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認識數字2》的教案(通用4篇)
幼兒園小班《認識數字2》的教案 篇1
教案目的
1、讓小朋友能夠知道1-2物品數量的意思,并能夠指出數量關系。
2、通過一個情景活動感受媽媽的愛。
教案準備
1、2個蘋果,2朵花,兩個帽子和衣服
2、兔子媽媽和貓咪媽媽的圖片
3、小朋友操作的材料
4、給媽媽送禮物,數量對應。
教案流程
1、首先給小朋友觀看兔子媽媽和貓咪媽媽的圖片。
讓小朋友觀察有幾個兔子媽媽和貓咪媽媽,大家一起數一數。
2、進一步讓小朋友感知數量2的概念。
老師出示蘋果,花朵,帽子,衣服,然后問下小朋友這些物品分別有幾個,大聲一起數一數。
3、送給媽媽的禮物
小朋友給媽媽送禮品,有幾個媽媽,分別送1種禮品,應該送幾個呢?小朋友意思思考。
4、在環境中找尋數量是2個物品,從而加深對數字2的感知和理解。
幼兒園小班《認識數字2》的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初步感知2的實際含義,會手口一致的點數2,會從多件物品中取出是2的物品。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幼兒初步感知2的實際含義
活動準備
貼絨教具:兩個蘋果,兩朵花,數量為1,2實物卡片,
學具 :小塑料球每組一筐
活動過程
1.教師逐一出示蘋果,帶領幼兒反復練習,手口一致的.點數,并說出總數。
2.按實物卡片取物,教師出示數量是1或2的實物卡片,幼兒從筐中取出相應數量的塑料球,邊取邊數,(重點練習取2)
3.講解2的含義,
4.按教師的語言指示取出1或2個塑料球
5.啟發幼兒自己身上或活動室內找找那些物體的數量是2.要求幼兒能大聲的回答。(至少1種)
1、我感到應反復舉例說明,讓孩子由淺入深進行理解。
2.對活動課程的反思:
。1)對幼兒發展的反思,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由適度的自由空間,可以互相找出相應數的實物。孩子可以理解和接納,因為利用實物教學可以充分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從而使孩子在玩中學習,感到學習是快樂的,而不是一種壓力。
。2)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通過平時教學時對孩子們的掌握,可以知道每一位小朋友掌握知識的快慢從而進行因材施教,以至于達到用自己最小的支持達到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
(3)對師幼互動的反思,在教學中根據幼兒的需要及時調節課堂氣氛,比如:有的孩子上課愛打瞌睡,講一些小故事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
通過活動過程,孩子們快樂的學會了要學的知識,但有個別學生對新知識掌握不牢固,今后在講課需要反復的訓練,以達到每位孩子都能掌握住新知識。
4.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我應該反復的做一些有關這方面的游戲,以加深孩子們對知識的掌握。
幼兒園小班《認識數字2》的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教幼兒認識1、2,知道它們能表示物體的數量。
2、養幼兒安靜地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話以及愉快地參加小組活動習慣。
3、引導幼兒學習用語言講述操作過程。
【活動準備】
圖卡1―2、貼絨動物卡1―2若干、數卡1―2、教學掛圖等。
【活動過程】
1、以游戲“捉謎藏”引入:幼兒找動物圖卡并數一數圖卡上有幾只動物。
2、出示動物卡、數卡、請幼兒給動物卡匹配數字讓幼兒了解數的實際意義。
3、引導幼兒認識數字1、2,并請孩子想象它們分別像什么?
4、分組活動:
第一組:給數卡排隊,匹配實物。
第二組:給數卡排隊,做點卡。
第三組:數物拼板。
實物卡朋友時,拼起來便會成一個長方形,請小朋友為每個數字卡找對實物卡朋友,然后把它們拼在一起。
5、展示第二組個別幼兒的操作卡,引導幼兒檢查,看印得對不對,表揚認真操作的幼兒。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隨機地利用環境中的物品鞏固幼兒對數字的認識(如:一張凳子用數字1來表示,兩張桌子用數字2來表示)
幼兒園小班《認識數字2》的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讓幼兒認識數字
幼兒能在數字中準確的點數2
材料準備
關于2的圖片、水果模型
活動流程
1、通過律動讓幼兒進入上課狀態。
2、復習數字1,并讓幼兒點數1。
3、出示圖片,讓幼兒點數2,并讓幼兒認識數字2.
4、告訴幼兒2像小鴨水上漂,帶領幼兒再次認識2.
5、通過小小售貨員的游戲,讓幼兒進一步加深對2的認識。讓幼兒當小售貨員,從各種水果中分別取出2個水果,賣給小朋友。對于分對的幼兒給予表揚,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6、老師出示許多數字,讓幼兒在眾多數字中正確的尋找2.
7、和幼兒一起送小鴨子回家,結束上課狀態。
家園互動
媽媽可以協助老師帶領幼兒認識2個以上的東西。
活動延伸
幼兒能子家長的指導下,準確的找出數字2。并能點數數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