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安全教案模板集合(精選2篇)
大班安全教案模板集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充氣玩具充氣中的音樂形象,并嘗試用肢體動作予以表現。
2、隨音樂的變化再現玩具充氣的過程,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對充氣玩具有一定的了解。
2、音樂(A.軟綿綿的音樂;B.充足氣的音樂;c.充氣前音樂;D.漏氣的音樂;E離場音樂)。
3、充氣玩具一個。
4、紙和筆。
活動過程:
一、經驗回憶
1、觀察沒有氣的充氣玩具,談論這是什么玩具,發現其充氣的特點。
2、聽賞音樂A,感知沒有氣的玩具軟綿綿的樣子。
3、討論:讓玩具充氣的方法。
二、掌握充氣的節奏,感知充氣玩具充氣時的音樂形象
播放音樂B
第一遍:教師隨著音樂的節奏表現為充氣玩具充氣,讓幼兒感知充氣玩具充足氣時的形象。
第二遍:教師當場畫圖譜,幼兒聽賞音樂,進一步感知充氣時音樂的節奏。
引導幼兒觀察吹氣的節奏是不同的,有長有短,越是接近成功的時候,越是吹得快。重點練習最后一句。
第三遍:教師指圖譜,幼兒隨著音樂一起模仿。
思考其他充氣的方法(如:手動式打氣筒、用腳踏式打氣筒)。
第四遍:教師和個別幼兒指圖譜,幼兒隨著音樂一起用手動式打氣筒打氣。
第五遍:一個幼兒指圖譜,幼兒隨著音樂一起用腳踏式打氣筒打氣。重點:節奏準確、有力。
三、表現充氣玩具
1、教師模擬長頸鹿充氣玩具,幼兒模擬為長頸鹿充氣的工人。
2、幼兒嘗試按著節奏來給長頸鹿充氣,教師用肢體動作隨著音樂的節奏表現長頸鹿逐漸充足氣的樣子。
3、播放音樂C:
(1)幼兒按自己的想象扮作各種充氣玩具。
(2)表現充氣玩具沒有充氣時的情景。
(3)教師當充氣工人,引導幼兒按音樂的節奏打氣,充氣玩具一點點地變大、變結實。
(4)音樂結束,個個表現出充足氣的模樣供“充氣工人”檢查。
4、播放音樂c——漏氣的聲音:
(1)幼兒隨音樂表現為逐漸放氣。
(2)進一步進行經驗遷移,表現各種充氣玩具在充氣時的音樂形象,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大班安全教案模板集合 篇2
活動目標
1、 觀察周圍環境中的標記,并說出這些標記的名稱和含義。
2、知道火災的危害,知道簡單自救的技能。
活動準備
生活中尋找的標記,圖片
活動過程
一、師生共同觀察搜集的標記,引起幼兒的興趣。
1、說一說你在日常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見過這些標記?
2、找己認識的標記并說說這些標記代表什么意思(如禁止吸煙、高壓電線、人行橫道、高壓電線、安全通道等)。
二、教師讀一則火災新聞,提問:
1、新聞中說了一件什么事?
2、火災給人們帶來了那些災難?
3、火災是由那些因素引起的?
三、認識易燃物和火種
1、當易燃物遇到火種時容易引發火災,那小朋友們知道什么是易燃物嗎?(火柴、汽油、煤氣、)
2、現在請小朋友找找看我們的活動室里有哪些物品是易燃物品。
四、討論:如何預防火災
小朋友們,我們已經共同認識了易燃物和火種,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預防火災?
禁止燃放鞭炮、禁止玩火
五、出示課件.請幼兒觀看自救常識
1、撥打急救電話
2、馬上開窗呼救
3、用衣服壓住火苗
4、立即披上用水打濕的衣服和被子
六、1、討論如果幼兒園里發生了火災,小朋友們應該怎么辦(以最快的速度離開火災現場到達安全的地方)
2、了解逃生圖得重要作用,有了它就可以知道自己的位置,并盡快確定逃生路線。
3、出示逃生圖,請幼兒觀察,找到自己所在班的位置、走廊通道的位置、大門的位置,貼上相應的標志,并畫出相應的逃生路線。
4、請幼兒為幼兒園其他班的小朋友制作逃生圖。
幼兒合作完成,在原有基礎上,貼上走廊、門、出口、可通過、不可通過等標志,并用水彩筆畫出為自己確定的逃生路線。
活動反思 教師可組織幼兒進行一次模擬的逃生演習。要求幼兒聽到“警報”(哨聲)后,停止所有的活動,快速到教師身邊集合,一個接一個地撤離“危險地”(教室),到達“安全地帶”(操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