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下冊讀數寫數教案(通用4篇)
一年級數學下冊讀數寫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5頁內容。
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幫助學生初步認識1-10各數,培養學生的觀察興趣。
2.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積極舉手發言,認真傾聽同學發言等。
3.結合教材內容進行愛國主義和環保意識的教育。
教學重點:指導觀察方法,培養觀察興趣。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按要求觀察。(課本2.3兩頁的主題圖)
1.看第2頁的圖,這是一個美麗的鄉村小學,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小朋友們高高興興地上學來了。大家來看看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誰能告訴大家,從這幅圖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2.仔細觀察這幅圖,看看圖上到底有哪些東西。匯報的時候要說清楚,個數是1的是什么,個數是2的是什么,個數是10的是什么?
3學生獨立觀察。
二. 匯報。
1. 生按1、2、3……的順序匯報,師板書1、2、3……
個數是1的有…… 紅旗、教學大樓、老師、操場、風向標、氣溫箱、足球
個數是2的有…… 雙杠、跳繩、門柱
個數是3的有…… 石凳、帽子
個數是4的有…… 垃圾箱、國旗護欄 問:你是怎么知道有4個垃圾箱的?
個數是5的有…… 高樓、
個數是6的有…… 花、大樹、
個數是7的有…… 小鳥、
個數是8的有…… 小樹
個數是9的有…… 女同學
個數是10的有…… 男同學
(允許學生說10以上的。)
2.指板書,這些數你能數一數嗎?
3.能完整的說有1個什么,2個…… 同桌互相說一說。
4.誰上來說給大家聽。(要求其余學生認真聽,說對了要拍手。)
三.討論。剛才小朋友們都很能干,現在你能找一找,我們教室里有些什么嗎?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等一下來匯報。
四.匯報。小組派代表匯報討論結果。
五.小結:這節課小朋友的表現都很棒,現在你能說一說,你學會了哪些本領嗎?今天我們數了美麗的鄉村小學里的人呀、花呀、樹呀、鴿子呀等好多東西,還數了教室里的門和窗等等東西,放學后,你們還可以數數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東西。
板書設計; 數一數
1 2 3 4 5 6 7 8 9 10
教后錄:這是一年級學生入學學習的第一課。為了使學生了解學習數學的重要性,一上課,運用了輕松的談話方式喚起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上下來之后感覺基本學生對這一知識都掌握得較好,更重要的是通過讓學生大量的說1——10在身邊的發現,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更濃了。
一年級數學下冊讀數寫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3頁例1、例2及相應的課堂活動與練習。
教學目標
1筆數的方式幫助學生建立計數單位“一”和“十”的直觀印象,為建立數位概念作好準備。會計數單位“一”和“十”數出100以內的數,會正確地數出“翻坎數”。
2敝憊哿私100以內數的組成,知道幾十幾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3背醪教逖槭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
教學重點
數數的方式幫助學生建立計數單位“一”和“十”的直觀印象,會數100以內的數,初步了解數的組成。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
學具:學生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一、教學單元主題圖
教師:小朋友們,前面我們學過了20以內的數,你能說說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到了20以內的數嗎?
教師:對,20以內的數在我們的生活中運得的確很廣泛。但是,我們的生活中是不是只到20以內的數就夠了呢?我們來看這樣一幅圖片。
出示單元主題圖。
教師:觀察這幅圖片,說一說你獲得了哪些信息。學生根據圖片上的信息自由地說。教師:這些信息里面的數是20以內的數嗎?
教師:看來在這里20以內的數不夠了,這一單元我們就來認識100以內的數。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數數、數的組成。
板書課題。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教師:小朋友們在前面已經學過了數數,現在請同學們每人拿出20根小棒數一數。
學生獨立完成,再抽學生匯報,并說一說是怎樣數的。
要求學生說出:一根一根地數、10根10根地數、5根5根地數……
教師:對,我們有很多種數數的方法。但是,我們在前面的學習中得最多的數數方法就是一根一根地數和一捆一捆地數,也就是10根10根地數,(板書:一根一根地數、10根10根地數。)今天這節課我們重點這兩種方法來研究怎樣數比20更大的數。
教師:這兩種數數的方法,10以后怎么數呢?要求學生回答:一根一根地數,10后面加上1就是11,再添1就是12……10根10根地數,1個十是10,2個十是20。
教師:現在請同桌的兩個同學把手中的小棒合起來,從這兩種方法中選擇一種你喜歡的方法數一數一共有多少根小棒。不過在數小棒以前,老師有一個問題,20以后怎么數呢?
引導學生回答:一根一根地數,數到20以后就是21,22……
教師:你是怎么知道20后面是21呢?
引導學生回答:2個十和1個一合起來就是21了。
教師繼續追問:10根10根地數呢?
要求學生回答:10根10根地數,20以后就是30了。
教師: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要求學生回答:2個十是20,3個十就是30了。
教師:現在請同學們數一數,同桌兩個同學的小棒一共有多少根?
學生數后,抽學生回答。(一共有40根)
教師:剛才同學們你們喜歡的方法數了你和同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老師有個問題想問你們,29后面是多少?39后面呢?
要求學生回答:29后面是30,39后面是40。
教師繼續追問: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導學生回答:2個十和9個一合起來是29,9個一再加1個一就是10了,2個十和1個十合起來就是30了,39后面是40也是這個道理。
教師:49后面是多少呢?59呢?69呢?
教師:現在請同學們四人一組把你們四個
人的小棒合起來,數一數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學生數后,抽學生回答。(一共有80根)
教師:現在請同學們再加20根小棒數一數,注意,數到九十九以后是一百。
學生小組合作數小棒。
教師: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呢?
教師:剛才同學們有的是一根一根地數的,有的是一十一十地數的,都能數出100根小棒。下面我們來比賽一下,左邊的同學一根一根地數,右邊的同學10根10根地數,看誰數得又快又對。開始!
學生分組數小棒。
教師:發現了什么?
讓學生發現10根10根地數比一根一根地數要快得多。
教師:對了,10根10根地數要快一些,但是10根10根地數能數出28,36,47這些數嗎?
讓學生意識到是不行的。
教師:那么你覺得怎樣又快又對地數出28,36,47這些數呢?
學生討論后回答。正確的答案是兩種數數的方法配合使,先一十一十地數數出幾個十,再一根一根地數數出幾個一。
教師:你們的手中有捆著的小棒,方便你們10根10根地數,也有一根一根的小棒,方便你們一根一根地數,下面請同學們最快的方法數出47根小棒。
學生數小棒,要求學生先數出4捆小棒,再數出7根小棒。
教師:說明47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呀?讓學生說出47里面有4個十和7個一。再讓學生這種方法數出28,36,并分別說出28和36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2.教學例2
教師:同學們已經會10個10個地數和一個一個地數的方法數數了,下面我們同學們數數的方法來解決一個簡單的問題。
課件顯示例2圖片。
教師:你看,這些小動物多可愛呀!你知道小灰兔有多少嗎?
學生數后抽學生回答,并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數的。
要求學生說出一排有10只,10只10只地數,有2個十只;剩下的一只一只地數,數出有8個一只,一共就有28只小灰兔。
教師:你看我們數數的時候也到了前面的數數的方法。那么這個28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要求學生回答:數了2個10只和8個一只,所以28由2個十和8個一組成。教師:小灰兔和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呢?學生數后抽學生回答,并說一說是怎樣數的。
教師:那么55又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呢?
要求學生回答:55是由5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
教師:再請同學們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只小動物。
學生數后抽學生回答,并說一說是怎樣數的。
要求學生回答:每一排都是10只,所以采10只10只地數,一共有10個十只,就是100只。
教師板書:10個十是一百。
三、鞏固深化
(1)課堂活動第1,2題。
(2)練習一第2,3題。
四、實踐活動
數一數自己感興趣的物體有多少。如:班上有多少名同學……
五、
教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
一年級數學下冊讀數寫數教案 篇3
一、 揭示課題:
師:今天微課的內容是:數數
師:相信聰明的你早就會數數了,比如數一數家里有幾個人,自己有多少個手指......,
二、數數技巧
師:在數數時,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從1開始,一個一個地數,每個物體都要數到,不能重復,也不能遺漏。(課件演示)
數數時還有一個小訣竅:像如課本第二頁的海底世界,這種物體多,排列比較亂的時候,可以一邊數,一邊在數的物體上做個記號:(課件演示),
數到最后一個物體所對應的數,就是數物體的結果。一共9個小龍蝦。
三、數數方法
師:當然,數數的時候,除了可以一個一個的數,也可以2個2個的數,如果你熟練的話,還可以3個3個的數,4個4個的數,5個5個的數。(課件)
師:
比如數這些氣球時,我們除了可以1個1個的數(課件展示)
也可以2個2個的數,和我一起來數:2個、4個、6個、8個、10個;(課件展示)
當然還可以5個5個的數,我們一起來數:5個、10個.
再看這些小棒,我們可以1根1根的數,還可以10根10根的數;
四:
師:你有沒有發現,哪種數法更節省時間呢?
對!每次數的個數越多,數的時間就越短。
相信在你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一定會經常用到多個多個的方法。
好了!今天微課的內容就這些,再見!
學習任務:
請認真觀看視頻內容,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復觀看,學習后,請把自己的收獲,以語音作業的形式發布到手機啪啪。
一年級數學下冊讀數寫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能較熟練地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進一步掌握平均的方法,練習三3—6題。
過程與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與態度
【教學重點、難點】
熟練地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課前準備】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
學具準備:學具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請學生用自己手中的學具平均分,先給同位說說,再說給大家聽聽。
要求說說把幾個分成了幾份,每份是幾。
二、練習:
第3題:
分一分,說一說
請學生用學具表示梨,動手分一分,
然后說說分的過程,
最后填空:一共有個梨。平均放進3個盤里,
每盤放個。
第4題:
圈一圈,說一說
先請學生仔細觀察圖,說說圖意,
提出問題:可以分給幾只小兔?
請學生自己圈一圈,填空,集體訂正。
說說是怎樣圈的,圈的結果怎樣。
問:除了圈一圈,還可以用什么方法?
引導學生思考還可以用想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