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勞動課撿樹葉教案(通用5篇)
小班勞動課撿樹葉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從詩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2、 能完整、有表情地朗讀兒歌,感受朗讀的樂趣。
3、 讓幼兒知道詩歌《撿樹葉》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4、 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設計背景
秋天是一個絢麗多彩的季節,它有著非常鮮明的季節特征和可供的研究資源,《撿樹葉》是一篇十分優美的散文詩,以形象語言進行描述,以詩歌的瑯瑯上口幫助記憶,充分尊重幼兒的興趣,能激發幼兒積極運用語言表達表現的愿望,為了讓孩子在詩歌中感受秋天落葉顏色絢麗及形狀各異美的意境,我開展了這個語言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1、 認讀重點字詞:樹葉、小船、雨傘、扇子、餅干。
活動準備
1、 第一部分采用拾落葉活動導入,小朋友,今天天氣很好,我們幼兒園里的落葉太多了,我們一起去撿樹葉,使我們的校園變得更整潔美麗好嗎?設置疑問:為什么會有那么多樹葉落在地上呢?你撿到的樹葉象什么?從而啟發幼兒對季節的變化、樹葉的形狀產生好奇心。
2、 利用課件,教師配合語言的講解,幫助幼兒了解兒歌內容,幼兒對兒歌熟悉并有初步完整印象?春,提問:秋天,樹葉都怎樣了?啟發幼兒根據自己的觀察講出秋天樹葉的變化。
3、 進行情景表演,播放鋼琴曲《秋日的思雨》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扮演小動物隨音樂自由表演撿樹葉,游戲中,老師用詩歌中的語言問::小螞蟻撿起一片樹葉說什么?引導幼兒運用詩歌中的話回答:“這是我的小船”,小老鼠撿起一片樹葉說什么?幼兒回答“這是我的雨傘”、小刺猬撿起一片樹葉說什么?幼兒回答:“這是我的扇子”、長頸鹿起一片樹葉說什么?“這是我的餅干”到最后長頸鹿時,音樂停止,到底象不象小動物說的一樣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4、 欣賞課件,為幼兒創設詩歌中所蘊涵的美好意境,幫助幼兒理解詩歌中對落葉形象的比喻。欣賞后配合提問:你看到的樹葉象不象小動物說的一樣?再讓幼兒運用詩歌中的話回答,教師隨機出示有關字卡,幫助幼兒認讀重點字詞:樹葉、小船、雨傘、扇子、餅干
5、
利用多媒體,完整欣賞詩歌錄音。在幼兒的頭腦中對詩歌中的意境構建一個完整的美好印象,幫助幼兒加深記憶。
6、
師生一起朗誦詩歌,表演朗誦或分組朗誦。
延伸活動:繪畫《我喜歡的樹葉》,讓幼兒自由發揮,畫一幅秋天的落葉畫。
活動反思:課堂中師幼互動氣氛活躍,通過活動,幼兒較全面地了解了秋天的特征,充分感受到秋天大自然的美麗,同時,也開拓了幼兒的思維,他們通過游戲、欣賞課件、表演,繪畫等形式多樣將詩歌的意境表現得特別豐富,較好地滿足了不同層數幼兒發展的需要,大大激發了幼兒語言互動的主動性、積極性、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小班勞動課撿樹葉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秋天許多樹葉發生了變化,有采集、欣賞樹葉的興趣。
2、介紹自己找到的樹葉,對其形狀進行聯想。
活動準備
馬甲袋、小筐
活動過程
一、園內散步感受樹葉的變化
孩子們,上次我們在幼兒園的操場上尋找秋天的時候發現了什么?(幼兒自由發言討論)
二、外出撿落葉
。1)幼兒討論外出注意事項。
現在,我們帶上馬甲袋要到外面的小區里去撿落葉,請朋友們來討論一下,你覺得外出活動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在老師規定的撿落葉,不亂跑,不去濕的地方,在干的地方撿,聽到老師說排隊的時候馬上過來排隊,注意安全。)
。2)幼兒外出撿落葉。
教師引導幼兒采集不同形狀大小的樹葉。
三、討論、交流自己采集的樹葉
1、看看說說你撿到的樹葉是怎么樣的?
幼:圓圓的,橢圓形的,有點枯掉了。
師:有的小朋友撿到的葉子是橢圓形的;秋天到了,葉子變黃掉下來了,時間久了就枯掉了,所以有的小朋友撿到了枯黃的葉子。
2、聞聞你撿來的樹葉有什么味道?
幼1:有樹葉的味道。(師:那是什么味道呢?……)幼2:有股香味。
師:樹葉有股淡淡的清香。
3、摸摸你的樹葉是怎么樣的?
師小結:有的樹葉滑滑的,有的樹葉毛毛的,有的干干的,一碰就會碎掉了,有的軟軟的……
4、想一想你的樹葉像什么?
師小結:樹葉的形狀真多啊,有的像小船,有的像小床,有的像螞蟻的家,真有趣。 今天撿到了這么多漂亮的樹葉,你們開不開心?
小班勞動課撿樹葉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學習改編詩歌,并進行表演。
活動重點:理解詩歌內容
難點:學習改編詩歌
活動準備:
1、小螞蟻、小老鼠、小刺猬、梅花鹿等圖片或頭飾各一張,小船、雨傘、扇子、餅干圖片或實物。
2、枯黃的樹葉一片。
活動過程:
1、談話:“小樹葉到哪兒去了”
出示一片枯黃的小樹葉:“秋天到了,小樹葉飄呀飄,正好被我看到了,我把它當禮物帶到了我們班,你們猜猜小樹葉要到哪兒去呢?”(幼兒討論)
“如果是小動物們看到了小樹葉,它們會把小樹葉帶到哪兒呢?會把小樹葉當成什么呢?”(猜一猜)
2、欣賞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教師提問:
“小螞蟻把小樹葉當什么了?”
“小老鼠把小樹葉當什么了?”
“小刺猬把小樹葉當什么了?”
“梅花鹿把小樹葉當什么了?”
3、幼兒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4、學習改編詩歌內容,進行表演
“如果是小鳥看到了小樹葉,它會把小樹葉當成什么呢?”
。ㄋ俏业拿薇弧
——教師指導幼兒改變詩歌內容,并朗誦。
幼兒選擇頭飾與道具進行表演。
5、游戲:撿樹葉
“我們的操場上也飄來了好多樹葉,我們一起去撿樹葉嘍。”
(師生共同去撿樹葉)
小班勞動課撿樹葉教案 篇4
活動名稱:
有趣的樹葉
活動目標:
1、能在觀察、比較樹葉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確定的目標給樹葉分類
2、樂于探索,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前期收集的落葉、《小樹葉離開媽媽了》的PPT、樹葉創意畫若干
活動流程:
一、幼兒探索,觀察、比較樹葉的多種外形
1、師:"小朋友,今天這有許多樹葉寶寶,你們可以從中找出你喜歡的一片樹葉寶寶。"(幼兒探索,在教師提供的樹葉中找出自己喜歡的一片樹葉)
2、說說你喜歡的樹葉。
師:"請你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片樹葉寶寶?"(幼兒自由講述可以從顏色、形狀、像什么講述。)師小結:"原來我們的樹葉寶寶的形狀不同、顏色也不同。(以后我們要形容不同時可以用各種各樣來表示。拓展形容詞)
二、幼兒按小組將樹葉進行分類師:"現在我們小朋友可以自己選擇好朋友,四個人一組,幫我們桌上的樹葉寶寶找到朋友。"(幼兒四人一組,共四組進行樹葉分類,可以從顏色、形狀或數量等分類。)師:"小朋友,說說看你們小組是怎么給樹葉寶寶找朋友的。"(教師請個別幼兒進行回答,并將幼兒分類的樹葉展示出來)。
三、延伸:出示PPt《小樹葉離開媽媽了》
師:"剛才,小朋友都給樹葉寶寶找到朋友,那唐老師想問問小朋友,為什么有的樹葉寶寶穿的是黃色的外套有的樹葉寶寶要穿綠色的外套呢?"(幼兒自由回答)師:"剛才,小朋友說了這么多原因,那我們來看看小樹葉自己是怎么說的吧?"(教師播放PPt,讓幼兒了解落葉是因為秋天到了,樹葉缺少了綠葉素,缺少了水分等原因才穿上了黃色的外套,并為了大樹媽媽來年能長的更好就離開了大樹媽媽的懷抱)。但最后可以小結一下:剛才我們知道了有些樹葉寶寶到了秋天、冬天就要離開大樹媽媽了,我們就叫他們"落葉樹",但不是所有的樹葉都會穿上黃外套,有些樹到了秋天和冬天依然是穿綠外套,我們就叫它常青樹。
活動反思:
隨著《指南》的學習,大家都知道在教育活動中,應注意發揮幼兒的主動性,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主動探索。本次活動,我為幼兒創設了豐富的教育環境,幼兒在活動中積極主動,興趣較濃,適合本班幼兒。
活動中仍有2個孩子參與不夠積極,興趣不高,原因估計有以下幾個:1.材料的提供欠妥。教師投放的葉子是活動前與幼兒散步時撿回來的,并按類整理后投放,但各組投放的量太大,且未分層次,幼兒無法有效找到自己所需的葉子。2.過于注重幼兒的主體性,導致幼兒注意力不集中,探索欲不強;顒又,當有個調皮的男孩子拿起較長的.葉子當槍當劍舞動時,引得其他人也加入其中,忘了探索任務,也影響了原先正在探索的孩子。我為了體現自主,忽略了老師的主導作用,導致場面有些混亂。
小班勞動課撿樹葉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制作樹葉標本的前期準備過程:采集、清潔與干燥,初步了解樹葉標本在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制作樹葉標本的基本方法與主要工具、材料。
3、感受樹葉的多樣與美麗,對植物產生探究的興趣。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5、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活動準備:
1、到戶外觀賞落葉,并撿回自己喜歡的各種落葉,要求樹葉完整、平整。
2、制作樹葉標本過程的錄像和做好的樹葉標本若干。
3、制作標本的前期準備工作所需要的工具與材料:抹布、較厚的舊書(幼兒自帶)、皺紋紙。
4、電教設備:投影儀、電腦。
活動過程:
。ㄒ唬┮l幼兒觀賞樹葉標本的興趣。
1、教師和幼兒一起唱歌曲《小樹葉》。
2、教師:小朋友都喜歡各種各樣的樹葉,還撿回了許多自己喜歡的樹葉。老師也很喜歡各種美麗的小樹葉,你們看這些都是老師喜歡的落葉,它們好看嗎?你們知道它們的名字嗎?
(二)教師引導幼兒認識并欣賞樹葉標本,了解制作標本的意義。
1、引導幼兒觀察樹葉標本與落葉的區別。
教師:這些樹葉和小朋友剛撿回來的樹葉一樣嗎?這些樹葉還有什么好聽的名字?(樹葉標本)
2、幼兒觀賞樹葉標本。
。1)教師引導幼兒認識樹葉標本:你們見過樹葉標本嗎?在哪里見過?
(2)教師:為什么有人要采集樹葉做標本?標本有什么用?
3、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標本就像照片一樣,它能讓大家更清楚地認識許多不同的植物,非常方便。樹葉標本不會枯掉、也不會腐爛,因此可以存放很長時間。
(三)播放錄像,讓幼兒了解制作樹葉標本的簡單方法。
1、讓幼兒猜猜、說說制作樹葉標本的方法。
2、觀看錄像,教師肯定幼兒的已有經驗。
3、重點討論制作樹葉標本需要做哪些前期準備工作。
。ㄋ模┙處熀陀變阂黄鹫順淙~,為制作樹葉標本做準備。
引導幼兒按照以下程序完成制作樹葉標本的初步工作:選擇完整、平整的樹葉—用抹布清潔樹葉—用皺紋紙干燥樹葉—用較厚的舊書夾壓樹葉。
活動延伸:
1、日常滲透:帶領幼兒定期為樹葉換皺紋紙,待觀察若干天樹葉完全干燥后,就可進行標本制作。
2、家園共育:請幼兒向家長了解制作樹葉標本的方法與步驟;家長利用幼兒用書《樹葉標本》,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樹葉標本的制作程序。
3、區域活動:在科學活動區提供各種樹葉標本,供幼兒認識。
活動反思:
《綱要》中的科學領域提出了以下目標:“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等!笨梢娍茖W領域的價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靜態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保持孩子們永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強調幼兒運用各種感官積極地觀察、操作和實驗,對探索的結果進行推理、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