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案(精選8篇)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案 篇1
一、教材簡析:
本組教材共有4篇課文,這些課文講述了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对僖娏,親人》中的志愿軍戰(zhàn)士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深情令人難以忘懷;《金色的魚鉤》中的老紅軍戰(zhàn)士忠于黨、關心同志勝過自己的高尚情操催人淚下;《橋》中老支部書記在生死關頭,不徇私情、舍己為人的壯舉使人心潮難平;《夢想的力量》中那個年僅六歲的孩子的美好夢想讓人感受到善良與同情心會凝聚和迸發(fā)出巨大的力量。
這4篇課文有散文、有小說,內(nèi)容生動、人物鮮明,表達了作者豐富美好的情感;課文在表達方法上各具特色。比如,《再見了,親人》將抒情敘事相互交織,感情真摯強烈;《金色的魚鉤》先倒敘,再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寫清楚了魚鉤的來歷,并通過具體的事例,贊美了老班長的高尚品質,抒發(fā)了作者對革命前輩的懷念之情;《橋》在環(huán)境的描寫上、語言的使用上(精練、干脆)以及文章的結尾都極具特色,這其中蘊含著作者豐富、強烈的感情。
編排這組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導學生在閱讀這些生動感人的故事的同時,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華,感受到人物心靈的美好和品質的高尚;二是要引導學生懂得在閱讀的時候既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又要注意領悟作者的一些表達方法;三要引導學生課外搜集一些感人的故事,為口語交際和習作的教學做一些準備。
教學本組教材,要引導學生潛心讀書,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質;體會作者的情感脈絡和表達方法。另外,入選的4篇課文篇幅較長,可通過本組教學,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的速讀能力。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能按要求掌握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作者的寫法。
2、過程與方法:
。1)在充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利用小組合作優(yōu)勢討論課文的重點問題。
(2)通過對課文的學習,體會作者情感,升華情感,感受美好的品質。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語文興趣。
。2)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三、教學重點:
1、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語文興趣。
2、通過對課文的學習,體會作者情感,升華情感,感受美好的品質。
四、教學難點:
1.通過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解決學習中的疑惑。
2.通過揣摩相關語句,體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學習作者抒情的方法。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搜集有關課文的資料。
六、課時安排:
《再見了,親人》 2課時
《金色的魚鉤》 1課時
《橋》 2課時
《夢想的力量》 1課時
口語交際習作 4課時
回顧拓展四 2課時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讀準“跳躍歡吠、沁人心脾、根深葉茂、饞涎欲滴”等一些詞語的讀音;通過查字典了解“沁人心脾、根深葉茂、饞涎欲滴”這些詞語中帶點字的意思。
2、能快速默讀課文找到文中小狗的活動線索,并在熟讀了解內(nèi)容的基礎上以此為線索簡要復述課文講述的一件事。
3、能結合課文有關內(nèi)容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并能在領悟中心的基礎上聯(lián)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經(jīng)驗說說自己的讀文后感想。
教學重點:能結合課文有關內(nèi)容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
教學難點:能在領悟中心的.基礎上聯(lián)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經(jīng)驗說說自己的讀文后感想。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課時:1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教學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檢查預習導入新課理清脈絡
導入新課
檢查預習:
1)“信任”什么意思?(相信而敢于托付。)
2)課文主要寫了誰信任誰?
小結:桃園主人信任客人;客人信任主人,雙方互相信任。
板書:信任
桃園主人客人
雙方是怎樣信任?信任給人帶來怎樣的感受?一起學習課文。
齊讀課題。
學習2——6節(jié)
出示填空:屋前有一張木桌,桌上幾只竹籃,籃下一張紙條,上面:“朋友,歡迎您。每籃桃子五元錢,自己采,然后把錢箱子里,祝您愉快!
你從這張紙條中獲得哪些信息?
板書:讓客人自己采桃子自己付錢
“我們”一到桃園就感受到了主人對“我們”的信任,偌大一個果園不見主人蹤影,是熱情好客的小狗代替主人招呼客人。板書:小狗熱情好客
板書:等待到來
撒腿領路
帶回原地
熱情道別
讀讀2——6節(jié),找出最能體現(xiàn)主人信任客人的一句句子。(第2節(jié)第3句句子)
給“盡管”換詞,理解詞意。(盡管——只管)
a.把“我們”當作朋友;b讓“我們”自己采桃子自己付錢;c信任“我們”
抓住小狗熱情好客的句子,體會“主人怎樣信任客人”
快速默讀讀2——7節(jié),劃出小狗招呼客人的句子
用詞組概括小狗是怎樣招呼客人的。
借助詞組連起來說說小狗是怎樣代主人招呼客人的。
通過復述,進一步體會“桃園主人信任客人”。
以讀代講
當我們來到屋前看到主人的紙條,我們已經(jīng)感受到了被信任的愉悅,在被信任的同時,我們也給予了對方信任,我們跟著小狗
正因為有彼此的信任,“我們”才能感受到親手摘桃的愉悅——
當我們摘完桃子,不忘紙條上的托付,盡管一旁沒人,錢箱旁只躺著——
板書:“我們”如數(shù)付錢
小結:信任是對人的一種尊重,它是相互的。信任更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只有大家都真誠相待,都信守誠信原則,才能體驗到信任與被信任的喜悅。板書: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被信任的愉悅
鉆進果林,只見根深葉茂的果樹上結滿了豐實的果子,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使人饞涎欲滴。)隨機理解“根深葉茂”、“沁人心脾”、“饞涎欲滴”的意思。
我立即向一棵大桃樹跑去,先生跑向另一棵。我們沉浸在親手摘果實的歡愉中
一只大花貓,我們卻守信地如數(shù)付錢。看著大花貓,我對丈夫開玩笑說——“你認為它會數(shù)錢嗎?”丈夫也淘氣地回答——“也許會學會的!边@種無人在一旁看管的摘桃、付錢方式,讓人感到自己得到他人的尊重,心情輕松愉悅,連話語中也多了幾分幽默。
創(chuàng)設情境
復述事情
如果“我”和丈夫回到家,會怎樣告訴家人由信任帶來的有趣的摘桃經(jīng)歷?借助板書復述事情。
學習
第8節(jié)
出示:我禁不住回過頭去,久久地注視著那片果林,想:
齊讀
“我”為什么禁不住回過頭去,久久地注視著那片果林?這時,我心里會想些什么?請你根據(jù)提示,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展開想象。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共有四篇課文,兩篇講讀課文:《再見了,親人》、《橋》;兩篇閱讀課文:《金色的魚鉤》、《夢想的力量》,這些課文講述了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單元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是自己感動的詞句。練習快速閱讀,并能簡要的復述故事。
3.理解課文內(nèi)容,理解中朝人民的偉大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從中受到國際主義教育。
4.領悟課文表達上的一些特點,并能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體會課文重點語句對表達情感的作用。
5.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展現(xiàn)人物內(nèi)心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單元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并能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
4.領悟表達的方法,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對表達情感的作用。
四、編排特點
1.引導學生在閱讀的同時,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華,感受到人物心靈的美好和品質的高尚。
2.引導學生懂得在閱讀的時候既要抓住文章的主內(nèi)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又要注意領悟作者的一些表達方法。
3.引導學生搜集一些感人的故事。
五、教學安排
精讀課文4-5課時,略讀課文2-3課時,口語交際與習作3-4課時,回顧與拓展2課時。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案 篇4
復習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復習生字詞語,并能正確默寫。
3.能用“尤其”、“啟示”、“滴水穿石”造句。
4.照樣子填空:“為了……我們可以……”
5.鞏固練習4中的題目,復習省略號的幾種用法。
6.復習例文《和書籍交朋友》,會寫板報稿。
復習重點:
1.認讀生字詞語,并能正確默寫。
2.照樣子寫詞語、寫句子。
3.會用“尤其”、“啟示”、“滴水穿石”造句。
4.掌握省略號的幾種用法。
5.復習例文《和書籍交朋友》,會寫板報稿。
復習時間:
二教時
復習過程:
一、生字詞語
1.認讀生字詞語。
2.聽寫詞語。
申請銘記效率情況持之以恒
青睞碼頭鍛煉興趣爐火純青
二、照樣子分別寫幾個詞語。
1.綠油油:
2.飄飄悠悠:
3.學習學習:
4.熱氣騰騰:
5.翩翩起舞:
三、句
1.照樣子寫句子。
①復習練習4第3題。②做練習冊第55頁第四題。
2.造句。
、儆绕洹
、趩⑹尽
、鄣嗡┦
3.照樣子填空。
為了提高讀書效率,我們可以訂一個讀書計劃。
開闊眼界,
四、省略號的用法.
1.復習練習4第4題。
2.教師強調省略號的幾種用法:①表示列舉事物的省略;
、诒硎菊f話時語氣的斷斷續(xù)續(xù)。
3.完成練習冊第56頁第六題。
六、。寫一板報稿
1.填空:板報稿的標題要,幅要,語言要,還要寫上作者的名字。
2.說寫一板報稿。(見學生各自的)
第四單元姓名
一、看拼音,寫詞語。
shen qing ming ji xiao lu qing kuang chi zhi yi heng
qing lai ma tou duan lian xing qu lu huo chun qing
二、照樣子分別寫幾個詞語。
1.綠油油:
2.飄飄悠悠:
3.學習學習:
4.熱氣騰騰:
5.翩翩起舞:
三、把句子寫具體。
1.看了《火燒圓明園》,爺爺說:“落后就要挨打呀!”
看了《火燒圓明園》,爺爺說:
“落后就要挨打呀!”
2.姑媽說:“對岸就是我們的祖國。”
姑媽說:“對岸就是我們的祖國!
3.張老師說:“你發(fā)燒了,休息一會兒吧?”
張老師說:“你發(fā)燒了,休息一會兒吧?”
四、造句。
1.尤其——
2.啟示——
3.滴水穿石——
五、寫出下面句子中省略號的作用。
1.桂林的山姿態(tài)奇特,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巨象,有的像
駱駝……
這句話中的省略號的作用是:
2.小冬邊劃著水,邊喘著粗氣對大伙兒嚷著:“我……我總
算……會……會游泳了!”
這句話中的省略號的作用是:
六、。
1.填空:板報稿的標題要,幅要,語言要。
2.學寫一板報稿。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贊美自然景色時的心情。
2、了解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啟發(fā)學生根據(jù)課文的描述,想象火燒云的奇異景象,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活動重點:
了解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活動難點:
啟發(fā)學生根據(jù)課文的描述,想象火燒云的奇異景象,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過程:
一、回顧全文,質疑導入。
學生活動:
1、說說作者觀察火燒云的順序。
2、作者從哪兩個方面描寫火燒云的變化?
二、自主學習第三段,體會火燒云的顏色變化
學生活動:
1、自主學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3自然段,思考
(1)火燒云的顏色變化有什么特點?
(2)圈出表示顏色的詞語。
2、學生匯報。
3、從哪看出顏色變化多呢?
4、從哪看出顏色變化快呢?
5、有感情朗讀。
6、天空這么多的顏色交織在一起,多美啊!你能不能用詞語來形容呢?
教師活動:
1、出示自主學習要求。
2、板書:又多又快
3、指導理解顏色變化多。
4、指導理解顏色變化快。
(用四個“一會兒”說話)
5、指導讀出火燒云的變化又多又快。
三、合作探究四至六段,體會火燒云的形狀變化
學生活動:
1、自主學習:默讀第四至六自然段,思考問題
(1)火燒云形狀變化有什么特點呢?
(2)火燒云變成了哪些形狀?請用“·”標出來。
2、學生匯報。
3、小組合作學習
(1)馬、狗、獅子剛出現(xiàn)時是什么樣子的?
(2)它們是怎樣變化的?
(3)它們又是如何消失的?
4、小組代表匯報。
5、有感情朗讀。
6、找出火燒云形狀變化快的詞語。
7、想象一下火燒云的形狀還像什么?
8、火燒云形狀的變化是這樣多,這樣快,你能用學過成語來概括嗎?
教師活動:
1、出示自主學習要求。
2、又多又快
3、出示小組合作學習要求。
4、引導理解形狀變化過程,并指出作者是抓住動作、神態(tài)來寫的。
5、指導朗讀。
6、指導找出火燒云形狀變化快的詞語。
7、引導發(fā)揮想象。
四、總結
學生活動:
1、作者從哪兩方面描寫火燒云的變化的?
2、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在變化上有什么特點呢?
教師活動:
同學們,作者主要抓住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來寫,寫出了火燒云又多又快的特點。
學生活動:
1、觀察云彩顏色和形狀的變化,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的寫法,自己寫一段話。
2、摘抄課文中你認為很美的句子。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課文《音樂之都維也納》主要向我們介紹了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淵源,表達了作者對音樂之都的贊美與向往。
再讀一讀課文,看一看課文哪幾個自然段講述了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現(xiàn)在你能給課文劃分段落了嗎?
全文共有六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自然段為第一部分,介紹“音樂之都”的地理位置。
第二至四自然段為第二部分,從三個方面具體敘述了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東西搖籃!薄熬S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薄熬S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第五至六自然段為第三部分,介紹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代表宏偉壯觀以及在世界上的影響。
課文第二、三部分是重點,它們充分說明了維也納是音樂之都及其在世界樂壇上的影響。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1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學習本課從幾個方面介紹一個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寫作方法。
4、能憑借課文中的語言,感受“音樂之都”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體會維也納人民對音樂的酷愛。
教學重點:
作者是從那幾方面具體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
教學難點:作者怎樣具體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上堂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音樂之都”就座落在如此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之中,讓人產(chǎn)生無限的遐想。在開始學習本文之初,我們有不少同學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把維也納叫作音樂之都?這一堂課,我們一起圍繞這個問題進行探究。
二、自學
1、 自學要求: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將你讀懂的內(nèi)容設計成問題。
2、 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3、 請學生當老師,向大家提問題,教師板書:
媒體出示:
。1)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2)為什么說維也納是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3)為什么說維也納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4)為什么把維也納歌劇院稱為“世界歌劇中心”?
三、通過網(wǎng)站,獨立解決問題,抓住重點體會
1、根據(jù)上面問題再讀課本,要求從書上找到答案。
2、誰提的問題誰找人回答。
3、指導體會重點,實施語文訓練:
A——①回答第一個問題,板書:古典音樂的搖籃
、谕瑢W們發(fā)現(xiàn)第一句話與后面幾個句子是什么關系?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放在自然段開頭,突出要寫的主要內(nèi)容,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勰膸讉自然段也是這樣寫的?
④你能談談你所理解的“搖籃”嗎?再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為什么把維也納稱為古典音樂的搖籃?
⑤媒體出示:照樣子,寫句子: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少年宮是的搖籃。是的搖籃。是。
、摭R讀。
小結:這一節(jié)寫了音樂大師在維也納的創(chuàng)作生涯來體現(xiàn)了維也納的確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B——①回答第二個問題:板書: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诰W(wǎng)站出示:欣賞維也納風光。
、圩プ 暗教、就連……也”等引讀課文。
小結:通過學習,我們欣賞到了維也納這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的獨特風光。
C——①回答第三個問題板書:離不開音樂
、邶R讀課文。
小結:維也納人真的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③你喜歡剛才我們學習的哪一節(jié)就讀。
總結:這里作者從三個方面來寫了為什么把維也納稱為音樂之都,僅僅如此嗎?
不!在維也納,歌劇院、音樂廳星羅棋布,其中創(chuàng)建于1869年的國家歌劇院最為著名。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學習五、六自然段
學習第五節(jié)
1、默讀第五自然段,用簡潔的詞語記下自己讀某句或幾句話之后的感受。
2、交流、匯報自己的讀書體會。
歌劇院大(追問:哪些詞句體現(xiàn))——抓住數(shù)字讀好相關的幾句話。
歌劇院金碧輝煌(追問二)作者連用四個“金色”體現(xiàn)金碧輝煌——練讀
歷史悠久——1869年板書:世界著名的歌劇中心
3、出示網(wǎng)站上的歌劇院,欣賞
小結:國家歌劇院是“音樂之都”維也納璀璨的明珠,其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它讓音樂之都更美。
4、齊讀本小節(jié),通過朗讀體現(xiàn)出這座音樂之城的偉大與奇妙。
學習第六節(jié)
1、引讀第6小節(jié),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匯報:音樂會規(guī)模大、規(guī)格高、演出水平高等。
小結:我們知道了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在全世界的影響。國家歌劇院給“音樂之都”維也納戴上了璀璨的光環(huán),讓音樂之都名聲遠揚。
三、回歸整體
1、齊讀全文,為什么說維也納是音樂之都?
2、總結:這篇課文作者懷著贊嘆的心情生動地向我們展示了偉大的音樂之都——維也納的光彩奪目,令我們無限向往。
四、課文延伸
1、課外搜集有關介紹世界名都的資料,同學之間相互交流。
2、請每個同學設計一個中心句,然后練習圍繞中心句從各方面展開敘述。
板書設計:
16 音樂之都維也納
古典音樂的搖籃
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世界著名的歌劇中心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案 篇7
一 周教學內(nèi)容:本單元以《韻味》為主題,編排了《楓葉如丹》《我喜歡》兩篇主體課文,兩篇拓展閱讀一個語文天地。二 周教學重難點1.獨立識、寫字17個,讀準字音,記熟字形,在語境中理解詞義。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獨特情感。
3.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對自然、對事物、對生活獨特的感受與理解,培養(yǎng)審美與欣賞能力,并仿寫課文。4.借物喻理的寫作手法,通過學習此文學會分析此類文章。 5.作文:《我喜歡》具體要求:寫作對象不限,可以是人、事物、景物,把語言寫得優(yōu)美一些。三 周學科融合:這個單元以《韻味》為主題,懂得讀每一篇都會有不同的享受。
四 周學情分析:通過學習課文,說出自己對自然、對事物、對生活獨特的感受與理解,培養(yǎng)審美與欣賞能力培養(yǎng),形成熱愛生活的獨特情感課題 《韻味》
整 體 設 計
個 性 設 計教材分析本文是現(xiàn)代作家袁鷹寫的。在這篇文章里,作者贊美了楓葉,說明了具有豐富內(nèi)涵的、鮮活的、跳動的生命才是真正的美。(獨特見解、靈感設計、重點改變、板書設計等等)學習目標1.獨立識、寫字9個,讀準字音,記熟字形,在語境中理解詞義。2.理解關鍵句子在文章結構中起作用。3.學會如何領悟作者思想感情發(fā)展的脈絡。 學習過程 一.檢查預習情況,學習字詞,讀通課文,了解丹的天地,走進綠的世界和丹的天地,品讀故事,了解作者拍照經(jīng)過,及作者由此帶來的感悟。
二、談話導入,楓葉如丹。丹,是成熟的顏色,是果實的顏色, 又是孕育著新生命的顏色。這節(jié)課讓我們走進秋天,走入丹的天地,去進一步地感受生命的真諦吧!
三、細讀課文,走進丹的天地。
(一)這節(jié)課我們讀懂了什么?
。ǔ踝x了課文,了解了文章的篇章結構,知道了綠的世界和丹的天地)
同學們都在書上畫出了自己認為優(yōu)美的句子,現(xiàn)在我們來交流一下。
(注意引導學生在品讀中理解:蟬鳴蛙噪、翕動、郁悶等詞的意思。)
不僅如此,作者還認為——
繼續(xù)引讀:天地萬物,人間萬事——
(板書:自然與人世,處處相通)
過渡:緊接著,文章第二部分寫了一件什么事?這件事讓作者對自然界、對人生有著深刻的感悟?
。ㄔ诎拇罄麃啠髡吲南铝艘粡垺扒镏钡恼掌)(板書:“秋之生命”)
[設計意圖::既培養(yǎng)學生快速瀏覽課文的能力,又培養(yǎng)他們從整體上把握內(nèi)容的能力。]
四、品讀故事,感悟萬事萬物的共同過程。
1.出示照片
美嗎?描述一下這幅照片吧(用自己的話或課文中的話都行)
——最初的一屢陽光(晨曦)投進山谷照到紅艷艷的楓葉上,照到莉貝卡金色的頭發(fā)
2. 作者對r先生家的楓樹的印象,有幾次變化,原因是什么?
(初感很好,“紅艷艷“一片,分外耀眼;繼而遺憾,覺得缺少些什么。)
3.究竟缺少什么呢?為什么會聯(lián)想到“老人”呢?而且是一位“凄苦的”的老人,在風中低頭不語?
4.照片中的小女孩給你什么樣的感覺?(活潑、可愛)她是怎樣走進作者鏡頭中的呢?
抓住重點詞品讀11自然段。(“蹦、跑到、撿起、跳躍、哼著” 等)
感悟:這個八九歲的女孩,如同一片新生的綠葉,出現(xiàn)在作者的鏡頭之中,讓作者感受到強烈的生命力,仿佛生命得到了延續(xù),畫面立刻活了起來,〈指題〉秋天新的生命誕生了!
真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小女孩,多可愛。
[設計意圖:選擇作者對r先生家的楓樹的三次不同的印象作為切入點,以突破教學難點。]
5.默讀第13段
拍完照片,作者恍然明白了什么?哪些句子讓你回味無窮?
、僮x出作者“恍然明白”的句子。
北京香山紅葉,使人心曠神怡也正是因為—
楓葉之所以美,是因為她——
自然之所以美,是因為她——
人生之所以美,是因為——
楓葉如丹,它的真正價值,在于有跳躍的、歡樂的生命,在于它本身有豐富內(nèi)涵的生命。即生命要有活力,即使到了老年,也要讓生命的每一天都充實。
6.課題中的“丹”還僅僅指得火紅的顏色嗎?
(丹是成熟的顏色,果實的顏色,是孕育著新的生命的顏色。顯示著久的生命力。)
7.導讀最后一段:是的,楓葉如丹顯示著——
感悟:
、俪墒斓拿,才是真正的美。
②自然界如此,人生也是如此。(板書:自然與人世,處處相通)
從這一角度看待自然,就不會因為秋風蕭瑟而傷感,不會因為年老而沮喪,相反,卻會有成熟。
四、.總結升華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
楓葉如丹
撒種 發(fā)芽 吐葉 開花 結實
自然與人世,處處相通
孕育 誕生 長大 挫折 成熟
“秋之生命” 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
課后反思課題 《我喜歡》
整 體 設 計
個 性 設 計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散文,在這篇文章里,作者列舉了眾多的“喜歡”,表現(xiàn)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之情。(獨特見解、靈感設計、重點改變、板書設計等等)學習目標1.獨立識、寫字8個,讀準字音,記熟字形,在語境中理解詞義。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獨特情感。3.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對自然、對事物、對生活獨特的感受與理解,培養(yǎng)審美與欣賞能力,并仿寫課文。學習過程
一、 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二.、 初讀——了解內(nèi)容
1.學生默讀課文,了解課文講了哪些內(nèi)容,談讀后有什么感受。
2.讀課文,思考:
。1)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抒情的線索是什么?每個自然段有什么共同點?
。2) 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抒寫自己喜歡的情懷的?(板書:四季景物、自然景物、社會生活。)
三、 品讀——感悟語言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課文,并在四人小組里交流自己感悟最深的段落。
2.指導學生帶著感情讀出作者“喜歡”的心情。
四、研讀——質疑問難
1.讓學生進一步研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全班交流。在交流過程中重點體會以下問題:(1)“我喜歡的另一種花”是指什么?為什么?(2)“我喜歡讀信”的原因是什么?從“淚光”二字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出示第10自然段的兩句話聯(lián)系自己的閱讀體會說說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3.課文第12自然段省略號自成一段。它告訴了我們什么?這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課文中每段開頭都反復用“我喜歡”,段落中間也反復出現(xiàn),這又表達了什么?(板書:熱愛自然、熱愛生活。)
五、 作業(yè)布置
仿寫課文,用語言文字來抒發(fā)你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
你喜歡什么?為什么喜歡?寫一寫。
板書設計 四季景物
我喜歡 自然景物 熱愛自然、熱愛生活
社會生活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案 篇8
在大海中永生
教學目標 :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學習用“不僅……也……”造句;
4、 緬懷小平同志的豐功偉績,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的高尚情懷。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過程 :
一、讀課文:
要求:
1、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將生字詞劃出來;
2、不會讀的字詞對照生字表多讀幾遍。
二、學生字
1、 投影出示本課生字表,指讀
2、 要求:讀一個生字,按照課文內(nèi)容,用這個字組詞。
3、 描紅
三、讀課文
1、要求:輕聲讀課文,如果你是老師,你想讓同學們掌握哪六個詞語?將這六個詞語劃出來,寫在自己的筆記本上。
2、投影出示學生的詞語,并請他講講積累這六個詞語的原因。
3、將剛才自己劃出來的六個詞語在自己本子上抄寫兩遍。
四、 再讀課文
1、 求默讀課文,找出文章中的關聯(lián)詞“不僅……也……”;
2、 在筆記本上用這組關聯(lián)詞語寫話或造句。
五、抄寫本課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中感悟,緬懷鄧小平同志的豐功偉績,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的高尚情懷。
教學重點:課文三、四、五、六自然段。
教學難點 :讀中感悟,體會鄧小平同志的豐功偉績。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
昨天,老師請你們收集鄧小平爺爺?shù)墓适,你收集了嗎?學生交流,過渡導入 。
二、讀議1、2兩小節(jié)。
1、聽配樂朗讀課文。
2、聽后指導朗讀。
三、讀議3、4兩小節(jié)。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練說:
也許,奔騰不息的浪花還會把鄧爺爺?shù)墓腔規(guī)撸撸撸撸撸摺?/p>
鄧小平爺爺?shù)墓腔绎h向祖國的萬里海疆,祖國人民說:"__________________。"
鄧小平爺爺?shù)墓腔绎h向香港、澳門,香港、澳門的同胞說:"_____________。"
鄧小平爺爺?shù)墓腔绎h向中國臺灣,臺灣同胞說:"_________________。"
鄧小平爺爺?shù)墓腔绎h向世界各地,世界人民說:"________________。"
3、指導朗讀第3小節(jié)最后一句及第4小節(jié)。
四、讀議5、6、7三小節(jié)。
1、自由讀課文,談談新的感受,新的認識。
2、重點指導朗讀鄧小平爺爺?shù)脑挕?/p>
3、練說:
鄧小平爺爺,我想對您說:"____________。"
4、指導朗讀最后一小節(jié)。
五、總結課文。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理解高爾基信中最后兩段話的含義。
3、 學生初步懂得人生快樂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二教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 這篇課文寫了高爾基和他兒子之間的哪兩件事?(1、栽花賞花 2、寫信教子)
二、 講讀課文。
。ㄒ唬 講讀課文第二段。
1、 自由輕聲讀課文第二段。說說你從這件事中體會到了什么?(讓學生在讀文的基礎上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2、 指名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找出課文中描寫兒子種花草的句子。
3、 交流這些句子。
4、 練說:高爾基的兒子就要告別爸爸媽媽,回蘇聯(lián)去了,他望著
滿院親手栽種的花草,心里想--------------------------------------------。
5、 春天到了,兒子種的花全開了。齊讀第四自然段。
6、 出示春天美景圖。練說:看著兒子種的花,高爾基會怎么做,怎么想呢?
7、 出示高爾基坐在花園中的情景。體會高爾基當時的感受、心情。
8、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四第五自然段。背誦這兩個自然段。
過渡:欣賞著兒子種的花,高爾基的心里非常興奮、激動,同時又感慨萬分,他欣然提筆給兒子寫了一封信。
(二) 、講讀課文第三段。
1、 出示高爾基的信,指名朗讀。
2、 自由讀一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劃下來。小小組組織討論。
3、 交流討論。重點理解以下句子。
。1)、第七自然段中的“美好的東西”
。2)第八自然段中的“美好的東西”
。3)第九自然段中的“‘給’永遠比‘拿’愉快”
4、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
三、小練筆。
1、 假如你就是高爾基的兒子,收到父親的來信,你會怎么想,怎么做呢?代高爾基的兒子給父親寫一封回信。
2、 交流信的內(nèi)容。
四、 作業(yè)。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背誦第四第五自然段。
附板書: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
栽花賞花 子愛父
寫信教子 父愛子
艾滋病小斗士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默讀課文,圍繞中心問題認真思考,科學認識艾滋病,關愛艾滋病患者.
教學重難點
感情朗讀課文,科學認識艾滋病,關愛艾滋病患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了解艾滋病的一些知識.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揭題導入
揭示課題,指名朗讀.
課題質疑:課文中有沒有介紹什么是"艾滋病" "小斗士"是誰 是哪個國家的 文章通過哪件工哪些事情,表現(xiàn)了"小斗士"的勇敢頑強 作者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好長句.)
檢查學生自學生字,新詞情況.
指名學生分段朗讀,指導讀好長句.
生再讀課文,思考相關問題.
思考質疑的問題.
全文的主體部分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依據(jù)是什么
請用一兩句話說說課文主要內(nèi)容.
你覺得本篇課文的主人公是一個怎樣的人
學生自讀后互相交流.
學習第一自然段.
學生自讀.
通過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思考"為什么一位12歲的名叫恩科西的南非兒童去世了會引起世界上許多人的關注 "(指導學生結合重點詞語理解.)
第二課時
復習導入.
寫生字詞.
學生說說這一課的大致內(nèi)容.
精讀課文,感悟內(nèi)容.
細讀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感悟"不幸".
讀悟課文第2段.生自讀思考:從這一自然段中你讀懂了什么
讀悟課文第三,四段.
感悟方法指導:引導學生抓住相關詞語,體會艾滋病的瘋狂可怕,體會恩科西不幸中的僥幸.(如第三段中抓住"每天,都有,近200名,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個生日,也許是,最強的,竟然,一直,挺到"體會出得了艾滋病的不幸.)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細讀課文第五,六,七段,感悟"抗爭"
結合第一段,細讀課文第八,九段,感悟"關注"
——指導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用學習三,四段的方法去繼續(xù)理解和感悟課文.
聯(lián)系實際,培植信心.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想法
人生不如意之事常有,遇到挫折,失敗,傷殘,疾病等"災難",我們應該怎么辦
總結.
不管我們遇到什么困難和災難,都要頑強抗爭,珍愛生命,熱愛生活,對自己對生活充滿信心.我們還要同情,幫助遇到"災難"的人,培植他們戰(zhàn)勝"災難"的信心.
作業(yè)設計
板書設計
艾滋病小斗士
不幸
抗爭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