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定跳遠重難點教案(精選3篇)
立定跳遠重難點教案 篇1
一、教學內容:
立定跳遠
二、課標要求及解讀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規定,在運動技能的選項學習中,要求學生在田徑類項目中至少必修1學分。跳遠是高中田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據《課程標準》精神,高中跳遠的教學將在以往學習的基礎上使學生能分析跳躍技術原理,學會挺身式跳遠技術動作;基本掌握起跳和助跑與起跳相結合的技術,發展學生在空中控制動作的能力,在跳遠技術的學練中,善于與他人合作,分析成功與失敗的原因,表現出勇于克服困難、積極進取、不斷地向新目標挑戰的意志品質。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立定跳遠的動作方法。
2、技能目標:
通過練習使95%的學生初步學會立定跳遠的基本方法。提高學生的腿部力量和彈跳能力,增強下肢肌肉、關節、韌帶和內臟的機能,促進學生上下肢協調均衡發展。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勇敢、果斷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和合作意識。
四、課程分析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依據新課程理念,在內容的教與學方式上有了較大轉變。田徑類項目是高中體育與健康必修內容之一,并有1學分計劃。《挺身式跳遠》是貫穿于高中的教材之一,是中學田徑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經常進行跳遠的練習,能夠發展人體彈跳力和身體協調性,發展和提高運動能力,并有助于良好意志品質和思想品質的形成,增進身心健康。學生在初中學生已經進行了蹲踞式跳遠的技術學練。高中階段把挺身式跳遠作為教材內容,向學生介紹發展和提高跳躍運動能力的方法,并讓每個學生都能學到科學的鍛煉方法,并養成科學鍛煉的良好習慣。
五、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為高二年級學生,高二學生上課積極好動,課堂氣氛活躍;在課堂教學上,教師設定的教學形式符合學生的這種求知心理,定能激發學生的練習積極性。但因為個體差異,也有部分學生身體素質較差,不愿意參加鍛煉,針對這一現象,在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為學生樹立自信心,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尊重學生自主權,使其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得到充分鍛煉,使其在課中能夠積極練習,掌握基本技術,從成功中體驗體育的樂趣,為終身體育打好基礎。
六、考綱要求:
要求學生能了解和掌握基礎的理論與運動技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將立定跳遠列入測試項目。
七、設計理念
本節課依據新課程標準,堅持“以學生為本,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內容的選擇和組織形式的安排上,緊密關注學生的學練情趣,使學生在愉快的體驗中獲得知識和技能。設計的教學過程,遵循“發現——探究——研究——運用”問題基本理念,側重學生的“思”“探”“究”的自主學習方式,教學過程始終貫穿“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體驗為紅線,思維為主攻”的現代教育理念,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培養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評價方式上,把學生的自評互評與教師的點評相結合,使學生的鑒別能力得到發展。
八、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蹬、擺協調用力的配合。難點:落地時前伸小腿。
九、教學方法
本課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學習,教學中通過多種方式的練習,力求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相互合作的氛圍,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并通過討論、師生探究來提高動作質量,完成教學目標。
十、教學流程
(一)熱身與導入10分
1、師生問好
2、導入:通過提問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的評價指標有哪些?師生一問一答,氣氛熱烈,導入本課學習內容。
3、熱身活動:繞足球場中圈慢跑,講清練習方法,組織練習。學生圍成圈跑動氣氛輕松、活躍。
4、熱身操:擴胸、腹背、體轉、活動膝關節壓腿、柔韌性練習、活動踝關節,教師領做,語言鼓勵。
5、游戲““高人、矮人、超人””,教師講清游戲規則,啟發學生大膽嘗試。學生注意力集中,主動參與游戲,高人、矮人、超人(向上跳)。
通過熱身活動及游戲達到激發興趣,活動各關節,預防受傷的目的,使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
(二)實踐與提高
1、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小青蛙學本領—立定跳遠,教師啟發學生“模仿小青蛙”使學生產生強烈學習愿望。
2、探究練習
教師劃分學習小組,分發學案,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體驗如何才能跳的遠,組織學生分組練習。組織學生分6組練習,探究答案。學生明確練習方法及教師提出的問題,由小組長帶領分組嘗試練習,組內合作探究,發現問題即“如何才能跳的遠”,注意安全。教師語言鼓勵學生認真練習,巡回指導并適時點撥。
3、理論探究
教師提問并點撥、誘導,解答學生的問題,指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講解技術動作并示范動作。學生積極思考并回答老師提問,明確“疑點”的解決辦法。(蹬地收腿,輕巧落地)
4、鞏固提高階段
教師組織學生分組練習,各組巡視、指導。學生由小組長帶領進行分組練習,改進提高動作技術。
5、提高立定跳遠的練習方法(1)、單腳跳(2)、縱跳(3)、蹲跳起(4)、抱膝跳
通過多種練習使學生掌握提高立定跳遠技術的練習方法,培養學生觀察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6、提高升華技術階段
分組練習:教師講清練習方法,語言鼓勵學生認真練習,巡回指導并適時點撥。學生由小組長帶領分組練習,改進、提高動作技術,注意安全。
7、教學成果展示與評價“挑戰賽”
教師講解比賽方法和要求并評價、小結游戲競賽情況。每組選2名學生進行展示,看誰動作完成最好、跳的最遠。根據得分評出名次評價小組。
(三)結束部分
1、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放松,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放松。
2、總結反饋學習情況。
3、收交器械并下課。
立定跳遠重難點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立定跳遠是低年級體育教學的重點內容。教學重點是兩腳同時起跳,落地平穩。所以,教學應著重解決兩個問題:
1.培養學生正確的跳躍姿勢,為兒童以后的發展與提高打下基礎。
2.學會輕巧落地的方法,增強安全地參加體育活動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
二、學生分析
1.一年級學生已能模仿小兔子、大青蛙、袋鼠等動物的跳躍動作。對跳躍有了一定的基礎認識,這些為學生探究、合作學習提供了基礎和可能。教學重點應放在協調用力和落地輕巧上。
2.學生已經熟悉學習環境,能通過合作,共同參加身體練習,能在學習中發揮自主性和創造性,并相互交流。
三、設計理念
1.對于一年級小學生來說,在體育課中體驗運動參與的樂趣,增進健康,并掌握一定的技能是主要任務。所以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兒童的身體現狀和心理需求,讓兒童在富有情境的環境中學習體育,參加鍛煉。
2.體育健康課關注的核心是滿足學生發展的需求和情感的體驗,所以,應給學生自我設計、自我展示、自我體驗的機會,以完成運動參與、身體健康、社會適應等各領域的教學目標。
3.突出“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適當滲透自我保護的常識,并能夠在生活中運用。
四、教學目標
1.運動參與目標:
積極活潑地參與體育,并表現出全身性的活動。
2.運動技能目標:
掌握兩腳同時起跳和輕巧落地的跳躍方法。
3.身體健康目標:
發展跳躍能力,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
4.心理健康目標:
養成主動與同伴交流,愛動腦筋的好習慣。
5.社會適應目標:
培養學生尊重他人和合作學習的習慣。
五、教學流程
(一)引起動機
1.“紅綠燈”:學生想象公路上紅綠燈的情景,根據自己的想象,用身體、動作、語言(聲音)表現出來。教師變化口令,學生練習。當教師喊“綠燈”,學生做“跑”,當教師喊“黃燈”,學生做“原地踏步”當教師喊“紅燈”,學生做“站如松”,迅速站好。(反復幾次)
[旁注]:以游戲的方式開始體育課,完成熱身活動,使學生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及表現力,在活動中表現出“動中有思、思中有練、練中有情”。“紅燈停,站如松”,要培養學生正確的站立姿勢和組織紀律性。
2.“蕩秋千”:教師利用自己的手臂以肩關節為軸做前后擺臂練習,學生模仿教師做出手臂蕩秋千動作。練習過程中逐步加大擺臂的幅度,做到協調用力。
[旁注]:提高學生的擺臂能力,調節運動負荷,為立定跳遠做好鋪墊。
3.拍皮球:學生模仿小皮球,師生按兒歌的內容、節奏邊說邊練。
師:我有一群小皮球,拍一拍,
生:跳一跳,跳一跳,(邊喊邊做)
[旁注]:在師生共同參與的角色游戲中,讓學生體會雙腳同時蹬地起跳的動作要領,增加了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二)發展活動
小兔子回家:
設計情景,一只大灰狼在小兔子家門口睡覺,小兔子怎樣回家?(引起學生思考,跳躍時落地輕巧。)師生共同參與游戲。
[旁注]落地輕巧是本課的重點,教師利用學生已有的感情經驗,在游戲中讓學生去體驗落地動作,并掌握落地的方法,將教學重點內化在情境中。
2.討論嘗試:
(1)怎樣跳,才能和小兔子一樣落地輕?
(2)各小組利用小墊子進行練習,目標是落地輕,落得遠。
3.發表分享:
請各組做做看,選出最好的小組和個人帶領練習,相互交流,為完成目標而努力。
4.展示歸納:
設計陷阱(將小墊子縱放),小兔子越過“陷阱”,評比,各小組以過得多者為勝。
[旁注]:立定跳遠是教學重點,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學生的心理需要和情感體驗。在有趣的情境中,通過分組討論、發表分享、展示歸納等活動,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并照顧學生的個體差異,適當地給他們創造自我設計、自我展示和交流探討的機會。
(三)綜合活動
1.想像生活中還在什么情況下用跳躍動作,利用現有的場地器材試著練練看,并做到落地輕巧。
2.讓學生在墊子上放松練習。
立定跳遠重難點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和要求:
1、透過“立定跳遠”的學習,初步掌握“立定跳遠”的技術動作,構成正確的概念。
2、增強學生的彈跳力以及靈敏、速度、協調等身體素質的發展。
3、透過游戲,培養學生對工作認真負責的精神,發展奔跑潛力。
二、教學資料和活動:
1、跳遠:(立定跳遠)
2、游戲《換物接力》
(1)準備部分:
1、整隊,報告人數,師生問好,
要求:集隊要做到:快、靜、齊,精神飽滿,動作正確、整齊。
2、宣布課的資料和要求,安排見習生。
3、準備運動。
(2)基本部份
一、立定跳遠:
動作要領:
兩腳自然左右開立,上體稍前傾,兩臂前后擺動各一次,兩腿配合作自然彈性屈伸,然后兩臂用力向前上方擺,同時兩腳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方跳出,落地時以腳跟先著地。
重點:
向前上方擺臂迅速有力,蹬地收腿。
難點:
動作連貫,蹬擺配合。
1、教師講解示范,提出重難點。
2、學生做一、二、三“三拍法”的擺臂練習。
3、學生做擺臂向上跳起的練習。
4、在教師的指導下做擺臂向前上方跳躍的練習。
5、教師指出易犯錯誤,并進行糾正。
6、學生進行比較練習,分組練習。
二、游戲:(換物接力):
游戲方法:在場上畫一條起跑線,線前10米處并排畫四個圓圈,間隔3米,圈內一個實心球。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四路縱隊,正對圓圈站在起跑線后,各隊排頭手持一個小皮球。發令后,各隊排頭迅速跑向本隊前面的小圓圈,將皮球放在圈內,拿起實心球往回跑交第二人,第二人按上述方法進行,用實心球換回小皮球。如此依次進行,以先跑的隊為勝。
游戲規則:交換物務必放在圈內,如滾出圈外,要拾回放好再跑。
要求:認真游戲,聽從指揮,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