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小班藝術活動:《小手好朋友》(精選4篇)
小班教案小班藝術活動:《小手好朋友》 篇1
設計意圖:
知道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尊重幼兒的認知與情感的發展水平,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了音樂游戲《有小手》,這首歌曲中班幼兒掌握起來非常容易。奧爾夫音樂教育明確指出“讓孩子自己去尋找、自己去創造音樂是最重要的”,如果教師遵循此原理做適當的提示和引導,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盡情創編,將會大大激發幼兒的創作欲望,使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得到發展。設計此活動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發展想象力,鼓勵孩子們想出手任何動作進行歌詞替換(比如小手摸摸摸、小手抓抓抓、手指彈彈彈;還可以是有小手梳梳頭、有小手洗洗臉等等)還可以引導孩子們想出身體其他部分可以用作替換的內容。活動目標:
1、在教師的動作暗示下,學唱帶休止符的歌曲。
2、初步學會仿編新的歌詞。
3、能夠以積極愉快的情緒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準備:
1、課件
2、歌曲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1、(出示課件1)談話,導入新課:
們每個小朋友都有一雙能干的小手。
想想看:你的.小手能幫媽媽做些什么事情?能為你自己做些什么事情?你能夠跟著音樂來學一學你會做的事情嗎?
2、播放歌曲《有小手》,欣賞歌曲,理解歌詞內容(聽錄音一遍)。引導幼兒說出歌詞內容,教師小結。
3、教師清唱歌曲,讓幼兒進一步聽清歌詞,感受歌曲節奏。
4、學唱歌曲(跟著錄音學唱兩遍),教師用動作暗示休止符,用不同的動作表現。體驗和歌曲一起玩的快樂。
5、啟發幼兒想一想,編一編,唱一唱:
(1)、小手還能怎么做?
摸、彈、搓、搖?等。
(2)、小手還能怎么做?
拍拍肩、摸摸頭?.等。
(3)、小手還能怎么做?
看看圖(課件2),再想一想圖上沒有畫的?.
(4)、看看圖(課件3)想一想你還可以怎么唱?
6、幼兒聽音樂進行創編表演
小班教案小班藝術活動:《小手好朋友》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左手和右手》伴奏音樂的旋律和節奏,感受并理解2拍子音樂的律動感(強、弱節拍特點)。
2、通過“自主創編——獨立表現、結伴創編——結伴表現”的學習方式,有節奏地表現“拍手、拍肩、擊掌、握手”等體態韻律動作。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之前有過跟隨教師進行體態韻律活動的經驗。
2、物質準備:《小手好朋友》PPT課件;《左手和右手》MP3伴奏音樂;《左手和右手》MP3歌曲音樂;幼兒座位布置成半圓型。
【活動過程】
一、欣賞音樂:感知音樂的`旋律和節奏(強、弱節拍)。
師:今天,我帶來了一段非常好聽的音樂,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吧!請你們一邊聽,一邊用我們的身體小樂器來打節奏。待會兒呢,請你把自己打節奏的好辦法介紹給大家,好嗎?
二、幼兒自主創編、合拍表現“小手動一動”的身體律動。
1、出示節奏圖1,認識“X”標記含義,嘗試運用小手動作表現。
2、出示節奏圖2,理解“顏色對應”的含義,嘗試運用小手動作表現。
3、出示節奏圖3,理解“按圖打節奏”的含義,嘗試運用小手動作表現。
三、幼兒兩兩結伴、合作創編“小手好朋友”的身體律動。
師:剛才,我們用自己的小手樂器給這一段好聽的音樂打節奏。我們用了拍手、握拳、手掌彎腰的方法來打節奏。那么,除了剛才我們練習的這幾種方法,我們還可以用哪些方法來為這一段音樂打節奏呢?
師:請你們開動小腦筋,兩個好朋友一起來試一試,大家一定能夠想出更多特別的、好玩的小手游戲,對嗎?現在,請你們站起來,找一個好朋友一起去試一試吧!待會兒,請你們來介紹一下自己的玩法,好嗎?
四、完整表現:兩兩結伴、合拍表現“小手好朋友”的律動游戲。
小班教案小班藝術活動:《小手好朋友》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歌曲,能根據指定的情緒創編新的歌詞和動作同時配以相應表情。
2、學習領唱和齊唱,注意傾聽和觀察領唱者的歌詞和動作,并做出相應的反應。
3、能夠用明亮飽滿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歌曲活潑的情緒。
4、通過音樂游戲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樂趣。
5、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6、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7、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表情圖:高興、生氣、難過。
活動過程:
1、學習歌曲
(1)出示表情圖,請幼兒說一說,做一做自己高興、生氣、難過時的表情,動作。
(2)老師示范演唱歌曲。
(3)請幼兒練習歌曲中的節奏部分。
(4)幼兒跟老師一起唱歌,節奏部分要拍整齊,要把高興的心情用表情表現出來。
2、學習領唱和齊唱
(1)請幼兒討論:這首歌哪一句可以一個人來唱,哪一句可以大家一起來唱。
(2)練習領唱和齊唱,請一名幼兒唱第一、二句其他小朋友唱第三句。
3、創編歌詞
(1)老師指定一個表情,如生氣,請小朋友們創編生氣時的動作并編成歌詞唱出來。
(2) 全體小朋友圍成一個圈,由老師或小朋友確定一種情緒,幼兒依次創編歌詞和動作,用領唱、齊唱的方式演唱,輪流幾個人后,再換一種情緒,請大家創編。
活動延伸:
在美工活動中畫“表情”。
活動反思:
在音樂快樂活躍的節奏中游戲,能夠充分的抓住幼兒的眼球,邊玩邊學習更加容易被幼兒接納。在一開始就表明呆會兒會請最棒的小朋友上臺來給大家表演,那么在學的時候無疑又給了幼兒們一種心理動力,啟發他們敢于表現自己的欲望,培養努力向上、競爭的意識。而且從這一環節中還可以讓老師去了解每個幼兒們的個性特征、學習特點。這堂課師生互動貫穿全堂,但是在課后感覺缺乏了一定的延伸性,在游戲的基礎上還應該適當的加入一些拓展訓練。
小班教案小班藝術活動:《小手好朋友》 篇4
教學內容:
我的小手
教學目標:
讓幼兒了解自身的小手,樂意用語言表達。
教學重點:
培養幼兒手眼協調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幼兒手眼協調能力。
教學方法:
愉快教學法
教學準備:
手圖片一張;字卡片(手背、手心、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橘子
教學過程:
一、開始局部,引出主題
1、師:快來,快來我們一起來做游戲啦!
2、(放音樂)做游戲。教師邊講邊做動作
3、師:剛才我們一起做游戲了,是用我們身體的哪個部位呀?
二、基本局部,游戲:認識小手
1、師:看看我們手上都什么?
2、師:有幾個手指啊,來數一數?
3、師:你認識他們嗎?
指導:(1)我們一起來拉拉勾,拉勾的手指叫什么?
(2)看看我們的黑板在哪里啊?你們用的`是那根手指啦,它叫什么?用食指指給我看看,風琴在哪里、電燈在哪里
(3)嬰幼兒們真聰明,看看我用了哪根手指?
(4)我們把小手拿出來看看誰最高啊?它旁邊各有幾根手指啊?所以它叫中指,在中間的。
(5)還有一跟手指真可憐沒人踩它,它沒有名字,所以叫無名指。
4、出示手圖片,圖字相結合
小結:邊說邊出示字
三、游戲“變魔術”
1、師:我們的小手會變魔術:小手小手變魔術,變出小雞嘰嘰嘰。
2、幼兒變魔術
3、教師用兒歌總結出來。
四、能干的小手
1、師:我們的小手除了變魔術外,還可以干嗎?
2、師:我們的小手身手真大。平時都是爸爸媽媽剝橘子給嬰幼兒們吃的,今天就請嬰幼兒門來剝給爸爸媽媽吃好嗎?
3、師:看看小橘子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小橘子,圓又圓
剝開橘皮露橘瓤,爸爸媽媽吃了甜到心里面
五、結束局部
游戲“變魔術”
1、師:我們的小手會變魔術:小手小手變魔術,變出小雞嘰嘰嘰。
2、幼兒變魔術
3、教師用兒歌總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