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教育洗澡教案(精選3篇)
勞動教育洗澡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體驗用繪畫表現生活的樂趣。
2.學畫蝌蚪人。
3.能大膽地用簡單的圖案豐富畫面背景。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有意識地觀察一次自己洗澡的過程。
2.材料準備:沐浴球、沐浴露、制作的洗澡噴頭、洗澡視頻、水彩筆、圖畫紙、泡泡水。
3.藝術環境準備:布置洗澡的情境。
活動過程
一、視頻體驗觀看洗澡的視頻,讓孩子知道洗澡的部位和順序,同時感受洗澡的快樂。
二、情景游戲體驗通過洗澡的游戲,讓孩子重現洗澡時情景,孩子在游戲中,通過自己洗洗、幫同伴洗洗知道洗澡時會洗身體的各個部位,為下面的作畫環節做鋪墊。
三、幼兒作畫師:老師來聞聞你們身上都好香啊!都洗得干干凈凈了。洗澡的游戲做完了,我們來把洗澡時的情景畫下來,你會畫些什么呢?(引導幼兒說出用什么用具洗澡、洗澡時的動作、心情是怎樣的。)
師:你們在畫洗澡時記得把人畫得大一些哦,畫在中間位置!(提醒幼兒作畫的構圖和習慣)幼兒作畫時,老師巡視和觀察并有針對性地指導。(指導內容:畫面構圖,洗澡時的心情,蝌蚪人的完整。)
四、幼兒評價
1.幼兒自評,說一說,你覺得自己的畫哪里畫得最好?
2.幼兒互評:把你的故事講給旁邊的小朋友聽一聽?
勞動教育洗澡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通過滑稽幽默的情景化描述,感受丟三落四的可笑。
2、 通過討論與繪畫,領悟專注有序做事的重要性及程序。
3、 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4、 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1、 洗澡用的物品:小臉盆、小壺、肥皂、毛巾、衣服等。
2、 白鵝的頭飾或玩具。
3、 繪畫的紙和筆。
活動過程:
一、丟三落四的鵝太太。
1、 教師戴上白鵝頭飾,以鵝太太的口吻表述: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一只大白鵝,大家都叫我鵝太太。我有一個壞毛病,做起事來丟三落
四的。請你們來幫我改一改這個壞毛病好嗎?(幼兒自由講述)
2、 師:對了,你們還不知道我的壞毛病到底是什么樣的吧!我還是先和你們來講一件我洗澡的事吧。聽了這個故事,你們就能知道怎樣來幫
助我了。我自己也挺不好意思說的,還是請你們的老師來幫我告訴你們吧!
二、鵝太太洗澡。
1、 師:講述《鵝太太洗澡》的故事。
2、 師:是鵝太太先開始洗澡的,還是鴨太太先帶著孩子開始洗澡的?
3、 師:為什么鴨太太帶著孩子回來了,鵝太太還沒有洗澡呢?
(鵝太太做事記性不好,總是做一半,忘一半。)
4、 鵝太太做了哪些事,忘了哪些事?我們再來仔細聽一遍故事吧!(播放錄音)
5、 聽至故事第一小節到第四小節(開頭至“拿起一本書看了起來”。)
6、 師:鵝太太放好澡盆,就停下來去做什么了?
(看電視了)
師:鵝太太燒上洗澡水,又停下來去做什么了?
(又去看電視了)
師:鵝太太拿了肥皂,又停下來去做什么了?
(坐在椅子上,去看書了。)
7、 師:鵝太太為什么會做一半,忘一半呢?
(引導幼兒充分討論,知道鵝太太沒有把一件事情做完,就去做另一件事情了。沒有把應該做的事情接下去做完)
8、 師:在做一件事的時候,一定要認真的先將它完成,要不然會鬧出笑話來的。我們接下去來聽一聽,鵝太太洗澡鬧出了什么樣的笑話。
9、 聽故事第五小節至結束(看了一會書至結束)
10、 師:鵝太太脫掉衣服坐在澡盆里,為啥沒去洗澡?她把什么忘了?
(忘了倒洗澡水)
三、幫“我”改掉丟三落四的壞習慣。
1、 教師戴上頭飾,以鵝太太的口吻說:“我這丟三落四的毛病真糟糕i,挺難為情的。小朋友來幫幫我吧。”
2、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應該這樣改掉丟三落四的壞習慣?
(應該把一件事情做完,再去干別的,幫助鵝太太記住洗澡前應該要做好哪些準備。)
3、 引導幼兒按照故事里的順序畫出每個準備工作。可以用物品代表“工作”,不會畫的東西可以用標記代替。
4、 幼兒畫出一下順序(放好澡盆——燒水——拿肥皂——那毛巾——脫衣服——倒水——洗澡)后,互相講述。
活動反思:
一個語言活動的開展不是為了讓幼兒感受故事有多么的精彩,它的精髓在于讓幼兒在故事中獲得啟發,并能將經驗遷移到自己的生活中,最后我提問“鵝太太這種丟三落四的壞毛病真糟糕,怎么樣才能讓鵝太太改掉這個壞習慣呢?”這個問題孩子們回答得很精彩,幫鵝太太想出了許多的辦法。在生活中,孩子或多或少的經常出現一些丟三落四的行為,這時應將鵝太太的故事遷移到幼兒的生活中,讓孩子講講自己的事情,拓展幼兒的思維,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中同伴間的交流討論,不但能使彼此的觀點在互相的碰撞中產生火花,而且幼兒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能得以提升,為幼兒營造自主說的氛圍,讓幼兒有說話的機會。在這個活動中顯然我做的還不夠。
在語言活動中,教師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在活動中如何正確有效地引導還需要我們新教師多多學習,多多磨練!
勞動教育洗澡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借助故事情境引發快樂想象。
2、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象。
3、鍛煉手部精細動作,提高手眼協調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1、故事大書:《誰來陪我洗澡》。
2、動物圖像若干、動物貼紙。
3、一張畫好浴缸的全開海報紙。
三、活動過程。
(一)講述故事,引發快樂的想象:“誰陪小琪洗澡?”
1、出示大書,讓幼兒猜測故事內容。
師:“好大一本書啊,里面藏著什么故事呢?誰來猜猜看?”(幼兒猜測故事內容)
2、教師翻開故事大書并給幼兒講故事。師:“翻開封面,我們一頁一頁地來看”
在講故事的過程中,重點引導幼兒看圖說一說:泡泡變成了什么東西?
3、引導幼兒根據故事內容,引發快樂想象。
師:“泡泡變成了什么東西呀?”
師:“小琪還會請什么動物來陪她洗澡呢?”幼兒回答,教師將幼兒的答案畫在黑板上。
(二)記錄、分享快樂想象:“誰來陪我洗澡?”
1、分享快樂想象。
師:要是我們小朋友也有魔法泡泡,你希望誰來陪你洗澡呢?
引導幼兒與同伴互相說一說。指名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說己的想法。(在幼兒回答出的動物圖像身上標好幼兒名字)
2、交流。
師:“哇,這么多動物都來陪我們小朋友洗澡,看看都有誰啊!”逐一出示動物圖像,引導幼兒一起說說這些動物的名稱。
3、進行操作活動,表達快樂的想象。
展示畫有浴缸的海報,發給每組適量的動物貼紙,請幼兒找己所希望的、陪自己洗澡的動物,并自己動手貼到浴缸四周,一起完成“誰來陪我洗澡”的海報(動物貼紙預先要多準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