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整理小書包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精選9篇)
學習整理小書包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整理物品是一種技能,同時也是一種習慣,從平時幼兒的作業袋可以看出很多幼兒,尤其是男孩子對于整理物品是比較馬虎的。而再過兩個月,孩子們就要進小學了,他們首先面臨的就是要背書包,那么書包里到底放些什么,怎么放,在他們的頭腦中是不清晰的。因此生成了這個《整理小書包》活動。整個活動不是通過單純的演示講解使幼兒明白應該怎樣整理書包,而是滲透"做中學"理念,先讓孩子憑借原有的技能和經驗進行整理,再通過"找東西"的游戲使幼兒意識到合理擺放物品的重要性,引導幼兒討論如何合理擺放學習用品,最后幼兒再次整理小書包,模擬小學生課堂,體驗合理擺放物品所帶來的方便。通過這個活動,意在不僅使幼兒學會一種技能,更是希望幼兒在生活中養成不能依賴他人整理自己物品的好習慣,培養幼兒自我服務意識,也激發幼兒做小學生的愿望。
活動目標:
1、嘗試使用小書包,學會分類整理物品的技能。
2、明確小書包的使用與管理是自己的事情,增強自我服務意識。
3、萌發做小學生的愿望。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只書包。
2、人手一份學習用品:八本書本,油畫棒、水彩筆、卷筆刀、文具盒、鉛筆、橡皮、直尺等
活動過程:
1、觀察書包,幼兒了解書包的用途。
師:小朋友快要幼兒園畢業了,升入小學后,你們知道每天都要帶著什么去上課嗎?(書包)書包是什么樣子的?為什么要帶書包?
2、幼兒探索把許多學習用品放進書包,幼兒學習分類整理物品的技能,明確合理擺放物品的重要性。
(1)請幼兒認識學習用品,嘗試把學習物品放進書包。
師:請你把這些學習物品放進小書包里,看誰放得又快又好?
同桌相互交流自己擺放的方法。
小結:我們的小書包要放許多學習用品,小朋友要把這些學習用品放整齊,這樣才會把書包收拾得很好。
(2)模擬小學課堂,進行"找東西"比賽游戲,幼兒學習分類擺放學習用品的技能。
a、請幼兒找出三本《幼兒畫冊》。
b、請幼兒找出兩本作業本。
c、請幼兒找出鉛筆、尺和橡皮。
d、請幼兒找出卷筆刀。
引導幼兒討論:像鉛筆、橡皮、尺這些文具用品放在哪里比較好?這么多書本可以怎么放?卷筆刀放在哪比較好?
教師小結:小朋友要上小學了,每天都要帶很多的學習用品,有書,作業本,還有文具用品,為了方便小朋友使用和保管,可以先將這些學習用品分類,然后再擺放整齊,這樣你就知道自己的東西放在哪里,用起來就很方便,也不容易丟失。
3、幼兒體驗歸類擺放物品所帶來的方便,明確小書包的使用和管理是自己的事。
(1)幼兒再次整理自己的書包。
(2)模擬小學生課堂讀書,幼兒體驗合理擺放學習用品所帶來的方便。
教師小結:再過幾個月你們就要上小學了,老師希望你們養成自己整理書包的好習慣,不能依賴別人來幫你整理,這樣你才是一個優秀的小學生。
學習整理小書包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自我介紹等活動,引導幼兒初步認識自我,形成積極的自我評價。
2、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讓幼兒嘗試運用色彩來表現不同的情感,抒發內心的感受。
活動流程:
游戲導入——自我介紹——談論
(一)游戲導入
1、師:我們來玩個有趣的游戲,游戲的名字就叫《請你猜猜我是誰》,老師收集了很多我班小朋友的照片,看看照片,大家猜猜他是誰?
2、師:他是誰?你是怎么猜出來的?他有什么特點?(從聲音)3、小結:我們每個人不光相貌各不相同,世界上沒有一個人長得和自己完全的一樣的。
(二)自我介紹
1、師:我們每個人不光相貌各不相同,而且每個人身上都有它獨特的長處值得大家認識和學習。
2、師:就像我們班的沈云有的時候雖然很調皮但它又時很熱心的幫助我們小朋友,就像那天我們在玩海洋球的時候他能去幫著我們擺鞋子,他的熱心這就是他的優點。
3、師:誰愿意把自己的獨特的優點介紹給大家?你有什么特長啊,唱歌、跳舞都可以的……
(三)談論
1、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我們可以每一個小組的來討論一下,和你們小組的小朋友說說你還有什么優點我們大家不知道的。
2、師:小朋友說了這么多的優點,小朋友要相信我們都有一些自己有而別人沒有的優點,老師衷心地祝福大家能夠交更多的朋友,你們要發揮自己的特長,將來為我們的祖國,為人類作自己的貢獻。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以游戲“猜猜他是誰”為基本形式,教師通過形象直觀性、趣味性的實物投影儀,將幼兒熟悉的小朋友展現在同伴面前,不僅使幼兒從中獲取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調動了幼兒觀察、比較、聯想、判斷的積極性,培養了幼兒對隔近友愛的態度。本活動以“獨特的我”為主題,開展了幼兒自我認識、評價、對同伴的認識、對同伴的評價活動,增強了幼兒的自我意識,養了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了幼兒良好的人際關系。
學習整理小書包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了解動物在大自然中的清潔作用,知道動物可以保護環境,有保護動物的意識。
2、 初步了解地球上存在的環保問題,懂得要愛護環境,并能嘗試解決環保問題的方法。
3、 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4、 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 了解動物在大自然中的清潔作用,并有保護小動物的意識。
2、 讓幼兒了解我們的地球媽媽到底存在哪些環保問題。
活動準備
難過的地球媽媽一個,動物圖片各一張,不同程度被污染的環境圖片各幾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不開心的地球媽媽,激發幼兒探索興趣,并請幼兒仔細觀察地球媽媽的表情。
二、主動探索,積極討論
1、 地球媽媽怎么了?為什么難過?
2、 出示被污染的環境圖片,請幼兒充分發揮想象誰來幫助清理這些臟東西呢?
三、觀看多媒體資料,交流討論,發展語言
1、 地球媽媽今天想招聘一些動物清潔工,看看都有誰來報名了??v出示海鷗、鯽魚、烏鴉、蚯蚓等的圖片?
2、 分享交流,這些動物合適做清潔工嗎?
3、 聽故事,一起驗證結果?v聽這些動物是怎樣介紹自己的?并了解他們是怎樣清潔地球的??w
4、 教師小結:
四、聯系生活實際,拓展思維能力
生活中還有誰也會保護我們的環境呢??v環保工人,花草樹木…?
五、情景轉化,啟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
1、 請幼兒自由回答:地球上有那么多動植物清潔地球媽媽,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媽媽呢?
2、 啟發幼兒像動物們一樣,做回清潔工,清理幼兒園每個角落的垃圾。
1、 本次活動中,先出示難過的地球媽媽,讓幼兒猜測并給幼兒一個自由講述的機會,為后面活動做了鋪墊。
2、 孩子們喜歡這個故事,并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講述自己的見解,理解了故事的內容。
3、 幼兒對動物清潔地球知識掌握很少,老師講述太多。
4、 在以后開展此類活動時,提前請家長協助和孩子一起收集這方面知識。
小百科: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
學習整理小書包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們都喜歡動物,也喜歡模仿動物的各種動作,有了解各種動物的愿望,通過本次活動設計激發幼兒愛動物的情感,提高幼兒觀察動物的能力。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愛動物的情感,認識各種動物的名稱,特點及生活習性。
2.通過活動提高幼兒觀察動物的能力,喜歡與同伴交流。
3.學習動物名稱,會用句式“動物園里有····”,發音準確。
4.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5.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會用漢語說出各種動物名稱,會用句式“動物園里有····”
2、難點: 了解動物生活習性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在活動前帶孩子看《動物世界》
2 手機各種動物圖片,把教室布置成一個“動物園”
3 動物卡片(有動物居住環境及喜歡吃的食物)各6份
4 制作食物圖片或食物模型(各6份)
5 DVD機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觀看DVD,了解動物園里各種動物的名稱及生活習性。
(二)展開環節
1教師指著墻上的動物卡片,用漢語說出動物的名稱,引導幼兒跟說。
2教師(出示一張動物卡片,如熊貓):“動物園里有熊貓,熊貓喜歡吃竹子。鼓勵幼兒模仿用漢語說出來。
3表演游戲:老師模仿動物讓幼兒猜一猜,并拿出該動物愛吃的食物,引出:“動物園里有···喜歡吃···”。鼓勵幼兒上來表演該游戲。
(三)結束環節
將幼兒分成六個小組,每組分好動物圖片及喜歡吃的食物圖片,讓每位幼兒模仿“4”中的內容。
(四)延伸環節
1繼續豐富“動物園”環境內容,添加新的“動物”
2 將結束環節的圖片放在區域中,供幼兒交流使用。
教學反思
1幼兒在本次活動中,積極模仿各種動物的動作,樂意了解各種動物的特征并用漢語與同伴交流。
2 個別幼兒對句式的表達不夠準確。
3如果我重新來上這一課,我將會準備得更充分一點,例如把“雙語”表達的更好,針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漢語表達能力,完整的與幼兒交流。
小百科:動物是生物的一個種類。它們一般以有機物為食,能感覺,可運動,能夠自主運動。活動或能夠活動之物。
學習整理小書包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教學過程】
一、引導幼兒發現問題
1.教師設題,幼兒討論
①娃娃家的娃娃臟了怎么辦?
②做完紙工后,小朋友的手上沾滿了漿糊怎么辦?
③小醫院的白帽子臟了怎么辦?
④花兒快干枯了,怎樣才能救活它?
2.幼兒提出解決上述問題的辦法——用水請幼兒到盥洗室找水,結果發現水沒了(活動前教師關掉盥洗室的水閘)。
二、幫助幼兒探究原因
1.為什么沒有水了?
2.教師講出原因:早晨來園時,看到水龍頭滴答滴答地在漏,足足滴滿了一盆,小水滴說了許多的話,請小朋友聽一聽。
(出示一盆水)放錄音: “我真生氣,昨天下午小朋友都回家了,只有我還在滴答滴答地流著,我真傷心!許多人把我當寶貝,說我用途很大,能幫助人做許多事情,大家都離不開我。可是,有的小朋友就是不珍惜我,總是不擰緊水龍頭,瞧!我正哭了一夜呢,我的眼淚整整流了一盆,這次我太傷心,太生氣了,我真不想讓小朋友再用水了。”
3.提問
①小水滴生氣了,小朋友應該怎么辦?
②沒有水我們的生活會怎么樣?
③水還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好處?
三、引導幼兒嘗試和討論
1.請幼兒用這盆水去做剛才沒水時無法做的事情,并談談自己的體會。
2.教師打開水閘后,再請幼兒到盥洗室找水,體會有水的喜悅心情。
3.討論:如何做個節約用水的好孩子。
【延伸活動】
幼兒制作宣傳牌,向全園的小朋友宣傳要節約用水,珍惜水。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水是生命之源。保護水資源,了解水的重要性是本次活動的主要目的。教師的“設疑”抓住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巧妙地設計了矛盾沖突的情景,使教師提出的節約用水要求變成孩子們的自身需要,而非被動的說教。活動更注重幼兒自身情感體驗,通過設置矛盾,使幼兒充分體驗了沒水時的焦慮心情及有水后的喜悅心情,從而萌發保護水資源的情感。
二、效果分析
此活動通過教師層層深入地提問,使幼兒了解水與人類的關系,繼而萌發節約用水的意識。活動中幼兒積極參與問題的討論,并始終保持高漲的活動情緒。難能可貴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能及時關緊水龍頭,并能提醒家長用洗臉水沖洗便盆等,可見孩子的節約用水的行為正在逐步形成。
學習整理小書包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知道塑料袋很難溶解,會造成“白色污染”,感知其危害性。
2、通過制作環保袋,發展幼兒動手能力。
3、通過活動懂得減少使用塑料袋的意義,萌發保護環境意識。
二、活動準備:
1、場地:華蓋山
2、幼兒自制塑料袋衣、褲,等裝飾品;
3、實驗用品:燒杯、塑料袋、水、醋、打火機;課前把塑料袋埋好在華蓋山上。
4、錄音機、歡快的歌曲
5、廢舊品、剪刀、碎布、膠布等等
三、活動過程:
(一)走秀入場(身著自制塑料袋衣、褲,等裝飾品)
1、幼兒走秀后入座。
2、師提問:你們身上的多了一樣什么東西?
3、討論塑料袋的好、壞。
4、家里人是如何處理塑料袋的?
(二)塑料袋的危害性(查看實驗結果)
1、查看實驗結果,證明塑料袋的危害性:
A、用水浸泡B、用醋浸泡C、用火去燒D、用土去埋
2、和孩子一起總結實驗結果
3、師提問:這樣很難爛掉、溶解掉的塑料袋,你們在那里還見過呢?(幼兒發散性回答)
4、總結:散落的塑料袋會造成“視覺污染”,危害我們的城市,還有廢舊的塑料袋進入環境后,由于它很難溶解在土壤里,就會影響農作物吸收水分和養分,導致農作物死亡。
(三)制作環保袋
1、我們知道了塑料袋對我們的環境污染很大,那我們一起來制作環保袋來代替塑料袋吧!
2、幼兒制作環保袋。
3、把環保袋送給路人!
反思:
“小小塑料袋”這活動中,我們通過實驗看了塑料袋在:水、土、醋里是很難有變化的,燃燒會產生毒氣,危害我們的身體。這就讓孩子們直觀的知道了塑料袋的危害性,更讓孩子們知道了“減少白色污染”的意義,萌發保護環境的意識。新《綱要》里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城鄉各類幼兒園都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教育,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這就說明了,既強調幼兒園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奠基階段,又強調幼兒園教育是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可視為一生的健康發展打基礎。那這種保護環境意識更應該從小培養!
學習整理小書包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我縣的旅游資源豐富,該如何選取旅游點引導幼兒共同討論呢?從多方面考慮:我決定選取長湖風景區。長湖美麗的自然風光、民族風情和獨特的自然資源都很吸引幼兒。若能將這些信息契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予以教學,一定對激發幼兒的情感和挑戰幼兒的認知有較大的價值。"跟我一起游長湖"就這樣誕生了。
進入大班以后,幼兒在交往、協作能力上有了明顯的進步。因此,本次活動設計我就采用了自由結伴、分組協作的方法,以挑戰與推動幼兒間的友好交往與交流。"旅游"話題相對于其他教學內容有其獨特之處,素材豐實、信息量大、且容易情景再現。在活動中我設計了"情境模擬"的方法,帶領幼兒經歷了一次完整的模擬旅游,給予幼兒強烈的視覺感受與快樂的情緒體驗,努力體現活動的目標與內容。
活動內容:跟我一起游長湖
活動目標:
1、知道長湖是我們石林縣的一個風景區,了解長湖的娛樂項目。
2、幼兒在與同伴的模擬活動中體驗到了活動帶來的快樂。
3、培養幼兒愛家鄉、愛長湖的情感。
活動重難點:
重點:知道長湖是我們石林縣的一個風景區,了解長湖的娛樂項目。
難點:幼兒在與同伴的模擬活動中體驗到了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課件、模擬旅游場景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知道我們石林縣有幾個風景區嗎?
2、請小朋友猜猜老師圖片上的風景是哪個風景區的?
二、觀看課件--了解長湖旅游設施
1、幼兒討論你最想玩什么?為什么?(比如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
2、教師適時推薦幾個旅游娛樂項目
教師小結:看來每個項目都有不同,都有好玩的、好看的,它們不相上下。今天老師帶寶寶去長湖捉小魚、捉泥鰍、玩泥巴、住帳篷好嗎?
三、模擬游戲--體驗"旅游"的快樂
1、幼兒自由分組游玩,集中感受旅游景點好玩、好吃、的特點。
2、玩的時候要注意弄臟自己的衣服褲子和桌子、地板,做的到嗎?
四、教師小結
剛剛老師帶寶寶去長湖游玩,誰能告訴老師你的感受是什么?喜歡我們的長湖嗎?以后家里來親戚朋友,我們也可以帶來長湖游玩,讓更多的人認識長湖,喜歡長湖,好嗎?
學習整理小書包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懂得一個人在家時要注意安全。
2、知道如何應對突發事件,豐富社會安全知識。
二、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課前聽過《小兔乖乖》的動畫片,玩過《小兔乖乖》的音樂游戲。
2、物質準備:大灰狼頭飾一個,兔媽媽頭飾一個,安全常識視頻,安全常識圖片若干,《小鬼當家》大圖表。
三、活動過程:
(一)以音樂游戲進行情境導入
幼兒分角色玩《小兔乖乖》音樂游戲,展開安全話題。
師:剛才你們玩了《小兔乖乖的》音樂游戲,我要問一問小兔子們,你們為什么不給大灰狼開門呢?
(二)通過觀看安全常識視頻預測事件情節
師:有個小朋友叫丟丟,他自己在家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我們來看一看他是怎么做的?
1、播放前半段視頻
提問:
這個人丟丟認不認識?
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
你們猜一猜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
2、播放視頻后半段
驗證:這個人丟丟認不認識?
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
提問:請小朋友們幫丟丟想辦法,再遇到這種事應該怎么做?
教師匯總幼兒的分析各種辦法并進行總結:
當有陌生人打來電話時,可以把要說的事情記下來,不能讓陌生人知道家里就你自己,不要告訴他自己家的住址,也不要讓他到家中來。
(三)尋找家庭中的不安全因素,學習表格、圖示的歸納法
師:丟丟問了,如果一個人在家,還有什么危險的事是不能做的?哪個小朋友能告訴他?(幼兒說,老師在圖表中進行歸納。)
(四)觀察分析圖片,提高對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
1、觀察分析圖片
師:小朋友說了這么多,丟丟終于知道以后一個人在家什么不該做的了,真是要謝謝你們,今天趙老師還帶了一些圖片,請小朋友們看一看,圖片中發生了什么事,那樣做對還是不對。然后再給你旁邊的小伙伴講一講。
2、找個別幼兒講一講圖片內容,以此豐富孩子的社會安全知識。
(五)延伸環節:認識標志,提高安全意識
師:我們在生活中經常看到一些圖,這就是提醒我們注意安全的標志,小朋友們看看這些標志是什么意思?
學習整理小書包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自己中國人。
2、初步激發幼兒做個中國人的自豪感。
3、訓練幼兒的觀察力和辨別能力。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5、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活動準備:
1、一面鏡子。
2、掛圖“我是中國人”。
3、漢語、英語錄音各一段。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認識自己的外貌特征,知道自己是中國人。
(1)請小朋友照鏡子,說說自己的外貌特征,讓幼兒知道我們都是黑頭發、黑眼睛、黃皮膚的中國人,我們的國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2)請幼兒看圖片,觀察外國娃娃的外貌特征,(有的是黃頭發的,有的是黑頭發,有的是藍眼睛;有的是灰眼睛;有的是白皮膚,有的是黃皮膚,有的是黑皮膚……)說說他們和中國娃娃有什么不同。然后請幼兒從教學掛圖畫面上不同種族的娃娃中找出中國娃娃,并說出他們的特征來。
(3)請幼兒和同伴相互交談,說說對方及自己的相貌與外國娃娃有哪些不同,加深幼兒對中國人的外貌特征的認識。
2、引導幼兒了解中國的地理位置。
(1)請幼兒看世界地圖,找出中國在當天上的位置,并觀察中國地圖的輪廓。
(2)讓幼兒知道中國很大,人口很多,有五十多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3、讓幼兒了解中國的語言文字。
(1)放兩段錄音,一段漢語,一段英語,請幼兒說說自己聽到了什么。然后告訴幼兒我們說的語言是漢語普通話。
(2)請幼兒說說幼兒用書畫面上哪兒是我們國家的文字,然后告訴幼兒,我們寫的字是漢字,也叫方塊字。
4、教師小結。
幫助幼兒了解中國人在外貌形象、飲食習慣、語言文字等方面的特點。初步引發幼兒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活動反思:
在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找找作為一名中國人,為何會驕傲,有哪些值得我們驕傲的?學生們的思路被打開了,有的說中國的四大發明,有的說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有的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有的說中國還有不少的偉人,有的說奧運會上我國運動員所取得的驕人成績,有的說神州六號升入太空……
最后當我引導學生飽含深情,我發現學生們也情不自禁地起來,臉上流露的是自豪,是憧憬,是由衷的對祖國的贊嘆。
小百科:中國,是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并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通用漢語、漢字,漢族與少數民族被統稱為“中華民族”,又自稱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