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會誰做得對教案(通用2篇)
中班社會誰做得對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鍛煉幼兒手眼的協調能力,鍛煉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和準確性。
2.幼兒從活動中得到的快樂感。
3.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4.培養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5.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重難點
重點:通過活動,鍛煉幼兒手眼的協調能力,鍛煉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和準確性。
難點:幼兒對此活動的積極性以及手眼的協調能力和動作的靈活性和準確性。
活動準備
盒一個,圓棒三根:小桌一個,桌子上放著裝有若干小球的杯子一個,紙盒一個,筷子一雙:一根長繩懸掛著小動物,在活動場地的墻上或樹上設一個籃筐。
活動過程
1.組織小朋友成四路縱隊集合,進行隊形隊列,基本動作練習。
2.游戲《連闖四關》
(1)交代游戲名稱和玩法。
教師:今天,我們一起玩《連闖四關》的游戲,看誰做得好。從第一排的排頭開始,按順序進行。
當教師宣布游戲開始時,第一名小朋友走到木棒前,用腳踩住木棒,然后用力一推,將木棒推進盒子內,三根木棒推完后,來到小桌前,拿起筷子夾彈子,夾完后來到繩子下面,跳起取物,再來到籃筐下,拿球進行投籃,動作完成后立即回到隊列后面排隊站好。
(2)游戲規則:小朋友在每一關里面,只做三次動作,不管做得好壞,都往下進行。
(3)教師進行示范
(4)讓小朋友進行游戲1-3次。
3.結束游戲活動。
活動反思
1.引導幼兒參加各種集體活動,體驗與教師,同伴等共同生活的樂趣,幫助幼兒們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增強與他人合作的意義,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對于中班的幼兒來說是需要的。通過這次活動,來達到鍛煉幼兒手眼的協調能力,鍛煉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和準確性,同時讓幼兒從活動中得到的快樂感的意義。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1)對幼兒發展的反思。通過此次活動我發現平時很多不怎么合群的幼兒他們也能參與其中跟群體一起完成游戲。他們能領會老師的意思甚至創造一些動作,使得整個活動氣氛活躍非常。老師是孩子們集體的教育者、組織者和領導者,也是幼教教育平時工作主力軍。這次活動過程中我發現有的學生反應能力還是有待提升。
(2)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對于中班幼兒來說鍛煉他們手眼的協調能力,鍛煉動作的靈活性和準確性是非常關鍵的。要想做好這點,作為老師的我,對每個幼兒自身的性格特點都必須了解,對他們的經驗水平,和生活習慣特點都需要有一定的掌握。這樣我們的教育核心價值和發展目標,才能更大限度的發展!
(3)對師幼互動的反思。對于此次活動,幼兒大部分都能以很大興趣參與其中,使得活動得到圓滿成功。但也有個別性格孤僻點的學生,難免反應不怎么靈敏。老師就進行帶動和示范。但是我想,只要在老師的多方引導下,學生這種性格會慢慢變得開朗起來。所以我認為要想做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必須具備愛心、責任心,就好像對孩子要求,在對待學習接受慢的孩子多點耐心,多點關心,使每個孩子在期末都有不同的變化,全面、公平的熱愛每一名孩子!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整個活動的參與度高,活動量大,有個別幼兒反應也不怎么靈敏,有個別對活動熱情度也不高,但在老師的示范和引導下他們也能參與其中,而且從中也體會到了活動的快樂!所以,在今后的活動中,我要認真注意到這點,我要從幼兒心理發展特點出發,理解他們的要求和想法,信任他們的潛在能力,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參與活動中來,放手讓幼兒在實踐中鍛煉、成長!
4.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更加細致認真的考慮這次活動的細節,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對于幼兒他們有些缺點和不足,我們對于他們的每一點進步都有給予鼓勵,尤其是能力差的幼兒更要多給些溫暖,理解、尊重、用心培育孩子對集體和他人的愛!
中班社會誰做得對教案 篇2
活動背景
班里有一半以上的孩子是留守幼兒,平日里,家里的老人還要忙農活,對于孩子的管教,他們的想法都是教到老師手里教就好了,所以很多孩子平日里都還沒養成一個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亂扔垃圾造成危害健康的嚴重性。
2、讓幼兒學會講究衛生,不亂扔垃圾,隨地吐痰。
3、鼓勵幼兒平時要講究衛生,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重點、難點
1.了解亂扔垃圾造成危害健康的嚴重性
2.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情境圖片6張
活動過程
一、看圖講述
教師把圖片拿在手上,一邊講述,一邊輪換圖片(教師:“小朋友,下面老師給你們講一個小故事,你們聽了,把看到的,聽到的,告訴老師故事里面都有誰,他們在做什么,誰做錯了,誰又做對了。小明喜歡邊走邊吃香蕉,吃完后將香蕉皮朝地上扔;小紅喜歡拿著可樂邊走邊喝,喝完后將可樂罐朝地上扔;小芳流鼻涕用紙巾擦,擦完后把紙巾扔進垃圾箱里。)
二、看圖判斷
教師引導幼兒看圖說一說:誰對誰錯(教師:“小朋友,你們看,圖片的故事里有誰呢?他們在干什么?誰做對了,誰又做錯了呢?為什么?)
三、看圖比較
教師講述亂扔垃圾影響健康的危害,并把圖片貼置于相應亂扔垃圾的圖片下。提問小朋友知道亂扔垃圾會給別人的健康帶來了什么危害了嗎?
四、教師與小朋友交流
教師:“小朋友,你們平時應該怎么做呢?能不能隨地亂仍垃圾?隨地吐痰,隨地大小便呢?還有,平時去到別人家做客能不能隨意呢?
活動反思
使幼兒了解亂扔垃圾造成危害健康的嚴重性是幼兒必要學習的基本常識,此活動設計能讓幼兒學會講究衛生,不亂扔垃圾,知道應該扔到指定的垃圾箱里。經過本節課,幼兒學會了如何正確地處理垃圾,不亂扔,吐痰應該用紙巾。課堂教學環節進行順利,但也存在缺陷,教師語速稍快了點,幼兒無法很快地回答問題,預期效果不是很好。因此,建議自己的教學語速放慢點,這樣更能把課上得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