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活動:5的加法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通用4篇)
大班數學活動:5的加法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根據圖中物體的不同點來列出算式,鞏固對加法含義的理解。
2、初步懂得交換加號前后兩數位置得數不邊的規律。
活動準備:
寶書一本、秋姑姑一個、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復習5的組成
美麗的秋天,秋姑姑要到我們大一班來做客,我們來做個碰球游戲歡迎她。
二、 學習5的加法
你們看,誰來了?(秋姑姑),秋姑姑給我們帶來了一本寶書,寶書會變很多好吃又好玩的東西。你們想看嗎?寶書要變了,變變變。
(一)看寶書變出了1只大袋鼠,又變出了4只小袋鼠,寶書一共變出了幾只袋鼠?
提問:
(1)這道題先告訴我們什么?后告訴我們什么?要我們算什么?用什么方法算?為什么?請幼兒列式:1+4=5 你是根據什么來列的?各數表示什么?根據大小不同還可以列出那一題:4+1=5
(2) 剛才我們根據袋鼠大小不同來列式的,根據袋鼠的其它不同點還可以列出哪些算式題(2+3=5),你是根據什么不同來列式的?(顏色)2、3、5個表示什么?根據顏色不同還可以列出那一題:3+2=5
(3) 除了這4道5的加法算式題,還有沒有得數也是5的加法算式題5+0=5 0+5=5
(4) 我們一起用好聽的聲音把5的加法算式題念一遍。
(5) 比一比1+4=5 4+1=5兩道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發現交換加號兩個數的位置,得數不變的規律。(加法交換律)
(二)寶書又要變了,看她變出了什么(蘋果樹)原來秋姑姑要送蘋果給小朋友,蘋果樹上有的蘋果成熟了,有的還沒熟,我們要把成熟的摘下來,得數是5的蘋果成熟了,不是5的還沒成熟,不能摘,摘對了就說:對對對,1+4=5你的蘋果成熟了,如果算對了,這個蘋果就送給你。
(三)變變變,寶書變出了一位小客人,咦這位小客人怎么躲起來了,它說要考考小朋友,要你們把算式題算出來,小客人就和我們見面了。
(四)變變變,寶書又要變了,哇變出幾只小兔?糟了小兔有麻煩了,大灰狼張著血紅的嘴來只小白兔了,還好,小兔子身上有3個數字,只要把這三個數字編成一道5的加法算式題,小兔子就會隱身術了,請小朋友快來救救小兔子。還剩一只小兔眼看就要給小兔吃掉了,快來幫忙救救它。看這只小兔身上的數字能不能列出一道5的加法算式題,不能那怎么辦?(把一個數字改一下,改 小兔就得救了。)
三、幼兒作業
1、看完了寶書,小朋友真能干,都幫小兔學會了隱身術,大灰狼也只好灰溜溜地走了,秋姑姑看到小朋友這么聰明、能干,她要送禮物給小朋友,這個禮物就躲在這張紙上,我們只要把得數是5的加法算式題涂上你喜歡的顏色,這樣禮物就馬上會出來了。
2、幼兒動手作業,教師巡回指導。
大班數學活動:5的加法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能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二)初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能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難點:5減幾和看圖列減法算式.
課前準備
(一)教具:小兔圖、桃子圖和口算卡片.
(二)學具:紅色粉色圖片各5個、小花5朵.
教學過程 設計
(一)復習準備
1.看卡片口答:
2.看圖列式計算:
3.板演:
1+3=2+2=4-2=
4-3=3-2=3+1=
4.口算,并指名說計算方法.
1+34-22+24-3
3-24-13+13-1
(二)學習新課
啟發談話:剛才同學們都能正確、迅速地進行口算.這些題都是我們學過的4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今天,我們要學習5的加法和5減幾.(同時貼出課題)
1.教學5的加法.
(1)出示小兔圖(一).
師問:
①圖上有幾只白兔?幾只黑兔?
②一共有幾只小兔?
③要求一共有幾只小兔,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
板書:4+1=5.
④為什么用加法計算?(因為這是把兩部分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所以,用加法計算)
⑤算式中各數表示什么?
(2)出示小兔圖(二).
師說:誰能看圖列一道加法算式?
指名說,師板書:1+4=5.
指名說:算式中各數表示什么?
師問:如果我們不看圖,怎么想4加1等于幾?1加4等于幾?
(3)擺一擺:
師說:請同學們拿出3個紅圓片,再拿出2個粉圓片.用數字卡片擺一道加法算式:
指名說算式,老師板書:3+2=5.
師說:請同學們把紅圓片和粉圓片調換一下位置,想想,應該列出一道什么算式?想好后,用數字卡片擺出算式.
指名說,老師板書:2+3=5.
(4)說計算方法:
師問:我們不看圖,能想出3加2等于幾嗎?(想:3和2組成 5,3加2就等于5)
師說:我們知道3加2等于5,計算2加3怎么想?(想3加2等于5,2加3也等于5)師問:還可以怎么想?(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計算)
齊讀算式:
4+1=53+2=5
1+4=52+3=5
2.教學5減幾.
(1)出示桃子圖(一)
師問:誰能看懂這幅圖的意思?
指名2~3人說圖意:
師問:原來有5個桃子,吃掉了1個,求還剩幾個?用什么方法計算?(用減法)
怎樣列式:板書:5-1=4.
師問:為什么用減法計算?(從一個數里去掉一部分,求還剩多少,用減法計算)
師問:算式中的5表示什么?(表示原來有5個桃子)
師說:對,這5表示原來有5個桃子,所以從5個桃子里減去1個,還剩4個.
(2)出示桃子圖(二).
師問:這幅圖應該怎么列算式?
指名說,老師板書:5-4=1.
指名說:算式中各數表示什么?
師問:如果我們不看圖,你怎么想5減1等于幾?(想5可以分成1和4,5減1等于4)
師問:5減4等于幾?怎么想的.(想 5可以分成4和1,5減4等于1)
齊讀:5-1=4,5-4=1.
找一找:這兩道題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兩人一組進行討論,然后指名說:
小結 這兩道題相同的地方都是原來有5個桃子,都是求還剩多少個、都是用減法計算;不同地方是一道是從5個里面減去1個、一道是從5個里面減去4個,也就是說減號后面的數不一樣,所以減法算式不一樣.
(3)擺一擺.
請同學們在桌上擺出5朵小花,再拿走2朵,還剩幾朵?怎樣列式?
板書:5-2=3.
再擺出5朵小花,拿走3朵,還剩幾朵?
每人用數字卡片擺算式:5-3=2.
(4)說計算方法:
師問:如果我們不看圖你能很快算出5減2等于幾嗎?5減3呢?
師說:你們說得很好,算減法想數的分解,想5可以分成2和3,5減2等于3.也可以用其他方法.
齊讀:
5-1=45-3=2
5-4=15-2=3
結合數的組成和分解,指名說口算方法.
小結 今天我們又學會了5的加法和減法,知道用5的組成和分解來想得數,這樣能算得又對又塊.下面再比一比看誰學習最積極.
(三)鞏固反饋
1.看圖填□:先說圖意再填空.
做書上練習四第3題.
2.獨立完成練習四第4題.做后反饋并重點提問:
這兩道題的5各表示什么?(表示原來有5個圓)
劃掉的圓是從幾個圓里劃掉的?(從原來的5個圓里劃掉的.)
算式中減號前面要寫幾?(寫5)
3.請你畫一畫,算一算.
4.猜一猜,☆下面是幾.
2+3=☆1+3=☆
5-3=☆5-1=☆
4+1=☆3+2=☆
5-4=☆5-2=☆
3+1=☆1+4=☆
2+2=☆4-2=☆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5的加減法是在學生已經學會4的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方法運用了知識的遷移規律,利用已有的知識基礎進行新課.在教學中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老師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敘述圖意;通過動手擺一擺,說一說,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會5的加、減法.
這節課主要圍繞兩個重點進行教學,一個是讓學生在理解圖意的基礎上列式計算,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另一個是抓計算方法,在新課中,引導學生利用數的組成和分解想得數,在鞏固練習中,安排了猜一猜、畫一畫、算一算這些題,不但要求算得對,還要算得快,目的是提高計算能力,爭取做到脫口而出.
5減幾是這節課的難點,要強調是從哪個數里去掉一部分.通過看圖、演示、擺一擺、對照比較等方式使學生清楚地看到兩個算式間的聯系,數量之間的關系.
大班數學活動:5的加法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5的分解與,掌握5的加法。
2.通過觀察發現一圖兩式的一般規律,并會列式計算。
3.在數學活動中,體會數學的樂趣。
活動準備:數字卡、蘋果卡片
活動過程:
1.手指游戲導入:五只猴子蕩秋千
2.復習5的組成
(1)提出問題:今天老師買回4個蘋果,小朋友又帶回1個蘋果,現在我們一共有幾個蘋果?
(2)如果把這5個蘋果分在兩個籃子里我們可以怎么分?請小朋友分一分,并用數字表示出來。
3.學習5的加法。
(1)如果你有2只蘋果,我再給你3只,你有幾只蘋果呢?我們用算式怎么表示呢?啟發幼兒用一道算式來表示,并說出算式及符號所表示的含義。
(2)請小朋友先抽一張卡片,看看卡片上有幾個蘋果,用數字什么表示,再抽一張卡片,讓幼兒算一下一共有幾只蘋果。反復進行游戲。
4.幼兒觀察老師出示的圖片情節,用卡片擺出算式,并進行運算。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利用生活中的場景列出“5”以內的加法算式。
大班數學活動:5的加法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8頁的例題,第39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材簡析]
5以內的加法一課是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首次接觸計算的問題,這節課的知識基礎是5以內數的分與合。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并能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在這個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初步的數學意識
本節課包括加法的初步認識和5以內的加法兩部分內容。加法的初步認識是選擇了學生熟悉的在校園中勞動的場景,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到把兩個數合起來要用加法計算。在此基礎上,通過進一步讓學生看看、擺擺、算算,學習5以內的其他加法算式,并初步學會用加法解決生活里簡單的實際問題
本節課的重點是初步認識和理解加法的含義,并學會5以內數的加法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并能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2、發展初步的觀察、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
3、初步學習用加法計算解決問題,樹立數學意識,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游戲:快速搶答
5可以分成2和( ) 1和3合成( )
( )可以分成2和2 1和( )合成2
3可以分成( )和2 4和1合成( )
二、認識加法,理解含義
1、談話:我們在學校里上學,不僅要學習,而且要勞動看,一些小同學正在校園里干什么出示例1圖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圖意,提出問題。
2、提問:怎樣表示把3個人和2個人合起來是5個人呢(板書:3+2=5)
讓學生猜一猜,+表示什么意思通過交流,明確是合起來的意思
讀算式:3加2等于5
小結:+的名字叫加號,它代表了一種計算方法加法。把兩部分合起來,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三、學會計算,掌握方法
1、連續出示例2的兩幅圖,讓學生說出圖意
2、引導學生根據圖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問:算式中的每個數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組中互相交流
3、誰知道得數多少是怎樣想的
教師對學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肯定。
四、實際應用,深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題談話:小動物們看到同學們學得這么好,紛紛把自己的寶寶帶來向大家學習。你們看,誰來了
(1)出示圖1(雞媽媽一家),學生說圖意,提問題,列算式計算。說說怎樣算出來的(可以用多種方法)
說說3+1=4這個算式中每個數表示的意思
(2)出示圖2(小兔一家)、圖3(青蛙一家),按圖1的要求完成。對算式的含義在小組中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題
談話:聰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學習,自己也想學加法,回家后,列了許多加法算式,得多少呢它正在用擺小棒的方法計算呢!
同桌學生合作,看算式,先用小棒擺一擺,再在書上填得數,再集體訂正。糾正錯誤,對學生加以鼓勵
3、想想做做第3題
(1)出示加法算式:1+1=□,
你能說出結果嗎把得數填在書上
(2)出示:2+1=□,1+2=□。引導學生用3的分與合來計算結果
4比較:剛才我們用數圖、擺小棒、想分與合的方法來計算加法,你最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小結:這就是今天同學們學習的5以內的加法。(板書課題)
[評:在想想做做第1、2、3題的練習過程中,教師先引導學生充分體驗加法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這個環節中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實踐,多種感官并用,學習的過程化靜為動、化難為易,思維水平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高。]
五、拓展應用,提高能力
1、想想做做第4題
講述:小白兔看到同學們學得這么好,正在準備禮物獎勵大家呢!
(1)出示圖1。學生列加法算式,說含義
(2)根據圖2、圖3的意思,學生在書上完成
(3)集體訂正
2、想想做做第5題
(1)學生說說圖意
(2)根據這幅圖能說出幾道加法算式(只要符合圖意,都要鼓勵)
(3)根據這幅圖說一個算式,你能猜猜求的是什么嗎
如1+2=3,學生會說天上1只小鳥加上2只小鳥,一共是3只小鳥;還會說1個跳繩的女孩加2個搖繩的女孩一共是3個女孩
小結:大家用5以內的加法解決了這么多問題。
回家后,繼續觀察,看看還能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