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多玩活動教案(精選3篇)
一物多玩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探索出繩子的各種玩法,掌握玩繩的基本技能,發展幼兒的身體動作。
2.會一物多玩,體驗創造性玩繩的樂趣,發展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3.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4.樂于參與體育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5.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活動準備:
1.錄音機、磁帶,幼兒每人一跟繩子。
2.幼兒有跳繩和一物多玩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聽老師口令,練習跳躍及上肢動作。
(1)師:跳、跳、跳,跟著老師跳、跳、跳,(原地)
問:“還可以怎么跳?”引導幼兒:向前跳,向后跳,向上跳,蹲跳,向左跳,向右跳,單、雙腳跳。
(2)師:繞繞臂,繞繞臂,跟著老師繞繞臂。問:“還可怎樣繞?”引導幼兒向前饒,向后繞,單、雙手繞,舉起手臂繞等。
2.游戲:與我說的相反。
玩法:師說向上跳,幼則蹲跳,師說向前跳,幼則后跳,發展幼兒動作的靈敏性。
二、引導幼兒探索跳繩的多種玩法
1.幼兒自由探索跳繩的各種玩法,體驗創造性玩繩的樂趣。
2.在教師的引導下,相互交流示范各自的玩法。
(1)練習套和跳的玩法。
將繩子的兩頭扣在一起套圈,將繩圈擺在地上練習單、雙腳跳圈,或將兩根繩子平行擺好練習單、雙腳跳過小河。
(2)練習走和平衡的玩法。
再一跟繩子上走鋼絲,在兩跟繩子中間走小橋。
(3)練習跑的玩法。
游戲:揪尾巴、騎馬。
(4)練習上肢的玩法。
單、雙手繞繩、手臂舉起繞繩,將許多根跳繩連接在一起做舞龍游戲等。
3.引導幼兒探索合作玩繩 的方法,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1)幼兒自由結伴,2人、3人或多人合作探索跳繩的玩法。
(2)請幼兒相互交流合作玩游戲的方法。
(3)幼兒自愿組合成若干小組,做自己喜歡的游戲。
三、隨著音樂做“騎馬”的放松動作。
活動反思:
孩子們的探索活動應用身邊的事物開始。本活動的內容、材料來源于生活,有效的利用了繩子。結合活動引導孩子們關注周圍生活和環境中常見的事物,發現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教師不用浪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做準備,但活動時孩子們興趣還是很高昂。活動在笑聲和掌聲中結束。
一物多玩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探索圈的一物多玩的方法,發展幼兒跳、滾、鉆等動作技能(重點)
2。通過闖關游戲嘗試雙腳并攏跳進距離為50—70厘米的塑圈內發展幼兒跳躍能力。(難點)
3。愿意積極地參加體育活動體驗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塑圈人手一個,兩首音樂,裝有沙石的瓶子,課前為幼兒系好藍色繩及黃色繩,兩面旗子(黃色與藍色)籮筐,小松鼠手偶,兩張圓形貼紙。
活動過程:
一、攜帶塑圈入場
1、跑步入場,現在每個人的手上都有一個塑圈,今天我們的塑圈寶寶要和我們來做游戲,我們先和塑圈寶寶一起來做一下熱身運動吧。
二、探索塑圈的玩法
1、咦,這樣一個塑圈你們想想看可以怎么玩呢,你們去玩玩看(幼兒自由探索塑圈的玩法)
可以想小球一樣的滾,還可以一個個跳過這個塑圈,那我們一起來試試他的這種玩法,現在請你們去找一個好朋友兩個人來玩玩這個塑圈,你們覺得兩個人又可以怎么玩。董老師看到這兩個小朋友是這樣玩的,他把一個塑圈放在這兒然后雙腳并攏跳過去。看看你能夠跳的多遠。
2、我還想到了一種方法,來來我們大家一起把這些塑圈放在一起,一個一個地給他們排排隊,我們大家學習兔子一起來跳一跳。
三.闖關游戲
1、咦,董老師的手機響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是誰吧,哦,原來是我們的小松鼠,小松鼠說,森林里舉行了闖關大作戰,希望小朋友一起來參加,你們愿意去挑戰嗎?幼兒進行闖關活動。董老師給大家來點高難度的,大家可以看到我們手上都系著黃色和藍色的繩子,我們就這樣分為兩組第一個小朋友開始雙腳并攏跳進這個圈圈內,然后繞過這些沙石,再跳過這些塑圈。然后再去拍打一下后面小朋友的小手那位小朋友再進行闖關游戲。
2。現在董老師又要增加難度嘍,小朋友要接受新的挑戰了,看清楚嘍,現在董老師手上有兩面旗子一面是黃色的一面是藍色的,這個就代表我們兩組小朋友了,這兩面是由最后一位小朋友去拿的,看看哪一組的最后一個小朋友先拿到自己的旗子,那么這一組就勝利了(教師將圓形貼紙貼在最后兩位幼兒的身上)同時董老師要將我們闖關的圈圈放得再遠一些看看寶貝們能不能挑戰成功。
四.結束活動
1、哇。寶貝們可真厲害,回去以后勝利的一組每一個人都能夠得到一顆五角星。
2、現在和老師一起休息一下,捏捏腿,十指張開動一動,妞妞脖子。
中班體育活動:《圈的一物多玩》說課稿
一、說設計意圖:
在材料的選擇上我貼近幼兒生活,塑圈在戶外活動中孩子與它的接觸時間還是比較多的,玩圈的時候經常可以看到孩子用多種方法來玩塑圈由此我選擇了這樣的一個材料,以及在上次外出學習聽課的時候骨干教師也向我們展現了圈的這樣一堂課,結合林老師的教學模式及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開展了這樣的一個教學活動。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有著導向的作用,根據中班段幼兒的年齡特點與本教材的內容相結合我們確定了以下三點:
1、探索圈的一物多玩的方法,發展幼兒跳、滾、鉆等動作技能(重點)
2、通過闖關游戲嘗試雙腳并攏跳進距離為50—70厘米的塑圈內發展幼兒跳躍能力。(難點)
一物多玩活動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通過師生探索瓶子的玩法,充分發揮幼兒的動作靈活性和協調性,其中保齡球和接瓶子等親子活動的開展,不僅能進一步增強親子之間的感情,還能鍛煉親子之間配合的默契,使親子關系更加的融洽和諧。
活動目標
1、利用塑料瓶子,引導幼兒一物多玩,培養幼兒的活動興趣,發展曲線跑、跳躍、投擲等基本動作,提高幼兒的動作靈活性。
2、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瓶子若干,水桶4只,紙球8個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做《shake you body》韻律操,舒展身體
2:玩法一:單雙腳跳躍
道具擺放:跑道上豎向放置4個瓶子,間距為0.5m左右,中間放置兩個輪胎,后邊為兩個瓶子,間距為0.5m左右,最后為半圓形山洞。
規則:幼兒分為四組,先雙腳跳躍前4個瓶子,越過輪胎,再單腳跳躍后兩個瓶子,拍一下山洞按原路返回起點,看哪組跑的最快。
玩法二:S跑
道具擺放:把6個瓶子間距1m左右豎向擺成直線,終點為半圓形山洞。
規則:幼兒分為四組,采用S跑的形式越過瓶子,鉆過山洞按原路返回起點,下一名幼兒繼續,采用各組比賽形式,來鍛煉幼兒的合作意識。
玩法三:親子游戲——投瓶接力跑
道具擺放:起點瓶子若干,1.5m處水桶四只
規則:幼兒拿瓶站在起點投擲,家長站在1.5m線外用水桶接到瓶子后,立即放下水桶跑至終點再返回起點,先達到起點的家長獲勝。
玩法四:親子游戲——打保齡球
道具擺放:2.5m處按前三中二后一的形式擺放瓶子共6個,分四組擺放
規則:先幼兒用紙球投擲瓶子,距離可以隨機定,看打倒幾個,然后幼兒扶正瓶子,家長繼續,看看有誰最棒可以把所有的瓶子都打倒,獲勝的得到小粘貼獎勵。
活動結束
謝謝家長的參與,讓幼兒和自己的家長說再見,整理好物品帶隊回教室。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要加強幼兒的團隊合作意識,使幼兒理解其重要性,在以后的活動中,多開動腦筋,使幼兒真正的能做到在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