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羊的教案(通用6篇)
小山羊的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山羊遇到危險會動腦筋。
2、理解“機靈”的含義。
3、復述故事。
【活動準備】
山羊和狼的頭飾。
【活動過程】
l、復習上—次學習的繞口令,回憶山羊的特點:它有長長尖尖的角,特別會爬山……引出故事<機靈的小山羊)。
2、老師借助山羊和狼頭飾講故事。
3、提問:
(1)狼碰上了小山羊,它怎么沒有吃它呢?
(2)秋天的時候,狼找到了小山羊,它為什么又沒有吃它呢?
(3)小山羊機靈嗎?
4、請小朋友選擇當狼或小山羊,在老師復述故事時,模仿角色對話。
附:機靈的小山羊
有一回,小山羊在羊圈外面玩,不巧被一只狼碰上了。
狼說:“我要吃掉你!”
小山羊求道:“放了我吧!你看,我太瘦了,沒有什么肉,只有骨頭。請你耐心地等一等。等到了秋天,我就會長胖了。”
狼看了看小山羊,說:“哼,你是太瘦了。那好吧,等你長胖了我就不客氣了。那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機靈。”小山羊說完,趕緊跑了。
樹葉開始落了,秋天到了,狼來找小山羊了。
“機靈,機靈!”它使勁地叫著小山羊的名字。
“哎,我在這兒啦!”
狼順著聲音找過去,看見小山羊呆在羊圈里,羊已經(jīng)長胖了。
狼瞪著小山羊看了半天,嘆了口氣,說:“唉,我怎么那么傻呢?它說它叫‘機靈’呀!”
小山羊的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通過欣賞《小山羊》,感受侗族大歌的音樂特點,初步認識和了解侗族人民能歌善舞的生活習性,加深對祖國56個民族共建團結和諧大家庭的認識和理解。
教學重、難點
1. 通過欣賞作品,了解侗族同胞“飯養(yǎng)身,歌養(yǎng)心”的精神追求與生活情趣,加深對侗族人民風土人情的了解,欣賞并贊美侗族人民在原生態(tài)民歌的傳承與發(fā)揚方面的卓越表現(xiàn),初步認知“音樂(藝術)來自生活”的道理。
2. 對侗族大歌特點的認識與理解。
3. 對侗族大歌中成人歌曲與兒童歌曲風格特色的異同區(qū)別。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貴州侗族的童聲大歌。侗族十分善歌,侗鄉(xiāng)被人們譽為“歌海”。“飯養(yǎng)身,歌養(yǎng)心”是侗族人愛歌的寫照。
童聲大歌是侗族中很有特色的多聲部演唱形式,主要流行于貴州省的黎平、榕江、從江三縣交界的地區(qū)。
《小山羊》曲體為兩段,第一段為齊唱或領唱,第二段為襯詞構成的二聲部合唱。第二段旋律很有特點,高聲部由模仿羊叫的“咩,咩”聲開始,曲調起伏較大,并加以開口音和閉口音的哼鳴音交替演唱。低聲部由拖腔式的持續(xù)音開始,隨后與高聲部作呼應。兩個聲部動靜交替、此起彼伏,時而平緩、時而激昂,生動地刻畫了侗族兒童在山上放羊的情境和童趣。
教學過程(一份供任課教師參考的完整教案)
一、導入
教師播放關于侗族大歌視頻,引出新課。
二、歌曲欣賞
1. 初次聆聽侗族兒歌《小山羊》。
2. 簡介侗族大歌。
3. 讓學生朗讀《小山羊》歌詞,了解這是一首侗族大歌中的兒童歌曲,以及所描繪的生活內(nèi)容和思想感情。
4. 再次一邊聆聽欣賞侗族兒歌《小山羊》,一邊跟唱學唱。
5. 互動討論,結合歌詞內(nèi)容,探討、感知音樂特點。
三、感受鑒賞歌曲
1. 無伴奏合唱,聲部合諧勻稱,豐滿優(yōu)美。
2. 旋律細膩,格調高雅,音律平和,表現(xiàn)自然,較好地展現(xiàn)了侗族人民的生活畫面和內(nèi)心感情。
3. 結合音符節(jié)奏深入感受內(nèi)容與曲調的完美融合,充分表現(xiàn)出放羊娃與小山羊親密相處,其樂融融的生活情景,體會到人與自然、動物和諧為鄰、為友的人生態(tài)度。
4. 音樂實踐。
選取其中一句合唱來分聲部演唱,體會其“不易”,對比感受侗族大歌和聲的優(yōu)美與演唱造詣的高超卓越。在此基礎上教師介紹,侗族人民在千百年里愛唱歌、善唱歌,精心探索并形成的“原生態(tài)”歌唱素養(yǎng),他們的合唱無專人培訓,全靠一生中長期耳濡目染的“習得”,形成了人人會唱,人人精于演唱,渾然天成的高超技藝,成為世界音樂文化的一朵奇葩,被聯(lián)合國批準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
5. 對比欣賞。
再讓學生欣賞一首侗族大歌中的成人歌曲,體會其旋律的高亢嘹亮,清澈悠揚,從中感受到合唱的和諧優(yōu)美,感受到比兒童歌曲更高一籌的技藝,認識到侗族大歌從“小”到“大”的發(fā)展跳躍。(侗族大歌《蟬之歌》)
四、課堂小結
希望大家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對侗族及其音樂有初步的了解。大家可以在課下搜集一些有關侗族的資料做成畫報互相交流。
小山羊的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經(jīng)驗展開想象,嘗試用多種辦法來解決問題,并獲得成功的體驗。
2. 豐富幼兒相關的動詞,理解這些詞的正確使用。
活動準備
小山羊賣蘋果的課件;幼兒嘗試用的各種物品(禮盒、竹子、水桶、米袋、等)
活動過程
1. 通過談話,自然到入課題
(1) 小朋友,秋天到了,聽說小動物們的果園豐收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打開課件圖片1果園)
(2) 這里都是什么水果啊?誰能用好聽的話來說說這些蘋果怎么樣呢?
(3)
這么多的水果是誰種的呀?(點擊鼠標,出示小山羊和兩筐蘋果)哦,原來是小山羊種的啊,他聽你們說水果這么好,準備摘了兩筐去賣掉了。
2. 在啟發(fā)性的提問中,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經(jīng)驗展開想象,想出各種辦法來解決問題。
(1) 可是這么兩大筐可不好拿啊,我們幫小山羊來想想辦法吧!
幼:可以先抱走一筐,然后再來抱一筐的。
師:這個辦法可以,能不能一次都拿走呢?
幼:我看到有一根木頭,可以挑的。
師:我們讓小山羊試試,(點擊鼠標,讓木棒放于小山羊肩上,然后移動)這樣拿東西就是挑,(讓幼兒學一下)這個辦法真好,我們?yōu)樾∩窖蚺氖旨蛹佑停?/p>
師:你還看見過哪里有這樣挑著拿東西的?
幼:我看見賣豆腐的人是挑的。
幼:……
(2) 小山羊挑著蘋果到了市場上,出示第二幅圖片,放下蘋果筐。
師:小山羊等了好久也沒有人來,因為小動物們不知道啊,我們來幫小山羊做個廣告吧。(請幼兒先結伴討論)
幼:又大又紅的蘋果啊,大家快來買啊
幼:我的蘋果又好又便宜啊,一塊錢一斤啊,錯過了就沒有了
幼:……
(3) 我們幫小山羊做了這么多好聽的廣告,看看有沒有小動物來買了。
(錄音:你買什么呀?點出小兔和口袋)
師:喲,小兔來了,還拿了什么工具啊?
師:小山羊真高興,拿了蘋果給小兔。(點動兩只蘋果裝入口袋)這么一大袋蘋果小山羊該怎么拿呢?
幼:可以放在肩上背
幼:可以抱著
幼:……
師:小朋友的辦法真多,我們看看小山羊用了我們的哪個辦法?(點擊鼠標,移動口袋至小兔胸前,然后一起移動)
[page_break]
師:我們小朋友有沒有用抱的辦法拿過什么東西啊?
幼:我抱過被子。
幼:我抱過娃娃。
幼:……
(4) 點擊鼠標,錄音:我也要買蘋果出示小貓和一只籃子
師:小貓耳朵真靈,它拿了什么工具?(點動兩個蘋果到籃子里)
師;小貓會怎么拿籃子呢?
幼:可以拿根木頭撬的
幼:可以拎的
幼:……
師:你們的辦法可真多啊,我們看小貓用了我們的什么辦法?(點擊鼠標,移動籃子到小貓的手里,然后一起移動)哦,它是拎的。
(5) 師:賣了一筐蘋果,看看天快黑了,準備回家了,可是還有一大筐怎么拿呢?
幼:可以請小動物一起拿
師:可是小動物也有東西的,不行啊
幼:分過來一點,然后挑回去
師:你們準備怎么分呢
幼:分四個過來
師:為什么呢?
幼:這樣就一樣重了。
師:那我們讓小山羊來試試(點擊木棒,挑回去)
3. 小山羊想謝謝小朋友,請我們?nèi)プ隹汀#蠋煘槟銈儨蕚淞嗽S多的禮物,你們想想剛才的好辦法,去試試用什么辦法拿,然后和好朋友說說, 幼兒在音樂聲中去搬東西,教師邊協(xié)助幼兒邊問問幼兒用的辦法。
小山羊的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沾色從里往外繞螺旋線。
2.能均勻地畫滿“羊毛”。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nèi)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活動重難點:
借助兒歌,能由內(nèi)到外一圈一圈畫螺旋線。
嘗試畫一個一個圓圓的、繞得整齊的羊毛。
活動準備:
調好的顏料,涂好顏料的小羊范畫,沒涂顏料的小羊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范畫,激起幼兒興趣。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猜它是誰?
2.它是用什么畫的呀?
二、教師講解并示范用手指作畫。
1.我們的食指可神奇了,它可以幫羊寶寶畫出漂亮的衣服。
2.引導幼兒從里往外畫螺旋線。
3.這條線像個小蝸牛,請小朋友把每個小蝸牛畫的大小要均勻,不要畫的太
大,應該把整個羊的身體裝飾滿滿的。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作品欣賞
互相欣賞同伴的作品,說說最喜歡誰的,為什么?
活動反思:
這是我們小班段美術特色活動,由于是四個班我們第一個上,而且是自己設計教案,由于在上課之前我沒有完全理解陳老師的意思,所以畫在螺旋線時和其他班級存在一定的誤差。在集體備課時大家都認真討論了這節(jié)課,首先是在內(nèi)容設計上,我們沒有考慮到幼兒的實際水平,幼兒沾顏料繞羊毛,對小班孩子來說有一定的難度。觀摩過其它班級的課后,我不斷地進行反思,覺得這節(jié)課我有許多不足,如顏料調的太濃,幼兒在操作時,繞螺旋線只能繞到半圈;示范講解時不夠清晰,導致幼兒操作存在誤差;衛(wèi)生常規(guī)強調太多。
小百科:山羊又稱夏羊、黑羊或羖羊,和綿羊一樣,是最早被人類馴化的家畜之一。
小山羊的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的內(nèi)容,萌發(fā)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2、嘗試用動作表演兒歌。
3、體驗和小伙伴們一起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山羊圖片、白象圖片,課件,山羊和大象頭飾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觀察體驗。
——出示山羊和白象的圖片,請幼兒觀察,并說說其特征。
——小結:山羊的特征是長著一撮白胡子;白象的特征是長著長長的鼻子。
二、欣賞兒歌。
1、激發(fā)興趣。
山兔年紀小小的,卻長出了老爺爺才有的白胡子。大象的鼻子最長,像根搟面杖一樣,又長又大。
2、教師播放課件,請幼兒完整地欣賞兒歌。
3、教師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三、學習兒歌。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朗誦兒歌。
——教師和幼兒一起創(chuàng)編動作。
——教師和幼兒邊做動作邊念兒歌。
——教師分組請幼兒表演兒歌。(可以分成山羊組和白象組)。
四、表演游戲。
教師出示山羊圖片,幼兒念兒歌第一句;教師出示大象圖片,幼兒念兒歌第二句;教師出示老狼圖片,幼兒做害怕動作,并說“老狼老狼,去,去,去”。
活動應變
1、兒歌學習的時候,教師可用提示的形式與幼兒進行兒歌接龍。例如:教師說:羊羊。幼兒說:小山羊,年紀不大胡子長。
2、教師可以準備一根搟面杖,讓幼兒認識,激發(fā)幼兒的聯(lián)想。
活動延伸
1、在日常活動中進行游戲看圖表演。
2、根據(jù)動物的特征進行簡單的兒歌仿編,例:象,象,大白象,耳朵大大像扇子。豬,豬,小粉豬,身體圓圓像氣球。將仿編兒歌用簡單的文字和圖畫表示,制作成圖冊,例:繪畫一頭粉色的豬,故意突出豬的身體部分,然后在旁邊繪畫一個氣球,幫助幼兒記憶句子:豬,豬,小粉豬,身體圓圓像氣球。
區(qū)角活動
語言區(qū):
1、把山羊和大象的圖片貼在語言區(qū),鼓勵幼兒看圖表演兒歌,幫助幼兒復習兒歌。
2、擺放制作的圖冊,鼓勵幼兒翻閱圖冊,說出對應的兒歌內(nèi)容或動物特征。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主題展示區(qū):張貼大象和山羊的卡通形象。
家園同步
1、家長幫助幼兒復習、仿編兒歌。
2、帶幼兒到動物園,觀察真實的動物,請幼兒觀察并說一說它們的特點。
隨機教育
如果幼兒在活動中說出其他動物的特征時,教師可以現(xiàn)場隨機編成一句兒歌,豐富和增加幼兒的知識。
小山羊的教案 篇6
預習提示:
1.知識目標:識字3個,學寫8個生字。
2.能力目標: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繼續(xù)學習默讀課文。
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通過閱讀課文,使學生了解講信用是傳統(tǒng)美德,是每個人應具備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
理解“講信用”的重要性。
教學準備:
收集有關“講信用”的古語、格言及故事。
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2.自主識字3個,指導書寫難字。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談話:
1、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藘蓚朋友,看看他們是誰?出示小山羊和小灰兔圖片,讓學生充分說一說。
2、出示課題,生齊讀兩遍。
二、預習檢測。
1.出示課件:認讀詞語:
早晨 做操 耽誤 抱歉 遇見
猶豫 蘑菇 看望 順路 刺猬
2.讀詞語,小老師檢查。
3.同桌用生字卡片檢查識字情況。
4.游戲:鞏固識字。
5.小組內(nèi)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6.學生接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1.默讀課文,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
2.指名回答,評議。
3.再讀課文,回答:“小山羊和小灰兔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
4.交流匯報。評議。
5.小節(jié):課文中的生字,我們認識了,課文也會讀了。下面我們來看看要寫的字。
四、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
晨 操 遇 耽 誤
2.讀一讀,擴詞。
3.說一說怎樣識記。
4.教師板書指導學生寫字。
5.學生描紅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在學習課文中,復習本課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讀好人物的對話,體會人物的心情。
3.懂得守信的重要,自覺做到“說話算數(shù)”。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讀好人物的對話,體會人物的心情。
2.懂得守信的重要,自覺做到“說話算數(shù)”。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測
1.出示詞語,個別讀、開火車讀、同桌互讀、齊讀
2.檢查學生讀課文情況。
二、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1. 你們還記得圍繞著小山羊和小灰兔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嗎?輕聲讀課文,邊讀邊回憶。
2. 你是從課文的哪兒知道的?
3.出示自學任務:
①默讀課文,找出描寫小山羊做法的語句,用“——”畫出來。
②再讀課文,找出寫小灰兔表現(xiàn)的語句,用“﹏﹏”畫出來。
4.學生匯報:
第一次:
(1)小山羊是怎么做的?
(課件出示)小山羊在家里等啊等啊,等了很久也不見小灰兔來。
①生自讀這句話,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②交流感受(抓住“等啊等啊”、“等了很久”重點詞語,體會小山羊很守信用)。
③生體會讀。
④男女賽讀。
(2)小灰兔為自己的失約找了什么理由?
(課件出示)剛才在路上遇見了小刺猬,我們聊了一會兒,耽誤了一點兒時間,咱們吃了午飯再去吧。
①指名讀。
②談體會。
③感悟讀,再次悟出小山羊很守信用。
④組內(nèi)賽讀。
(3)總結學法:
①分別找出小山羊和小灰兔表現(xiàn)的語句,讀一讀。
②抓重點詞交流感受。
③讀出感悟。
第二次:
(1)以小組為單位,在小組長的帶領下自學第三自然段。(課件出示學法指導)
(2)小組展示讀。
5、因為小灰兔不講信用,所以當它讓小山羊第二天再等它時,小山羊還是那么堅決嗎?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6、第二天早晨,小山羊會不會等小灰兔呢?
7、學了這一課,你有什么收獲?(不管在什么情況下,都應該說話算數(shù),做一個講信用的人。)
三、總結。
誠實守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希望大家都能夠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在這里,老師送給你們兩句古語:
1、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2、言必信,行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