从江县| 井冈山市| 麻栗坡县| 乐安县| 庆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