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幾個朋友在一組(精選7篇)
中班數學:幾個朋友在一組 篇1
活動目標:
⒈正確感知6以內的數量,并能比較6以內數量的多少。
⒉能主動參與選組活動,并能用數字表示本組的人數。
⒊愿意與同伴合作,體驗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1~6的數卡若干套,桌子6張,展示板。
學具:水彩筆、記錄單、透明的瓶子、小豆子若干。
活動過程:
⒈幼兒嘗試自己選組
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你有幾個好朋友?是誰呢?今天是好朋友日,所有的好朋友可以坐在同一組。
(引導幼兒討論分組規則)今天一組最多可以坐6個人,如果人數太多,超過6個人怎么辦?
幼兒結伴,自由分組。
⒉確立小組名稱
每一個好朋友組都給自己小組起個名字,并給自己小組設計一個標記。
每組選一名幼兒介紹小組名稱,展示小組成員設計的標記。
今天有幾個小組呢?用數字幾來表示?
⒊引導幼兒用數字表示每組的人數,比較數的多少。
一共有幾個好朋友小組?每組都有幾個好朋友?
幼兒點數,在相應的小組標記下面匹配數字,表示小組的人數。
師:哪一組的人數最多?是幾個?哪一組的人數最少?是幾個?哪一組的人數師一樣多?是幾個?
⒋集體游戲“瓶子裝豆”
教師介紹游戲規則:好朋友組要進行一項比賽——給瓶子裝豆子。每個瓶子裝的豆子數量不能相同,而且不能超過6個,在規定的時間內看看哪組裝的瓶數多。
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每個瓶子的豆子數量是否都比6少。
教師引導幼兒比較:哪組裝的瓶數多?每瓶有幾顆?哪組裝的瓶數少?每瓶有幾顆?比6少的數有哪些?
中班數學:幾個朋友在一組 篇2
制作意圖:提高幼兒投準的能力
教育價值:發展幼兒的手眼協調性,練習幼兒大肌肉靈活性,鞏固幼兒對數序的理解。
選用材料:碎花布頭、壓膜好的小花、棉花、大米、竹竿、舊蚊帳頭、粗鐵絲。
制作方法:
1、用粗鐵絲圍成圓,用即時貼纏繞固定,并用舊蚊帳或紗簾用鐵絲固定成網兜型,在鐵絲下方用竹竿固定,把壓好膜的小花用針先縫在邊上裝飾,捕蝶網即成。
2、用碎花布制成蝴蝶形狀的沙包(中間裝米,外邊用棉花包裹)既有重量又不會傷到幼兒,把數子卡片固定在蝴蝶上即可。
適合年齡和地點:可在戶外或室內體育活動中進行,適合3-5歲幼兒
操作方法:
1、3-4歲幼兒可一人拿網,一人扔蝴蝶,投到網中。
2、4-5歲幼兒可按數序投蝴蝶沙包至網中。
中班數學:幾個朋友在一組 篇3
目地要求:
1、嘗試對正方形,長方形,橢圓形等幾何圖形進行分割與組合。
2、探索圖形分割與組合的不同形式.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準 備:
物質準備:正方形豆干,、空白紙張、長方形、圓形紙張若干,剪刀、固體膠若干。
蒙氏數學:圖形分割(數學)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發興趣。
師:今天請小朋友都來當小廚師,給家人做一道“炒豆干?的菜。
討論:想將一塊豆干分給兩個人或者四個人吃,要切得一樣大該怎么切呢?
小結:我們可以可以角對角的切,也可以橫塑的切,但要切一樣大可需要練習切得本領。
(二)、出示拼圖,提出要求。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每個人都準備了正方形的紙張,我們把正方形的紙張當成豆干,你們先想想該怎么分割比較好。
要求:使用剪刀時要小心,在分割之前可以先對折、再分割,再組合黏貼在白紙上。
小結:
一張正方形的紙張分成兩份可以變成兩個三角形或兩個長方形,如果分成四份,就變形四個三角形,四個小的正方形,分割后的每一份都比原來的正方形小,但合起來又是原來的正方形。
(三)、分組操作活動。
(四)活動延伸。
中班數學:幾個朋友在一組 篇4
目標
能感知5以內的數量,認識數字5。
準備
1.5種不同蔬菜的卡片,數量分別為l一5。
2.提供不同的小動物卡片,標有數字。
過程
1.給小動物送菜。
提供小動物卡片,分別置于活動室的不同地方,要求幼兒根據卡片上的數字送相應數量的蔬菜。
復習數字l、2、3、4,說說我給誰送的菜,有多少。
2.認識數字“5”。
――翻到“5”的動物的卡片,說說“5”像什么,可以代表什么。
――給小動物送菜。要求在原來的基礎上添畫,使之變成5樣蔬菜。
――學說幾添上幾就是5。如:4添上l就是5。
――找找自己的身上或活動室里有哪些東西可以用“5”來表示。
建議
1.出于給小動物送菜情節的需要,幼兒會自覺地關注蔬菜的數量是否與數字一致。
2.應重點引導幼兒理解數字的所表示的數量意義。
中班數學:幾個朋友在一組 篇5
一、活動科目:數學
二、活動內容:《小熊請客一》
三、活動目標
1、學習6以內的數數,能將數字符號與具體數量相對應。
2、提高幼兒對數學課程的興趣。
四、活動準備
1、小熊、貓、小雞、兔子圖片各一。
2、圖:三條魚、四條蟲、兩個紅蘿卜。
3、1~6數字卡片三份及教學課件。
五、活動過程
1、教學課件:
1)我是小熊笨笨,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要去請我的好朋友!
2)我要先去請小貓
3)我要去請小雞
4)我要去請小白兔
5)小熊給自己的好朋友準備了好吃的分別是魚、毛毛蟲、紅蘿卜。
6)笨笨要所有的小朋友來和他的好朋友玩游戲,你們也會有小禮物的!看看我給朋友準備的食物分別是多少?
7)教師與幼兒一起完成教學課件。
2、幼兒操作:
1)教師出示教具,幼兒進行操作,教師指導。
2)教師對幼兒的操作進行表揚及獎勵。
六、活動結束
小朋友太聰明了,那這下和我的朋友一起看看你們的禮物是什么?讓老師帶我們去教室看看吧!
活動小結:
中班數學:幾個朋友在一組 篇6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6以內的數量,并能比較6以內數量的多少。
2.主動參與選組活動,并能用數字表示一組物體的數量。
3.愿意與同伴合作,體驗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辣椒若干、線 ,小籃24個。
2.大數卡1-6,展示板。
3.兩人合作材料:辣椒若干、數量1-6的數卡24張 。
4.紅黃藍長繩3條,音樂兩段:歡快、安靜。
活動過程:
(一)欣賞辣椒收獲圖,引起興趣。
師:農民伯伯收獲了這么多的辣椒,你們愿意幫助他們把辣椒串起來嗎?
(二)幼兒串辣椒,感知6以內數,并比較數量的多少。
1.師示范串辣椒,幼兒觀察串辣椒的方法:串成一長串,一個跟著一個串。
2.師講解串辣椒的要求和規則:聽音樂開始,串一個數一個,音樂停就停止串。
3.師幼一起在音樂聲中“串辣椒”,比比誰串的多。
4.請幼兒相互說說自己串了幾個紅辣椒,個別幼兒交流自己操作結果。
5.小游戲“選辣椒”:教師出示數字3-6的數卡,每舉一個數卡,請相應數量辣椒的幼兒展示一下,并選擇其中一串展示在黑板上。
6.比較哪一串辣椒數量最多,是幾個?哪一串最少,是幾個?
(三)幼兒兩人合作游戲“串辣椒”。
1.幼兒討論:我們可以把身體上的什么部位當成串辣椒的線?(頭、手臂、胸前、腳等。)
2.師講解游戲規則:2人合作,一人當線,另一人當農民伯伯串辣椒,串好后數一數,串了幾個,選一個合適的數字貼在朋友身上。
3.幼兒兩兩結伴,合作游戲“串辣椒”。
4.幼兒展示:介紹自己的辣椒,比比哪一串辣椒數量最多。
(四)小組合作游戲“串辣椒”,鞏固幼兒對數量多少的比較。
1.游戲方法:選擇自己喜歡的繩子,把自己當成辣椒串在一根長繩上。
2.集體數數長繩上的辣椒數量,貼上數卡,比比多少。
3. 送大辣椒給農民伯伯,結束游戲。
中班數學:幾個朋友在一組 篇7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7以內的數量,并能比較7以內數量的多少。
2、能主動參與選組和游戲活動,有良好的操作習慣。
3、在活動中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1——7的數卡若干套。
2、學具:小組標記記錄表,豆子若干,有點數的瓶子人手一個。
重點:能主動參與選組和游戲活動。
難點:正確感知7以內的數量,并能比較7以內數量的多少。
活動過程:
一、幼兒嘗試自己選組
1、教師:老師知道,你們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你有幾個好朋友呢?說說他們是誰?今天是好朋友日,所有的好朋友可以坐在同一組上。
2、引導幼兒討論分組規則:今天一組最多坐7個人,如果人數太多,超過7個人怎么辦呢?(超過了就讓一孩子坐到另外一組,或者是人數少的一組去邀請他們。)
3、幼兒自由分組
二、教師幫助幼兒確立小組名稱
1、教師:小朋友,你們都選好了、坐好了嗎?那小眼睛看老師。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來說一說,你們一共坐了幾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師:一共坐了7組好朋友組,為了區分我們的朋友組,老師為你們設計了一個標記,上面有什么?(蘋果),這一組就叫蘋果組。依次類推。
三、引導幼兒用數字表示每組的人數,并比較數目的多少
1、教師:那每組的小朋友都是一樣多嗎?(不一樣)那請每組的小朋友來數一數,你們組有幾個小朋友?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2、哪一組的人最多?是幾個?哪一組的人數最少?是幾個?哪幾組的人數一樣多?是幾組?
四、集體游戲“幫豆子搬家”
1、教師:我們中(3)班的小朋友可真棒,真聰明。豆寶寶知道了,它要請我們來幫忙,幫它們搬家,你們愿意嗎?(愿意)
2、交代游戲要求:那我們一起來幫豆寶寶搬家吧。怎么搬呢?你們看,這里有一個空瓶,瓶上點子,先數一數有幾個點子,就住幾個豆寶寶,不能多住也不能少住。現在天氣冷了,我們趕快把門關好,再幫它貼上一個門牌號,應該貼數字幾呢?
3、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五、評講
教師:小朋友,你們幫豆寶寶搬家,都搬好了嗎?(好了)那誰來說說你幫幾個豆寶寶搬家了,它的門牌號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