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體育小小送奶員教案(精選3篇)
小班體育小小送奶員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練習雙手側平舉,進行下蹲、腳尖走、鉆過山洞等的不同動作。
2、 根據教師的語言指令,變化不同的動作。
3、 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4、 培養幼兒清楚表述和大膽表演的能力。
活動準備:
1、 用橡皮筋系在兩個大的椅子上,七把小椅子,平衡木、繪制的假山、大樹,創設情境。
2、 音樂《這是小兵》、《碰一碰》。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小朋友,歡迎你們來到飛行員訓練營,你們知道飛行員是干什么的嗎?你們想當飛行員嗎?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飛行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學會很多的本領,你們有信心嗎?
2、 讓我們先來活動一下身體,準備接下來的訓練吧。(聽音樂,做運動)
二、基本部分
1、 在飛行員訓練營,我是你們的教官,你們一定要聽好我的指揮,不能自己亂跑。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訓練了,你們準備好了嗎?
2、 請飛行員們開啟你們的飛機,準備----起飛嘍!
3、 指導幼兒練習飛高飛低的動作,要求幼兒掌握下蹲飛,腳尖踮起飛的動作。
4、 教師帶領幼兒在空地上試飛,并提醒幼兒在飛的過程中注意聽指揮,注意不碰撞。
5、 穿過山洞:請幼兒說說怎樣穿過山洞,穿過山洞時要注意什么?掌握要領。(教師示范-個別練習-集體練習)
6、 飛過樹林:掌握要領,腳尖踮起飛。個別示范-集體練習。
7、 飛過獨木橋:鼓勵幼兒勇敢的走過去。
8、 整體練習:穿過山洞-飛過樹林-飛過獨木橋-飛回機場休息。
三、結束部分
慶祝活動-音樂游戲:碰一碰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采用主題模擬情境教學,比較充分的發揮了幼兒的主體作用,師幼共同營造了一個和諧、充滿樂趣的情景,幼兒在自主的空間里,積極練習、交流感悟、合作探究。事先擔心沒有進行預演會"出洋相",其實只要讓幼兒插上想象的翅膀,給他們提供自主的空間,他們就會將創新思維轉化為成果。還擔心紙飛機的破損會影響投擲的效果,其實擔心是多余的,相反還激起了幼兒的好奇心,相同的投擲動作,紙飛機的飛行高度和遠度不同。整個活動中,幼兒手腦并用,身心真正"活動"了起來。
小班體育小小送奶員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提高他們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使他們在自主探索中獲得成功體驗,是我們設計該活動的意圖。
一、活動前的思考
1.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及運動能力設計內容
多數小班幼兒已能較協調地向指定方向走、跑,為了避免機械訓練,我們設計了讓幼兒拖物向指定方向走、跑的內容.以激發幼兒游戲的興趣,挑戰幼兒原有的運動能力。
2.選擇安全、有趣、實用的.活動材料
我們對布制飛盤加以改造,縫上一顆大鈕扣,加上一根彩色帶子,使它可以一物多玩。另外,為了增加情趣,我們提供了色彩鮮艷的水果圖片和幼兒喜愛的小動物形象,這樣的材料能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3.選擇與活動內容相符的背景音樂
幼兒在《我是小司機》的音樂聲中進行熱身活動,隨音樂交替走、跑;活動中的音樂《電子琴》既輕松活潑又有動感,適合幼兒拖運物體;結束時的《蟲兒飛》舒緩優美,是理想的放松音樂。幼兒在與游戲情景相融合的音樂氣氛中能更加投入地進行活動。
二、活動中的策略
1.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本活動以“我是小司機”為主線,從開汽車去公園玩,到找水果店、運水果、給小動物送水果,到最后放焰火玩,幼兒在游戲情境中不知不覺地練習了基本動作。達到了鍛煉身體的目的。
2.充分給予幼兒自主嘗試、探索的機會
在基本動作的學習中,該活動改變了以往“教師示范在前,幼兒學習在后”的模式,讓幼兒自主體驗動作要領。如在練習拖物向指定方向走與跑時.教師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活動讓幼兒自主體驗動作要領,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第一次,找水果店。幼兒從中積累拖空車的經驗,掌握讓小車貼著地面走的方法。第二次,運水果。幼兒探索如何走得穩,不讓水果掉下來。第三次,送水果。幼兒挑戰一次運多個水果,產生新的探索欲望。
3.選擇合適的組織形式,安排合理的練習密度
在該活動中,我們采用了“分散、集中、再分散、再集中”這種交替、循環的教學形式,使幼兒練習機會增多,練習密度加大,有利于發揮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這樣在“散”中減少等待時間,在“合”中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動靜交替,使幼兒達到合理的練習密度。
目標:
1.初步掌握拖物向指定方向走和跑的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
2.探索平穩拖物的方法,注意拖物的方向、力度、速度等。
3.樂于參加體育活動,感受幫助有困難的人的快樂體驗。
4.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準備:
1.人手一個布制飛盤,自制水果若干(將蘋果、梨子、香蕉、桃子圖片貼在積木上)。
2.情境創設:①小動物的家(四只塑料筐上分別貼有狗、兔、貓、青蛙形象);②水果店(四個盒子上分別貼上四種水果的大標記)。
3.《我是小司機》《電子琴》《蟲兒飛》的音樂,錄音機。
活動反思:
進行完《有趣的輪胎》活動之后,孩子們更喜歡和輪胎做游戲了,而且特別喜歡獨出心裁,每當他們想出一種新的玩法,都會興奮地告訴我:“老師,我能夠這樣玩。”“老師,我可以那樣法玩。”并且會不厭其煩地逐個告訴其他小朋友,發展了他們的創造力和主動學習的興趣的同時更好的培養了他們語言能力和與他人交流的能力。
小班體育小小送奶員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走不同高度的橋,并能保持身體的平衡。
2.能按瓶上圓點的數量放在相對應的筐中。
3.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4.樂于參加體育活動,感受幫助有困難的人的快樂體驗。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空果奶瓶,瓶上分別貼有數量為1-5的圓點標記;盛果奶瓶的筐子5個,分別貼著1-5的圓點標記。
2.高度不同的平衡木3個(10-30厘米),《公雞操》音樂CD。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聽音樂做公雞操。
讓我們一起聽音樂活動吧!
2.創設情境,練習走不同高度的小橋。
今天送奶員生病了,你們愿意幫助他嗎?
送奶時要過三座小橋,過橋時身體應該怎么辦?
幼兒練習過小橋,教師在最高的小橋旁進行保護,鼓勵幼兒勇敢向前走。
請個別幼兒示范,教師小結動作要領:兩手伸平,眼看前方,慢慢向前走。
幼兒再次練習。
3.幼兒做游戲。
教師講解游戲的玩法。
小小送奶員送奶時要經過小橋,再三座小橋中任選一座通過就可以,每次只送一瓶奶,看清奶瓶上的圓點標記,按照圓點數把奶瓶送到“家”(筐子)里。
請一名幼兒示范送奶過程。
全體幼兒做游戲。教師提醒幼兒過橋時要把奶瓶拿穩。
教師和幼兒共同檢查奶瓶送的對不對(奶瓶上的圓點要和筐子上的一致)。
4.放松整理。
幼兒互相拉拉手、拍拍肩等。
教學反思:
游戲是最適宜于促進幼兒主體性和個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將理念轉化為行為,注重在活動中觀察、捕捉幼兒的興趣,把握時機及時引導,促使孩子們更深入進行游戲,讓孩子在健康游戲中得到更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