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給小花小草喝點水(通用7篇)
小班教案給小花小草喝點水 篇1
活動目標:
1.練習用四根紙條相互編織的方法,編出花朵。
2.嘗試在編織的基礎上進行粘貼。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愿意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編織活動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
練習用四根紙條相互編織的方法,編出花朵。
活動難點:
嘗試在編織的基礎上進行粘貼。
活動準備:
彩色紙若干、范畫。
活動過程:
一、出示彩色的紙條,引起幼兒興趣
1.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
2.這些彩色的紙條神奇了,它們會變魔術,你們看,它們跳呀跳呀跳到了脖子上,變成什么了?它們跳呀跳呀跳到了身上,變成了什么?
二、教師示范編織花朵
1.彩色的紙條除了會變成圍巾、裙子,還會變成什么?
2.創設故事情景(出示哭泣的小花范畫)咦!誰在哭呀?
3.花寶寶為什么會哭呢?我們來問一問花寶寶為什么要哭?
4.教師示范用四根紙條編織花朵,邊朗誦兒歌邊編織。
5.教師把編織好的花朵粘貼到花莖上。
三、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幼兒。
四、總結評價,展示作品
1.今天小朋友很能干,用彩色的紙條變出了一朵彩色的小花,花寶寶看到這么多的好朋友,高興極了,你們幫助了花寶寶,開心嗎?
2.教師小結: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
活動反思:
練習用四根紙條相互編織的'方法,編出花朵。這個是本節課的重點,在學習內容之前,我有讓幼兒在我原有的兩張紙條上先學習插。但在完整的粘和插結合的時候,幼兒不是很粘的好,有些把整張紙都粘牢了。在這個環節的處理上,還得思考:如何讓幼兒更簡便的學習粘。
小班教案給小花小草喝點水 篇2
設計意圖:
《迷路的小花鴨》篇幅短小,結構單純,形象鮮明,音樂旋律優美,歌詞通俗易懂且有意義,很適合中班幼兒演唱。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唱準歌曲中的附點音符。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一個游戲情節,讓孩子在寬松的氛圍里掌握附點音符的節奏。在活動中,我運用圖譜、木偶表演等手段把活動的環節趣味化,較大地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幼兒能記住歌曲的內容,并掌握附點音符的唱法。
2、學會用表情(神態)、動作來表現不同的音樂情緒。
3、激發幼兒的同情心,培養他們助人為樂的好品德。
活動準備:
場景布置;表情臉譜兩個;木偶小鴨子、小朋友各一個;小鴨子頭飾;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聽《小司機》做律動進入活動室。
二、練聲:小羊鼓。
三、附點節奏練習:X.||
||
1、幼兒聽辨老師拍的節奏,讓幼兒找出不同之處。
2、節奏游戲:五官在哪里
四、老師以講故事的'形式設置懸念,引起幼兒興趣。
師:“聽,遠處好像傳來了哭聲,咦,是誰在哭呀?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誰在哭?究竟發生了什么事?等會兒你們聽一段歌曲就知道了。”
五、幼兒學習歌曲。
(一)幼兒聽樂曲第一段,然后老師提問歌詞,幫助幼兒理解第一段的內容。
1、①池塘邊,柳樹下,是誰在哭呀?它為什么哭?
②你覺得現在小鴨子心情是怎么樣的?(出示表情臉譜)
2、①分句讓幼兒跟唱一遍,提醒幼兒唱的時候要注意音樂中的附點。
②師邊出示歌詞圖譜邊讓幼兒完整跟唱第一段。
3、①師:“誰能幫助小花鴨找到媽媽呢?”(引導幼兒大膽展開聯想)
②師:“大家想的辦法真好,讓我們聽聽歌曲的第二段,到底是誰幫助了小花鴨。”
4、幼兒聆聽第二段歌詞,然后老師提問第二段的內容。
提問:①是誰幫助了小花鴨?②怎么幫的?③現在大家的心情又怎么樣了?
5、幼兒跟唱兩遍,邊唱師邊出示歌詞圖譜。
六、幼兒完整跟老師唱兩遍,引導幼兒用表情表現音樂的情緒:
1、幼兒完整跟唱,老師邊操作小木偶。
2、幼兒變換多種形式演唱(如分男女生、分小組唱)比比哪一組唱得好。
七、請表演得最好的一位幼兒戴上頭飾當小花鴨,其余幼兒當小朋友,進行表演。
八、幼兒做鴨走動作離開活動室。
效果分析
教師在設計組織中,注重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教育的內在規律,通過創設情景、游戲、故事、圖譜、木偶等手段,一環緊扣一環,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枯燥單調的歌唱活動變得生動有趣。本次活動的難點——附點節奏,老師能巧妙地運用語言活動讓幼兒進行學習,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很高;本次活動的亮點是老師用形象直觀的表情圖譜提示幼兒用相應的情緒來表達歌曲的情感,輕松地達到了教學目標。
小班教案給小花小草喝點水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粗狂豪放的歌聲來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幽默詼諧。
2.在感受歌曲的過程中,通過觀察視頻,嘗試共同商討游戲的動作和玩法。
3.在與朋友的合作中體驗游戲的快樂。
4.啟發幼兒按照原歌詞的結構,創編新歌詞并演唱。
5.通過圖片理解《大象澆花》內容,并能根據歌詞內容展開大膽的想象。
活動重難點:
學唱歌曲《大象澆花》,把上行音階的音高唱準并且能用粗狂豪放的音色歌唱。
觀察視頻找出游戲規則,并能聽著音樂玩游戲。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鋼琴
活動過程:
一、動物朋友來看花
1. 孩子們看看這是什么地方?(課件:花園)
2. 游戲——快與慢:這個花園看起來怎么樣?這么漂亮的花園,把小動物們都吸引來了,聽,誰來了?(播放音樂)。
孩子們傾聽后回答:音樂中節奏慢的地方就像是小烏龜、大狗熊……來了,節奏快的音樂就像小兔、小青蛙……蹦蹦跳跳地來了,我們來聽著音樂學一學這些小動物們吧。(幼兒聽音樂游戲)
二、大象園丁真勤勞
1.欣賞旋律
(1)小動物們來到了花園了,它們覺得這兒太美了,那這個花園的主人是誰呢?聽!花園的主人大搖大擺地走來了,(播放音樂)這段音樂你聽上去有什么感覺?他會是誰?
(2)究竟是誰呢?我來唱一唱,你來猜一猜。(教師清唱歌曲第一段)教師清唱:森林里面我最大,長長鼻子全靠它, 我有一雙大耳朵,細細的尾巴。
(幼兒猜想)
(3)看看大家猜的對不對!(課件大象)。原來就是花園的主人是——大象,他還是這個花園的園丁喲,你知道園丁是什么意思嗎?就是照顧花園的人。
2.學唱歌曲第一段
(1)傾聽歌曲第一段大象要歡迎小朋友去他的花園玩,聽,他又放開嗓門唱了起來。教師再次清唱第一段。
(2)大象是怎么自己介紹呀?他先唱了什么?森林里我最大,他說這句話是什么樣的心情,特別了不起的樣子,接下來他介紹了什么?對,是他長長鼻子,為什么說長長鼻子全靠它呢?它用鼻子在花園里做什么事情呢?嗚啦啦啦啦……大象的鼻子可以澆花,他真是一位好園丁,接下來大象又介紹了自己的什么地方?我有一雙大耳朵,細細的尾巴,我們把大象的.自己介紹連起來說一說。
(3)大象邊說邊唱起來。再次欣賞第一段。老師演唱,有伴奏。
(4)孩子試著演唱第一段。鋼琴伴奏
(5)孩子模仿粗狂豪放的聲音你們覺得大象的歌聲聽上去有什么感覺?我們平時唱歌的聲音是這樣嗎?大象的聲音就是這樣粗粗的,我們再來學一學!幼兒集體演唱一遍。鋼琴伴奏
3. 學唱歌曲第二段
(1)大象大搖大擺地走到了自己的花園里,他是園丁喲,應該會為花朵做點什么吧,聽!教師清唱第二段。
(2)大象做了什么?(澆花)他澆了幾次,我們再來數一數(教師再次清唱第二段)。
小百科:大象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陸地棲息群居性哺乳動物,通常以家族為單位活動。大象的皮層很厚,但皮層褶皺間的皮膚很薄,因此常用泥土浴的方式防止蚊蟲叮咬。象牙是防御敵人的重要武器。
小班教案給小花小草喝點水 篇4
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用下列詞語中的任意兩個詞語口頭造句:世界、議論、七嘴八舌、解答、強大、胸有成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達爾文敢于提問、探索,不斷學習的精神。
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
2、學習達爾文敢于提問、探索,不斷學習的精神。
課時劃分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達爾文敢于提問、探索,不斷地學習的精神。
重點難點
學習達爾文敢于提問、探索,不斷地學習的精神。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你們見過花嗎?都見過什么顏色的花?
2、你們見過的花真多呀!可是你們有沒有問過:為什么花會有顏色呢?
3、教師導入: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和你們一樣年紀的時候就問過這樣的問題,那么他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呢?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達爾文澆花》。
4、指導讀好課題。
二、自讀課文,感知內容
1、播放錄音,聽錄音讀課文。
2、請小朋友借助拼音自讀課文。
3、小組內讀書,互相幫助。
4、大家一起讀。
三、圖文結合,講讀課文
1、再讀課文,思考:小時候的達爾文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2、學生反饋,教師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
(1)理解什么是好奇心很強?
(2)你們對什么比較好奇,想弄個明白?
(3)指導感情朗讀。
3、有一次,和伙伴在花園里玩時,發生了什么事呢?請小朋友們自由、大聲地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4、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花兒為什么是金色的?”、“它的.顏色能改變嗎?”達爾文是怎樣回答的?
5、指導學生用肯定的語氣一讀課文這一句子。
6、討論:達爾文為什么會那么肯定地說?
7、小朋友們,讀一讀課文,想一想“……”表示達爾文都在想什么呢?
8、從這些地方我們可以看出達爾文可沒有亂說話,他是經過他的觀察和思考解決問題的。可他的想法對嗎?我們一起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9、學生反饋。
10、達爾文的想法雖然錯了,但是他的想法在大膽的,也敢于
網
試一試,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請大家跟老師一起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11、從這段話中,你們還讀懂了什么?
四、朗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
1、認識生字。
2、朗讀課文。
教后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認識的12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用下列詞語中的任意兩個詞語口頭造句:世界、議論、七嘴八舌、解答、強大、胸有成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鞏固復習
1、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學生認讀。
2、指名認讀。
3、開火車鞏固認讀。
4、朗讀課文。
5、指導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二、總結延伸
1、學了這篇課文,你們受到了什么啟發?
2、你們覺得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學習呢?
3、再讀課文感知。
三、語文實踐
1、出示課后詞語,要求學生自由讀一讀。
2、同桌互相指讀,檢查對方,誰也不準打“電話”。
3、簡單地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
4、學生選兩個詞語口頭造句。
四、指導寫字
1、出示今天要寫的漢字,學生認讀并組詞。
2、學生小組內討論該怎樣寫好這些漢字。
3、學生集體交流、反饋。
4、教師強調、指導。
5、學生練習,教師個別輔導。
五、布置作業
1、抄寫本課生字。
2、朗讀課文。
教后感
小班教案給小花小草喝點水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正確的撕紙方法,嘗試在輪廓上進行粘帖。
2.能夠把漂亮的小花貼在花園里,體驗撕紙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
學習正確的撕紙方法,嘗試在輪廓上進行粘帖。
活動難點:
在輪廓上進行粘帖,不貼在外面。
活動準備:
小花圖片、背景圖、彩色紙、固體膠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美麗的花園里有許多漂亮的小花,小朋友看見了都非常喜歡,于是,你摘一朵,我摘一朵,慢慢的小花都摘完了,到了晚上,花園里傳來了一陣哭聲,原來是小草在哭,它覺得一個人很孤單,沒有人陪伴它,它在懷念和小花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二、教師講解
1.這么多小花被小朋友摘掉了,你們愿意幫助小草去找小花嗎?(愿意)
2.老師這里有一朵小花,看看是怎么做的.?(用彩色紙、把它撕成一小塊一小塊的)
3.老師把撕下來的彩色紙是怎么粘的?(粘在小花的輪廓線上)
三、幼兒操作
1.幼兒人手一張畫有小花的紙,用彩色紙進行粘帖。
2.教師巡回指導,觀察幼兒,幫助個別能力比較弱的幼兒。
四、美麗的花園
1.小草今天非常開心,它要感謝我們小朋友,幫它找回來這么多的小花,晚上它不會孤單了。
2.你最喜歡哪一朵小花,為什么?
小班教案給小花小草喝點水 篇6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 理解課文內容,能用下列詞語中的任意兩個詞語造句:世界議論七嘴八舌解答強大胸有成竹
3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 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 理解課文內容,能用下列詞語中的任意兩個詞語造句:世界議論七嘴八舌解答強大胸有成竹
重難點突破法:朗讀法討論法
美育滲透點:教育學生敢于提問、探索,不斷地學習。
能力訓練點: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說話能力和朗讀能力
拓展:你們遇到好奇的事情是怎么做的?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小朋友們,你們見過花嗎?都見過什么顏色的花?你們見到的花可真多呀,可是你們有沒有問過:為什么花會有顏色呢?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和你們一樣大的時候就問過這樣的問題,那么他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呢?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達爾文澆花》。指導讀好課題。
二自讀課文,認讀生字。
1 邊讀課文邊勾畫生字詞語。
2 指名反饋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
3 出示要求自讀課文。
4 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5 再讀課文鞏固生字的認讀情況。
三圖文結合,講讀課文。
1 再讀課文,思考:小時侯的達爾文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2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理解什么是“好奇心強”?你們對什么比較好奇,想弄個明白呢?
3 指導感情朗讀。
4 有一次,和小伙伴們愛花園里玩時,發生了什么事呢?請小朋友們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大家七嘴八舌議論,達爾文是怎么回答的?
指導學生用肯定的語氣朗讀。
5 討論:達爾文為什么那么肯定地說?當時他在怎么想?
6 小結:達爾文可沒有亂說話,他是經過他的觀察和思考解決問題的。可他的想法對嗎?我們一起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達爾文的想法雖然錯了,但是他的想法是大膽的,也敢于試一試,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請大家跟老師一起讀渴望呢的最后一個自然段。從這段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四課堂小結:達爾文是個好奇心很強的孩子,凡事都喜歡問個為什么,還努力的進行實踐探索,終于成了世界上著名的生物學家。
五布置作業:熟讀課文;收集有關達爾文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鞏固復習。
1 出示生字詞語讓學生認讀。
2 朗讀課文。
二拓展延伸,了解達爾文。
1 討論交流:達爾文為什么能成為世界著名的生物學家?
2 小結:正是因為達爾文的不斷學習和探索,他終于成為了著名的生物學家。
三語文實踐。
1 出示課后詞語,要求學生自由讀一讀。
2 簡單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
3 選兩個詞語口頭造句。
四指導寫字。
1、范在田字格中書寫生字,學生觀察。
2、指名反饋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學生自由的說,書寫時要注意些什么?
3、教師總結強調。
4、學生書寫,師巡視,個別輔導。
5、作業點評,鼓勵學生把字寫好。
小班教案給小花小草喝點水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欣賞樂曲,感受其中的詼諧趣味。
2、通過聯系故事線索、角色表演、動作模仿等形式表現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3、體驗與同伴相互游戲所帶來的快樂。
4、感受音樂節奏,樂意參與音樂游戲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5、在活動中與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活動重點:
幼兒能用身體動作體驗和表現故事情節。
活動難點:幼兒能隨圖譜,按故事情節記憶動作順序,玩音樂游戲。
活動準備
完整音樂、圖譜、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1、播放課件,教師講述《大象和小蚊子》的故事,幼兒根據故事創編動作。
二、基本部分2、聽音樂用動作把這個故事表演一遍。
(1)、教師帶幼兒聽音樂完整做一遍身體動作。
(2)、聽音樂用動作把這個故事表演一遍。
3、出示圖譜,教師指圖,幼兒看圖譜表演完整的'身體動作。
(1)、出示圖譜,明確圖譜上的角色。
(2)、教師指圖,幼兒嘗試說一說,做一做。
(3)、教師指圖,幼兒跟著音樂看圖譜做動作。
4、分角表演。
(1)、教師與幼兒分角色表演。
(2)、幼兒分角色表演。
(3)、我們玩得真開心!請客人老師跟小朋友一起玩游戲。
三、結束部分請小朋友聽著音樂,做動作表演故事走出活動室。
教學反思在次活動中,幼兒興趣很高,善于表現自己,也很投入音樂游戲,使幼兒充分體驗了游戲中小蚊子叮與大象趕的逗樂情趣。作為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我在有些環節的語言組織上不夠精煉,還需要加強。在活動的設計上也有一些欠缺,以后也需要更進一步的提高。
教學反思
在次活動中,幼兒興趣很高,善于表現自己,也很投入音樂游戲,使幼兒充分體驗了游戲中小蚊子叮與大象趕的逗樂情趣。孩子們很開心,活動后孩子們都給我說,老師我們還想玩這個游戲呢,我聽了后很欣慰。但是活動中也存在不足,作為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我在有些環節的語言組織上不夠精煉,還需要加強。在活動的設計上也有一些欠缺,以后也需要更進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