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中班音樂教案匯編(精選5篇)
實用的中班音樂教案匯編 篇1
教學目標:
1、感受音樂節奏和滑稽可愛的音樂形象,體驗參與集體活動的快樂。
2、訓練手指動作的協調性,在唱歌曲的同時手指能夠做相應動作。
活動準備:活動前做手指游戲“大拇哥”,音樂錄音帶。
活動過程:
一、導入(兒歌結束后,做手指操,教師喊節拍,幼兒跟老師一起做。)小朋友們都聽過《白雪公主》的故事嗎?里面就有幾個和我們的手指差不多的小人人,——七個小矮人,今天老師又請來了三個小矮人,一共有十個小矮人來我們班唱歌,跳舞,小朋友們想不想和這十個小矮人一起跳舞,唱歌?老師把十個小矮人請出來。(老師來演唱《十個小矮人》的兒歌。
二、聽一聽 唱一唱1、幼兒邊聽音樂邊拍手,來享受歌曲帶來的音樂形象。
2、讓小朋友跟著錄音機一起來唱,理解歌詞。
三、感受音樂的節奏1、教師示范表演手指游戲,幼兒全部扮演小矮人,欣賞教師表演。
2、幼兒聽音樂拍節奏,幼兒邊聽音樂邊在教師帶領下,按照歌詞中一到十的順序做相應的手指動作,并且可以完整的唱下歌曲。
四、節奏與動作的協調性兩手握于胸前,手心向外。從右手小拇指開始數數,數到幾便伸直幾個手指。當唱到“小矮人”時,伸出的手指隨著音樂彎曲(一拍),伸直(一拍),然后接著數。
活動熟悉后,可要求幼兒閉著眼做,使想象和動作統一起來,體會其中的形象。
五、拓展延伸1、每位幼兒一種樂器,讓幼兒跟著《十個小矮人》的音樂節奏,進行敲打樂器的練習。
2、語言:教師帶感情講述《白雪公主》的故事,讓幼兒認真聽,并且使幼兒可以口述故事的大概內容。
附兒歌:十個小矮人一個兩個三個小矮人、四個五個六個小矮人、七個八個九個小矮人、十個小矮人!
活動反思:
《十個小矮人》這首歌曲是午間操的`音樂,對于我們班級的小伴侶來說是耳熟能詳,因此我把活動的重點放在玩音樂游戲上,從而培養幼兒能聽辨音區的崎嶇,并能用舉措表現。在玩音樂游戲的過程中,孩子們表現出了出人意料的熱情與樂趣,并能激發出創新游戲的火花,可以說是在我的意料之外。
實用的中班音樂教案匯編 篇2
活動目標
萌發對美好事物的喜愛與美好生活的向往,體驗創造的樂趣。
嘗試運用吹畫、體態動作等方式表現種子逐漸鉆出地面,慢慢長大的情景。
初步感受樂曲清新優美的旋律與蓬勃向上的意境,積極參與多樣化的欣賞和表現活動。
活動過程
一、講述《種子托比的故事》,自然引出活動內容。
師:在一片美麗的大森林里,有高高的大樹……(故事詳見附錄),種子托比發生了什么事情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引導幼兒完整傾聽音樂。
1、引導幼兒完整傾聽音樂跟隨故事的情節自由想象種子托比的變化。
師:你覺得托比發生了什么變化?
2、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幼兒帶著問題再次完整傾聽音樂,初步感受音樂所表達的優美的意境。
師:是誰叫醒了托比?托比被叫醒后會發生哪些事情?
三、結合圖譜,引導幼兒感受AB兩段不同的音樂性質和所表達的音樂意境。
1、引導幼兒感受A段音樂
師:調皮的小雨點和風寶寶來到托比身邊,它們是來叫醒托比的嗎?
(l)教師隨音樂操作A段圖譜,幫助幼兒理解A段音樂中蘊含的情境節奏。
師:小雨點和風寶寶把托比叫醒了嗎?它們來了幾次?如果你是小雨點和風寶寶,你會怎么叫醒托比呢?
(2)教師引導幼兒大膽表現小雨相風的動作,教師選取有代表性的動作引導幼兒一起進行動作再現。
(3)結合幼兒的想象,鼓勵隨音樂動作模擬再現A段種子發芽的情境。
2、引導幼兒欣賞B段音樂。
(1)教師隨樂用畫筆逐步描繪出種子托比蓬勃生長,成為大樹的情境,加深幼兒感受。
師:托比慢慢地鉆出了地面,慢慢地它又有變化啦,我們一起來看看。
(2)引導幼兒嘗試用肢體動作來再現托比長出枝干和葉子的情境。
師:托比是怎樣慢慢長成大樹的?你能試一試用動作告訴大家嗎?
教師根據幼兒表現提出要求:和音樂配合才能讓托比長得又高又美。
(3)引導幼兒大膽用動作模擬再現B段情境,提醒幼兒動作合拍。
四、運用多種形式加深幼兒對音樂的理解,表達對音樂的理解。
1、引導幼兒嘗試運用肢體動作再現種子萌芽、成長的情境,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2、觀看flash,進一步加深幼兒對音樂蘊含情境的理解。
3、引導幼兒伴隨音樂,以吹畫的形式再現種子萌動、逐步成長的過程,充分感受音樂的氛圍。
4、欣賞幼兒作品,充分感受音樂充滿著喜悅與希望的意境。
實用的中班音樂教案匯編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并且能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掌握正確的發聲方法及唱歌姿勢。
2、唱準歌曲中連音、休止符。
3、通過1歌曲的學習,培養幼兒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樹立從小好好學本領、長大建設祖國的信念。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錄音機、歌曲磁帶、課前,幼兒理解祖國的含儀。
活動過程:
1、讓幼兒聽音樂,做鳥飛的動作,引發幼兒活動的興趣。老師“剛才小朋友邊唱邊飛,你們飛到了什么地方?”“北京是個什么地方?”“在北京的天安門前,有些小朋友在唱歌跳舞呢!你們聽。”(放錄音)
2、老師范唱并幫助幼兒理解歌詞的內容。老師“剛才你們聽到了什么?再聽老師唱一遍,仔細聽歌曲里唱了些什么?”“什么是祖國,我們的祖國是什么地方?”“為什么要盼祖國更強大?”“要使我們的祖國變得強大,將來要靠小朋友去建設,我們現在應該怎么樣呢?”
3、幼兒學唱歌曲。
老師“這首歌曲的名字叫《我是祖國的好娃娃》,請小朋友跟著老師請輕輕地學唱這首歌曲。”“現在請小朋友試著自己把歌曲連起來唱一遍。”“小朋友在唱“好媽媽、好娃娃”中的“好”字時,要稍稍拐個彎,我們一起來練一下。”在唱“嗎來、娃來”時要跳躍些,小朋友練一下。”請小朋友用好聽的聲音來唱這首歌,不要亂叫,我們一起完整地唱一遍。”“唱這首歌時應該用什么樣的表情來唱呢?
4、配上相應的動作表演唱。
老師“小朋友唱得真好,現在可以邊唱邊加上一些漂亮的動作進行表演,看誰唱得好聽,演得又好看。”
5、老師放錄音讓幼兒跟著音樂一起跳。
實用的中班音樂教案匯編 篇4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學唱歌曲。
2.嘗試看圖譜有感情地演唱,唱出歌曲中的強弱、漸強漸弱。
3.體驗理發師理發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圖譜PPT、音樂、鋼琴
經驗準備:有理發的經驗,了解理發店。
活動過程:
一、練聲導入,產生興趣
1.回憶生活經驗。
“小朋友,你們去理發店理過發沒?”
“那理發師用剪刀剪頭發的時候會發出怎樣的聲音呢?”
“讓我們一起聽聽理發師的剪刀發出的聲音:咔嚓、咔嚓。”
2.掌握“咔嚓”節奏。
“讓我們一起來給自己理理發吧!”
小結:哎,頭發剪好了,我的頭發真漂亮,真漂亮!
三、借助圖譜,學唱歌曲
1.說說歌詞
(1) 學習第一句歌詞
“我們一起去理發店看看吧!理發店里有誰?”(理發店的叔叔阿姨)
“我們一起跟他們打個招呼:理發店的叔叔阿姨。”
“讓我們再加快速度說一說。”“他們在干嘛?” (2)學習第二句歌詞
“頭發還沒有剪好,還要繼續工作:拿起剪刀剪呀剪呀,咔嚓咔嚓。”
(3)學習第三、四句歌詞
“頭發剪好了,我的發型怎么樣?”(哎,頭發剪好了,我的頭發真好看,真好看。)
“你們的頭發剪好了嗎?也來夸夸自己。”
(4)完整說歌詞
理發師的工作真有趣,還有更多的客人要理發,我們也來做理發師,完整說一遍。
2.唱唱歌曲
(1)教師范唱
“老師還能把理發師有趣的工作唱出來呢,請小朋友仔細聽。”(教師范唱)
(2)幼兒學唱
(A)初次演唱
“你們想做理發師嗎?讓我們一起來唱唱吧!”
(B)難點練習
“你覺得哪里還不太會唱?需要再唱一唱?”
(C)情感提升
“小朋友看剪刀有什么不一樣?一個大一個小。那我們在唱的時候大剪刀可以用力剪,小剪刀輕輕剪。”
“這邊還有一個什么符號,像什么?音量由小到大。”
(D)完整演唱。
“讓我們有感情的一起再來唱一唱吧!”
四、師生互動,體驗快樂
“ 小朋友終于學會當理發師了,那你想給誰理發呢?”
“今天來了很多客人老師,我們給客人老師也理個發吧。
實用的中班音樂教案匯編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體驗與朋友合作的快樂。
2、發展幼兒大膽表現的能力及感受力。
3、在引導幼兒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啟發幼兒根據歌詞大膽的表現,感受歌曲歡樂的情緒。
活動準備:
(一)知識經驗準備:在日常生活中都看過爸爸媽媽煎荷包蛋,有的幼兒還嘗試過。基本了解煎荷包蛋的過程。
(二)活動材料準備:教學掛圖五張;音樂磁帶、錄音機。一次性碗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1、調動生活經驗,激發興趣。"你們喜歡吃荷包蛋嗎?看過爸爸媽媽煎荷包蛋嗎?是怎樣煎的?
2、請幼兒欣賞音樂第一遍。"有個小朋友可喜歡吃荷包蛋了,我們仔細聽聽小朋友是怎樣煎蛋的?
3、出示掛圖,幫助幼兒理解歌詞。"歌曲里唱了什么?是怎樣煎荷包蛋的?
4、邊看圖片邊用動作表現歌詞內容。"你們想不想自己學著煎荷包蛋?(在自己座位上邊唱邊表演)
5、教師完整地表演給小朋友看。"剛才看到小朋友煎得可香了,老師也想來煎一個。
6、引導幼兒創編邀請別人吃荷包蛋的動作,集體表演一遍。"荷包蛋煎好了,心情怎樣?你想請朋友來吃你的荷包蛋嗎?我們怎樣請朋友,用個很美的動作。
7、集體表演煎荷包蛋。"我們一起煎荷包蛋給自己的朋友和后面的老師吃好嗎?
8、教師。"今天吃得真高興,你們也累了,我們回家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