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案(精選12篇)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案

發布時間:2023-10-24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案(精選12篇)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案 篇1

  課文出處: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十四課《郵票齒孔的故事》

  課時數:共需三課時,本節為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明過程中受到啟發。

  2、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

  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通過對重點詞語的感悟,懂得發明與生活只有一步之遙,科學就在身邊,發明的靈感就在生活中。

  2、培養學生從小養成觀察、動腦、分析、動手的好習慣,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具準備:

  1、幻燈片課件

  2、“郵、票、齒、孔”四字紙卡

  一、導入:

  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樣東西,它是我們在寄信時貼在信封上的東西,你能猜到嗎?

  生:郵票。

  2、師:(出示郵票課件,圖片“黑便士”和現在使用的普通郵票)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左邊是世界上發行最早的郵票,它的名字叫黑便士。右邊是我們現在使用的郵票。

  師:請同學們仔細看圖,比一比,這兩枚郵票的四周(強調)有什么不一樣?

  3、師:你的觀察真仔細,現代的郵票四周有齒孔。(貼課題紙卡“郵票齒孔”)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讀“郵票齒孔”。

  4、師:可別小看這小小的齒孔,它的發明還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我們一起來學習這有趣的故事,好嗎?(板書課題的后三字:“的故事”。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

  二、初讀感悟

  1、師:請同學們齊讀課題。(生齊讀)。讀的真不錯。接下來的故事更精彩,請同學們打開書62頁。

  2、師:借助下面的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己讀一讀這個小故事。(巡視自讀情況,檢查姿勢、紀律等)。

  3、師:同學們大家讀完了,讀得可真認真。課文中的生字朋友你們認識了嗎?那老師來考考大家,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出示課件:生字、組詞有拼音。誰愿意當小老師,帶領同學們讀讀這些生字?(在讀時如有錯誤需要糾正或者請學生指出并糾正)。

  4、師:小老師你讀得真好。(再出示剛才的課件,這次生字、組詞沒有拼音)。看,現在沒有了拼音,大家還能讀一讀嗎?我們來開火車讀。

  三、細讀體會

  1、師:剛才老師見識了同學們識字的本領,真讓老師佩服。接下來,該展示一下你們讀書的本領了,誰來讀一下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2、師:你讀得真流利。誰能告訴大家,你從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3、師:以前使用一枚郵票還得用小刀撕開,真是不方便。有位先生就遇到了這樣的困難。(出示課件:課文第二自然段)。請同學們看著大屏幕,齊讀第二自然段。

  4、師:讀了這一段,誰知道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準確。發生在什么地方?(解釋倫敦是英國的首都)清楚。有誰?(阿切爾和一位先生)他在做什么?他遇到了什么問題才會這樣呢?找到了嗎?

  5、師:于是,他們之間有這樣的對話。由男同學讀這位先生,女同學讀阿切爾。如果你是那位先生,你遇到這種情況,心里是怎么想的?那位先生的話中,他用了一個字,讓老師感受到了嗎?你知道是哪個字嗎?誰愿意扮演阿切爾和這位先生來讀一讀他們之間的對話?(請讀出禮貌的語氣)。

  6、師:那這位著急而又有禮貌的先生接下來會怎么做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出示第三自然段課文課件)。你覺得這位先生的舉動怎么樣?(急中生智、不慌不忙、聰明等)。

  7、師:這段話中有個生字朋友我們見過,你還記得它嗎?(出示課件“枚”)。它是一個量詞,可以形容郵票,還可以形容別針。請同學們一起讀一讀。

  8、師:請大家看這句話(出示“而且”造句課件)。誰來幫忙補充完整第一個句子?誰還可以再造一個句子?

  9、師:這時的發明家阿切爾呢?他在做什么?(出示課件:第四自然段)。我們一起看大屏幕,請女同學們齊讀第四段。

  10、(出示課文插圖)。板書“吸引”。師:請同學們仔細看圖,你從哪些地方能看出阿切爾被吸引住了?

  11、此時此刻,阿切爾產生了一個想法,你知道他在想什么嗎?(指名回答)(出示課件句子:他想,要是有一臺機器能給郵票打孔,不是很好嗎?)

  師:請你把自己當成阿切爾,讀讀他的想法,看誰讀得最像阿切爾。我請坐得最像科學家的小組讀。

  12、師:多好的想法啊!阿切爾馬上就要開始行動了。(出示課文第四段最后幾句)。請同學們齊讀。

  四、總結拓展

  1、師:那現在你知道帶齒孔的郵票是怎么發明的了嗎?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出示填空課件)我來考考大家,大家有信心把空填上嗎?

  2、師:郵票打孔機到現在還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看來,發明創造真了不起,小小的郵票齒孔同樣閃耀著智慧的火花。

  大家還記得我們這個單元標簽中的話嗎?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相信你現在會有更深的感受。(出示短文課件)

  (讀畢)師:科學就在咱們身邊,發明就在咱們的生活中,任何發明都是從生活小事開始的。今后,你在生活中有什么小困難、小難題,別放過它,要想辦法解決它,就會有新發現的,老師對大家充滿了期待。

  3、作業:

  a、請同學們發揮自己的想象,自己動手設計一張郵票,在下節課上展示給小伙伴們。

  b、請同學們找一找,講一講因為受到生活小事的啟發,從而有所發明創造的故事,下節課我們一同分享。

  五、板書:

  郵票齒孔的故事

  看到

  阿切爾   吸引     想到      有心人

  做到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個發明帶齒孔的郵票的故事,一個由發明家阿切爾身邊的偶然小事引發的發明故事。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帶齒孔郵票的發明經過,它還告訴我們,發明并不神秘,并不遙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事,多動腦筋思考研究,每個人都有發明創造的機會。

  二、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明過程中受到啟發。體會栽花種草的價值,認識到為別人創造幸福,自己從中也能得到快樂。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

  三、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難點:養成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的好習慣。

  四、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識字、小組合作檢查。

  五、教學準備:

  投影儀、生字卡片、郵票的圖片。

  六、課時安排:

  兩課時。

  七、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觀察導入。

  1、小朋友,你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你知道郵票的用途嗎?

  2、比較過去的郵票和現在的郵票四周是什么樣的呢?

  3、別看這小小的齒孔,它的發明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齊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把生字的字音讀準,把句字讀通順。

  2、學習生字。

  (1)出示帶拼音的詞語認讀。

  (2)去掉拼音認讀。

  (3)做游戲,看看,聽聽,猜猜的`游戲。

  ①出示小刀,認識刀。

  ②做動作裁紙,認識裁。

  ③做撕的動作,認識撕。

  ④聽,英國的首都是哪個城市(倫敦)。

  猜字謎,借一半,扔一半(扔)九個洞(究)。

  3、開火車再讀詞語卡。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

  剛才大家都展示了我們認字的本領,現在我們在一塊展示一下,我們的讀書本領吧!

  1、默讀課文,想一想是誰發明了帶齒孔的郵票呢?

  2、過去的郵票一枚枚連在一起使用時會怎么樣呢?

  A、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感受使用起來不方便。

  (2)齊讀。

  B、學習2、3、4自然段。

  帶齒孔的郵票又是怎樣發明的?我們一塊讀書來解決。

  (1)指3名同學分別讀2、3、4自然段。

  (2)四人小組討論學習。

  (3)匯報

  a、分角色讀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理解吸引那位先生怎樣的舉動吸引了阿切爾呢?

  C、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男女比賽讀,表演讀,你覺得他怎樣?

  (2)從圖中什么地方看出阿切爾被吸引住了(神態,動作)

  (3)再讀此句,相信你會讀得更好。

  D、學習第四自然段。

  (1)此時此刻,他產生了一個想法,請用~~~畫出來,指導讀。

  (2)動手實踐,說感受。

  阿切爾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他用心思考,不斷實踐,解決了生活中的難題,讓我們動手做做,來感受下阿切爾的發明給我們帶來的方便吧!在紙上刺一排孔,撕一撕,說感受。

  (3)指導讀,把這種方便讀出來(指名讀,齊讀)

  (4)給立即換個詞,說明了什么?從仍然一詞又說明了什么?(了不起)

  (5)用敬佩語氣讀。

  (6)你想對阿切爾說什么?

  (二)明理導行。

  1、郵票的齒孔給我們現在的生活帶來了啟示,你能說說我們身邊類似的例子嗎?

  2、一個用別針孔撕開郵票的先生,一個是發明家阿切爾,你喜歡誰?

  3、你知道受生活小事的啟發,從而有所發明創造的事有嗎?

  小結:發明并不神秘,并不遙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事,多動腦筋思考研究,每個人都有發明創造的機會。

  (三)實踐活動。

  1、讀課后我知道的內容,了解郵票的一些常識。響應學生伙伴的提議,去收集一些郵票

  2、作業布置:找一找、講一講受生活小事的啟發,從而有所發明創造的故事,比如《瓦特發明的蒸汽機》、《牛頓發現萬有引力》。

  八、板書設計。

  郵票齒孔的故事

  阿切爾看到:拿翻找摸求助取刺撕會觀察

  阿切爾想到:機器打孔肯動腦

  阿切爾做到:研究造出勤動手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習課文生字,理解"立即,仍然"等詞語.

  〖能力目標〗

  1,通過讀文,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2,通過情境創設,培養學生質疑,探疑,解疑的能力.

  3,通過小實驗,培養學生動手的能力.

  4,通過匯報,交流,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5,通過收集資料和觀察生活中的物品,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標〗教育學生要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勤于動手.

  【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

  ⑴ 郵票(3張以上).

  ⑵ 觀察生活中有齒孔的物品.

  ⑶ 別針一枚.

  ⑷ 了解郵票的知識.

  2,教師準備:

  ⑴ 搜集有關郵票的一些知識.

  ⑵ 郵票.

  【教學流程及設計】

  一,談話揭題,激發興趣

  1,目標:通過教師質疑,學生回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動腦習慣,學會自己解決生活中的困難.

  2,形式:展示實物,教師質疑,學生解疑.

  3,過程:⑴ 教師出示下載的郵票圖案若干張,設問:

  老師想將這么多郵票整齊快速地分開,你能幫老師想出什么辦法

  ⑵ 學生發言:

  ① 用小刀裁開;

  ② 用手撕開;

  ③ 用剪刀剪開;

  ④ 用別針刺開.

  ⑶ 教師評價:

  大家的辦法都不錯,但是有的辦法用起來不很方便.100多年前英國發明家阿切爾用了一個好辦法讓大家能又快又好地分開這些郵票,想知道他想出了什么辦法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認讀生字

  1,目標: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讀準生字.

  2,形式:自讀課文,交流匯報.

  3,過程:⑴ 學生自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注意讀準字音.

  ⑵ 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⑶ 認讀生字,師生共同正音.

  三,自主探究,理解課文

  1,目標:讓學生在讀文,質疑,讀詞,小實驗,談體會等過程中了解郵票齒孔的來歷和打孔機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好處.

  2,形式:讀文質疑,讀詞想象,實踐體驗,交流感受.

  3,過程:

  ⑴ 學生自由讀課文,將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⑵ 引導學生質疑:讀了課文你有什么疑問

  生問:

  ① 為什么以前的郵票沒有齒孔

  ② 打孔機是怎樣發明的

  ③ 郵票打孔機什么時候發明的

  ④ 為什么英國立即采用了打孔機

  ⑤ 為什么現在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

  ⑶ 教師隨機板書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以四人為一組合作解決問題,完成下列表格:

  解決的問題:

  課文中的答案:

  補充的資料:

  ⑷ 學生匯報學習情況,回答"打孔機是怎樣發明的 "

  ⑸ 齊讀動詞,體會動作.

  ⑹ 小實驗:

  用別針給兩張"郵票"中間處刺洞,然后沿洞撕開,再將中間沒有刺洞的兩張郵票撕開.

  (實驗時,學生兩人為一組,一人拿郵票,一人小心翼翼地用別針刺洞,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注意安全.)

  ⑺ 學生談談實驗后的感受.

  ⑻ 回答"為什么英國立即采用了打孔機 "理解"立即".

  ⑼ 回答"為什么現在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 "理解"仍然".

  ⑽ 拓展:

  ① 因為打孔機打孔快,打孔后郵票能又快又整齊地分開,所以現在它仍然在使用,在為郵票打孔.你知道我國第一枚郵票是什么時候發行的,票面圖案是什么,有沒有齒孔嗎

  ② 世界上第一枚有齒孔的郵票是什么時候發行的

  ③ 世界上第一枚有齒孔的郵票是1854年1月28日發行,與課文中的故事發生的時間有近六年之久,這期間阿切爾可能都在做些什么

  ④ 你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有齒孔

  ……

  師:同學們真會觀察,大家說的這些東西因為有了齒孔,我們才很容易地將它撕開,我們應該感謝誰

  生:感謝阿切爾.

  四,總結課文,探究人物品質

  1,自由讀課文.

  2,談談:

  你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

  3,總結.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明過程中受到啟發。體會栽花種草的價值,認識到為別人創造幸福,自己從中也能得到快樂。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

  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難點:養成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的好習慣。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識字、小組合作檢查。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郵票的圖片,媒體資源:視頻《郵票齒孔的故事》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出示不帶齒孔的最早的“黑旋風”郵票的圖片問:這是什么?

  板書:郵票。

  2、再出示帶齒孔的郵票問:兩張有什么區別?一張有齒孔,另一張沒有。

  板書:齒孔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郵票齒孔的故事。

  4、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認識的字做好標記。

  2、標出自然段。

  3、播放視頻《郵票齒孔的故事》,學生聽范讀,并對不認識的字正音。

  4、你喜歡誰?為什么?

  三、識字、寫字。

  1、出示要求認識的生字,讓學生看看哪些字已經認識了,講講是怎么認識的。把它挑出來,并讀給別的小朋友聽。

  2、結合語句認識生字:倫敦、研究。

  3、借助漢字特點識字。

  (1)借助漢字表義的特點識“裁”“撕”。

  (2)借助漢字表音的特點識“究”“政”。

  4、運用多種方式鞏固識字。

  (1)“我說你找”。

  一個同學說出課文中含生字的詞語,另一個同學在文中找出來。

  (2)“我指你認”。

  一個同學指生字,另一個同學快速讀出來,再說出課文中的詞語或用字組詞。

  (3)“找一找”。在生活中找一找本課的生字。

  5、寫字指導。

  刀、仍、便,是新認的字。“仍、便”二字與“使”字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寫好單立人。“仍”字右邊第一筆是“橫折折折鉤”,第二筆是撇;“便、使”右邊十分相似,重點如下:上橫宜短,“口、曰”要扁,撇應先“豎”捺須伸展。“英”字第七筆撇上邊要出頭。“式”字的第四筆是提,不是橫,斜鉤要寫美觀。

  以上教學過程也可

  教案《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郵票齒孔的故事》教案》,來自網!http://

  以結合動畫課件《郵票齒孔的.故事:生字學習》輔助進行。

  6、學生習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認讀詞語:求助、舉動、吸引、整齊、研究、立即、仍然。

  二、朗讀感悟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順。

  2、學習第一段(略講)

  A、自讀。(要求讀順。)

  B、想一想: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抓住“正式”讓學生明白郵票最先是在英國發行。)

  C、齊讀。

  3、學習第二、三、四段。

  A、以“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為突破口。

  問:那個人做了什么樣的舉動,以至于阿切爾被他吸引住?理解“吸引”一詞,使學生感受到阿切爾能細心觀察生活的細節。齊讀此句話。

  B、從課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個人和阿切爾都很善于動腦筋?怎樣讀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們在用心思考呢?組織學生進行比較讀。

  (讓學生用鉛筆尖,刺一刺白紙,然后撕一撕,體驗有了齒孔之后所帶來的方便。)

  C、“英國郵政部門立即采用了這種機器。”中“立即”一詞可以換成什么詞?通過這個詞你知道了什么?

  D、“直到現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從“仍然”一詞你又知道了什么?用敬佩的語氣讀第四自然段中的后兩句。

  三、明理導行

  1、郵票的齒孔還給我們現在的生活帶來了啟發,你能說說我們身邊類似的例子嗎?

  如:衛生紙之間的空隙,一些食品的包裝袋,藥品的包裝袋等等。

  2、一個是用別針刺孔撕開郵票的先生,一個是發明家阿切爾,你喜歡誰呢?為什么?

  有的學生可能喜歡那位不知名的先生,因為他遇事能動腦想辦法,說話彬彬有禮;有的學生可能喜歡阿切爾,因為他能細心觀察,用心思考,并且能把自己的想法付之行動,發明了郵票打孔機,給更多的人帶來方便。隨著學生的思路,相機引導。牛頓到愛迪生,從伊琳娜到阿切爾,無一不告訴我們:發明并不神秘,并不遙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事,多動腦筋思考研究,每個人都有發明創造的機會。

  四、積累運用

  1、課文中表示數量的詞語有哪些,找出來讀一讀,再說出幾個這樣的詞語。

  (如,一大張郵票一枚別針一臺機器一家小酒館一位先生)還可以說“一枚”、“一家”什么呢?在生活中找找看。完成課后練習“讀讀填填”。

  2、覺得課文中哪些詞語用得好,找出來和小朋友交流一下,再記到小本子上,或者用這個詞依照書上的句子說一句話。

  3、積累以下詞語:

  求助、舉動、吸引、整齊、研究、立即、仍然。

  五、實踐活動。

  1、讀課后“我知道”的內容,了解郵票的一些常識。響應學生伙伴的提議,去收集一些郵票。

  2、作業布置:找一找、講一講受生活小事的啟發,從而有所發明創造的故事,比如《瓦特發明的蒸汽機》、《牛頓發現萬有引力》。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案 篇5

  第一課時

  簡介郵票、激情引趣

  ①出示一枚郵票。同學們知道郵票的用途嗎?(用于寄信、文化交流、欣賞、

  記錄重大事件、收藏……)

  ②每枚小小的郵票都有一個故事,今天我們就要了解一個有關郵票齒孔的故

  事。板書課題:郵票齒孔的故事。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①范讀,讓學生邊聽邊思考:郵票的齒孔是怎么發明的?

  ②學生自讀課文。

  a. 自讀課文,勾畫生字,讀準字音。

  b. 同桌互相聽讀課文,互相評議。

  ③認讀生字卡片,交流記字方法。

  ④指名輪讀課文,正音。

  質疑互答,合作學習

  ①小組內輪讀課文,讀后提出自己的疑問,小組討論解決。

  ②提出小組無法解決的疑問,全班討論解決。

  具體演示,促進理解

  ①老師提供幾張紙,讓學生撕下紙中的“郵票”。這樣撕郵票有什么不便?

  ②同桌讀課文2、3段,合作表演英國發明家阿切爾看到的情形。

  ③選幾個學生上來,為他們提供紙、別針,讓他們表演課文中的情節,讓學生充分了解阿切爾敏銳的觀察能力。

  ④導讀第4段,用直線勾畫出阿切爾怎么想的句子,用波浪線勾畫寫郵票打孔機作用的句子。

  充分想像,感悟課文

  ①讀第4段,啟發想像:阿切爾會怎樣進行他的研究工作?(反復構思、畫圖、設計、制作、實驗)

  ②再讀課文,你認為阿切爾是一個怎樣的人?

  ③總結課文:正因為阿切爾善于觀察、善于思考,他才成了生活中的有心人,才有了郵票打孔機的`發明,從而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第二課時

  小結所學,交流感受

  ①輕聲讀課文,思考并回答:帶齒孔的郵票是怎么發明的?看看還有什么不懂的,提出來集體解疑。

  ②通過讀這篇課文,我們了解了郵票齒孔的故事,認識了阿切爾這個偉大的發明家,我想向阿切爾學什么呢?

  ③假如阿切爾就在我們身邊,你會對他說些什么?

  指導朗讀

  ①找好朋友商議這篇課文應該怎么讀,反復練讀。

  ②指名朗讀,適時評議。

  ③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再讀課文,討論交流

  ①我會認。(把要求會認的生字讀一讀,口頭組詞)

  ②我會寫。

  a. 認讀要求寫的字,口頭組詞。

  b. 介紹自己識記這些字(要求寫的字)的方法。(如:“力”字的第二筆不出頭就是“刀”;“你”字去掉單人旁就是“爾”;“扔”字的提手旁換成單人旁就是“仍”)

  c. 重點指導“使”“整”“式”的筆順。

  ③書寫生字。(老師巡視檢查指導,及時糾正學生寫字姿勢)

  作業

  ①完成“讀讀填填”

  ②組詞。

  刀( )爾( )更( )正( )

  力( )你( )便( )整( )

  拓展知識

  ①讀“我知道”。

  ②讓學生交流自己了解的有關郵票的知識。

  ③展示介紹自己收集的郵票。

  板書設計

  14.郵票齒孔的故事

  阿切爾:英國發明家

  看:翻找求助想取刺拽

  想:機器打孔

  做:研究很快超出

  善于觀察、思考、實踐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這是一個發明帶齒孔的郵票的故事,一個由發明家阿切爾身邊的偶然小事引發的發明故事。阿切爾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看見一個人用別針在每枚郵票的連接處刺上小孔,那郵票便很容易、很整齊地被撕開。“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他想把那個人的動作變成機器的動作,讓所有的郵票都好撕開。通過不斷研究,他的想法終于變成了現實。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帶齒孔郵票的發明經過,它還告訴我們,發明并不神秘,并不遙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事,多動腦筋思考研究,每個人都有發明創造的機會。

  教學目標:

  1基礎目標: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詞。

  2提高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明

  過程中受到啟發。

  3體驗目標: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在讀文的過程中感受課文蘊涵的道理。

  教法學法:

  《郵票齒孔的故事》這課是一篇說理性較強的課文,雖然文中有故事,但故事趣味性不強,不夠吸引學生。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很難完成本課的各項教學目標,因此教學本課時我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進行教學,給他們說、做、讀、寫的`機會,調動他們的手、耳、眼、口多種感官,在讀中學,在做中學,在看中學,在說中學,在聽中學。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引入主題。

  萬事萬物都有其適和的生長環境,這樣才能生根發芽。所以在課前學生講述的《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蒸汽機的故事》和《郵票的發明》三個發明創造的小故事,旨在為學生營造一個充滿思考,異常生動的世界,激起學生情感的波瀾,讓他們走進另一個發明創造的天地。

  二 動手體驗,情感回歸。

  愛動手是孩子的另一天性,為了讓學生深切體會郵票有齒與無齒在撕開時的區別,我讓學生兩人一組做小實驗,再談感受,學生做得認真,談得深入,為后文的理解打下了基礎。做小實驗引入挖掘郵票打孔機的內在價值,我設計了讓學生兩人一組動手撕一撕有孔的紙和無孔的紙,經對比后說出自己的感受親身體驗到有齒孔帶來的為人們方便,從而為學習下文做下鋪墊。

  三 放飛思維,自由翱翔。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一個缺乏想像力的人他似于干沽。因此在提高學生知識技能的同時,也要有意識的培養有思維想像力的發展,最終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所以在本課我安排了兩個小的思維想像訓練。第一次思維練習,在學生動手體驗之后,這又是一個深入挖掘發明郵票打孔機內在價值的契機。于是我在學生們還對之前的體驗余意未絕的時候,提出:你猜阿切爾站在那位先生身旁會想些什么?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也有利于借助前面的活動來啟發學生的思維。動機能啟迪思維,驚嘆更能引發思考,我告訴了學生兩個數字:“1854年”和“6年”,隨著學生的一聲驚嘆,我提出問題:在這漫長的6年中阿切爾做了什么具體的研究工作?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翱翔在自由的國度里。

  四 注重雙基 扎實動腦

  新準課程標中明確指出,在提高學生各種能力的同時,一定要注意雙基的教育,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功底,因此我在教學中,注意了;以下幾個環節,書寫時重點講解,“郵”字右耳的書寫方法及注意事項。由于學生的地區差異性,發音時容易出現前后鼻音韻母,平翹舌字音區分不清的現象,我重點領讀`“倫敦”“仍然”“撕開”等詞,糾正其發音,說話書寫話和作文的基礎,所以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我用你在什麼時候或什麼地方被什麼事物吸引過?引入說話練習,在學生說話的同時,糾正其語病,鼓勵學生說完整話,養成良好的聽話,說話習慣。

  教學小結:

  通過讀一讀,做一做,說一說,寫一寫的活動,使學生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時對關于郵票的知識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擴大了知識面。

  課時按排:《郵票齒孔的故事》分為二課時,第一課時認識生字詞,初步了解課文大意。本節課為第二課時。

  板書說明:板書凸顯簡潔,明確的特色,清晰的展現了以發現——解決—研究—發明為主題的授課思路。

  板書設計:

  發現 — 解決 — 研究 — 發明

  善于思考 動腦 動手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抓住文章對兩個人物行為、心理的描寫品讀,了解帶齒孔郵票的發明過程,并從中受到啟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善于發現,善于探究。

  教學重難點及解決措施

  1、識字,寫字。

  2、了解帶齒孔郵票的發明過程。

  3、從帶齒孔郵票的發明過程中受到啟發。

  教師引導點撥,學生動手操作、讀議結合,感悟理解。

  計劃課時:2課時

  教學準備:課件、帶齒孔的郵票

  板書設計:

  郵票齒孔的故事

  吸引留心觀察

  一個人阿切爾善于思考

  刺小孔發明打孔機勇于實踐

  啟發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猜謎導入。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先給大家出一個謎語看看誰能猜到:“薄薄一張紙,四邊生長細牙齒,兩地朋友要談心,必須請他當差使。”你能猜到嗎?

  2、出示郵票課件:圖片“黑便士”和現在使用的普通郵票進行比較。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左邊是世界上發行最早的郵票,它的名字叫黑便士。右邊是我們現在使用的郵票。

  師:請同學們仔細看圖,比一比,這兩枚郵票的四周(強調)有什么不一樣?

  3、揭示課題:引導觀察,現代的郵票四周有齒孔。(板書“郵票齒孔”)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讀“郵票齒孔”。師:可別小看這小小的齒孔,它的發明還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我們一起來學習這有趣的故事,好嗎?(板書課題的后三字:“的故事”)

  二、初讀交流,整體感知。

  1、初讀感知: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第一,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生字;

  第二,盡量讀通句子,自己覺得難讀的句子或段落多讀幾遍。

  2、交流: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阿切爾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看見一個人用別針在每枚郵票的連接處刺上小孔,那郵票便很容易、很整齊地被撕開。阿切爾從中受到啟發,通過不斷研究,他終于發明了郵票打孔機。)

  3、認讀生字詞:師:剛才大家讀得可認真啦。課文中的生字朋友你們認識了嗎?

  出示注音生字詞。誰愿意當小老師,帶領同學們讀讀這些生字?(在讀時如有錯誤需要糾正或者請學生指出并糾正)。

  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詞。看,現在沒有了拼音,大家還能讀一讀嗎?我們來開火車讀。

  剛才老師見識了你們的識字本領,個個都是識字大王,想展示一下你們讀書的本領嗎?

  4、指名讀全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標出自然段序號。(正音)

  三、細讀思考,梳理疑難。

  輕聲讀課文,質疑。(可能提出諸多問題,但是要重點解決以下問題)

  1、為什么要發明齒孔郵票?

  2、郵票打孔機是怎么發明的?

  四、精讀理解,品味感悟。

  (一)帶著問題讀課文,別忘了邊讀邊用筆做上記號。然后小組交流。

  (二)全班交流匯報:

  1、學習第1自然段。

  中心問題:為什么要發明齒孔郵票?引導學生讀,感受以前郵票的.使用很不方便。

  2、學習第2、3、4自然段。

  中心問題:郵票打孔機是怎么發明的?

  (1)指名讀第2、3自然段,體會那位先生遇到的困難和他的解決辦法。

  再次默讀找出表示動作的詞“取下”“刺上”“撕開”并理解

  具體演示,促進理解。合作表演英國發明家阿切爾看到的情形。

  (2)學習第4自然段,觀察插圖:從哪看出阿切爾被吸引住了?(眼神、動作)理解“吸引”一詞,使學生感受到阿切爾細心觀察的品質。

  看了那個人的舉動,阿切爾有什么想法呢?誰來讀一讀?

  (3)阿切爾開始了研究工作。很快、(出示課文第四段最后幾句)。指導朗讀,體會郵票打孔機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4)“英國郵政部門立即采用了這種機器”中“立即”一詞可以換成什么詞?這個詞讓你知道了什么?

  (5)從“直到現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中“仍然”一詞你又知道了什么?

  (6)體驗:讓學生撕一撕有齒孔的郵票,體驗有了齒孔之后所帶來的方便。

  (7)指導有感情的朗讀:直到現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阿切爾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讀了課文你想對阿切爾說些什么?帶著敬佩的語氣讀一讀課文最后一段。

  第二課時

  五、整體回顧,拓展升華。

  1、回顧全文:一個是用別針刺孔撕開郵票的先生,一個是發明家阿切爾,你更喜歡誰?為什么?

  2、朗讀全文:再次回顧發明家阿切爾細心觀察留心觀察、善于思考、勇于實踐的品質。

  3、引領啟發:你們當中有誰的理想是當發明家的嗎?那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像阿切爾一樣成為一名出色的發明家呢?

  師小結:是啊,只要你們留心觀察,樂于思考,善于探究。我相信你們一定會成為一名偉大的發明家的。

  4、拓展實踐:在生活中,你們還發現有哪些不方便?可采用什么方法解決?

  六、積累欣賞,延伸拓展。

  1、師出示大龍郵票。引讀課后我知道內容,讀后交流,談感受。

  2、展示各種郵票,欣賞交流。

  3、鼓勵學生課后設計郵票

  七、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指導字形,師生交流。

  教師重點指導:“仍、使、便”三個字右半邊的寫法。“仍”右邊第一筆“橫折折折鉤”“英”第七筆撇上邊要出頭。“式”第四筆是提,斜鉤要寫美觀。

  2、練習書寫,學生評價。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案 篇8

  課例類別:部分探究

  學科科目:語文

  學段/年級:小學二年級

  學習時間: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習課文生字,理解“立即、仍然”等詞語。

  能力目標:

  1、通過讀文,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2、通過情境創設,培養學生質疑、探疑、解疑的能力。

  3、通過小實驗,培養學生動手的能力。

  4、通過匯報、交流,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5、通過收集資料和觀察生活中的物品,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標:教育學生要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勤于動手。

  二、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

  (1)、郵票(3張以上)。

  (2)、觀察生活中有齒孔的物品。

  (3)、別針一枚。

  (4)、了解郵票的知識。

  2、教師準備:

  (1)搜集有關郵票的一些知識。

  (2)郵票

  三、學習資源

  1、郵票

  2、教師推薦相關的資料:

  (1)郵票的相關知識:郵票是一個國家的名片,集郵是對郵票的收集和研究。人們在收集郵票的過程中獲得怡神的樂趣和美的感受,在研究郵票中豐富對郵票知識的了解。

  郵票在方寸之中展示了人類社會文明進程的各個階段,物質生活的方方面面,天文地理、動物植物、山川江河湖海、軍事、體育、政治、經濟、文化無不在郵票中留下倩影。郵票是百科全書式的圖片概況。人們在收集郵票的過程中,通過畫面的故事,可以豐富自己多方面的知識。

  世界上第1枚郵票,1840年5月1日在英國問世,5月6日開始使用。郵票圖案是維多利亞女王18歲即位時的`側面像,由弗萊德列克·希思(Frederick Heath)雕制印版,承印者是派金斯。巴肯(Perkins Bacon)公司。面值1便士,用有王冠水印的紙印黑色,所以通稱“黑便士郵票”。英國發行的黑便士郵票,沒有印國家的名稱,因為那時別國家還沒有發行郵票;至今英國發行的郵票還是不印國名,而以王冠、國王頭像作為國家名稱的標志。黑便士郵票是無齒孔的,因為那時郵票打孔機還沒有發明,郵局出售郵票時,須用剪刀逐枚剪開,非常麻煩。

  郵票齒孔的知識:1848年,愛爾蘭人亨利·亞策爾發明了打孔機。1854年1月28日英國首先發明了有齒孔郵票。郵票齒孔發明因其形狀、制作原理和所采用的制作設備不同,郵票齒孔也就種類繁多,特征各異。從形狀上看,齒孔有孔形齒、線形齒和針形齒之分。其中針形齒采用縫紉針扎制而成,形狀簡單粗糙,不夠精美,現在已很少使用。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是孔形齒。線形齒也隨國際上不干膠郵票的推廣,使用得重新多了起來。

  四、學習實施方案

  學習內容:小學語文第四冊《郵票齒孔的故事》

  組織形式: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共同解疑

  學習流程:質疑——探疑——交流。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知道郵票齒孔的來歷。

  教學難點:體會人物的品質。

  五、教學流程及設計

  一、談話揭題,激發興趣

  目標:通過教師質疑,學生回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動腦習慣,學會自己解決生活中的困難。

  形式:展示實物,教師質疑,學生解疑。

  過程:

  1、教師出示下載的郵票圖案若干張,設問:

  老師想將這么多郵票整齊快速地分開,你能幫老師想出什么辦法?

  2、學生發言:

  A:用小刀裁開

  B:用手撕開

  C:用剪刀剪開

  D:用別針刺開

  3、教師評價:大家的辦法都不錯,但是有的辦法用起來不很方便。100多年前英國發明家阿切爾用了一個好辦法讓大家能又快又好地分開這些郵票,想知道他想出了什么辦法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認讀生字。

  目標: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讀準生字。

  形式:自讀課文,交流匯報。

  過程:

  1、學生自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注意讀準字音。

  2、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認讀生字,師生共同正音。

  三、自主探究,理解課文。

  目標:讓學生在讀文、質疑、讀詞、小實驗、談體會等過程中了解郵票齒孔的來歷和打孔機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好處。

  形式:讀文質疑、讀詞想象、實踐體驗,交流感受。

  過程:

  1、學生自由讀課文,將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2、引導學生質疑:讀了課文你有什么疑問?

  生問:(1)為什么以前的郵票沒有齒孔?

  (2)打孔機是怎樣發明的?

  (3)郵票打孔機什么時候發明的?

  (4)為什么英國立即采用了打孔機?

  (5)為什么現在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

  3、教師隨機板書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以四人為一組合作解決問題,完成下列表格:

  解決的問題:

  課文中的答案:

  補充的資料:

  4、學生匯報學習情況,回答“打孔機是怎樣發明的?”這一問題時教師隨機板書

  阿看到:拿翻找摸求助取刺撕

  切想到:機器打孔

  爾做到:研究造出

  5、齊讀動詞,體會動作。

  6、小實驗:用別針給兩張“郵票”中間處刺洞,然后沿洞撕開,再將中間沒有刺洞的兩張郵票撕開。

  (實驗時,學生兩人為一組,一人拿郵票,一人小心翼翼地用別針刺洞,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注意安全。)

  7、學生談談實驗后的感受:

  A:沿著有洞的地方撕開郵票很快,并且郵票很整齊。

  B:沿著沒有洞的地方撕開郵票很慢,還不容易撕整齊。

  C:刺洞很麻煩,我的手差一點就刺傷了。

  8、回答“為什么英國立即采用了打孔機?”理解“立即”。(生:馬上立刻連忙)

  9、回答“為什么現在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理解“仍然”。(生:還在依然依舊)

  10、拓展:

  A、因為打孔機打孔快,打孔后郵票能又快又整齊地分開,所以現在它仍然在使用,在為郵票打孔。你知道我國第一枚郵票是什么時候發行的,票面圖案是什么,有沒有齒孔嗎?

  生:我國第一枚郵票是1878年發行的,圖案是大龍。

  生:我國第一枚郵票上面有齒孔。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從課后的“我知道”中知道的。

  師:你真會學習。

  B、世界上第一枚有齒孔的郵票是什么時候發行的?

  生:1848年。

  生:1849年。

  師:板書:1854

  生:啊!

  C、世界上第一枚有齒孔的郵票是1854年1月28日發行,與課文中的故事發生的時間有近六年之久,這期間阿切爾可能都在做些什么?

  生:在畫圖紙

  師:那叫設計,隨機板書:設計

  生:找材料

  生:拼裝

  師:對,拼裝制造,板書:制造

  生:試驗

  師:板書:試驗

  生:修改

  師:修改也叫改進,板書:改進

  D、你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有齒孔?

  生:面的票

  生:電話收費票

  生:衛生紙

  生:旺仔小饅頭的袋子

  生:方便面的袋子

  生:酒盒子

  ……

  (學生通過觀察,在同學的啟發下越說越愛說,完全將語文與生活融為一體。)

  師:同學們真會觀察,大家說的這些東西因為有了齒孔,我們才很容易地將它撕開,我們應該感謝誰?

  生:感謝阿切爾。

  四、總結課文,探究人物品質

  1、自由讀課文。

  2、談談:你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

  3、隨機板書形容人物特點的詞語。(會觀察肯動腦勤動手)

  4、總結。

  板書設計

  郵票齒孔的故事

  阿看到:拿翻找摸求助取刺撕會觀察

  切想到:機器打孔肯動腦

  爾做到:研究造出勤動手

  設計說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學習是難以產生學習熱情的。《郵票齒孔的故事》這課是一篇說理性較強的課文,雖然文中有故事,但故事趣味性不強,不夠吸引學生。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很難完成本課的各項教學目標,因此教學本課時我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進行教學,給他們說、議、做、讀、談的機會,調動他們的手、耳、眼、口多種感官,在讀中學,在做中學,在看中學,在說中學,在聽中學。

  二年級的孩子有了一點學習的積累,他們的表現欲強,一開課,我就設疑讓他們幫老師想辦法,學生在回答時得到老師的肯定,成就感得到了滿足,學習勁頭自然足。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后,我又滿足他們愛問的欲望,讓學生質疑。在理解課文時,又滿足他們愛說的欲望,讓學生以四人為一組,自由選擇學習內容。此時學生暢所欲言,甚至爭得面紅耳赤,竭力在伙伴面前表現自己。小組內交流相互補充,取長補短,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合作探究的精神。愛動手是孩子的另一天性,為了讓學生深切體會郵票有齒與無齒在撕開時的區別,我讓學生兩人一組做小實驗,再談感受,學生做得認真,談得深入,為后文的理解打下了基礎。講完課文最后一段后,我對課文進行四方面的拓展:設計“你知道我國第一枚郵票是什么時候發行的,票面圖案是什么,有沒有齒孔嗎?”這個問題主要是教育學生要學會學習,會靈活運用學習資料;設計“世界上第一枚有齒孔的郵票是什么時候發行的?”這個問題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學會聯系課文發揮合理想象,學生回答1848年或是1849年都合乎情理,在學生盡力思考仍沒有回答出正確答案時,我給出正確答案,使學生有恍然大悟之感。這時我又設計了第三個問題:“世界上第一枚有齒孔的郵票是1854年1月28日發行,與課文中的故事發生的時間有近六年之久,這期間阿切爾可能都在做些什么?”課文中只是寫阿切爾開始了研究工作,很快郵票打孔機制造出來了,沒有具體寫他如何研究和制造打孔機。我設計這個問題既是為了培養學生探究課文,合理想象的能力,也是為了后面揭示人物品質埋伏筆。最后我設計“你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有齒孔?”這個問題讓學生能進一步了解“齒孔”,了解生活中的事物,真正使“語文生活化,生活語文化”。四個拓展的問題是環環緊扣,學生由郵票聯想到其它物品,體會到了打孔機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對阿切爾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人物品質的探究不攻自破,教學目標中的情感目標自動實現。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案 篇9

  【教具準備】

  1、Powerpoint 課件:

  ⑴ 中國大龍郵票,點擊后出現郵票齒孔。

  ⑵ 田字格出現本課要求寫的12個字(一定要按順序):

  刀 爾 求

  仍 使 便

  英 票 整

  式 而 且

  2、多媒體課件:

  本課的13個生字:齒、枚、刀、裁、倫、敦、酒、便、撕、研、究、政、仍,都出現在大屏幕上,10秒鐘后,每個生字要閃動一次,每字閃動的時間是2秒鐘,閃動最好是隨機的,不要按順序。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激發在生活中用心考慮、不時實踐,勇于發明發明的情感。

  第一課時

  環節 老師活動 同學活動 說明

  引入

  1、(出示課件──大龍郵票)誰知道這是什么?(根據同學回答板書“郵票”)

  2、你從哪兒知道的?

  3、請大家都看看課后的“我知道”,都讀讀。

  4、(課件:郵票齒孔)誰知道這些像波浪線的東西是什么嗎?(板書:“齒孔”,寫齒時強調一下筆畫:先寫一個停止的止字,再寫一個小人,最后寫一個兇字框。)

  5、請大家跟著老師讀。

  6、別看這小小的郵票齒孔,它的發明還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 1、大龍郵票。

  2、課文后面的“我知道”。

  3、讀課后“我知道”。

  4、郵票齒孔。

  5、跟讀“郵票齒孔”。

  假如同學回答不正確,教師可以直接告知。

  朗讀感悟

  1、請小朋友們輕聲讀課文,看看這個故事有趣嗎?注意,遇到不認識的字可別忘了請下面的拼音朋友還有你小組里的學習伙伴幫助哦!

  2、讀的多認真啊。還想讀嗎?

  3、那好!不過,這次讀課文得請大家幫我解決解決一個問題。

  4、我讀了這一課后,有一個問題總是搞不明白:究竟是誰發明了帶齒孔的郵票呢?小朋友,請你們說說看。

  5、請你說!

  6、看看,兩種意見都出來了吧!大家先別爭,請認真默讀課文,我希望大家從課文中找到正確的答案。

  7、找到答案了嗎?

  8、還是沒統一意見。這樣吧,請你們兩個認為是那位先生發明的同學到這兒坐,你們四個認為是阿切爾的也坐到一起。兩個小組再次讀書,找到理由開始爭辯。請注意,當爭辯難分勝負的時候,就以朗讀課文水平的高低來決定輸贏。所以,要把課文讀好哦!開始吧。

  9、討論的真熱烈啊!現在可以發表你們的觀點了嗎?(問認為是“那們先生”的小組)

  10、說的有道理。不過,不知你們朗讀課文的水平怎么樣?可以讀給大家聽聽嗎?

  11、嗯,讀的不錯。(轉向“阿切爾”小組)該你們組了。

  12、這可是急中生智呀!

  13、嗬,連申請專利都出來了。聽了你們小組說的,我明白了:首先,阿切爾認真觀察了那位先生的舉動,這叫善于──

  14、其次,他動腦子想了發明的問題。這叫用心──

  15、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想過之后就開始研究,不時實踐。我知道了,帶齒孔的郵票原來就是這樣發明的。同時我也認為是阿切爾發明了帶齒孔的郵票。

  16、別耶,朗讀課文的水平還沒展示呢!

  17、讀的真不錯啊!現在,我真正供認了! 1、自由讀書。

  2、想。

  3、什么問題?

  4、(紛紛)我知道!

  5、生1:是阿切爾發明的。

  生2:不對,是那位用別針刺郵票的先生發明的。

  6、默讀課文考慮,并小聲討論。

  7、(回答不一)

  8、朗讀課文、討論。

  9、我們認為是那位先生發明的,因為是他第一個用別針在郵票上刺了一個個小孔。

  10、朗讀課文第二、三段。

  11、我們認為應該是阿切爾發明的。因為那位先生是沒有小刀,一著急才用別針刺小孔的。

  12、但是,他沒有用心考慮,也沒有認真研究。還有,他沒有申請專利!

  13、觀察。

  14、考慮。

  15、耶──!

  16、朗讀課文最后一段。

  17、耶──!

  第二課時

  環節 老師活動 同學活動 說明

  認讀生字

  1、上節課大家表示得非常聰明,很快就把課文讀懂了。這是一篇很有趣味的課文,咱們再朗讀一遍好嗎?

  2、小朋友們,大家一起朗讀吧。

  3這一課有13個生字,很多的'呀!既然你們把課文讀得這么好,生字也認識了吧?

  4、再給大家2分鐘時間,趕快把生字再讀讀,馬上我就會考大家了。

  5、小朋友,一起讀讀。

  6、現在,老師把本課的生字集中到一起來了。注意,我們看看那個生字在閃動就大聲讀一遍,看誰讀的又快又準。(出示課件)注意,就要閃動了。

  7、大家真不簡單,這些生字在課文里時大家認識,集中到一起大家還認識。現在,老師把它們給換個地方,不知大家還認識不?

  8、那就請大家看大屏幕:一枚郵票作用大,現代郵政仍用它。齒孔郵票最奇妙,方便你我方便他。不用刀裁不用剪,輕輕一撕就開啦。發明專家阿切爾,曾在倫敦研究它。喝酒不忘動腦筋,我們應該學習他。

  9、請大家先練習讀讀。

  10、誰能讀給大家聽聽?

  1、好。

  2、朗讀全文。

  3、認識了。

  4、打開課文認讀生字。

  6、讀生字。

  7、認識!

  9、同學練讀。

  10、朗讀短文。

  寫字

  1、(出示課件:要寫的字)這一課還有12個要求我們寫的字。請看第二行,都是左右結構的字,誰還記得寫左右結構的字應該注意什么?

  2、再看第三行,都是上下結構的字,書寫時又要注意什么呢?

  3、這12個字當中,大家認為哪個字最難寫呢?你有什么好方法提供給大家嗎?

  4、真聰明!最后,我想請大家看老師寫兩個字,看完后要說說寫這兩個字應該特別注意什么?(范寫:仍 式)

  5、請大家拿出鉛筆,坐端正,把這些字寫一遍。別忘了正確的寫字姿勢哦! 1、兩邊都要寫的瘦一點。這幾個字要寫的左窄右寬。

  2、上下兩局部都要寫的扁一些。

  3、發表意見(和時反饋。)

  4、仍:橫折折折鉤要先寫,是一筆寫成的。式:斜鉤要寫得彎一點。

  擴展

  1、小朋友們,你們有集郵的習慣嗎?

  2、說說看,你們都有什么樣的好郵票?讓大家欣賞欣賞,分享你們的幸福與快樂。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自主感悟重點詞句,從帶齒孔郵票的發明過程中受到啟發。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重點詞句的感悟,懂得發明和生活只有一步之遙,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培養學生從小養成觀察、分析、動手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郵票(帶齒孔和不帶齒孔的各一張)、插圖。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片,導入新課。

  問:兩張有什么區別?(一張有齒孔,另一張沒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郵票齒孔的故事。你們看,這些撕開了的小孔象什么?這就叫做:齒孔別看這小小的郵票齒孔,它的'發明還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合作學習交流識字方法,互相檢查、指正。

  3、運用多種方式鞏固識字:你指我認、看口型猜字、做動作識字。

  三、讀課文,思考:

  1、默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2、小組討論:帶齒孔的郵票是怎么發明的?從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自主感悟重點詞句,從帶齒孔郵票的發明過程中受到啟發。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重點詞句的感悟,懂得發明和生活只有一步之遙,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培養學生從小養成觀察、分析、動手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郵票(帶齒孔和不帶齒孔的各一張)、插圖。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認讀生字:開火車競賽讀、摘果子游戲。

  2、指名讀阿切爾被那個人吸引的內容。

  二、讀課文,思考

  自由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

  (1)“英國郵政部門立即采用了這種機器。”中“立即”一詞可以換成什么詞?通過這個詞你知道了什么?

  (2)“直到現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從“仍然”一詞你又知道了什么?

  延伸拓展

  1、郵票的齒孔還給我們現在的生活帶來了啟發,你能說說我們身邊類似的例子嗎?可采用什么方法解決?

  2、一個是用別針刺孔撕開郵票的先生,一個是發明家阿切爾,你喜歡誰呢?為什么?

  三、實踐活動

  讀課后“我知道”的內容,了解郵票的.一些常識。學習伙伴之間互相交流自己收集一些郵票。

  四、指導書寫

  1、學生觀察,練習書寫。

  2、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重點指導:“英”字。

  3、學生互相評價。

  五、作業

  找一找、講一講受生活小事的啟發,從而有所發明創造的故事。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大意。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讓學生懂得養成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的好習慣。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郵票的圖片、紙片、大頭針、小刀。

  導 學 過 程二 次 備 課

  預習提綱

  1、初讀課文兩遍。

  2、搜集關于郵票的有關材料,制作成資料卡片。

  第一課時

  一、欣賞郵票、激情引趣

  老師:同學們,你們有集郵嗎?看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出示郵票冊──“中國郵票”)──和學生一起欣賞人物、風景等內容的幾組郵票。

  老師:還有哪些同學也收集到了郵票,拿上來和大家交流交流。

  老師:下面老師考你們兩個有關郵票的小知識,看誰知道。

  1、我們習慣上說“一什么郵票?”(老師手拿“一枚郵票”指名說──出示詞卡“一枚郵票”齊讀)

  2、師:看看這(出示一大張郵票,指“齒孔”),知道這是什么嗎?(指名說──出示詞卡“齒孔”齊讀)

  老師: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個有關郵票齒孔的故事。

  出示課題:14、郵票齒孔的故事。(指名讀,齊讀,強調翹舌音“齒”。)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老師:下面就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老師這里有兩個要求:

  第一,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生字;

  第二,盡量讀通句子,自己覺得難讀的句子或段落多讀幾遍。

  2、小組合作學習,讀準生字字音:

  老師:利用字卡,小組長組織學習,目標是使每個小組成員讀準生字字音。

  ⑴ 小組長組織集體認讀、開火車讀或指讀檢查。

  ⑵ 游戲:搶讀得卡,比比誰得的生字卡片多。

  3、小組長匯報自學情況:

  老師:剛才在小組學習中,有需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讀音嗎?

  (小黑板出示本課生字)指名匯報,老師板書拼音強調。如,生:“我提醒大家‘裁’是平舌音,‘裁’”。(全班跟讀集體認讀本課生字再次鞏固。)

  4、利用識字板找規律巧記生字。

  老師:下面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識字板和生字卡片,找找規律,把本課的生字在識字板上擺一擺,想辦法記住它們。

  (指名上臺介紹各自不同的識記方法。)

  5、游戲鞏固生字詞。(貼郵票送信──“音、形、義”連一連)

  老師:(出示“小鴨”圖片)小鴨郵遞員請小朋友幫忙,給這些信貼上郵票,并送到小動物們的家里。

  指名上臺連線:

  án zhèng cái lún réng shǐ

  倫 研 政 仍 使 裁

  ( )府 ( )究 ( )敦 ( )用 ( )然 ( )剪

  6、出示生詞認讀:

  裁開 裁剪 使用 倫敦 撕開 研究 郵政部門 政府 仍然

  (自讀──小組開火車帶讀)

  三、結合語境,理解本課生字詞;整體感知大意

  1、出示包含生字詞的句子:先自讀再指讀點撥:

  老師:接下來由老師檢查檢查,這幾個句子你能讀好讀懂嗎?

  ⑴ 每枚郵票的四周沒有齒孔,使用的時候得用小刀裁開。

  ⑵ 那個人從西服領帶上取下一枚別針,在每枚郵票的連接處都刺上了小孔,郵票便很容易地被撕開了,而且撕得很整齊。

  ⑶ 阿切爾想:要是有一臺機器能給郵票打孔,不是很好嗎?他開始了研究工作。

  ⑷ 英國郵政部門立即采用了這種機器。直到現在,世界各地仍然使用郵票打孔機。

  老師:自己讀讀,不僅把句子讀通順,還要想想每句話的意思你讀懂了嗎?(指名讀、集體讀)

  老師: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老師點撥:

  ⑴ 你能用小刀把這張紙裁開嗎?(上臺操作)

  ⑵ (出示“別針”)這是“一……什么別針?”除了一枚別針、一枚郵票,還可以說一枚什么?/ 你能用這一枚別針把這兩張郵票整齊地撕開嗎?

  ⑶ 理解“研究”:阿切爾開始研究什么工作?/ 我們這次《品德與生活》課正在研究什么問題呢?

  ⑷ 句中的“立即”一詞可以換成什么詞?“仍然”呢?(換詞后讀一讀,如“依然”“一直”“還”……)

  全班齊讀四句話。

  2、讀課文整體感知:

  老師:難句讀好讀懂了,相信讀好課文一定也難不倒同學們。下面請同學們再輕聲讀一讀課文,這一次不僅要把字音讀準,還要把課文讀通順,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男女合作分段朗讀課文)指名回答: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帶齒孔的郵票是怎么發明的。)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展示平臺

  1、讓生讀文一遍。

  2、展示自己收集到的`郵票。

  3、簡單了解郵票的一些知識。

  二、指導書寫“刀、爾、求、仍、使、便”

  1、出示六個生字認讀:

  ⑴ 說說“求、便”還可以組什么詞?

  ⑵ 師:認真觀察,你發現了什么?(“刀、爾、求”是獨體字;“仍、使、便”三個字都是左右結構單立人,書寫時要注意左窄右寬。)

  2、重點指導左右結構的三個字,拿出紅筆仔細觀察,把每個字的關鍵筆描出。

  3、指名匯報找到的關鍵筆,師范寫,生仿寫:

  老師:現在,誰來教教許老師,這三個字要怎么寫?(學生匯報,教師在投影儀上范寫。)

  ⑴ 范寫“仍”字:右邊第一筆是“橫折折折鉤”,第二筆是撇。

  ⑵ “便、使”右邊有什么不一樣?(范寫“便、使”)

  指導的重點如下:上橫宜短,“口、曰”要扁,撇應先“豎”,捺須伸展。

  老師:三個獨體字,請大家自己寫,提醒同學們“求”字右上一點不能漏掉。

  4、學生書寫練習:

  書寫完后自評(給自己認為漂亮的字打上紅旗,不滿意的字再加以改進)、同桌互評(給同桌漂亮的字畫上笑臉,同時指出同桌需要改進的字)。

  三、作業:實踐活動。

  1、讀課后“我知道”的內容,了解郵票的一些常識。響應學生伙伴的提議,去收集一些郵票

  2、作業布置:找一找、講一講受生活小事的啟發,從而有所發明創造的故事,比如《瓦特發明的蒸汽機》、《牛頓發現萬有引力》。

  板

  書

  設

  計14、郵票齒孔的故事

  阿 看到:拿翻找摸求助取刺撕 會觀察

  切 想到:機器打孔 肯動腦

  爾 做到:研究造出 勤動手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案(精選12篇) 相關內容:
  •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案

    教學目標:一、能認13個生字。二、初步感知課文。三、能讀帶生字的詞語和句子。四、大概了解郵票。教學重、難點:一、能認13個生字。二、讀帶生字的詞語和句子。...

  •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案

    教學目標:1、會認讀13個生字,正確書寫左右結構易混字“使”“便”。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明過程中受到啟發。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

  •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案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學習課文生字,理解立即,仍然等詞語.〖能力目標〗1,通過讀文,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2,通過情境創設,培養學生質疑,探疑,解疑的能力.3,通過小實驗,培養學生動手的能力.4,通過匯...

  •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案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認識13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受創造的意義。3、積累數量詞,體會它的用法。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自主讀書,主動探究,學習多種識字方法,初步學習質疑的方法。...

  • 14、郵票齒孔的故事·教案

    教學目標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2.自主感悟重點詞句,從帶孔郵票的發明過程中受到啟發。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教學重點1.學習字詞,部分會寫會用。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 二年級語文下冊《郵票齒孔的故事》教案設計(通用16篇)

    教學目標:1、認識“齒、枚” 等13個生字。會寫“仍、使、便”三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在朗讀中感受創造的意義。激發在生活中用心思考,不斷實踐,勇于發明創造的情感。教學重點:1、識字寫字。...

  • 二年級下冊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設計(精選3篇)

    教學目標:1、會認13個字,會寫12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明過程中受到啟發。體會栽花種草的價值,認識到為別人創造幸福,自己從中也能得到快樂。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

  • 《郵票齒孔的故事》說課(通用17篇)

    一、教材分析《郵票齒孔的故事》這篇課文是小語教材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這一單元的主題是用心思考,敢于創新,讓學生學會勤動手勤動腦,多思考多實踐,培養學生愛動腦勤動手的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案例(精選2篇)

    教學目標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明過程中受到啟發.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教學重點難點: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2,難點:養成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的好習慣...

  • 小學二年語文下冊:《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設計(通用16篇)

    學生分析:學生默讀課文后,一定會有所感悟,而每個人感悟到的又不盡相同,要鼓勵學生談自己的感受。教材分析:這是一個發明帶齒孔的郵票的故事,一個由發明家阿切爾身邊的偶然小事引發的發明故事。...

  •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設計(精選16篇)

    認識"郵票",引出課題出示現在發行的郵票,引導學生認識郵票.學生根據課前地調查了解,自由談談自己對郵票的認識.引導觀察,認識現在發行的郵票周圍的"齒孔".師激趣導入,板書課題.學習生字讀音,識記生字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故事出示帶...

  • 放飛思維 自由翱翔──《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案例(精選13篇)

    【教學敘事】《郵票齒孔的故事》是課標實驗教材二年級的一篇略讀課文。這是一個發明帶齒孔的郵票的故事,一個由發明家阿切爾身邊的偶然小事引發的發明故事。...

  •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實錄(通用2篇)

    一、導入: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樣東西,它是我們在寄信時貼在信封上的東西,你能猜到嗎?(如果有實物教學應更好)生:郵票。...

  •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反思(精選16篇)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反思《郵票齒孔的故事》講的是法國發明家阿切爾由身邊的偶然小事發明郵票打孔機的故事。用現代郵票和黑便士郵票的不同引出“齒孔的精彩故事”,創設了問題情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新知創設...

  • 《郵票齒孔的故事》(精選12篇)

    學習內容:研讀課文學習目標: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明過程中受到啟發。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學習重點:1、識字寫字。...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津市| 汉中市| 井冈山市| 石泉县| 卓尼县| 小金县| 芮城县| 静宁县| 东山县| 平邑县| 镇赉县| 菏泽市| 双流县| 山东| 乡宁县| 兰西县| 淳安县| 宣武区| 芮城县| 行唐县| 房山区| 六盘水市| 宝坻区| 成都市| 井研县| 噶尔县| 墨江| 石泉县| 靖安县| 武穴市| 舒城县| 来安县| 太白县| 南江县| 阳朔县| 峡江县| 张家口市| 白山市| 祁连县| 汨罗市| 宁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