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氣候類型教案內容(精選3篇)
世界主要氣候類型教案內容 篇1
一、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地圖及景觀圖,知道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主要自然景觀的分布。
2、能夠讀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并能分析描述一個地方的氣候特征。
二、教學重點:
了解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氣候特征及景觀特征
三、教學難點:
依據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分析、判斷其所屬的氣候類型
四、教學過程:
(一)由“探索”活動導入教學
1、簡單介紹自然景觀
2、自然環境是由地形、氣候、水紋、生物、土壤等自然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形成的
3、由于地形、氣候、水、生物和土壤等自然因素有明顯的地區差異
(二)學生讀世界氣候類型圖,回答汽車拉力賽沿途經過哪些氣候類型
(三)借助教材上回幅景觀圖來講解什么是自然景觀
(四)讀教材“熱帶氣候類型”圖,說出四種氣候類型
依據四個地點氣溫曲線和降水柱形圖(熱帶雨林氣候、熱帶森林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1、一個地區的'氣候特征就應該從氣溫和降水兩個方面來描述
2、不同氣候類型其氣溫和降水的特點不同,形成不同氣候的特點
3、歸納四種氣候類型的異同點并明確四種氣候類型的主要分布
(五)亞熱帶氣候類型
1、讓學生觀景雅典和上海兩地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比較這兩個同屬亞熱帶的氣候類型的異同點
2、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地中海氣候,這兩種氣候的分布特征,這兩種氣候景觀差異和對比
3、閱讀地中海氣候區的植物經一部加深對地中海氣候類型的理解
(六)溫帶氣候類型
1、三種:倫敦、烏蘭巴托和北京的氣溫分別代表溫帶海洋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類型。通過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異同。
2、齊齊哈爾和巴黎分別位于亞歐大陸東西岸且唯獨相當但溫差很大,歸納溫帶海洋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差異。
(七)寒帶氣候類型
1、讀圖讀出寒苔原氣候和寒帶冰原氣候分布地區。
2、讀卡扎奇耶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描述其代表的寒帶苔原氣候和特點。
3、東方主要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所代表的寒帶冰原氣候。
(八)高原、水地氣候,教師通過板書示意圖讓學生了解關于氣候從山麓到山頂的垂直變化成因。
(九)教師對全文總結。
(十)作業:
1、從統計圖上判斷某地的氣候類型的依據是( )
2、歐洲、亞洲、南北美洲都具有的氣候類( )
3、歐洲西部溫和多雨的氣候受大西洋影響很大,據此可看出其影響因素是( )
4、赤道附近的乞力馬扎羅山山頂白雪皚皚的主要因素( )
5、一年到頭都很熱,幾乎天天下雨,這種氣候是( )
附答案:
1、氣溫和降水
2、亞熱帶地中海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原水地氣候。
3、洋流
4、地形
5、熱帶雨林氣候
世界主要氣候類型教案內容 篇2
教學目標
1.說出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的特點。知道1月0℃等溫線的分布與地理意義。
2.知道我國溫度帶劃分依據及劃分地區,明確我國地理環境的巨大差異。
3.通過閱讀等溫線分布圖,培養學生判讀等值線的技能。
4.理解并掌握我國降水的時空分布規律;掌握我國干濕地區的劃分依據及分布。
教學重難點
1.1月0℃等溫線的分布與地理意義,知道我國溫度帶劃分依據及劃分地區。
2.理解并掌握我國降水的時空分布規律;掌握我國干濕地區的劃分依據及分布。
教學工具
掛圖、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展示學生收集到的圖片,北國冰城哈爾濱的自然景觀(冰天雪地)和人文景觀(“冰燈游園會”):在冰燈游園會上人們冒著零下二十多攝氏度的嚴寒,觀賞那正在開屏的冰孔雀、競相開放的冰荷花……晶瑩剔透,色彩繽紛,像是步入神話中的水晶宮。南國的廣州,在一年一度的春節迎春花市上,數不清的奇花異卉、爭妍斗麗,競放芳香,使學生獲得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很大的感性認識。
(教師小結)可見,同是冬季、同是春節期間,我國南北的氣溫和景觀差別很大。
二、新課教學
(一)冬季南北氣溫相差很大
1.比較學習新知
讀圖2.13,我們比較一下哈爾濱和廣州兩地冬季的氣溫。
要了解我國南北氣溫差別的具體情況,還要看我國1月、7月平均氣溫圖--等溫線分布圖。
根據我們學過的等溫線知識,我們分析一下我國1月、7月平均氣溫圖,看看我國冬、夏氣溫分布有什么規律?(學生讀圖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
(1)冬季等溫線排列密集,說明冬季南北溫差大。黑龍江最北部1月平均氣溫在-32℃以下,海南省1月平均氣溫在16℃以上,我國南北氣溫相差很大。
(2)1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大致通過秦嶺-淮河一線,向西到青藏高原的東南邊緣。
2.設疑導讀
為什么我國冬季南北氣溫相差這么懸殊呢?學生討論。
教師總結: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將近50個緯度。除緯度因素外,還有冬季風的影響。
引導學生讀課本P40圖2.28,思考以下問題:
(1)冬季風的源地在哪兒?風向如何?
(2)冬季風對我國北方和南方氣溫的影響在程度上有什么差別?
(3)青藏高原、云貴高原、海南島和中國臺灣島能否受到冬季風的影響?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冬季風南下,我國北方首當其沖,寒冷的冬季風加劇了我國北方的嚴寒。且冬季風在南下過程中,受崇山峻嶺阻擋,勢力漸弱,故南方受冬季風的影響而降溫的程度遠低于北方。
過渡:我國冬季氣溫南北相差很大,那么夏季氣溫是不是相差也很大呢?我國夏季氣溫分布有什么特點呢?
(二)夏季全國普遍高溫(青藏高原除外)
1.讀圖導讀
用同樣的方法,分析我國7月平均氣溫圖。(學生讀圖討論回答。)
指圖總結:
(1)夏季全國等溫線排列稀疏,除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區7月平均氣溫在20℃以上,說明我國普遍高溫。
(2)黑龍江省北部7月平均氣溫為16℃,海南省南部7月份平均氣溫為28℃,我國南北平均氣溫相差僅為12℃左右,氣溫差別不大。
(3)7月我國氣溫最低的地區在青藏高原。因為青藏高原地勢很高,故青藏高原成為我國夏季平均氣溫最低的地區。
2.設疑導讀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了解到我國冬季氣溫南北相差很大,夏季全國普遍高溫,同學們想一想這些特點對我們平時生產和生活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響?
(討論回答。)
(1)夏季普遍高溫,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熱量資源,有利于農作物生長。
(2)冬季北方嚴寒,使北方取暖的燃料造成很大損失,另外,容易使北方農作物造成凍害等。
過渡:什么樣的溫度才能使農作物活躍生長呢?劃分溫度帶的主要指標是什么?引導學生閱讀教材。
(三)溫度帶的劃分和分布
根據活動積溫,我國劃分了五個溫度帶和一個氣候區,請同學們讀圖2.17《中國溫度帶的劃分》。說明讀圖要求,指導讀圖方法:
(1)我國共劃分哪五個溫度帶和一個氣候區?
(2)這五個溫度帶和一個氣候區分別分布在哪些地區?
(3)暖溫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大致與幾月份的哪條等溫線一致?
(4)我們生活的地區屬于哪個溫度帶?東北大部分地區、黃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區、海南島、長江流域、塔里木盆地各屬于哪個溫度帶?
小組討論、回答。
結合課本P33“活動”,說一說在不同的溫度帶,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有哪些不同?(如水果、房屋、服飾、耕地、農作物、飲食、植被、河流水文特征等。)
(四)東西干濕差異顯著
1.讀圖知新知
讀圖2.18,小組合作,相互交流。
(1)找出800mm、400mm、200mm年等降水量線的位置。
(2)用彩色筆描出800毫米、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觀察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與哪條等溫線幾乎重合,及其東部大致經過的地區。
(3)總結我國降水的地區分布規律。
教師總結:我國年降水量分布總趨勢: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2.設疑導讀
(1)造成我國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找出我國降水最多和降水最少的地方在哪里?
(3)我國降水量的地區差異很大,一個地區的干濕程度僅僅取決于當地年降水量的多少嗎?
學生回答:干濕程度與蒸發量也有關。根據各地的`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對比關系將我國劃分為四類干濕地區。
(五)干濕地區
劃分依據:一個地區年降水量和蒸發量的對比關系。
1.讀圖2.22,小組交流:
(1)我國分為哪四類干濕地區?其中,山東省有哪兩類干濕地區?
(2)我國四類干濕地區的分界線大致與哪條等降水量線相一致?
(3)我國四類干濕地區各以什么植被為主?
2.讀課本P37“活動”
(1)降水量的不同,會影響到建筑、飲食、民俗等許多方面。比較圖2.23中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這與當地的降水情況有什么關系?
學生比較、討論和發言。
(2)不同的干濕地區對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有不同的影響,閱讀課本P37“活動2”,并加以補充,說明干濕地區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提問:書中的描述材料究竟說明了不同的干濕地區對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有什么不同的影響呢?
(學生分小組討論一下,然后各小組代表發言,教師小結。)
①干濕地區影響地面植被:濕潤地區,降水豐沛,因而林木繁茂;干旱地區,降水稀少,因而草木矮小。
②干濕地區不同,植被不同,農業類型不同,農作物(經濟作物)也不同。
③干濕地區不同,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不同,人們的飲食習慣和身體狀況也不同。
三、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通過學習,了解了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普遍高溫;降水不僅有南北的差異,也有東西的差異。
世界主要氣候類型教案內容 篇3
教學目的:
1、掌握世界氣候分布圖的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
2、掌握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逐月分配的讀圖方法,并能根椐這些資料對一個地區的氣候進行簡潔的描述。
教學重點:知道各種氣候的特點。
教學難點:分析各種氣候的分布。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
大家覺得今天冷不冷呀?(我們現在處于什么季節?)
哪個聰明的同學可以告訴我今天的非洲冷不冷呀?為什么?
非洲的大部分面積位于熱帶,那里的氣候和我們這里的氣候是不一樣的,現在我們就來共同學習一下熱帶的四個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
新課教學:
請大家看到課本74頁的圖,這四副圖表現的是熱帶的四個氣候類型景觀。它們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學生集體回答:
熱帶雨林景觀:為什么這里的樹木高大茂密,樹根粗大?
情感教育:我們把這些熱帶雨林稱為“地球之肺”,它們在光合作用過程中,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又源源不斷地提供氧氣,我們現在看一看,如果把熱帶雨林砍伐掉的話,我們會受到什么樣的影響呢?
熱帶季雨林景觀:為什么樹木高,茂密?
熱帶草原景觀:樹木稀疏,地面有草,動物有斑馬。
熱帶荒漠景觀:地面以沙漠為主,動物。植被都很稀少。
師提問:那么再請大家想想,為什么光在熱帶各地的景觀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呢?
學生讀圖思考,同桌之間可以相互的討論:
學生回答:
這種差異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各地的降水不同造成的,降水量多的地方植被就茂盛,葉子大,而降水量少的地方植被少,葉子就少,植被就稀少。
教師引導:
大家剛才考慮的都是這些氣候類型的不同點,那么它們還有那些相同的地方?
請大家仔細觀察75頁的的新加坡、孟買、巴馬科、喀(ka)土穆這四個地方的'氣溫年變化曲線和逐月降水量圖,分別代表了熱帶的四個氣候類型,并依次對應74頁的景觀圖
下面,大家按四人學習小組討論,并完成75頁的表格,在屏幕上有一些提示(準備小黑板,繪制空白的表格),討論結束以后讓學生上臺寫在小黑板上
打開幻燈片中的提示
學生回答:
熱帶氣候類型各月的平均氣溫大約都在20℃左右,全年氣溫都很高。
大家在看圖的時候,有沒有發現孟買的圖和巴馬科的圖有點相似?大家來思考一下,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季雨林氣候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
老師小結:
熱帶的氣候的共同特點為:終年高溫。
不同點為:降水量不同,最多的熱帶雨林氣候,最少的為熱帶沙漠氣候。而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的降水都是一年分為旱雨兩季,而季風氣候是旱雨兩季明顯,降水總量大;草原氣候也有旱雨兩季,但是降水總量少。
老師提問:
那么這些氣候類型各分布在世界上哪些地方亞?
小組進行討論,一個小組負責找出一個氣候類型的分布,討論結束以后,派一個代表上臺,在圖上指出分布的地區,臺下的同學可以給予提示,每個小組有100分,犯錯的酌情扣分,我們比較一下哪個小組最厲害好不好?輸的一組可要當場給我們表演一個節目的哦!(給予適當的獎勵)
小結:
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最廣的是南美洲的亞馬遜平原。
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雨林兩側,最廣的是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