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我的好媽媽(通用4篇)
小班教案我的好媽媽 篇1
教學目標:
通過欣賞《勞動歌》,學唱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認識了解勞動的重要意義,培養幫助他人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美好品質。
教學內容:
聆聽《勞動歌》:
說出欣賞之后的感受,體驗勞動的快樂。學習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
用聽唱的方法自主學習,主動投入創編歌詞和舞蹈動作當中,用自己不同的表達方式來創造、表現音樂內容,享受勞動帶來的快樂和美好,培養和激發愛勞動的美好品質。
教學重點:
歌曲節奏的學習;創編歌曲歌詞。
教學過程:
(一)欣賞《勞動歌》。
1)講講看了之后有什么樣的感受。請小朋友們看動畫片(播放動畫片視頻文件《白雪公主》之中的七個小矮人《勞動歌》,初聽)。
2)請小朋友回答問題
生:(爭先恐后地)這個是七個小矮人的故事;他們在挖珠寶;他們是白雪公主的好朋友;他們在寶石;挖呀挖,使勁挖;在干活,在勞動
你們觀察的真仔細,七個小矮人在礦井里辛勤的勞動著,他們有的在(生:挖)寶石,有的在(生:運)寶石,還有的在(生:挑選)寶石,挖呀挖呀,不停挖,瞧他們干得多高興,是嗎?(老師做動作啟發學生發現小矮人在做什么)
3.你能模仿七個小矮人勞動的場面么?請你自己選擇一個角色來扮演好嗎?(復聽,請學生分角色扮演,先請他們自己編創或模仿小矮人勞動的動作,注意提示勞動時的姿勢和力量感,表演動作的節奏感。)
4.請全班學生跟隨音樂進行表演,可以合作表演(體驗勞動的氣氛和勞動的快樂,學生一邊表演,老師一邊少量旁白“又挖到一顆紅寶石”,“還有一個金剛鉆”,“他們辛勤的勞動換來了無數的寶石”。)同學們表演的真棒!七個小矮人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用自己的勞動換來了幸福的'生活。
其實在生活中小朋友也很愛勞動,對嗎?說說你會做什么?你在家里幫助過媽媽做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嗎?(引出課題《不再麻煩好媽媽》)生:我會掃地,我會洗碗,我會擦桌子,我會洗襪子等等(發言踴躍)。
真好,你們真的長大了,原來小時侯不會做的事情現在很多都可以自己做了,是嗎?有個小朋友說“我也會做許多事情,不再麻煩媽媽了”,我們聽聽她幫媽媽做了什么好嗎?(引出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的學習
(二)學習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
1.初聽。(播放示范曲)2.她會做什么你們知道嗎?
生:洗衣服,自己穿鞋子,自己疊被子,自己梳頭發。你們能不能按老師說話的節奏把玲玲會做的事情說出來呢?
師:自己
穿衣
┃服
呀┃(練習用X X X X ┃X
X┃的節奏,解決歌曲中的節奏問題)生:自己
穿衣
┃服
呀┃自己
穿鞋┃襪
呀┃自己
疊被
┃子
呀┃自己
梳
頭┃發
呀┃(按著節奏讀出歌詞)
3.復聽歌曲。用聽唱的方法學會歌曲,注意糾正學生在演唱中出現的問題。(請同學之間相互學習和糾正。老師做適當啟發和提示)
4.學生邊演唱,邊自發地做動作,一起來。(啟發學生用自己創作的簡單動作表現歌曲內容,從中體驗勞動的快樂,老師可以表演媽媽,和學生做學習的互動)
5.創編歌詞。除了這些勞動,你還可以幫媽媽做那些事情呢?請你用自己
穿衣
┃服
呀┃這樣的節奏說出來。(用節奏接龍的方法)
比如:生:自
己
刷
刷┃牙
呀┃自
己
洗
洗┃臉
呀┃自
己
擦
桌┃子
呀┃自
己
掃
掃┃地
呀┃老師注意修正學生在創編歌詞中的節奏。
6.請幾個創編歌詞的小朋友上來,用他們自己的動作來表現你們的歌詞。請同學們評價他們的動作,或做出自己認為更形象的動作。
7.選擇幾個小朋友的創編歌詞(表演動作簡單形象的)來集體演唱、表演。
8.除了幫助媽媽,我們還可以幫助誰做什么事情呢?
生:我們可以幫奶奶、爺爺、爸爸、老師、同學等等。
你們能幫老師做些什么呢?擦黑板,收作業,關電扇我們來唱一唱吧。(跟著伴奏音樂來演唱和表演)
(四)結束語
真謝謝你們幫老師這么多忙,希望你們今后無論在家里還是在學校都做個愛勞動的好孩子,好嗎?(下課)
小班教案我的好媽媽 篇2
教材分析
《不再麻煩好媽媽》這首兒童歌曲,采用2/4拍,六聲C宮調式,六樂句組成的一段體結構。
歌詞以第一人稱的口吻,道出了小朋友的心理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再麻煩媽媽了。歌曲按語言的節奏一氣呵成,旋律親切、流暢,歌詞真摯、感人,到出了小朋友的心理話,表達了懂事的小朋友對哈哈哈愛與感激。
學情分析
今年我任教的是二年級的音樂課。這些學生剛從一年級升上來,而且我們學校的學生大都是在家里的小皇帝。很多老師都這樣說:“現在的學生真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基于這樣的實際情況,我選定了一首新教材的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希望能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使學生在聆聽音樂的同時感受快樂的勞動,并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美好情操。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勞動歌》,學唱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讓學生理解勞動的喜悅的歡樂。指導學生用柔和的聲音,真摯的情感演唱歌曲。培養幫助他人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美好品質。
2、能主動投入編創歌詞,編創動作等音樂實踐活動。
教學重點和難點
歌曲節奏的學習;創編歌曲歌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組織常規。
2、學習節奏 ∣ x x ‖
3、你還會那些勞動的動作呢?請按老師的.節奏邊讀邊做!
二、新課教學:
1、學習主要的四個樂句 。出示圖片。并按節奏朗讀:
(1)、自己穿衣服呀 (2)、自己穿鞋襪呀
(3)、自己疊被子呀 (4)、自己梳頭發呀
2、請學生用動作表現歌詞,并通過模唱學習四句歌詞。個別表演,集體學習,教師評估。
3、初聽范唱
4、歌曲學習和處理
教師:1、你們說歌曲的速度是怎么樣的呢?(跟音樂唱一唱)
2、你們覺得應該選用那種力度來演唱歌曲比較好聽呢?有力的還是輕柔的?
3、小朋友們唱的真不錯!在家里,你們是媽媽的好幫手。那么在學校,你們能幫老師做些什么呢?擦黑板,收作業,關電扇……我們來唱唱吧。(指導學生進行歌詞創編并板示)
板書設計
不要麻煩好媽媽
(1)自己穿衣服呀
(2)自己穿鞋襪呀
(3)自己疊被子呀
(4)自己梳頭發呀
結束
擦黑板,收作業,關電扇
小班教案我的好媽媽 篇3
教學目標:
1.初步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學習用連貫、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
2.在理解歌詞內容的基礎上學習創編合適的歌表演動作。
3.增強愛媽媽、關心媽媽的情感。
教學準備:
1. 音樂磁帶一盒。
2.請一位配班老師做好情景表演的準備。
3.簡單的場景布置(小桌一張、上面放一只茶杯,小椅子一張)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活動:
師:媽媽工作了一天,辛苦嗎?回到家,我們應該怎樣關心、照顧媽媽?(引導幼兒大膽地談一談怎樣關心、照顧媽媽。)
二、學習歌曲:
1.欣賞視頻。
師:我們來看看這個小朋友是怎么關心她媽媽的。(播放視頻)她做了什么事?
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用歌詞來小結。
2.教師范唱。
師:今天我們就要學一學這首好聽的歌曲,它的名字叫《好媽媽》。現在聽老師來唱一唱。
3.幼兒輕聲跟唱。
師:請你們輕輕跟著老師來唱一唱,老師想聽聽小朋友好聽的聲音。
4.完整學唱歌曲。
師:小朋友來自己唱一唱。
三、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動作。
1.大膽學習創編動作,并請創編好的幼兒帶領其他幼兒表演。
師:請你聽著音樂想一想可以做什么動作。(邊放音樂邊想動作)請一個小朋友來和老師表演。老師扮媽媽,小朋友做孩子。
2.幼兒做孩子,老師扮媽媽,邊唱邊表演。
3.請一半幼兒扮做媽媽,一半幼兒扮做孩子,邊唱邊表演。
中班音樂活動歌表演《好媽媽》,是一首幼兒比較熟悉的曲子。但只是旋律,歌詞較為模糊,所以本節活動我將重點放在了歌詞的記憶和鞏固上。在歌曲的學唱部分,為了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富有童趣,我讓先讓孩子回憶媽媽平時在家都干些什么?體會媽媽的辛苦,讓孩子帶著感恩的情感進行演唱這首歌曲。孩子們在接下來的演唱中,似乎變得目光有“神”了,部分孩子沉浸在回憶里。然后,我又利用富有童趣的“擬人”手法,讓孩子們理解空拍的意思,很快孩子們就掌握了空拍這一難點。歌唱教學和空拍環節的.處理是本節活動的亮點。在整個活動過程,環環相扣,清晰明了。
不足之處:1、學唱歌曲部分,沒有照顧到個體差異性,沒有調動起部分幼兒情緒,導致兩級分化較嚴重。2、創編部分忽略了幼兒的體驗與感知。應該通過孩子的創編動作,調動起更多孩子的興趣,引發孩子更多的動作,從而使創編活動走的更深入。3、師幼互動中,模糊回應較多(如“好”),沒有給孩子一個明確的回應。所以導致活動沒有向更深的層次遞進。
小班教案我的好媽媽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歌曲中媽媽的親切、辛苦,知道要關心、熱愛媽媽。
2、學習用親切的語調唱歌,嘗試用動作表現歌曲。
3、聽完琴聲的前奏再演唱歌曲。
4、借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
5、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能夠獨立歌唱歌曲《我的好媽媽》
活動準備
茶杯一只
活動過程
一、復習律動:聽音樂節律,做動作。
二、學習歌曲:我的好媽媽。
1、介紹歌曲名稱。
教師和一名幼兒進行情景表演:我和媽媽。
2、教師一邊表演,一邊進行范唱。
3、提問:媽媽下班回家,她的孩子對媽媽說什么?
他為媽媽做什么事?
4、按歌曲節奏學念歌詞。
5、幼兒學習歌曲3-4遍。
每一句歌詞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示呢?你們來試試。
提醒幼兒注意聽琴聲演唱歌曲。
三、音樂游戲:找小貓。
《我的好媽媽》是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金典兒歌。在班級里開展此次教學活動時,自己坐在幼兒中間,心和情感離幼兒很近,有種師生互動的感覺。然后以談話的.方式導入,親切、自然,這樣迅速的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主動專注地參與課堂學習。接下來的各個環節可以說是環環相扣,緊密相連,使音樂的表現與創造在平日教學中緊密相連,是孩子們較喜歡的教學方式之一。讓孩子們充分發揮了無窮無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并和生活聯系緊密。同時,還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使音樂教學滲透到其它學科,成為一整體。本堂課,幼兒在認知水平、藝術實踐能力及情感三個方面都得到了發展。但少部分幼兒的參與意識還不夠,導致課堂氣氛不夠熱烈,在以后的音樂教學活動中有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