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美術教案模板合集(通用13篇)
關于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1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是否到齊,教材準備是否齊全。(1分鐘)
二:引入新課:
問同學們對中國古代工藝美術的了解有多少?請同學來列舉一些他們所了解的古代工藝美術和建筑藝術名稱。(4分鐘)
三:講授新課:(30分鐘)
(一):幻燈片欣賞,
1:出示幻燈片《人面網紋彩陶盆》、《舞蹈紋盆》、《旋紋尖底瓶》。
2:提出問題
①:這是我國古代什么時期的作品?
②.:它給我們的社會帶來了什么樣的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
(二)欣賞瓷器部分并提出問題。復習舊知識(美術與工藝美術)
(三). 欣賞青銅器、欣賞故宮并加以介紹。
(四)中國的園林藝術,介紹園林的發展過程。
四:課堂總結:
(1)結合中國古代工藝美術、建筑藝術的成就,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激情。
(2)評價學生在課堂上的發言,鼓勵學生自覺地培養鑒賞美的能力。
(3)讓學生把教材中第18頁至21頁的內容,熟讀一遍,加深對本課的理解。(5分鐘)
關于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2
教學目標:
一、理解和平的意義,能用適當的藝術手法來表現和平的主題。
二、在欣賞與評述過程中,感受畫家的思想情感和對和平的向往,在體驗和創作的過程中,嘗試和學習表現手法的多樣性。
三、體驗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熱愛和平、反對戰爭,感受美術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學會用美術語言來表現身邊的社會與生活。
教學重點:
學習借助具有象征意義的事物或適當的技法來表現和平的美好生活。
教學難點:
如何表現熱愛和平的主題。
課前準備:
發明應戰爭的圖片和影視片段及表現和平環境的圖片。
準備好繪畫工具。
教學活動:
一、導入:
播放戰爭電影片斷喝圖片,感受戰爭場景的殘酷、悲慘,再觀察和平年代的欣欣向榮的社會景象。
提出問題:戰爭帶給人類的是什么?為什么要珍惜和平?
學生思考,聯系自己收集的新聞圖片進行小組討論,代表發言,說出對戰爭與和平的感想。
二、講授新課:
1.欣賞范例作品,蔣介作品的含義,分析作品的藝術特色和表現手法。探討哪些是與和平主題相關的事物,及其在畫面中的象征性。
和平的面容:
感受線描裝飾手法:線描形式表現的婦女面容與鴿子,表達了人類與和平相通相容。作品線條流暢,簡潔而有裝飾味。
兒童與鴿子:
感受對角構圖手法:以中國畫形式表現的兒童與鴿子,表達了人類對和平的渴望。作品用對角線構圖,平衡中有動感。
和平少女:
以雕塑形式表現的少女與鴿子表達了和平給人類帶來幸福和安康。作品構圖飽滿,有慎明李的血肉之軀顯示了高超的寫實手法。
愿世界人民都如此鳥:
感受國畫寫意手法:齊白石的大寫意鴿子筆墨簡練,設色單純,是意象的表達、和平的象征。畫面以醒目的書法題款突出作品主題,是中國畫的一個特色。
2.畫家簡介:
齊璜(1863--1957),字瀕生。白石是借用湖南湘潭老家村莊的名字。別號有三百石印富翁、借山吟館、寄萍堂主人、老萍、借山吟館主者、杏子塢老民、木人、木居士等。是一位木匠出身而又詩、書、畫、印無不卓絕的大藝術家,在藝術上的經歷很有傳奇色彩。對這四絕,他自認為篆刻第一,詩詞第二,書法第三,繪畫第四。
畢加索(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他和他的畫在世界藝術史上占據了不朽的地位。畢加索是位多產畫家,據統計,他的作品總計近 37000 件,包括:油畫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畫 xx0 幅,平版畫 6121幅。
跟一生窮困潦倒的文森特凡高不同,畢加索的一生輝煌之至,他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活著親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進盧浮宮的畫家。在1999年12月法國一家報紙進行的一次民意調查中,他以40%的高票當選為20世紀最偉大的十個畫家之首。
自幼有非凡的藝術才能。他的父親是美術教師,又曾在美術學院接受過比較嚴格的繪畫訓練,具有堅實的造型能力。
關于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3
教學目標:
體驗與發現:仔細觀察生活中的小生靈,從而來發現生活中豐富多彩的又一面。
實踐與創造:通過了解昆蟲的特點,提高觀察能力;通過花紋添加,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
欣賞與評議:評價欣賞自己和他人的作品,體會大自然的美。
教學重點:
仔細觀察昆蟲的特點(結構和花紋)。
教學難點:
如何畫出昆蟲的特點。
教學準備:
學生——記號筆、油畫棒、彩筆等。
教師——記號筆、油畫棒、范作以及課件。
教學日期:
12月6日—12月10日
課時建議:
2課時
教學環節:
一、 體驗與發現
1、談話引入:走進美麗的大自然我們到處可以看到許多可愛的小昆蟲。蜜蜂嗡嗡叫,蝴蝶扇動著美麗的翅膀,快下雨了,成群的蜻蜓飛來了,小螞蟻忙極了、你仔細觀察過它們嗎?
2、出示課題:有趣的昆蟲
二、 觀察與分析
1、觀察昆蟲:蝴蝶、蜜蜂、蜻蜓、甲蟲、蟬、螞蟻等。(課件)
(1)請你來觀察并找一找,昆蟲有幾部分組成?
(1)小組討論交流。
(2)小結:一般昆蟲都有頭、胸、腹、一對觸角、兩對翅、三對足。這就是昆蟲的結構。
2、分析昆蟲的特點。
(1)怎樣畫這些昆蟲呢?提示學生用“我準備先畫什么?再畫什么?”說一說。
(2)師演示。老師也來說一說:我先畫頭、胸、腹,再畫翅膀、觸角和足;最后畫上美麗的花紋。
(2)范畫出示:昆蟲不同的畫法。
a.請你欣賞。
b.你能不能從昆蟲動態上、樣子上、花紋上變一變,畫得和陸老師不一樣呢?
三、 想象與表現
出示要求(課件)
1、出示要求(課件),畫一只昆蟲
(1)畫清結構,
(2)抓準特點,
(3)添加花紋,
2、剪下畫好的昆蟲,組合到大畫面上。(出示背景圖)
四、 展示與評價
1、昆蟲世界。把蝴蝶、蜜蜂放在花上,螞蟻、螳螂等放在地上。
2、從整體出發,讓學生去發現美,尋找不足,并相互補充,使畫面更完美。
3、 評評小畫家。
五、 拓展
昆蟲知多少?智力賽。
關于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4
電腦美術
課堂類型:
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WINDOWS畫圖程序的操
作方法,繪制有趣的裝飾畫。
2.指導學生進一步了解WINDOWS畫圖程序中筆刷工具的功能,學會利用筆刷工具的不同設置進行繪畫創作。
3.引導學生通過創意和操作感受電腦美術課的樂趣和設計制作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1.學習WINDOWS畫圖程序的操作方法。
2.利用不同的工具繪畫。
教具學具:
電腦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復習學過的WINDOWS畫圖程序的各種繪畫方法,色彩運用及構圖等造型知識內容。
2.教師先讓學生欣賞一些利用筆刷工具創作的電腦裝飾畫作品。
二、發展階段
1.學習此課要涉及的WINDOWS畫圖程序中筆刷工具的功能,掌握筆刷工具線條粗細,色塊形狀的設置方法。
2.讓學生選用筆刷工具,改變線條粗細,色塊形狀等設置,通過想象和構思,設計并畫出一個有趣的造型形象和畫面場景。
3.利用WINDOWS畫圖程序的各種畫圖工具和方法,對形象進行一些變形操作,對作品進行畫面處理,制作出具有獨特情趣的裝飾畫。
1.在作業過程中要激勵學生大膽自由的創意和繪制。
2.作業完成后讓學生通過教室網絡在屏幕上互相評價,欣賞其他學生的作品。
三、收拾和整理
指導學生按照正確的步驟安全的關閉電腦,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整潔。
四、課后拓展
鼓勵學生回家積極尋找上機的機會,用更多不同屬性的工具,進行生動有趣的電腦造型活動,更熟
練的掌握WINDOWS畫圖程序的繪畫技能。
關于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5
教材分析:
兒童喜愛看動畫片,更喜愛動畫片中的形象,把《動畫城》作為欣賞與評述的內容,會引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思維積極活躍起來,并從中受到良好的審美教育和情感教育。
教材了《哪吒鬧海》、《米老鼠》、《機器貓》、《大鬧天宮》和《藍貓淘氣三千問》等中外著名的動畫形象。這些動畫形象造型生動、色彩夸張、個性突出,易于激發起學生欣賞和評述的興趣。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圖片,采用直觀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欣賞和感受動畫形象的造型和色彩的美感,了解卡通人物造型常用的夸張法和擬人法。從而喚起同學們的美好情感體驗,并能夠把自己對于動畫形象的感受和認識用簡短的話語大膽地表述出來,與他人交流和共享。這些是“欣賞·評述”類型課的基本要求,教師教學時要注意把握,使學生在欣賞活動中,充分感受到動畫形象的藝術魅力,提升學生對欣賞課的興趣,促進學生審美能力和審美品位的提高。
教學目標:
1.欣賞中外卡通形象,體驗其形象美感,感受其夸張與擬人的造型方法。
2.能夠用簡短的語言大膽描述自己喜愛的卡通形象。
3.培養學生對“欣賞·評述”類型課的學習興趣。
4.通過動畫形象和故事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品行和美好情感的教育。
教學準備
收集與動畫片相關的資料,如經典動畫形象的圖片、動畫片中音樂的介紹、形象創作的趣聞、動畫效果形成的科學知識等;準備多媒體教學設備;布置教室。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熱啟動
學生在節奏由舒緩逐漸加快的木魚聲中,進入教室就座,然后音樂聲戛然而止,使學生為之一振,形成即將上課的概念,自己的思緒,做上課前最后的心理準備。
二、欣賞分析
老師:“哪位同學認識老師剛才打擊的樂器?”
“這種樂器一般會在什么地方使用?”
“由什么樣的人使用?”
師生共同欣賞動畫片《三個和尚》。
老師:“這部動畫片的主人公是誰?”
“主人公在形象上有什么特點?”
“這部動畫片沒有一句對白,主人公的語言、行為和心理活動,都是用音樂來表現的,你能聽出這是誰嗎?”
播放動畫片音樂片段,學生由樂器的不同和節奏的變化來判斷。
(板胡代表的是小和尚;墜胡代表的是瘦和尚;北方的管子代表的是胖和尚。這三種都是民族樂器。)
老師:“動畫片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播放相應的音樂片段,加強學生的理解。
(三種樂器輪流演奏,好像三個和尚在對話——沒水吃時,三樣樂器“嘰嘰喳喳”的奏個不停,尾部還拖著一個幽默的長音,表示三個人生氣極了,爭吵不休;寺廟著火時,三種樂器此起彼伏,抑揚和諧,表示三個人齊心協力撲滅火災時的忙碌情景。)
老師:“為什么會產生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的現象呢?”
學生思索、討論。
三、戲劇游戲
學生自由尋找合作伙伴,嘗試用戲劇游戲的形式再現動畫片《三個和尚》的情節。
在創作的過程中可以加入合理的情節、動作、對話、節奏、唱詞等,增強表演的感染力。
四、布置任務
提醒學生自己喜歡的動畫朋友的資料,練習講解、描述,準備下一節課和同學們交流。
第二課時
一、猜一猜
老師播放一段動畫片中的音樂或對白。
老師:“誰來猜一猜,這是哪部動畫片中的片斷?”
請同學們廣泛的發言。
二、說一說
老師:“那位同學知道一些關于這部動畫片的情況,可以向大家介紹一下嗎?”
學生自主發言,介紹有關這部動畫片的一些情況。
在學生發言告一段落后,教師進行系統地。
(前面兩個教學環節可以重復進行多次,以期達到最佳
的教學目的。)
三、換一換看一看
老師:“把你的朋友介紹給別人,大家都會多一個朋友。”
“同學們愿意有更多的朋友嗎?那就把你的動畫朋友介紹給別的同學吧!”
學生之間交換所自己喜歡的動畫朋友的資料,介紹自己喜歡的動畫朋友的情況,邀請別的同學和自己一起觀看動畫片,關心動畫朋友們。
關于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6
總課時
第 18 課時
年 月 日
課 題
第7課 小小園藝師
共 3 課時 第 1 課時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欣賞盆景,能收集和利用一些盆景材料。
過程與方法目標:制作盆景和小景模型,提高動手制作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分工明確,體現創新精神。
教學重
難 點
利用材料制作盆景和小景模型
教法學法
欣賞、設計、制作
教師教學活動設計
學生學習活動設計
一、欣賞交流
1、引導學生欣賞樹木盆景,初步感受盆景中樹木的形態和造型。
2、學生談談課前所了解到的對盆景的認識了解和興趣所在。
3、欣賞示范作品。用鐵絲、橡皮泥等相近材料塑造的各種錯的造型。
二、探究體驗
1、學生嘗試:根據剛才所看所想,試著運用所準備的工具制作一棵簡單的樹。
2、師生探討:在嘗試制作中遇到的困難,并積極尋找解決的辦法。
三、學習新知
1、欣賞圖片與講解:松柏--直立挺拔;
柳樹--婀娜多姿;楓樹--色彩艷麗。
2、教師示范。樹干的塑造:注意樹干的造型有特色。枝、葉的塑造:注意疏密組合。
3、學習制作樹木模型的方法和要領。
4、講解簡易的盆景制作方法。
四、制作表現
1、作業要求:選擇合適的材料,制作幾件盆景中的小屋、涼亭、小橋、小船等模型。
2、學生作業,教師巡視輔導。
五、展示評價
展示學生的作品。
評一評:你認為造型大方逼真的模型有哪一些?
1、學生舉例回答印象最深的一處園林景觀。
2、小組交流,師生暢談。
3、比較后面的盆景和前面所看到的盆景的共同點和差別。
學生交流:在制作中積累初步經驗。
1、了解常見樹木的基本特征。
2、學生觀察,學習方法。
3、學生總結歸納制作步驟要領。
學生創作,按照要求完成作業要求。小組或二人合作形式。
說一說:在制作的想法和在制作過程中的感受。
關于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7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小汽車輪子蘸顏料滾畫。
2、感知不同車輪的花紋。
重點難點:
嘗試用小汽車輪子蘸顏料滾畫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會蘸顏料
物質準備:
60x80cm大白紙每4人一張,裝有顏料的海綿盒子,玩具小汽車
活動過程:
1、邊念兒歌邊拿著小汽車,用輪子在海綿上來回滾一滾,讓輪子蘸滿顏料,然后在大白紙上滾一滾,引導寶寶觀察老師作畫的過程個滾出的花紋,激發寶寶活動的興趣。
2、鼓勵寶寶用小汽車輪子蘸顏料作畫。
——引導寶寶分散在不同的位置,選擇空白的地方作畫。
——引導寶寶拿住玩具汽車,用蘸好顏料的輪子在紙上滾一滾。
——可手把手地幫助有困難的寶寶。
3、帶領寶寶清洗小汽車,將作品進行展示,引導寶寶欣賞。
關于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8
教學目標:
1.學習美術中的比例知識,初步認識、了解比例,知道黃金比例,能夠有意識地發現生活中的比例。
用剪貼的方法表現器皿陶瓷瓶的比例變化了解形成比例美感的規律。運用欣賞資料分析比較解決。
2.通過學習學生會測量出黃金分割點,并運用比例知識對簡單的物品進行分析,從而學習運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學習比例關系,設計一個花瓶,提高設計能力。
3.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了解比例在美術作品中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認識到美術與科學的聯系,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
認識黃金比例,能在生活中發現比例的美,會用比例知識分析、欣賞美術作品。
教學難點:
運用比例知識分析作品,從比例的角度考慮設計一個有比例美感的花瓶。
學情分析:
這節課知識性比較強,在生活中的運用要靠學生自己去探究發現,學生在制作時采用先對折再剪裁的方法很容易使各部分比例失去控制。課時安排:
2課時
7.美術中的比例(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美術中的比例知識,初步認識、了解比例,知道黃金比例,能夠有意識地發現生活中的比例。
2.通過學習學生會測量出黃金分割點,并運用比例知識對簡單的物品進行分析,從而學習運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
3.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了解比例在美術作品中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學生會測量出黃金分割點,并運用比例知識對簡單的物品進行分析,從而學習運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
教學準備:
師:教學圖片、花瓶、學生作品若干
生:繪圖鉛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造型藝術領域中比例是形式美法則之一,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看
到一些美的造型,美的建筑,我們感覺它美,一個是因為色彩美,形象美,再有就是它的比例美。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美術中的比例知識。比例:最早出現在數學中,一般長度與長度、面積與面積的比率。如長的與短的、大的與小的等都形成比例。
二、講授新課
意大利畫家達*芬奇認為比例是“藝術之母和女王”,于是他把人體進行了分析,并發現了人在運動和站立時的比例。站立時人是長方形的,而當人伸展四肢時,又變成了圓形,從而發現人體的比例變化。
1.中國畫中是怎樣運用比例的《出示溪山行旅圖》:
(1)畫上畫的什么?
(2)山和人物的大小對比如何?
(3)這樣對比有何作用?
師:宋代畫家范寬的《溪山行旅圖》,描寫了我國陜西一帶的風光,山處在畫的中央,頂天立地,雄佛壯觀下面的商人趕著驢,顯得很小,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聳氣勢。這幅畫成功地運用了山和人物之間的比例關系,是我國山水畫的杰作。
2.出示《維魯維斯的人》
(1)人在站立和伸張四肢時,在圓形和正方形有何比例關系?
(2)師簡單介紹這幅作品。
3.師介紹黃金分割的知識
(1)把一條線段分成兩部分,便其中一部分與全長的值等于另一部分與這部分的比,使用1:0。618的比值分割稱為黃金分割。這種比例
在造型上美觀而得名。
(2)師用黃金分割的知識分析《巴黎圣母院》。
什么樣的比例美呢?
兩千多年前的希臘人就測算出1:0.618這個比例最美。這就是黃金比,大家可以算出1:0.618~0.6,你們都知道2:3;3:5;5:8都接近這個數,就都是美的比例。
小結:美術不是算術,有用精確測算,平時設計作畫時,形象看起來舒服,比例接近2:3,3:5,5:8就可以了。
4.分析、欣賞
(1)黃金比就是這么神奇嗎?如果變比例會怎樣?
我們看杯子比例很舒服,體現黃金比,拉寬會怎樣?接長會怎樣?照相機的寬與長較接近2:3,加寬呢?加高呢?
電視機、背投、畫框的現代比例演變
(2)欣賞
其實大自然中,許多東西天生地比例就體現黃金比,比如:這精美的貝殼,我們喜歡收集它,卻不知正是它上面圈圈螺旋線吸引了我們,看看它每輪間距離比例是多少?
人體更自然美的極至了,一只普通的手,它與黃金比有什么關系?我們看,如果從指端到第一節間分為兩份的話,其它各節該是幾分呢?我們畫過人吧,知道人體的比例嗎?(1:7。5),也就是身高是頭長的7.5倍,這就是比例。
三、繪制黃金分割
1.要求:嘗試用鉛筆畫有黃金分割比例的人體或建筑草圖
2.學生繪制,教師巡視指導
四、展示評議
說說你的同學或自己繪制的草圖符合黃金分割的比例關系嗎?如果不符合,怎樣修改會更好?
五、總結
8.美術中的.比例(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用剪貼的方法表現器皿陶瓷瓶的比例變化了解形成比例美感的規律。運用欣賞資料分析比較解決。
2.學習比例關系,設計一個花瓶,提高設計能力。
3.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了解比例在美術作品中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認識到美術與科學的聯系,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學生會測量出黃金分割點,并運用比例知識對花瓶進行分析,從而學習運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比例關系,設計一個花瓶,提高設計能力。
關于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9
大班美術教案>
教師:陳德錢
教學目標:
1、學畫人物的幾種主要面部『笑.哭,怒』
2、培養幼兒細心觀察,喜歡參加美術活動的興趣.
3,體驗用兒歌作畫。
教學重點:學畫人物的面部表情。
教學難點:自主學習不同面部表情的表現方法。
活動準備:
1,圓形畫紙、籃子6個.雙面膠6個,筆、字寶寶[笑,哭,怒]、音樂>小孩子及大人笑,哭,怒,圖片
2.知識經驗準備:指導幼兒無意中觀察過人的不同面部表情。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請幼兒欣賞歌曲《表情歌》(幼兒可隨音樂自由表演)后和幼兒一起回顧歌曲內容。
師;小朋友們,剛剛歌詞里面唱有什么表情呀?[幼兒自由回答,老師引導幼兒說表情]
2,請幼兒用表情來表演高興和生氣的樣子。同時要求幼兒相互仔細觀察同伴的面部表情并試著用語言表達出來。
3、教師小結:面部表情的變化主要從人物眼睛、眉毛、嘴巴的形狀變化來表現。在生活中小朋友都會發現有很多表情,今天老師媽媽就要和小朋友一起來學學怎樣畫表情。
二、學畫表情娃娃
1、畫表情【笑】
師:出示笑的表情圖片,請小朋友們看看這個小朋友在干嗎?這個小朋友的眼睛.眉毛.嘴巴是什么樣子?再看大人的圖片,李勇叔叔笑的時候是這個樣子的,很帥.小朋友高興是什么樣子?請你的好朋友仔細看看是怎樣子的?和老師一起畫一畫,出示字寶寶“笑”范畫,練兒歌,畫人笑,眉開眼彎,嘴上翹。小朋友也來畫一畫,老師的笑臉。老師說兒歌引導小朋友作畫。2畫表情【哭】師:出示哭的表情圖片,請小朋友看看他怎么了?小弟弟哭時候眼睛,眉毛,嘴巴是什么形狀的?叔叔哭的時候好傷心呀。小朋友做一做來哭是什么樣子的?和老師一起畫一畫,出示字寶寶“哭”范畫,練兒歌,畫人哭,眉掉眼垂,嘴下落。小朋友也動手畫畫哭泣的表情娃娃。老師練兒歌引導小朋友作畫。
3、畫表情【怒】師:出示表情圖片,它是誰呀?我們看看憤怒小鳥,生氣時眼睛,眉毛,嘴巴是什么形狀?憨豆先生生氣了,那小朋友,發怒是什么表情呀?我請小朋友上來表演給大家看看。出示,字寶寶“怒”范畫,練兒歌,畫人怒,瞪眼咬牙,眉上豎。小朋友來畫一個憤怒的表情,老師引導小朋友作畫,并提醒小朋友在繪畫憤怒表情娃娃時一定要注意眼睛、眉毛、嘴巴的形狀特征。
4、老師引導回憶三種不同表情的兒歌。通過畫表情娃娃,小朋友們知道了,人的表情是用眉毛,眼睛,嘴巴得出來
的。
三、作品展示評價
小朋友們,都學會了用表情,請小朋友拿上桌上個雙面膠,看看哪種表情能表達小朋友今天的心情。老用夸張的語氣和動作吸引幼兒的注意。以組依次展示作品,其他小朋友一起評價。
四、活動延伸
請孩子們回家后動腦筋、想辦法,把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表情也畫下來送給他們吧。
關于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10
教學目標:
1、能抓住太陽的基本形狀特征進行大膽想象,創造出有個性的太陽形象。
2、在美術活動中,表現出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能大膽想象,大膽表現。
教學難點:
讓學生體驗到繪畫表現的快樂。
教學準備:
教材,學生作業,課件音樂:種太陽等
教學過程:
一、 活動導入:
1、太陽是我們的好朋友,他每天陪伴著我們,給我們溫暖和光明,不要以為陰天和雨天沒有太陽,那是太陽被云層擋住了。小朋友們一定聽說過許多關于太陽的故事,還有的小朋友畫過太陽呢!
2、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來畫一畫你心中的太陽。
3、請6-8個學生上臺在黑板上畫太陽。其他學生用一張較小的紙來畫。
二、 評議討論,探索
1、小結:太陽的樣子什么形狀的?(圓形)因為它會發出光亮,所以我們還要給她畫上美麗的光芒。
2、 學生畫出來的太陽:鼓勵為主。誰的最有趣,最美?為什么?
3、小結:想象豐富的太陽最有趣,形式新穎,顏色鮮艷的最美
4、啟發學生想象表現:可以把太陽當成人來畫,比如:慈祥的太陽公公、快樂的太陽妹妹等。(出示范圖或者課件)你可以想象出別的太陽人物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即興畫出一些可愛的太陽的擬人形象。稍微夸張一點。
我們也可以把他不同季節的不同樣子表現出來。春天的太陽很溫暖,我們可以把它的光芒畫成枝條,花朵,(出示教材上的范圖給學生欣賞)夏天的太陽很熱,我們可以把太陽的光芒畫成跳動的火焰等等。
關于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11
活動目標:
1.學習將圓片片以不同顏色間隔開來連續的粘貼在紙上,并學習簡單的'添畫。
2.培養幼兒對手工活動的興趣和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1.水彩筆、彩紙、膠水、圓形圖片若干,毛毛蟲頭飾一個、膠水
2.《森林暢想曲》輕音樂一段
活動過程:
1.講述《毛毛蟲的故事》,引起幼兒興趣。
第一天毛毛蟲吃了一個紅蘋果,毛毛蟲長大了一點。第二天毛毛蟲吃了兩根黃香蕉,毛毛蟲長大了一點。第三天毛毛蟲吃了三顆紫葡萄,又長大了一點。第四天毛毛蟲吃了四塊咖啡色的巧克力,長這么長了。第五天毛毛蟲吃了五片綠樹葉,長成了一只長長的毛毛蟲了。
2.老師戴毛毛蟲頭飾,鼓勵幼兒大膽與毛毛蟲打招呼。
師出示范例毛毛蟲問幼兒:小朋友,看誰來了?(毛毛蟲)毛毛蟲是什么樣子的?(一個一個圓圈組成的,還有眼睛、嘴巴、觸角等)看看,這些圓圈是連在一起的還是分開的呀?(引導幼兒觀察,讓幼兒知道粘貼的時候圓圈和圓圈要連在一起。)怎樣的毛毛蟲漂亮啊?(引導幼兒觀察,讓幼兒知道多種顏色相間漂亮。)
3.毛毛蟲很喜歡跳舞,因為跳舞讓它很快樂,你們愿意幫助它來跳舞嗎?
出示毛毛蟲跳舞路線圖小蛇舞,示范粘貼方法。
跳舞的毛毛蟲真開心,請你幫它畫上快樂的觸角、快樂的眼睛、快樂的嘴巴。
還可以在背景上畫什么?(太陽、草地、小花、小草)
4.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5.作品展示在花園里,一起欣賞同伴的作品,老師作講評。
關于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12
一、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寶貴的、有限的資源,通過《水資源》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水的相關知識,特別是水資源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并透過水資源現狀——緊缺、污染嚴重,讓學生認識到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培養對水資源的危機感,喚起學生以實際行動保護和節約水資源的意識
本課是“綜合·探索”類的美術課程,目的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充分發揮美術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對“水”問題進行挖掘的同時拓展學生的美術視野,從美術的角度理解水與人類的密切關系,在交流學習探討中,萌發關心社會問題的意識,以此來激發美術創作的強烈欲望。在體會美術與生活的關系的同時,培養學生利用美術技能服務于生活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1)明白水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學習并利用招貼畫的方式宣傳節約水資源。——知識目標
(2)看懂招貼畫,分析了解招貼畫設計的基本要素及其創作手法,進行簡單的節水、愛水、保護水資源的招貼畫創作。——技能目標
(3)進行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的教育,培養學生關心社會問題和熱愛祖國的情懷。 ——情感目標
重點:了解水對人類的重要性,用美術特有的方式來宣傳節水、愛水、保護水資源。
難點: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相關素材,創作一幅個性化的招貼畫。
三、教學的準備:
教師整體感知這課的內容,預設出教學計劃。然后根據本課的教學計劃,然后網絡,查找各種所需的資料,用PowerPoint設計出教學課件。最后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自己制作了幾件示范作品。
學生的準備:常規的作畫工具和材料。
四、試教的過程和體會。
1、情境導入。
(1)播放一段表現水的`音樂,讓學生靜靜地聽。設問:這段鋼琴表現的是什么的聲音?大部分學生能夠聽出,并齊聲回答。
(2)引出課題——水資源。
(3)科學知識的介入:出示水循環的圖示,介紹水的循環過程。(讓學生說說圖示的意思,本來估計五年級應該知道自然界的水是如何循環的,但是他們不知,所以教師直接傳授。)
2、欣賞感受。
(1)播放課件,觀察各種各樣水的圖片(江海之水、湖泊之水、瀑布之水以及家鄉千島湖的美麗圖片)。 通過觀察使學生發現水的動態美與靜態美、以及水的形和色的變化。(美麗的圖片,讓學生沉浸于自然景色,他們不由地發出贊嘆,特別是欣賞到千島湖的圖片時,學生感觸很深。)
(2)水是那樣的美 ,更是人類、動植物乃至整個地球不可缺少的資源。早在20xx多年前,由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就是著名水利工程。
課件出示我國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簡單介紹都江堰工程: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增加學生對優秀民族遺產的了解和熱愛,增強民族自信心。當學生得知在汶川大地震中,都江堰并沒有什么大影響,學生們一片嘩然)
(3)介紹都江堰的設計者——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 。課件出示李冰父子雕塑。并簡單帶過大禹治水有關的故事。
3、思考討論。
(1)課件出示污染水現象的圖片。通過比較,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水污染的嚴重。
依次引出以下問題:
水是怎樣被污染?
水污染的害處是什么?
我們如何防止水的污染?如何節水?
(讓學生思考討論,結合前一段時間由于洪水原因,學校自來水被污染和停水的事件來說說自己對上述問題的看法。)
(2)介紹有關水的保護的資料。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目前水資源的緊缺和由于水的缺少和污染給社會的威害,以及人們在水的保護方面的努力。
(3)教師用課件展示圖片,結合學生的講述,小結保護水資源迫在眉睫,大家趕快行動起來,宣傳發動大家節水、愛水、保護水資源。
(4)思考:為了節水,你會做什么?導出——招貼畫
4、欣賞分析。
(1)課件出示:《保持水源,防止沙漠化》、《地球上的水》、《禁止污水超標排放!》等招貼畫。
(2)說說這幅畫中畫了什么?猜猜它想表達什么?
(3)分析是利用什么創作手段來表達意思的,思考:招貼畫有什么特點?
(4)出示《循環一萬年》的招貼畫,具體分析這一幅作品的主要構成和創作手段。
標題——標題可大可小,要與圖形協調地編排設計在一起。
創意圖形——可以用各種手法表現圖形
利用聯想、擬人、夸張等手法通過寫實的、裝飾的、抽象的、漫畫的形式來表現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招貼畫主要特點:構圖單純、主題鮮明。
5、激發想象,學生創作。
欣賞范作及同齡人的作品,說說他們所表達的意思是什么?學習并啟發思維。
展開聯想,進行創作。(要求構思新穎、有創意)
6、大膽宣傳,展示評價。
把全班學生的作業展示在后面的黑板上,組成了“保護水源,節約用水”的主題招貼畫展欄。(教師設計刊頭)
學生交流,發表自己的看法。
關于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13
美 術 與 設 計 學 院
公開課教案
20xx — 20xx 學年 秋 季學期
單 位美術與設計學院
課程名稱 寫意花鳥
授課對象
授課教師
職 稱 副 教授
竹子的畫法
授課題目:花鳥畫中竹子的畫法
授課形式:講授、示范、討論
授課時間:20xx年11月27日
教學目的與要求:
本節課教師對花鳥畫中竹子的畫法講解,使學生了解寫意花鳥畫中竹子的基本畫法,進一步掌握中國畫的筆墨技法。能運用筆墨進行小寫意創作,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實踐創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學生竹葉的組合畫法的理解和掌握。難點是學生運用所學的技法進行小意花鳥畫創作。
主要教學媒體:教學范畫、中國畫的有關工具材料(盛水桶、毛筆幾只、國畫顏料、宣紙等工具)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檢查學生學具準備情況
二 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寫意花鳥畫四君子指哪幾種品種?(梅蘭竹菊)
2前幾周我們學習了梅蘭菊的畫法,運筆方法主要有(中鋒、側鋒、逆鋒、順鋒),用墨主要采用了破墨法,積墨法等兩種。那竹子運用筆墨如何表現呢,大家想想?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竹子的畫法。
三 新知教學過程
(一) 竹子的品格和特征
1 竹子的品格
在中國竹子與梅、蘭、菊被并稱為花中"四君子",它以其中空、有節、挺拔的特性歷來為中國人所稱道,成為中國人所推崇的并具有謙虛、有氣節、剛直不阿等美德的生動寫照。
魏晉時期,
戰亂平凡,文人雅士追求玄學,主要內容是以三玄為思想骨架(《老子》 、《莊子》和《易經》稱之為“三玄”)“玄”指無形無名的“道”,其核心就是清淡,玄學對繪畫的影響表現在繪畫作品中,能夠體現出作品超凡脫俗、超然塵世、自樂逍遙的風格。如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賢是是指才能的人。西晉末東晉初(240—249),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因不滿司馬昭父子政權,常聚在當時的山陽縣(今河南輝縣、修武一帶)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文學作品追求清談,世謂竹林七賢。因為這七個賢人是在竹林里面經常聚會,后人把七個人的文采用來附著在竹子身上,所以竹林也就寓意并反映七個文人的人品——高尚,有氣節。再如鄭板橋畫竹詩《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這首詩是鄭板橋(鄭燮)在乾隆十一、二年間出任山東濰縣知縣時贈給包括的。
2 竹子結構特點
竹子結構分竹節、竹枝和竹葉三部分。竹節,中間空的,葉片呈
長披針形。竹枝細長呈魚骨形或雀爪形。竹子特點是不剛不柔,非草非木。屬于禾本科植物。
(二)大師竹子畫法解析——以鄭板橋和吳昌碩畫為例
鄭板橋畫的的竹子,表現一種在風雨中成長的感覺。竹竿稍濃,竹葉的排列濃淡不一,給人一種動態的生命之美。從中可以看出鄭板橋繪畫的特點:1筆法圓渾而不失勁秀,奔放而不流于狂縱;2構思巧妙、用筆大膽。3在布局的安排上做到了“少不疏,多不亂”原則。
作品欣賞——竹子或無根,或堅挺于嶙峋怪巖之中,竹子的孤寂虛懷,傲風之骨躍然紙上,不爭百花之艷,不奪松柏之勁,(謙虛、有氣節、剛直不阿的特點)
吳昌碩竹子—— 喜用古樸雄強的篆籀筆法(Zhuanzhou也就是金文的用筆,結體,畫出的畫就有立體感,)入畫,構圖上大起大落取對角斜勢,用枝干銜接以增畫面氣勢,“筆力能扛鼎”“下筆有如金剛杵”“力透紙背”, 注重畫面錯綜回應。展現了氣魄雄健的崇高美,這都是畫家將書法用筆運用于繪畫的效果。
圖片欣賞——竹子遒勁質樸、老辣酣暢的筆觸畫竹竿,竹葉勁爽。墨色干,表現一種金石氣韻。展現了一種雄健的崇高美。
(三)竹子畫法步驟講解要點:
第一,先畫竹竿,用斗筆調墨,每一節竹竿要一筆畫成。
第二,中國文字“個字、介子、分子”寫竹葉。竹葉要兩頭小中間大, 靠葉柄一端較葉尾一端略微鈍點。
第三,竹枝呈魚骨型或雀爪形。
四 技法演示過程
鞏固練習:學生練習竹子的畫法
總 結:
本節課講解了竹子的基本結構,分析了大師繪畫特點,演示了竹子的畫法步驟,要求同學們在畫竹子時要記住,用筆要靈活,易簡不易繁,竹竿要勁爽,竹葉有疏密、濃淡有變化,竹枝要挺拔,以寫出竹子堅貞不屈和高風亮節的品格為美。
五 課后作業
1 練習掌握竹子的基本畫法。
2 運用所學的技法創作3—5小寫意墨竹。(要求四尺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