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大班科學活動:溫度計(通用7篇)

大班科學活動:溫度計

發布時間:2023-10-27

大班科學活動:溫度計(通用7篇)

大班科學活動:溫度計 篇1

  設計意圖:

  幼兒科學教育的首要目標就是幫助幼兒獲取周圍物質直接廣泛的科學經驗,并在經驗的基礎上形成初步的科學概念。有用的溫度計蘊含著豐富的科學知識,我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幼兒學科學的特點,讓幼兒在觀察、比較、實踐中掌握有關溫度計的知識。并將重點放在讓幼兒自己操作探索溫度計中紅色水銀線的變化,培養幼兒的觀察、測量、思考、表達等多種技能。最后,向幼兒介紹特殊的溫度計――體溫計也是本節活動的重點之一,聯系幼兒的日常生活經驗,在比較表達及教師的示范中了解體溫計的使用方法,從而更進一步豐富孩子的知識及經驗,達到科學啟蒙的目的。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理解溫度計中的細線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2、初步了解溫度計與人的廣西,認識特殊的溫度計――體溫計。

  3、培養幼兒仔細觀察的習慣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人手一根溫度計、冷水、熱水若干;細皮圈每人一個;圖片一套。

  活動過程:

  1、觀察了解

  觀察溫度計的外形特征,主要結構

  出示溫度計,提問;這是什么?是什么樣的?它是用什么東西做成的?看看溫度計上還有些什么?

  認識刻度,找一找0°,10°,30°,100°

  2、實驗操作,將溫度計分別放入冷水,熱水里,觀察溫度計的變化。

  小結:溫度計是測量溫度用的,溫度計中的細線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升降。

  3、結合圖片,了解溫度計的不同用途及與人類的關系。

  4、認識特殊的溫度計――體溫計

  它和我們剛才認識的溫度計有什么不同?可以用來做什么?怎樣使用體溫計?

大班科學活動:溫度計 篇2

  教學目的

  使學生知道溫度的概念,攝氏溫度,液體溫度計的構造、原理和測量范圍以及常用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使學生常識性地了解熱力學溫度和攝氏溫度的關系。

  教學重點

  溫度計的構造、原理,攝氏溫度。

  教學難點

  體溫計的構造及用法。

  教學器材

  常用水銀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各26支,熱水、溫水、冷水各一杯,掛圖、投影儀、投影片等。

  教學方法

  采用啟發式教學,結合教材指導學生自學,提出問題進行討論,最后歸納出正確的結論。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1、熱現象——與溫度有關的現象叫做熱現象。舉例說明熱現象在日常生活中和生產中的應用;

  2、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舉例說明溫度跟人類的關系;

  3、演示課本第36頁圖4—1的實驗;

  結論:溫度的高低可以憑感覺來判斷,但往往不可靠。

  4、過渡引入新課溫度跟我們的生活和生產關系十分密切,因此溫度的判斷和測量就顯得十分重要。僅憑感覺來判斷溫度是不可靠的,所以,要準確地判斷或測量溫度就要使用專用測量工具——溫度計。

  新課教學

  第一節溫度計

  一、實驗用溫度計

  1、構造

  (讓學生認真觀察常用溫度計,再請一名學生回答其構造、最后由教師概括)溫度計由玻璃外殼、毛細管、玻璃泡、液體、刻度等幾部分組成。

  2、原理

  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用投影片說明其原理)

  二、攝氏溫度

  要測量溫度,就要先確定其單位。溫度的單位跟長度單位一樣,是人為規定的。

  長度的單位溫度的單位

  常用:尺、丈、寸、里攝氏度

  英尺、英寸、英里華氏度

  國際:米開爾文

  提問:

  攝氏溫度是怎樣規定的?(要求學生認真看書后再回答)

  規定:

  0(0℃)度: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100(100℃)度:沸水的溫度:

  1度(1℃)=(100℃—0℃)/100=1攝氏度

  說明:

  (1)攝氏溫度用t表示。如:t=25℃;

  (2)攝氏度的符號為℃:如:34℃;

  (3)讀法:37℃讀作:37攝氏度,—4.7℃讀作:負4.7攝氏度或零下4.7℃攝氏度。

  三、熱力學溫度

  1、絕對零度

  宇宙中溫度的下限大約為—273℃。

  2、熱力學溫度:T

  (1)定義:以絕對零度為起點的溫度叫做熱力學溫度。

  (2)單位:開爾文,符號:K。

  (3)跟攝氏溫度的關系:

  T=t+273K。

  如:體溫為t=37℃時,T=(37+273)K=310k。

  四、體溫計

  (先要求學生觀察體溫計,然后回答)

  1、構造特點

  玻璃泡上方有一個做得非常細的縮口,它可以使水銀柱上升通過縮口,但不能自動退回玻璃泡,因此,可以明確地顯示人體溫度。

  2、刻度范圍

  35℃—42℃

  3、最小刻度

  五、實驗用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的比較

  (要求學生通過看書、觀察實驗用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然后,師生共同分析,正確地填寫右邊表格)

  思考題

  為什么實驗用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的刻度范圍是不相同的?

大班科學活動:溫度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溫度計,了解其用途。

  2、幫助幼兒獲取溫度計指示溫度的粗淺知識,初步掌握正確使用溫度計及測量、記錄的簡單技能。

  3、激發幼兒測量溫度的興趣,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水溫計,記錄卡,筆。

  2、每組提供冷水、熱水人手一份。

  3、溫度計模型,氣溫計、體溫計若干。詞卡:溫度計、熱脹冷縮。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通過提問,幫助幼兒認識水溫計,并知道它是測量水的溫度的。

  2、請幼兒仔細觀察水溫計,說出它的特征:玻璃管子、紅柱子、數字。

  3、出示溫度計模型,認讀記錄溫度。

  出示溫度計模型,問:"溫度計里的紅柱子和數字有什么用?"告訴幼兒:紅柱子指的數字就是溫度,我們可以用"0C"來記錄,讀作攝氏幾度。出示卡片。)并且移動模型中的紅柱子,指導幼兒記錄溫度,第一次可由老師記錄,接下來可由幼兒上來記錄。

  (二)幼兒操作活動:測量并記錄水溫。

  1、孩子們,你們覺得測量有趣嗎?現在桌上有許多的水,請你們去把它的溫度測量出來,并記錄在小卡片上。

  2、在測量前提幾個小要求:

  (1)溫度計是用玻璃制作的,特別容易碎,請小心使用;

  (2)碰到困難,請仔細想一想,或與好朋友商量,想出解決的辦法。

  (3)結束后,請與好朋友說說,你是怎么測量的?

  幼兒第一次操作,教師觀察,了解孩子碰到的是什么困難?是否想辦法解決了困難。

  3、幼兒交流。

  "你是怎么使用溫度計的?怎樣觀察的?怎樣記錄的?碰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么解決的?"

  (三)繼續指導幼兒測量熱水溫度并記錄。

  1、第二次操作。

  2、提問:"剛才我們測量了冷水和熱水的溫度,發現了什么?"(幼兒交流,溫度計中的紅柱子的長度會發生變化),是怎么變化的呢?從冷水到熱水怎么變?從熱水到冷水又會怎么變呢?

  3、老師小結:熱脹冷縮。

  (四)游戲:熱脹冷縮。

  "小朋友,老師有個提議,我們來玩個"熱脹冷縮"的游戲,好嗎?那這個"熱脹"怎樣來做出來?這個"冷縮"怎么來做?想出來后,師幼一起做游戲兩遍。

  (五)認識其他的溫度計;了解其用途。

  小朋友,老師這兒有三個小問題,請你們動腦筋告訴我答案。

  (1)有位小朋友生病了,我們怎么知道他是不是發燒了呢?

  (2)我們怎么知道今天的氣溫有幾度呢?

  (3)我們怎么知道水的溫度呢?

  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溫度計,并告訴幼兒它們的名字:測量體溫的叫體溫計;測量天氣情況的叫氣溫計;測量水的溫度的叫水溫計。

  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溫度計"(出示卡片"溫度計")

  1、請幼兒比較三種溫度計相同的地方。

  2、提問:"溫度計還有什么作用?你在哪里見過?"請了解后與好朋友或老師來交流。

  【活動反思】

  1、利用其他科目知識調動課堂氣氛

  在課題導入部分,我用地理知識中,“中國處在什么地帶”引入,讓學生思考“我們生活在溫帶,能經歷春天的溫暖,夏天的炎熱,秋天的涼爽,冬天的寒冷”中炎熱和寒冷是對物體的冷熱程度形象的描述,由此引入和溫度有關的第四章——《物態變化》,這樣就引出了“溫度”。全過程耗時少,過渡自然,課堂氣氛也活躍。

  2、大膽處理教材,合理安排教學活動

  教材安排了“自制溫度計”的演示實驗來說明常用的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規律制成的。我考慮到我們物理教學要體現新課程的理念,在學生自主學習之后,本應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把演示實驗改為學生自己設計實驗。但想到在前年曾經讓學生自制溫度計,效果不好,可視性極差。自然地想到何不利用我們教室中就有多媒體設備,網上搜索一段自制溫度計的視頻,豈不是又方便有直觀。而且也能促使學生想到該怎樣改進自制的溫度計等許多深層次問題,這正是科學探究的具體應用。這些問題由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想辦法解決,正是我們物理教學所要達到的要求,其效果是不進行教材特殊處理時所無法達到的,我自認為這是本堂課的亮點之一。

  再就是在學生用實驗室用溫度計測量完水的溫度后,自然地引導到我們的晨檢,因為甲流,體溫計脫銷,價格上漲很厲害,能不能用實驗用溫度計測體溫呢?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如何改進?由此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很自然地進入了體溫計的學習。也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又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

  3、控制實驗器材,集中學生注意力

  這堂課上,桌上實驗器材比較多,學生注意力易分散,課堂紀律很難保證。我課前先把實驗室溫度計、體溫計交由小組長保管,讓其他學生認真仔細地觀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也有效的預防了學生走神。

  4、合作探究,討論交流,以學生為主體

  在教學中我把學生分為4人的合作小組進行學習。提問回答以指定每組內固定位置的學生回答加分形式進行。以保證學生在合作交流時能互幫互助,它以小組內組員之間的合作研究為主要學習手段。通過同學們在小組有序地開展實驗活動,更加明確了實驗的目的,使實驗效果十分明顯。做到了人人動手參與實驗,并在互相和諧合作的前提下達到了實驗效果的最優化。從一開始的溫度的引出,學生們在疑問、在思考、在討論、在實踐、在驗證、在總結……學生們的在積極參與主動探究,我只是整個活動的引領者、組織者,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了學生。

  5、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的教育理念

  整堂課教學效率高,思路清晰明了,重點突出。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目標達成。有效利用課堂時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積極性高。

  6、攝氏溫標教學草率

  對于攝氏溫標定標這一內容處理草率,直接通過視頻“灌”給了學生,學生沒有動手操作。

  7、時間分配有些不好,以致“達標檢測?”這個環節顯得有點草率。

  學無止境,教無定法,在同組教師的幫助下,我將更好的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

大班科學活動:溫度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識別溫度計上的溫度,理解識別溫度的方法。

  2.初步了解溫度計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活動準備:

  PPT;自制溫度計一個;溫度計若干。

  活動過程:

  一、猜謎游戲,了解溫度計的用途。

  1.你們猜過謎語嗎?猜過謎語的孩子一定都知道,猜謎語的過程當中什么東西最重要?(聽清每一句話,也就是要聽清謎語的謎面,積極開動腦筋,這樣才能猜對哦。)

  今天猜什么東西呢?猜一件生活中我們經常要用的一樣東西。

  猜謎:玻璃身體直心腸,一條紅線在中央,有時上來有時下,人們生活需要它。——引出溫度計。

  2.你在哪里看見過溫度計?什么時候用到過它?

  觀看PPT:引導幼兒大膽地說說對溫度計的了解。(水溫計、體溫計、氣溫計,只要是測量溫度的,我們都可以叫它溫度計。)

  二、觀察認識,學看溫度計。

  觀察溫度計(模型)。看:老師帶來了什么?溫度計上有什么呢?

  (有紅線和長長短短的線和數字。)

  這根紅線有什么秘密?(紅線的上下跟溫度高低有關。)

  紅點也是個小秘密,待會兒再研究。

  (1)長線:10的整數倍刻度的溫度,例如:顯示20°C、50°C等。

  提問:這是幾度?怎么看出來的?

  (2)不長不短的線:學看5的整數倍刻度的溫度。

  提問:這是幾度?怎么看出來的?

  (3)短線:學看其他刻度的溫度。

  看22°C——教師小結:可以從20°C往上看。

  看29°C——教師小結:可以從30°C往下看。

  (4)依次調節溫度計,顯示不同溫度進行認讀。

  三、交流討論,探索溫度高低的秘密。

  (1)比較實物溫度計和模型溫度計的異同。

  (紅線粗細是便于人們更準確地讀出溫度。)

  (觀察并仔細讀出溫度計上顯示的溫度。)

  “我們坐在同一個教室里,為什么小朋友報的溫度卻不一樣呢?”“有什么好辦法讓你溫度計上的溫度馬上升高呢?”(引導幼兒對準紅色球體哈氣或用手觸摸紅色球體。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變化。)

  (2)觀察操場陽光和陰暗面的溫度。

  思考:同樣是在操場,為什么溫度卻不一樣呢?

  引發幼兒思考。帶幼兒都室外去找答案。

大班科學活動:溫度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溫度計的作用,學習找出溫度計上的刻度數并進行記錄。

  2.對溫度變化感興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ppt、數字貼、幼兒操作溫度計模型、溫度計實物、記錄表

  經驗準備:

  幼兒知道一些測量儀器如:體溫計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刻度,找出刻度數

  (一)分段找出刻度數

  1.出示ppt,認識溫度計

  (1)這上面你看到的一條一條的是什么?這些線都一樣嗎?

  (2)這些線有什么規律?

  小結:像這些長短不一樣的線,有規律的排列下來就成了刻度。

  (3)了解水銀柱和攝氏度符號℃

  2.幼兒找出刻度數

  過渡:在溫度計上0度在這里,上面的長線是多少度?

  (1)第一次操作:從0開始記錄到第一根長線。

  過渡:長線是10,再向上長線是多少呢?

  (2)第二次操作:將其他長線的刻度數貼好。

  小結:原來長線的度數是有規律的排列的。

  (3)中長線是多少度?(引導幼兒知道中長線表示多少度,感知規律)

  (二)復習鞏固刻度數

  1.引出溫度計的水銀柱,找出更多的刻度數。(16度、24度等)

  2.分享快速找出相應度數的方法。

  小結:原來是在長線或者中長線的度數上接著數,這樣找溫度會更快。

  二、測試溫度,感知變化

  (一)兩人合作觀察溫度計測溫的度數,并記錄。

  三、延伸:將溫度計投放自然角繼續觀察。

大班科學活動:溫度計 篇6

  活動目標

  認識溫度計,學會使用溫度計,學會記錄溫度,培養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常見溫度計人手一支,每組熱水、冰水各一杯。

  2.記錄表、水彩筆。

  3.統計匯總表一張。

  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活動,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謎語:直直一條小紅河,河水從來無波浪,天熱水位就上漲,天冷必定往下落。(溫度計)

  2.提問討論,引導幼兒認識常見的溫度計,了解溫度計的用途。

  “小朋友見過溫度計嗎?在哪里見過?溫度計是做什么用的?”

  教師小結:溫度計分很多種,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有測量體溫的溫度計,測量室溫的溫度計,測量水溫的溫度計。

  3.引導幼兒觀察發現溫度計上的標示、線條和數字,認讀記錄溫度。

  幼兒觀察溫度計上面紅線的位置,記錄下來。

  4.分組操作,幼兒自由探索,觀察溫度計的變化。

  請幼兒將溫度計依次放入盛有熱水、冷水的杯中,觀察溫度計的變化,并能大膽表述。

  5.游戲“我是溫度計”。

  通過游戲,幼兒用肢體動作來表示溫度計遇熱上升,遇冷下降,進一步感知溫度計與冷熱的關系。

  6.幼兒自由探索測量溫度的變化,小組合作記錄。

  請幼兒自由選擇地點(活動室、寢室、盥洗室、走廊等)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并能與同組的同伴合作記錄溫度,知道同一個時間,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溫度。

  7.溫度統計匯總,教師小結,結束活動。

  教師小結:溫度是會變化的,陽光、風、活動室的大小等都會影響溫度的變化,所以相同的時間,不同的地方也會有不同的溫度。

  8.活動延伸

  (1)請幼兒連續一個月觀察教室內溫度計變化,記錄每天的氣溫,感知氣溫在一個月內的變化幅度。

  (2)根據氣溫變化,請幼兒調查統計冬天取暖的方式和用具。

大班科學活動:溫度計 篇7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了解溫度計的外形及用途。

  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提高數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活動準備:

  自制的溫度計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用猜謎語的形式,引出主題

  二:基本部分

  1、謎語——玻璃身體直伸長,一根紅線在中央,有時上來有時下,人們生活需要它。

  請幼兒猜猜謎底。

  幼兒:電梯……老師在大屏幕中出示謎底——溫度計,請幼兒說一說平常在哪里見過?(每次洗澡的時候)

  2、大屏幕中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說一說為什么要用溫度計測量奶瓶或浴缸里水的溫度?(看看誰熱不熱,涼不涼)

  3、當我們生病的時候,我們用到的是什么?,(體溫表)人體的正常體溫是多少?(36度——37度之間)

  4、觀察大屏幕,讓幼兒說一說再用溫度計測量什么?出示圖片(食物汽車植物魚)

  5、老師出示自制的溫度計,讓幼兒觀察:

  (1)溫度計上最大的數字50,最小的數字0。

  (2)水銀

  (3)長短不一的3種線,長短不一的線代表什么?(一小格代表一度)

  (4)讓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數的?(可以從下往上數,也可以從上往下數)

  三:讓幼兒從凳子底下取出溫度計,說一說溫度計上面的溫度提問:你們的溫度計是一樣的,為什么溫度不一樣呢?

  老師在大屏幕上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溫度計測量的地方(陽光曬的地方溫度高,陰涼的地方溫度低)

  四:活動延伸讓幼兒去了解一下在同樣的地方為什么測量出來的溫度不一樣?為什么溫度計還有測量動物?還有測量植物的?

  教學反思

  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豐富幼兒的科學知識,是現代教育刻不容緩的任務。在這次的活動中,我讓幼兒通過自身的操作,在不斷地探索中發現問題,從而獲得有關溫度計的粗淺知識,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培養大班幼兒的探索精神。

大班科學活動:溫度計(通用7篇) 相關內容:
  • 大班科學活動《照鏡子》(通用14篇)

    活動目標1、了解鏡子的特征,并能大膽的進行講述。]2、嘗試用各種的材料進行制作。3、具有探索的欲望。活動準備1、杯子、勺子、鏡子、盆子、亮紙等。(能照出和不能照出影子的物體)2、剪刀、亮紙、硬紙板、裝飾紙、透明膠等。...

  •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火箭上天》(精選4篇)

    設計意圖我國的系列運載火箭上天和神州十一號的成功發射舉世矚目,展示出科技的力量和科學的無窮奧秘。為了給幼兒從小埋下一顆愛科學、好探究的種子,我借此設計了本節活動。...

  • 大班科學活動:有趣的標志(通用2篇)

    活動目標:1、初步了解標志圖形底色與形狀的含義,能根據標志的特征或用途進行分類。2、知道標志和人們生活的關系,形成初步的行為規則意識。...

  • 大班科學活動轉起來教案(通用2篇)

    【教材分析】轉動是生活中常見的科學現象,應用很廣泛。幼兒對會轉的物體很感興趣,隨手拿起身邊的物品使之轉動便會開心不已。但是,幼兒讓物體轉動的方法比較單一,缺少關于力的大小與物體轉動之間關系的經驗。...

  • 大班科學活動:拜訪大樹(通用2篇)

    活動目標:1、認識大樹的不同部位2、知道四季樹木的變化活動準備:樹葉、樹枝、樹皮、樹根、不透明的袋子(裝飾眼睛、鼻子、嘴)活動過程:師:小朋友們,我是大樹媽媽,今天大樹媽媽給你們帶來一個神秘袋,你們知道里面有什么嗎?幼兒想...

  • 大班科學活動《認識時鐘》教案(通用12篇)

    活動設計背景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馬上要上小學了,為培養良好的作息習慣做準備。活動目標1、通過自己動手操作,更好的認識時鐘。2、學習認識整點和半點。3、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種子的旅行(精選10篇)

    教學目標:1、觀察、比較植物根的不同形態。2、發現植物根的種類,了解根的作用及根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教學準備:1、各種植物根的圖片。2、自然角中生長出來的許多植物的根。3、教學掛圖《根的秘密》。4、幾種可以食用的根。...

  • 大班科學活動雨教案(精選2篇)

    設計意圖在“美麗的傘”的主題活動中,幼兒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下雨,聯想到下雨的季節。眾所周知每個季節的特征。而“梅雨”是長江中下游及江淮地區初夏季節的一個明顯的氣候特征。...

  • 大班科學活動:我發現的變化(通用2篇)

    設計意圖:了解、回顧四季的變化是大班幼兒的學習內容之一。在設計“我發現的變化”這個教學活動時,我們考慮得較多的是如何回歸幼兒的生活經驗,引導幼兒發現自然界的變化和生活中的變化。...

  •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吹泡泡》(精選12篇)

    活動目標:1、學習與同伴手拉手,按照兒歌的節奏向圓心和圓外走。2、借助標記、周圍同伴的位置等為參照物,快速站圓圈。3、在游戲中體驗吹泡泡、追泡泡、拍泡泡的樂趣。4、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5、發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 大班科學活動:《動物怎樣過冬》說課稿(精選3篇)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一、說教材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選自幼兒園建構式課程大班上冊主題為“動物我們的朋友”中的科學探索活動《動物怎樣過冬》,動物是孩子們樂于觀察的對象,各種動物的不同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常會引發孩子們的探索興趣...

  • 大班科學活動《神奇的紙圈》(精選4篇)

    活動目標:1、探索用紙條制作成麥比烏斯圈。通過比較發現麥比烏斯圈只有一個面。2、通過操作活動探索麥比烏斯圈等分不同的次數后會產生不同的現象。3、大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方式和發現。培養對科學的興趣。...

  •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小動物過冬》(精選16篇)

    設計思路:今年的第一場雪,敲開了冬天的大門,同時也敲開了小朋友對冬天的認識。隨著天氣驟冷,班級中一個個把手縮在袖子里的小朋友越來越多。...

  • 大班科學活動《二等分》(精選16篇)

    活動目標:1、積極創設輕松的探索氛圍,培養幼兒參與操作活動的興趣,體驗分享的快樂。2、操作探索二等分,體驗整體和部分的關系。3、積極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及邏輯思維能力。...

  • 大班科學活動《動物怎樣過冬》(通用17篇)

    一、教學內容:大班科學活動《動物怎樣過冬》二、教學目標:1.進一步知道動物會采用不同的過冬方式(冬眠、南飛、儲存食物、換皮毛等)保護自己。2.對動物的過冬方式感興趣。三、教學準備:1.歸納動物不同的過冬方式,制作成ppt課件。...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乐县| 浮山县| 调兵山市| 壶关县| 司法| 公主岭市| 定兴县| 瓦房店市| 得荣县| 惠州市| 磴口县| 曲靖市| 麦盖提县| 东安县| 长顺县| 新和县| 石嘴山市| 循化| 陕西省| 精河县| 咸阳市| 祁连县| 商洛市| 墨脱县| 沙雅县| 惠州市| 冀州市| 万全县| 太保市| 贺州市| 巨野县| 镇坪县| 合作市| 昌吉市| 贡山| 玉门市| 内黄县| 马山县| 浪卡子县| 绥中县| 彰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