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蘇教版教案(精選8篇)
一年級數學蘇教版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數數,數的組成
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能夠熟練地一個一個地或一十一十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
2、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3、培養學生觀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弄清數的組成
教學難點:
理解計數單位
教學準備:
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看投影片回答問題:
1個十和2個一組成( ) 20是( )個十組成的
5個一和1個十組成( ) ( )個十和( )個一組成17
2、投影出示第31頁圖。
提出問題:
(1)面上有幾個小朋友?(4個)
(2)他們在干什么?(數一共有幾只羊)
(3)他們都說了些什么?(有的說大概有100只,有的說比20只多得多……)
教師:他們回答對嗎?這些羊大概有幾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數數、數的組成。
二、新授課。
1、教學例1。
(1)教師:同學們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數,數出10根用橡皮筋捆一捆(學生動手操作)。10個一是多少?(10個一是一十)(板書)是幾捆?(一捆)繼續數出10根捆一捆。
教師:你們如果再接著數出9根,現在一共是幾根?(29根)
教師:大家數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潢10根又要捆一捆,現在一共有幾捆?(3捆)
(2)排木塊,全班同學數一數有幾塊?(10塊)拿3排木塊是多少塊?(30塊)再加2塊呢?(32塊)接著再加3塊現在一共是幾塊?(35塊)
(3)教師:剛才我們已數出30根小棒是幾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現在一共是幾捆?(10捆)10捆是幾根小棒呢?(100根)10個一是一百。(板書)
在教學中要注意每數到接近整十時,再數一個是幾十要停頓強調。如29后面是30,39后面是40……同時每數完整十數就問同學們怎么辦?(捆成一捆)
教師:數物體的個數可以1個1個地數,還可以10個10個地數,10個十是多少?(10個十是100)
2、教學例2。
(1)數小棒從三十五數到四十二。
教師:請同學們拿出35根小棒,看誰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數一直數到四十二。(強調數到三十九再數一根是多少)四十二根是幾捆又幾根?
(2)離開實物直接數數,從八十八數到一百。
教師:誰知道八十九數完數是多少?九十九數完數是多少?學生回答后,讓全體同學一起數,再指名個別數。
(3)做課本第33頁例3上面的“做一做”。
讓學生獨立做,先從五十六根小棒數到六十三根,再接著數到七十二根,有些學生可能對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數是什么有困難,老師要給予輔導。
3、教學例3。
教師出示3捆又5根小棒問學生現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5根小棒)
引導學生認真觀察,35根小棒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35根小棒是由3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3個十和5個一組成多少呢?(3個十和5個一組成35)
三、鞏固練習。
1、做課本第33頁例3下面的“做一做”。
首先讓學生認真觀察圖形,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獨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訴同桌的同學。
2、(首尾呼應)再投影出示第31頁圖。
提問個別學生:畫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這些羊有幾只?
3、兩人一組,互相說一說自己的學號,再說出它的組成。
甲:我是15號。十五是由1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
乙:我是50號。五十是由5個十組成的。
丙:我是32號。三十二是由3個十和2個一組成的。
一年級數學蘇教版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3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經歷從場景圖中抽象出數的過程,初步認識按順序數數的方法。
2、讓學生初步經歷運用點子圖表示物體個數的過程,初步培養數感,滲透一一對應的思想。
3、讓學生初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事物,滲透應用意識。
4、讓學生在他人的幫助下,初步體會學習數學的意義與樂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談話:小朋友喜歡玩嗎?你們最希望到哪兒去玩?悄悄地告訴你的同桌。老師猜,小朋友一定非常希望到兒童樂園去玩吧。(多媒體課件出示兒童樂園情境圖)
二、自主探索
1、初步感知
�。�1)提問:圖上畫了些什么?這是什么地方?你去過這樣的地方嗎?
�。�2)同桌交流后集體交流。
2、看主題圖數數
�。�1)提問:圖上畫了滑梯、秋千、木馬等東西,還畫了人、鳥、花等,你能數出每一種有多少個嗎?
�。�2)學生先自己數一數,再數給同桌聽。
(3)集體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按順序數,并指出在數較多的物體時,可以數一個輕輕地畫掉一個,防止遺漏。
3、總結方法
(1)討論:怎樣數數又對又快?
(2)小結:數數的方法。
4、用點子圖表示個數
�。�1)談話:兒童樂園里每種東西有幾個,我們怎樣記錄下來呢?可以用一些簡單的符號表示物體個數。我們可以用點子來表示。
�。�2)提問:你能用畫點子的辦法表示小飛機、蝴蝶、小鳥和氣球的個數嗎?
�。�3)提問:這里還有三幅點子圖,它們各表示多少個東西?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從占面的大圖畫里找出它們各表示什么東西嗎?說給同桌聽。
三、鞏固深化
1、在習題紙上畫點子。
2、找數活動。
�。�1)找一找我們自己身上和小朋友身上藏著哪些數?找到后與好朋友交流。
(2)找一找我們教室里藏著哪些數?找到后與好朋友交流。
四、總結提升
談話:數學與我們的生活緊緊相連,它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我們每一個小朋友都能從現在起認真學習數學,與數學交朋友,長大后為祖國作貢獻。
課后記:學生剛入學不久,還不懂得如何與同桌交流,應該給學生更明確的引導。
一年級數學蘇教版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第54頁。
教學目標:
1、 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兩位數減整十數或一位數(不退位)的計算方法,并能熟練地口算。
2、 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獨立思考、樂于交流的習慣及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重點:
鞏固兩位數減整十數或一位數(不退位)的計算方法。
難點:
把握兩位數減整十數與一位數在計算過程中的異同點。
教學過程:
利用小青蛙比賽的有趣情境,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較自然地回憶起舊知識。
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合作交流,把主動權交給學生。
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進行有效的探索,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思維的發展。
一、 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談話: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你們去看小青蛙游泳比賽,看誰最先到達終點,好嗎?
出示課件:練習三第1題。
當出示48—40= 48—4=
指名口答后讓學生說說算法。
分小組進行比賽,看哪個小組先到達終點。對先到達終點的小組給予表揚,對最后到達的小組要鼓勵他們不要灰心,爭取下次比賽獲勝。
二、 基本練習。
1、 完成第2題。
先出示:94—60=
37—6=
同桌說說計算這兩道題有什么異同?再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 完成第3題。
復習兩位數加整十數或一位數的估算方法。
先出示:53+20 25+4 得數是幾十多?
指名估算,并說說你是怎樣估算的?
再出示:86—30
37—3
問:兩位數加整十數或一位數的我們會估算了,那兩位數減整十數或一位數的估算你會嗎?
4人小組討論,合作完成。小組匯報。
3、 完成第4題。
課件出示,引導學生看清圖意。
從圖上你知道了什么?根據圖意你還知道什么?
引導學生發現另一個條件。
讓學生根據圖意獨立列式計算。訂正時指名說說為什么用減法計算?
4、 完成第5題。
課件出示蘋果和梨圖
出示思考題
�。�1)、誰和誰比?誰多誰少?
�。�2)、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4人小組討論,把討論結果填在括號里。
小組派代表匯報。
三、全課小結。
一年級數學蘇教版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有規律的作息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2.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
3.發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
4.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發展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
教學難點
了解一天鐘面上的時針要轉兩圈,也就是上午幾時和下午幾時。
教學準備
配套光盤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學生猜謎語。
談話: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認鐘表。(板書:認鐘表)
二、小組合作,自主學習
1.初步認識鐘面。
引導:小朋友,在鐘面上都有些什么?
認識鐘面上有1—12這些數,還有一長一短兩根針。
引導:這兩根針的名字叫什么呢?誰是分針,誰是時針呢?
請學生在自己的小鬧鐘上指出“時針”和“分針”,給同桌看。
2.初步認識整時。
(1)過渡:剛才我們與“時針’’和“分針”交上了朋友,但是你們知道她們是怎樣告訴我們時間的嗎?請大家商量商量,屏幕上這只表是幾時?(教材第76頁的鐘表,是2時)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學生小組討論,匯報交流。
(2):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3)提問:這三只表又是幾時呢?(教材第76頁都是5時的三只鐘表)為什么?
(4)略講電子表:直接用數字來表示時間,數字是幾,就是幾時。你在哪里也見過這種表示時間的形式?
(5)“想想做做”第2題。
提問:會認時間以后有什么用呢?老師這里有三張圖片請大家看看:什么時候?誰?在干什么?
小組合作完成任務,匯報交流。
(6)引導:你們真聰明!請你們試著在小鬧鐘上撥一個時間,讓同桌說說是幾時。
學生合作學習,自主探究。
(7)教師撥時間,學生說是幾時,并說明是如何知道的。
3.初步認識大約幾時。
(1)繼續撥時間,讓學生說是幾時。
先撥7時,再撥7時不到一點,最后撥7時過一點。
(2)7時不到一點。
提問:這是幾時呢?小組商量商量。學生匯報交流:7時不到一點,接近7時……
(3)7時剛過一點。
指名交流:剛過7時,7時過一點……
(4):小朋友們說得真好。 7時不到一點、剛過7時、接近7時、7時過一點都對,我們都可以說成是大約7時。
(5)提問:這三只表分別是大約幾時呢?(“想想做做”第3題)
4.。
今天在鐘表店里你學會了什么?
三、實踐應用,質疑反饋
1.撥一撥。(“想想做做”第4題)
學會了就要用,我們來矯正一下小鬧鐘上的時間。
學生撥3時、9時、大約5時、12時、大約6時。
2.修一修。(“想想做做”第5題)
引導:小朋友們可真能干!能幫老師修一修三只掉了針的表嗎?我們來比一比,看看哪一組小朋友最聰明,手最巧。
小組合作完成任務,匯報交流。
3.議一議。(“想想做做”第6題)。
先后出示兩張圖,讓學生思考什么時候、誰、在干什么,然后說說發現了什么。
質疑:為什么都是10時,有的小朋友在上課,有的小朋友在睡覺呢?
演示時針一天轉兩圈。
四、延伸
教師: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本領?
回家以后請小朋友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一張時間表,爭取做一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一年級數學蘇教版教案 篇5
一、復習導入
1.口算。
卡片出示前面學習的加法題,學生口答得數并選幾題說說怎樣算的。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去小兔家做客,和小兔一起學習6、5、4、3、2加幾的加法。(板書課題)
二、合作學習,探索新知。
1.學習例題。
講述:小兔子家門口還種了許多蘑菇,小兔子正提著籃子在采蘑菇呢。
�。�1)小兔子的蘑菇是怎么種的呢?小兔子問了大家一個什么問題呢?(一共有多少個蘑菇?)
(2)提問:你能幫小兔解決這個問題嗎?
�。�3)學生獨立思考并和同桌交流計算6+5的思考過程。
�。�4)教師指名學生交流并板書各種不同算法。
(5)談話:小朋友真能干,想出了這么多方法來解決問題,這些辦法都不錯,誰來介紹一下,你最喜歡用什么方法來算?為什么?
學生回答。
師:做題時,用自己會做的和喜歡的方法做就行。
2.教學“試一試”。
下面就用你最喜歡來的方法來計算一下小兔子蘑菇上的這些題目吧。這些題目就是我們書上第94頁的“試一試”。
6+6= 4+9= 5+8=
學生先在書上獨立計算,完成后請學生任選一道題說說是怎么來做的。
教師注意傾聽學生不同的計算方法,及時評價。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講述:小兔子還為大家準備了好多水果。(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題的圖。)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后全班匯報。
要選擇一道題目問:你們是如何來列式的?如:我看到有兩堆櫻桃,左邊一堆有4個,右邊一堆有8個,一共有12個櫻桃。4+8=12。
2.“想想做做”第2題。
講解,遇到較小的數加較大的數時,除用湊十法外,還可以利用已經學過的相應的加法算式來計算。
3.“想想做做”第3題。
談話:小朋友們真聰明,現在請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來算這些加法。
出示第3題,學生獨立思考并在書上寫得數,完成后組織學生交流不同的計算方法,教師及時評價。
4.“想想做做”第4題。
�。�1)學生先獨立思考并計算,將得數寫在書上。
�。�2)教師出示本題的口算卡片,讓學生進行口算練習。
5.“想想做做”第5題。
教師引導學生看圖并讀題,然后完成列式計算并交流。
把兩部分合起來用加法計算,用湊十法計算比較簡便,遇到較小的數加較大的數時,除用湊十法外,還可以利用已經學過的相應的加法算式來計算。
6.“想想做做”第6題。
學生先在書上每題加法算式后寫出得數,然后根據題目要求涂色。
四、全課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一年級數學蘇教版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熟練地進行相關的減法計算。
2.在練習過程中,使學生初步形成一定的計算技能,為學習后續的內容作準備。
3.初步感知加、減法計算間的聯系,滲透辯證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正確熟練地計算十幾減9的減法
教學準備:口算卡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我們上一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板書:十幾減9)
計算十幾減9有哪些方法?請你舉個例子說一說。
二、計算方法練習
1、練習第1題
學生觀察第1題圖,交流并了解題意:9只老鼠做游戲,3只老鼠跳繩,一共有12只老鼠。
讓學生填寫算式,再交流算式和得數并說說計算的思考過程。
2、20以內加法口算練習。
老師出示口算卡片,學生口答。
3、第2題:
學生先在書上填寫答案。
組織反饋交流,說說計算的思考過程。
三、口算練習
1、第3題:
�。�1)學生先在書上填寫答案。
�。�2)組織反饋交流,說說計算的思考過程。
�。�3)觀察:每組題中左邊一排數和算出的結果,看是怎么變化,從中你發現了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進行小結。
2、第4題:
(1)出示圖。觀察圖,讓學生說說圖意?
�。�2)全班練習:老師說出樹樁上的數,學生說出減9的算式,并算出結果。
�。�3)指名進行練習。
�。�4)小結,對練習情況進行評價。
四、計算應用
第5題:
讓學生用三句話說說每副圖的意思,交流圖意。
學生在書上列式計算,交流結果。
五、總結評價
今天這節課,我們對十幾減9進行了練習,你鞏固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新的認識?同學們課后也可以多練習,爭取以后看到這樣的減法題,就能馬上算出結果。
一年級數學蘇教版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掌握億以內 的數位順序,認識整萬數,初步了解我國的數位分級。會根據數級正 確地讀、寫整萬數。
2、在教學中,設置合作學習的情景,培養學生學會與他人合 作、探索學習。
3、讓學生通過了解一些具體事物數量的多少,增強數感,感 受整萬數在生活和學習中的價值, 培養學習整萬數的興趣和認識整萬 數的信心,增強應用意識,提高應用能力。
4、在情景導入中滲透德育,通過學生欣賞神舟 6 號視頻,樹 立學生要努力學習知識的信心,在認數的困難,激發學生積極探索大 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億以內的數位順序,正確讀寫整萬數。
教學難點:
了解整萬數的含義,感受大數目的數值。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景導入
出示(神舟 6 號視頻)
同學們,看了神舟 6 號視頻,你有什么感受?想成為一名宇航 騰燕 員到太空探索它的秘密嗎? (想) 想成為宇航員不僅要有強健的體魄, 還要有較硬的知識。那我們就從現在努力學習吧!
神舟 6 號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數據, “神舟 6 號在太空飛行了 115 小時,繞地球 77 圈,行程 3250000 千米。 ”我們大家一起來讀一 讀。有困難嗎?哦!3250000 不會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認數。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認識萬級計數單位。
師: 同學們, 我們在前面學習過那些計數單位? (從左往右板書: 萬 千 百 十 個)
它們相鄰間的進率是多少?(10)也就是 10 個一是十;10 個十 是一百;
師:今天,我們就從最高位的萬繼續往下數,同桌合作撥一撥, 會有什么發現?。
�。�1)在萬位上一萬一萬地再往下數,一萬、二萬、……九萬、十 萬。
萬位上撥了十顆珠,表示多少個十萬?可以這樣表示嗎?(不 能)應該去掉萬位上的十顆珠,在十萬位上撥一顆珠, (為什么要這 樣呢?因為,相鄰間的計數單位進率是 10.)十萬位上一顆珠表示多 少?表示十萬。 (板書:十萬) 。
(2)10 個一萬是十萬,十萬十萬的在數下去,又發現 10 個十萬 是一百萬。學生在計數器上撥一撥,再交流。 (板書:百萬)
�。�3)10 個十萬是一百萬。如果百萬位上撥了 10 顆珠呢?學生 在計數器上撥一撥,再交流。又得到 10 個一百萬是一千萬。 (板書: 千萬)
2、今天,我們又學習哪些計數單位?(從右往左 萬 百萬 十萬 萬)
練習:讀出下面的數,在計數器上撥一撥,再寫數。
五萬 寫作:50000( 為什么這樣寫?因為萬位上是 5,個、 十、百、千位上沒有,要寫 0 占位。 )
二十七萬 寫作:270000 (為什么這樣寫?因為十萬位是 2, 萬位上是 7,個、十、百、千位上 沒有,要寫 0 占位。 ) 三
百一十六萬 一千五百八十二萬 (小組合作,并匯報。 ) (同學們,比較一下這一些數有什么特點?同桌先互相說一 說,在匯報。 )
都有一個萬字。 0. 像這樣的數,叫做整萬數。今天,我們就來探索整萬數的讀、 寫。 板書:整萬數的讀、寫
3、像這樣的整萬數,在生活中有很多。我國 20xx 年茶葉、甘 蔗、油菜籽的總產量如下。
個、十、百、千位上都是 板書:千 (出示茶葉的 PPT) ,在計數器上撥一撥,并寫數。 (77 個萬是 770000) 引導學生說一說:多少個萬是多少。 (出示甘蔗、油菜籽的 PPT) 引導 學生完成。
4、認識數位順序表。 師: 按照我國對計數的習慣, 從右邊數起, 四個數位為一級。 個 位、十位、百位、千位,它們屬于個級(板書:個級) 。
今天,我 們又認識了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它們屬于萬級, (板 書:萬級)萬級上的數表示多少個萬。
練習:請分別劃分出下面數的個級和萬級。 (引導學生讀數。 ) 60000 1050000
三、練習“想想做做”
1、讀一讀,比一比。
85 和 850000 850 和 8500000 8500和 85000000
可以先讓同桌互相讀一讀,再交流,讀的時候有什么好的建議? (可在后面 4 個 0 前面加一短豎, 這樣就可以使個級和萬級區分得更 清楚。 ) 說說兩個數之間有什么聯系?(看上去,后面的數都比前面的多 了 4 個 0;讀的時候后面的數要再前面數的基礎上多讀一個計數單位 “萬”)
2、第 2 題。獨立在書上完成,展示匯報。
3、第 1 題。讀數感受整萬數。
四、小結
今天你在整萬數的讀、寫中應注意什么?
板書設計:
整萬數的讀、寫
千萬 百萬 十萬 萬 千 百 十 個
10 個一萬是十萬
10 個十萬是一百萬
10 個一百萬是一千萬
一年級數學蘇教版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幫助學生較好地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力求能正確地算出得數。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為繼續學習十幾減8、7打好基礎。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熟練十幾減9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資源:學具。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十幾減9的知識,今天我們來做練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二、鞏固練習,加深認識
1、做練習一第1題。
�。�1)分別出示插圖,讓學生看圖說話,從中提出數學問題。
�。�2)學生獨立計算,完成后同伴交流算法。
2、做練習一第2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集體交流時讓學生比較一下每組題有什么特點,并通過計算、比較發現算式間的某種聯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鄰的算式推出得數。
3、做練習六第3題。
游戲“跳樹樁”:同桌間合作口算。抽幾道題讓學生說說計算的思路。
4、做練習六的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再以開火車的形式交流答案。
5、做練習六的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交流時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做練習六的第6題。
游戲:小青蛙過河。讓學生看圖說說題意,然后指導書寫格式,最后由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并在全班交流答案。
7、做練習六的第7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集體交流時說說題目所表示的意思。
8、做練習六的第8題。
第1題,教師指導看圖理解題目意思,然后讓學生完成在書上,再集體讀一讀。
第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再交流。
三、總結評價,點撥學法。
想一想,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十幾減9你會算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